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纺织服装市场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纺织生产及消费市场概况
纺织服装行业为英国制造业的第六大产业,大约有1.5万个企业,全行业从业人员约36.4万人。其中,纺织制造企业大约有7000家,成衣制造商有8000家左右。除了少数著名的大企业外,大部分均为中小企业,雇员不超过100人。近10年来,英国纺织服装业生产发展速度减缓,针织工业相对发达,其针织业用纱量远远超过机织用纱量。
毛纺织业是英国最悠久的工业。英国毛制品的后整理技术很高,所以英国的毛料质量较好,销量较大。近年来,纺织行业由于生产中低档服装的布料成本高,不少生产此类布料的厂家已转而生产家用、医用和工业用纺织品。英国的服装生产企业年均服装生产值约为80亿英镑,其中价值33亿英镑的服装出口国外市场。英国的纺织机械、高档毛纺织品和服装在世界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英国是欧盟国家当中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市场之一,市场年销售规模在300亿~310亿英镑。据了解,在英国家庭的消费支出当中,服装消费约占5%~6%。 英国冬天很长,但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很少低于0℃,夏天最热的时候一般也不会超过30℃,因此各类大衣、丝绸服装等在英国需求不大。英国青少年不如美国青少年那样青睐牛仔系列。英国人的消费水平低于美国人,消费观念也有所不同,相对较接近于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生活比较节俭,因而对毛巾、床上用品等日常消费品的需求相对美国要少得多。
此外,英国盛产羊毛,而且毛制品的后处理技术很高。每年英国出口大量的精纺和粗纺毛料到欧洲及世界各国。由此可见,羊毛衣及羊毛制品很难进入英国市场。欧洲许多国家禁止使用动物皮制作服装,因而貂皮大衣等高档系列服装也难以在英国市场上销售。但是英国人喜欢棉制品,英国本土不生产棉花,所以英国市场上的棉制品基本上依赖进口,各类棉纺织品的市场前景看好。各种棉、毛、人造纤维的内衣和衬衫深受英国消费者的欢迎。
英国人喜欢名牌商品,品牌意识很强,名牌商品的价格颇高。而非名牌产品,尽管质量不差,做工精细,式样新颖,可就是卖不了好价格,也不可能在高档商店里销售。由此可见,品牌战略对于拓展英国及欧洲市场具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英国服装市场竞争激烈,低价倾销的现象较严重,其势头仍在继续发展,两纱两布价格也越来越低。但近期由于进口商品的利润颇佳,发展中国家都看好英国市场,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目前英国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印度、印尼、土耳其、巴基斯坦、摩纳哥等国家。
外贸政策和投资环境
英国纺织服装出口逐年下降,进口不断上升,出进口的逆差越来越大,这说明英国的纺织业在进一步萎缩,已步入了英国夕阳工业的行列。纺织品和服装将会更加依赖于从国外,特别是欧盟以外的国家进口。
据英国贸工部统计资料显示,近5年来,英国十大服装进口市场分别是:中国香港、土耳其、中国内地、意大利、德国、摩洛哥、斯里兰卡、印度、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其中,英国从中国的服装进口增长尤为显著,服装的进口额相当于纺织品进口额的3倍。
进口对英国的纺织服装工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第一,为制造业输送原材料;第二,为加工业提供成品。自1996年以来,特别是从中国香港、土耳其、中国内地进口的服装持续上升。
近几年进口服装的品种主要有:套衫、T恤衫、各种裤子、男女外衣和内衣、衬衫、滑雪服等;纺织品有:棉线、棉布、地毯、天然纤维、针织布料、化学长丝等。
纺织品的主要供应国: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德国、法国、印度、美国、土耳其、荷兰、巴基斯坦和中国内地。
在政策方面,由于欧盟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环保法规和纺织品环保标准,对进口的纺织品实施安全和卫生检测,并提出了对非环保染料的限制。英国对此环保检验标准严格执行。
英国具有比较好的投资环境,被认为是进入世界最大的统一市场―――欧洲市场的门户。作为发达国家,英国的基础设施如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通讯手段等非常先进,而且商业法律法规十分完善。英语作为商业语言的优势;伦敦的欧洲金融中心地位;训练有素并具有较强适应性的人力资源;欧洲首屈一指的通讯市场;费用低廉的公用事业;优良的后勤服务环境;富有活力、开放和鼓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在欧盟国家中相当低的公司税和个人所得税等都成为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
中英双边贸易及投资现状
中英两国经济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的巨大市场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中英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2001年中英双边贸易额103亿美元,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2007年1-6月,中英双边贸易额达到240.1亿美元。
目前,中国向英国出口的服装依然受中国与欧盟签订的有关纺织品的特别协议及最惠国待遇协定的制约。中英双边贸易协议规定,对进口货物,特别是配额项下的纺织品,除出口许可证以外,要附上原产地证明,要求非常严格。若原产地证明有疑点,货物绝对不能进关。
2002年,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英中投资促进委员会已经正式成立。该委员会负责协调和解决双方在投资过程中的障碍和问题,促进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到目前为止,英国对华投资在欧盟各国中名列第一。
截止目前,英国在华投资项目数已超过3400多个,投资额近107亿美元;中国已有50多家中资企业在英国投资,投资额近2000万美元,还有130多家中国企业在英国设立了办事处。英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连续多年保持欧盟对华最大投资国地位。
链接:
英国对纺织服装进口的管理措施
一、对商品说明书/标签的严格规定
英国政府对一般服装的标签,没有特殊要求,遵循的是联合国的有关规定:在衣服内标明成分、材质以及洗涤注意事项等即可。但对睡衣,特别是儿童睡衣则要求在标签上注明防火、易燃等安全标签。英国政府对商品说明书有特殊规定,要求英文名称统一为:TRADE DE-SCRIPTIONS ACT 1968 ORIGIN MARKING,旨在防止假冒商标。如果不符合上述要求,商品难以进关。
二、严格限制转口贸易范围
欧盟/英国对正常转口贸易没有限制,但对非法转口或不正当转口有严格的惩罚条款,并且已列入欧盟与我国纺织品双边贸易协议中。条款规定对违反者,要予以扣减下年度配额。
三、严厉的原产地规则
欧盟与我国双边贸易协议规定,进口货物,特别是配额项下的商品,除出口许可证以外,要附上原产地证明,要求非常严格。若原产地证明有疑点,货物绝对进不了关。
(一)产业集群的出现形式多样。
一是由产业的转移形成的。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以劳动密集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企业自然会选择低成本劳动力易获得的地区。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南昌劳动力易获得且低廉,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低廉的劳动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带动了本地产业集群的发展。二是由国企改革推动形成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国有纺织业面临诸多困难,被迫压锭改造、改制改革、职工分流的同时,一批纺织企业职工与近郊农民结合在一起,办起了一个个生产出口低档背心、文化衫等针纺服装的企业,由于体制优越、机制灵活,这些企业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纺纱、织布、漂染、制衣一条龙的产业集群,成为国内向中东、非洲、拉美和欧洲等世界各地出口低档针纺织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在国际针纺织市场上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三是由龙头企业和品牌形象依托带动起来的。近年来,青山湖区不断引进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目前,通过区委、区政府“招商联姻”,投资8亿元的南昌银志纺织服装城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的瑞达纺织等一批企业先后落户青山湖区。
(二)发展速度快,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十五”期间,纺织服装产业年均增长26.7%,高于工业增长9.6个百分点。2006年,青山湖区共有针织服装企业562多家,占工业企业的36.5%。涌现了如银志、盛兴、成功、阳光、福德隆等一大批上了“龙字号”的企业。青山湖区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有95户,产值在1 000万元以上的针纺企业达50余家,占全区针纺企业的10%,针织服装业占青山湖区三大产业的68%。从业人数达3.52万人,占青山湖区工业从业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完成工业增加值17.6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91亿元,利税总额3.03亿元,实现出口创汇2.07亿美元,占全区出口创汇总额的85.2%。今年上半年,全区服装企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原来企业数量的基础上,增加了16户,达到111户,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2.01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31%,同比增长32.26%。与针纺产品有关的配套产业随处可见。纽扣厂、拉链厂、棉线厂、塑料包装厂、纸箱厂等看似不起眼,却带富一方。青山湖区已由当初的“块状经济”升级到今天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纺织业已经成为其支柱产业的“大青松”,经济发展的“隆起带”。
(三)中小民营企业比重大。
由于纺织工业还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内部规模效应还不明显,而纺织服装的最终市场又呈现复杂性、多样性、多元化、易变性等特点,因此中小型企业必将成为纺织服装行业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构成主体,是南昌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大量从事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集聚在特定地理区域,形成集群,则可以视为南昌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同时,从我省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特点看,凡是产业集群发展较快的地方,都是私营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是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产权制度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青山湖区纺织服装企业除华源江纺、华安针织等几家国有企业,基本都是民营企业,2006年民营纺织服装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3.68亿元,占纺织服装企业增加值的95.1%。
(四)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
青山湖区纺织服装业门类比较齐全,主要以棉化纤纺织加工、棉化纤纺织品及编织品制造、纺织服装制造三种行业为主,生产的文化衫、T恤、休闲衫、针织运动服大小规格齐全,颜色图案各异,高中低档齐备,产品销售主要与沿海地区和境外、国外客商接单生产,远销中东、南非、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文化衫出口占全省总量的1/2。2006年,青山湖区出口创汇2.43亿美元,其中纺织服装企业出口创汇2.07亿美元,占85.2%,涌现出银志服装、兆丰纺织、嘉鸿服装、贤日印染、中基等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的企业群。
二、青山湖区纺织业集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产业集群的层次还比较粗浅。
青山湖区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多数是从农村发展起来的,主要还是加工型的企业集聚,承接沿海地区部分转移产业,属上游原料粗加品居多,甚至有些产品的核心技术还依赖产业转移输出地。产业链条难以衔接,致使产品市场快速反应能力较差。多数产品档次比较低,技术含量不高,以低质跑量经营为主的企业还占大部分。
(二)产业专业化结构、综合功能不够完善。
多数企业起点低、规模偏小产业集群之间和内部的分工和专业化必然受到限制,难以得到很好发育,产业集群或企业群体内部的专业化深度不够是起点低、规模偏小的结果。作为轻纺工业本身的链条不长,企业的生产往往又集中于这些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尤其是终端产品生产上,同类产品的市场细分特征不明显,系列化产品也不丰满。总体配套的服务功能还不完善。
(三)具有自营出口权企业少。
在青山湖区纺织行业中,仅有银志服装、盛兴制衣等50余家企业具有自营出口权,其他企业基本通过外贸公司接单。
(四)缺少自己的品牌,没有纺织品专业市场,行业难以进一步集聚。
地区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配套服务功能上。在原材料供应、选购和配送以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地区配套功能的完善,不但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强化地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没有纺织品专业市场,针纺服装业所用原材料大多外购。不仅运输费用高,企业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更是难以吸引众多全国知名纺织服装企业落户,极大地限制了行业进一步集聚。
企业要开拓市场,占领市场。首先要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创建自己的品牌,而南昌针纺服装业绝大部分企业目前还处于接订单和贴牌生产阶段,绝大多数的纺织出口企业大都是采用来料加工方式。虽然近年来,也培育出了有一定知名度的服装品牌,但他们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都不甚理想。
三、发展青山湖区纺织业集群的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对纺织业的政府调控,发挥好行业协会的作用。
创造有利于纺织工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秩序和政策环境。当前要严格落实产业政策,强化信息引导和市场准入,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进一步扩大。纺织行业协会应积极吸收社会各方面力量,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有关行业信息,为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及纺织企业提供更为完善的信息服务。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行业协会的工作,重视协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一些组织技术性的职能委托协会代行。
(二)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抢占市场。
当前沿海纺织产业转移的实质是市场转移。南昌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成本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包括加强工业园区的建设、环境的改善和政策的配套,积极承接当前纺织业的转移。同时,也要加快技术、原料结构调整,提高服装纺织产品附加值,立足于提高竞争力,抓住市场。通过沿海市场的链接,直接进入全球服装市场中去,获得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由市场机制整合产能,培育优势纺织企业。
(1)加强资源整合。要鼓励具有技术、管理、资金或品牌优势的纺织企业,对小散弱的企业加以资源整合,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使生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通过骨干企业的带动,延伸产业链,强化企业间的协作配套,提高行业组织度及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促使产业做大做强。(2)重点扶持,培育优势纺织企业。重点扶持那些品牌商誉好、具有民族特色、市场前景光明的中小企业。培育国家级知名品牌,争取尽早在国际知名品牌培育方面有所突破,以品牌创建提升纺织服装行业。(3)坚持市场产业联动,促进产业升级。一方面向产业链的上游拓展,积极发展研发、金融、信息等产业,另一方面向产业链的下游延伸,加快针纺大市场建设,积极发展物流、会展、营销等产业。(4)注重中小企业的培育。由于中小型企业必将成为纺织服装行业的主体,产业集聚要注重中小企业主体,使其强大的创造性和快速应变能力来满足和适应复杂多变的服务市场,而使产业集聚更能呈现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四)不断加快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建设。
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我省产业集群开发能力,引导和支持产业集群区域建立纺织研发中心。其次,要鼓励和引导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对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能力强的,辐射范围大的企业技术中心要特别给予重点扶持;第三,要不断提升产业集群文化和品牌效应,充分显现区域创新特色。改变过分依赖劳动力资源成本优势,长期忽视产业升级对劳动力资源优势的放大作用,而要面对国际国内买方市场的条件,增强质量、品牌创新能力,改变以往低质跑量为主的产业集群,充分提高产业层次和集聚竞争力。第四,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行业创新示范体系,集中力量解决行业技术创新中的共性问题,加速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五)强化纺织专业市场,增强产业集群效应。
进一步开发及提升纺织专业市场,完善纺织城的建设,使纺织专业市场真正成为纺织产业集群与国内外纺织消费市场和各生产要素的扭带,推动纺织集群效应的发挥。在加强纺织专业市场中,要注重诚信与法制,推进交易结构多样化和交易方式的现代化,发挥专业市场对纺织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提升我省纺织产业。
一、信息时代呼唤服装设计语言创新
伴随着纺织贸易全球化,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品牌竞争实力,占据纺织高新科技的制高点,主导着纺织服装业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并牢牢控制着世界纺织服装市场的主动权。而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服装业,近年来虽发展迅猛,但在纺织配额逐步取消、出口量逐年递增的同时,产品价格却呈下滑趋势并屡屡遭受西方国家“特别保护条款”的施压和“反倾销案”等其它非关税壁垒的威胁,这种国际竞争引发的“马太效应”并没有因WTO的到来而日趋淡化,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可见,单纯通过扩大规模和数量求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已难以为继,中国的服装业的发展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品牌文化战略,坚持走“差别化”发展之路。正如“美力经济学”①新概念所言:当前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更美丽的产品去占领市场的时期,今后经济发展的潜力在于以美学为基础的产品竞争上,美的力量将在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同时,“e”时代生活方式的巨变从另一个方向也带来了服装产品差别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空前发展便利的同时,正经历着强大竞争压力带来的精神压抑和异化,他们迫切需要心理放松和个性释放,渴望得到休闲慰藉和人文关怀。职场中人,厌倦日复一日的机器克隆和工业“一元化”商品,逆反近乎千人一面的经典服饰,质疑那些既定的金科玉律般的价值观念。当这些个人情绪蓄积为巨大的社会心理集合时,便是现代服饰消费行为剧变和“新新人类”另类审美价值观念形成的渊薮。今天,我们亲历过“衣冠楚楚”让位于休闲牛仔、一个“酷”字取代“君子风度”的服饰文化变迁,耳闻了张扬个性、颠覆经典、回归自然、东方寻根等常变常新的设计宣言,面对着设计师追求原始工艺的淳朴天真、醉心于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表现、尝试“太空时代”的“未来时速”感觉和玩转了“三大构成”法则成为灵感溯源的现实。因此,当工业社会过度物质化发展到极致步入“后设计时代”,“地球村”的消费导向对人性化、个性化、差别化工艺和具有包容世界性多元文明冲突的“泛工艺化”形式的呼唤,必然会激发服装设计语言的不断创新。
“艺术染整”②新概念的提出,源于提高面料功能后整理技术的科学思想。它从服装面料视觉创新入手,运用“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理论③,以探索点、线、面“形式美”抽象形式构成为主线,致力发掘、研究和创造全新肌理的视觉效果来强化面料和服装的时尚“功能性”,形成了独具自己艺术特色的差别化工艺。它以主动迎战、积极应对的态势参与纺织服装市场的全球化竞争,并成为我国染整学科面料、成衣后整理研究领域的一个极具比较竞争优势的亮点。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在人的各种感知能力中,8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审美的力量不言而喻。以面料、服装为载体,探寻传统工艺蕴涵与西方抽象艺术意念有机结合的“艺术染整”工艺,其视觉创新的重要意义和运用高新科技进行面料功能性开发一样,对提高我国服装面料附加值,改变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产品同质化、低产能、量增值减之痼疾,可谓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不同的只是,强化面料的专、高功能和多“功能性”开发,主要是对纺织染整学科研究提出的课题,而“艺术染整”作为服装设计语言创新和面料视觉审美“功能性”深度开掘,则需要服装设计师和图形艺术家们加盟创意。
“艺术染整”设计理念与“美力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完全一致,其倡导服装工艺个性化设计、视觉差别化创意和设计师充满才情创造新的时尚流行本身,就是人类不断拓宽服装、面料审美视野,突破经院设计传统,努力践行“美力经济学”的设计创新和“再再探索”的“美的历程”。
二、“差别化”创意引领世界时尚潮
曾经有国内著名机构分析认为:意大利服装业屡创佳绩、长期制胜的理由在于意大利文化中历久常新的“文艺复兴效应”已经渗透在意大利人的美学标准及对优美事物的渴求上。意大利JACKYTEX女装2003秋冬面料就非常注意视觉肌理的丰富表现,他们在棉/锦纶、马海毛/锦纶等交织混纺的拉毛面料上,运用现代扎染工艺产生变化而又丰富的层次来传达面料独特、精致、手工的人情味,拉开了与工业染整产品审美风格的距离,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韵味,非常耐看。而意大利著名品牌PRADA2004的春夏、秋冬时尚女装,也将扎染与绣花、珠片、皱褶等工艺元素作为重要的设计语言进行独具匠心的综合创造,并推出了大量的“艺术染整”工艺女装系列,掀起了一股手工怀旧工艺风,再度领潮高级工艺女装市场而备受时尚界关注。当然,意大利纺织服装产品始终处于世界顶级水平,先进的纺机、纺织和制衣产业链与创新网络,是其重要的体制背景和技术支撑。但是,“文艺复兴效应”在铸就意大利享誉世界“工艺品牌”的利剑中无疑起着“灵魂”作用,这就足以说明视觉艺术的“美力”和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在欧洲时尚之巅,被称为“无风无浪”优势产业的意大利时装业的崛起,不仅始发于他们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自觉传承和“泛工艺化”自由采撷设计思想的解放,还受益于他们没有重复法国高级时装产业发展路径的清晰定位。笔者以为:作为服装、面料视觉功能“艺术化”创新和工艺“差别化”实践成功典范的意大利纺织服装产业,完全可以作为我国现阶段发展工艺时尚服饰产业的重要参照。
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欧洲休闲文化、美国牛仔文化对传统经典服装文化的冲击,来自西方的欧陆休闲风遭遇东方民族工艺潮,引发了世纪末全球性的文化回归风潮,得风气之先的世界著名设计师们不约而同地都将探寻设计灵感的目光投向东方、非洲神秘的工艺文化和先民远古的历史积淀,人们熟悉的伊夫·圣洛朗(YvesSaintLaurent)、三宅一生(LsseyMiyake)等时装设计大师的名字在国际时装舞台上大放异彩,熠熠生辉,这方面的探索功不可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LsseyMiyake)不惟西方马首是瞻,以浓缩东方哲思的天才创意和对服装面料“差别化”的功能再造,震惊世界,一举改写了高级时装业欧美“一元格局”的历史,成为“东风西渐”开一代时尚新风的先行者,为日本也为东方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近年来,纺织贸易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态势,使我国面料、服装流行和设计的审美国际化趋势日渐成熟,以杉杉、雅戈尔等著名民族品牌为代表的服装产品结构调整和设计风格转型,标志着我国休闲服装规模市场的形成;而国内一批新锐设计师和个性化消费新生代的迅速成长,昭示并呼唤着我国纺织、服装设计“工艺文化复兴”时代和“差别化”设计创造春天的到来!
在2004CHIC国际男装展会,笔者欣喜地看到了国内一批休闲男装品牌的崛起,它们在服装设计理念和工艺处理方面已经越过了“面料至上”、“裁剪结构”等技术层面,转而更加关注视觉肌理艺术创造的二次开发、民族工艺文化的深度发掘和对时尚流行文化的直接诉求。这种多元的、艺术与生活交融并渗透着设计师独特情思的个性化的“艺术染整”设计语言,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差别化”设计,冲破了长期以来“正装”的传统工艺禁锢,彻底解放了设计师的思想,并使服装产业成为“艺术染整”工艺的创意载体和现代艺术创作的“调色板”。“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在服装休闲化、设计“差别化”和“泛工艺化流行”热风拍面的今天,我国年青的设计师们对服装设计新语境的探索和创造,似已进入了一个勇于原创、敢为人先、挥洒自由和瑰丽神奇的境界。时下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商场热销的JACKJONES、马克?华菲等新锐休闲男装设计,在运用现代扎染抽象图形写意传神和西方个性化涂鸦艺术语言抒情释怀,在借鉴平面设计构成技法、即兴喷绘和对传达出手工时代温情的民间“女红”技艺所进行的服装设计语言创新的尝试,使我国男装设计长期以来因“同质化”面料和板型出新难的“老面孔”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成为充盈着鲜明时代精神特质的市场宠儿。面对年青的设计师们在服装设计语言的全新探索中表现出的东方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的勃勃生机,诚如意大利著名服装设计大师乔治?阿玛尼(GiorgioArmani)在首次中国之行的由衷赞叹:“亚洲的文化和习俗总能成为我设计的灵感,对于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具影响的国家,这是一次迟到的访问。”其实,东方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彩纷呈的传统工艺一直都是西方主流时装设计师们寻找个性化创意灵感的“源头活水”。像皮尔?卡丹(PierreCardin),尹夫?圣洛朗(YvesSaintLaurent)和三宅一生(LsseyMiyake)等饮誉世界的时装设计大师在缔造自己时尚王国灿烂辉煌的奋斗中,都曾受惠于东方文化乳汁的哺育并进行过成功的风格转型,他们藉此对世界时装发展的历史进程产生过划时代的影响。大师们善于汲取东西方工艺文化精神进行服装设计“差别化”创意的成功经验,JACKJONES、马克?华菲等新锐休闲男装设计语言创新传达出的视觉冲击力和时尚感召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反思。
设计在线.中国
三、“艺术染整”开创我国服装设计新天地
类比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效应”,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和丰厚的民间工艺文化积淀,扎染、蜡染、蓝印等原生态的优秀传统工艺,都曾是驰誉中外的“国粹”精品;“三染”博大精深的“防染”技艺,清新优美的图案构成,可视觉感悟但妙不可言的东方意境,恰是服装设计“差别化”的工艺瑰宝。
美国哈佛商学院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博士在《企业竞争》中指出: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就是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别。“艺术染整”以创造区别于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平面、立体或单色和多色交融新图形的工艺定位,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着力探寻产品差别化竞争路径的本质。
“艺术染整”概念是笔者以南通地区现代扎染产业发展为背景,以“华艺扎染”市场国际化的成功实践为蓝本,在2003年江苏国际服装节“百年论坛”上首次提出、并在《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艺术染整探议-现代扎染综述”一文中进行了正式定义。它是扎染、拓印、转移压皱、即兴手工喷绘、涂鸦式绘制和拔色等新兴手工工艺集群的总称:即在各种纺织面料和成衣上运用现代印染科技和扎、缝、包、染、喷、绘、拓、刷、雕、压等各种特殊工艺手法相结合,创造出区别于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平面、立体或单色和多色交融新图形的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染整技术。由于“艺术染整”的一系列技法主要是在扎染工艺基础上拓展的,习惯上人们就称之为“现代扎染”。“艺术染整”主要包括“成衣染色图形一体化艺术染整工艺”和“成衣三维记忆与喷绘、拓印、聚集综合工艺”④两大部分。首先,它在继承传统工艺文化精神和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具有现代技术集成和工艺美术创新的柔性化特征。由于现代扎染工艺具有无需制版,配色不受套版限制的突出优点,所以能根据市场流行导向进行及时创意和设计。这种在成衣上自由设计平面染色图形的独特功能,使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个性化”实样方案提交买家优选和确认,下单后即可迅速投产并能衍生出多组配色方案和各种图案花型,形成多品种、小批量的序列优势和个性化的视觉审美优势,因而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对现代时装产业“速度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次,即兴创意三维肌理美感的原创性技术,为传统的“平面”服装植入了浮雕艺术的因子,具有鲜明的工艺差别化特征。它能激活设计师创意灵感的火花,丰富服装视觉肌理效果和表现技法,使过度“商业化”的服装设计工作变得更加柔性、富于个性和充满原创艺术创造的趣味性。近年来,我国从事现代扎染研究开发的设计师通过反复实验,获得了科学翔实的材料记忆数据,并优选出不同组份的国产新型面料,创建的具有开放性的国产优化成型记忆面料数据库,完全能适应“艺术染整”工艺技法不断创新对材料载体提出的技术要求。其创作原理是将面料和成衣按服装设计要求设定工艺,辅以缕空、机绣、贴布等工艺元素后进行绞缬、聚合和皱褶。通过选择性采用自主开发的热敏辅料记忆成型、拧绞喷涂、皱纸转印和整合成型等原创工艺技术的柔性化组合,经高温高压汽蒸或高温压延处理,达到改变服装面料纤维组织结构的目的,获得各种视觉“新外观”并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成衣整体“软雕塑”艺术或局部浮雕艺术的视觉效果。特别是运用现代扎染中浸、注、拔、喷、绘等“艺术染整”技法与上述三维工艺进行的综合与创造,能产生出“万花筒”般的无数种组合方案和奇妙的视觉图形,将其应用于现代时尚服饰设计和新产品开发,具有服装视觉革命的意义。上述这种通过“艺术染整”二次开发创造的艺术休闲时装,带给我们的完全是一种与普通印染工艺和常规服装设计“传统”手法迥然不同的审美风格。
“艺术染整”工艺二次开发和深度加工的服装成衣,以丰富变化的肌理图形,抽象写意的审美意趣和独特个性的艺术品味,予消费者以一般时尚服饰鲜见的视觉“愉悦”,令WAL-MART,MARKS&SPENCER,BESTSELLER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青睐有加,也让颇具艺术眼力和追求精致品质的法国、意大利等休闲、工艺服装市场欣然接受了国产面料的“以产顶进”。“艺术染整”工艺强化对服装面料视觉审美功能深度开发的探索,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整合国内传统工艺资源,积极面向国际主流时尚市场,有效规避因同质化恶性竞争带来的经营风险,提高服装出口产品附加值和出口创汇产能,提供了一种清晰的思路和崭新的方法。以欧洲绿色生态和国际标准化生产规范为标准的“艺术染整”工艺,将“三染”聚合、绞缬、冰裂纹肌理等传统技艺精髓与自主开发的注淋、泼彩、喷涂、拓转、拧褶记忆成型等核心技术结合,集东方“写意”悠远之意境和西方“印象派”形、色、光、影之神韵于一体,巧妙地将民间工艺文化、现代设计“形式美”法则、数码图形创意与纺织印染科技进行综合与创造,形成了一门全新的科学、柔性、艺术并有着手工时代工艺特征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全新染整学科分支,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今天,当我们迈步入世与世界纺织服装业同台竞技之际,“艺术染整”挟全球休闲化流行风潮,集东西方自然造化,汇工艺历史源流,以面料和服装图形创意、设计和生产一体化工艺的独特优势,将时尚与速度、设计与流行、需求与生产完美地整合在一条充满柔性的产业链上,为我国设计师直面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天才创意提供了一个全新、自由的设计空间。
四、“艺术染整”理应成为服装设计师的创新利器
在纺织服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我国服装设计师应当借鉴国际成功典范的经验,敏锐地抓住“民族化”遭遇“国际化”引发“泛工艺化”流行的历史机遇,以本土文化做支点,用国际化眼光望未来,从服装设计语言创新入手,正确导入“艺术染整”设计概念,及时把握和正确运用民族“工艺品牌”之利器,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樊纲教授⑤指出:“对一些传统产业的品牌,我们强调民族性是对的,没有民族性,就没有国际性。但是只强调民族性,而没有现代化,那么也不可能有国际化。人们对品牌的认知也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把传统的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需求融合起来,这才能够称得上是完整意义上的品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e”时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巨变所带来的服装个性化消费新需求,能否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和开放自信的心态改造和扬弃民族传统工艺?在西方强势流行文化与东方历史文明遭遇、碰撞和交融并汇的“信息爆炸”时代,“综合就是创造”的科学设计观,是否应该再度引起服装学界和设计师们足够的重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技术与艺术、手工与科技、功能与形式,太多的“综合”命题亟待我们去研究、探索和解读。笔者以为:“民族的”工艺文化精神真正融入“世界的”主流时尚的设计探索,是一个以国际化宏阔视野“东寻西找”⑥、用九死无悔的执著坚韧“水陆兼程”的长期、艰苦的求索历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时下那种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设计经典常作简单、片面和浅层理解的阿Q精神,那种将承载着历史文化积淀、蕴含着远古先民伟大创造精神的“图腾设计”庸俗化甚而止步于简单的“描龙绣凤”,那种目光短浅、不思进取、夜郎自大并在玩味“盛世唐装”湮灭的辉煌中自我陶醉、自鸣得意的笨伯们,是难当时代赋予的设计大任的!一个志存高远并以振兴中华服装“民族品牌”为己任的中国服装设计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当前,国内外工艺休闲服装市场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这是服装设计师进行视觉工艺“差别化”创造、形成自己独特设计风格和开发新的服装市场的无限天地。躬逢盛世,我们应乘“泛工艺化”流行之势,放眼国际时尚风云,探寻欧美服装流行机制,借鉴意大利和日本设计群体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运用“艺术染整”工艺不断丰富自己的设计语汇,真正告别“面料至上”“裁缝情结”等传统设计思维模式,以具有鲜明时代个性特征的“大设计”观,去主动适应、拓展和创造、引导不断变化着的国际纺织服装市场需求。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流行,作为人类“惟美”理想缔造者的服装设计师,在娴熟运用面料质感语言的同时,怎样从面料视觉艺术创造入手进行全新的探索?在习惯于轻松驾驭服装裁缝结构技艺的同时,能否进行多维度思考并在发掘、强化和再造面料“形式美”的功能性开发方面有所建树?特别是当使用进口面料进行中高档时装设计已经成为习惯的今天(习惯往往导致经验主义和思维定势,影响着艺术创造力的发挥),我们在对待国产面料的态度上是持无所作为的抱怨或自暴自弃的态度,还是应该像著名国际时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LsseyMiyake)那样,坚定不移地走自己求索创新之路,始终以朝圣般的虔诚向东方文化和自己的民族服饰文化采风并能立足更高的层面去审视、开掘和创造面料和时装“视觉构成艺术”的另类之美呢?笔者认为:只要能够独立思考并在积极的思考中敏锐地发现“差别化”工艺;只要能够充满自信地去探索并在探索中大胆创意、不断丰富和创造出全新的服装设计语言;只要能够不再拘泥于“面料”、“版型”和“裁缝”等单一线性设计思维并以宏阔的视野去仰观俯察和大胆借鉴各种艺术元素;只要能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并因此获得了想象力的自由,我们的设计师们就一定能够充满信心、直抒胸臆、身体力行地去借鉴和运用全新的服装设计语言进行具有真正意义的原创设计,也就一定能够找到完全属于自己的设计天地。
处于“未来时速”生态竞争下的中国服装设计师们,当你们在漫漫的时尚之路上下求索,当你们在市场采风中迸发出顿悟式的灵感火花并激活了独具个性化的天才创意,“艺术染整”独特的视觉创新工艺和工艺柔性化技术将带给你们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自由。在振兴中华、打造品牌、挑战竞争、发挥优势、引领潮流和追求服装面料视觉艺术化、审美个性化、工艺差别化创新的市场国际化征程中,具有中国原创意义的“艺术染整”工艺,理应成为我国服装设计师手中的一柄崭新利器。
参考文献:
①、2003年09月15日《大连日报》:在第九届“国际服饰文化·大连论坛”上,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决策学专家张顺江教授首次提出“美力经济学”新概念。
②、“艺术染整探议-现代扎染综述”,顾鸣,《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华大学学报出版社,2004年第1期41-45页。
③、《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日/朝仓直已著,吕清夫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1月第1期。
④、“成衣染色图形一体化艺术染整工艺”,公开号CN1563559A,“成衣三维记忆与喷绘拓印聚集综合工艺”,公开号CN1563560A,发明人:顾鸣赵爱华林荣王春霞钱卫东黄卫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公报(周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1月12日第21卷,上册第02号(总第983)第369页。
一、立法过程回顾
江苏省既是纤维产品生产大省,又是消费大省。2009年江苏省棉花产量达25.6万吨,居全国第六位;用棉量达200万吨以上,约占全国总量的1/4,居全国第一位;化学纤维产量已达到894万吨,占全国化纤产量的32%,居全国第二位。全省蚕茧产量11.2万吨,居全国第一位;生丝产量2.24万吨,居全国第二位;用毛量也居全国第一位;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及服装制造企业实现工业产值49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1%,在江苏工业行业中居第五位;全年纺织服装业出货值达到1890亿元,占全国15.4%,居全国第三位。但从近几年质量监督管理的情况来看,纤维产品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如棉花、蚕茧等收购秩序混乱,各类违法行为屡禁不止;“黑心棉”对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黑心棉被” “黑心棉衣” “黑心玩具” “毒餐巾”等屡有发生;“两小一土”和土打包机破坏了宝贵的棉花资源,扰乱了市场秩序;不法分子利用再加工纤维加工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严重危害人身健康安全。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作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是规范整个产品质量的一般法,法条的设置是针对所有产品。但在纤维产品监督管理实践中,迫切需要加强有关纤维产品专业性、特色性的立法,对《产品质量法》进行细化和补充,从而更好地强化纤维产品质量监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04年,江苏省质监局会同江苏省纤维检验局(所)着手立法准备工作;2006年,《办法》正式列为省政府立法项目;2004―2006年,十易其稿,形成送审稿,报江苏省政府法制办;2006―2008年,江苏省政府法制办书面征求省发展改革委、公安、工商、环保、卫生、教育、农业、林业等部门和徐州、苏州、无锡、常州市人民政府的意见,并会同江苏省质监局进行了调研,听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纤维产品生产企业的意见,组织起草《立法对照表》。2009―2010年,省质监局加强了与省政府法制办的沟通协调,江苏省政府法制办两次召开立法协调会,再次征求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教育厅、民政厅、环保厅、农委、商务厅、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和13个省辖市政府的意见,对有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协调,再次对送审稿进行了修改,并形成了草案。2010年8月提交江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获得了通过。
二、立法的必要性
(一)推动地方立法,是提高纤维产品质量水平促进纤维产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目前江苏省纤维产品生产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既有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超大型企业,其质量产品水平较高,不少还是国际或国内知名品牌,但更多的是一些小型企业,如棉花加工企业,茧丝加工企业。而再加工纤维企业则呈现小、散、乱,无序经营,生产规模小,设备工具落后,产品水平不高。一些未取得准产证的单位和个人,技术、管理水平不高,消耗了好的原料却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而一些大中型骨干企业却因原料不足或购进了质次价高的原料而导致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下降。
江苏省具有栽桑养蚕的悠久历史和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丝绸业是江苏省传统的特色产业,江苏省生产的茧丝绸产品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但近年来,茧丝收购中不法商贩不顾质量标准高价抢购 ,致使大量未正常成熟的“毛脚茧”交易上市,茧丝绸产品原料质量大幅下降,严重降低了江苏省茧丝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恶性的价格竞争,不仅浪费了资源,企业也难以生产出高档产品。因此加强法制建设,发挥调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对提高江苏省纤维产品质量水平,促进传统纺织产业升级,促进江苏纤维产业经济健康发展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推动地方立法,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纤维产品使用量很大、使用领域很广。从产品类型看,纤维产品涉及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纺织、家纺、服装、家具、玩具、公共服务等多个行业领域。从用途看,纤维产品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辅材料,是普通百姓家中必备的日用品,又是抗震救灾、扶贫济困的重要物资,还是广泛使用于学校、医院、宾馆饭店、敬老院等社会服务领域的产品。纤维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百姓的 “衣”、“住”、“行”,关系群众的健康,影响着消费者的权益,也影响着江苏省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黑心棉”问题仍比较突出,使用禁用染化料助剂的纺织品也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2009年江苏省纤检局对南京高校军训服产品首次进行了执法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军训服产品质量问题较为突出,其中安全性指标(pH值、染色牢度)合格率仅为38.3%。
另外,医院、宾馆、饭店、养老院、寄宿学校、公共浴室、美容美发店等公共场所使用的公共再用纤维制品,如床上用品、毛巾类用品、餐用纺织品、室内服装、工作服、病员服、窗帘等,存在着不洗不消毒、使用劣质洗涤剂、露天晾干、过水清洗不净等问题,更有甚者,将医院用的公共再用纤维制品和普通的公共再用纤维制品在一台设备里洗涤。由于对公共再用纤维制品的洗涤缺乏有效的监督,消费者在公共场所使用纤维制品后感染疾病的事例时有发生。接受服务的消费者是被动的,消费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伪劣纤维产品的侵害,其侵害的范围更广,更具隐蔽性。而多年来,对纤维产品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管几乎是空白。为了保护消费者的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必须加强使用环节的纤维产品监管。
(三)推动地方立法,是遏制和打击质量违法行为的需要。2001年,国务院组织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时,就将棉花专项打假和“黑心棉”专项打假作为打假的重点内容之一。当前纤维产品的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棉花、蚕茧等农产品收购、加工中混等混级、压级压价,违法收购超水棉、过潮茧、毛脚茧等质量违法问题频发,损害了农民利益。二是再加工纤维质量问题突出。纤维加工、纺织、服装加工及其他纤维制品加工中产生了大量的下脚料,回收的废旧服装、棉胎等废旧纤维制品(包括絮用纤维制品)都可能被利用生产再加工纤维。再加工纤维本身不是“黑心棉”,但却是制造“黑心棉”的主要原料,“黑心棉” 严重危及了人民群众健康。三是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两小一土”设备加工棉花的现象屡禁不止。“两小一土”加工的棉花质量低劣,是棉花掺杂使假的源头,是市场秩序的隐患,对棉花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和破坏。今年江苏省发现的从外省流入的多起掺杂掺假棉花,就来源于“两小一土”棉花非法加工严重的地区。治理“两小一土”工作难度很大, “两小一土”问题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就是有关法律不够健全,对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够,“打不疼”“打不死”,不能实现全过程监管和打击,影响整治成效。提高打击“两小一土”的有效性,需要从源头抓监控,从采购、使用、仓储等环节严格监管,这些领域或环节都是现有法律法规中没有规定到的,急需通过立法予以补充。
(四)推动地方立法,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由于恶性竞争,导致江苏省植棉面积、种桑面积大起大落,价格低迷时出现“卖棉难”、“卖茧难” 现象,价格上涨时纺织企业“买棉难”“买茧难”,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严格执行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完善流通体制,规范市场秩序,抑制恶性竞争,强化执法监管,建立良好生产经营和收购秩序,显得十分必要。
目前,全省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共有 96家合法的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但仍然有近200家小包棉企业及非法加工企业,还有一些非法加工企业和个人,假借有资质的企业生产和经营,这类企业数量大,运营成本低,经营机制灵活,加工能力可观,不仅对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产生相当的冲击,而且导致棉花资源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
三、主要内容
《办法》共分六章40条,主要包括:总则,纤维产品的生产、收购,纤维产品的销售、承储、使用,纤维产品的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六部分内容。第一章(总则)主要对办法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监督体制等做出了原则规定;第二章(纤维产品的生产、收购)、第三章(纤维产品的销售、承储、使用)对生产、收购、销售、承储以及在经营和公益活动中使用纤维产品的行为规定了相应质量义务;第四章(纤维产品的监督检查)对纤维产品的监管制度进行了规定;第五章(法律责任)对违反质量义务的行为规定了处罚内容;第六章(附则)就有关术语、实施日期进行了规定。
《办法》设计的主要制度有:1.进货验收制度。规定了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生产者的原料进货验收制度;规定了纤维产品销售者、承储者、使用者、经营者、公益活动的组织者应建立检查验收制度。其中对棉花使用者创新地提出了查验生产企业加工资质的要求。2.监督检查制度。规定了纤维产品监督检查制度,首次将棉花、茧丝、再加工纤维等纤维产品列入省级监督检查范围,通过组织监督检查,可以掌握各类产品的质量状况和质量水平,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建议和后续性的监管措施。3.废旧纤维流向跟踪制度。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从源头抓质量”的指示精神,对废旧纤维产品实行跟踪监督的制度,有效控制劣质原料的市场流通,准确追查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源头。
《办法》对纤维产品的生产、收购、销售、承储、使用及监督等各个环节的经营者都规定了相应的义务。
在生产环节,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纤维产品质量负责,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纤维产品,应当按要求标注警示用语等。在销售环节,规定销售者应当建立检查验收制度,建立废旧纤维产品销售流向记录制度等。在承储环节,规定承储者建立检查验收制度,不得故意为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伪造、冒用厂名、厂址,伪造、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或者质量证明文件的纤维产品,提供仓储服务等。在使用环节,要求使用公共再用纤维制品提供服务的经营者,建立检查验收制度,提供服务的公共再用纤维制品应当是合格产品等。在监督环节,规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应根据日常管理、监督检查、投诉举报等情况,建立纤维产品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质量档案,开展质量信用评估,实行分类监督管理等。
在棉花监督方面,《办法》对《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做了补充性规定。针对“两小一土”无证加工极易反复,整治成效难以巩固的现实情况,《办法》加强了制度建设和制度设计,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同时监管,从准入、收购加工、销售、抵押和储存乃至使用等各个环节着手,力争最大限度地遏制和打击“两小一土”无证加工等违法行为。所谓“事前”就是资格认定制度,“事中”就是在其加工环节的监管,即在加工环节,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纤维产品质量负责。取得棉花加工资格的企业,不得在规定之外的场所加工棉花;不得以挂靠、委托加工、承包等形式,允许未取得棉花加工资格的企业和个人在加工的棉花上使用其厂名、厂址和质量证明文件。“事后”即销售、买卖、承储、使用作了规定,即在销售环节,规定棉花销售者不得销售无加工资格企业生产的棉花,在承储环节,规定承储者承储棉花,应当执行检查验收制度,查明包装、标识、质量证明文件和棉花经营者的资质,不得承储包装、标识、质量证明文件不符合标准要求以及无加工资格企业生产的棉花。在使用环节,规定棉花使用单位购买棉花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查验生产企业的加工资格,不得购买无加工资格企业生产的棉花。
四、意义和作用
(一)促进纤维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江苏作为纺织强省,近二十多年来纺织服装工业总产量持续增长,纺织服装市场前景广阔。《办法》针对当前纤维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了相应监管措施,在引导、协调、监督、服务等方面为质量振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通过规范流通秩序,在江苏省推动经济实现“三个转变”的战略目标进程中,将有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企业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促进纤维产业由低端粗加工向高端产品方向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纤维产业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二)促进纤维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办法》一方面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把提高纤维产品质量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对纤维产品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引导、督促生产者、销售者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促进纤维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完善了监管制度,限制低档产品的生产能力,打击制售劣质产品行为,将有助于具有较高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的生产,培育和扶持一批有实力、规范经营的纤维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形成规模优势,对促进纤维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现象
[中图分类号]X176;X2-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2-0045-06
[作者简介]黄万林(1969―),男,江西丰城人,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江西南昌 330077)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视阈下的‘共青现象’研究”(10SH03)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Gongqing Phenomenon and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Construction
Author: Huang Wanli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pectacular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ongqing city, with its economic strength continuously reinforced and people's livelihood remarkably improved. The so-called Gongqing phenomenon, in nature, means a way to scientific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counties of Jiangxi province may consult this way selectively.
Key words: the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Gongqing phenomenon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共青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白热化和社会变革复杂化等新形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站在更高的起点和更开阔的视野下,不懈探索、大力实践,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局面,创造了备受瞩目的“共青现象”。深入探索共青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究“共青现象”特征,总结提出“共青现象”的借鉴和推广价值,对于抢抓发展机遇,扎实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实现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具有重要意义。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共青城发展状况
近年来,共青城围绕加快发展、共建和谐的目标,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事业,使得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升级取得重大突破,走出了一条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城市与乡村统筹协调的绿色崛起之路,成为江西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排头兵,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最具活力的现代化城市之一。
(一)经济实力大幅增强
近年来,共青城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真抓实干,以狠抓项目、狠抓产业、狠抓园区、狠抓创新为载体,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06~2010年,共青城GDP由5.8亿元增至29.6亿元,增长了4.1倍,年均增长33.95%;财政总收入由0.6亿元增至3.5亿元,增长4.8倍,年均增长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5.2亿元增至53.2亿元,增长了9.8倍,年均增长59.2%,累计达130亿元;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人均财政收入突破4000元。
(二)产业升级有效突破
共青城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决拒绝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落户,大力发展电子电器产业、新能源、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十一五”期间,共青城通过产品升级、管理创新、提升改造,引进全球最先进设备,使传统产业得到优化,市场份额不断做大,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通过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节能环保项目,使高新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的态势,大大增强了综合竞争力;通过加快推进生态产业项目,如中芬数字生态城项目,总投资80亿元的文化产业园项目、运动养生基地、生态科普基地等,使生态产业展现蓬勃生机。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共青城初步构建起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改变了过去产业结构单一的格局,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0.377.612.1调整为2010年的483.712.3。
(三)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共青城坚持共建共享、和谐发展的原则,大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人民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2006-2010年,共青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2005年增长2.38倍,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津补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全部按政策兑现到位;农垦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按城镇国有企业标准改办,人均月增资260元;提高了村干部待遇;乡村医生纳入全省计划笼子;改制企业职工得到妥善安置。2010年,城镇在岗职工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985元和6018元,比2006年分别增长2.4倍和2倍,城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四)城市建设高效发展
共青城大力实施“东西互动、北连南拓、中心提升”的城市发展战略,拉大城市道路框架,着力构建以主城区为核心,青年创业基地、中芬数字生态城为组团,共青―德安相向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推进城市建设高效发展。“十一五”期间,共青城累计投入资金10亿多元,建设博阳河大桥、新市医院、中学新校区、昌九高速互通立交、共安大道、火车站广场、体育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大项目,推进中芬数字生态城、南湖大桥、五星级酒店、新市民公寓等项目。共青城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成效明显。至2010年,共青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7.13m2/人,城区绿地率达42.17%,工业园区绿地面积达40%,城市绿化率达57%;城区面积由10Km2增加到30Km2,扩大了3倍;城市人口增加了70%,城镇化率由45%上升到57%。
(五)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在大力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共青城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10年新建4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建设任务相当于前4年总和。截至2010年底,“三清七改五普及”任务全面完成,建成40个农村清洁工程垃圾分类屋,3个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基地项目,12个农村信息化示范行政村;完成造林绿化4469.3亩,义务植树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70%;有效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除险加固小Ⅱ型病险水库,全面推进江益镇、金湖镇、共青联圩等中小河流防洪工程,农业抗旱涝保丰收能力明显增强;实施城乡管理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优化乡镇村庄布局,实施“迁村并居”工程,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发挥农民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二、“共青现象”的主要特征
共青城抢抓机遇、科学定位、创新举措,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创造了备受瞩目的“共青现象”。“共青现象”究其本质而言,就是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路子,其主要特征就是结合本地实际,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一)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绿色发展倡导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共青城处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发展区域,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自然候鸟保护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共青城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在开发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共青城坚持生态优先、合理规划、依形就势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融山、水、园为一体,优化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自然山体、水体和植被,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方面,共青城设立“绿色高压线”,严防企业污染环境。共青城在引进项目过程中,防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进入,对原有污染企业实行关闭或改造。翔宇、天骏两个印染企业,每年都能上缴不菲的税收,但对环境污染严重。从长远保护环境、牺牲眼前利益出发,共青城关停了这两家企业。近6年来,共青城共拒绝污染项目30多个,如人造汉白玉、皮革加工、电池生产等,涉及投资金额20多亿元。“绿色高压线”的设置,不仅有效保护了共青城的生态环境,而且为发展高新产业、培育和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腾出了更多资源和空间。截止2011年上半年,共青城万元GDP能耗为0.28吨标准煤,约为全省的1/3;空气、水质、植被等各项环境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二)创新发展
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必须逾越的一道坎。实践证明,越是落后地区,越需要创新驱动发展。共青城通过整合各项资源,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增强了产业竞争力。一方面,共青城通过全方位支持,促进技术创新。共青城在政策、资金、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面为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以全国青年创业基地为平台,依托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完善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引导企业加快走“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创新之路。同时,加大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共青城,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共青城通过全流程开发,促进产品创新。共青城以“中国羽绒服装名城”、“国家级羽绒服装产业集群基地”和“共青城”、“鸭鸭”、“全国生态示范区”三大品牌优势等为依托,加大传统服装产业的创新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改造,完善服务链,健全市场,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植,全力打造“纺织服装城”;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做强一个鸭鸭品牌、做响一批服装品牌、建设一个服装园区、开发一个服装市场、造就一批服装人才,并且已经初见成效。这些品牌企业正在以“专业化、多元化、高端化”的战略,解决产品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提升设计水平和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三)转型发展
转型发展是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共青城以建设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现代宜居城市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跨越崛起的新路。一方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渐入佳境。纺织服装一直是共青城的主导产业。为提升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共青城制定了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规划。“鸭鸭”这家老牌企业就是通过这几年的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到同行业第二。另一方面,共青城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为打破产业单一格局,共青城提出打造高新技术及现代制造、纺织服装及商贸、会展及旅游、教育及文化创意等四大产业综合体,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为给企业创造最佳的创业环境和投资平台,共青城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普遍优惠政策,为新型产业配套产业链提供政策支持,力求做到集群发展、集约发展和集中发展。为了解决新型产业在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其做大做强,共青城对引进的新型产业项目,实行定人、定班子,重点推进,对重点项目实行领导包挂责任制。同时还建立完善了项目建设协调例会制度和项目建设现场办公制,集中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用水用电、资金困难等问题。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共青城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第1季度,共青城财政增幅接近80%,其中新能源、电子电器等新型产业对财政增收的贡献率达80%,新型产业正成为支柱产业。
(四)统筹发展
统筹发展是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全局出发全面综合地考虑区域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以政府资源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各区域在发挥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发展,合理控制区域间发展布局,有重点地治理区域发展问题,逐步协调区域关系并促进各种类型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动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共青城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以建设全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样板区为目标,统筹规划和推进城乡建设,推动城乡产业统筹发展。一方面,共青城高标准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共青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成立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共青城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等制度。大力增强城市的产业集聚能力、人口吸纳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带动农村发展。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完善市镇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贸市场、休闲广场、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强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的新型小城镇,不断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共青城发挥自身优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共青城综合发挥区位交通、生态环境等优势,在决战工业的同时,不放松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鸭鸭”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五)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共青城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体制和机制,突破发展“瓶颈”,夯实物质基础,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一方面,通过发展民生促和谐。共青城关心百姓切身利益,大力发展民生事业。通过保障房建设,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的实施,着力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问题;通过抓好共青城中学新校区、西湖小学教学楼等项目,全面改造中小学校舍,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新建人民医院,启用富华民营医院等项目,不断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促进创业就业促和谐。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难题,共青城制定《关于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意见》。同时,加强改制企业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培训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城乡居民创业就业,增加了百姓收入。
三、“共青现象”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启示
共青城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施抓项目战略思想,在推进生态发展的同时,全力做大经济总量,推进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为实现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抓项目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进位赶超的关键
项目建设是扩内需、防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调结构、促转型、保持跨越式发展势头的重要途径,是保民生、促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举措。项目建设对拉动共青城的经济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无不具有重要作用。共青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抓投资、上总量、强实力,迅速缩小了与其他县(市、区)的差距,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逐年加快,实现了阶段性的跨越发展。
我省各县(市、区)可借鉴共青城抓项目经验,坚定不移地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在指导思想上,着眼发展全局,紧盯目标抓项目;在项目的选择上,着眼新阶段的新要求,科学规划抓项目;在项目推进上,着眼增强干部责任意识,聚精会神抓项目;在项目的实施上,着眼效益的充分发挥,聚集要素抓项目。
(二)发挥生态优势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没有良好的生态,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发展既包含着生态平衡的基本寓意,又肯定了人类生态行为的经济性,是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稀缺资源。由于各种原因,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危害之大,影响之深,令人触目惊心。1952年12月伦敦烟雾事件,5天内4000人死亡;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2万人死亡,20万人受伤;1986年前苏联乌克兰基辅市核泄漏事件,31人死亡,237人重症;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件,造成严重核污染。良好的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人类共同的需求和渴望。
共青城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江西是个欠发达省份,工业基础落后,但是生态资源丰富。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程中,我省各县(市、区)应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拓宽农民增收之路。我省通过发挥生态发展战略,既可吸引资金、项目,壮大产业经济的重要资本,也可保护绿色家园、实现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协调统一。通过发挥生态优势,实现我省绿色崛起。
(三)发展注意力经济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往往是无限的,而人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注意力越来越成为一种商品、一种资源、一种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注意力经济是指最大限度地吸引大众的注意力,通过提升注意力获得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从而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发展模式。在注意力经济状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大众的注意力。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注意力已经成为非常稀缺的资源。注意力经济状态下,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是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注意力经济也称为“眼球经济”。
共青城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利用各种途径全方位提升注意力,成功地把共青城的政治、区位、生态、服务等优势宣传推介出去,吸引了国内乃至世界的注意,使客商和资金源源不断涌入共青城。共青城将自身优势转化为注意力经济优势,为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省各县(市、区)资源十分丰富,可借鉴共青城发展经验,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独具特色的“注意力”,并使之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创新是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共青城是由农垦企业发展起来的城市,除了鸭鸭,基本没有工业产业基础,没有科技资源,甚至没有人力资源,但共青城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竞争力,破解了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共青城通过创新发展思路,提升产业竞争力。在产业布局上要求“小而精,不搞大而全”,坚持集群、集中、集约发展,重点培育电子电器、新能源、纺织服装、文化旅游四大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产业竞争力。通过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按照精简高效、相对稳定、理顺关系、注重实际、适度超前的原则,逐步建立机构合理、运转协调、职责清晰、管理科学、精干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服务水平提升。通过坚持“软硬兼顾”的原则,推动发展环境创新,促进了项目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