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资源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信息的快速增长与“易逝性”使各部门对网络信息保存的需求变得必要和迫切。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网络信息保存项目。基于此,本文对网络信息资源存档(WebArchive)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希望档案部门在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方面取得发展。
[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存档
网络信息以呈现随机无序、爆炸式的指数增长,具有易逝性,网络信息资源的大量流逝问题(网络信息的存在周期为44天)引起了多方问题,如:教学中网址链接在使用时过期、网络虚拟遗产纠纷、游戏系统消失造成玩家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人类社会的网络历史遗产的消失等问题,这些情况逐渐引起了各方关注。图书部门在对网络图书进行管理时,也管理了网络资源库中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灰色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数据库建设并长期保存,随后开始进行网络出版物的保存和数据挖掘。创建信息资源或多种资源数据库是一种数字资源的档案化管理。这项工作做的比较好的是图书管理部门,其还协同法律、经济以及情报等多个部门参与工作,从而引起了多方对网络资源的重视。
1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问题产生的背景
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资源多格式存在,多渠道、爆炸式产生和增长,这为社会生活多方面提供了信息便利。但网络资源并不是任意获取,而是分等级的被人们获取,比如一次文献、二次文献或者灰色文献,政府网站中的政令信息、个人博客等。通过应用和总结,网络资源成膨胀式、难收集、难检索、易逝性呈现并消亡,因此许多有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亟待专人负责收集和保存。网络资源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开始重视网络资源,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开发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在大数据环境下为知识管理、信息挖掘提供资源。现在任何人都可以制作信息,个性化和全民性的信息生产多样化,已经无法控制。
2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概念的界定
易混淆的概念主要有两个:一是客体方向,对客体界定的不明确;二是主体行为,即是主攻保存还是主攻利用。在客体方面,主要的表达方式集中在以下几个关键词上:数字资源、数字遗产、网络信息资源、网络资源。
2.1对客体概念辨析
数字资源是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存取和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简单理解为基于计算机的信息资源总和。数字遗产是指互联网上的数字文化遗产,即以互联网为承载形态的文字作品、资料、图片和影音形成一种文化传承的遗产,也就是现在互联网上的读书频道、文化频道、博客、论坛、BBS以及空间等里面涉及的创作、记录等内容。数字遗产——互联网上的文章、资料、图片和影音的保存,基本上都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遭到来自非用户操作的删除、更改,甚至商业网站亏损倒闭后,个人空间就会被注销,内容就会受到不可逆转的毁灭。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其具体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网络资源的外延更大一些,它除了信息资源外,还延伸到信息资源的引申资源,涉及关系网络和社群网络。而网络信息资源更偏向情报信息,与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资源相比较而言,网络信息资源内涵于网络资源,网络资源是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传播和网络软件管理的信息资源。
2.2对主体行为的理解
网络信息资源存档会同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这个概念相混淆。两者是相近但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双方都涉及网络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的长期存取,即有关信息的共享问题。但是网络信息资源存档(WA)更注重对网络信息资源资源的建档和档案化管理。网络资源存档的内涵:有关主体有选择性地对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网络信息进行捕获、归档、存储等档案化管理过程,其基本目标是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存档,更全面、真实的反映和再现社会活动的本来面貌,并满足相关主体对网络信息的长远利用需求。具体有以下四点:一是WA的目的是再现社会活动的本来面貌,实现网络信息的长期保存和利用。二是WA的行为主体具有多样性。三是WA行为具有高度选择性。四是WA的行为程序具有规范性。笔者更倾向将WA定义为一种对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管理的行为。学界网络资源存档的理解还有:认为WA是一种对网页进行网页快照的行为。笔者认为网页快照无法满足多种格式的要求,目前视频和视频直播已成为网络较火的一种信息资源,这就是网页快照无法做到的。
3档案部门应对网络信息长期保存的措施
3.1从国家战略层面重视
从国家宏观战略方向看,笔者认为国家档案部门应采用顶层设计,统一领导,分层管理的方式来建设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保存项目。同时,对国外具有保存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有选择性的进行保存和研究。
3.2在政策上进行探索
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将许多档案信息资源上传到网络上,因此,这就更加给网络信息资源的保存增加了压力。政策上的保障是其前提,也是指引方向的引路灯。下面提出一些笔者的建议。从内容上,可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WebArchive做法,台湾网络典藏项目针对各级政府网站、教育及学术机关网站(研究机构、社会教育机构及大专院校及所属系所网站)、图书馆网站(各大专院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图书咨询学研究单位及图书馆团体网站)、重大社会议题网站(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社会重大议题为向导,收藏与该议题论述相关的网站,如:环境保护、教育改革、媒体改革、金融改革、土地规划、全民反恐以及公民投票等)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化的政府工作网络,该网络更便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好的服务群众。从格式上,通过对文字格式、视频、音频、游戏服务器等的保存,进行项目编目,除采用存储器阵列等方式,还可以开发新型存储器等。这些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科技,也可以参考其他国类似的项目。
3.3在运行中寻求协作
网络信息资源存档保存,既需要档案部门率先引领,同时也需要计算机技术部门的配合,技术难题是攻坚克难的关键。不仅如此,法律、标准、政策、企业等都需要协同进来。因为这一项目的成功应用,将会对社会生产和管理、经营带来不小的变革,因此需要这些部门共同努力。
4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存在的问题
4.1对WebArchive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不足
许多游戏网站在运营十多年后,往往面临关闭服务器的境况。而该服务器的玩家却还在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当关闭服务器后,这类资源将面临永远消失的状况,如果WA项目忽视了此类资源,是否是对人类遗产的一大缺失。在21世纪的某些阶段,人类行为缺少了合理的解释,是因为未对当时网络信息资源的原生资源进行存档保存。因此,重视和重新认识网络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档案化保存是一种对全人类记忆负责的表现,这些只是笔者了解到的某一种情况。对于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来讲,都建设有自己的网站,对网站内容会进行及时更新,做好宣传,同时单位内部的业务也会通过网站进行沟通,这些原生的网络信息资源若不加以及时保存,待到查考时,将无从下手。
4.2资金投入少
技术和管理的革新,资金投入是硬性指标。只有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在硬件更新上配备最好的设备。对于企业或政府而言,这类投入想要在短期内盈利,怕是很困难的。通常这种投入都伴随着时间而增长,很少有投资者能够具有前瞻性的看到长期投入对整体运作的意义,许多投资者和决策者很难做到有前瞻性的去审视对本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投入,更难看到这种投入的回报在生产和经营领域的贡献。
4.3技术含量低
网络信息资源存档保存所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和开发软件形成的系统平台伴随着IT技术的不断翻新,需要不断更新。但是这目前在我国很难做到,因为许多档案尚属于国家非盈利部门,属于经营性企业的档案和网络信息资源也很难获得企业和部门的资金投入,这样就更难获得技术投入,许多部门的检索功能还停留在人工纸质和手动阶段。在技术方面我国较国外稍弱一些,但相信在借鉴他国发展历程并进行我国自主研发后,技术问题将迎刃而解,且指日可待。
4.4归档权限模糊
法律责任分配问题探讨至今尚无定论,相关人员需进一步同法律部门进行研究讨论。
作者:孙辉 单位: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谢欢,郑永田.数字遗产保存:图书馆义不容辞的使命[J].图书馆论坛,2012(4).
[2]耿磊.对网页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若干思考——InternetArchive和WebInfoMall项目的启示[J].湖北档案,2012(2).
[3]黄峒胜.网络信息保存运动对我国图书馆建设的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0(6).
[4]周佳贵.美国数字信息保存计划——NDIIPP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1).
[5]周毅.网络信息存档:档案部门的责任及其策略[J].档案学研究,2010(1).
[6]周毅.论网络信息存档权及其生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
[7]赵俊玲.挪威网络信息保存项目Paradigma[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4(3).
[8]谢春林.英、美、澳、挪网络信息保存政策的经验与借鉴[J].情报资料工作,2009(6).
[9]张小芳.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体系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5).
[10]臧国全,田莉.数字保存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解析——基于集体创作型Web数字资源保存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
[11]肖琬蓉.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质量控制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5).
[12]何朝晖,戴龙基,肖珑.共建共享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
[13]郭家义.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的标准体系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4).
[14]陈清文.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研究综述[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6(1).
[15]孙红娣.论开放存取中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问题[J].图书馆学研究,2005(11).
[16]赖朝新.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主体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2).
关键词:信息资源集成;因素分析;效用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现代经济的三大资源包括物质、能源和信息,而创造财富的要素也由土地、资本、劳动扩展到信息;由此可见,信息资源对于现代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企业信息资源包括技术信息、财务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等,将这些信息资源集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信息共享,发挥其整体效益是企业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使其集成的效用最大化。
一、企业信息资源集成概述
企业信息资源集成产生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历史意义。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其作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成为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关于企业信息资源的概念,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企业信息资源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经过有序化加工处理并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企业内部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市场需求信息、经营环境信息。广义企业信息资源是指企业信息资源除了包括信息内容外,还包括信息在交流、处理和传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相关因素,如信息、信息技术和人。与之相对应,企业信息资源集成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它是从集成的角度来分析、对待企业信息资源活动及其因素,是在一个统一的目标指导下,实现企业各系统信息因素的优化组合,在各系统信息因素之间形成强大的协同作用,充分有效的发挥企业信息资源的潜能和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放大系统功能和实现系统目标。
二、影响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因素
影响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因素有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部分。一般而言,企业外部因素的变化是不受单个企业行为影响的,不由单个企业控制的,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等。因此,对绝大部分企业来说,与其耗费大量资源与时间试图改变整个外部因素,不如使自己的活动适应外部环境。而对于企业内部因素,一般包括企业信息组织、企业信息资源的质量、企业文化等,企业可以发挥较大的影响力,往往能成功地改变影响因素的结构和活动规则。
1、政治法律因素。政治法律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这些因素常常制约、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尤其是影响企业较长期的投资行为。如,从国内来看,政治法律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的国体与政体、关税政策、进口控制、外汇与价格控制、国有化政策,以及群众利益集团的活动等。
政治法律环境对企业来说是不可控的,带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只有适应这些环境,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国家的政治路线、政策、法令、法规的要求,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政治环境的变化带有突发性,虽然人们可以预测政治环境变化的基本方向,但是每一次政治大变革的发生时间、具体内容、持续时间及其破坏性的较详细的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
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指国民经济总的发展状况、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及经济发展趋势、企业所面临的产业环境和竞争环境等。经济环境的变化一般是有连续性的,其发展进程相对平稳,发展速度和结果也是可以预计的。反映经济环境特征的指标主要有利率、货币兑换率、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等。对企业来说,经济环境最终表现为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社会购买力。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在一波大牛市中,可以高价发行股票,很容易地获得资金,而社会购买力的大小又取决于社会总体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资金的供应程度等因素。
3、技术因素。技术环境是指目前社会技术总水平及变化趋势,技术突破对企业影响以及技术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它具有变化快、变化大、影响面广的特点。反映技术环境特征的指标主要有当前社会技术总水平及变化趋势、由于新技术的产生可能会出现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企业新技术的具体应用等。影响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信息技术可以界定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送技术、信息应用技术等四大技术。就目前而言,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的建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SCM、ERP、CRM等系统的应用,电子商务的广泛开展,为企业信息资源集成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
影响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各个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的组成结构,突出了信息资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与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关系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企业信息资源集成有两个支柱,即社会人文性的政策法规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图1)
4、企业信息组织。在信息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与深化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其生存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在关注与强调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的同时,对于其中人的因素及其作用等相关方面缺乏相应足够的重视。人是企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企业的信息组织是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和重要保证。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都设立了首席信息官(CIO)职位,负责整个企业信息的规划和管理。企业信息组织的职能基本包括:①战略信息管理。主要负责项目投资、组织设计、经营决策、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的论证、调研与规划等方面的职能。②一般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的一些基本信息、企业数据库的运营与维护、企业MIS和企业内部网的开发和管理,以及信息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换与共享等。③信息技术中心。主要负责为企业提供与信息有关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如数据库技术、信息交换技术、网络技术等。
5、企业信息资源的质量。企业信息资源的质量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提供服务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具体量化的信息指标体系。它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体现企业实力的一个方面,并且对制定企业总体战略与实现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具有显著影响。企业信息资源的质是指该指标体系是否反映了其信息资源的本质属性,是否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信息资源的主要特征,是否能够满足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对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要求;而企业信息资源的量是指该指标体系是否反映了其信息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属性,如时间上则要求历史的数据是否齐全,空间上则要求数据的各个指标是否全面。
一般企业中,主要有五类资源,即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可以使用表1中的企业信息资源指标体系来进行评价。(表1)
6、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有的,并且在企业内代代相传的信仰、期望和价值观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企业精神、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沿袭的传统和习惯等。企业文化塑造企业行为,并对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引导着企业的战略选择,企业文化代表组织成员所共享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企业精神属于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企业精神为企业战略的选择提供基础性依据。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企业制定战略之后,就需要全体成员有效地贯彻实施,企业文化为战略实施提供行为导向,并具有的独特的激励功能。是否重视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在某种意义上也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如果企业有良好的创新精神,有重视信息的传统,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在理念方面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三、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因素效用评价
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因素效用评价是运用各种模型对关键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这种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这些关键因素对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影响的性质,即机会或威胁,以及它们的相对重要性。
1、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因素评价矩阵。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因素评价矩阵可以帮助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内外部影响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在该模型中可以清晰地反映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其具体分析步骤如下:①由企业领导者识别企业内外部条件中的一些比较关键的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指标的数量。②为每个关键因素指定一个权重,以表明该因素对企业信息集成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取值范围从0.0(表示不重要)到1.0(表示很重要),但必须使各因素权重值之和等于1。③以1,2,3,4评价值分别代表相应因素对于企业信息集成影响的重要程度。1代表不重要;2代表比较重要;3代表重要;4代表非常重要。④将每一因素的权重与相应的评价值相乘,即得到该因素的加权评价值。⑤将每一因素的加权评价值汇总,就可求得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因素的综合加权评价值。
表2为某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因素评价矩阵。从表2中可以看出,该企业的主要优势在信息资源的质量,评价值为3.90,劣势在企业文化,评价值为2.30;从加权评价值来看,信息资源的质量为1.56,技术因素为0.58,这两个关键因素对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影响最大;该企业的综合加权评价值为3.36,说明该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因素的综合地位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上,主客观条件都比较好。(表2)
2、企业信息资源集成效用分析模型。信息资源集成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信息资源重新优化组合,使其各因素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最终使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按照前面提到的企业信息资源的广义概念,企业信息资源包括信息、信息技术和人的因素三个部分,而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因素评价矩阵中基本包含了以上因素,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信息资源在空间上的分配问题,即信息资源在不同的行业、地区、企业之间的分配是不均衡的。一般来说,高价值的信息资源总要流向高收益的地方,因而需要决策者对信息资源统筹安排。空间上的资源分配是制约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效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企业信息资源集成效用分析模型可以归结为是对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因素评价矩阵、信息资源空间上分配的函数。即:V=f(C,P),其中,V是信息资源效用函数,C为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因素评价矩阵,P为信息资源空间上的分配。对信息资源集成的管理,要求效用最大,即max(V)。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霍国庆等著.《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战略理论与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关键词:档案信息 资源 利用 开发
0 引言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有3574个,保存着整个国家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总馆蕴藏量176亿多卷件,其中综合档案馆有2980个。综合档案馆是按行政区域设置的收集和永久保管多种门类的档案和有关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利用的机构。它更是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为本地区广大群众服务的信息中心和文化阵地。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开发这一个重要课题的探讨,对于综合档案馆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三要素
1.1 主体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离不开开发主体,没有开发主体的加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犹如海市蜃楼,只是永远的停留在人们美好的想象之中,永远难以真正把握其真正内核,也永远难以形成开发之果!
1.1.1 主体的开发意识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主体的开发意识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实际开发程度密切相关,开发意识的自觉与否或者说开发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程度和结果。主体的开发意识越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则越能得到积极开展;反之,开发工作则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也不利于整个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展。所以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离不开档案信息资源主体开发意识的提高。
1.1.2 主体的开发能力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主体的开发能力是以档案机构的人才结构和档案工作人员的自身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为基础的,人才结构的优劣与否,档案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主体的开发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知道虽然主体的开发意识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仅仅具有意识是不够的,意识只是起着指导和推动作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真正开发还必须要在档案机构的组织领导下,适度分工,有各个具体的人(档案人)去完成,所以我们说档案机构的组织能力和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对开发工作同样至关重要,它是档案开发主体开发能力的基础,直接关系着开发工作的成效。
1.2 客体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客体就是指主体在一定条件下(环境)被主体加工或作用的对象。实际上,我们所说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客体也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笔者认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客体即是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开发对象,具体说来就是指存在于档案实体机构内外的档案信息与档案信息载体共同组成的档案信息资源,其中主要部分是档案机构内的档案信息资源。这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基础,没有客观存在的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在档案信息资源存在的客观条件下进行论述的,所以笔者将不再讨论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无问题,而是直接在假定档案信息资源客观存在的基础上论述它(客体)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影响。
1.3 环境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仅仅是要求主体具有开发意识和开发水平,客体具有可用性、有用性,同时,它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任何事务和活动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也不例外,它也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开发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去作用于开发客体,从而形成适应社会需求的开发产品,为社会提供服务,实现档案信息的存在价值,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同时促进档案工作本身的开展和局面的好转,拉近档案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使档案不再充满神秘色彩,相反,应该使人们通过我们的开发产品认识到档案及档案工作与社会息息相关,档案信息对社会至关重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很有必要。
2 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档案馆的建设和发展的高度,全方位搞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2.1 必须重新审视档案信息资源的功能
一是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各项工作迫切要求决策科学化,这就需要决策者准确地把握当地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沿革,进而理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脉络,由此可见,档案信息与科学决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是处于基础的地位。
二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市场功能。档案作一种信息资源,从立卷归档,编研开发,提供服务,实质是一种对信息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不仅要考虑它的使用价值,更要注重它的产品价值,提高档案信息的含“金”量,及时推向信息市场,使档案信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找准位置发挥作用,显现价值。
2.2 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资源是无价的,如果缺乏有针对性地开发,不能及时为社会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就不能显示它的价值。因此,必须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
一是立卷归档必须保持馆藏档案的特色。最为主要的是立卷归档工作要正确处理立卷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建立健全反映地方特色经济、特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档案,进而开发有特色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发展地方经济和各项工作服务。
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编研是一项有较高层次的信息开发工作,要结合当地实际和经济社会建设的热点问题,开发有针对性的档案信息,编印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三是深层次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档案馆的馆藏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档案信息未被系统地、深层次地开发利用。以档案的经济信息为例,在这些档案史料里,记载着本地区经济建设的具体政策、成就、经验以及经济管理活动的措施、方法等。深层次地开发,就是深入研究这些经济活动方面的档案史料,根据研究成果写成报告或论文,提供给有关方面作参考。
2.3 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需要,实行有偿服务
市场经济为档案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档案信息利用必须和市场经济接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去为其服务。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目前实行有偿服务的种类和项目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档案保管的有偿服务。要求对各行各业,社会各界的立卷归档保管实行一定数额的收费。
二是原始凭证鉴定的有偿服务。要根据利用者要求,提供有偿的法律鉴定结论。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信息网格技术的特点,分析了信息网格技术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功能,探讨了信息网格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资源逐渐呈现出海量、异构、分布、动态、自治等特性,“信息孤岛”大量出现,现有通用信息服务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用户面临着“信息迷航”、“信息过载”等问题。信息网格技术通过对异构信息资源的同构访问、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集成和信息服务的个性化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
一、信息网格的概念
信息网格是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协议规范、Web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智能信息平台,在该平台上,信息处理是分布式、协作式和智能化的,用户可以通过单一入口访问所有信息。信息网格主要解决广域分布、异构、海量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问题,包括信息的监测、搜集、注册、发现和检索。其目标是构建架构在OS和Web之上的基于Internet的新一代信息平台和软件基础设施,解决互联网上存在的“信息孤岛”、“应用孤岛”和“用户孤岛”问题,改变基于网站的信息和获取模式中存在的效率低下问题,最终实现服务点播和一步到位的服务。
二、信息网格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功能
(一)信息资源的集成功能。
在信息网格中,信息用户将通过单一入口访问所有信息,信息资源被统一管理和使用,用户可以通过网格门户透明地使用整个网络资源,他们看到的是一个逻辑门户上的若干与自己相关的频道,而不要在成千上万个网站中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与互联网环境下,信息资源零散地分布在各个网络站点,用户必须面对上千万个网站而束手无策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二)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体化功能。
信息网格对信息资源的管理是分布式、协作式和智能化的, 从信息存储到用户的浏览服务,信息网格纵向地为用户提供集成一体的方案,它不需要程序员进行二次开发,只需要管理员做简单的配置,就可建立服务平台,这将从根本上克服互联网因分散管理所带来的缺陷。能否一体化是信息网格与目前Web服务的主要区别,Internet的作用是将各种计算机连结起来,而信息网格是将各种资源(内容)连结起来,把全球信息资源有机结合。
(三)信息服务的个性化功能。
网格将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如计算机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等实现互联互通,信息网格将实现异构信息资源的同构访问和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集成,并重点拓展信息服务功能,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来自整个网络的个性化服务。
三、信息网格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
(一)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
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取决于信息的连通状况,资源共享是网络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信息网格技术的出现,将实现知识单元的描述和组织,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框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等,使得用户能方便地、处理和获取知识与信息,解决广域、异构信息的共享、互连和互操作问题。信息网格着力解决信息连通问题的主要思路是把有一定关系(包括语义和逻辑)的数据从逻辑上连接在一起,在不考虑安全限制的前提下,从一个信息源可以到达连通的其它任何信息源,虽然这些信息能存储在不同的位置,但对访问者来说,不必关心它们的实际存储位置。利用信息网格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使用,用户可以通过网格门户透明地使用整个网上资源,大大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
(二)提高信息资源检索的能力。
信息网格通过提供一组服务来支持资源和信息发现,通过存储资源使计算可以在异构的存储资源上进行,网格还将采用一种所谓的广域缓存技术,它自动地把用户最需要的信息放在离用户最近的服务器上,用户可通过网格在较短时间内把需要的信息从不同的数据库中找出来综合在一起,省去了多次访问不同数据库的麻烦。信息网格可提供基于元搜索引擎的检索机制,它通过一个统一用户界面帮助用户在多个搜索引擎中选择和利用合适的搜索引擎来实现检索操作,形成一个由多个分布的、具有独立功能的搜索引擎构成的虚拟逻辑整体,从而实现对这个虚拟整体中各独立搜索引擎数据库的查询与数据处理。信息网格能够方便地建立基于Push(推送)技术的信息检索系统,在用户初次使用时设定所需的信息后,能够把网上相关信息用Push或Netcasting(网播)的方式送到用户面前,使用户避免了长时间的网上搜索与去伪存真的处理,极大地提高信息检索效率。
(三)有利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服务。
在信息资源的管理方面,由于网格信息系统是采用元数据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属性,这非常有利于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发现,信息资源被统一管理和使用,用户可以通过网格操作系统透明地使用整个网络资源,通过单一入口访问所有信息。对信息服务机构的工作方式将带来革命,将引发信息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改革,静态、被动的服务模式将向动态和主动转化,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将发展为多向、多维的信息交流,单一、迟滞的信息管理与服务将发展为灵活、便捷、高效的柔,信息服务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将通过竞争得到精练和提升,信息服务将更加完善。
展望未来,信息管理活动将更注重知识内容的挖掘,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确化的服务,解决知识信息的海量存储、智能检索、高度共享、高速传输等问题。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信息网格技术必将推动信息资源管理活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参考文献
1 影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
(一)对档案信息资源不够重视
鉴于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长时间都是采用的纸质存储方式,档案在入库后要想进行查找往往较为麻烦,由此也就造成了档案的利用率得不到有效提升,人们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也相对较差。此外,因为部分单位领导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未能够引起足够的关注,认为档案工作无关痛痒,只要不发生遗失情况就算是完成了工作要求。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长期得不到改进,体制机制效率地下。上述问题均造成了目前档案管理水平的严重滞后,对于相关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也十分有限。
(二)档案管理创新力度不足
受到社会经济的快速化发展,社会信息化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网络现已被广泛普及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中,然而档案管理工作却还是难以满足于人们在信息化、网络化及高效化方面的需求,仍大量存在着以纸质档案存储与管理的工作方式。这一现状情况也就直接导致了档案信息资源无法全面、有效的传播开来,分享效率大大降低,?Y源利用率长期得不到提高。人们本可以通过档案信息资源解决的问题却无法及时得到相关信息资源,不得不从其他方面寻求办法,长此以往便会导致人们对档案管理丧失信心,所提出的档案查阅需求也越来越少,这也会反作用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使其滞后性大大加剧。
(三)档案管理基础设施陈旧
受到人们对档案信息资源长期的轻视思想影响,各单位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所投入的经费也十分有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无法得到及时更新。在部分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档案工作仍停留在纸质形式,即便应用了电子化档案管理方式也还是停留在单机阶段,未实现网络连接,仅能够在本系统内部进行相关档案的查找工作,和其他相关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长期得不到提升造成了档案信息资源难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需求。此外,基础设施的不齐全,档案管理软件开发与应用不够及时也在极大的程度上造成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效率长期停滞不前。
(四)档案服务方式较为单一
鉴于档案获取难度较大,人们常常会对档案会产生出一种神秘性的感受,认为档案信息好像都是保密性质的,一般人无法获取。同时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还存在着的较为严重的思维定式,其在接收新技术、新管理理念时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无法在第一时间便接收并应用好相关的新型技术与理念,由此也就使得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无法实现高效推进。这一思想观念是传统档案服务方式较为单一所遗留下的历史问题,因而针对这一问题积极转变档案服务方式已经十分迫切。
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策略
(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
要想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要把握的根本点还是人才,只有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方可实现将客观规律运用到日常工作之中。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过程中,人才地位至关重要。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人才而言,必须要求其不仅要能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掌握档案归类、整理的基本操作方法,同时还要求其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掌握在信息时代进行档案管理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有关的新型管理专业知识,因此对档案管理人员本身要求其就是具备高素质水准的综合性人才,相关单位在这一方面还应大力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建设处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以便能够更加有效的适应于越来越普及的档案服务工作。
(二)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意识
就当前我国档案资源的开发现状来分析,若要想尽可能的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更加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便需在思想层面上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首先一点便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扭转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观念,并积极建立起符合时展潮流的思想观念,促使其能够对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达到深刻认识,将滞后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及时予以调整与改进。另外,主要负责档案管理的人员也应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尽快适应于新的信息观念,有关从业人员也应与时俱进学习新的管理思想与技术,拓宽档案知识面,以此来促使自身能够更好的适应于目前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以期能够为档案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档案工作的资金与基础设施投入
要开展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对于档案管理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目前的基础上扩大资金投入力度,改进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之时可依据以下三步骤来逐步实施:⑴对所获取到的各项信息资源予以搜集、分类,并进行初步筛选及整理,利用对档案价值的评定来进行档案归档,促使档案信息资源能够达到更加规范化的程度;⑵把所搜集到的资源放进档案数据库内,借助于对标准数据库的构建来促使档案能够被整理、存放至特定的位置,确保档案信息资源能够实现标准化;⑶尽快监理档案信息资源集合平台,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在完成了对档案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后,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便可有的放矢,切实提升对档案资源的利用率。
(四)开展档案管理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只有加强沟通交流,方可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共享,并由此来降低对人力、物力、财力的额外损耗。档案管理部门应及时观察到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并结合以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出适当的联合策略,主动增强和相关信息资源管理部门的密切协作,走合作发展道路,拓宽自身所服务的领域范围,提升对社会的服务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