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造价前景分析

工程造价前景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造价前景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造价前景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比较;应用

引 言

目前,在我国建筑市场中,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有两种,全过程工程造价和全生命周期造价,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各有利弊,下面我们就两种管理的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1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内容分析

1.1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概念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可审计跟踪的工程成本管理系统。

1.2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

1.2.1 工程考虑范围广泛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考虑时间比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要长,其主要把考虑的范围延伸至整个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可以充分考虑成本问题。

1.2.2 设计方案更合理

拥有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思想的设计者会从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考虑出发,对工程的运营、维护、施工等方面的成本会考虑周全,对施工前的设计与材料的选购成本都有着比较全面的目标。

1.2.3 环保意识较强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最突出的优越性就是会从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来考虑工程成本问题,这样做的一个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当设计者从全生命周期来考虑工程造价与成本问题时,会在各环节中注重合理的、环保的、节能的方式与设计,对于施工中可能会出现污染的环节会更加留意与避免。因此,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提高了社会效益。

2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内容分析

2.1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指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止的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包括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合同价、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六个阶段。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是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地确定造价和有效的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建筑安装企业的经营效果。而为此要从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始,采取“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方针。其核心是采取“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方针,即:一是“造价本身要合理”是指在工程造价确定方面努力实现科学合理;二是“实际造价不超概算”是指要开展科学的工程造价控制。

2.2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不足

2.2.1 管理层的决策依据不合理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造价考虑比较狭窄,通常表现为在设施移交后的运营和维护成本都不予以考虑。在多年的设施运营与维护的经验积累中,可以发现在设施未来的运营与维护成本往往会比设施本身的工程造价要高,因此,在考虑工程造价的同时必须把设施未来的运营成本与维护成本考虑上,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生命周期里的成本。

2.2.2 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与国际脱轨

工程造价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决策与设计,但是恰恰这个阶段的有效管理在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并没有得到重视。这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只在乎施工阶段,此做法为静态的造价方法,监理工程师没有在决策与设计的环节上充分考虑,这样最后的结果就是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和工程施工的质量、速度等方面的不稳定。

3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比较分析

3.1 决策合理性的比较分析

我们知道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注重的环节是工程的建筑部分,但面对工程后的运营与维护环节,此管理模式就算有考虑也是比较粗略的。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考虑的是整个工程的前前后后,包括工程建设部分和工程后的运营与维护成本。从长远来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模式对降低工程的成本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

3.2 设计优化的比较分析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往往把目标锁定在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阶段与工程结算这四个环节上,对工程后的运营与维护成本处于疏忽状态,这样的管理思想难以达到优化工程设计的最初目的。但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能够令设计者在最初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到最后的运用与维护阶段都能很好地考虑周全,对工程设计与材料选择更为科学合理,能达到最初的工程优化目的。

3.3 工程时间的比较分析

运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会把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分开来考虑,即是工程进行到哪一个环节才去进行考虑。这样的考虑方式不但不科学,而且会对工程的施工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拖延,断分的工程考虑很容易造成工程的信息中断与传递困难,对日后的运营与维护也会带来不便。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从工作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考虑,工程的每一个步骤环节都不会被疏忽,都被纳入考虑范围内,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工程的顺畅与有效控制。两者的最主要不同在于其思想的范围与跨度,后者显然比前者要科学、合理、先进,因此,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也更符合当今的工程造价管理发展。

4 推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运用的具体策略分析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总体要优于全过程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推进这种管理模式的运用,需要增强这种管理模式的精确性,增强其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执行能力,这就需要在人才、管理等方面寻找突破。

4.1 以人才为突破口提高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能力

①要大力引进、培养工程造价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熟悉工程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人才,通过工程领域专门人才素质的提升来提高工程造价的整体能力,努力消减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不确定性。②要大力引进、培养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人才,通过引进这些管理人才对工程造价进行统筹规划,增强全生命周期中各环节的对接,提升协调管理能力,最终实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

4.2 以规范管理为突破口提高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能力

①要加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制度建设,通过明确各环节包括建设后的维修、拆除等基本流程、决策程序等管理制度,描述各岗位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来规范管理,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②要推动制度的落实,要严格监督考核,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特别是针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等问题时,要通过制度来管事、管人,提高整体管理能力。

4.3 以完善保障为突破口构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支撑体系

①要构建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相关软件在内的工程造价信息支持体系,通过购买功能强大的软件来对未来可能影响贴现的因素进行预测,并进而分析其对整体成本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工程造价软件计算出整体成本。②要构建包括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在内的专家咨询系统,通过专家的分析、研究来提高对工程造价的整体把握能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4 以强化合作为突破口提高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能力

①要强化与各类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建设方要通过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筛选、规范合作内容,强化对服务过程的管理乃至于工程数据的管理来深化双方合作,利用中介机构的专业服务来提高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管理能力。②要强化与政府部门的合作,通过了解政府整体建设规划等内容,避免工程建设与市政规划相冲突,延长工程生命周期,降低工程维护成本。

5 结束语

总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已经不再适应目前时代的要求,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因其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合理性,将会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因此,就需要我们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吸取两种管理方式的优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宋体民.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05(25).

工程造价前景分析范文第2篇

但是总所周知,工程建设往往周期长、投资数量大,投资流向复杂,投资控制十分不易.所以我们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尤其是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对投资进行控制,将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在限额范围内,使工程项目投资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决策阶段增强估算投资控制意识这一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是积极参与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切实从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项目前景分析与建设规模、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环境影响评价及财务评价等多方面客观的做好可行性研究.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合理确定投资估算;可以考虑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确定最佳方案,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投资的作用,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以求达到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的完美结合.

二、加强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力度项目管理者受重施工、轻决策和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思想影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投资管理和控制,而把投资管理的重点放在工程的施工阶段.但是我们知道,其实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是约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1/4的技术设计结束前的该做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到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35%到75%;而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则为5%到35%.由此可知,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在于设计.在此阶段,尤其要防止部分项目由于压缩设计周期,使设计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方案优化设计,而建设单位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却无机会或无条件控制,造成了设计深度不够或标准选用不准确.例如某工程因建设工期紧张,在技术设计阶段,设计单位未认真考虑当地多风多雨气候也来不及深入进行模型校对而采用非常美观的膜结构设计,导致后期发现当地大面积的膜结构施工单位较少,维护复杂,维修成本大,以及当地风大不宜采用膜结构,后施工过程中取消膜结构项目因此增加了设计时候,延期了施工工期,增加了造价.

三、招标及合同签订阶段也是投资控制的重要环节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一般由建设单位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函,经过经过资格预审、编制招标文件、现场考察及答疑后进行开标.投资控制者应在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文中细致考虑一切影响投资的因素,尽可能避免疏漏和文字含混,避免因合同原因而受到索赔.严密的合同条款是投资控制的前提.合同签订后,应主动做好合同的跟踪管理,严格按合同办事,通过对合同实施情况的具体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实现合同的总目标.例如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过大的压低工程投标上限价,承包单位实力不足,资金紧缺,却采用先亏后盈方法进行投标,工程投标价格过低,而后期因材料价格上涨、人工工资上涨,承包单位无法按合同工期要求竣工,最终因工期无法按时竣工造成工程项目延期搬迁、开业及营业、银行贷款利息增加、因工期延误造成监理费等其他费用增加.虽然按照合同,这些增加费用均应由承包单位承担,但仍无形中造成了工程延误,资源浪费,投资增加.

四、深入项目施工阶段工程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存在设计变更.设计变更的发生,增加了投资控制的难度.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的发生,对不影响工程结构和使用功能的,一般不予变更,施工前应对施工图进行会审,及时发现设计中的错误;对设计及业主提出的每一项工程变更,都要进行经济核算,做出是否需要变更的决定;严格审核变更价款,包括工程计量及价格审核,要坚持工程量属实、价格合理的原则.设计单位对原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出的工程变更,应编制设计变更文件;建设单位或承包单位提出的变更,应提交总监、由总监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审查.审查同意后,由建设单位转交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变更文件.

五、搞好索赔管理,控制工程造价建设单位应按合同要求,履行职责,防止索赔事件的发生.建设单位应主动搞好设计、材料、设备、土建、安装及其他外部协调与配合,不给施工单位造成索赔条件.凡涉及费用的各种签证均需手续完备.建设单位可依据合同,对施工单位的工期延误、施工缺陷等提出反索赔.监理工程师处理好索赔事件与反索赔事件除了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外,主要应准备好以下资料:

(1)工程记录.工程进度计划及已完工程记录,承包方的机具和人力,气象报告,监理日记、摄影、摄相资料、各种联系函、工程变更令等.

(2)工程量和财务记录.监理工程师复核的所有工程量和付款资料,如工程计量单、付款证书、记日工、变更令、各种费率、价格变化、各种签证等.

(3)质量记录.有关工程质量的所有资料,以及工程质量有影响的其他资料.

(4)竣工记录.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的竣工图纸、竣工证书,对竣工部分的鉴定证书等六、提升竣工结算阶段的审核准确度工程结算是工程投资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确定工程造价时,坚持以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规定为依据,按照甲乙双方在施工合同中的约定,根据施工图纸结合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计算.

工程造价前景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层 结构设计前景分析

高层建筑是近代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是现代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十几年我国已建成高层建筑万栋,建筑面积达到2亿平方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深圳地王大厦81层,高325米;广州中天广场80层,高322米;地王大厦共54层,高206.3米。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低层、多层建筑结构相比较,结构专业在各专业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不同结构体系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平面的布置、立面体形、楼层高度、机电管道的设置、施工技术的要求、施工工期长短和投资造价的高低等。其主要特点有:

1)水平力是设计主要因素

在低层和多层房屋结构中,往往是以重力为代表的竖向荷载控制着结构设计。而在高层建筑中,尽管竖向荷载仍对结构设计产生重要影响,但水平荷载却起着决定性作用。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是与建筑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一定高度建筑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着结构动力性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

2)侧移成为控制指标

与低层或多层建筑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向变形迅速增大。

另外,高层建筑随着高度的增加、轻质高强材料的应用、新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体系的出现、侧向位移的迅速增大,在设计中不仅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还要求具有足够的抗推刚度,使结构在水平荷载下产生的侧移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3)抗震设计要求更高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除要考虑正常使用时的竖向荷载、风荷载外,还必须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4)减轻高层建筑自重比多层建筑更为重要

高层建筑减轻自重比多层建筑更有意义。从地基承载力或桩基承载力考虑,如果在同样地基或桩基的情况下,减轻房屋自重意昧着不增加基础造价和处理措施,可以多建层数,这在软弱土层有突出的经济效益。

5)轴向变形不容忽视

采用框架体系和框架―剪力墙体系的高层建筑中,框架中柱的轴压应力往往大于边柱的轴压应力,中柱的轴向压缩变形大于边柱的轴向压缩变形。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体系

2.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1)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和施工密切配合,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重视结构选型和构造,择优选择抗震及抗风性能好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方案,并注意加强构造连接。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2.2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1) 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四种承重构件组成。由梁、柱、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它是主要承重结构,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系梁连系起来,即形成一个空间结构体系,它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由于框架结构能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的要求,已广泛应用于办公、住宅、商店、医院、旅馆、学校及多层工业厂房和仓库中。

2) 剪力墙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中为了提高房屋结构的抗侧力刚度,在其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称为“剪力墙”,剪力墙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整个房屋的抗剪强度和刚度,墙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及房间分格构件。剪力墙结构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用钢量省。

3)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可以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既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因而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办公楼和旅馆。

4) 筒体结构体系。由剪力墙构成空间薄壁筒体,成为竖向悬臂箱形梁,加密柱子,以增强梁的刚度,也可以形成空间整体受力的框筒,由一个或多个筒体为主抵抗水平力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通常筒体结构有: 框架―筒体结构、筒中筒结构、成束筒结构、巨型结构体系等。

3 高层建筑发展情况

现代型式的高层建筑,始于19世纪末期,至今约110年,即一个世纪稍多一点。在高层建筑发展初期,钢框架是主要的结构型式。还有钢框架+竖向支撑(竖向桁架)。稍后,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实腹筒,框筒,筒中筒,多重筒体,筒束结构等依次产生。巨型结构体系(超级结构),则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3.1 国外高层建筑发展情况

在高层建筑发展的头一个世纪中,高层建筑最多最高的,最有代表性的当推美国。在美国的高层建筑中,可用纽约和芝加哥两城市作代表。纽约的高层建筑以高耸雄伟的气魄,表达出金融精英的社会愿望。芝加哥的高层建筑则以纯洁、简明的格局见胜,显示出现实的格调和经济发展的象征。

日本由于地处多发地震区域,它的建筑基准法本来对建筑物的高度有严格的限制。但经济高速度发展所带来的城市人口集中、房屋紧张和地价昂贵,迫使人们研究地震区建造高层建筑的可能性和方法。通过长期的努力和资料,经验的积累,依靠充分运用电子计算机而建立了抗震设计的新技术,终于在1963年废除了建筑基准法中关于建筑高度的限制。用了多年的时间,以东京为开端,日本各大城市的高耸建筑正在使天空轮廓发生巨变,迎来了日本人所谓的“超高层建筑时代”。3.2 国内高层建筑发展情况

五十年代初,北京开始建造8、9层的办公楼和旅馆。六十年代初,北京建造了一些10层左右框架结构的教学楼和办公楼,还用砖混结构建造了8幢8~9层的住宅楼。由于外事旅游等事业的发展,七十年代初,我国高层建筑加快了步伐。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央批准成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2005年起我国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m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1层,492m)、上海金茂大厦(88层,420.5m)、香港国际金融中心(88层,420m)、天河中信广场(80层,391m)等多栋超高层建筑。4 高层建筑发展前景分析

4.1 钢-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应用将更为广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等原来从高层钢结构起步的国家开始大力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位移小、舒适度佳、耐腐蚀、耐高温、耐火、维护方便等特点。此外,钢筋混凝土造价低于钢结构造价。我国的高层建筑中,绝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轻混凝土、高混凝土、钢管混凝土、型钢混凝土等技术已经成熟,而非金属配筋、新型预应力钢棒等混凝土增强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

4.2 组合结构的高层建筑发展迅速

采用组合结构可建造比混凝土结构更高的建筑,不但具有优异的静、动力工作性能,而且能大量节约钢材、降低工程造价和加快施工进度。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取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科技含量较高,对环境污染较少。组合结构已广泛应用于冶金、造船、电力、交通等部门的建筑中。尤其在强震国家,组合结构高层建筑更为适用,钢筋混凝土组合柱将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以及构造和施工技术的改进,组合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扩大。

4.3 新型结构形式的应用不断增加

筒体机构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问世对高层建筑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筒体最主要的受力特点是它的空间受力性能。筒体结构比单片平面结构具有更大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并具有更好的抗扭刚度。因此,这种体系广泛应用于多功能、多用途、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中。

4.4 智能建筑的发展异军突起

现代建筑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结合促成了智能建筑的产生,在高层建筑中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智能建筑是建筑、装备、服务和经营四要素各自优化、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以获得高效率、高功能和高舒适的建筑物。智能建筑的构成应具备三大系统: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通讯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以此应用现代4C技术构成智能建筑结构与系统,结合现代化的服务和管理方式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空间。

参考文献:

[1] 何家银,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应用技术,2010.5

[2] 沈蒲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陈富堂、邱国桦、范重,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0

工程造价前景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发展;现状;前景

一、前言

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常用结构形式之一,钢结构建筑在近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其发展现状及前景,能够更好地提升钢结构建筑的实际应用水平,从而有效优化对其未来趋势的掌控。本文从概述钢结构建筑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钢结构建筑概述

钢结构建筑自重轻,却具有优异的工程承载力,且具有更为可靠的生态承载能力。在建筑规划、设计、建造、使用、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内,充分发挥了钢结构的优势,有效地处理节地、节材、节能、节水、环保等之间的辩证关系,促进了建筑业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长远方向健康可持续发展。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建筑体系,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而且能够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循环再利用。

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产业体系,其融合了建筑、钢铁冶金业以及目前炙手可热的房地产业。钢结构建筑不仅解决了钢铁业的产品渠道问题,也提升了建筑业的科技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筑业的能耗和污染难题,此外,钢结构建筑为房地产业注入了新的血液。

三、钢结构建筑的优越性

钢结构作为建筑新型结构,与传统建筑材料的结构相比,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由于钢结构在相同的部件结构中,其用料相对传统混凝土少,重量也相对较轻,达到的承重效果也明显,同时又由于刚材的抗剪性能和抗拉性都较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好,同时其塑性、韧性好,能有效地吸收地震带来的能量,因此其抗震性能也相对较好;

2.施工方便、工期短。由于钢结构可以通过建筑设计图纸在刚才生产厂家时就可以进行切割焊接并批量生产,随后就用大型运输工具将其运往施工现场,最后再用大型机械设备将其吊装拼接焊接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由于其机械化程度高,大大的缩短了建筑施工的工期,在30-50层钢架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相比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3.由于钢架结构可以根据相关建筑设计图纸对其切割成相应的造型、尺度、空间的新型结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开始对建筑物的外型有了新的要求,这样不仅能够对满足其使用功能的要求,还能使钢架结构建筑更加稳定;

4.方便合理布置功能区间。由于住宅的设计需要很大的空间,而传统的混凝土结构为了满足建筑的承载能力,通常无法在空间和承载力之间平衡,但是钢架结构却能满足这样的要求。由于其材料的性质,它可以解决传统混凝土的柱大、梁高、板厚等诸多问题;

5.综合造价低。由于钢结构本身具有自重轻等优点,因此可以减少运输和吊装费用,又可使基础的负载相应减少,可以降低基础工程造价,特别是在地质条件较差地区,这一优势更为突出。

四、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

1.我国钢结构建筑规范、构配件标准概况。近几年来,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等有关部门和协会,组织高校、科研、设计、施工及企业,编制和修订钢结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规程60多本,并编制了相应的构件和配套材料的通用图集,为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协会标准的基础上,为确保工程质量,国家又制定了强制性标准。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钢结构发展水平与之仍存在较大差距,住宅设计、生产制造、安装、维护都与发达国家有不小差距。无论是设计院、研究所还是大型钢结构安装施工企业,绝大多数都没有达到国际水平。同时与钢结构有关的标准、规范、施工工法等还不够健全,还需进行完善。特别是在高层钢结构建筑中,早期我国绝大多数的高层钢结构建筑都是由国外设计,钢材也几乎全部从国外进口,甚至工程总承包也大多由国外承担,并且主要分布于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所以对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来说,制约我国钢结构发展的主要是国产化问题。不过随着后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进步,加之我国钢铁企业在钢材水平上的长足进步,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钢结构发展最快的国家地区之一,大量世界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思想进入,极大的提高了钢结构发展水平。

3.钢材供应充足。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钢材产量逐年提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6年,我国钢材产量已达4.188亿t,占全世界钢材产量的33.8%。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钢材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钢材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在钢材产量迅速提高的同时,钢材的品种和规格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原来空白的H型钢和彩涂薄钢板国内也已经能够生产。钢材品种规格的齐全、数量的保证和供应的便捷,都为我国较快速地发展建筑钢结构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

五、钢结构建筑的发展趋势研究

由于钢结构体系住宅存在很多优势,比如: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钢铁产业的产量和质量快速发展给钢结构住宅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建筑行业的施工方法不断完善和推陈出新;土地资源的利用优势和环保节能优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筑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等等。这些优势必然会推动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发展。

1.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政策、技术前景。

现在,国家开始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建筑行业积极合理地推广应用钢结构。经国家经贸委批准,研究中心的/轻型钢结构住宅建筑通用体系的开发和应用,作为我国建筑业用钢的突破点,正式列入国家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钢结构住宅由此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目前在北京、天津、安徽、上海、广州等地已开展底层、多层和高层钢结构住宅试点工程,这些都说明了钢结构住宅发展势头良好。

2.专业技术人才增多。

近几年建筑专业人才已经成为热门抢手人才,促进了相关各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为相关的技术力量注入了新鲜血液,相应的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发展,也将解决相应的很多技术难点,消除了在推广应用中的技术障碍。另外,高层、超高层建筑钢结构,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发展迅速。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最先让人们了解的是网架工程,其发展的速度较快,计算也比较成熟。

3.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整体施工的优势,强柱弱梁的设计施工方案,围护结构产品的研发,降低了造价,也有利于解决围护结构施工慢的问题,提高了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必将随之推动产业的发展。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相关各产业如钢材、水泥、轻质墙体、斜拉锁、拉模等建材的发展给钢结构住宅体系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极大的推动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

六、结束语

通过对钢结构建筑发展现状及前景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钢结构建筑的多项优势特点决定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有关人员应该从钢结构建筑的客观实际要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应用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刘伟,宋非非,常庆芬.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及趋势[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

工程造价前景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 特点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种类和技术操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由于近年来建筑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而建筑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依靠专业的建筑工程技术和不断发展进步的专业技术手段,才能为这一行业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现代的建筑工程技术

1、 智能建筑

综合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设计建筑物内的电力系统、安全防盗、通讯设备等,可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便利的建筑环境,实现建筑物综合管理自动化、远程通信的有效合作。

2、生态建筑

一门新的建筑工程技术,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综合性的运用一系列学科知识,包括建筑物理、材料科学、建筑设计、气候学等。运用该项技术进行建筑工程,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了建筑综合耗能,减少污染。结合生态环境,尽可能的为人类的需求提供一个健康、舒适、自然的室内环境。

3、绿色建筑

该项技术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在不破坏基本环境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建筑。特点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健康。为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技术要求尽可能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自然的使用空间。

二、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

1、专业性较强

建筑工程技术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手段,所有的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培养,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当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在实践练习时能够对所需的具体技术做出专业、准确的判断。建筑工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这些都不是外行人员可以轻易操作的。建筑工程技术由于涵盖领域非常广泛,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才能由基础到高端逐步掌握各种工程技术,从而实现自身工作能力的完善和提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技术所需要的从业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基础知识,以达到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标准要求。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整体水平和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所需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也越来越趋向于复合型人才,即除了拥有本专业所需的各种技术水平并能够解决专业性的技术问题外,还要能够应对各种技术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其他难题。

2、更新速度较快

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和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联系不断紧密,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不断的吸收到先进国家的高端技术手段,并引进了许多非常先进的设备、仪器,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发展速度大大提高,技术更新换代也有了质的飞跃。随着我国相关专业人才的不断优化,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会更加显著。

3、覆盖面广泛

建筑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土建、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电梯和消防四个方面。每个部分又都包含若干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知识。对这一系列技术的掌握,在初学阶段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学校开设的相关主干课程包括建筑识图与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建筑设备、土木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造价、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广联达、建筑CAD 资料员专业管理实务等等。专业的技术人员除了需要熟练掌握这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对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一些边缘学科有所了解,例如建筑材料学、经济管理学等等,通过对建筑施工过程的总体设计所需的所有技术有所掌握,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的进行规划设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实际运作中还需要使用一定的管理学知识,以便对于所做的设计、施工过程的具体情况有所掌握,根据实际来作出相应调整和规划,使建筑施工过程能够更加合理和完善。

三、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景

1、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建筑安装施工技术的精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对钢结构安装工程的吊装技术、焊接技术要求增高。其中焊接技术逐渐形成了集材料控制、焊接水平控制、射线检测焊缝等多功能为一体的WMS 焊接管理技术,从而加强对钢结构安装工程质量的监控吊装技术也进行了革新,在鸟巢施工中我国独立创造了计算机控制多吊点分散载荷吊装技术,从而使得液压提升器集群作业时的控制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好的完成了鸟巢安装工程的要求。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可谓是百花争艳,各种技术层出不穷,以上都是比较热门的建筑技术。可以得出现代建筑技术几个特点,技术种类繁多可满足各种需求,建筑的本质不再是单纯的居住要求,节能意识高,多为绿色建筑,和自然协调发展,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破坏,技术服务的对象可以是多样化,可进行建筑家居,也可办公、观光、避险等,建筑物的保存周期长,坚固性更强,建筑工程的管理更系统化,技术的发展空间更大。

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会向复合型人才发展过渡

面临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以及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对从业人员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促使相关专业的人才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在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积极展开对管理学、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的涉猎和学习,以提高自身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这种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会成为建筑工程技术行业从业人员的主要趋势。

3、将向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建筑安装的过程,并且通过科学的操作系统对安装过程进行校对,确保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达到目标要求。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对安装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校核,对安装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实现了建筑安装施工技术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方向。

4、将向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建筑安装的过程,并且通过科学的操作系统对安装过程进行校对,确保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达到目标要求。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对安装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校核,对安装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实现了建筑安装施工技术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方向。

5、院校会加大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关注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不断加大,导致优质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非常的稀缺,在就业市场上,这一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开展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动力,高校做好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能够使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更加稳固的地位。

总结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种类和技术操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而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在自身发展中,也会继续将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凸显出来,通过行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业内良性竞争机制,会使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利军.地板采暖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2] 蒋艳平,滨,刘有智.现代木结构房屋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分析[J]. 山西建筑. 2011(09)

[3] 陈景涛.岩土工程中的数值方法[J]. 科技创业月刊. 2007(12)

[4] 唐岚.干混砂浆促进建筑业低碳节能发展概述[J]. 中国废钢铁.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