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实证主义 功能主义 过程主义 象征考古学 结构考古学
可以说,考古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带着重建中国上古信史的使命传入中国的,而且在其学科定位方面也从来没有人将其视为独立于历史学之外的学科。王国维提出研究历史的"二重证据法";傅斯年将史料分为两类,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即实物遗存和史书文献。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并在美国接受西方考古学教育的李济,他的毕生心愿也是希望通过对夏商城址的发掘重建中国上古史。所以可以看出,在中国,考古学从来就被视为历史学的一部分;似乎对于中国历史学和考古学界的研究者来讲这样的划分是妥善恰当和毋庸置疑的。
将过程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所倡导的一些理论和基本方法分别运用于我国考古学对于历史时期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这是根据不同流派的理论和不同时期考古研究的特点得出的观点。而最重要隐性根据则是以时间为轴,人类和环境相互之间此消彼长的影响。因为环境条件并非简单地单方面对人群起作用,事实上,环境是文化和自然的动力组合部分,它们持续的被人类的干预所改造。
一、新考古学的相关理论引入
新考古学又被称为过程考古学,这里的过程和动力机制同义,意思是其主要宗旨是研究历史演变的动力或原因,将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究看做是考古学最高目标。[1]过程考古学秉持的两大主义是功能主义和过程主义。此外,实证主义也是新考古学的一大特点。
(一)、实证主义与旧石器时代考古
众所周知,因为距今年代相对较远,所以旧石器时代保留至今的遗存很少。此外,由于在旧石器时代,尚处于人类的"蒙昧"时期,即使现在运用科技可以较为准确的得知当时人类的脑容量等数据,但是,那时人类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到底发育到什么层次,现在的研究还无法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在目前看来,对于旧石器时代的研究国际上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就是对于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考古研究;直接从考古材料入手,通过今天能够看到的遗存,来尽可能的还原和模拟古代人类的生活;第二,就是对世界上一些社会结构较为简单、发展速度较慢,没有经过工业化和依然保存传统的人群和民族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今天这些人群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来和旧石器时代相关人类遗存进行比对和分析,希望以此来破解古人类的生存密码。这也是新考古学中运用实证主义的研究目的。我国研究者一般都采用第一种方法,对于第二种方法是不大相信的,而将其归类为民族学材料。事实上,这其实自己关上了一扇可以眺望远古的窗户,实际上,也将实证主义拒之门外。一个存在的现象是在西方考古学、民族学和人类学这三门学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并相互促进的,而在我国却人为的割裂了。
(二)、"功能主义"与"过程主义"对新石器时代考古
随着越来越多的考古学家慢慢意识到,文化-历史考古学难以胜任了解史前文化如何运转和演变的工作,于是他们采取新的方法,对人类行为系统进行人类学和社会学调查来研究史前史。这些途径从性质上一般被称为功能论和过程论。传统上,文化-历史考古学从外部解释变迁,将其归因于传播和迁移。功能和过程研究试图从内部来了解社会和文化系统,以决定这些系统的不同部分是如何关联,以及这些部分彼此之间是如何互动的。[2]
用简单的词语解释"功能主义"和"过程主义"的话,那么可以将功能主义简单的理解为"文化系统",将过程主义理解为"动力机制"。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功能主义其实搭建了一座社会运转系统的模型,而过程主义则提供了供这个系统良性运转的动力。如果将文化系统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话,功能主义构建其所需的各个子系统,然后将所有的子系统联系在一起,合并为为一个整体;而过程主义则为这个有机体添加动力元素,让这个有机体具有活力并健康运转。毫无疑问,越是运用于复杂的社会,功能主义和过程主义的价值越大。格拉厄姆・克拉克在他的Reckitt讲稿中展示了其完善后的社会生态系统图示,他提供的思路对于研究过去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依然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二、后过程考古学相关流派观点的借用
以剑桥大学为代表的一批考古学家开始从人类文化的象征性和人的意识形态和认知角度来研究考古材料,关注人的能动性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他们认为,人类文化并非一种只对环境起作用的适应系统,人类思想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同样重要。人类的物质文化是由人类的思想所积极操纵,物质现象不止是对生存环境和社会结构的被动反映,而是特殊策略的一部分。[3]
后过程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关注社会和个人的意识形态对社会演变所起的作用,关注文化现象所蕴含的"思维"和"价值"。
(一)、象征考古学与新石器时代考古
象征考古学希望了解器物中那些和功能无关的纹饰和设计在那些方面反映了人们当时的宇宙观,贵族如何应用奢饰品的象征性来操纵社会信仰和运用他们的权力。
象征考古学的价值在于提醒人们通过对器物本身的研究来探讨其背后的意义。象征考古学对我国新时期晚期文明孕育和初现阶段社会研究的将会有非常大的助益。我国新时代时代晚期,各个地区相继初现了一些社会发展程度很高的文化。比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凌家滩文化、中原龙山文化等。这些文化表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玉器作为"国之重器"的存在。那么研究这些考古文化中出土的玉器,主要探讨的应该是这些玉器背后体现的社会意志和精神,而不仅是质地或是工艺。[4]
(二)、结构考古学与新石器时代考古
结构考古学试图分析考古材料之间在结构上的关系,解读背后蕴涵的规则。结构考古学认为,许多信息并不反映在个别器物的特征上,而是保存在一组器物和遗迹现象共生的结构关系上。[5]
对于器物组合的记录和研究,是考古学研究中的盲点之一,而恰恰有些器物组合所蕴含的信息往往是非常重要且是单个物体所无法承载和体现的,这更加凸显出器物组合的珍贵性和进行结构考古学的迫切性。尤其对于文字尚未出现而社会物质和精神方面发展层次却较高的前文明社会来讲,结构考古学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例如小到对岩画、刻画符号、动植物摆塑的分析,大到对聚落形态、墓葬制度的研究,都离不开在整体结构上的把握。
综上所述,由于中国文明史的悠久,以及史料丰富,中国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研究较为细致和全面。所以西方考古学理论对于中国考古学的借鉴重点应该在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两个时期。因为在当时,文明尚未起源,国家尚未出现,不存在现在意义上的国家地域和版图。人类在整个世界中自由迁徙,文化也随之扩散和传播,后来随着人类智商的发育和技能的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技术足以支撑社会的建立,一切才步入正轨,并未文明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所以,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的考古想要研究过去的人类如何生活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那么便需要借鉴和整合国际上相关研究,才能扩展研究的思路,加快研究的速度,这也是引进西方考古学理论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陈淳,《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中外理论、方法与研究之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3](加拿大)布鲁斯・G・特里格著,陈淳译,《考古学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9页。
[2](美)蒂莫西・厄尔著,陈洪波、陈虹译,《酋邦的演化》,《南方文物》,2007年第4版。
就学科名称而言,音乐考古学是一个合成词,它反映了“音乐”与“考古”二者的交叉与联系,清晰地表明“音乐”与“考古”是构成其学科概念的二元结构。
1982年初,笔者在初用“音乐考古”一词时,曾尝试着解释为:“音乐考古,是利用历史遗留下来的音乐文物和文献对古代音乐所进行的研究,是古代音乐史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音乐史界、考古界共同开辟的一个科学新领域。”这只是对一个新兴事物的初步描述和憧憬。其中的“共同”一词强调了考古之于音乐考古的重要关系。
更多学者先后从学科的高度定义“音乐考古学”,大多数也凸现了这种关系。
秦序:“音乐考古学是根据出土和传世的古代音乐实物史料研究音乐历史的科学,它既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又是音乐史学的一个部门。换言之,它是考古学与音乐史学相互交叉渗透、相互融合发展起来的专门学科。”
蒋定穗:“‘音乐考古学’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音乐文物大量出土和音乐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潜科学’”。“音乐考古发展到今天,已不再能被一般的考古学所包容,使用一般的音乐史学方法研究出土乐器,也已显得不够用。它迫切需要建立起由考古学和音乐史学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新学科。……音乐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中遗留下来的音乐方面实物,运用考古学的方法研究古代音乐历史的学科。”
谭若冰、黄翔鹏:“音乐考古学是音乐学的一个新兴的分支。它的研究范围与考古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音乐文物的考古研究,最早是作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而与美术考古、丝绸考古、陶瓷考古、青铜器考古等学科并立的,国际上称为音乐考古学。中国当代的音乐考古学基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其来源虽亦出自对于音乐文物的考古研究,但实际内容已越出考古学的范围。”
方建军:“音乐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遗留的音乐文化物质资料,研究人类音乐文化发展历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作为音乐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音乐考古学的研究成果无疑可以填补、充实和丰富古代音乐史的内容。”
李纯一:“从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等方面来看,古乐器学乃至音乐考古学应该既是普通考古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又是音乐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其自身具有很大的相对独立性。”
王子初:“音乐考古学是音乐史学的一个部门。是根据与音乐有关的实物史料,如古代的乐器、书谱、铭文、石刻艺术和洞窟壁画等,来研究音乐艺术的历史的科学。”
汪申申、田可文:“音乐考古学是音乐学和考古学的交叉学科,它要求从业者不仅具备音乐学(特别是音乐史学、音乐形态学和乐器学)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历史学、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田野发掘作业的全部技能与经验。”
李幼平:“音乐考古学是音乐学、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在交叉、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边缘型新兴学科”,“考古学与音乐学研究应该是它的两个基本立足点。”
王子初:“从历史的角度考察,音乐考古学脱胎于一般考古学,两者之间是一种母与子的关系”,“中国音乐考古学形成的初期,曾勉附于一般考古学界之骥尾。”“音乐考古学是考古学和音乐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音乐考古学是考古学的组成部分,其时空框架必须借助一般考古学的地层学和类型学以及考古学利用的其它各种手段才能建立起来。同时,音乐学的理论应该是音乐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指导。”
方建军:“音乐考古学主要是考古学与音乐学尤其是音乐史学相互交叉、影响和渗透所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具有从属于考古学和音乐史学的双重性质,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中国音乐考古学则从普通考古学中萌芽,是中国考古学滋养下本土化的产物。在研究方法上,中国音乐考古学也受到了考古学和音乐学(尤其是历史音乐学)的双重影响。”
这些文字表述略有不同的定义显示:普通考古学是音乐考古学脱胎的母体,萌生、滋养的基础,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一元,基本立足点之一,等等。
这种深刻的认识,基于音乐考古学萌芽期的实践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音乐学界在文物、考古学界的帮助和推动下,创立了音乐考古学科。迄今为止,这一新兴的学科已经形成了具有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出版了大量的专著成果;参与了一次次的重大田野考古发掘;基本完成了与文物考古鼎力合作的基础性工程《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常设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建立了国际性的学术组织并组织了多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国音乐考古学呈现着繁荣、活跃的学术景象。
不过,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说,中国音乐考古学与普通考古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潜在着影响学科发展的因素和不可忽略的隐忧。
在理论上,迄今为止,中国音乐考古学并未受到中国考古学的正式认同。在考古学理论著作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的“考古学”条目中,受普通考古学影响所产生的特殊考古学分支现已包括了诸如美术考古学、宗教考古学、古钱学、古文字学和铭刻学等等,并不包含“音乐考古学”。
在实践上,中国现行的考古事业管理制度,只有国家文博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历史考古专业才有考古发掘权。以音乐学学术身份出现的中国音乐考古学家从身份和职业上均未被纳入考古界之列,更难以进入考古学的田野考古发掘领域。而在考古事业的机构和职位序列里,也没有“音乐考古”的建制和席位。
于是,音乐考古学与普通考古学在田野发掘的交叉重合区域里存在着制度性的专业脱节。音乐考古学与普通考古学的学术衔接保持着一种“你发掘,我研究”的线性流程及默契。音乐考古学家的研究工作,主要还是停留在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和出土文物资料做案头研究的阶段。偶尔几次考古大型发掘项目的参与,也是来自考古界少数知音的邀约,而非制度性保障下的常态工作。
这种情况对于两个学科和艺术及文化遗产事业都是不利的。
关键词:人类学;考古;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215-02
体质人类学是广义人类学下的分支学科,是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和类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现代人的体质调查和对古代遗骨的研究,从而获得更多的人类学信息[1]。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情况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古人类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存,目的是透物见人,认识当时人类的社会发展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习俗等信息[2]。两个学科之间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为主体,前者是直接的以研究人类遗骸为对象,分析其体质特征,了解当时的人类学信息,更多地认识到的是人类的自然属性特征。后者是通过研究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东西,间接地去推测过去的社会情况,人类生存和生活环境,侧重于了解人类的社会属性。中国考古学按纵向划分为若干个分支学科,如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隋唐考古和宋元考古等。不管哪一个考古学阶段,研究对象的主体都是当时进行社会活动的古代人类。因此,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是贯穿于整个考古学研究的始终的。
体质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大体上可以分为对古人类化石的研究,对古人种的研究和对现代人的研究,以及新兴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等。不同的体质人类学研究领域在不同的考古学阶段中都有所体现[3]。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出土的人类化石为人类学者们研究人类的起源和现代人的起源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和材料,新石器时代以后的人骨多用于研究古代人种的形成、分布、迁徙和消亡的过程。考古学可以为体质人类学提供研究材料,无论是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还是新石器时代及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类学标本均要靠田野考古发掘来提供。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考古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古人类化石可以作为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判断底层年代的一种依据:对古代人骨的性别、年龄鉴定有利于人们对当时的社会性质、劳动分工等情况的探讨;对古代居民人种归属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为解决考古学文化的谱系渊源和族属等问题提供若干参考的佐证[4]。
一、透骨见人
所谓的透骨见人就是通过观察和测量出土的古代人骨材料,分析其体质特征和类型,获取当时人类的人类学信息。具体地讲,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其性别的鉴定。人类学家们根据骨盆、颅骨的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准确地判定其性别。其次是对人骨死亡年龄的鉴定,通常专家们根据牙齿的萌出时间、磨耗程度、骨缝愈合情况、耻骨联合面的关系等多项参数,判定人骨的死亡年龄。我们要做到对性别和年龄最为准确的判定,就要结合各项参数,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综合分析人骨标本,慎重地给以结果[5]。
另外对人骨身高的推算和病理、死因和食谱的分析也是体质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身高的推算一般借助于股骨矢状径的长度和其他长骨参数相结合的模式,而最近也有学者提出用第二、第三掌骨的矢状径长度的推算身高的方法也能达到近九成的正确率。病理和死因的研究,则主要依据人骨某个部位的变异和缺失情况而判定。通过研究人骨内含微量元素的变化,对一些诸如骨质疏松、氟骨症、营养不良等古代疾病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通常对死因的判定,主要划分为是因骨伤骨病而早年夭折的,还是属于非骨伤骨病而自然死亡的两大类。
对一定数量的人骨进行食谱分析,可以为了解当地人的经济生业模式提供重要的线索,目前食谱分析方法主要是分析遗留在古人类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和对人骨成分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来确定当时人类的主要食性。
二、透人见骨
透人见骨研究对象是现代人群。我们通过对现代人群体质特征的形态观察和测量,按照一定的遗传学特征划分为若干个人种类型。如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和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在我国对现代人体质特征的调查多结合民族学材料,探究民族起源、迁徙以及彼此的基因交流等重要课题。但是我过现在的人种学研究方面还有许多空白领域有待填补,现代各民族的体质调查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人种学研究的力量就显得更加薄弱。如果我们将来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范围内搞清楚我国各民族人民的人种构成方面的来龙去脉,以后必将会加深人们对我国古今民族的起源、发展、分化和如何问题的了解,进而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统一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三、透骨见骨
透骨见骨是将不同个体或不同群体的人骨标本各项体质特征参数相对比,从而确定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遗传学关系,对判定人群的迁徙、融合、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根据。人骨的体质特征的观察主要集中在对颅型和面型的测量和形态学观察上。在此研究的基础之上划分出一个可以比对的标准。将不同组人群的体质特征进行想必对后,确定其关系的远近以及族群之间的基因交流情况。
四、透人见人
透人见人的研究对象也是现代人群。是以研究人群和人群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人类学研究领域。即我们在各民族的体质调查和古代文化谱系、种族情况的认识基础之上,把某个或某些现代人划入某些已知共有的遗传学特征的地域或民族中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根据这个人的形态学特征,可以推测他就是“四川人”等。在此,也需要提一下朱泓老师在1996年提出的将我国古代居民的人种成分划分为几个古老的类型,并解释了其源流过程。我们对现代中国民族的研究,也要认识到其古代人种类型和特征,了解其演变过程,对“透人见人”的认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对大学本科考古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弄清楚现代人的人类学结构,不只需要对现代人进行体质调查,也需要对古代材料有一定的把握,知其渊源和变迁,从而才能更好地解释各民族形成的人类需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泓.体质人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2-106.
[2]科林・伦福儒,保_・巴恩.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M].第6版.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1-21.
[3]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34-56.
[4]周亚威.论体质人类学研究解决的若干考古学问题[J].江汉考古,2015,(6).
[5]周亚威.北京延庆西屯墓地人骨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一、文献搜理是起点
文献“是记录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一切载体的总称”④。因此,对于撰写音乐论文来说,确定一个选题后,首要任务便是搜集相关音乐文献,并通过案头整理、分析和研究进行适当的取舍。因此,在针对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论文写作》课程中,还应讲授有关文献与文献学的相关知识。音乐文献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文献虽有共通性但更具其学科的特殊性。音乐文献不但包括以书面文字记录下来的文本类资料,还包括与音乐有关的各类实物乐器、乐谱、图像以及录音、录像等,上述种种都应纳入文献搜理的范围之内。
目前音乐专业学生在撰写论文时搜集文献的途径一般以图书馆藏书和网络资源为主。相对于图书馆中书籍类的文献来说,网络上的文献资源更加多元多样,但其中也不乏谬误和糟粕之说,因此鉴别网络文献真伪以及针对选题筛选可用材料也是音乐专业《论文写作》课程中应当授予学生的重要内容。目前常用之网络文献资料较多,如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即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即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等,皆可从中获得相关学术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会议纪要、年鉴等作为可靠的文献参考。
二、历史研究奠基础
恩格斯曾说过“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了解任何事物之基础,就是想要明了其历史,音乐也不例外。对于音乐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在其必修课程里安排的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或欧洲音乐史)等史学类课程都是与历史音乐学密切相关的,是音乐学学科中关涉历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内容。在音乐专业毕业论文中单纯的阐述某一音乐现象或某一乐种历史的研究算是最初级的追源溯流,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程度的相关历史便可完成。然而,若上升至对某一音乐历史的研究,则不但需要熟悉历史,更要掌握音乐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步骤,包括对前人已有研究的分析与总结;对史料搜集整理与辨析使用的能力;对史学研究状况的通达与展望等。
此外,与音乐历史有关的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等也对研究历史有极大的帮助。利用考古学的学科知识对与音乐相关的实物史料进行研究这是音乐考古学和音乐图像学的基础工作,可以认为是历史音乐学中的一个范畴。东方音乐也好,西方音乐也罢,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国家、民族的音乐,都或多或少留存下相关的实物材料,即经历了历史淘涤留存至今的一切与音乐有关的遗物或者遗迹。这些埋藏在地下若干年的古物,经过考古学家的发现与挖掘,在音乐学家的辨析与整理后得以重见天日,像当代世人展现出古代人类社会中音乐的面貌,比如墓穴中挖掘出来的古代乐器、棺椁中的生活用具,再比如石壁上绘述音乐的壁画、雕刻,亦或是图书馆、博物馆中收藏的乐谱等,对于历史音乐学的研究来说皆是重要的实物史料。
三、学科交叉助认知
在音乐学学科分支中有不少是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授粉的。其中有的涉及自然科学,有的涉及人文科学;有的涉及社会科学,有的涉及精神科学。
一般认为自然科学是增加人们对所生活的整个自然界的认知、总结众多自然规律从而引导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本质的学科知识。当自然科学类学科与音乐学交叉授粉后,就形成了诸如音乐音响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生理学等分支学科。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在选题时关注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若要展开此类研究,必须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相关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比如物理学、解剖学、数学等,这也是较少有音乐学本科毕业生倾向此类选题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些有关音乐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原理知识也有助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好的认知音乐的本质。比如音乐音响学有助于音乐专业学生从本质上了解体鸣乐器、气鸣乐器、弦鸣乐器、膜鸣乐器甚至电鸣乐器的发声原理,从而在演奏时有更好的感受和领悟。再如音乐生理学、音乐心理学则有利于学生认识人体发声的原理以及大脑接受音乐的感知过程。这些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对于音乐专业学生不但在实践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论文写作中也会有所帮助。
音乐学学科中还有一些是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精神科学密切相关的分支学科。这些边缘学科有的是从哲学角度探究音乐的内容和本质,如音乐美学;有的是研究社会与音乐关系的,如音乐社会学;还有的是以实地的田野调查为基础,挖掘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存在与发展的,如民族音乐学等等。这些交叉学科的学科知识是音乐专业学生撰写论文时极大的理论支柱。不但引导了学生的选题方向,更促进了学生理论研究的深度。在思考和撰写论文时,若能准确结合这些学科的知识,则更有助于学生把握论点,充实论据,提高论证的说服力。
四、结语
音乐专业教学中的《论文写作》课程是专门针对各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因此在传授基础写作技巧的同时,更应当紧密的结合音乐学各学科知识,突出该专业特色与亮点,引导学生选题和撰写。音乐学学科范畴极宽泛,在实际的理论研究中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情况也较多,这也是音乐学理论研究不断拓展和创新的体现。
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相关的音乐表演或实践能力,也不能忽视自身的专业理论研究能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和指导体验,尝试性的提出在音乐专业《论文写作》课程中糅合音乐学各学科知识,其目的在于构建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以期学生在该课程中形成健全的学科理念,在进行选题和撰写论文时能充分的体现音乐学的学科特征。同时,愿以此文作抛砖引玉之效,与诸多教授本门课程的教师共探音乐专业《论文写作》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学 以生为本 学研结合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009-03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外语技能已经成为鉴定人才的重要标准,作为工具学科的外语教育的紧迫性也日益突出。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各国的教育在世界科技、经济的繁荣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如何提高外语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推进国际交流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在各自的教育改革中,都把外语教育改革放到了重要位置,都在加强外语教育改革,以增进与他国的了解,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最终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比如,在荷兰学术层次越高的人英语越好,而且往往掌握多门外语。又如,印度虽然综合国力不强,但其软件业的发展却十分迅猛,这与印度占世界英语人才存量仅次于美国以及他们的英语优势有关。又如,日本于2002年推出一项教育改革方案:《培养“能够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又于2003年出台《培养“能够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行动计划》,计划通过改进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等手段,为日本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能够掌握英语的国际化下一代。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新加坡的英语教育侧重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等细节问题,如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引入和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等,其英语教育改革对促进新加坡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内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为能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我们面临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对研究生英语教育进行教学改革,主要表现在:
* 课题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编号:2010-SCG57)
②④111621云南省考古研究所等.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第三次发掘[J].考古,2009(8)
③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龙腾勘探有限公司.云南省剑川县海门口遗址考古勘探工作报告(内部资料),2009.8
⑤⑦⑨云博筹备处.剑川海门口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J].考古通讯,1958(6)
⑧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部资料。
12徐学书.关于滇文化和滇西青铜文化年代的再探讨[J].考古,1999(5)
13李晓岑、韩汝玢.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出土铜器的技术分析及其年代[J].考古,2006(7)
1419李昆声、闵锐.云南早期青铜时代研究[J].思想战线,2011(4)
15崔剑锋、吴小红.铅同位素考古研究——以中国云南和越南出土青铜器为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1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二)[J].考古,1972(5)
1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十七)[J].考古,1990(7)
20北京大学考古实验室内部资料。
22戴宗品.云南永平新光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2(2)
23云南考古研究所等.云南大理市海东银梭岛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9(8)
24阚勇.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J].考古学报,1981(3)
2527戴宗品.云南永仁菜园子、磨盘地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3(2)
26阚勇.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报,1977(1)
28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文管所内部资料。
29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30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0(2)
31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柳湾[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33阚勇.云南剑川鳌凤山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1986(7)
34闵锐、万娇.云南大理市海东银梭岛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9(8)
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的课程设置:分级分层次;知识型、技能型;基础型、提高型;综合型、单项技能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研究生英语的教材建设:研究生英语写译教程;英语听说教程;跨文化交流教程;实用听说教程;实用写作教程;实用翻译教程;国际会议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
研究生英语课堂的教学改革: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严格教学过程的管理。
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的考试改革:比如,北京市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测试;清华大学水平2英语测试;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口语测试。
研究生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比如,清华大学网络写作平台建设;北京理工大学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建设。
通过对中国美术学院不同英语学习水平和各个专业的研究生进行调研的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有:研究生英语教学基本上与大学英语教学雷同,只注重语言的基本训练,没有形成研究生英语教学阶段的特色和重点,无法为研究生的专业研究与发展提供直接的支持;教学中忽视了艺术类学生的认知特点,忽视了个性化语言学习的需要,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进步缓慢;教学内容单一,一直以来都是使用普通高校(文理科)英语教材,难以满足研究生的学习要求,这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灵性;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测试评价体系缺乏合理性,学生的成绩主要由期末考试决定,学生中普遍存在“为考试过关而学英语”的现象等。
笔者认同白靖宇教授的观点: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知识+外语知识”。外语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获取信息的能力,二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三是沟通交流的能力;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四种能力:一是获取知识的能力,二是创造知识的能力,三是应用知识的能力,四是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白靖宇认为外语创新学习,首先要求研究生转变学习观念,英语教学要从传授语言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搜寻、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外语学习方法要适应时代,同样也需要个性化。
作为美术类的高等院校,中国美术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成绩卓著的艺术人才,其教育成果和教学水平毋庸置疑属于高水平。随着21世纪的发展进程,艺术类专门人才也越来越多,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之下,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更高,除了具备过硬的艺术业务水平之外,需要专业人员能够较熟练地使用外语在各自的领域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探讨与合作。研究生英语教学之目的,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言技能,还必须实现以语言为载体的多维文化视野拓展,让英语教学与时展、社会需求和个体需要紧密结合而体现出其鲜活的生命力,让艺术研究生的激情和创造力在语言学习上也得以较充分的展示和发挥。
本课题围绕“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探讨研究生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我国21世纪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展开研究。
二 教改思路
李岚清在《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的序言中说:“当前,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加速发展,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正日益突出。外语教育在加强国际交流、对外传播我国优秀文化、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生是我国高校高层次的学习者,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较高的起点上,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他们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国际交流活动。
针对美术院校的研究生英语教育,针对艺术类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艺术领域语言与材料,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尝试走出一条适合美术院校乃至整个艺术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之路,使英语真正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切实有效的工具,而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由此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美术院校研究生教学特点为出发,视语言和艺术互利合作共进,使语言认知与艺术实践活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消减心理隔阂。通过围绕美术和人文等艺术专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语言学习,有助于学生在语言技能提高的同时,逐步完成艺术和人文素养的积淀,促进营造良好的校园语言学习及文化氛围。
第二,研发适用于美术类研究生英语学习的教材、配制多媒体课件和利用网络资源等,改善传统的检测手段和方法,促使英语教学功能从单纯基础语言培养向语言实用能力转移,特别是向专业英语能力培养转移。
第三,以学带研,以研促学,学研结合,以专业助推英语学习,以英语提升专业研究。学习、研究、应试三位一体,互动、互利、互促、共进,从而实现:调动英语学习主动性,提升专业研究能力,并提高英语考试成绩。
第四,以生为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为核心,注重语言教学的个性化,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其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最大可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 实践措施
1.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
组织教师积极申报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展开理论研究。更新教师观、学生观和师生关系观,改变教学理念,使语言和艺术互利合作共进。艺术研究生作为成人学习者,有自己的学习环境、特点和风格。这决定了课程只能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和教师协商制订适合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
这些年来,笔者先后完成了浙江省教育厅及中国美术学院重点课题:“美术学院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美术学院英语课程的教材探讨与开发”和“英语考级词汇幻灯动画记忆的探索与实践”等。
2.研发课程资源
蔡基刚在论述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时说:“我们应强调课程设置,逐步把重心移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他就内容型教材作了这样的描述:将语言教学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根据学科知识,并不十分专业,但比较有系统;引导学生注意的是内容,让学生在内容学习中“习得”语言,扩大词汇量;将重点主要放在社会语言和语言策略的学习上,放在语言使用和交际上。
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实现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在开发美术类研究生英语课程资源时,将英语语言教学和专业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课程内容的选择就是根据美术学科知识,虽不十分专业但比较系统,同时注意内容的趣味性、信息性和可操练性,以引导学生在接触专业知识的内容学习中“习得”语言,并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从内容选择到结构安排到教学活动设计再到课后练习规划,均从美术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语料新颖实用,文章短小精悍,题材多样,体裁不拘。文章主要选自当代英美书刊及互联网部分网站,有的是从某些著作中摘录的片段,有的是在原材料基础上略作改写以适合美术类学生的英语水平的短文。
笔者至今编写出版教材:《美苑英语——造型篇》《美苑英语——设计篇》和《美术英语》。
3.配制特色课件
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手段,集文字、图形、图像及声音于一体,生动有趣的内容加上图文并茂的界面,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现代信息技术还能创造真实的情境,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其多感官并用感知语言,从而达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
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研制《美苑英语》《美术英语》教材的特色课件。这些课件的特点:(1)融语言基础知识学习于专业短文阅读之中,使语言知识更具吸引力,提升教学效果;(2)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的背景知识补充于课件中,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其求知欲;(3)编入配套练习,突出重点、形式多样,兼顾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4)PowerPoint课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声像俱佳、色彩悦目。
4.激活课堂教学
充分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和学习兴趣展示各自独特的学习成果。
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应该是意义学习,它不是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种学习效率最高,且掌握后不容易遗忘。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在阐述人本主义教育要素时指出:教师应重视作为个体的学习者,尊重学生的个人需求和个人情感,鼓励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责任感,为具有真实个人意义的学习和全人教育创造最佳条件。他认为,学习过程应该是自发的并且有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因素共同参与的;只有这样,学习才能够持久地渗透到学习者个体全人发展的各个方面。
学习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是学生在与教师、学习任务以及外部环境的互动中不断构建意义的过程。良好的课堂气氛是由教师和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彼此合作共同营造而成的。这种互动表现在:授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把教学内容同学生的个人需求联系起来;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个性、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
艺术类学生本来就想象力丰富,当他们在实践这种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时,各自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图文并茂的PowerPoint课件,加上声情并茂的解说,让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或结合自己的专业,或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利用课外时间查寻资料、获取信息,组织好材料、准备成讲稿,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流互动。交流时由于各自专业或不同兴趣所带来的心灵碰撞、智慧启迪,进而展开讨论、相互学习、分享快乐。作为教师,适时给予点评,与学生互动共进。
5.带动课外教学活动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只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自身体验和独立思考而逐渐培养起来的。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每个人的独立人格,保护每个人的自尊心,帮助每个人充分地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教学活动从课堂向课外延伸,实现学生在课内学到新东西、留下新疑问,带着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课外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课外学习的目的。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的“学研结合作业”都是课外完成的。“Tell me and I forget.Show me and I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 learn.”事实正是如此,获取知识主要靠学生自己的实践与探究。
6.改革评价方式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强调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而研究生英语评价体系一直以来只是一维的,即通过统一的测试检查学生语言知识获得与否。为了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重视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我们改革评价方式: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坚持评价标准多元化和评价形式多样化;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期末考试中考核常规技能(听、读、写、译)的成绩与平时课内课外学习行为和能力的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四 结束语
目前,研究生“学研结合”的演讲作业以及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所需研读的或翻译的英语原版著作等,均被视作研究生“学研结合”的成绩,其中的优秀篇章将结集公开——既可以作为研究生英语学习的成果,又可以作为后来者们新颖的学习参考资料。
笔者在研究生英语教学创新实践的路上,才迈出一小步,必将继续尝试着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来传授专业学科知识,以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来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从而改变目前研究生英语教学发展的瓶颈,培养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各自专业领域内的信息,并参与各种学术交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新闻中心.白靖宇教授畅谈研究生外语教育与21世纪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EB/OL]. http:/// bencandy.php?id=2751
[2]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3
[4]蔡基刚.试论第五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理念和原则[A].邱东林、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探索与展望[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