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纺织工程就业现状

纺织工程就业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纺织工程就业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纺织工程就业现状

纺织工程就业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纺织高职院校 机遇 挑战 对策

[作者简介]蔺俊(1969-),男,江苏盐城人,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盐城 224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江苏沿海开发背景下区域内高职院校发展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苏教科规领[2011]3号)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041-02

我国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高等纺织职业教育发展是基石。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的新形势下,纺织高职院校要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显著成绩,更要充分认清“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新一轮的发展。

一、纺织高职院校发展现状

1.办学总体情况。2000年前后,受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国内一些纺织院校出现去“纺织”化现象,陆续更名。例如,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2000年与天津另一所高校合并,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截至2010年8月30日,全国2035所普通高等学校中以“纺织”冠名的还有9所,其中高职院校8所,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四川等6个省,多数是在原中专按基础上通过合并或独立升格而成。经过“十一五”的发展,纺织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大幅提升,但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纺织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发展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如下表所示)。

2.系(院)及专业设置情况。在系(院)设置上,规模较大的院校设置十个左右,规模较小的院校设置六个左右,以纺织、艺术、服装、染化、经贸、机电、信息系(院)居多,还有外语、建工、人文系(院)。成人教育得到重视,但总体规模不大;国际合作普遍开展,但成效不一,有3所院校独立设置了国际合作系(院)。在专业设置上,各院校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利用和依托地方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优势,形成以纺织、服装、艺术、染化类专业为主体,机电、经贸、信息类专业为支撑,相互补充、多元发展的专业格局,专业设置基本涵盖了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需求。同时,还注意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开设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专业,如新型纺织机电技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鞋类设计与工艺、影视动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从总体上看,专业设置还需要进一步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全面有效的对接,校企合作办学有待进一步拓展。

3.毕业生就业情况。从各高职院校公布的近两年的就业率来看,纺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较好,就业率都在90%以上,有5所院校被评为省级以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但就业对口率、就业保持率还需进一步提高,各高职院校之间以及不同专业之间存在不平衡现象。与地方支柱产业联系紧密的专业,毕业生十分抢手,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那些很多院校设置的大类专业以及知识结构过于单一的专业,如计算机、英语等,毕业生就业率一般,对口就业难度较大,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

4.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十一五”期间,纺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层次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高学历、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比例不高,名师、专业带头人不多;二是“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三是兼职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升,稳定性需要进一步强化。

二、当前纺织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面临机遇。一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确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二是纺织工业发展前景广阔。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为确保纺织工业稳定发展,国务院专门制定实施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年)》,这为纺织高职院校的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各地加快高职教育发展政策利好。例如,在《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要加强职业院校优质资源建设,建成4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到2015年率先建成教育强省。这些为江苏纺织高职院校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2.面临挑战。一是纺织高职院校数量偏少。截至2010年8月30日,在全国1246所高职高专院校中,纺织院校所占比例不足1%。在立项建设的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中,纺织院校只有2所,占总数的1%。二是行业现实优势相对不足。高职院校的服务行业对其招生与就业有着直接影响,纺织高职院校大多服务于纺织、服装、染化等艰苦行业,一定程度上受到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办学难度较大,困难较多。三是生源竞争日益加剧。“十二五”时期,国家将试行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分类入学考试,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探索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制度。随着高校生源总量的逐年减少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高职院校生源竞争将日益加剧。

三、纺织高职院校加快发展的对策

1.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一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学校理事会运行机制,发挥地方政府部门、纺织行业企业和学校各方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职员工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扩大学校发展的社会参与度,构建学校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纺织企业紧密合作的模式。以校企共建二级学院为载体,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原则,以改革创新、合作共建、凸显特色、提高质量为发展思路,着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校企合作办学制度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增强办学活力。二要构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建立理事会指导下党委领导、校长治校、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高职院校治理结构,发挥教代会、工代会、学代会作用,保障师生员工参与学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引进社会专业中介机构对学校专业、课程、就业等的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三要推进对外合作交流。按照“跳出纺织看纺织”的发展思路,借鉴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路,提

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与国内知名院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大力引进校外智力和优质教育资源。

2.着力加强专业建设,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应对高职院校注册入学新情况和纺织行业生产新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制定人才培养新制度,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二要优化专业设置。积极策应地区发展战略,强化纺织、服装、艺术等重点专业,设置紧缺专业,培育新兴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推进学校主干专业链与地方支柱产业链“双链对接”。三要深化教学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参照纺织、服装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精选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建立符合纺织产业调整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把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嵌入到学业考试的课程教学之中,推进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

3.着力优化人才队伍。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眼学校长远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开展教师技能大赛,加大教师境外培训和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的力度,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实施“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培养计划,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办法,加大专兼结合柔性化教学团队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二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以建设创新、创业、创优的“三创型”管理团队为目标,着力培养创新理念,提升创业能力,激发创优活力。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科学设置管理岗位,配齐配强管理人员,加大培养力度,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结构,着力打造一支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善于管理、敢于负责、严于律己的管理队伍。三要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以绩效工资改革为契机,认真搞好岗位设置,完善岗位聘任和分配方案,坚持按岗聘人、以岗定薪,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教职员工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教师、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分类业绩评价办法。

4.着力提升服务能力。一要打造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学校优质资源,以生态纺织、生态染化料、家用纺织品与服装等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研究所为依托,构建科技研发平台;以纺织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和职业技能鉴定所为依托,构建社会培训平台;以校企共同体为依托,构建资源共享平台;牵头组建行业或地区职教集团,构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平台,不断拓宽服务路径。二要强化产学研合作。主动融入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创造条件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合作基地。鼓励教师到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或开展联合攻关,选聘一批科技企业家担任学校产业教授,与企业合作技术研发。三要拓展成人教育。利用纺织行业职业资格培训中心和现代纺织技术、服装设计等实训基地,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扩大成人教育规模,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和人才优势,按照企业需求,积极开展企业员工的岗位培训和技能鉴定,努力提高社会贡献率。

[参考文献]

纺织工程就业现状范文第2篇

《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在经过多轮论证和修改之后,于1月1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对外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规划》时指出,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产业。为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 ― 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推进纺织工业由大变强。

一、在三个层面凸显纺织行业地位

对于纺织工业的定位,是规划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在国内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上也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

201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4 130万t,占到全球50%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2 065亿美元,占到全球同类贸易的30%以上;全行业就业2 000万人。纺织工业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同时,长期发展中积累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不适应等问题也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创新能力不足,研发设计和营销能力弱,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严重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纺织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变强的重要时期。“十二五”时期纺织工业有发展的机遇,但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也更加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需求低迷将成常态,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在高端领域的控制和发展中国家在中低端领域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从国内看,成本上涨、资源、环境等要素约束成为重要挑战。

2009年国务院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给纺织工业明确地位,提出了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认为,纺织工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在今后一个时期还可以从“民生保障、发展潜力、文化建设”等 3 个层面得到体现:从民生角度看,纺织工业是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永恒产业,中国有13亿人口的市场,中国人的穿衣问题应该依靠自己解决,同时纺织工业仍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从发展潜力看,纺织工业是新技术应用密集的行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技术纤维、产业用纺织品应用范围广阔;从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看,纺织产品尤其服装服饰是引领时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播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因此,纺织工业发展在我国有基础、有潜力、更有必要。但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纺织工业的持续发展。

二、转变发展方式的五大标志

根据纺织工业发展现状和纺织工业的总体定位,《规划》确定了“十二五”纺织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就是“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和两化融合为支撑,以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完善价值链和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着力点,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绿色环保、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为2020年实现纺织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二五”纺织工业发展的核心要求,具体来说,要从 5 个方面实现转变。

一是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引导行业把发展重点集中到结构优化和提高质量效益上来,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是由追求产业链完整向完善价值链转变。当前纺织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产业链中制造环节的完整配套,而作为价值链两端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网络建设依然是薄弱环节,对此,今后要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品牌建设、人才培养、企业管理等方面软实力的建设。

三是由东部主导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转变。产业转移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保持和提升我国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通过推动产业转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优势互补。

四是由开拓国际市场向扩大内需转变。切实把握实施扩大消费需求战略的重要机遇,引导行业利用好两个市场,在巩固国际市场的基础上,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

五是传统产业提升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并重。加快棉纺、毛、麻纺、丝绸、印染、针织、服装、家纺等传统加工业的升级进步,同时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力机遇,将高技术纤维、高端纺织装备及产业用作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加强培育。

三、五大目标突出产业结构优化

《规划》确定了总量保持平稳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再上新台阶等 5 个方面的目标,体现了规划要实现这 5 个方面的转变。从指标的变化上,与“十一五”相比,总量增长的速度明显下调,创新能力、结构优化、品牌建设、节能减排的指标均有所增加和细化。

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速由“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6%调整为增长 8%,纤维加工总量增速由“十一五”年均增长9.5%调整为4.5%。总量指标的设置主要体现了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要引导纺织行业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质量、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上来。

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结构调整指标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内外市场结构 3 个指标。与“十一五”相比,增加了区域结构、内外销市场结构两个指标,并且指标数值变化幅度较大。

产业结构上,将产业用纺织品在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中的比重由20%提高到25%,总量达到1 290万t,净增量占纤维加工总量净增量的48%。“十一五”期间,产用纺织品占全部纤维加工量的比重由13%提高到了20%,“十二五”时期达到25%是比较高的指标,这个指标已经接近欧洲平均水平,从加工规模上也位居全球前列。

区域结构上,规划提出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纺织产值的比重由17%提高到28%,虽然该指标是指导性的,但体现了纺织行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产业转移的政策导向。2011年1―11月中西部纺织工业产值比重已经接近20%,“十二五”开局第一年提高了近 3 个百分点。

内外市场比重上,提出了规模以上企业出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由18.6%下调到14%,也就是内销产值比重提高到86%。扩大内需是国家“十二五”时期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也是纺织工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要增强内需对纺织增长的贡献率,逐步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2011年末,规模以上企业出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为17.2%,下降了1.4个百分点。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行业技术进步水平的综合指标,“十二五”期间提出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研发投入是此次规划增加的指标,提出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由不足 1%提高到 1%以上,研发投入是实现创新的基础保障,是衡量一个行业创新能力的基本标志,2010年我国化纤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了 1%的水平,但传统纺织业只有0.55%,服装行业更低。必须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本次《规划》对品牌建设提出了具体指标要求,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是建设纺织强国的标志性指标。《规划》提出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3 ~ 5 个,国内市场知名度较高的知名品牌100个,品牌产品出口比重达到25%。近些年,纺织服装企业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部分品牌也开始了国际化进程,我们希望再经过几年努力,能够实现品牌建设的新突破。

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再上新台阶:关于单位增加值能耗指标,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也是比较高的水平。“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通过技术改造,调整结构,加强管理等措施,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了32%,纺织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已经大大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降低20%,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关于污染物减排指标,是本次规划新增的指标,对纺织工业来说是比较艰巨的指标,纺织工业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十二五”排放总量要下降10%。“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由2005年的33.8万t下降到2010年的31.5万t,累计下降幅度不到 7%。“十二五”期间在纺织生产总量继续增加的情况下,排放总量要下降10%,任务也是比较重的。

第三个指标是再利用纤维总量由400万t增加到800万t。实现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是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的任务,实现废旧纤维和纺织品的回收利用不仅是保护环境的需要,也是有效弥补国内原料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废旧纤维和纺织品再利用主要是聚酯切片,纤维和纺织品还不多,《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初步建立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体系,制定再利用的技术路线图,实现废旧纺织服装的资源化。

四、九大重点任务促进行业协调发展

《规划》提出了 9 项行业重点任务措施,分别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提高行业国际化水平、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加强企业管理。同时还确定了 4 个行业发展重点领域,包括新型纺织纤维材料、高端纺织装备制造、产业用纺织品和传统纺织行业技术提升重点。

这 9 项任务可以汇总为 3 个方面:一是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促进纺织工业全面发展;二是以技术进步作为重要支撑,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三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提升纺织工业发展后劲。

(1)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促进纺织工业全面发展

首先,要坚持内需战略,开拓两个市场。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和国内农村市场。目前,占人口54%的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是城镇居民的18%,城镇化率的提高将直接带动衣着消费的更快增长,因此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纺织品服装国际市场份额超过30%,“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是优化国际贸易结构、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改变纺织出口过度依赖发达国家市场的格局,实现国际市场多元化。

其次,通过产业转移,优化区域布局。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非常明显,企业和产能大量集中在东部地区,2010年,位居前列的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五省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4.5%。“十二五”时期的重点是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有序引导纺织产业转移,促进东中西部稳步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实现向价值链高端转型升级,中部地区要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加强加工制造和产业配套能力,西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棉、毛、丝以及民族特色产业,并注重边贸出口型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建设。东北地区利用枯竭型城市富裕劳动力以及现有的纤维材料、装备等产业基础发展相关产业。

最后,要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实力。形成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是实现纺织强国的必然要求。纺织行业中小企业数量超过90%,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不少企业管理水平依然比较落后,部分纺织企业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战略和定位不明晰、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化纤、纺机、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通过创新大中小企业协作发展的新模式,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以技术进步作为重要支撑,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是首要问题。在原创关键技术、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标准体系等方面,我国长期以跟踪和模仿为主,与建设纺织强国相适应,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是纺织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是纺织工业“十二五”时期的首要任务。通过共建实验室、建设重点领域技术联盟等形式,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行业科技创新机制;注重产业基础科学研究和纺织标准体系建设,为自主创新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纺织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在海外建设或并购研发机构、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开发,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其次,要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行业科技水平。针对纺织工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支持和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特别在印染后整理、高端纺织机械、高新技术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纺织工业,提高生产效率、丰富产品品种、提高产品档次;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机遇,促进纺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合;推广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和物联网应用技术,提升纺织工业信息化水平。

加强质量管理,创建自主品牌也是重要方面。推进质量和品牌工作,是满足内需实现消费升级的客观要求,是纺织工业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产业附加值、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在国内外确立可信赖的产品质量信誉;加强设计创意机构建设,培养设计师队伍,提升产品设计水平;加强市场开发与培育,创新营销模式,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鼓励品牌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促进企业建设国际化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品牌寻求法律保护。实施品牌建设重点工程,推进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纺织服装自主品牌。

(3)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提升纺织工业发展后劲

首先要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纺织工业发展迅速,对各种资源的刚性需求及废水排放总量始终处于上升趋势,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纺织工业必须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对资源的增长需求、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具体做好以下工作:完善企业能源三级计量管理制度,推进能源合同管理和清洁生产审核;加快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及推广应用;逐步建立健全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体系,推广高效、低成本纺织制品回收再利用技术,再利用纤维用量由400万t增加到800万t;重点推进棉纺织、印染、化纤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减排示范工程,使纺织工业单位能耗在“十一五”累计下降32%的基础上,再下降20%,大类产品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次要稳定职工队伍,加强人才建设。纺织工业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级管理人才匮乏的现象明显。受劳动环境和待遇的制约,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纺织工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严重。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建设纺织强国的重要保障,《规划》提出了 3 个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任务,即科技创新和战略管理的领军人才,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专门技术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习培训基地,提高职工技术水平。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职工队伍。

最后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现代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纺织工业的重要特色,目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命名试点的纺织产业集群近180家,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纺织经济总量的40%左右。但是,纺织产业集群也存在区域分布不平衡、区域品牌影响力弱、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要发挥资源要素优势,完善产业配套,继续引导纺织产业集聚发展,按照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功能完备的要求,建设现代产业集群。

五、化纤新材料、产业用纺织品成为新亮点

《规划》特别提出了化纤新材料是未来纺织行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也是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还编制了化纤工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更加具体地提出了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目前化纤已经占到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70%以上,化纤不仅是纺织工业原料的基本保障,也是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基础。化纤规划提出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攻方向,以满足个性化、差异化人们生活需要和产业用纺织品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强化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化纤产业,全面提高化纤工业的综合竞争力。到2015年末,化纤产量达到4 100万t,化纤差别化率达到60%,高性能纤维总产能达到16万t。

化纤行业确定了 3 个重点发展方向:第一,大力促进常规产品优质化,提升产品附加值。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化纤工艺、装备及生产自动化控制水平,积极推广原液着色纺丝技术,加强化纤与下游应用的联合开发,加快发展高仿真、功能性、多功能复合等差别化纤维,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第二,努力提升高性能纤维产业化水平。注重高性能纤维行业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产学研用创新平台、产业联盟平台,组织实施高性能纤维产业化专项工程,加速实现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产业化。第三,有力推进生物质纤维及其原料的开发。在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农作物废弃物和竹、麻、速生林及海洋生物资源等,开发替代石油资源的新型生物质纤维材料,突破纤维材料绿色加工的新工艺、装备集成化技术,实现产业化生产。

在此次《规划》中,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被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产业用纺织品也是技术性纺织品,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市场潜力大,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纺织工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近些年发展较快,但存在着低端产品多,高技术含量产品少;中小企业多、具有全产业链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少;基础材料多,终端产品少,产需衔接不足等诸多问题。

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加快自主创新,加强产需衔接,完善公共服务,注重环境友好,大力提升产业用纺织品关键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控制和高端产品设计应用水平领域,使产业用纺织品成为纺织工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重要增长极。

“十二五”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产需衔接;以自主创新为支撑,加快技术进步;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促进集约发展;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完善公共服务。

《规划》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技术改造、完善公共服务、加强节能减排等 5 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六大领域产品发展重点。6 个领域分别是: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包括医用组织器官材料,一次性手术衣、防护口罩等高端医用防护产品,婴儿尿布、妇女卫生用品、成人失禁用品、功能湿巾等新型卫生用品。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重点开发耐高温袋式除尘滤料,复合过滤材料、中空纤维及膜材料、医药化工食品造纸等过滤用纺织品;土工与建筑用纺织品,重点开发高强定伸长土工布功能性土工布、土工膜或格栅,生物可降解天然纤维土工布、复合土工布膜,具有光纤传感和相关监控功能土工织物,轻型建筑用永久性膜结构材料、防裂、内墙保温节能、隔声阻燃材料、建筑室外遮阳材料);交通工具用纺织品,重点开发车内座椅内饰面料、车用其他纺织材料、多功能篷盖材料;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注重防弹防刺纺织品、防爆、防生化、防辐射、阻燃隔热等功能性防护服装和消防救生用纺织品开发应用;结构增强用纺织品,重点开发传输用骨架材料、风力发电叶片用骨架材料、航空航天及电网传输用骨架材料等。

六、多项政策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目标实现

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需要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各级政府共同努力,协调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环境。《规划》提出了 6 个方面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包括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发挥财税政策作用、用好金融支持政策、改善贸易环境、强化标准工作、加强原料保障、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重点是落实好已有政策。

如财税政策,中央设有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将对规划中列出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特别是化纤新材料与产业用纺织品,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品牌建设与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关于质量品牌建设。品牌建设的主体是企业,但政府部门在推进自主品牌创建工作中的作用不可缺失,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有关协会已建立了共同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会商机制,主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品牌创建的外部环境,包括公平规范的国内市场环境,发展、消费、宣传、保护自主品牌的社会环境;二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要建立和完善质量检测、信息咨询、对外交流、研发设计、品牌推广和设计师培训等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创建品牌提供支撑;三是支持品牌企业提升综合实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品牌文化,推动形成一批国际化品牌。

纺织工程就业现状范文第3篇

会议了“2010 ― 201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16 家纺织服装企业同时了201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瑞典驻华大使馆签署了社会责任项目合作协议书,并向相关企业颁发了“2011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实践示范奖、优秀奖”、“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实践贡献奖、优秀奖”。

政府引导协会推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出会,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社会责任是企业运行的社会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纺织服装行业是国内产业界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行行业,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率先推出了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行业标准,第一个了规范化、本土化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导体系,联合了近 80 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各行业中遥遥领先。

朱宏任强调,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十二五”期间,既有发展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和两化融合为重要支撑,以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完善价值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着力点,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绿色环保、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从全行业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对行业开展社会责任工作的要求。他认为,“十一五”期间社会责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了体系,扩大了试点,丰富了经验,促进了企业和谐和社会和谐,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生了保护生态环境效应和维护市场秩序的效应,增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改善了纺织行业社会责任国际声誉。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今年的社会责任年会既是以行业和企业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十一五”时期落实社会责任起点,又是“十二五”全行业建设的开局活动。对此,杜钰洲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做好当前行业开展社会责任自律工作推广和发动工作;二是与企业责任信息披露为抓手,加大实施推进纺织工业社会责任建设;三是围绕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开展落实社会责任重点专项推广;四是继续扩大开展与国内相关产业和国际相关产业以及国际相关组织之间有关社会责任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为大会作了《透明、包容、创新 ―― 社会责任与价值经济的和谐共振》的主题报告。孙瑞哲表示,在从“纺织大国”转变为“纺织强国”过程中,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使命、发展路径以及发展规律将发生重大的跃变,将从“规模经济”到“价值经济”的跃变,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的跃变,在这跃变中,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建设与有效推进,将成为纺织工业实现跃变的“隐形翅膀”,助推纺织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中国早日达成“纺织强国”。

因此,产业发展需加快实现“四个转变”,即从“个体到系统的转变”、“封闭到开放的转变”、“有形到无形的转变”以及“无序到有序的转变”。“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意味着以“公平竞争”、“以人为本”、“绿色发展”为主旨的社会责任实践,将有效地推进产业发展向健康、规范、有序的逻辑演进。

孙瑞哲表示,CSC9000T始终秉承的一个思维理念是,以实现纺织工业在全球经济范围内的“代际公平”为使命,在价值理念与方法论之间,“依于仁,游于艺”,寻求系统、开放、睿智、和谐的发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今后将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在行业发展政策中持续强化社会责任导向;第二,在其他行业系统化推广社会责任建设经验;第三,在节能减排方面探索低碳供应链形成机制;第四,在供应链上深化并拓展社会责任体系合作。

行业报告:开放透明 展示创新理念与行动

连续第五次的行业社会责任报告 ――《2010―201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系统、开放、透明地向社会各界披露了纺织行业一年来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工作的实践,并传达了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新理念,新规划。报告共分 4 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在说明2010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行业宏观因素的变化及其对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2010年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主要工作及其进展;第三部分专门分析了社会责任标准及倡议合作与融合的趋势及现状,并着重介绍了CSC9000T和BSCI在这一领域的共同尝试;最后一部分则说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2011年度到2012年度的社会责任工作规划。该报告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连续第五次的行业社会责任报告。

企业报告:量大质高示范性强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今年全国各行业企业报告会超过 600 份,纺织行业企业公开的社会责任报告有 44 份,涉及纺机、服装,针织、印染、产业用、丝绸、棉纺、化纤、毛纺及配件等 10 个细分行业。自纺织行业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2008年到现在一共有 86 份企业报告,其中近 40% 的报告经过了国际权威第三方验证和行业协会鉴证,在各行业中居领先地位。本届年会上百隆、达利、海冬青、经纬、丹毛、海天、好麦尔、志向、恒田、天圣、富丽达、乔顿、彩虹庄、红绿蓝、嘉名、华峰氨纶等 16 家中国优秀纺织服装企业了根据CSR GATEs编制的社会责任报告,这充分体现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也展示出近年来行业开展社会责任建设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体系融合:社会责任建设新的里程碑

6月28日上午,“社会责任体系融合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专题论坛举行。BSCI、SA8000等国际、国内相关社会责任体系机构的代表共同出席探讨交流体系融合,推进社会责任事业的发展大计。社会责任体系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是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式的巨大创新,CSC9000T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与国际通行的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的融合将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事业新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走向世界迈出的第一步。

社会责任建设为产业转移保驾护航

6月27日,“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社会责任: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国内市场的崛起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专题论坛举行,此论坛是国际范围内首次就产业转移与社会责任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专题研讨会,旨在通过纺织服装行业的社会责任实践,探索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避免重复东部地区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弯路,为产业的成功转移保驾护航,实现中西部地区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纺织工程就业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订单生产模式;知识―能力结构;平台课程模块;调整;培养方案

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市场具有一般产品市场的属性,作为特殊“产品”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否“适销对路”,取决于其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而其知识―能力体系,是决定其满足市场需求程度的核心要素。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体系,是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构建起来的,这就要求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案要紧密结合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合理构建人才知识―能力体系,赋予专业技术人才满足产业需求的基本素质。企业生产模式不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产业的运行与发展是动态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必须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近年来,纺织企业生产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的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地,纺织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也应进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需要。

一、纺织企业生产模式的变化

企业的生产模式可分为两类,即面向库存生产和面向订单生产。面向库存生产,是指产品生产在客户订单到达之前已经完成,接到订单后产品是从成品库中直接发运,也称为备货生产。该方式适用于具有稳定市场需求的、较大批量产品的生产组织。面向订单生产,是指最终产品在收到客户订单后才能确定。接到订单后,才开始组织原材料采购和生产,一般不设产品库存。该方式适用于市场需求预期不明晰及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生产组织。单纯从产品属性角度而言,纺织企业的产品中既有适宜于面向库存生产的产品,如一些纯棉、涤棉等市场需求量大的常规产品,也有适合于面向订单生产的产品,如一些小批量非常规产品及一些新型纤维产品。近年来,我国纺织企业生产模式,由面向库存生产到面向库存与面向订单生产并存,再向面向订单生产模式全面过渡。目前,面向库存生产已基本放弃,基本采取面向订单生产模式。当然,不排除部分企业依据市场需求趋势自主开发一些产品,但往往仅限用于技术储备和市场宣传引导的样品,而不会形成库存。企业生产模式的变化,导致了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深刻变革,引发了企业竞争力要素的重构。对于具有深厚库存生产积淀的纺织企业而言,在现有的设备、技术水平条件下,作为原来核心竞争力要素的诸多因素,如多品种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已成为企业从事订单生产的基本素质,不再是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在订单生产模式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生了转变,由下列要素构成:订单的获取与订单管理、生产计划与组织、原材料保障、成本管理。

二、订单生产模式对专业技术人才知识结构的新要求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还是要有赖于从业人员的素质,即其知识―能力结构的适用性、先进性。面向订单生产模式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1.基本专业技术能力。基本专业技术能力是从事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基本工程实践能力,自然也是从事订单生产技术支持的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区别于库存生产模式下对纺纱、织造基本技术能力精深化要求,订单生产模式要求的技术能力更加全局化、系统化,要求技术人员对整个产品链的上下游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基本技术能力是订单履行、产品设计与新产品研发的支撑。

2.营销、贸易能力。订单生产企业的营销、贸易能力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销售、促销等能力,而主要指订单获取能力,其次还有订单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能力。虽然从理论上说订单的获得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实际上不确定性的订单生产交易双方可以演化为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甚至联盟关系,毕竟谋求新的合作对双方都意味着着不可预知的风险。订单的获取能力取决于企业良好的订单履行信誉积累及合同谈判能力,而高效的订单管理和良好的客户关系维护是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必要保证。这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应具备贸易谈判、订单跟踪与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相应能力。

3.设计与研发能力。订单生产模式对设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订单来样的解析和工艺实现能力;二是整体研发思维方式;三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订单生产基本采取来样定制,先有了样品,要求是明晰的,这和传统的设计流程是部分相反的。如何通过工艺措施,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与样品要求的差异最小化,是订单生产控制的关键。这就要求技术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来样解析和工艺实现能力,尤其对于那些来样不充分的订单生产。准确的来样分析是正确工艺制订的前提,工艺设计能力是订单生产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企业新产品研发是订单生产的延伸,是基于市场需求预测的新产品自主研发,以实现技术储备,并提升企业形象。一些个性化订单设计,实质上也是一种新产品研发过程。随着行业的发展和调整,新型纺织品研发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涉及原料、纱线、织物、染整甚至服装的集成一体化设计,即新产品研发过程从原料选配开始,而原材料的应用定位需指向最终产品――服装。产品链不再是割裂的,研发必须以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站在整个产品链的角度考虑最终产品目标的实现,一些技术质量要求和技术问题的解决应力求在产品链中成本和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环节予以达成。目前,在纺织企业内部,原材料供应、纺部、织部、印染等部门因质量问题扯皮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其根本原因恰恰是缺乏一种整体研发思维方式,不去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在哪一个环节解决是最经济的,而是相互推诿。这样往往不会真正解决问题,从而造成订单产品质量不能以一种成本最低的方式予以保证。此外,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当前产品设计与研发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中,计算机辅助设计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精确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可以降低设计成本。

4.管理能力。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是管理。管理能力渗透于订单生产的各个环节,从原料供应的管理到成本控制管理,从生产计划组织与管理到上述订单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这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理念和利用先进计算机管理软件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基于订单生产模式的专业人才培养知识―能力模块体系实现

纺织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体系基本上由四个模块组成:基础专业技术能力、营销与贸易能力、管理能力和设计研发能力。知识―能力体系结构的差异,体现在各模块的侧重程度与内涵的不同。

满足企业库存生产模式需要的人才培养,注重的是基本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即解决企业生产中技术问题的能力,其他相关能力的培养,如设计与研发能力、营销与贸易能力、管理能力等,则处于从属地位,如图1所示。面向订单生产模式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单纯的重视技术,向技术、设计、管理、营销并重发展,并更加注重各知识模块间的交叉与融合,如图2所示。

尽管人才市场同样存在市场细分,人才培养定位同样需要关注错位竞争问题,但作为服务整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其整体知识―能力架构应该是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的,过度集中于某一个或几个技术能力模块的精细化培养(实际上很难做到),会影响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和适用的普遍性,增大就业的不确定性。为保证输出人才对不同生产类型企业的普适性,提高就业市场的适应性,各地方高校在培养方案制订时普遍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指导思想,注重“大纺织”平台的搭建[4~7],在此基础上,兼顾人才市场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实现某一个或几个知识模块的凸起。在这种培养方案体系中,“大纺织”平台的基本课程模块构成是决定专业人才知识―能力体系结构的关键。具体专业方向及数量的设置,取决于高校所处区域产业布局及其具备的软硬件条件。在现阶段,迎合产业融合现状和发展趋势,“小平台大方向”向“大平台小方向”发展是趋势。

平台课程模块的设置应指向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知识―能力体系要求,同时要关注订单生产模式下,各知识能力―模块的内涵要求的变化。各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设置的设计如图3所示(见下页)。

基本专业技术能力培养课程群通过产品链的覆盖,构建从纤维原料到最终产品的知识链,同时培养系统观念和基于产品链整体把握的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设计、研发能力培养课程群从正过程、逆过程两个方向培养设计能力,兼顾订单生产和产品研发,突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能力的训练,深化基于产品链整体设计的思维;营销、贸易模块培养课程群从事贸易、营销活动的基本能力及提升、保障性专业知识的储备;管理能力培养课程群培养生产、质量、贸易等环节的管理能力,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并实现与工程能力的融合。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课程群还应设计相应的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工程实践素质。以此四个能力培养课程群,搭建“大纺织”专业平台,辅以专业方向对某1~2个知识―能力模块的精细化培养,以共性需求为基础,兼顾个性化需要,可使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结构更符合企业的需求,降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的误差,提高市场竞争力。

纺织企业生产模式的变化,对纺织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订单生产模式下,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需求从以技术为中心向技术、设计、管理、营销均衡发展转化。作为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纺织产业的地方高校,其人才培养策略也应作出符合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的调整,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重新构造“大纺织”平台各课程模块,用相应优化的课程群映射各能力要求。整体的指导思想是基于产业融合的“厚基础,宽口径”与“以共性需求为基础,兼顾个性化需要”,这对满足产业需求和提高就业适应性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乔建成.面向订单生产企业的业务特点及管理难点[EB/OL].(2007-11).2009-12-23] .http://kingdee.e-works.省略/document/200711/ article2569.htm.

[2]制造企业生产模式――生产的类型与ERP选型的关系[EB/OL].(2007-11-15).2009-12-23].http://wwwboy0

148.blog.省略/blog/static/5711717920071115114015777/.

[3]曹健,张申生,等.面向订单生产方式的产品与过程集成配置技术[J].中国机械工程,2004,15,(19):1709-1712.

[4]李泊安.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的重要链条[J].纺织商业周刊,2009,(4):69-70.

[5]史薇.浅论我国纺织教育发展思路[J].天津纺织科技,2006,(4):57-60.

[6]王劲伟,郝凤鸣.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纺织教育,2007,(6):42-45.

[7]姜寿山.面向“大纺织”,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47-48.

纺织工程就业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业集聚;垂直专业化分工;纺织服装产业

[中图分类号]F4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8)10-0096-05

[基金项目] 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产业集群与长株潭区域发展”(批准号:2005YB1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唐绪兵,财政部财科所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内部控制与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北京 100036)

钟叶姣,湖南大学党委组织部助理研究员,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绩效评估、会计监管。(湖南 长沙 410079)

一、引言

分工是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歇尔(A.Marshall,1890)提出厂商的集中能创造一个完善的高度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公司能够迅速在市场间非正式地交流,即产生了知识外溢。George J. Stigler(1951)提出产业的区域化可以鼓励垂直分工,也就是厂商会从外部的供应商取得生产时所需的中间品投入,而不是自己生产。虽然Marshall与Stigler早就提出产业地理集中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理论,但是,后续的文献多是对产业集聚或垂直专业化分工方面做单独研究,而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献甚少。在理论研究方面,杨小凯等学者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关于经济聚集的阐述,是自马歇尔以后把空间因素纳入经济学理论框架的一次重大尝试。他们将分工、交易费用、交易效率的概念和一般均衡的分析工具以及制度分析引入经济聚集的研究中,不仅给人们一种方法论上的启迪,而且使得该问题的研究对于现实经济更具有解释力。进(2006)通过揭示产业集聚降低区域企业交易费用,指出发生在产业关联企业间而不是企业内的专业化分工是产业集群组织发展的基本动力。大量的产业关联企业在区域内聚集发展,不仅能够降低企业内生交易费用,而且能够降低外生交易费用,使人们劳动的专业化分工沿着大量地理接近的企业间而不是数量有限的企业内进行。在实证研究方面,Holmes(1999)探讨了美国制造业区域化与垂直分工间的相互关系,作者以购买投入强度(purchased input intensity),即利用购买投入占产出价值的百分比作为测定垂直分工程度的指标,得出产业区域化与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正相关的结论。陈建军、夏富军(2006)构建了产业集聚、垂直分工、专业化优势指标,采用2003年我国制造业横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垂直分工与产业集聚、专业化生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产品“生产链”解体和中间品生产网络体系的生成导致了垂直专业化分工,产业集聚演进推动了产业链的中间产品环节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展开,形成了专业化生产的优势。但是,他们用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区域集中度来测度产业集聚,用制造业的人均生产效率来测度某产业在某一地区的专业化优势的指标并不准确。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集聚现象明显,各类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产业集群模式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制造业生产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出现了大量的中间产品,使得国际分工出现了巨大变化,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垂直专业化分工,表现为劳动密集型工序或劳动密集型零部件生产与资本及技术、知识密集型工序或零部件的生产之间的分工,甚至是设计与制造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这种分工活动中。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我国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也在深化,而专业化分工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要素。目前,从垂直分工的角度探讨产业集群发展的文献不多,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则更少。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较深入研究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及分工、专业化与产业集群演进的内在机理,进而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为例做具体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纺织服装产业在我国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其生产环节颇多,是典型的可垂直分工的产业,因此,面对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新形势,研究纺织服装业集群内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现状及其对纺织服装业集群的影响,对于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竞争加剧,企业(尤其是一些小企业)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逐渐转向更为细致的分工,从水平分工转为垂直分工,即把分工从产业间或产业内分工转向产品内分工。

产业集聚为什么能够促进垂直专业化分工,主要是因为产业集聚后导致市场规模扩大,单个的市场需求变成统一的市场需求。亚当・斯密(Adam.Smith,1776)指出分工的深化取决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并以制针的例子来说明其观点:为了制造一根针而专门生产一把锤子是极其不合算的,只有市场规模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能够支撑起一定的产业规模。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产业内分工越来越细密,厂商专业化生产水平才能提高。产业集群内产业链上众多企业的集聚,使集群内集聚市场规模的扩大,对中间产品的集聚需求扩大到足以保证专业化生产的中间产品盈利时,即中间产品的销售收入大于生产成本时,产业内中间产品的生产工序或分工环节就被分离出来,发展成为独立的生产行业,生产中间产品的专业化企业就会得以产生,这使企业内分工进一步细化,原有的企业又会进一步分化出更细化的专业分工企业出来,从而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企业的分工演进。

假设有一家服装厂商,生产过程中包括很多独立的分工操作工序,例如,剪裁和纽扣眼镶边,等等。在大批量生产中,有专门开扣眼的设备,既快又省成本且效率高,但是,这需要一笔相当可观的投资。单独的一家服装厂商认为,投资这类机器设备是不划算的,因为该厂商的产量不足以使其时刻运转,难以收回设备投资。但是,如果运用人工来完成这道工序,不仅速度慢,而且工资成本较高。假设将该企业置于某服装产业集群区域内,由于集群区域内还有很多其他服装厂商,各服装厂商均有开扣眼这道工序;又假设对这道工序的总需求能够达到保持一台专门开扣眼的机器持续运转,这样就会有一家专营“开扣眼”业务的独立厂商加入到产业集群中来。各个服装厂商都会把开扣眼这项业务转包给该专业公司。因此,不仅对集群内各服装厂商有利,也有利于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所需要的服装。技术对分工水平的提高具有推动作用,开扣眼专用机器的技术越先进,经济效率越高,服装厂商也愿意放弃自给自足的人工开扣眼,转而依赖于专业化公司的协作生产。产业集群内分工水平进一步细化,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产业集群分工网络进一步发展,所实现的收益递增也将会进一步加强。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说明

1.样本选择。本文以我国纺织服装业为分析样本,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纺织服装业的产业链条比较长,从原材料到制成品,中间需要很多个环节,存在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研究价值。二是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产业集聚现象比较明显,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较其他产业而言,纺织服装产业的集群特征更为明显。三是纺织服装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关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

2.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7-2004),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1-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年鉴(1998-2000年);表1、表2、表3、表4及附表中数据均为通过以上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计算而来。

3.研究区间。本文研究的横截面数据范围只到省一级,且未包括(数据太小,无法比较)、台湾(收集不到)的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一是便于各省间比较,对全国范围内纺织服装产业做一个全面的反映。二是地市一级的数据收集相当困难,几乎难以找到。即使找到也是一些零散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研究的时间期间为1997-2004年。但是,由于中国纺织工业年鉴(1998-2000年)中没有给出各省的增加值,不能计算垂直专业化分工指数,而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只从2001年才开始年鉴,与以前的中国纺织工业年鉴在一些指标上并不衔接。因此,本文在做计量回归分析时,时间序列年限设定为2000-2004年。

(二)产业集聚指标

本文采用产业规模、区位商和地区企业平均规模等综合因素来表示某一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

1.产业规模指数。产业规模指数可用以衡量一个地区某产业在全国该产业中的地位或者份额。根据分析可得我国下列部分省(市、自治区)的纺织服装产业的产业规模指数。

产业规模是从总量上衡量一个地区某一产业发展状况的指标,也是最基本的指标,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地区产业规模指数和垂直分工指数大致相同,也表明沿海省份纺织服务产业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浙江,其产业规模指数从1997年的0.150增加到2004年的0.237,超过江苏,成为全国产业规模最大的地区。而西部、华北、东北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上述说明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的纺织服装产业不仅具有相对优势,而且具有绝对优势。还说明产业的梯度转移理论对纺织服装产业并不完全适用。

2.专业化生产指数。采用区位商法来衡量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区位商法是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商指标主要是分析区域产业专业化的状况。区位熵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LQ=(ei/∑ei)/(Ei/∑Ei)

其中:ei表示某一区域产业i的工业产值,∑ei表示该区域所有产业的工业产值,Ei表示全国i产业的工业产值,∑Ei表示全国所有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产业的区位商系数体现了区域产业相对于整体经济中该产业的专业化程度,LQ>1,说明经济中产业的专业化水平高。LQ越大,专业化程度就越高。根据公式计算的部分省(市、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集聚程度列示如下:

从表2可知,用区位商衡量的产业集聚程度,上述的省(市、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总体变动的幅度不大,纺织服装主产区的东部沿海省份,该指数基本上都大于1,而且有缓慢增加的趋势,说明我国东部沿海省份仍具有专业化的生产优势。一般而言,区位商指数大于1,并不一定反映某区域有产业集聚的发生,还应该对产业规模即该区域纺织服装总产值与全国纺织服装总产值的比值做一个最低限定,因为如果这一比例过低,即使LQ指数大于1,也没有太多意义。比如,即使其LQ指数为1.5,若其产业规模指数仅为0.001(而的这一指数实际上还要小得多,故本文舍去不考虑),则并不能说明地区纺织服装产业有集聚现象。因此,对产业规模做一个限度是有意义的。本文规定产业规模指数取0.03,基本符合我国的一个平均水平,然后LQ指数(取8年观测值的平均值)要大于1,则满足这一条件的地区被认为有纺织服装业的集聚发生。从上表可知,满足这一要求的省份有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四省,广东的生产规模指数超过0.1,其区位商指数接近1,因此,也可认为有产业集聚发生,即存在产业集群。

3.企业平均规模指数。由于产业区内企业的规模有大有小,大小企业的数量不确定,因此,可采用平均企业规模来反映集聚区内企业的规模大小,即用产业区内某产业的总就业人数除以该产业的企业数,得出企业的平均就业数。具体到本文的研究,则采用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的纺织服装产业的数据,测算纺织服装产业的平均规模。用地区的企业平均规模除以全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平均规模,则得出企业平均规模指数。

从表3可以看出,企业的平均规模指数全国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与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快速成长有关。由于纺织服装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因此,近些年企业的数量,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而行业的就业人数增幅则不大,导致企业的平均规模减小。

(二)垂直专业化分工指标

由于总产值等于中间投入加上工业增加值,而垂直分工可以描述成中间品投入占总产出的比重,因此,垂直分工就等于1减去工业增加值与总产值之比,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VS=1-VA/Y

其中,VS表示垂直分工值,VA表示价值增加值,Y为总产值。

从表4可以看出,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是在逐年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很小,全国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指数从2000年的0.721增加到2004年的0.762,增幅只有5.7%。垂直分工度5年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天津、辽宁、江苏、浙江、广东五省,4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没有,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山西、湖南、四川三省。省(市、自治区)的这一指数大部分变动的幅度较小,但一些西部省、自治区如陕西、新疆、宁夏、贵州有较大变动,但由于这些省、自治区的份额很小,所以对全国的影响也很小。

从上面可以看出,产业集聚较强的省、市,如浙江、江苏、广东,其垂直分工度也较大,而垂直分工度较大的地区,其产业集聚程度却不一定较强,如天津、辽宁。这说明产业集聚能够很好地促进垂直专业化分工,而垂直专业化分工却不能很好地促进产业集聚,这是因为垂直专业化分工产生产业集群需要的时间较长,而产业集群促进垂直分工所需的时间较短。这也可以证明本文在理论分析中所指出的:垂直分工不一定是产业集聚产生的原因,却是产业集聚发展的动力。

(三)回归分析

假定各变量之间有如下关系:

VSI=β0+β1MS+β2LQ+β3EASI+ε

其中:

VSI代表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MS表示区域市场规模,LQ为区位商,即专业化指数。MS与LQ可表示产业集聚程度,EASI表示地区的企业平均规模指数,ε为误差项。β0、β1、β2、β3为待估计参数。

因此,方程可写为:

VSI= 0.750 + 0.145MS+ 0.003LQ- 0.025EASI

(60.77)(2.33) (2.38) (-2.83)

调整R2=0.98 F = 4327 D-W = 1.84

dL=1.584,dU=1.665,因此,不存在自相关,调整R2=0.98,说明模型模拟得较好。

F = 4327,说明方程总体上是显著的。

回归结果显示,产业规模的系数为0.145,与垂直专业化分工之间是正相关。这说明地区产业规模大(即绝对集聚程度大),就可以促进垂直专业化分工。LQ的系数为0.003,与垂直专业化分工也是正相关,表明相对集聚程度也可促进垂直专业化分工。而企业平均规模的系数为-0.025,说明企业的规模过大,不利于垂直专业化分工。但相对集聚LQ、EASI的系数很小,也表明其对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程度不如MS的大。

四、结论

产业集群与垂直分工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一般都是单独研究,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在对产业集群和垂直分工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垂直分工的相互关系:随着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产业的垂直分工水平和专业化生产也会不断深化,表现为相关企业在空间的集中和企业之间分工协作的增加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产业集聚的背景下,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一些大的企业会将部分中间品生产剥离出去,由集聚地域的专门企业来完成,从而导致垂直分工的深化,进而形成专业化生产的优势,表现为规模经济的形成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从理论上讲,产业集聚与垂直分工是相互促进的,但是,实际上可能不是如此。本文利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相关数据,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地区的垂直分工状况要好一些。比如,浙江是我国集聚最强的地区,该地区的垂直分工指数也是最高的,且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垂直分工,这证明了斯蒂格勒提出的分工受市场规模限制的结论。在研究中还发现,企业平均规模减小可以促进垂直分工,这与一些大企业进行垂直一体化相符合。例如,服装行业的雅戈尔公司,投资9亿元,在雅戈尔国际服装城对面兴建占地500亩的上游纺织工业城,向纺织面料进军,形成上游纺织城、中游服装城、下游旗舰店的服装产业链。而且,雅戈尔公司的运营状况良好,企业利润远超过一般企业。这也说明小而全的企业不好,但大而全却不一定不好。

实证分析还表明,产业集聚能够很好地促进垂直专业化分工,而垂直专业化分工却不能很好地促进产业集聚,这可能是因为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时间较长,而产业集群促进垂直专业化分工所需的时间较短。这也可以证明,本文在理论分析中所指出的:垂直分工不一定是产业集聚产生的原因,却是产业集聚发展的动力。回归分析还发现,专业化程度与企业规模大小的相互影响,不如地区产业规模的大小对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大。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马歇尔,著.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进.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与产业集群组织发展――基于交易费用的分析视角[J].经济学家,2006,(6).

[6]吴福象.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理论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启示[J].经济评论,2005,(5).

[7]陈建军,夏富军.垂直分工、产业集聚与专业化优势[J].南通大学学报,2006,(9).

[8]Holmes,Thomas .localization of industry and vertical disintegration [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9:314-325.

[9]Nestor Duch. Vertical linkages,Agglomer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 production in European regions [J].Working papers from 2005(6).

[10]A,J,Scott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Location: Di-vision of Labor,the Firm,and Spatial Process [J].Economic Geography,Vol. 62,No. 3. (Jul.,1986):21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