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主要探讨城镇化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环节中所暴露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5-0046-01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推动城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几年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有效带动了我国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然而在发展的进程中却也暴露了种种损害生态环境的问题,对于农村生态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1]。只有认识到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层面的现存问题,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制定出更符合城镇化发展需求的生态环境保护举措。

1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方面暴露的问题

1.1水土资源流失严重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电力通讯网络建设,这些工程都会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产生大量消耗,这两类资源同样也是不可再生的,如果在工程开展前期缺乏科学的规划方案跟进的话,就会造成水土资源的极大浪费,为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负担。

1.2生活污水及垃圾污染问题严重

城镇化带来的结果除了经济增长带动本地发展之外,人口的数量也会增加,而增加的人口也会对供水系统以及环卫系统带来压力[2]。为了缓解这方面的问题,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垃圾处理问题,如果缺乏周详考虑,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1.3工业污染问题严重

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一些地区的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发展较为传统,存在工业污染处理不力的问题,环保意识也较为淡薄,最终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城镇化进程中导致生态环境出现问题的原因

2.1环保意识淡薄

无论是主导城镇化设计的建设单位,还是政府部门,普遍存在环保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这也导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破坏环境的问题。政府管理层面如果环保意识较为淡薄的话,也会忽略对城镇化建设单位的监督以及管理跟进。

2.2法制建设落后

我国开始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实际具有指导意义和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出台,在没有针对性政策依托的情况下,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各方容易忽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很多工作也无从切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一些城镇化建设单位的不当行为,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3]。

2.3资金投入不足

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人口增加以及垃圾污水处理问题,都需要所在地区市政建设单位加大资金的投入,然而很多城镇地区在这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加上处理难度较大,无力购买污染处理设备,最终导致生活污水和垃圾处于直接排放状态,所产生的污染物也对城镇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3城镇化进程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对策

3.1科学地进行城镇规划

在城镇规划的环节中需要将环保的标准以及绿化标准进行落实,针对不合理的设计及时调整,尤其是针对一些小城镇发展进行规划时,要避免闭门造车,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城镇所在地自身的资源承载能力以及环境容量,对城镇进行工业以及产业层面的布局,避免超过负荷,对城镇造成过大压力。其次,在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进行工业布局时,也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之外的社会效益,促进两者双赢。工业区的设置要集中,避免与住宅区和商业区连接,而且要通过增加绿化隔离带的方式,优化城镇生活环境,实现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分离处理,这些规划都需要在城镇规划初期予以落实。

3.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近几年来,我国对于城镇化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投入的资金是不断增加的,这些投入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缓解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然而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仍然需要按照法律法规以及收费标准予以处理,同时在政府层面也要鼓励城镇化建设企业,主动朝向自主创新企业转型,转变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也要让这些传统的工业企业积极朝集约化方向发展[4]。政府的相关资金投入要扶持这些企业转变利润获取方式,从长远的角度上确保城镇化建设能够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共同发展。

3.3加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保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公众的支持,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参与到生态环境维护之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协调发展。对此,电视媒体以及网络平台要加大宣传,尤其注重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普及,让公众能够正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保问题,并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以及实际动作内化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的自觉行为。

3.4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a)-0062-02

环境保护作为一项最贴近人民、最接近生活实际的问题,目前,上至国家下至人民都在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与关注。然而,在现代化的实际生产中,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很多的环境问题,人们对环境的满意程度仍然不高,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人们对环境的建议各种各样, 环境污染的投诉问题也逐年上升。某省就该地的环境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以此来推动环境建设力度,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保证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1 该省在环境保护中出现的问题

1.1 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过于柔软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制定和颁布了一些有关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然而,大部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均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是在以环境换取经济的较快发展的前提下制定的。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具体,实践性不强,难以落实,处罚力度不深,没有实施强制的手段,所以,其与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背道而驰。另外,一些其他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都未授予环保部门一些有可实践性的强制权力,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对一些破坏环境保护、不恰当的处理污染措施给予一定的处罚,对应的处罚金额分别为水资源污染10万元,空气污染5万元。对于部分污染大户来说,持续停止运转污染处置设施一段时间,其所节省的花费大概在几十万元或者上百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守法成本低, 违法成本高”的不良现象。

1.2 企业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

一般情况下,企业一味地追求其内部的利润与经济效益的最佳化,这无不体现出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够深,由此导致部分企业在涉及环境保护时,将原本必须实施的污染处理袖手旁观, 一拖再拖,不愿意实施必要的环保投资,这就使得环境保护问题逐渐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企业的“不自觉行为”。诸多企业虽然经过多次抽查,但是依然采取其他的方式不合法地进行排污。

1.3 环保机制问题

由于环保部门属于双重领导体制,这就使得环境部门执法一直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通常环保部门仅仅在业务上接受上一级环保部门的领导,而在行政方面则隶属地方政府,地位、金钱几乎都掌握在某些地方领导手中,从而导致环保执法人员挺不起腰杆子来说话,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这逐渐成为一些基层环保部门极为普遍的状况。甚至部分基层环保部门没有在加强执法, 而是在看地方领导的脸色,只是对付上级的检查, 甚至有通风报信等不良现象。

2 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2.1 增强法制建设,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法制化轨道

通常情况下,要不断地建立与完善一些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法规,努力执行法律,加快一些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改程序。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制定部分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条例,加强对下一级环保部门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与监管体系。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制素质,形成整个社会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部分企业在进行经济开发与项目建设时,要全面考虑是否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切实执行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禁止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方开发土地,努力制止破坏林地、草地、污染水资源的不良行为。

2.2 提高公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生态环境保护是所有公民共同的事业,仅仅依靠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地向全国各个地方的人民灌输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宣传一些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地推广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增强所有公民保护环境与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的意识,将生态环境保护变为所有公民的自觉行动。

2.3 建立与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生态环境监督机制

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责任,各级政府要对该辖区内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负责,同时,各部门也要对该行业与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切实贯到实处。要实施严格的考核与奖惩制度。对认真履行职责,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自身力量的集体与个人,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针对一些失职、渎职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必须依法给予追究。环保部门认真做好综合协调和监督工作,建设部门要不断地增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管理,认真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各级区域政府要以国家确定的生态环境作为重点,认真保护与监管区域的环境保护实施行为。

3 结语

总言而之,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逐渐加强对其重视,因为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经济的良好发展,还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然而,在现代化建设中,某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方面也出现一系列问题:环保法律太软、企业环保意识淡薄、环保体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为此,某省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建立并完善生态监管系统等,以便于全面推进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 严煦世,刘遂庆.给水排水管网系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115-117.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范文第3篇

一、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本质,充分认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类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标志。就本质和含义而言,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文明,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的文明。

2、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两大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根据各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情况,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首要地位。地球陆地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公里,森林面积约为0.5亿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32.6%。森林生态系统占有巨大空间,其地上部分林冠可高达数十米至上百米;地下部分根系可深入土壤数米至数十米。无论从森林生态系统所占的面积,或是地理分布状况、群落组成和结构特点,都远远超过农田和草原,在自然界中有不可缺少及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总量和最高的单位面积生物量,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总生物量约为1.8万亿吨,其中森林生物总量达1.6万亿吨,约占陆地生物总量的90%,陆地表面约1/3被森林覆盖,其每公顷生物总重量干重达100—400吨,约为农田或草原的20~100倍,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产者,为人类和多种生物提供了最多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质和栖息环境,对人类和各种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严峻性

××是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严酷、气候恶劣,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森林资源十分珍贵。主要表现为荒漠化威胁有增无减、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森林和草原植被破坏有禁不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当前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建设中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仍很突出;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在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总体来说,我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荒漠化沙化形势逼人。全省沙化土地面积为1203.4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26%,范围涉及8个市州24个县区。1994年第一次沙化普查,××省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0.9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1999年××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7.8万km2,沙化土地面积为11.1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2万km2,年均增长0.35%,2004年监测××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9.4万km2,

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1.6万km2,

年均增长1.7%,沙化土地面积为12.0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9万km2,年均增长1.6%,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二是森林质量不高,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全省林地面积虽然由802万公顷增长到981万公顷,净增1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也由9.9%增加到13.4%,净增3.5个百分点,但增加森林面积以次生林、灌木林地为主,林分质量不高。且主要分布在白龙江、小陇山、洮河、祁连山、子午岭、关山、西秦岭、康南、大夏河、马御山10个林区,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

70%。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严重。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四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水源涵养功能退化,调洪蓄水功能下降,防沙治沙功能减弱,沙尘暴危害严重,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三、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全面掌握、正确认识××生态环境监测监督工作现状

(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目前全省林业监测资质的单位70多家,甲级单位2家,乙级21家,丙级27家、丁级20家,专业技术人员1051多人,资质级别不同,要求标准不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高。除甲级单位外,其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多数单位难以独立完成监测任务。

(二)、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分散,科学指导林业建设不够,生态监测监督工作滞后。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是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自然、人文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生态环境监测是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全省依法对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的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律的职能,积极有效监测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为政府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努力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但在履行工作职能过程中,因职能不明确,存在项目管理分散问题。一是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存在部分作业设计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二是全省部分林业建设工程任务的下达、工程质量管理、质量的监理、完成任务的检查验收和检查验收,没有形成明确有效的互相监督的机制,不能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质量。三是重点公益林数据库、图形库的数据管理与更新,责权利不明晰,没有发挥出数据库的作用,影响科学发展。四是森林资源、荒漠化等监测技术成果、数据在使用、和报送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前,程序不够完善,数据口径不统一。处室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加之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监测职能没有落实到实处,影响我省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的质量,影响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影响我局为政府提供决策和服务的水平。

(三)、省直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目前呈现出环保、农业、水利、林业、气象、国土等部门都涉及,各自为阵,各行其是,互不勾通,监测标准不一,数据不能共享,是单一的业务性专项监测,造成监测数据单一,保存分散,没有形成技术优势,造成数据精度低,缺乏科学性、严密性和连续性。

(四)、资金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经费不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础建设差。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债过多,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加之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资金扶持投入不足,影响我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四、为服务我省林业科学发展,全面履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职能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非法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保护条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要加大对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管理,努力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切实负起生态环境监管职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我省的开发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严格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环境安全和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认真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首先是各有关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管保护工作。要利用全球环境基金-××省综合生态管理系统信息中心设在我局,利用以gis为平台建立的全省生态系统和土地退化数据库信息的有利条件,做好国家地方纵向互动,与计划、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资源等13个部门横向联通,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特别是做好生态恶化重点区域生态的治理和恢复,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剧的趋势;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保证生态用水,严禁对现有草场、植被的破坏;抓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批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其次是要细化处室和厅直各单位的职能,合理分工,相互监督,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并借鉴兄弟省区(如宁夏、xx、江西等)的经验,由监测监督单位组织依法负责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审核、工程监理和年度计划任务核查,对审核、监理、核查结果经计财、工程管理部门和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会签后,向省厅提交工程建设验收报告,作为拨付工程建设资金和调整建设任务的依据。

(三)、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有着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要确保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到位,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同时,以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保护区、生态旅游区为依托,结合森林资源监测和荒漠化监测网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体系。

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控能力建设,逐步建成全省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站,确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采用遥感等高新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灾害预警系统和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加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范文第4篇

一、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生态环境保护在欠发达地区也有着悠久传统,过去很多村落中都有严格的村规和明确的举措保护村民财产、山林和水源不受污染。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在经济利益面前,人们的环保意识就开始变得淡薄了,不能做到经济和环保的和谐统一,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屡见不鲜。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破坏行为从根本上看不是人们的理性思维出现偏差,而是由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引起的。我们应该看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价值评定准则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当地区的经济水平很低时,环境效益就会退居其次,发生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而且生态环境是属于自然界的,带有公用性质,其破坏或保护均不会明显地体现在个人的经济利益当中,这就促使经营者不断在生态环境中攫取利益,实现个人的经济目标。而只有当环境处于良好状态,可以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时,人们才会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议事日程。

可是,从人类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实际上是统一的。因为生态环境恶化会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市场价值也会降低,这就直接影响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另外,从生活环境来讲,当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增加后,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会提高,这样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会逐渐提高,进而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行为也会采取更加严厉的约束、惩罚措施。而能够保证生产和环境相互统一的生产方式也会得到支持。因此,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并不矛盾。可是,我们还应当认识到,在欠发达地区,要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并非易事。并不能简单靠政策理论宣传来使人们提升环保意识,转变经营方式。必须探索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途径。

二、提高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的措施

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障碍就在于贫穷落后的生活面貌,而发展经济又是摆脱贫困帽子的最佳途径。如果处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干预地区经济发展,人们在思想上显然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应当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生态产业发展策略,这才是让经济发展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行之路。

(一)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样是欠发达地区人民生存的基础产业,并将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之下。农业和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最为密切,影响也最大。历史上,由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粗放的耕种模式、不合理的放牧方式,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如内蒙古等地区甚至发生经营危机。所以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成为经济发展适应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欠发达地区的人民必须改变以前那种掠夺式的农业经营模式,转而用生态保护理论指导农业生产,发展生态畜牧业和农田耕作业。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状况大多存在人多地少、单位面积产量低、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一方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良土壤结构、研发新种子、扩大补种范围、提高粮食产量;另一方面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推行退耕还林和草场养护的活动,发展山林经济产业,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加强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的策略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也是经济效益最为明显的行业,但是,由于欠发达地区缺少必要的资金和技术,人才队伍也相对落后,所以经营的大多是的传统工业,所采用的工艺也相对落后,不仅产品质量差,而且资源消耗很高。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发展,往往伴随着巨大的资源消耗,工业的规模越大,对环境的破坏力就越强。从目前的情形看,在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破坏过程中,工业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所以应该转变欠发达地区的工业经营模式,发展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与粗放式的生产模式不同,追求生产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工业合理布局,对于生产环节的各种物质资料都要有效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看,由于资金、技术的限制,开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存在困难,那么就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生产,从原料采集、包装设计到工艺改进都要突出地域特色,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实现工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

(三)欠发达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策略

旅游业是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增收,同时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人员就业。目前西部地区已经发展出九寨沟、丝绸之路等成功的旅游区域。但是在很多的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管理混乱的问题,大量的游客涌入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使得旅游资源逐渐枯竭。因此,欠发达地区在发展旅游经济时,要注意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详细研究旅游区的水文地质环境、生物种类,将资源开发控制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范围内,推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效应;生态环境;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和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一方面,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即生态环境响应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着力提升和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有效化解和消除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确保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正确响应,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提升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1) 乡村旅游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特质。乡村旅游立足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生态景观,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1]。”乡村旅游开发重点是利用乡村独特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资源要素,因而对作为重要吸引物和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原生保护的内在特质,即乡村旅游开发往往更多地借势乡村自然生态特征,而不是对乡村自然植被、地形、河流和土壤等做大的改造和变动,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2) 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受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乡村旅游地政府和社区往往会结合新农村建设,持续增加乡村旅游地环境整治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从而使乡村旅游具有了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改进和乡村村容村貌改善的社会功能。如各地为发展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乡村垃圾集中处理、污水综合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以及亮化工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乡镇生态工业,有力地保护了乡村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提升经营企业、社区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

    (1) 促进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得越好,就越能吸引游客,越具有市场竞争力,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促使乡村旅游经营企业不断提高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加大投入,完善管理,积极优化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如浙江宁波塍头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球率先构建了低碳、生态的乡村系统,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荣誉称号,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型典范。

    (2) 促进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层级,是乡村旅游引力源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有效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对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乡村旅游搞得越好,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强。这是因为乡村旅游发展能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就业增收,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自然会高度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搞好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环境保护成了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自觉行为。同时,外来游客也会带来先进的生活理念、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生产方式,促成社区居民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

    (3) 促进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乡村旅游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并使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生态环境熏陶和感染。旅游者置身优美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欣赏乡村的自然美景;置身淳朴自然的农家风俗,体验古老的农事生产、享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极其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价值,无形中实现了对游客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宣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而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导游员的生态解说、景区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标志的醒目提示,都会加深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游客对生态责任和生态伦理意识的认知。可以说,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效载体,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通过乡村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还能够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洽,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洁身自爱的旅游道德习惯。”这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的体现。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1.乡村旅游开发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环评论证不充分为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环评认证是在对开发地区位、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动植物、大气环境质量等指标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科学测定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并对乡村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估。环评认证是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只有进行科学的环评,才能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都未经详细、专业的环评认证,只是在相应的乡村旅游规划中对环境资源保护作出原则性规定和要求,缺乏强制性指标规定,实际运作中指导性不强,并为开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

    (2) 随意更改项目规划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可分为原发性影响和继发性影响两类。原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过程中导致的直接影响,如旅游索道修建中的开山、炸石、砍树等行为对山体地表、生态的影响。继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间接或诱发的环境变化,包括由于旅游开发引起的大气质量、水质变化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上述两种环境影响类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价值追求和缺乏对乡村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极易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视规划,对原有地形骨架和植被、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改造,随意改动和破坏固有特色,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大投入、高档次,从而导致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引发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乡村旅游经营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依托于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性资源的乡村旅游属于环境敏感性资源,很容易因乡村旅游的过快发展而遭到破坏。”其中,乡村旅游时间的相对集中和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最易引发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客观方面看,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在时间选择上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和春节 3 个长假、其它国家法定的传统假日以及每周的双休日,在游览项目选择上又大多集中在如农作物耕作与果实采摘等,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地的游客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大量聚集,从而使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从主观方面看,由于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仍处于门票经济时代,旅游经营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更多地依赖游客规模增大、数量增长,而不是依靠效益提高。出于短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往往无视超规模接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周期性的旅游超载,直接影响了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会造成生态环境难以逆转的破坏,导致环境功能的衰退。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地生态承受能力,否则“即使短期内为当地带来了一些经济上的好处,但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损失和经济损失远远超出其带来的经济利益。”这将使乡村旅游长远利益得不偿失。

    (2) 缺乏环保责任的随意排放。乡村旅游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必然会伴随各种生产生活污水、废气和固体垃圾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黄大勇将它划分为五类,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和旅游垃圾污染等。若不予以及时有效治理,就会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环境。

    因此,必须加强清洁生产,搞好各种污染物的科学处理。但清洁生产和各种污染物的科学有效处理需要增加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投入,进而增加经营企业运行成本。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经营企业极易诱发极端唯利行为,置乡村生态环境于不顾,随意倾倒固体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各种污水、废水和废气,从而污染乡村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危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无视环境脆弱性的旅游行为。由于旅游活动往往是对日常生活的全新改变和超越,是一种求新求异、超越常规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因此,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短暂的异地游览特征就容易使游客产生“道德感弱化”,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暂时性突变,人们原有的对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积极反应和遵循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变,甚至会产生道德盲区。在旅游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心所欲、懒散率性、放任自流的心理倾向,行为举止上就弱化了原先常态生活与工作中的道德顾忌与约束,增强了物质摄取意识,极易产生过度利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乱攀乱摘、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资源等产生消极影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