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与营销的关系

文化与营销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与营销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与营销的关系

文化与营销的关系范文第1篇

传统的市场营销强调营销的交易性,而关系营销则认为企业需要通过建立与顾客的良好关系来谋求自身的长远利益。笔者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我国企业必须采用关系营销的观点,将注意力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上转移至顾客,深入细致地体察顾客的需求与偏好,进而通过数据库营销等手段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在“过剩经济”的条件下谋求竞争优势。

一、关系营销的内涵

摩根和亨利则给予关系营销最为宽泛的定义:关系营销就是旨在建立、发展和保持成功的关系的所有营销活动。关系营销能够给企业带来长期财务绩效基于经济学上的两点论据:第一是保持一个老顾客的费用远远低于争取一个新顾客的费用;其次是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越持久,这种关系对企业来说就越有利可图。

二、中国文化与关系营销

文化是构成市场营销环境的重要变量。致力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企业必须在研究中国文化的基础之上来开展关系营销。因此,中国企业必须理解中国文化传统下的人际关系,其包括以下要点:

1.中国文化下的人际关系

学者乐国安认为,人际关系是指“在现实社会的实际活动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系(包括认知、情感)和相应的行为表现”。台湾学者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型,将人际关系分成三类,情感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情感性关系通常是指个人和家庭之间的关系;混合性关系通常是指个人和亲戚、朋友等熟人之间的关系,工具性关系则是个人为了获取某种资源,和陌生人所建立的关系。

2.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1)重人情。人情可以说是中国人际关系的基石,它是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和儒家伦理的规范下发展出来的一种带有社会交换性的社会心理,是传统中国社会强调家族制度的直接体现。人情是中国人际关系的一个纽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西方人交往中重礼不重情,而中国人则重情不重理。中国人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往往加入了很多人情的成分。要与中国人发展人际关系,很难摆脱人情的束缚。即使是工具性关系也要先讲人情。

(2)讲面子。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叫做“面子”。 中国台湾学者黄光国认为,面子是一个人透过别人的评价或对待他的行为与态度所形成的自我形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面子主要是他人取向的,也就是说一个人有没有面子往往取决于他人。而中国人又特别看重面子,这就导致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能不重视随时给予对方面子。

(3)重礼。中国人常讲“礼尚往来”,这就说明“礼”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人际关系的目的有二:其一是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其二是把人际关系作为自己谋求利益的关系。“礼”的形式化,导致“人情”、“面子”都可以被当作“礼”来进行交换。

3.基于中国文化的关系营销

在中国特定的文化条件下,关系营销常常具体表现为:在市场交换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手段(正当的和不正当的手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络,然后再利用这些关系网络来谋求经济利益。这与美式的关系营销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1)关系主体不同:西方的关系营销主要讲的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互动活动,即使涉及组织之间的人际关系,它强调的也往往是通过个体所体现的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因此,西方的关系营销更加地注重理性,人情因素往往居于次要的地位。而中国的关系营销则强调通过建立个人关系来建立组织之间的关系。因此,在中国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一个销售人员的离去,造成了大批顾客资源的流失”。

(2)关系目的不同:美式的关系营销采取一种功利性的模式,之所以建立关系完全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而中国的关系营销则把感情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交易双方在实现交易之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来培养感情。其次才是正式进行交易。也就是说,美式的关系营销是为了获利和建立竞争优势;而中国文化条件下的关系营销是以其自身为目的的。

(3)关系基础不同。美式关系营销以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中国的关系营销更多的是采用社会性纽带为基础。这些社会性纽带包括: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等。即所谓的“五缘文化营销”。

三、基于中国文化的关系营销策略

1.关注感情的培养

人情是中国人际关系的基石,即使是关系营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赢得商业利益,也不能完全抛弃人际关系中感情的培养。美式的关系营销通过强调共同利益来发展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而中国的关系营销则必须强调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培养。

2.关注顾客自尊

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这就要求企业在开展关系营销的时候,必须给予消费者自尊以足够的关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赢得他人尊重的需要,这一点在中国体现得更为突出。如果顾客感到企业根本不尊重自己,也就是“不给自己面子”,那就会对企业关系营销采取不认可的态度,进而导致企业的关系营销努力失败。

3.关注私人关系的发展

在中国,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往往表现为企业管理者或其他成员之间的私人关系。因此,企业在开展关系营销的时候,一定要关注私人关系的培养。通过企业内部成员与顾客之间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来有效地开展关系营销。

总之,关系营销这一外来的理论,只有在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参考文献:

[1]乐国安王晓霞汪新建:当前中国人际关系研究.南开大学,2002

[2]黄光国:多元典范的研究取向:论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P237~P238

[4] Arias,J.T.G.,1998,“A Relationship Marketing Approach to Guanxi”,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8,32(1/2):145~156

文化与营销的关系范文第2篇

本文将要探讨研究的问题是高校后勤超市在成为高校后勤保障服务体系新亮点,新课题的同时,如何立足自身资源,适应社会发展,在经营管理和文化建设上有所创新,从而能够更好的为高校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服务保障。

一、后勤超市基本现状

后勤超市,既由学校后勤集团创办的超市。后勤超市起步创办的时间比较晚,最早期的也是在2000年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发展起来的,虽然隶属于后勤集团,但是分布在商业、饮食、公寓等部门,规模较小;有的则以商贸中心形式存在,并且有独立法人,这部分商贸中心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和实力,以盈利为最大目的,不仅面向校内师生员工,个别还面向校园周边的居民。

二、后勤超市劣势与优势分析

1.劣势

(1)规模小。后勤超市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营业面积与社会上的综合超市相比,相差甚远。长期以来依靠自身的独特经营,如同小马过河,踩着石头,跟着感觉走。商品结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

(2)专业管理水平不高。后勤超市,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其专业管理水平与社会综合性超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信息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从行业角度上来看,后勤经营的超市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半路出家,后改行担任经理或是店长,虽然部分管理人员接受过短期培训,但经营理念或是管理方法都停留在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上,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匮乏。但这些管理人员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学校的忠诚度,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突出体现了高校后勤工作者无私奉献,勤勤恳恳的优良品质,这也就是有别于社会上的超市的教育“特色”。虽然各校都有自己建立起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但店面布置、商品结构、营业员、理货员素质、服务标准等等,与现代管理和发展需求相比相差甚远,与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匹配。

总体来讲,后勤超市普遍规模偏小,专业管理水平不高,与社会综合性超市相比,无论是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不具备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尚若不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采取措施,加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后勤的校园市场将消失,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2.优势

(1)高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有特定的消费群体(老师和学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消费市场,也是各商家急于抢占的市场,而目前属于后勤经营的超市所创造产生的营业销售额还非常有限。高校校园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并且具有校园的特殊性,有许多可研究探讨的问题和后勤创新发展的新课题供我们去开发。

(2)这个群体特定的商圈(学校范围),相对于社会而言是一个健康的、基本素质高的群体。这为后勤超市的服务标准的定位、商品品种的定位、价格的定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规范化、标准化运作,培养师生的忠诚度,保证营业额的稳定,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是后勤超市虽然存在着诸多劣势,但仍然能获得效益的根本原因。

总体上来看,目前后勤超市缺乏整体规划和考虑,支持经营但不给政策,造成后勤超市无章无序经营。

三、后勤超市的经营与管理策略分析

后勤超市如何在特定的商圈中去适应特定的消费者(学生、教工),在自身的经营与管理中需要采取哪些策略呢?本文将从市场定位策略、产品组合策略、定价策略、服务策略四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1.市场定位策略

目标决定市场,目标顾客的消费行为决定后勤超市的定位。后勤超市的目标市场是所有在校的大学生、教工及家属,而从消费层次与消费总量上来看,应定位于以在校大学生为主,教工及家属为辅的消费群体。

2.产品组合策略

产品组合是指确定商品结构的行为和过程。通过研究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我们发现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商品都集中在食品、副食品与杂货三组产品线中。对这三组产品线再进行细分,每组产品线都包含若干大分类与小分类。其中,食品线包含:袋装糕点(糖果、饼干、巧克力、蜜饯、炒货、休闲食品)、饮料(液体饮料、冲饮、咖啡、八宝粥)、酒(瓶装啤酒、灌装啤酒、白酒、葡萄酒);副食品线包含:水果(水果类)、乳制品(牛奶、豆奶、酸果奶)、面制品(面包、蛋糕);杂货线包含:日用杂品(卫生用品、纸制品、塑料制品、日用杂货、雨具、小五金)、文具(文教用品、棋子、扑克、球类)、衣料品(内衣裤、毛巾、袜子)等。通过对大学生消费商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后勤超市在产品组合时的原则,即日常生活用品一次购足原则,让所有光顾的同学能买全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

3.定价策略

价格是营销组合中一个重要因素。价格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产品的销路,从而影响超市的营业额和营业利润。大学生作为一个没有收入来源的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永远追求一元钱的最大效用,所以这对商品的定价策略做出了极大的限制。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大学生的消费重点都集中于食品与日用品线上,而食品的消费周期短,日用品的消费周期长,对这两类产品线应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食品类应采用“薄利多销”原则,以低于市场同等产品的价格进行销售,刺激消费的连续性与循环性,用销售总量的增加弥补价格的损失。日用品类可采用一次性折扣或累计折扣定价策略。在周六日学生大都没课的时候可采用一次性折扣,对学生常用的纸制品、文教用品、日用杂货等进行折扣较大的促销刺激消费。在正常课余时间可采用累计折扣,即消费一定金额可累积一定积分,定期根据积分多少兑换赠品或换购商品。此方法也能刺激消费的连续性与循环性。

4.服务策略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先义后利,义利结合,义出而利生,不言利而利自生。超市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顾客,经营的利润来源于顾客,员工生活的保障来源于顾客,只有让顾客获得充分的满足与敬重,超市的利益才会有持久的保证。所以,后勤超市应加强员工的服务意识培训,规范员工的服务态度、服务纪律、服务用语、服务程序等,从而以优质的服务吸引大学生消费者并培养消费者忠诚。同时建立一个反应迅速的学生意见反馈系统,使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而后勤超市也通过学生的反馈得到学生的消费信息,从而制定符合学生消费特点的销售策略。

四、文化建设

后勤超市是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中不可忽视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和后勤管理创新的一个新课题。后勤超市创办的宗旨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坚持姓“教”服务是后勤超市的特色。后勤超市也是服务育人的窗口。

1.后勤超市是学生勤工助学的基地

后勤超市在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为贫困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的情况下,根据学生课时的不同,可以几个学生干一个岗位,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又为其提供了一定的收入,保证了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2.后勤超市是学生实践和实习的课堂

对于学习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学科基本理论学习后,都需要一个实践和实习的过程。后勤超市可以为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将在课堂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在超市中得到应用。

3.后勤超市是学生与后勤的沟通桥梁

后勤服务往往不被学生理解,甚至是误解。所以,安排部分同学到超市工作,一方面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如何为别人服务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看到后勤员工工作的艰辛与付出。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让后勤工作得到更广大同学的理解和尊重。

文化与营销的关系范文第3篇

【 关键词 】就业稳定性 职业规划

了解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极其工作不稳定的因素是目前极为重要的任务,这可使高职教育适应企业的需求,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及应用价值,对促进毕业生就业稳定、企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定义及表现

大学生就业稳定性就可概括为:大学生劳动者参加工作后不仅能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稳定工作,同时这份工作能保证该劳动者的生活维持在稳定水平的一种状态。

据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届和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呈现上升,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就业率达到了89.6%,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比2009上升了2.9个百分点。但报告同时指出在已就业的2010届、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中,平均有38%在毕业半年内有过离职行为高职高专生有48%。如果把调查时点延伸到毕业3年后,这一比例更高。根据麦可思对2007届、2008届大学生的跟踪,在已就业的人群中,平均有61%的本科生毕业3年内有过离职行为,高职高专生离职率达到79%。不难看出,大学生的就业率每年都有1%左右的增长,但就业后半年至一年间乃至三年间的离职率一直居高不下。

二、关于就业稳定性的分析

当前具有长远职业生涯规划人群的离职意向最高,消极职业生涯规划人群次之,有短期职业生涯规划的人群离职意向最低。即有近期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清楚,未来的五年,规划人群的稳定性最高,消极职业生涯规划人群的稳定性次之,而有长远职业生涯规划人群的稳定性最低。从毕业生的长远利益发展来看,清晰明了的规划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完成。而应届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总结为“大学生就业率高,但就业稳定性不高”。这个情况受到社会、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多方面关注。笔者也希望从以下方面来解读这种就业情况的发生原因和解决办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职业规划课程。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一是结合学科的特点,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使其对所学的专业投入深厚的兴趣;二是阐明与职业的关系和作用;三是加强学生和企业的联系;四是着重培养职业心理素质。

1、职业生涯的规划有助于学子设立人生目标,为自己设定一个准确的定位,明确职业生涯的目标。对于理想工作的理解,有些同学期望值明显过高,当实际情况和理想发生偏差时,心理就产生失衡,对于现有工作就有了排斥的想法;有些同学的就业目标不明确,当碰到困难和挫折时,就轻易放弃岗位,轻易的放弃现有的选择。职业生涯规划一定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职业意识。

2、职业生涯规划要帮助学生实现人生定位,而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促成学生最终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桥梁。一些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能力各方面没有系统的锻炼和提高,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管理制度,而且,部分同学对于工作态度轻浮,拈轻怕重,对于工作缺乏基本的责任心,对于工作环境再三挑剔,和单位同事相处不融洽,对于薪金的期望值太高,等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帮助,使其制定好人生的方向,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通过就业指导,要让学生明白,在社会中的劳动纪律和在单位的责任心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对自身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和意义,才能事半功倍地完成对于就业的把握,这样也加强对于就业稳定性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求职,单位要严格的把关,就业单位综合因素的高低,是提高就业稳定性的关键。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灵活的用人机制是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好的单位求贤若渴,给学生提供的条件待遇能够满足大多数求职者的心理预期,这样的单位条件能让学生的就业稳定性增强。

在学校的角度,不是一味的把学生送往更好更优的企业,而是因地制宜的把不同的学生送到不同的企业单位,让他们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创造更大的自身价值,这就需要学校严格把关,建立严格的企业考量标准和制度,制定严格的企业考核要求,对于每一个进入学校招聘和面试的企业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每个单位都有着良好的企业形象,进一步促成学校、企业和个人共赢的局面。

3、全面的跟踪服务。学生从学校进入企业,意味着由高校学生转变为企业员工,许多同学对于角色的转变难以适应。陌生的工作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等让人不战而败,此时学校要及时跟进学生在企业的状况,了解学子在企业的工作状况,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工作上的各种疑虑、以及心理适应能力。为此,学校要建立对应届毕业生跟踪、走访工作制度,每隔一段时间去企业走访,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状况,如薪资待遇、心态是否端正、加班情况、生活环境、企业评价以及涵盖的主要问题。通过跟踪了解信息,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的形成因素、解决问题;如果是学生自身原因,学校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悉心教导、批评指正学生并解决问题;若是企业原因,要对企业客观评价,与其协商、调解。当问题无法解决时,学校可调回学生另作安排。在跟踪管理的过程中将各种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综述

当前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可以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双选会中,很多知名企业重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选拔,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是看重毕业生的学历。而当前,对于大学生而言,企业单单给他们生活保障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能在企业里看到自己的未来。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对优秀大学毕业生工作轮换,增加大学毕业生的任务数,而并不增加过多责任和复杂程度。通过在不同的岗位进行工作轮换操作,大学毕业生可以有一个较全面的观察和参与整个生产的机会,有助于降低大学毕业生的不满情绪,逐渐让他们信任企业,感恩企业,归属企业,贡献企业。

【参考文献】

文化与营销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品牌;品牌营销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27日

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品牌之间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主要内容,而且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品牌营销的竞争逐渐成为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因此,本文充分论述了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营销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打造自身的企业文化,从而促进企业品牌营销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能够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特定的企业文化。它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能够将企业员工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从而使员工为企业更好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企业文化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此企业文化具有动态性的特征。企业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等,因此企业文化也会不断变化和发展。认识企业文化的动态性特征并有针对性的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做出优化,能够帮助企业树立更好的形象,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企业品牌的概念

企业品牌是企业进行宣传的重要标志,它是被企业客户所认可的企业形象。企业品牌可以帮助企业树立更好的公众形象,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企业品牌能够提供给消费者更好的产品体验,这是其他企业无法媲美的。而企业客户能够通过企业品牌感受到企业的形象,所以企业应当重视自身品牌的建设,通过品牌的优化来提高顾客忠诚度并获取更高利润。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营销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共识,企业品牌是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逐渐树立起来的企业的公众形象。因此,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品牌营销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文化对品牌文化和营销观念的影响。企业文化是员工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文化因素。品牌文化也是在品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因素,品牌文化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企业文化对品牌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也影响着员工的营销观念,使其能够符合特定的企业文化。所以企业的文化对品牌文化和员工的营销观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对品牌的影响,才能够不断促进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的共同发展。

(二)企业文化对品牌个性的影响。品牌个性是企业产品个性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文化特征,虽然企业的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但是品牌文化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的,因此品牌个性或多或少地都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而且企业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企业文化基础上树立起的品牌个性很难被模仿,所以能够促进企业品牌个性的不断发展。

(三)企业文化对品牌建设的影响。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公众形象,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品牌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企业文化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了品牌的传播和建设;反过来,品牌的建设和传播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良好的公众形象可以帮助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所以说,企业文化与品牌之间是相关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四)企业文化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样品牌文化是影响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文化对品牌竞争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确保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从而促进企业生产质量较高的产品;产品质量的提高能够提高品牌的竞争力,从而使得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同时,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员工更好地为消费者进行服务,同时提高品牌的售后服务功能,使得消费者逐渐信赖企业的产品。

(五)企业文化对品牌营销战略执行的影响。企业文化可以对品牌营销战略执行起到一定的影响,企业文化使得员工之间可以达成一定的共识,能够促使销售人员更好地执行品牌的销售战略。采用企业独特的方式对产品进行营销和推广,从而使得企业文化对消费者产生更多的影响,能够使得企业品牌更快、更深入地扎根于消费者心目中。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对品牌营销战略执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执行品牌营销方案,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四、小结

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营销息息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地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必须要充分了解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营销之间的关系,才能制定相应的策略,促进企业文化的成长,同时促进企业品牌的营销,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随着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营销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品牌的营销,同时可以促进企业未来更好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文化与营销的关系范文第5篇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培养能够从事生产、管理和服务行业一线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想在竞争逐渐激烈的教育市场中发展下去,就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积极吸收现代企业文化,加快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创建具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另外,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专业定位和管理方式都会通过校园文化表现出来。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的影响力。由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应积极借鉴企业文化中的创新精神、营销观念和质量观念等先进文化,增强学生的经营意识和管理意识,进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二)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由于高职院校主要培养能够从事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将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体系,使学生能够较早地接触企业文化,加强学生对企业精神的体验,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的工作,成为对企业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三)是高职学生发展的要求。在职业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教育应重点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应充分运用校园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由于受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高职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利益主义和利益主义思想,单纯的校园文化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快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将企业文化中的营销思想和管理思想引入到校园文化之中,使学生深入接触真实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金钱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是高职学生发展的要求。(四)是企业文化提升的要求。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文化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经营发展而变化。但是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员工的素质。当前,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要求员工具备完善的业务能力,而且要求员工具备高尚的情操和思想。而高尚的情操和思想的塑造主要依赖于校园文化建设。所以,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企业文化的提升。为提升学生情操,高职院校要加快建设校园文化,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前形成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进而促进企业文化的提升。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人有着规范作用。校园文化能够通过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精神教育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实现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在高职院校发展的过程中,校园文化对学生有着强大的内驱力和感召力,能够加强学生内化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人格追求。另外,校园文化所构建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能够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学生自觉遵守校园中约定俗成的规则,进而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而企业文化能够加强员工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进而使员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融合过程中能够吸收对方的优点。校园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加快信息的流动,并不断吸收外界的科技文化、经济文化、政治文化和社会文化,形成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尤其对于企业文化来说,高职院校为了实现学生与企业的对接,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吸收企业优秀文化,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另外,企业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员工自身的素质和员工所接受的校园文化,将优秀的校园文化引入到企业文化体系中,实现企业文化的提升。(三)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校园发展的精神动力。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企业文化主要强调员工责任感的培养,强化员工的责任心,加强文化对员工素养的影响,进而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者相互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影响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偏低,文化素养有待提升。而且,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学习兴趣。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观念正处于逐渐成熟时期,自我意识强烈,思想活跃,价值观念很容易改变。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能够使学生深入接触企业文化,体会到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进而加强学生对社会经济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二)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在学生人格培养的过程中有着各自的侧重点。校园文化能够加强学生的道德人格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人格品味。而企业文化作为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强调质量意识、效益观念、责任观念和协作精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能够引导学生在塑造道德人格的同时,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合作、现实和理想的关系,进而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性认识,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格品质。(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由于没有真正接触过社会,心理尚未成熟,思维方式呈现出理想化特征,在遇到现实问题的时候,容易冲动。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加之,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为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宠溺,缺乏责任意识和吃苦精神,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遇到困难很容易一蹶不振。而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能够加强学生对社会经济和企业工作的了解,使学生深入接触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改正学生理想化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法宝,只有将创新纳入到企业文化体系中,才能够不断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增强员工的创新能力。但是,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高职院校积极重视社会的人才需求,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高职院校根据经济发展实际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鼓励并引导学生创新出符合经济发展的技术和产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积极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加强学生对企业发展和企业工作的了解,根据工作内容和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创新。因此,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重视物质文化。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物质文化的融合,而忽视了精神文化的融合。但是,物质文化融合只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载体,没有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精神核心。具体来说,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大多停留在实训基地、委托培养、订单等硬件层面上,精神文化交流很少,企业不了解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而高职院校也不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理念。(二)融合方式单一。当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模式主要包括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和产学结合这四种模式。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都采用单一的校企合作的融合方式,缺乏对其他融合方式的应用。而且,虽然部分高职院校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融合方式,但是其文化融合的过程往往是形式上的,没有涉及到文化的实际内涵。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缺乏实效性,长此以往势必会破坏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蓝图。(三)缺乏全员参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需要企业和高职院校全员参与。但是,在实际融合的过程中,虽然高职院校积极参与文化融合,但是大多数企业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持冷淡态度,缺乏参与积极性。而且,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的参与往往是被动的,学校领导阶层强制要求的。另外,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过程中,缺乏权威专家的引导,部分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导致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内容过于片面。

五、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

(一)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直接关系着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能够深化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加快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一是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将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校园文化中,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三是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二)确立融合交点。一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应确立文化融合的共同目标,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引导。例如,高职院校以文化先进学校为目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目标的引导下增强学生与教师的团结能力,加快校园文化建设。企业可以以构建优秀企业文化为目标,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加快企业文化建设;二是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交流与沟通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进行文化交流,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对彼此文化内涵和文化优势的了解,积极寻找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联系,加快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三)建立融合纽带。一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应共同研究企业文化,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完善企业文化理论知识。高职院校研究企业文化能够了解企业的人事制度和企业的工作制度,将企业文化运用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并且,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研究企业文化能够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在文化方向的交流与合作,使高职院校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开展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二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应共同建设校园文化。这是因为校企共同建设校园文化能够将企业中的管理观念和营销理念引入到校园文化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高职院校应积极邀请企业优秀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另外,高职院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使学生深入接触企业文化,加强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作者:王 慧 张晓冬 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敏辉,王群生,侯广林.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