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食物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科学有效应对我市物业管理区域可能出现的安全突发事件,规范应急处置工作,切实消除我市物业管理区域安全隐患,保障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青岛市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1.3编制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物业管理区域内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4编制工作原则
1.4.1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安全事件发生后,在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实行区(市)管理制,建立灵活快速、功能全面的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
1.4.2以人为本,依法规范。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应急预案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要与相关政策相衔接,要依法行政,依法实施应急预案。
1.4.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落实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经常性地做好应对安全事件发生的思想、预案、机制和工作等方面的准备。建立安全应急处置专业小组,加强管理人员安全方面工作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小区居民进行安全应急演练。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指挥机构
按照安全应急工作的需要,成立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物业办主任担任组长,组员由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
2.2工作机构
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物业办,主任张宣文,常务副主任王西涛。办公室职责:统一协调全市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督查工作,对重点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组织召开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及时部署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和相关文件的传达;及时向上级机关报送相关重(第一范文站)大事项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情况;其它内部工作事项的通知、协调等工作。
2.3成员单位及职责
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立专门办事机构、专职工作人员,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明确职责分工,认真组织督促、落实安全工作,及时处理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安全检查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2.4督察长效机制
由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抽调精通业务、责任心强的1-2名工作人员,组成2个督导组,定期对各区(市)的安全工作进行指导、督察,并提出指导意见。各区(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成立相应检查小组,对辖区内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督察,并将检查情况整理汇总及时上报。
2.5信息报送和处理
2.5.1各区(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建立安全事件信息快速报送制度。制定应急值守制度、应急报告制度和应急举报制度,及时准确的向有关部门报送信息。
2.5.2各区(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有关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或完成情况。
2.5.3在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中,相关单位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随时通报情况,及时、准确反馈信息。
2.5.4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各类安全信息,经过分析研究后,及时通报相关单位。
2.6指挥和协调
2.6.1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政令畅通。属于跨区域的协调工作,由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挥。
2.6.2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协调本区域内的物业服务企业,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落实相关安全工作。
3.重点区域和部位的安全工作
3.1物业管理区域的高层建筑、商场、写字楼的各种设备设施,如配电室、泵房、中央空调机房、发电机房、电梯机房等存在的设施缺损和因不能使用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3.2物业管理区域内违章建筑、违章搭盖占用防火间距、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等安全隐患,物业管理区域内出租房屋、沿街店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建筑周围空中和地面设置影响应急车辆通行的安全隐患。
3.3物业管理区域内应急设施的整治,设施无法正常使用或因被偷盗等原因缺损造成的安全隐患。
3.4物业管理区域内停车场因车辆集中停放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及停车场内因缺损或不能使用的应急设施造成的安全隐患。
3.5物业管理区域内存在集生产、销售、储存、居住为一体的“三合一”、“多合一”建筑和小商场、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小学校(幼儿园)、小医院(诊所)、小生产加工企业这些“九小场所”,以及擅自改变建筑使用功能的仓库、劳动密集生产车间、员工集体宿舍集生产、销售、居住为一体的建筑物的安全隐患。
3.6物业管理区域内存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储存、经营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4.安全工作完善事项
4.1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公共区域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设置警示标识,可能引发人身伤亡事故的部位或场所要设置统一规范、文明礼貌且醒目的警示标识,告示注意事项,明确禁止行为。
4.2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业主的自我检查防范予以告示,提醒业主对雨蓬、花架、晒衣架、空调室外机架和阳台扶手等部位摆放花盆、吊挂杂物等行为,强化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4.3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加强对公共区域安全防范重点部位的日常巡查,加强对管理区域内的消防设施及公共设施设备定期巡查并做好巡查纪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留隐患。涉及到房屋安全、筑漏修缮的,必须进行回访,增强安全系数。
4.4物业服务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公共区域安全防范预案,要对安全防范应急预案进行全面检查、调整完善,明确安全防范应急处理程序。
4.5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对已制定的恶劣天气安全防范应急预案,加强执行力度,强化值班制度,凡遇恶劣天气,要立即行动,按照责任分工和要求全面做好安全工作。
4.6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物业管理区域出入口实行定时值班和巡查,推行24小时安全防范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小区要严格按照标准落实客人、车辆出入登记制度,并确保小区内车辆停放有序。
4.7物业服务企业应加大对小区安全防范的投入,提高技术防范水平。对已实施楼宇对讲、电控防盗、家庭防盗报警、小区重点部位监控等技防工程的应加强维护。
5.紧急处置
各物业服务企业应高度重视物业管理安全工作,把做好安全工作提高到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来认识。加强检查、监督、落实小区的安全工作。物业企业负责人作为管理小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安全工作提到当前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如有安全问题发生,应在第一时间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及时赶到现场解决处理。
6.后果评估
6.1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完毕后,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要查明导致引发安全事件的原因。属责任事故的,要查明责任人及各自责任的大小,并拟写调查报告及时报送相关部门。
6.2通过总结,找出预警和处置环节中的经验和教训,逐步完善应急机构,提高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管理水平,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7.监督管理
7.1预案演练
各物业服务企业每年应组织一至两次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演练前要明确演练的内容和目标,制定周密的演练计划。对参与演练的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并落实安全措施。演练范围内要设置明显的标识并事先通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演练后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并作好总结。
7.2宣传
各物业服务企业要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和社区刊物等宣传途径在小区内积极开展安全知识专题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营造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7.3奖励和责任
7.3.1对在安全应急处置工作中做出特殊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并给予表彰。
7.3.2对不服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调遣,,失职、渎职的、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单位或个人,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4监督检查
7.4.1各区(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应每月指派专人对辖区内物业管理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责令整改。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将定期组织全市范围的安全隐患巡查工作,对于整改不利,存在问题较为严重的物业服务企业将予以严肃处理,并将其违规行为记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档案。
7.4.2物业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同有关行政部门对本预案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8.预案更新
市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有关法律、法规修改情况,对本预案及时进行修改、完善。
9.预案实施时间
关键词:权限;访问控制;视频服务器
1. 基于数据库访问安全的访问控制模型
为了达到安全访问数据库的目的,在传统的数据库访问方式中加入加密和认证安全技术以及防火墙技术,形成新的数据库访问结构,而基于数据库访问安全的模型中数据库的安全访问控制是以的形式在起作用[1]。
1.1 数据库访问安全
数据库访问安全DASP是用于对抗恶意DBM各种威胁的应用层防火墙。DBMS被认为是不可信任的,所以必须控制并记录所有外界信息流与DBMS的交互过程。没有DASP的环境中,客户端将直接与DBMS进行交互;而有了DASP后,客户端不允许直接与位于物理隔离环境中的DBMS进行交互,而只能与位于物理隔离环境边界上的DASP进行交互,所有信息流只能在DASP的监控和管理下,与后端DBMS进行交互。这样就使得所有DBMS与外界的交互必须经过DASP的各种控制,从而达到一定的安全性保障。
1.2 数据库访问安全的作用
为了不因为安全访问系统的介入而增加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的复杂度,采用的形式。有很多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HTTP、FTP、POP3以至包罗万象的SOCKS。同HTTP和FTP一样,数据库安全访问作用在应用层。之所以称之为是因为系统接收数据库应用的数据库访问请求,把请求映射到系统对于数据库的访问,而系统不对这些请求进行过于复杂的处理。同其它系统一样,这种具有能够加入安全控制的特点,同时系统对外接收数据库访问请求,而数据库系统可以只接受的访问请求,起到隔离和安全保护作用。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加入到已经开发应用的信息系统中,极大提高原有系统的安全性能而不需要重新开发。这是因为接收的是标准的数据库访问同时通过标准的数据库访问API对数据库进行访问。这也和通用的系统很类似。
2.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将用户划分成与其职能和职位相符合的角色,通过将权限授予角色而不是直接授予主体,主体通过角色分派来得到客体操作权限从而实现授权,因此减少授权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开销,为管理员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实现复杂安全政策的环境,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以其显著的优势被认为是自主型访问控制和强制型访问控制的最佳替代者[2]。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BAC是目前主流的访问控制模型,它比传统的自主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控制更优越,同时也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基于角色的访问策略根据用户在系统中的活动来管理用户对信息的访问,这种访问策略首先要求标识出系统中的角色,角色可以定义为与一个工作实体相联系的行为和职权的集合[3]。在标识出角色之后,就可以将对客体对象的访问权限授予各个角色,而不必再对每个用户分别声明其允许执行的访问权限,用户根据他的职责被分配以相应的角色而获得对客体的访问权限,这大大简化了权限的管理工作。这种策略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3. RBAC模型在视频服务器系统中的应用
RBAC模型在系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登录系统的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主要流程如下[4]:
(1)用户登录,激活相应的客户端模块;
(2)通过数据库访问服务器查询数据库,进行用户身份认证,认证用户的合法性以及用户的权限级别;
(3)进入系统,根据用户自己的权限实现相应的访问控制功能;
系统使用者根据自己的权限类型,通过访问流程,调用相应的功能模块实现相应的操作[5]。系统中用户信息及其权限信息都是以表的形式保存的数据库中,系统中独立的数据库访问模块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控制[6]。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对信息系统的安全访问控制技术也在逐步的探索中完善起来。随着RBAC模型的发展完善,应用规范的逐步建立,必将出现各种新型的RBAC模型,RBAC技术必将在各领域迅速发展并获得充分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益民,杨子江,平玲娣等。安全管理系统中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实施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38(4):408413。
[2]黄益民,平玲娣和潘雪增,一种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扩展模型及其实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J],2003,10,1521-1528。
[3]李黎,王小明和张黎明,基于角色的统一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23,54-58。
[4]张黎明,王小明和李黎,几种基于角色的授权模型特征比较[J],微机发展,2004,11,12 6-129。
关键词:食物供应链;食品安全事故;一般化模型
本文为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食品的生产是多部门有效配合的结果。除了野生水产、野味和野果外,几乎所有的食物都来源于庄稼和牲畜。这些原料经过广泛的加工和生产并投入大量的复杂技术后,形形的食品就出现在众多现代零售商的货架上。食物供应链意味着从农业生产、收获或屠宰到初步加工和(或)制造,再到储存、配送,最终到达零售、餐饮以及消费者。食物供应链多部门的有效配合在最大化安全、卫生、有效的食品行业的利益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确认和认同。
一、食物供应链的分解――等级分类法
为了判断贯穿于食物供应链的安全事故类型,采用一个基于等级分类法的一般性方法。基于三个层面的等级
分类法把食物供应链分解成三个组成部分:阶段、操作步骤和单个作业程序。
(一)5个阶段。食物供应链可以分为5个关键的阶段。这是一个全面的一般性的分类,它使得所有的食品操作程序的特性得到了很好的描述。(图1)
(二)9个操作步骤。这些操作步骤可以顺次地适配食物供应链的5个阶段,但不是所有的步骤都要运用于某个特殊的食物供应链。9个操作步骤与上述5个阶段的关系分别是:与阶段1(初级原材料生产)对应的是操作步骤1:耕作/饲养和操作步骤2:收获/屠宰;与阶段2(初步的商品化处理)对应的是操作步骤1:商品准备和操作步骤2:商品处理;与阶段3(生产与制造)对应的是操作步骤1:生产前期准备和操作步骤2:投入生产;与阶段4(商品上市)对应的是操作步骤1:售前准备和操作步骤2:陈列与销售;与阶段5(消费者自我加工)对应的是操作步骤1:加工、食用。
(三)27个单个作业。9个操作步骤中的每一个步骤都由至少两个以上的单个作业的组合构成,这里总结出了27个单个作业。如果某个单个作业只和一个操作步骤有关,我们称之为特定单个作业(SUO);如果某个单个作业包含于多个操作步骤之中,我们称之为一般单个作业(GUO),单个作业之间没有必然的操作连续性。以下借助9个操作步骤对与之相关的关键性的单个作业以特殊的活动举例进行详细讲述。
耕作与饲养指原料的种养,包括8个单个作业:UO1(S)地点/场所的选定,如庄稼种植地或牲畜饲养地的选定;UO2(S)地点/场所的准备,如土地平整、饲养场清洗、耕作;UO3(S)基本要素使用,如动物饲料与水源、肥料、灌溉水源;UO4(S)组织生产,如播种、嫁接、牲畜放牧;UO5(G)原料引进,如畜苗、种子、饲料、治疗药物的引进;UO6(G)储存与运输,如牲畜运抵/运离、产品、药物的储存;UO7(G)化学处理,如杀虫剂、兽药的使用;UO8(G)废弃物处置,如牲畜、植物废料、多余农用化学品的处置。收获涉及到原料集中和牲畜屠宰及其初步处理,包括2个单个作业:UO9(S)集中与堆集,如庄稼的收割、挤奶、捕鱼、产品堆集与牲畜集聚;UO10(G)储存与运输,如牲畜运走供屠宰、农产品运离农地或农场。
商品准备是最终产品的来源或者是深加工的原料,包括11个单个作业:UO10(S)屠宰,如牲畜的屠宰;UO5(G)原料引进,如食品企业从农场引进原料;UO6(G)储存和运输,如原料使用前的储存、运输以便加工或制造、原料储存以抑制发芽;UO11(G)包装,如蔬菜或水果的装袋或装箱;UO12(G)分类与分级,如清除缺陷产品的视觉检查、挑选大小或形状、自动分级;UO13(G)切边与切割,如牲畜内脏取出及脱皮、畜体分割或鱼的切片、蔬菜除叶或根、蔬菜水果的去皮;UO14(G)清洗与除污,如根类蔬菜除土、小颗粒过滤、蔬菜杂质清除;UO15(G)冷却或冷冻,如蔬菜冷却以去除土壤热量、牛奶冷却、鱼的冰冻;UO16(G)理化加工,如牛奶脱脂;UO17(G)烘干或温湿度调节,如谷物烘干、畜体温湿度调节;UO8(G)废弃物处理,如废料、余料以及废水的处理。
商品化处理涉及到特殊的准备程序,处理后可能直接成为单个产品,也可能只是后续的大批量生产的原料,包括12个单个作业:UO18(S)研磨与精炼,如谷物研磨与制粉、香料/咖啡豆的研磨、种子榨油、水果榨汁;UO19(S)发芽,如大麦芽、豆芽的生产;UO5(G)原料引进,如农产品引进供加工、化学或微生物原料引进;UO6(G)储存与运输,如原料处理后运输、原料处理前和(或)后储存、奶酪制成后储存;UO7(G)化学处理,如处理前的酶化、鱼肉腌制;UO11(G)包装,如产品备妥后包装或成品包装;UO15(G)冷却与冷冻,如产品冷却或冷冻供生产;UO16(G)理化处理,如鱼肉、奶酪的熏制;UO20(G)微生物加工,如乳制品比如酸奶的发酵;UO21(G)热处理,如大麦芽烘烤、牛奶的加热杀菌、咖啡豆焙烤;UO23(G)混合,如牛奶混合与均质化;UO8(G)废弃物处理,如废弃产品、多余原料处置。
而生产准备则包括以下12个作业:UO5(G)原料引进,如原料引进以备生产、添加剂或配料引进、包装和生产材料;UO6(G)储存和运输,如原料加工或运输前的暂时储存、备好原料的运输;UO7(G)化学处理,如添加剂或加工助剂的使用、豆类浸泡、产品酸洗;UO11(G)包装,如原料装入合适的容器,比如金属、玻璃、塑料纸质包装;UO13(G)切边或切割,如鱼的切片、蔬菜切块、切肉成丁;UO16(G)理化处理,如软饮料过滤、粉末筛选;UO20(G)微生物处理,如酒的酿造;UO22(G)配料配方,如食谱的添加成分、卤水和糖浆的调配;UO23(G)混合,如干粉混合、碎肉混合、乳状液混合;UO21(G)热处理,如早餐谷类食品、配备好的食品的烹饪;UO24(S)组配成型,如谷物类产品的成卷或成粒、三明治的组合;UO8(G)废弃物处理,如不用的原料和碎料、废弃药物处置。
生产加工指的是用一系列农产品和一些成分生产更复杂的产品,包括10个单个作业:UO5(G)原料引进,如加工原料的引进、化学或微生物处理原料、包装材料;UO6(G)储存和运输,如原料加工后运输、原料加工前后的储存;UO7(G)化学处理,如原料酸洗、酸化;UO11(G)包装,如加工后产品放入适当的包装;UO15(G)冷却或冷冻,如蔬菜、已备好的便餐、畜体或肉的冷冻、罐装食品加工后冷冻;UO16(G)理化处理,如咖啡泡制、酒的蒸馏;UO17(G)烘干、温湿度调节,如产品脱水,包括冷冻干燥;UO20(G)微生物处理,如按配方制造的产品的发酵;UO21(G)热处理,如罐装或瓶装产品的杀菌热处理、蔬菜冷冻前的热烫、谷物产品烘焙;UO8(G)废弃物处理,如废弃原料、多余处理材料的处置。
销售前的准备包括8个单个作业:UO5(G)原料引进,如引进成品供销售;UO6(G)储存与运输,如原料运抵/运离仓库或配送中心、销售前储存、餐馆冷藏库储存;UO11(G)包装,如已备好原料分装成待餐的小份;UO13(G)切边或切割,如肉的分割、熟肉的切片、沙拉生菜的切剁;UO15(G)冷却/冷冻,如未出售原料的冷冻;UO21(G)热处理,如餐馆的食物烹饪、油炸鱼和土豆片、份菜的重新加热;UO22(G)成分的配方,如根据食品添加其他成分;UO8(G)废弃物处理,如废弃产品、包装的处理。配送与陈列包括4个单个作业:UO25(G)陈列,如把产品放入陈列设备或橱窗;UO26(G)提供、配送、销售,如熟食店待餐小份食物、公共餐饮场所就餐提供、产品销售;UO6(G)储存与运输,如产品陈列时可控条件下的储存;UO11(G)包装,如食品入包装供销售、炸土豆条入纸质包装。食物操作与最终消费包括11个单个作业:UO26(G)提供、配送、销售,如食物的家庭提供(即就餐);UO6(G)储存和运输,如零售商到家庭的运输、生熟原料的家庭储存;UO13(G)切边或切割,如面包片、其他成分切一顿的量;UO14(G)清洗或除污,如原料的清洗;UO15(G)冷却或冷冻,如熟食的冷却、剩余食物的冷藏;UO21(G)热处理,如烹饪、家庭烘焙、产品用微波炉重新加热;UO22(G)成分配方,如在食谱里添加其他成分;UO23(G)混合,如干粉混合、碎肉搅混、乳状液混合;UO24(G)组配成型,如谷物产品的成卷或成粒、三明治的组合;UO27(G)消费,如家庭就餐、餐馆就餐、摊贩饮料和食物的消费;UO8(G)废弃物处理,如废弃产品、包装的处理。
二、对事故类型的分析
等级分类法提供的对食物供应链的特性进行系统性描述的方法,有助于对整个食物供应链的食品安全事故性质的理解与调查。除了对食物供应链的特性进行描述,我们还应该对那些可能发生于整个食物供应链的一般性事故类型进行描述。下面确认和列出了21种类型的一般化的事故,在每一种事故类型下还会有一些特殊的子类型事故。
(一)投入要素存在问题
1、规范没有得到充分的阐述:这种类型的事故首先发生于原料的引进上,然后会出现在几个阶段。几乎任何原料比如种子、饲料、灌溉水源、农药、包装以及设备都可能出现这个问题,是没有对原料进行充分详细的说明所致。
2、原料不符合规范:指的是原料已经得到详细的说明,但引进的原料不满足所做的说明,比如某种指定纯度的化学品包含有杂质。这种事故是由于在原料的引进或使用前没有对其质量进行检验。
(二)加工过程出现失误
3、加工不当或者加工程序没有得到充分的阐述:这种事故可能发生于几个作业和阶段。比如,在罐头制造时,一个安全的热处理过程必须足以对产品进行杀菌,如果热处理的规范不够明确即会引起事故的发生;包含混合操作的产品如果在混合操作时出现失误,会使得各种成分不能得到匀称的分配,混合的范围、时间没有规范,事故就会发生。
4、加热不足:这和单个作业21(热处理)密切相关,是指没能采取足够的加热或者热量太小。热处理时的监控或记录失误是导致这类事故的原因。
5、冷却不够:这和单个作业15(冷却、冷冻)密切相关,这种事故是由于食物冷却不足、温度不够低或者冷却过程缓慢以及冷却操作不符合操作规范。同样,冷却处理时的监控或记录失误是导致这类事故的原因。
6、无效的化学处理:这和单个作业7(化学处理)密切相关,这种事故是指没有采取适当的化学处理,比如化学药品的量太多或者太少、使用时间不当,以及没有遵循操作规范。化学处理时的监控或记录失误是导致这类事故的原因。
7、原料清洗不够:这和单个作业14(清洗、除污)密切相关,指原料没有得到足够的清洗。
8、隔离失败导致原料的交叉感染:交叉感染与集中和堆集、组配成型、展示、储存以及运输都有关系,是指应该保持隔离的原料发生了相互接触或者距离很近。比如,生肉汁液滴到了煮熟的食物上、化学药品储存在食品成分旁边、精选的种子和未经挑选的种子混合。
9、其他的加工过失:比如,切边/切割不足、包装拙劣,以及屠宰不当等。
(三)食品卫生不合格
10、食品从业人员被感染:这种事故和微生物密切相关,可能在食物组配成型或者在公共饮食场所提供给消费者食用时发生。这主要是由于对被感染员工的检测或监控失误。
11、个人卫生匮乏:这与缺乏卫生学知识密切相关,如不洗手、衣着较脏,这种事故会导致非微生物问题,比如食物里有脱落的头发。
12、食品操作人员的培训不够:这经常导致操作污染或者加工失误,是指由于缺乏知识和培训以致食物操作人员做了不该做的或没有做到应该做的,比如对生熟肉使用同样的器具或者设备操作不当。
13、设施不合格:指的是那些由于个人卫生设施或者加工设备不够或者设施不符合规格而引发的事故,比如在食物加工场所没有梳洗设施、锅炉不能产生足够用于加工的蒸汽、设备本身的设计缺陷使得设备不能足够清洗。
14、设备所处环境、保养较差:是指设施或者设备处于不当的条件下或者运转不正常,比如杀虫剂喷雾设备、PH表没有校准以及冷冻设备故障。
15、设备清洗不足:设备清洗不足会导致连续几批产品都出现问题或者是增加单位面积内与污染有关的微生物数量。
16、废弃原料处置不当:废料处置不当会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恶化卫生条件。比如,废弃物处理失误使得有害物或寄生虫或者其他有害原料进入食物供应链。
(四)储存与最终食用不当
17、准备或使用说明不足:这种事故主要和储存、运输,以及食物的最终提供/配送/销售等作业相关,主要是由于食物操作者(包括餐饮业与家庭)没有得到足够的信息,比如烹饪说明不足或者达不到特殊的储存要求。
18、没有遵循准备说明:是指有明确的使用说明但是没得到很好的遵循,比如由于没有遵循烹饪说明而导致热处理不足。
19、不当的储存环境:这在储存和运输阶段都会发生。食物原料储存环境不当会导致交叉感染或者是更一般的微生物腐坏。可能的原因包括缺少说明指导和培训、缺少设备或者设备保养较差。
(五)其他问题
20、动物福利问题:感染的控制与传播、屠宰前的压力管理都会影响病原体的流行。
21、新的没有先兆的事故:是指在前一种事故还没弄明白之前另一种新事故又发生了,此时,这种新的事故应该被仔细地记录。
三、模型的应用
第一,该模型可以运用于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分析。用一般化的方式描述食物供应链的主要动机就是试图设计一种客观的把食物供应链分成其组成阶段和作业操作的方法。尤其在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就有可能把某种类型的事故归因于食物供应链中事故发生的某个特殊的作业和阶段。一方面一般性方法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同等地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事故比如微生物的、化学的或者是物理的,而不用考虑事故发生的原因;另一方面一个方法使得我们能对食物供应链中潜在的关键弱点进行分析、观察其趋势,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机制与机理。很明显,这个一般化的方法能为HACCP的决策过程提供支持,并有助于识别那些可能存在安全问题的关键点。
第二,该模型有助于对食物供应链某一特定环节的风险评估。我们完全可以开发一种称之为失败模式与效果分析原理(FMEA)的方法。FMEA是一种用于识别产品或程序潜在的失败模式、评估失败模式的风险、根据重要性对问题进行排序,以及确定和采取正确行动的方法。如果能对一个特殊的单个作业进行风险赋值的话,我们就能对某个特殊程序的作业操作的值求和,从而可以对风险程度打分或者进行标注。
第三,该模型有助于建设一个更安全的食品行业。那些较大的食品生产商和零售商也可以采用上述方法,一个客观的强有力的方法在食品安全事故反复持续发生的情况下会带来额外的安全性。比如,我们对供货商的信任基于供应商执照,但我们会审问:就这么一个关键性的步骤能消除商业的脆弱性吗?采用这里的一般性的方法,我们就能够正视这些审问与质疑,建设一个更安全的食品行业。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参照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的课程,从课程、教材、师资三个维度分析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发现金螳螂建筑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重点偏向英语语言技能方面,忽视在语言基础上学生专业核心知识、思维方式、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引导。笔者基于内容依托的教学理念,试图构建苏州大学特色的全英语教学培养模式:以课程为中心,以英语语言为形式,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内容的国际化教学培养模式。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研究生;苏州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40-03
收稿日期:2014-12-21
作者简介:李凤玮(1989—),女,山东临沂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苏州大学2014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KYLX_1191)
研究生课程建设是研究生培养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适应教育全球化的国际形势,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许多高校开始建设一系列教学理念国际化、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发展前沿、教学方法先进的全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全英语教学源于双语教学,是指运用第二语言组织专业教学活动,并且根据语言的不同使用程度划分三种不同的模式:
渗透模式(MaintenanceModel):“用英语组织教学,渗透学科英语词汇等,其他以汉语讲解和交流为主”[1]。
过渡模式(TransitionalBilingualModel):“课程的主要概念、定义、法则等可用中文讲授,而其他内容尽量使用英语讲授。汉语与英语互为教学主体语言”[2]。
浸透模式(ImmersionModel):“即全部教学活动用英语进行,让学生沉浸于英语氛围之中。换句话说,全浸模式教学的基本含义是让学生用第二语言学习学校的课程”[3]。
显然,通常泛指的全英语教学就是浸透模式双语教学,主要外在表现是教材、教学活动组织语言、师生互动交流、考核方式的全英语化。研究研究生全英语教学现状及其改革进程是对全英语教学课程体系的追踪调查,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全英语教学课程的实施,进一步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全英语研究生培养环境,真正达到提高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型创新性拔尖人才。目前我国双语教学研究趋于成熟,但是由于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全英语教学有其特殊性,而且现在一些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等刚刚开始进行相关的教学试点,针对此阶段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的课程为参照,从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师资四个维度分析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以下简称金螳螂建筑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试图探索适合苏州大学特色的全英语培养模式。
一、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简介
(一)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是苏州大学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和文化底蕴,为主动适应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需求而成立的新兴学院,培养从事建筑学、城乡规划、室内设计、园艺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院采取国内少有的集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园艺学四个一级学科为一体的特色办学模式,将相关专业放在苏州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特色建设,现设有建筑学、建筑学(室内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园艺(城市园艺)等专业,学院的目标是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水平设计学院。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式、专业建设思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贴近社会的需求与形势的发展,着力构建具有特色化与国际化的办学模式,以国际化、职业化为特色,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课程是其对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型创新性拔尖人才的有益探索。
(二)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
西交利物浦建筑学院是国内年轻、独立的中外合作大学——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的一个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致力于促进国际化理解和改变陈词滥调,成为批判性分析和建筑环境设计的佼佼者。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教育有着超过20个国家的背景并且非常积极地参与到科研、设计中,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作品,将东西方的传统与机遇融入到一个朝气蓬勃、快速发展的校园。这种复杂性、融合性、多样性同时带来了社会以及艺术上的敏感,精心致力于质量、专业的一致性以及学术的高水准。学生也在学院活跃的学术气息中受益,经常参与苏州或者更广范围的建筑设计活动,以及生活项目、竞赛、学术协会等。其在建筑设计和建筑环境方面批判性方法的努力促使西交利物浦大学在2012年主持了超过40位主讲人的国际会议。作为国内外建筑方面的佼佼者,西交利物浦建筑学院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建筑教育、设计和科研的卓越中心。
同样为建筑学院,两者风格迥异。金螳螂建筑学院立体化的专业设置、“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折射出苏州大学“大、全、深”的历史老校的特点,这也从侧面说明其传统气息浓厚,其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必将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无论是西交利物浦建筑学院还是其大学本身都是中西教育模式融合的新兴个体,体现着国际学校所特有的“小、精、活”特征,其专业知识紧跟际学术前沿,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
二、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专业英语课程比较
(一)课程
将金螳螂建筑学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比较发现,在课程设置上,相对于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专业课程的全英语授课,金螳螂建筑学院的课程主要以中文为主,只有一门“专业英语”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仅为7%,同时其课时只有一个学期。
(二)教材
通过调研发现金螳螂建筑学院“专业英语”课程的教材主要是由代课教师选取的外文文献,如EnvironmentalisminLandscapeArchitecture,LandscapeasMethodandMediumfortheEcologicalDesignofCities,WhyHaven’tChina’scitiesLearnedfromAmericanMistakes,BULLDINGSTRUCTUREILLUSTRATER,其教学内容主要是对文献中单词发音的纠正及释义、文献的翻译等。教材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居支配地位,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以及考核的主要依据。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专业课程教材是CONSTRUCTIOGARCHITECTUREMATERIALSPROCESSESSTRUCTURES,ToolsforIdeals:ANINTRODUCTIONTOARCHITECTURALDESIGN,Architecture-fromPerspectivetoPost-modernity等国外引进教材,但是教材只是起辅助作用,其教师在借鉴教材的基础上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并通过PPT等方式呈现,其教材更多的是用于拓展学生阅读,巩固基础知识。
(三)教学方式
金螳螂建筑学院的教学方式是围绕外文文献的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讲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师生互动主要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不同于金螳螂建筑学院的传统模式,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的专业课程通过案例教学、设计室学习,辅之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方式,拓展学生专业学习平台,同时突破英语的瓶颈(见图1)。“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围绕主题内容进行课堂活动设计,强调学科融合、团队协作的项目式学习,促进知识创新”[4]。此外,在课外,学生的团队协作方式以及通过报告、会议、研讨会等形式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英语与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逻辑思维的转变,而且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协调创新能力。不难看出,西交利物浦建筑学院通过教材开展的是更为开放的学习,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这一传统的学习方式,而是更为主动地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
(四)师资
金螳螂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专业教职工员19名,其中有国外工作、学习经历的教师占57.8%,通过图2我们可以发现金螳螂建筑学院大部分教师拥有海外留学背景或者出国访学培训等,并且主要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为主,但是全体教师都是华人。
而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得益于充满激情、国际化的外国教师,他们来自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韩国和西班牙等20个国家,他们在学术上的经验、专业的领导才能、反思的深度以及他们将经验、研究融入课堂的能力使得建筑学院成为独一无二的建筑学习之地。这一教师海外教育水平上的差异直接致使了语言环境上的差异。面对多样化的外籍教师,英语成为学生在学校生存、学习、交流的必备工具,学习英语的融入性动机和工具型动机都非常强烈,而且他们生活在英语环境的包围之中,时时处处都有现成、真实地道的语言输入。更重要的是,其外籍教师不仅通过语言来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同时其西方教育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习惯以及创新能力。而在金螳螂建筑学院以及苏州大学整个学习氛围中,英语只是处于外国语的地位,不是学生学习或融入学院所必备,“而且自身的文化和认知结构都不是用英语来编码的,英语无法像我们的母语那样自然生成并在母语环境与母语课程中得以惊人的发展”[5]。
三、苏州大学全英语教学模式建议
通过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EAP英语课程比较,对于金螳螂建筑学院现行的专业英语课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立体化的全英语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金螳螂建筑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数目少,且周期短。
2.缺乏多样的教学方式。金螳螂建筑学院的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课件、配套的课程网站、案例库等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权威的英语教材缺乏。
3.受语言环境、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片面地理解专业英语课程就是将专业知识用英语去表达,重点偏向了英语语言技能方面,忽视在语言基础上学生专业核心知识、思维方式、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引导。
总的来说,金螳螂建筑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仍然停留在英语学习技能上,没有充分体现以系统学科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忽视了核心学科知识的融入。这一忽视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该学科的核心英语词汇,教学效果也因此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提高。这正是以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下外语教学所面对的问题。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Content-BasedInstruction,CBI)是“以传统的语言教学法为基础,强调语言教学的重心向语言所代表的学科内容转变”[6]。它依托专业知识开展语言教学,又以语言教学促进专业知识拓展。基于内容依托的教学模式,对比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的英语课程笔者试图构建苏州大学特色的全英语教学模式,即以课程为中心,以英语语言为形式,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模式(见图3)。围绕专业英语课程这一中心,在全英语的教学环境中,英语语言本身作为一种表达的工具,成为专业知识的载体,用于构架、分析、拓展系统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兼顾批判性思维、国际化视野的输出。专业化知识为英语提供承载内容,不仅可以有效地突破英语的瓶颈,而且在跨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系统的逻辑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了内容带动语言获得、语言促进内容学习的教学培养模式。
当然,不可能有一种培养模式适合所有的课程,本文的研究结果只是通过与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相对成熟的英语课程进行比较,进而分析金螳螂建筑学院“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进而提出本土化的英语教学培养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曹志芳.大学生对高校满意度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16).
[2][3]帅传敏.对高等院校全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曲云英,刘鸿鹄,杨金鹏.以培养协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学术用途英语课程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
一、成立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孔德清
副组长: 周名君 彭光胜刘敬相
成 员: 张国兰 刘素宏 李同美 何德利 何晓梅 陈燕云
二、安全工作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组长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布置、检查安全工作,向主管领导请示、汇报工作。
2、副组长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的落实,处理突发安全事故,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3、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各年级、各部门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并保证领导小组指令的畅通,做好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落实、检查、处理等,把安全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学校安全工作应急措施
(一)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迅速将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2、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
3、组织保护好现场,看住肇事车辆及肇事人以备交警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4、及时通知受伤者家属。
5、积极配合交警做好事故处理。
(二)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火灾事故时,在向119指挥中心报警的同时,立即报告上级部门。
2、迅速切断有关电源。
3、迅速疏散师生,撤离到安全区域。
4、积极配合消防人员救火。
5、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三)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进行诊断。
2、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
3、做好食物的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家属的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断、调查、处理工作。 。
(四)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学校组织外出大型活动,必须向镇教办和社区报告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实施。
2、若发生安全事故,学校要迅速抢救受伤师生,及时将事故信息报告上级。
3、迅速报告110、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五)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应急预案
1、学校要加强门卫管理,严格门卫进出管理制度。
2、学校外来人员未经允许强行闯入校园者,门卫应及时向校领导报告处理。
3、校内发生不法分子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应先制止、制服,同时及时报告110、120请求援助。
4、对受伤师生及时救治,并将有关信息及时报社区、镇教办领导。
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六)流行传染病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学校发现有常见传染病症状的学生,应立即通知家长将患病学生带到医院检查就诊。有传染病的教师不得带病上班,凡患传染病的师生须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后才能返校。
2、学校发生特殊传染病,要迅速配合有关部门利用学校设施对患者进行隔离,通知患病师生的家长和亲属,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3、学校对传染病人所在的教室及涉及的公共场所要及时消毒,对传染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4、及时将发现的疫情上报社区领导、镇教办、卫生防疫部门,并做好病人的跟踪工作。
(七)地震应急预案
1、定期开展防震减灾专题知识讲座,教给学生防震自救的知识。
2、定期组织相关内容的演习。
3、如突发地震,上课教师要教育学生沉着冷静,不要恐慌,更不能无目的地乱跑,要组织学生进行自救。在一楼的学生,距离门窗较近的学生,可利用短促的时间跑出室外,其他学生要迅速躲在课桌下,两只手臂在胸前重叠,面朝下趴在地上,闭目、用鼻呼吸,鼻梁上方放在臂上,降低重心,保护要害。
4、当地震发生过去后,仍有余震发生的可能,这时负责各班的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从教室撤离,各班从距离门口较近的一组开始依次列队有秩序地向外走,撤离到安全地带。
5、地震过后,协助救援人员进行搜救,并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
四、保证措施
1、广泛宣传,统一认识。要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广泛宣传,全体动员,努力营造开展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利氛围;要深刻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保持高度的思想警觉,强烈的责任感和常抓不懈的意识,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2、加强培训,提高技能。各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做好工作人员的岗前训练工作,使其熟练各类安全工作的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