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范文第1篇

研究方法

根据水环境保护的内涵,本次调查设置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维度并具体细化为若干调查指标,力图通过这些调查指标来反映洪湖周边青年人的水环境保护态度。认知维度包括对水环境概念的认知、对相关法规政策的认识、对环保组织的认知三个指标;态度维度包括水环境与个人生活的相关性态度、水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态度、水环境生态的保护意愿、对破坏行为的态度及阻止意愿四个指标;行为维度包括对破坏水环境行为的制止、个人采取的保护行动、个人认为的政府和企业保护行为三个指标。依据抽样便利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具体选择了湖北省洪湖市作为抽样地点,最终以个人作为调查对象构成了解洪湖流域青年人水环境保护意识情况的样本总体。调查对象分布区域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式获取,主要分布于洪湖流域的QJW镇、FK镇、SK镇、CH镇等。调查设计的样本数为1000份,最后获得的有效样本数共为960份,问卷有效率为96%。通过非参数检验,本问卷中核心指标基本通过随机性检验,说明本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为分析影响青年人水环境生态保护态度的影响因素,将对法律政策的了解程度、环保政策的倾向度、环保活动参与意愿等作为影响水环境保护态度的自变量,因变量为水环境生态保护行为。论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交叉分析和检验。

研究结果

(一)青年人对洪湖水环境的认知有待提升水环境是指以水域为核心,包括水体及沿岸一定范围内的土地、植被、地形地貌等自然要素和人类建筑、人类活动、人文景观等社会要素在内的一个景观体系,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并且易受人类于扰和破坏的综合体。它应当包括“软”、“硬”两个方面。从青年群体对水环境的认知调查得知,青年群体对于水环境“硬”方面的认识为:保持流量,如地下水涵养的人为15.8%;净化水质,如土壤渗透的人为26.3%;生态体系的保护的人为13.7%;资源、能源的合理使用的人为21.1%。对于水环境“软”方面的认知为:视觉方面,如城市景观的标志的人为15.8%;人文方面,如用作龙舟比赛的人为7.4%。上述结果表明,人们对洪湖水环境的认知主要集中在“硬”的方面,如净化水质、保持流量和资源、能源的合理使用,而在“软”这一方面的认知则显得不足。一方面这与人们对水环境质量的切身感受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以往政府的政策宣传、新闻传媒的环保宣传有着密切关联。过去对水环境生态保护的宣传主要是倡导人们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但水环境“软”的方面也是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洪湖作为交流、活动的场所,如举办龙舟比赛等;作为艺术的创作场所,推进以洪湖为主题的绘画、诗歌、文字创作等;或是将洪湖作为环境教育基地,进行“母亲湖”宣传活动等,都可以进一步提升人们对水环境的认知,使得人们愿意为洪湖水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青年群体对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了解程度较差就调查情况来看,人们了解关于洪湖水环境保护信息的途径主要是各种媒体的宣传,因此人们对有关洪湖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了解大多不全面也不充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立法机构和政府部分先后颁布了《洪湖管理章程》、《荆州市洪湖渔业管理暂行规定》、《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和(洪湖湿地生态建设综合规划》等多部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的法律规章。调查发现,年龄段为18~35岁的青年群体对洪湖水环境的保护法规了解程度还较差,对相关法律法规非常了解的人只有12.5%,基本了解的人为31.7%,较不了解的人为26.5%,还有29.3%的人完全不了解。

(三)青年人在环保政策上更倾向于预防政策皮尔斯在《绿色经济蓝图》一书中提到:对于环境政策人们可以采用反应模式和预防模式,即环境问题产生后采取解决措施和在环境问题出现之前解决,主要是对时间偏好、推迟产生的信息、治理成本、政策的不确定性、不可弥补性和可持续发展等的选择。其本质是经济学家所谓的“时间偏好”或“对未来进行贴现”的选择。181具体表现如表1。这两种不同状况下解决环境问题所面临的成本、不确定性和不可弥补性都影响着人们对反应或预防政策的选择。本研究通过五个方面来对预防政策和反应政策作了区分,以便了解青年人在环保政策上的倾向。可以看出,青年人在政策倾向上更加倾向于预防政策,认为由于水环境的恶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可弥补的,虽然可能会出现划时代性的科学技术来弥补洪湖水环境的生态恶化,但可能会由于物价的上涨或其他因素而抵消了科技所带来的优势,这就加剧了未来不确定性,可能会因此而带来更高的成本。但同时青年人也乐观地相信科技的力量,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整治洪湖水环境将变得更加容易,也就降低了治理费用,而这恰是推迟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信息。

(四)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度影响着破坏环境行为的阻止方式作为生活在洪湖周边的青年人,他们对洪湖有着更深的感情,当他们身边发生不利于洪湖水环境生态保护的行为时,90%以上的青年人对此感到愤怒。但其中只有48.7%的青年人表示强烈谴责,他们愿意采取行动去阻止这样的破坏行为。在青年人采取的阻止行为中,采取的最多的措施是“通知有关部门”(41%)。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青年人认为环保局等有关部门是保护洪湖水环境的主要责任单位,它们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去改善洪湖水环境;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源自人们对其自身行为的不认可,认为政府有关部门相对自身来说有着更强的公信力,由这些部门来采取措施制裁破坏洪湖水环境生态的行为将更加有效。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沟通渠道和利益诉求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调查发现,青年面对破坏环境行为的阻止方式中,“拍照上传至网络,引发社会关注”(19%)成为人们继“通知有关部门”之后的行为方式。这一方面反应了青年人开始思考采取更多的方式去保护他们身边的水环境,通过引发的社会关注形成社会舆论来给政府有关部门形成社会压力,迫使政府采取行动,也说明了青年人参与环保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但在另外一方面也意味着“亲自上前阻止”(18%)的青年人在减少,虽然青年人都认可了预防性的环境保护政策,并且其中75%的人都认可“水环境恶化是不可弥补”的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却难以跟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青年人采取的行为类型反映了青年对参与洪湖水环境生态保护的积极程度。当青年人越是踊跃参与到洪湖生态保护中,那他们则会更加倾向于采取“亲自上前阻止的方式”。在关于洪湖水环境生态保护的法律中,个人、社会和政府三者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法律法规越了解的青年人会越多发生亲自上前阻止那些破坏洪湖水环境的行为。从表3可以看出,青年人采取的阻止行为类型与青年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度有关(p=0.016)。

(五)青年人环保活动参与意愿程度与洪湖水环境保护行为呈正相关关系对于洪湖水环境保护的行为,与青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有意识地认识到洪湖水环境保护以及参与相关的各种活动有关。如果青年群体自己能够有意识地去了解水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自觉自愿地参与相关的活动,那么他们对于水环境保护的行为会与潜意识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达到自觉。这个假设性的判断在我们的结论中得到证实。表4表明,凡是在参与和洪湖水环境保护有关的活动中表现出积极行为的人,对破坏洪湖水环境的行为采取直接过问方式的比例就高,这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34)。(六)自身的社区归属感、环境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是影响水环境保护态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多要素对水环境保护态度肠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表明,在对水环境保护态度的众多因素中,自身的社区归属感与环境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这也反映出青年群体在对待水环境保护上,主要还是从个人利益视角去看待环境保护的任务。

小结与讨论

通过对湖北省洪湖地区青年的调查,发现青年群体对水环境生态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青年人关于水环境的认知有待提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并不全面和充分,对水环境的保护也主要是从个人利益视角出发;同时,调查也显示青年人普遍看到了保护水环境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个人生活改善的重要作用。调查发现,青年人在环保政策上更加倾向于预防式政策,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度不足且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导致在水环境保护中的行为有限。青年人的环保活动参与态度与水环境保护行为呈正相关关系,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自愿地参与相关的环保活动,那么他们对于水环境保护的行为也会更加主动。为推动“五位一体”的社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针对青年群体,应努力推进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地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不仅要与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相一致,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应当从法律上加大对破坏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从而制止破坏行为,让青年人看到政府执法的力度及决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制止破坏环境的行动中去。在政府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政策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和涉及外资引进、高能耗企业建设等方面应当慎重。

(二)加大水环境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力度从整个调查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看,青年人对水环境的有关概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全面、不充分,真正参与到水环境保护中的青年人不多。因此应当加强宣传力度,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青年人进行相关宣传教育。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应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对他们自身生活的影响。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可持续发展 战略

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主题。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历来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下面,笔者就谈一下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生物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

一、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课题

近年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和进步。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开发不合理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地威胁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历程,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的道路,这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978年,联合国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该委员会撰写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并且将它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观点得到各界广泛的重视,并且写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等文件中。现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主题。一般地说,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方面的综合协调。这就是说,加快经济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

我国一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1983年,我国政府宣布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了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在199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可持续发展列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建设蓝图的两大战略之一。可见,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目前,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保护环境工作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概括地说包括坚持节约各种资源、继续控制人口发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和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坚决遏制和扭转一些地方资源受到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从这几点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几点中哪一点都离不开生物科学;高中生物教学在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教育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重任。

三、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的建议

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历来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新制订的《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供实验用)》,同样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中明确要求学生“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在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中有“环境与人体健康”、“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知识点以及调查或观察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实习;在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中有“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人与环境”等知识点。同原教学大纲相比,新教学大纲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点数目和课时数都明显增多。此外,教材还设有专章,集中讲述了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生态平衡的关系、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等基础知识。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两大战略之一,写入我国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为了使广大高中生能够从协调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增强对保护生态环境重大意义的认识,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以便使我国亿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能够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自觉地、更加能动地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笔者认为,高中生物教学有必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

第一,树立人类与自然相依存的意识。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地球复合系统。通过环境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人类生存离不开地球环境的意识。同时还要使其形成全球意识,不仅要在注区域性的环境状况,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样可使学生从更高的层面、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物科学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国家各行业的建设乃至子孙后代的生活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而更加自觉地学好生物课。

第二,树立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意识。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类以维持生存的物质,并给人类提供了经济、社会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因此,生物课教师都要从生物学科的特点出发,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高中生物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任,从而更加重视开展生态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教学。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与发展并不是独立的两个问题,它们是紧密相关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发展要与环境相协调,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范文第3篇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3)

摘要:对人的欲望的限制离不开德育,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形式,在培养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生态道德现状的分析,探讨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生态道德现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重塑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态道德观,促进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行为的统一。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生态道德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159-03

当今,生态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甚至成为制约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消极因素。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急速膨胀的欲望,无限制的向自然索取。限制人的欲望的最好办法就是德育。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形式。因此,推进生态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显得尤为紧迫。

高职学生生态道德现状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是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为了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其实质是要求人们以道德理念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利用。通过我们的调查,部分高职学生的生态道德状况尚未达到生态道德的要求。

生态保护意识 很多学者正在进行大学生生态道德方面的研究,其中一些学者认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淡薄”,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优越,在生活消费方面大多大手大脚、节约意识淡薄,用水浪费、用电浪费、食物浪费、纸张浪费等现象普遍存在。笔者认为,大学生中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浪费现象,这确实反映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方面有所欠缺,但是用“淡薄”一词加以概括有失偏颇。当今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大学生受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的影响,生态保护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据我们的调查,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人类应该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资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破坏生态环境应该受到惩罚,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生态道德正义感和责任心,具备了一定的生态道德意识。

生态保护意志 在生态保护意识之后,我们提出了生态保护意志的概念。生态保护意识是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具有生态良心、生态正义感和责任感;生态保护意志则是人自觉地遵守生态道德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生态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民众能享用自然、享受生活,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自觉地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但是,学生具有了生态道德意识,是否就意味着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能克服自己的欲望,采取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呢?这就取决于生态保护意志。生态保护意志坚定,就能坚持环境保护的行为,生态保护意志不坚定,就不能坚持环境保护的行为。通过我们对学校内、学校周边的商店及小吃店的调查,发现学生乐于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其实他们非常了解一次性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但是由于生态保护意志不坚定,最终还是放弃了环保,选择了方便。这种现象也让我们认识到,要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必须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志。

生态建设信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说明了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也彰显了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浩瀚的、系统的、长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要求民众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信心,坚信在党的带领下一定能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但是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虽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非常正确,但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他们又不那么肯定,“生态文明太遥远了吧”、“生态文明实现起来太难”、“生态文明是不是就是党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啊”等等,都表明了学生对此的疑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职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信念不够坚定。

生态法律知识 多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土地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但对我校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的生态法律法规知识仍比较缺乏。尽管学生认为大学生应该了解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除极少数相关专业的学生有所了解外,绝大多数学生对此所知不多。这种现状使我们认识到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是当务之急。

导致高职学生生态道德现状的原因

学校是学生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可以系统地实施生态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在学校之外,社会在大学生生态道德形成过程中也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整个社会生态道德现状的影响 当前,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正在觉醒,生态道德不断提高,越来越强调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与生态道德要求相悖的现象仍然广泛存在。工厂出于经济目的排污水污染水环境,排放废气污染大气;为了获取木材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为了一些人的口腹之欲,野生动物成为被猎杀的对象。如此等等,都是人有意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样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谴责,但是大多数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也就是说在我国破坏生态环境的成本太低,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传递了错误的信号,伤害了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还有一些是人们无意间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比如人们使用塑料袋、乱扔废旧电池、乱扔垃圾等,仅仅是为了方便,从实际情况来看,人们对上述行为的容忍度还是比较高的,认为都是一些无所谓的小事。也就是我们认为的一些“小事”、很正常的事,给年轻人树立了不好的榜样。笔者认为,这样的“小事”才是目前亟待重视的,才是需要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加以纠正的。

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相对滞后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主要的课堂。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仍停留在“两课”教育阶段,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主旋律,以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主要内容。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采用的内容和体系,尽管每隔几年会增加新的内容,但是一直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学校除了与环境相关的专业开设有关环境保护之类的课程,讲授一些法律法规知识外,生态道德教育尚未成为必修课进入课堂教学。这就导致虽然学生具有一定水平的生态道德意识,但是生态道德意志不足、生态文明建设信念不坚定。因为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是自发的、零散的、易变的,所以生态保护意志不坚定,战胜不了自己的欲望。因此,在高职思政课中增加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以改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薄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缺失的局面。

德育方法比较单一的影响 高校思想教育方法比较单一,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长期以来过于注重课堂灌输。不是说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不对,而是这种方式过于简单,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德育课,学生不参与进来的德育课必定是不成功的德育课。仅仅有生态道德认知的培养和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缺乏道德实践活动、没有道德行为的体验,使得生态道德教育成为空洞的理论;缺乏生态道德行为的体验和锻炼,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也就成了空谈,知行合一的生态道德要求很难实现。高校在德育教学中的方法单一,也是导致学生生态道德现状的原因之一。

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措施

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体系 要重新构建高校德育体系,将生态伦理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中,这是贵阳学院何志玉老师提出的一个观点。笔者认为,在如今提出这个观点是大胆而且必要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一直是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主旋律,以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主要内容,这是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采用的体系,而且效果很好,所以很少有人试图改变它。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必要做出一些改变。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环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生态环境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思想政治课中增加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对德育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加入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使学生切实树立起生态善恶观、生态价值观、生态平等观、生态良心,切实履行自己的生态义务。

加强大学生生态法规的教育力度 在构建法治国家的要求下,学生学习一些法律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可以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学习法律知识其实不是一件难事,对理解能力的要求不高,因为法律条文都是说明性的语句,学生只要认真学习都是可以理解的。学生缺乏的是学习的主动性,书上没有的知识,学生也不会主动地去了解,我们的教材中没有环保方面法律法规的内容,因此导致学生这方面的法律知识极度匮乏。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教材中能够加入这方面的知识最好,如果不方便加入,学校可以自己印发包含环保法律法规内容的小册子,教师用1~2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一下,让学生有所了解。我相信这对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将会大有裨益。

充分利用网络道德教育阵地 现今是网络的时代,各种信息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对人们施加影响,青年学生是网民的主体,因此有必要运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从整体来看,学生上网主要用来玩游戏、看电影、聊天等,网络的教育功能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利用网络进行有目的的学习需要非常高的自觉性和自我学习能力,但是学生恰恰缺乏这种能力,学生上网做什么,教师很难加以引导。所以,网络虽然是很好的生态道德教育平台,但是要利用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改变这一困境,我校引进了“世界大学生空间”这个平台。这个平台的优势是所有的学生和所有的教师都有账号,学生和教师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实现网络互动,比如,教师把课件挂到空间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这些课件;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给教师留言。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既利用了网络信息时效性强、内容趣味性强的特征,又使教师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影响。

加强生态道德实践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就是要把生态道德的要求付诸于生态道德实践。因此,必须把生态道德实践纳入生态道德教育的体系中来,在实践中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改善个体环境保护知识与环境保护行为相脱节的状况,做到知行统一。生态道德实践不单是课外活动,也应该包括课堂上的实践。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前生态环境方面的热点话题开展讨论、辩论,课前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课上让学生自主讨论,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自主讨论中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认知。其次,在课堂教学外,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环境事务管理,培养学生保护学校环境的意识,让学生从保护身边的环境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鼓励大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行动,走进附近的村镇、社区开展环境宣传,让学生在提高社会公众对环保认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生态道德境界。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还应该加强生态道德宣传,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环保知识竞赛、环保演讲比赛,还可以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主题辩论会、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环保宣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环保意识,实现认知与行动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世民,丰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25.

[2]惠保德.高校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浅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3]何志玉.探索高校生态道德教育[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2-23.

[4]杨帆,汪海波,赵玮.试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J].中国青年研究,2009(9):110.

[5]徐海红.新时期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56.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范文第4篇

一、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课题

近年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和进步。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开发不合理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地威胁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历程,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的道路,这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978年,联合国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该委员会撰写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并且将它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观点得到各界广泛的重视,并且写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等文件中。现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主题。一般地说,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方面的综合协调。这就是说,加快经济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

我国一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1983年,我国政府宣布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了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在199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可持续发展列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建设蓝图的两大战略之一。可见,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目前,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保护环境工作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概括地说包括坚持节约各种资源、继续控制人口发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和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坚决遏制和扭转一些地方资源受到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从这五点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五点中哪一点都离不开生物科学;高中生物教学在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教育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重任。

三、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的建议

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历来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新制订的《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供实验用)》,同样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中明确要求学生“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在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中有“环境与人体健康”、“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知识点以及调查或观察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实习;在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中有“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人与环境”等知识点。同原教学大纲相比,新教学大纲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点数目和课时数都明显增多。此外,教材还设有专章,集中讲述了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生态平衡的关系、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等基础知识。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两大战略之一,写入我国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为了使广大高中生能够从协调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增强对保护生态环境重大意义的认识,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以便使我国亿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能够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自觉地、更加能动地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笔者认为,高中生物教学有必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

第一,树立人类与自然相依存的意识。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地球复合系统。通过环境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人类生存离不开地球环境的意识。同时还要使其形成全球意识,不仅要在注区域性的环境状况,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样可使学生从更高的层面、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物科学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国家各行业的建设乃至子孙后代的生活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而更加自觉地学好生物课。

第二,树立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意识。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类以维持生存的物质,并给人类提供了经济、社会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因此,生物课教师都要从生物学科的特点出发,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高中生物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任,从而更加重视开展生态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教学。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与发展并不是独立的两个问题,它们是紧密相关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发展要与环境相协调,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范文第5篇

一、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是实践和理论的有机统一

*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规律。进一步说,人类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实践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地发展的。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就是在中国环境保护实践、认识的辩证发展的具体过程中,不断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每一次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从而我们对环境保护规律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因此,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是中国特色环境保护实践和理论具体的历史的有机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依赖物质。同时意识对物质并不是消极被动,它一经产生,就对物质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认识对实践的指导来实现的。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对我国环境保护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前,*总理等老一代革命家就已开始注意环境问题,为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事业打下了基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绿化造林和保护自然环境问题,强调自然环境保护很重要。他主政时期,**末就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随后*初把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对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影响深远。同志主持中央工作以后,陆续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等论断,这些重要论断指导并促进了我国环境保护不断发展。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和实践面貌焕然一新。在党的*上同志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了*通过的新。这些都标志着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已成为全党意志,环境保护进入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大舞台。上述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事业的认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实践的发展。

2、*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历经30多年、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具有了比较丰富的实践,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是对这些实践经验的升华。

19*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提出了三十二字方针、**明确提出三大政策体系、**又提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等思想和行动都是那个时期环境保护实践的认识成果。“*”以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确立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提出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环境保护显示了新气象,这些实践有待升华为新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承认两点论,反对一点论,认为分析事物要一分为二,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看,不能仅仅从正面或者反面做分析,否则就片面了。必须承认,30多年来我国环境保护还处于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一些地方甚至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特别是发生了沱江污染、松花江水污染、无锡太湖蓝藻暴发等重大污染事件,*报告也指出我国面临“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突出问题。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正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3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实践和认识的升华,目的是更好地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大发展。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作为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精神生活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环境问题是一定阶段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产物,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必然随着环境问题这个社会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发展。

我国环境客观形势的现实表明,原来的道路、旧的范式越来越不适应环境形势发展的客观实际,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就是环境客观形势不断严峻下的社会意识发展,属于新的范式。

环境保护在取得了很大成绩的同时,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是20*年我国地表水746个国控断面,Ⅰ到Ⅲ类水的比例为47.7%,Ⅴ类或劣Ⅴ类水占23%。二是大气污染严重,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天数没有很大的提高。可吸入颗粒物成为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全国酸雨面积已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三是固体废物、噪声污染有增无减,电子垃圾的高峰已经来临。四是农村环境面临千家万户的污水排放、垃圾收集和处理、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令人堪忧。五是水土流失、沙化等生态破坏仍然严重。六是传统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这些日益突出的作为社会客观现实存在的环境问题,必然会引发我们对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反思。新的社会存在要求新的社会意识反映。只有超越对这些环境问题的以往认识,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实质上,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就是对我国十分严峻的环境形势这种社会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和认识发展。

二、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地作用于物质。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着的,事物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唯物辩证法包括了联系和发展两大原则,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和结果等基本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为认识和发展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提供了思想基础,开拓新道路提供了根本指南。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实践进一步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性。

1、辩证唯物论的对立统一规律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离不开共性,个性也有自己的特点。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只有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具体说就是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动历史性转变相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普遍性、共性,它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主义、*思想、*论和“*”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历史性转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特殊性、个性,它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确定了历史性转变思想。总理在这次环保大会上提出了“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同步、并重、综合”这“三个转变”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方向性,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它是环境保护领域中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是环境保护领域具体化了的科学发展观。

历史性转变不是毕其功于一役,是一个相当长的矛盾、转变,再矛盾、再转变的过程。因此,历史性转变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就呈现了长期性、阶段性、针对性和艰巨性的鲜明特点。长期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客观上讲,当前我国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从*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对复杂问题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甚至曲折反复,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才能逐步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解决复杂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实践论的范畴了。因此我们要按照实践永无止境的要求,坚持继承与创新,一代接一代环保人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阶段性就是要根据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同特征,找到特定阶段的突出问题,及时调整探索重点。针对性就是要敢于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艰巨性就是要充分认识解决我国压缩型、结构型、复合型环境问题的难度,不为任何困难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

概言之,科学发展观的普遍性、共性存在于历史性转变的特殊性、个性之中,历史性转变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普遍性、共性。历史性转变也具有自身的特点,这就是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根本性调整,是环境保护根本方式的转变。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来说,历史性转变是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地位的改变,此消彼长,既斗争又转化。我们必须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动历史性转变相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发展。

2、辩证唯物论的对立统一规律也认为,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既对立又同一。一切矛盾着的事物,互相联系着,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科学发展本质上是经济、环境保护、资源的对立统一体,不能绝对地把环境保护、资源、经济发展三者静止地、机械地对立起来,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可以实现良性发展。

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科学发展就是烧掉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是“资源节约”,后者是“环境友好”,总括起来就是又好又快。实际上,环境保护、资源和经济发展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依赖、互相贯通的矛盾统一体。正如矛盾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一样,我们不能绝对地把环境保护、资源、经济发展三者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机械地对立起来,这个矛盾统一体在一定条件下,这个一定条件就是协调环境与经济关系,可以互相转化、互相贯通,向良性发展。烧掉的资源少,留下的污染小,GDP能搞多少算多少,搞得快比搞得慢好,搞得代价小比代价大好,这就是良性发展,就是科学发展,也是又好又快地发展。

3、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普遍联系是事物固有的辩证本性,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任何事物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环境保护作为物质世界的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本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环境保护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

从普遍联系的观点看,环境保护不仅存在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普遍联系,也存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各部门之间的多层次联系,以及水体、大气、土壤、固废等各项治理工程和管理工作之间的复杂联系。因此环境保护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它绝不是简单的污染防治问题,应该说它本质上是一个发展方式问题、经济结构问题和消费方式问题。其中最重要的联系是环境与经济关系,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呼应、相互影响。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那是缘木求鱼。一部环境保护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发展的历史。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确的环境保护政策,正确的环境保护政策也是正确的经济政策。我们过去几十年的教训就是,把经济与环境保护搞成两张皮,联系不到一块,机械地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发展的对立面,这样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就很大。

就普遍联系的观点看,本质和现象是揭示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一对哲学范畴,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报告提出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认识到粗放型增长方式这个现象是解决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问题的必要前提,但还远远不够,不能停留在对现象的认识上。我们都知道金刚石、石墨这两种物质,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表象相同,一个是世界上无色透明天然最硬的物质,一个是世界上有色不透明最软的物质之一,关键是它们内部分子结构的性质不同,一个是碳原子呈层状排列结构,一个是碳原子呈空间连续的骨架结构,结构的性质决定不同的功能,显现出不同的现象。要真想改变它们的物质性能必须改变结构性质,而改变结构性质,需要高温高压外加催化剂那样的外界条件才能由石墨变金刚石。

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看起来主要是提高环境门槛,制定严格的环境经济政策,加强综合执法力度等等,本质上是调整经济结构,是改变经济结构性质,实现经济与环境高度融合,使环境保护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排斥因素。如果仅仅只注意到了提高环境门槛这些现象,认识不到调整经济结构才是本质,就没有很好地掌握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最终也抓不住关键,不知道从哪方面下大力气解决问题。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结构性质,关键是力度大小,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外力才行,就像石墨结构向金刚石结构转化需要苛刻的外界条件那样。一般性的措施不行,很难奏效。现在看,世界金融危机这个强大的外力,给我们调整经济结构带来了良好机遇,坏事可以变好。

4、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要立足自身、立足国情这个内因,学习和借鉴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经验和做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最根本上是中国所处发展阶段、中国国情与环境保护实际相结合这个内因促成的,是内因在发挥作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经验和做法这个外因只有通过吸收这个环节为内因提供变化条件,加速甚至延缓内因的发展和变化,具体看就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曾吸收过许多国际环保的有益做法和理念,促进了环保事业发展,今后仍要坚持这样做下去。坚持内因决定论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必须一要立足自身,二要立足国情。立足自身就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立足点在于依靠自身的实践发展和理论进步,立足于中国环境保护自身的实践与认识,不断总结这些实践和认识的内在规律,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吸收外部的成功经验,不断开拓和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立足国情就是侧重于思考我们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具有多民族的几千年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和文明,国家当前正面对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多、发展方式粗放、处于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要立足这些基本国情,推进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建设。

西方发达国家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对这条老路造成的环境危害,甚至无法弥补的损失,曾进行过批判和反思,对它们的环境问题也实践出了比较有效的做法:一是采取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二是建设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三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四是实行符合国家经济大局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发达国家的这些有益尝试为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外部条件。因为这些做法是人类文明共同的成果,人类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譬如震惊世界的*40年代初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19*年*伦敦烟雾、19*年日本水俣病等公害,人类就付出了很多沉重的生命代价。我国20*年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也进入了世界环境保护史。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为我所用,可以少走弯路,少付代价。

内因是变化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理也要求我们,对国际环境保护经验要坚持拿来主义,而不能照抄照搬,搞克隆主义、复制主义,也决不能搞洋教条。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一定要坚持并自觉运用内因决定论这个科学的*主义哲学原理作指导,不断独立自主地开拓前进。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全局是由局部构成,局部是全局的一个部分、一个发展阶段,没有局部就没有全局。全局不是局部的简单相加,而是统率局部,对事物起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就要统筹兼顾。

围绕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这个全局,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政府主导与市场推进、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以及区域之间环境保护六大关系,统筹兼顾这些关系。这六大关系,都是不协调和冲突,也是矛盾。矛盾构成了整个世界,世界每天发生多少矛盾和冲突,如恒河沙数。世界一刻也少不了矛盾,离开矛盾就没有这个世界。旧矛盾解决了,新矛盾还会出现。六大关系、六大矛盾、六大问题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结合新的实际和情况,加以解决和转化,发展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思路,是做好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体现了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原理。实施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就是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防治水、空气和土壤污染作为重中之重,把污染减排作为当前环境保护的中心工作,大力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执法监督体系,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目标责任制三项制度,积极加强环境政策法制、宣传教育、科学技术、国际合作四项工作,全面开展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制度“五大建设”。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整体思路,不是回到过去环境保护工作思路的原点,而是环境保护工作螺旋式上升、否定之否定中发生的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就是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加快环保历史性转变,在转变中改革,在改革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协调,在协调中发展,有所作为,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会按唯物辩证法办事,下大力气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不断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三、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创造人类历史的真正动力。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下,不断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一起构成了*主义哲学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完整的世界观。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不仅体现了*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并在中国特色环境保护实践中坚持它、丰富它、发展它。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为本是*哲学关于人民主体性的具体体现。环境保护工作始终要心中想着老百姓,服务人民群众,发展依靠人民群众。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坚持人民主体性观点,以人为本,一方面,环境保护工作就要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爱最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务最广大人民,解决最广大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反映迫切的现实环境问题——饮用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是我们环境保护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环境质量需要。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就要依靠最广大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体制和机制,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不断深入。以民为本、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针。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生产方式制约着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受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式的制约。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现阶段,要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作用,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最关键的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也叫自然力。从宏观上看,只有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使自然力更大限度地持久地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才可能更好地借助自然界,来满足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经济才能稳定持续发展。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转化规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守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规律,而不能消灭规律。经济发展是人类生活水平高低的问题,保护自然环境则是能否生存的问题。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核心,首先是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以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自然环境,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绝不能宽容污染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来说,它自身是具有净化功能的,具有自我恢复、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发展的自组织功能。进一步说,自然环境系统在人类减少的污染和破坏的情况下,是可以恢复自身强大的净化功能的,恢复自然自身的生态平衡。这是自然的规律,破坏自然规律,必然遭受自然规律的惩罚。尊重自然规律,用人文关怀来善待自然环境,在利用工程技术手段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然的净化能力、自我修复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对环境保护工作来说,这是成本低、效率高,长远看更加科学合理的途径。目前尊重自然规律,发挥自然净化功能、修复功能、调节能力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是“休养生息”和“扬汤止沸、釜底抽薪”。

同志在安徽视察淮河的时候向全国发出了号召,要让全国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休养生息”就是要给水环境以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发挥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功能,使生态生产力得以恢复、发展,使生态系统由严重“失衡”走向“平衡”,进入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不堪重负的江海湖泊给予人文关怀实施“休养生息”,看似无为,实则是一种由无为而达到无不为境界的有效路径。“休养生息”强调环境保护工作要尊重自然规律,发挥自然自身的净化和修复功能是节约投资、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

蓝藻出现了,进行人工打捞,就像水开了,倒上冷水,叫“扬汤止沸”。截住造成蓝藻产生的污染源头,就像抽掉锅底下呼呼燃烧的薪柴那样,叫“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是治标措施,它重点解决眼前问题,见效快,是暂时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环境质量;“釜底抽薪”是治本措施,它围绕长远抓住关键,见效慢,周期长,是长远措施,将从根本上彻底地改善环境质量。因此,环保既要着眼眼前行动,又要考虑到长远举措,既要把眼前的一些矛盾问题解决好,又要围绕长远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所以在环境保护措施上既要治标又要治本。

四、在实践中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实践的观点是*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存在方式。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主义的思想路线。

1、实践是检验和发展真理的主要环节,是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根本途径。

*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既具有认识论意义,又具有世界观意义。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它不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目的是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过程,每一次认识的循环往复,都使我们进一步接近了真理,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必然王国是人们由于对规律无知或知之甚少,受规律束缚的一种状态。自由王国是人们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状态,随着人的能动性的不断发挥和自由的不断发展,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自觉主人这样一种状态。譬如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通过实践,我们就会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两型社会”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从而会把“两型社会”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人类历史就是通过实践活动不断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演进过程。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解放思想是指在*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要有一种时不我待、奋发有为、奋起直追的精神,勇于变革、敢于创新,就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改革创新,以更广的视野、更大的勇气、更足的干劲,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在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中,要创新实践,采用新办法,才有探索的价值。解放思想,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允许犯错误,但不允许犯同样的错误。尤其是对于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验区探索来说,试验区过去没有,现在的办法又不行,又不能畏首畏尾、丧失发展机遇,就要不断试验,不断实践,试验就可能出错。西方现代哲学家波普尔认为自然科学理论中都包含着潜在的错误,自然科学就是在不断发现错误中、不断在被证伪中永无止境地发展的。因此,有了错误不要紧,那是向前发展的动力。探索新道路付出一定的代价是应该的,因为没有人走过。错误是通往真理的路标,重复犯错是通往泥潭的一条死路。尊重基层科技人员和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是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必备条件。

3、建设生态文明,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当前人与自然的矛盾十分尖锐,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迫切。*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这个代价过大的问题要靠建设生态文明解决,体现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进程中。

人类历史就是文明进化的历史。农耕文明时期人类主要处于敬畏自然、依赖自然,同时改造自然的时期。总体上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科学技术不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总量小、层次低,自然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还很强,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体上还是协调的。工业文明以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由畏惧、依赖向无视、主宰转变,无视自然生态规律,盲目征服自然、榨取自然,急功近利成为社会主流,由此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