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人才的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语文教育 体育人才 思想教育 文化传承
常理下认为,语文教育与体育似乎有着风马牛不相及的关系。其实不然!语文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语文教育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文教育,就是对人们进行思想上的教化,使人们获得知识与认知的过程。
一、 语文的作用主要体现
学习语文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的需求。交际,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突破。体育也是一样,只是一味地独自玩体育竞技,那是自虐的表现,只有与他人多做交流才有新的突破,才能学习他人的经验和特长,才能达到更高、更快、更远,才有可能拥有“大师”成就。
学习语文有益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业余生活、精神生活的质量。对于人类发展来说,单纯的物质生活是不能满足人的需求的。物质是美好生活的保障,但精神是生活的乐趣之源,是幸福之所在。体育运动是一种体力活,要担之大任,则必先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体……假如心中没有一种精神作为支持的话,是不可能有所超越的。而语文教育却正好能起到一种精神支撑的作用。
学习语文使人拥有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体育虽然只是一种体力活,需要依靠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训练才会有所突破。但方法亦是非常之重要,训练得当,则事半功倍,法之不当,则事倍功半。对体育人才的培养,通过语文的教育,可以使其具备良好的领悟能力,正确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训练,可以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
学习语文使人获得一种基本的工作能力。体育运动是吃青春饭的,过了黄金阶段,要想有更大的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当从赛场上隐退下来之后,体育之人才将何去何从呢?这个问题不解决,那就是浪费人才了。这些人在体育界都可谓是佼佼者,其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不充分利用,那就是国家的损失了。通过语文教育对体育人才进行良好教育,可使其在退役之后能继续从事体育方面工作。比如说可以在退下来之后出版一些书籍,介绍生平事迹以激励后人;可以担当教练,授教于人,培养更多的人才;可以解说体育赛事,让更多的人关注体育,了解体育;也可以从事其他各种事业,但基本的工作能力也是必须具备的。
二、语文教育对于体育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
语文教育是一门可以导人向善的学科,对提高国民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在《体育之研究》中曾提到“野蛮其体魄”。但反过来看,我们在“野蛮”体魄的同时更应该修其身,正其心。
说到体育,人们往往会想到体育主要是锻炼身体,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事实上,目前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身心(身体和精神)健全发展,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但体育又总是给人一种野蛮、暴力的错觉。这是因为当前体育教育的定位有些许错乱,对人才的培养定位也仅是停留在身体层面。以至于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思想品德方面有所缺陷。所以,应当更重视语文教育在体育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
对于当前体育教育,教出来的体育“人才”往往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才,而不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人才。所以往体育方面发展的人往往会给人一种非常暴力的感觉,没修养。当然这只是一种片面的说法,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在培养体育人才的时候,要加大语文教育的力度,注重其文化修养,丰富其精神世界,使之成为一个有内涵的人。
中华武术是先人们留下来的一种传统文化形态,集强壮体魄、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的功能于一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武学不仅是强身健体、“野蛮体魄”的方法,更是修身养性的良方。在古代,习武之人必先修其心方可学习更高层次的武功,心未正,便容易走火入魔。像太极这么一种深受普通民众所喜爱的“体育”,讲的就是一种和谐之美。太极拳打得好的不一定是身手敏捷的年轻人,打太极拳讲究的是一种修养,心不正则曲其意,心不静则乱其形。所以,对体育人才的培养,必须强调对其心智的培养,对其道德的修正。
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其身体素质,更要培养其心智。只有这样才能使所谓之“人才”尽其才。关于体育人才,也不止于体育方面有特长的人,其思想品德及其体育观念也是要有所强于常人,不能只为体育而体育。如果一个人只是在运动方面有特长,在思想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只能谓之为能人而不能谓之为“才人”。所以,当下培养体育人才,不仅要从体能上训练,更要从思想上对其进行良好的培训。而语文教育对体育人才的培养恰好能起到这样的效用。
(1)培养高职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意识
信息化时代,教学手段也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而变化,高职英语教师要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培养信息化意识。因为教学改革有赖于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具有与社会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相适应的信息化意识。因此,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了解信息化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培养运用信息化技术促进教学改革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信息化素养。
(2)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
信息化技术软硬件建设是培养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前提和保障。地方高职院校应加快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建设的步伐,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为教师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培养环境,激励教师主动接受和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使教育教学手段与信息化社会接轨。
(3)加强英语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训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校园文化培养建设
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是高教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院每年举办的科技文化节与艺术节则为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契机。下面将结合我院的两节特色活动来探讨一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校园文化的建设。
一、创新型人才与校园文化
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一是要永远充满对新知识的渴望,并善于获取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二是要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四是要有创造思维能力。五是要有脚踏实地、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而这些素质的具备除了需要学生们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他们将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获取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校园文化则是所有这些得以实现的路径。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现象,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学校师生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众体,并且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优良的校园文化不但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增长才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的科技文化节与艺术节便是校园文化开展的成功表现。
二、校园文化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1.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
校园中互动着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蕴含着教育目的,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个体发展。在我院科技文化节期间,“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系列竞赛活动中的一项,它要求学生围绕一项产品或服务组成若干专业互补的创业小组,展开市场调查,完成包括生产、营销、财务、效益分析在内的一整套创业设计。此活动需要学生正确的选择和确立创新目标,培养为此目标不懈努力的创新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
以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为载体的校园文化,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素养。在艺术节中,“宿舍环境艺术大赛”、“集体舞大赛”等活动使相当多的学生重新认识了自己,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建立起自信心和荣誉感。还有其它的一些校园文化活动更是不胜枚举。这都激发了学生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的需要与动机。高品味的校园文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拓宽了空间,开辟了新视角。
3.校园文化的品质优化作用
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不仅要看他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还要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是开发出创新能力的支撑。集学术性、娱乐性、创造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为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供了机会与舞台。高品味的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坚韧性,增强了学生敢于面对磨难和失败的勇气;培养学生不断的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地去探索,去追求,去奋斗;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既不狂妄自大又不妄自菲薄。
三、如何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培养创新型人才
1.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做到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性
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手段,更是培养人才的有效载体。为了保证活动的主旋律,坚持正确性,我院的校园文化都以爱国主义为起点,以学生的内在成才需求为动力。每次活动从筹办到落幕都要经历层层把关,学院每次都对各项活动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使得我院的校园文化出现多层次、多格局发展的新特点。形成“传播、审美、创造”三位一体的新模式。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教育、引导着学生,以好的活动鼓舞和激励学生,不断提高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2.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强调主体性,注重大众性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学校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而学生则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学校的主导性,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才能得以实施。所以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知识与智慧、意志与能力以及特长在参与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在参与的主体上,要注重大众性,校园文化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在这方面我院及各系充分发挥了学生社团的依托作用,通过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强化指导与管理,使其真正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渠道,成为学校发展与稳定的积极力量。
3.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创新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品味
校园文化的建设如何,直接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本身的需要。其一,要创新思路。要敢于否定前人、“独树一帜”,在变中求新意、求精品;拓宽主题,选择更贴近国情、校情、学生实际的论题,使学生从中收益。其二,要创新内容。要突破传统,反映时代气息。把第一课堂的教学与第二课堂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完善;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常规管理、人文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其三,要创新方式。可以把校园文化活动的触角延伸至校外,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与企业、社区、部队、媒体联姻,通过科技、文化等,形成校园、社会互动网络。在借助社会力量,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我院将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列入学分制是推进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的一次创新性的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一、现代工程项目的发展以及对管理人员的主要影响
1、大规模建设项目数量增加
现如今,我国正在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而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适应,很多大型项目立项上马,例如,为了能够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对点需求的缺口进行满足,对长江三峡水电工程进行了开工建设;而为了能够更好的承办奥运会,也专门对水立方、鸟巢等工程进行了建设,我们能够看到,复杂性、大规模都是这些工程的重要特点,这样的特点也对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也使得管理人员负担了更大的责任,对其素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2、现代工程建设项目提高了对科技的需求
与传统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比较我们能够看到,高科技元素在现代工程建设项目当中得到了十分突出的体现,与此同时,在现代工程建设项目当中科技的含量以及数量正在不断的提高。这样的特点,也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应对加强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对以往的管理方法进行积极的变更,从而在现代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活动当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3、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在传统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工程施工进度、工程施工质量等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组成了施工绩效的主要指标。但是,目前的市场竞争正在变得愈加激烈,不管是承包商还是设计单位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因此,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提高,能够对市场实现有效的占领,并使得企业的工程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由于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很多企业也对其产生了越来越高的重视,想要更好的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更提升,就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对各种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对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应用,从而使得工期最短化。
二、提升适应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发展需求的管理人才建议
当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这一定的滞后性,难以与当前的时展情况进行很好的结合。而培训机构也很少对学院就专门应对管理问题的技能进行培训,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即将面临的挑战也缺乏一定积极性。在下文当中,本文根据新时期对工程建设的需求,提出了两点建议。
1、对教学活动进行及时调整
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对工程项目的时代特征以及变化需求进行反应,是高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原则。高校应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并不断完善,保证知识结构体系的合理设置,从而培养出在市场当中具有较高竞争力的管理人才。而在对管理人才的培育过程当中,还应对课程的均衡性进行注重,保证管理、工程等不同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我国对该专业的开设对于工程并不重视,这样的情况缺乏这相应的合理性。不管是工程管理专业当中的任何教学,都应该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使得学生能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从而对工程管理挑战进行更好的适应。
2、注重应用教学方法
在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对教学方法应用以及改变的注重,就是要将学生的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善于对问题进行思考以及发现,并使得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比较深,因此我国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普遍对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较为欠缺。现如今,我们也能够看到一些相关的研究学者提出将协作教学、问题启发等方法应用在工程教学当中,这些教学方法的利用,都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类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写作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变,而竞争学习的方法则能够使得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使得学生更好的对正确的学习态度进行形成,并培育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建立起自信。
三、结束语
工程管理专业有对具有技术、法律的相关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任务,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近些年来,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正在出现一定的变化,本文针对这样的情况,提出了工程管理知识专业教学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将教育与实践进行衔接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作者:杨新凤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畅.项目管理在轨道交通制造项目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6)
[2]刘明峰.项目管理在汽车研发中的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3(01)
[3]刘芳玲.试论对于建筑建设项目管理的创新[J].科技与企业.2013(11)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人才培养
大学生参与科研,是教学活动的延续和深入,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助于高效推进教学改革,有利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人才的培养。为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疆农业大学围绕新疆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开展了大学生创新项目,为学有余力的大学生提供直接参加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机会。通过项目的实施,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培养科研素质,启发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笔者结合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施效果,对大学生参加科研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1.大学生参加科研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1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日常本科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做的大多是验证型的实验,学生根据课本或教师给的实验指导进行操作,在实验中容易出现听教师讲解时被动接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一旦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往往直接求助教师解决。学生在被动掌握知识的同时,操作技能和主动思考能力并未得以有效提高;同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施以二三年级本科生为主体,目的在于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性实验改革,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增强学生针对具体科研命题的整体把握能力、提高实验技能,培养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以PCR扩增实验为例,在大学生创新项目中,指导教师给学生讲解引物设计的原则,并结合实例教学生如何使用软件设计引物,由学生自己查询目标基因序列、设计并预订引物,通过梯度PCR检测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优化PCR反应体系和条件,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时也能做出“教科书”式的漂亮结果。这使得学生加深了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增强了学生自己动手自主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和信心。
1.2加深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专业领域的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需要有一定基础的,基础来源于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如在笔者指导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中,涉及到《动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物化学》等课程内容,对于很多专业名词和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觉得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在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教师讲解、具体实验的过程,了解了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多态性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分子遗传标记在选种选育中的应用等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1.3大学生参与科研有助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大学生参加创新项目,从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实施到结题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的锻炼与检验。在选题过程中,选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学生的兴趣、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宜过大过难,教师选题与学生自选相结合。选题最好能够结合指导教师的研究内容或生产实践中的需求,学生要了解本学科发展中某一方面的前沿问题或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题目选定后,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明确项目的科研价值和实际意义,制定研究方案,合理做好经费预算,撰写申请书。项目评审过程中专家的质询对学生也是一种锻炼和考验,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具备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要有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合理安排时间,完成科研工作。科研工作需要团队协作,通过参加科研项目,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与人相处的能力。通过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技能也得以增强。从事科研工作还需要有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精神。实验完成后,学生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与项目相关的科研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工作。因此,大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工作有助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这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深造和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笔者指导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组的三名成员中,有两名考取了研究生。
2.存在问题与建议
2.1课程与科研时间上的矛盾
由于低年级大学生缺乏参与科研工作的相关基础和专业知识,大四学生要面临毕业和找工作的压力,大部分参加创新实验项目等科研工作的多为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一方面要面对繁重的课程学习与考试,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项目实验,往往由于上课与实验冲突而难以有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和精力从事实验室工作,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一情况,如何对本科高年级学生进行学时弹性管理,保证其既能完成学业又能增强科研能力是今后我校开展创新项目需要进一步优化的方面。对于大四的学生,可以将参加科研工作与毕业论文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双赢,这对于有志于考研或毕业后从事相关科研与生产工作的学生来说尤为有利。
2.2经费与成果方面的问题
实验材料费是自然科学实验的主要支出部分,以动物科学专业为例,存在实验动物的购入、饲养、样品采集、药品与试剂耗材等支出费用,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实验,由于试剂昂贵、对实验要求高开支更大,这样由学校教务部门立项予以支持的少量创新项目经费与科研工作实际支出之间就会存在较大差距,多由指导老师自行贴补才能使大学生创新项目等科研工作顺利完成,造成谁带谁贴钱,带得越多赔的越多的不利局面。另一方面,创新项目原则上是由主持项目的学生负责,项目完成后参加的学生可获得综合素质学分等奖励,项目成果却与指导教师无关,既不算教研项目又不算工作量,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教师指导大学生从事创新项目等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大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开展。今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项目资助额度的适度增加、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的优化,无疑会进一步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将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参与科研的工作与教师科研相结合也是一条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3.小结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大学生参与科研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创新项目的实施是大学生参与科研的重要途径,必将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一方式的不断完善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通过不断的沟通、磨合,必将进一步提高创新项目实施效率,使之逐步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养能动性高、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的重要手段。 [科]
【参考文献】
[1]毕保良,孔令富,陈颖,等.大学生参加科研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思考[J].农业教育研究,2011,1:14-16.
[2]李丽洁,施瑞,陈树森.大学生创新项目中的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62-164.
[3]王翠菊,孟召平.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选题的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