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教育课程

艺术教育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教育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艺术教育课程

艺术教育课程范文第1篇

1.目标设计单一、局限化

对教学目标有了基本的定位之后还应该有对目标的基本阐述。美术类人文课程的设立旨在教育学生对视觉艺术的看法和思考,同时参与对其批判和讨论等活动;音乐相关课程的设计目标是向学生渗透更丰富形式的东西方音乐,培养学生对西方音乐的欣赏能力,并熟悉西方音乐管用手法。语言类课程的设计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字敏感度和文学素养。

2.课程内容单一

目前看来,国内公共艺术课程涉及面不够宽,对艺术学科知识内容的关注过度,对跨文化、跨学科内容和国际普遍关注课题的引入不足,导致艺术课程结构不合理,不够独立。国内目前公共艺术课程主要包括文学、艺术、绘画、戏剧、舞蹈、雕塑、影视等几大块,以此作为主体框架,主要内容包括艺术学科理论、艺术实践两方面,同时还包括一些艺术相关跨学科内容。

3.教学模式不明确

教学方式比较少,手段单一缺乏,深度不够。国内的公共艺术教育和国外相比存在着理念上的落后和手段上的不足。相关资料显示,哈佛大学的授课讲求个性化,讲究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教师各抒己见各尽其才,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对话方式、启发方式等。哈佛的公共艺术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的职责不是讲授,而是维持热烈积极的讨论。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就课题各抒己见,自由平等的提出自己的观点,逐渐澄清辩证的过程,逐渐发现谬误,接近真理。而国内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理念主要停留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只有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才会采取实验操作的方式,教学除了采用传统音像设备之外,对多媒体的应用也较为理想。

4.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不完善

我国相关学者在2005年提出了档案袋评价方法,通过把学生的艺术作品、意念来源、探索过程和图像资料等整理手机,对学生学习进行整体的评价。一些高校则采用了通过考勤、讨论、作业、考试等多种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考察体系,通过多种指标的结合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国内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改革趋势

国内的公共艺术教育咋经过了同国外先进教育体系的对比之后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并且通过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内的公共艺术体系改革拥有一些共同的趋势和特点。

1.课程更加丰富

随着对艺术内涵的丰富理解,艺术的种类也更加多样化,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艺术课程的门类也逐渐被充实,《审美教育导论》《书法与篆刻》《京剧艺术欣赏》等即包括传统艺术,也包括新型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课程被加入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近年来清华大学的艺术类课程从40门增加到了86门,涵盖了包括音乐、美术、舞蹈、艺术实践、表演、传统艺术等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艺术课程的分数要求也越来越高。

2.课程综合性越来越强,联系逐渐紧密

艺术课程的综合化体现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强调把不同的艺术门类、文化、科学等综合起来,强调艺术和科学之间的相互改造、融合,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多文化和多种艺术之间深远联系的理解。

3.课程体系的多元化、人本化和开放化

培养目标的转变影响了传统课程评价体系的准确性,评价体系开始向着多元化多样性发展,与此同时开始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学生通过自己获得知识的传递和个性的培养。现代艺术教育的精神核心就是开放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保持了现代艺术的这个特点,从校内做起,加强了各个学院、班级、个人之间的交流,同时还对校际的交流互动进行了加强,通过交流,为年轻人提供碰撞出艺术火花的机会。

三、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1.课程目标的建设

课程目标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在正确的课程目标引导下才能实现课程教育的目的。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确立需要以什么教育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艺术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要紧紧围绕着这个公共艺术教育的初衷,对课程的选取、顺序、对大学生涯贯穿等问题都要进行认真的考察论证,这样才能保证课程符合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2.课程标准的设定

课程设置需要拥有相对的课程标准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识别教育目标是否得到了完成。课程目标的确立需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学生审美的客观规律,着重体现审美体验和艺术鉴赏的能力和价值、思维创新、个性发展价值等教学目的。

3.课程结构的建设

高校大学生艺术修养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艺术教育属于是“补课”,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课程结构的设定需要从普及层次和提高层次、理论和实际教学等几个层面考虑,抓基础,重普及,加大适合低年级大学生的课程,同时注重循序渐进,对课程进行阶梯式设计,实现学生的逐步提高。

4.发挥实践课的作用

实践教学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中的重要步骤,通过实践课为每一位受到艺术品感染,希望进行自我创造的学生提供了创作和展示的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位置,通过开设艺术表演、合唱、演奏、绘画、手工等课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艺术创作的艰辛和坚持,真实的感受艺术家为了艺术创作所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生活折磨,从而对艺术品的伟大与崇高认识更加深刻。

四、结语

艺术教育课程范文第2篇

一、重视艺术欣赏与审美融为一体

重视艺术欣赏与审美融为一体,淡化艺术技术技巧层面的问题。对于艺术欣赏与审美欣赏来说,两者又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应该区别来看。第一,两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艺术欣赏主要是人作为主体对于艺术作品这个客体进行欣赏,而审美欣赏的客体相比之下则广泛得多,从日月星辰到飞禽走兽,自然风光到科学技术,总之在各个领域、方面,有潜在审美价值的客体都存在审美欣赏的可能。这就需要我们在审美需求的指引下以及审美意识的控制下,协调审美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的审美情感和理解。因而,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要有针对性、课程内容上要有广泛性。最为重要的是要把这种针对性和广泛性置于美学意识的统领之下。以音乐艺术为例来分析。艺术教育首先应该建立在大的艺术改革之下,素质教育课程应成为以艺术欣赏为手段,艺术文化视依托来找寻主体,在社会理性的意境中感受领悟,让感性认知成为自己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自由创作的能力。这也就是一个课程的要求。我们必须在浩瀚的艺术海洋里面帮学生们理清体裁风格之间的美学差异,将音乐史的专业知识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结合统一分析起来。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有的高职院校将艺术课程作为压缩饼干来进行教学,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化版”来进行艺术教学,这将导致艺术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成为可有可无的“豆芽科”,学生在有限的课程中难以正确理解艺术所产生的功用,难以调动学生艺术学习兴趣。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艺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职业人,而是培养拥有专业水准的爱好者。只有将音乐的欣赏分析过程时刻浸润于审美与文化的丰厚含蕴之中,才有可能使音乐艺术教育课程更具吸引力,更受欢迎。当然音乐技巧在专业学习中非常重要和必要,可是就音乐欣赏来说,技巧分析永远挖掘不了音乐的精髓。就现在来看,很多高职院校过分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上的设置过分重视学习知识技巧和应试能力,这一定会造成学生的兴趣爱好创作大打折扣。违背了最初教育的目的。

二、艺术教育创新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相协调

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多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如何进行艺术教育创新,这是个关乎艺术教育总体性战略问题,涉及到诸如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原则问题,艺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进行创新实践,在创新中求出路、求发展,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课程改革创新应该培养学生和发挥学生能力相一致的,要考虑到课程为学生的创造提供广泛的空间。艺术教育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被教育者,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创造性。可以说,艺术是伴随人类发展的一种永远而永恒的创造活动,艺术贵在创造创新个性,有美的规律,又有独到的开拓和表现。而一个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中培养形成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对他的一生都有意义。那么,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坚持创新原则,具体又应该注意哪些昵?第一:强化感知。感知是受教者去感受艺术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之一。艺术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创新艺术课程,实行感知艺术教育理念去提升学生艺术感知能力,而这种感知能力在各行各业都是不可缺少的。实际上,成功的艺术教育对个人智力发展更多体现在感知与思辨能力的提升。因此,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从远古社会开始收集最为辉煌灿烂的艺术瑰宝,并加以美学原理对其进行作品审美分析,让学生从中感知艺术作品无穷魅力,让学生在欣赏艺术瑰宝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去展开联想,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通过多渠道多维度感知艺术作品,也会逐步更加了解艺术、热爱艺术,这也正是当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之一,从教者应多利用感知艺术教育理念去培养、发展学生。第二:重视体验。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审美欣赏都需要经历观察意象、体验情感体和悟解理性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体验是承前启后的中心环节。确切的说,这种情感体验就是伴随和融会艺术意象观察的一种性情体验,是意象与情感的融汇。在高职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去把握理解艺术作品。高职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教者,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积累,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的其他学科知识和艺术知识连接在一起,实现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生活的相互融通。另一方面,教师要带领学生主动去排除学生内外界因素对艺术欣赏的干扰,让学生学会潜心学习艺术知识、体验艺术美感、感受艺术魅力,从而将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专心致志的应用于艺术欣赏当中来,并拓展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

教师带领学生的这种艺术欣赏还可以让学生重构艺术作品,这种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重构使等于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二度创造,这种建构可以不断培养学生个性培养,更能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欣赏者个人的联想本领能在很人程度上改变艺术作品的内容”。“我们所倾听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其他艺术也是如此”。

作者:李曾辉 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道一.艺术学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

[2]斯托洛维奇.生活、创作、人—艺术活动的功能[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3.

艺术教育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修养;人文素质;艺术教师责任与素养

艺术教育是指以艺术为媒介的教育活动,它不同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活动,强调落实为艺术教育的效应,它是艺术学与教育学渗透融合的结果,它的审美效应应当落实在个人素质的陶冶和塑造上,使个体素质走向全面协调而自由的发展。

艺术教育是通过什么形式贯穿于教育当中的呢?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是将艺术教育融于音乐、美术等单科课程中。而高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应当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全面培养,因此,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是一种新的形式――艺术综合课,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方面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不同门类艺术的区别与联系给学生创造一种发展的、多维的审美情感环境,以培养学生的自身审美素质。也就是说,艺术教育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越了传递知识的界限,升华为培养人。

高校艺术课程具有以下特征:兼容性、多元性、趣味性等。因此,要以完善的形式体现艺术教育的作用,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 强调发挥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同时也要强调发挥艺术教育的辅砸嬷枪δ

强调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并不是不要发挥艺术教育的辅砸嬷枪δ堋G∏∠喾,而是客观的、科学的肯定了它的辅砸嬷枪δ堋R帐踅逃是通过“审美”这一中介环节发挥的这一方面的作用,也就是说,艺术教育的辅砸嬷枪δ苁巧竺拦δ艿谋厝徊物,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方式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强调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也同样是在强调其辅砸嬷枪δ堋

二、 强调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考虑教学结果

艺术教学如果过分或片面的强调教学结果,势必会使教学过程过于拘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想象力等都将受到影响。事实上,也只有经历了赏心悦目的活动过程才会有令人愉快的结果。比如,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利用多媒体给出纤夫拉纤的画面,同时播放《伏尔加船夫曲》,骄阳似火、暑气蒸人,一群穿着破衣烂裳的纤夫沿着伏尔加河滚烫的沙滩,拖着疲惫而吃力的脚步在沉重的拉纤。画面中有坚忍的领头人,有悲愤不平的青年,有任凭命运折磨的老人……当一曲《伏尔加船夫曲》结束时,同学们通过画面与音乐的结合,理解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所表达的意境。所以学生对艺术的体验就是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而获得的审美体验就是艺术教学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结果。

三、 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手同时抓

课外艺术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内容要具有弹性,尽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像课堂教学一样,课外艺术活动也不能成为单纯知识技能训练的场所,而是应该在保护并不断提高学生艺术兴趣的前提下来进行适当的艺术知识技能的训练。总之,课外艺术活动与课堂教学要形成一股合力。

比如艺术教师在课外艺术活动中可组织学生排练音乐剧。音乐剧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对其它艺术门类的“高度综合性”,为大学生广泛了解各个艺术门类提供学习动机和热情。“高度综合”地培养大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为音乐剧的构成元素几乎囊括了世界上大多数艺术品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服装设计、摄影等,其强烈的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性深为学生喜爱。而内集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从而实现在娱乐性的审美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完成塑造他们健全人格的目的。

四、艺术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责任,提高自身素养

艺术教育课程在高校是一门新兴课程,对现有的艺术教师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创造性的广阔空间,一个更有意义的领域。为了更好的开展艺术教学,教师必须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艺术教师是艺术课程、艺术教材的验证者。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当从本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调整、加工、整合,使之变成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可以亲身感受的人文知识。高校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四大艺术门类,那么它就对教师提出了“全才”的要求。因此,本来担任音乐教学或美术教学的老师,应加强自身学习,不仅要求掌握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知识技能,也要求对其它相关学科如文学、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了解,更要求学会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在备课教学中不局限于自己的学科,而应考虑多种艺术学科的连结和融合,给学生丰富的艺术感知。在课案设计和研究备课过程中可使用个体备课、个体研究与集体备课共同研究相结合,也可使用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沟通。

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是相当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面对全新的发展机遇,艺术教师还应具有反思意识和能力,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学会进行课堂教学记录,积极撰写教学案例,总结教学经验,有效掌握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发展现状,客观的评价学生。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针对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努力探讨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可以说,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使现有的艺术教师处于“逆水行舟”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有的艺术教师应尽早从单科教学中转变过来,超越自我,与艺术课程一路同行,共同成长。总之,针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艺术教师应了解和把握艺术教育的理念,熟悉艺术教育的内容,充实和挑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并适当对教材进行选编、收集、整理和制作。

艺术教育课程范文第4篇

对目前的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做具体的分析讨论发现其存在着四个方面的显著问题:1)目前教育实践中利用的课程资源具有单薄性。所谓的单薄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课程教育资源的内容较少,使得教学难以实现丰富性。其二是教学内容的文化气息或者是艺术气息不够浓厚,这使得艺术教育的整体艺术特色有所弱化,这于艺术教育发展而言不利。2)目前的艺术教育实践中,课程资源的具体利用存在着单独性,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割裂的。比如建筑与美术、美术与音乐、舞蹈与音乐等是有明显关联性的,做好关联分析教育这于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提升有显著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教育在资源利用方面没有实现很好的资源整合,所以资源互补效果弱。3)当前的艺术教育实践中,资源内容框架未形成,所以具体的资源获取、资源利用均存在不便,这也影响了课堂教学资源的具体利用。4)目前的教育实践中,教学资源与文化分析的联系性不强,所以学生在学习中,文化感知较弱。

二、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资源整合的具体措施分析

从上文的具体分析来看,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重要的措施便是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与分析。从现实教育分析来看,根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课程资源,资源的有效性和丰富性会更加显著,所以对具体的课程资源整合措施和方法等进行研究讨论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1.实现多渠道的课程资源收集

就根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教育课程资源整合实践来看,第一项重要的对策是通过多渠道的资源采集实现课程资源库的构建。目前艺术教育主要的课程资源为教材,教材内容虽然具有代表性,但是其内容少,学生从教材中所感受和体悟的文化、艺术十分有限,所以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立足于教材,积极使用其他的渠道获取更多的教育素材。1)网络渠道。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重视和保护,国家和政府为了宣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专门的报道,也有相关的纪录片,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相关资源的搜索和利用,以此实现教育素材的多样。比如在美术教育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将我国的云锦、刺绣等资源做收集,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影音的展示分析云锦、刺绣的审美等,这对于学生的艺术理解加深有重要的意义。2)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所获取的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利用会有更为显著的价值。比如在美术教育实践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莫高窟、故宫等历史场所,让学生实地感受建筑、壁画、彩绘以及纹饰方面的审美意蕴,这对于学生加深审美体验有显著的价值。再比如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带学生欣赏乐团的演奏、观看歌舞剧表演,这对于加深学生的体验均有显著的价值,简言之,通过多渠道收集资源,高等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会更加的丰富。

2.分析整合资源,强调资源的互补性和粘连性

在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具体整合工作中,第二项重要的工作是对资源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其做有效的取舍,以此实现资源粘连与互补。从现实分析来看,网络上的资源量虽然众多,但是存在着一定的重复率,实地考察资源的有效性突出,但是其获取需要的成本比较高,为了将资源整合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对各种方式获得的资源进行分类研究和整合,并基于资源的相关性、互补性做单一模块的构建,然后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这对于最终的教学进步来讲有突出的意义。举个简单的例子,教研组的老师们利用网络全方位的收集有关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老师对自己收集的内容进行分别整理,在资源交流的过程中,13位老师将收集的1321条影音资源进行展示,发现其中有30%左右的内容存在着重合。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老师们通过整合将重复资源进行了完整,并基于资源的互补性和关联性做单一模块的构建,最终构成21个独立的单元,其中包括了音乐与美术的结合、音乐与建筑的结合、建筑与美术的结合等。这些整合后的资源在教育实践中被利用,不仅提升了教学的丰富性,更实现了教学的深入性和综合性。

3.构建资源内容框架

在高等艺术教育资源整合的过程中,第三项重要的内容是构建资源内容框架。资源内容框架的具体构建主要有两方面的显著价值:1)为资源整合提供方向。很多老师在艺术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具体的内容考虑,所以资源整合工作开展不仅效率低下,质量水平也不高。资源内容框架对资源整合的具体目标、方向等做出了提示,所以在框架的引导下,具体的整合工作开展会更加的顺利,整合资源的质量也会有显著性的提升。2)资源内容框架为资源的补充以及分类做出了指导。资源内容框架对资源的分类进行了划分,所以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基于具体的分类标准可以将获取的资料存储到相应的分类中,这对于后续的资源检索和利用有比较突出的价值。简言之,资源内容框架的构建一方面对资源整合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资源的现实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要重视此工作的开展。

4.实现资源内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

在高等艺术教育实践中,要基于文化复兴的目的对艺术教育做加强,必须要将具体资源和文化、艺术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学生的文化感知和艺术体验会更加深刻,所以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必须要将资源内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有效的联系。举个简单的例子,音乐教育涉及乐器演奏、演唱方法以及演奏形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将这些内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起来,学生所感受的文化气息会更加强烈。就乐器演奏来看,古琴是我国首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无论是古琴这种乐器,还是其演奏的技巧、技法,都有文化意蕴和艺术气息,所以在乐器演奏课程资源的整合中,可以将与之相关的内容做独立模块的构建。再比如演唱方法,我国少数民族的演唱方法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最为典型的是蒙古族的呼麦,将演唱与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联系,学生对我国艺术发展的文化理解会更加深刻。就演奏形式来看,蒿草锣鼓、川江号子等具有地域性的特色演奏或者是表演形式也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总之,实现教学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加强,这对于最终的教学开展有非常突出的现实价值。

艺术教育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文化;书法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2-0028-03

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促进其健康发展,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方案》指出:“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它明确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应该是在审美教育,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艺术———书法,其育人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它通过笔法、结构、章法、墨法等审美诸要素,引导学生欣赏和创造书法美,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在诸多艺术门类中唯有书法艺术国家颁布了相关条文在义务教育阶段加以普及,这本来是一个进行大学书法美育教育的良好契机,但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挤压,对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书法训练甚少(除个别特长生),加之师资、投入等原因,更影响了它的执行。因而,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先天不足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导致大学书法教育很难与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正常接轨,一方面在于实践基础的薄弱,另一方面则更在于多年来对书法艺术认知的不足。1990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写字教育的通知》规定中讲到:“写字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训练,搞好写字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有重要作用,要求学生把字写正确、端正、清楚。”可见,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定位是“写字”,尽管“写字”有着美育功能,但至多是一种简单技术层面的实用书写训练,与艺术书法的内核相去甚远,基本上是2种不同的活动。基于多年来的惯性认识,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对书法的认识基本停留在“书法就是写字”上。在对学生关于课程的建议调查问卷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选择“提高书写能力”,甚至有的同学提出“教授钢笔字”。这种浅见是能够理解的,很显然,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对书法艺术认识上的不足。这也就很容易陷入把文字解读当作是书法解读的误区,而忽略对书法本体,诸如构成、笔法、墨法等形式要素的关注,更不要说上升到风格、境界等审美层面了。

当然,这不能归咎于教育部门的导向作用,社会大环境的转变亦不容忽视。计算机的普及使实用文字的书写完全摆脱了手工劳动,书法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加之网络、动漫、电影等文化娱乐方式的传播,给国人带来了更多新鲜、刺激、诱惑的审美享受。面对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审美需求和对传统艺术的日渐疏远,高校作为“弘道养正”之地,应该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1]。作为大学书法教育主阵地选修课程的教学现状如何呢?书法选修课学生人数普遍较多、书写水平参差不齐,选课目的各异,按照正常的课程要求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如强调实践环节,区区30多学时,很难达到提高书写水平的目的,且大学书法教育又成了中小学“写字课”的翻版;如单纯的审美理论讲解,又似隔靴搔痒,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基于此,强化写字、艺术书法、文化书法的三级分层,并且把大学公共书法教育的重点放在书法艺术的文化阐释上,同时兼顾实践、辅之以社团活动,应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教学定位。大学是学科教育的大机器,而文化是油,书法教育也不例外。书法界普遍认为“学成规矩,少不如老”“老则思而愈妙”,结合大学生年龄特点,如像教授中小学生书法那样进行中规中矩的传移摹写,有些不现实,但大学生思想成熟,阅历丰富,因而从文化的角度去讲解书法、挖掘书法艺术深厚的人文内涵,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1书法艺术映照社会和谐

书法艺术包含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如书以气为先,由气得势,由势生形;再如用笔上的起伏、提按、方圆、顺逆等昭示着阴阳。可以说,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是书法艺术的哲学内核,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则体现在书法的“法”与“情”的关系把握上。书法是言情的艺术,更是兼顾了技法层面的生命精神的飞升,又不是“信笔为体,聚墨成形”而缺乏技法依托的恣肆其情,也不是循规蹈矩的乏情缺味的技法拼凑[2]。学生通过书法中“法”与“情”的碰撞、交融体验,可以更加深刻品味出中国文化中的“合”“和”理念,这与社会的整体和谐观又不无一致。因为,作为人的个体存在与全社会的关系亦如书法达情与法度的关系和而不同、违而不犯是书法尺度的把握也是做人的行为准则。由此看来,书法的教化功能是潜移默化的,而从中国古典哲学的知性层面入手讲授书法艺术对大学生似乎更为合宜,且有社会效益,何乐不为。

2书法艺术塑造健全人格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总是将人所创造的艺术作为生命的有机整体看待,一如创造艺术的人一般,并且往往以人拟艺,鉴画衡文,论书说诗。古人讲“书如其人”,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中说:“书法不过一技之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故以道德、事功、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王羲之的儒雅、颜真卿的正直、柳公权的骨鲠,这与其说是书法的魅力,不如说是儒家文化中的“文质彬彬”人格魅力使然。书法之喻,喻之以人也。可见,中国书法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书法教育兼具德育、美育双重功效,对学生调节情感和心理,加强自我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3书法课程传授学科理念

大学是职业教育的摇篮,建立明确的学科体系意识非常重要。在书法学科体系中,涵盖文字学、古典文学、绘画、美学等多个领域,有人讲“书法功夫在书外”不无道理。例如:王羲之的名篇《兰亭序》,书文并佳,作为2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学和书法,表现手段各异而又统摄在同样的情性之下,文以书显、书因文隽。大学书法教学中,在艺术本体分析的同时,介绍书法学科的相关领域,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观照书法,有利于书法的长期学习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也避免了单纯书法教育导致的艺术视觉化而背离传统文化语境的不良倾向,更实现了学科的交叉互渗,对通才教育也是有益的[3]。课堂教学是书法普及的主阵地,相应的辅措施也是有益的补充。

3.1有效地组织学生书法社团活动

书法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对学生素质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4]。多年书法社团辅导的经历表明,大学生并不乏醉心书法者,尤其在精神文化消费方式众多的今天,仍有人眷顾着书法这一古老而弥新的艺术。他们或恣情书写而缺少法度、或踟蹰独行而投师无门,正所谓“学而不能”。指导学生建立书法社团便是课程教学以外一个很好的平台,同学们现场书写、展示,交流书学体会,其乐融融,又可直陈其弊,互相砥砺;教师则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讲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有多名学生在教育部文艺展演、天津市大学生书法比赛中获奖,2名同学获准加入省级书法专业团体,1名同学还考取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大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

3.2丰富学生书法学习渠道

中国书法界的展赛可谓如火如荼,作为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当代大学生厕身其间,是学习也是考量,是挑战更是机遇。20世纪80年代全国第一届大学生书法比赛以后,其很多获奖者已成为当今书坛的中坚,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大学书法教育大有可为。因而,组织大学生参观各类展览、进行现场观摩甚至选拔佼佼者投稿参赛不仅对书法学习自身有益,尤其在书法作为国家二级学科本、硕、博高等教育体系日瑧完善的今天,作为公共艺术教育也应为专业艺术教育提供人才储备,为推动书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学习手段上,探索书法教育与电脑科技结合的新途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网络化时代背景下,网络的便捷也给书法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一方面书法界的很多门户网站提供了高清晰的书法作品和书坛的最新动向,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学习脉络,掌握学习资料。同时,为了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对外交流还可以建立自己的书法网站,并通过链接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对书法的观点发表出来,进行交流互动,进而突破校园藩篱使其真正融入到大的书法环境中、不断提升自我并有更大作为。

4结语

大学公共书法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应是中小学阶段“写字课”的翻版,应是使学生迈入艺术殿堂的阶梯。普教阶段的技法训练和高等教育审美层面的提升应相得益彰。2011年教育部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加强书法教育的具体实施步骤,尤其是提出了书法教育的课程安排、教学管理、教师任职条件及资源配置等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有理由相信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法普及工作前景必定是光明的。同时,我们也坚信: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充满朝气的当代大学生中必将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2]王智忠.书谱的生命美学意蕴及现实意义[J].美术大观,2009(12):246-247.

[3]葛春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