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作品语言分析

文学作品语言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学作品语言分析

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第1篇

2、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3、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自然和谐、含蓄、深刻等。

4、语言的技巧。从修辞角度思考。

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一、培养中职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必要性

在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分析作品的生活图景、艺术形象和人物的性格等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而这一分析过程正好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在培养鉴赏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又因为语文能力包含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又是由理解能力、认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组成,并且鉴赏能力又影响着阅读的质量以及效果,所以随着鉴赏能力的提高,学生对语言构造、表达手法等的认识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因此阅读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培养中职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策略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阶段,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培养文学作品鉴赏能力逐步融入其中,然后教师还需要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设计出合适的教案,并有步骤地加以实施,从而培养中职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反复训练,提升文学作品感知力

在开始文学作品学习时,先进行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语言感知力,从而有助于学生接下来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鉴赏学习。在诵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脑海中进行画面的再现,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演绎,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和作品的主题。同时朗读文学作品的时候,需要让学生注意自己的语调神情,要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到语言的感染力。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学作品感知力。如在诵读《天净沙・秋思》的时候,如果语调平淡,毫无表情地进行诵读,那么不仅感受不到其中的画面美,还无法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彩。相反,如果声情并茂地诵读,注意自己的语调声调,不但能够体会到凄苦哀婉的感受,而且能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似乎能看到那缠绕蜿蜒的枯藤、归巢乌鸦的哀鸣和那“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从而了解“瘦马”的深意和“断肠”的分量。

2.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文学鉴赏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主题、材料、表达手法、创作风格、背景等的鉴赏,但是其中的语言和主题是文学鉴赏的基本步骤,只要准确把握好文学作品的语言和主题,那么下一步的鉴赏分析就会比较容易掌握。

(1)提升文学语言品味,培养语言鉴赏能力。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都是较为抽象的,在文学作品的鉴赏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了解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技巧和风格,通过对文学作品语言的准确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象。

(2)实事求是,把握作品主题。主题是整部文学作品的核心,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鉴赏中所包含的创作背景、语言等的能力培养都跟主题鉴赏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主题是作者在社会生活中所体验和实践得来的,同时还有可能受到作者所处年代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所影响。所以,要理解作品的主题,就需要学会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深刻体会作品形象,这样才能提高主题鉴赏能力,从而有助于对整部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需要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且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文学鉴赏活动。同时可以合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文学鉴赏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实际地学习,鼓励学生加强语感练习,培养学生主题和文学背景等方面的鉴赏能力,才能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全面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第3篇

    一 美学与英美文学翻译

    作为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伊塞尔提出了意义空白和意义未定性的理论,而美学重要代表人物姚斯则提出了期待视野与审美经验的理论。他们二人对于美学的理解或许存在稍微的区别,但是他们都认为,英美文学作品主要宗旨是为读者而产生的,当英美文学作品没有被阅读时只是一种审美可能的存在,也就是说,当作家书写的英美文学作品只有在被阅读后才会具有存在的价值。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英美文学作品的意义一方面源于文本本身,那么它价值的实现是读者所赋予的。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会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体系,它会充满内在生命和活力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意义。而英美文学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意义,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为的模糊性,却是连接创作者与读者接受意识的重要桥梁。在模糊性这一媒介的帮助下,读者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欣赏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这来源于他们对作品具有更多创造性的填补和想象性链接。

    英美文学翻译作为一门文字的艺术,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原文作者的特殊感情。对英美文学进行翻译,不仅仅是对词与句的形式对应,更是对原文中语义信息和美感因素的整体吸引和重建。所以说,作为英美文学翻译就要非常重视译作的文学性和美学价值,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才能把英美文学转变为我国的翻译文学。因为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会在作品中注重模糊性特征的表现,以达到读者解读、想象与反思之目的。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注重对模糊性的翻译技巧,可以引领读者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空间中浏览、促进读者的内心审美体验,获得一种空前是审美享受。

    二 英美文学作品的模糊性特征

    从模糊学的基本概念来看,“模糊”是事物的一个属性。语言,这个反应客观存在的方式,也存在于译语和原语本身,会带有模糊性特点。其中翻译语言也不例外。在翻译当中,模糊性不仅存在于译者对原文理解的不同所引起的差异,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往往包含着朦胧、含蓄的美学特征,所以分析英语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对于明白和演绎文学翻译的各种模糊因素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其美学特征往往是通过各种美学表象要素构成的,译者对原着的理解过程、描述过程和读者对译文的阅读和评价过程都带有模糊性的存在。这既包括类似于英语语言文本,也包括代表原文作品气质的非表象要素,翻译也是人类运用语言的一种形式,如文学作品的意象、意境、神韵等模糊性特征。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特征,主要是语言、意象和意境的模糊。

    第一,是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模糊,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英语是构成文学作品的物质材料,更是作者表现其文学形象的重要物质手段,可以说英语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模糊性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反映。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模糊更多地体现为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例如,在莎士比亚的着名作品《哈姆雷特》中这样一句名言:“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在翻译为中文的过程中会多达十几中译法,这就是英美文学原文模糊和语义模糊的典型性特征。再如,在美国作家丹·布朗在小说《达·芬奇密码》中,关于兰登与发生在梵蒂冈所发生的那个事件直到最后才透露给读者,让读者恍然大悟:在梵蒂冈历史上,一次最具争议、最为不同寻常的选举会上,新一代教皇登上了皇位宝座,并获得了新的力量支持。但是,兰登在这次历史事件中究竟充当什么样的历史角色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交代,这就是英美文学作品语用模糊的典型用法,给广大读者留下了广阔而丰富的想象空间。广大读者一般都情不自禁地通过上下文进行大胆的揣测:兰登在这次秘密选举会上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呢,甚至险些丧失性命。

    第二,是英美文学作品的意象模糊,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是作者经过其审美体验的刷选,通过语言这一媒介表现出来并注入作者思想感情的人或物的形象。而英美文学作品意象的模糊,则是作者通过其抽象的语言对文学意象进行描述,并引导读者在借助其期待视野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描述,从而使读者产生良好的审美享受。例如,在people的名句“Soft is the strain when zephyr gently blows,/and the smooth stream in smoother Numbers flows”中,通过模糊词语“soft”“gently”“smooth”“smoother”的运用,描绘了一幅微风轻拂、溪水潺潺的柔和景象。

    第三,是英美文学作品的意境模糊,英美文学意境主要指作者运用其形象思维进行艺术构思从而在作品中反映生活画面、艺术情调和艺术境界。英语文学中的各种自然景象往往是一种“人情化”了的景物,是自然之美在人们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和回声,更是构成英语文学作品模糊美学的重要表现元素。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意境,主要借助形象去传达其文学意蕴和文化境界,因而其必然会与模糊形成十分紧密的关系。由此可见,意境模糊作为英美文学模糊美学的重要要素,作者通过意境模糊的运用,可以为广大读者创造各种含蓄美、朦胧美,也就是模糊美。例如,R.Frost在《Dust of Snow》中,通过“snow”“dust”“crow”“hem lock tree”等模糊词的运用,表现出明显的模糊意境,极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情感。

    三 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的翻译技巧

    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审美构成的模糊性因素,因而译者在翻译英美文学的作品时,应该从美学的角度去理解表达作品原文,用中文的语言艺术形式再现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美学意蕴,先就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翻译及其分析如下。

    第一,采取对应、求似法以保留原文中的语言美。对应的翻译技巧就是用模糊翻译模糊,从而保留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信息,这是再造英语语言美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卷首引诗:Let me lie drunken with the dreamer’s wine/Let me not see this soul2house built of mud.在其中文译本中,译作者将其翻译为:让我在醇酒般的梦幻里醉沉!/莫使我眼见这泥塑的肉身。译作者采取了模糊译法,对原文中“醇酒般的梦幻”“这泥塑的肉身”这一模糊语言美做了很好的保留,可以很好地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译文语言更具生命活力。因为,“醇酒般的梦幻”很好地表达出了主人公对于美好理想的追求,而“这泥塑的肉身”却较好地彰显出作者对于有限生命在奋斗过程中的艰苦与无奈。由此可见,对应翻译是对于原文模糊语言的还原最为完整的一种翻译技巧。当然,在英美文学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中英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不可能在语言上做到完全对等,此时求似是一种较为准确的翻译技巧,它是主要通过模糊翻译精确或者通过精确翻译模糊,从而达到保留原文语言形式效果美之目的。例如,孙梁运将Spenser的名句“Make hast,therefore,sweet love whilest it is p rime”翻译为:“钟爱的情人,行乐当及时”译作者采取了求似的翻译技巧,较好地保留了原文的韵味。

    第二,采取模糊描述,再现意象美的翻译技巧。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对于文学意象的模糊性翻译,必须注意在译文中再现原文文学意象模糊所创造的美学效果,对其进行充分的模糊描述,从而让广大中文读者深入体验到原文的意象之美。例如,在小说《达·芬奇密码》中,丹·布朗运用了一系列类似于“a heavy toll”“sharp blue eyes”“a dark stubble”形容词,以表现兰登被接待员的电话吵醒后,面对镜子,发现自己头发乱蓬蓬的、一副疲惫不堪人物意象,而这一系列词语的使用,这些意向性描述修辞手段的运用,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模糊性特征。在中译本《达·芬奇密码》,对描述兰登乱蓬蓬、疲惫不堪的人物意象所使用的一系列词汇,更多地将其翻译为“雾浊而憔悴”“一片暗色的胡碴”,由此可见,译文作者对兰登这一人物意象,更多地采取了模糊性描述、再现意象没的翻译技巧,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意象美。

    第三,采取最佳关联、保真意境美的翻译技巧。最佳关联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原则,在对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意境进行翻译时,应该考虑到这一原则的重要应用,同时,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对于意境保真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译作者用形象的语言艺术,再造原文的意境美,从而使广大原文作者的意图与中文读者在审美期待上存在较好的吻合。例如,R.Frost在《Dust of Snow》中,译文作者将“snow”“dust”“crow”“hem lock tree”翻译为:“大雪”“乌鸦”“寒林”由此再现出原文中静穆、悲凉的文学意境,表达了主人公对他一天中的淡淡哀愁。

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第4篇

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学艺术作品的模糊性语言影响了作品翻译的效果,同时也对广大读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阅读障碍和交际障碍,使文学作品的意识能量和传播效果不能得到有效的价值认同。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模糊语言在本文由收集整理文学作品中的广泛应用,既可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实现叙事能力的地域化转移,也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引导读者阅读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自觉地完成阅读。从实践来看,文学作品的外译受到模糊性语言的语法体系边缘控制,难以在翻译作品中还原文学作品语言的精妙,但也更加增强了模糊性语言的不可取代性。

从文学作品来看待语言模糊性的翻译,其实是要从语言的本质上去美化语言的艺术能力,在叙事过程中注重语言的张力,凸显作者对言语的驾驭能力,更为主要的是模糊性语言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占据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文学作品的翻译必须对语言叙述的歧义给予规范和控制,促进外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精神、心理以及知识体系的完全接受。以下,笔者就语言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以及翻译策略提出一些必要的思考。

一、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和地位

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应用不仅是语言艺术的具体表现过程,更是语言艺术在叙事过程中的生活化状态,生态型的语言叙事脱离不开模糊性语言,生活化的语言彰显了语言能力在文学作品中应用的广阔空间,同时也完善了在文学写作中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深度融汇,所以,我们在观察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翻译时,必然要以传统的文本能力泛化到翻译的策略上来,一方面是为了体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衔接,另外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模糊性语言来体现文学作品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兼容了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语言能力的再造。通过观察文学艺术作品的翻译,我们首先来审视一下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应用、地位和现状。

(一)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应用范畴

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比较早,起初在古典希腊语和古典拉丁语为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载体的年代,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语言应用就形成了一定的派性,而且随着语言叙事能力的演进和文学作品的文化意识在各国文化生活中的渗透,英语、法语和德语在近代的文学作品创作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并随着欧盟文化、美洲文化以及各个区域性的文化体系的建设,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语言的应用不仅彰显了区域文化对文学作品语言上的功能再造,同时也通过区域语言的叙事能力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文学语言能力体系。不可否认的是在文学创作中,模糊性语言的应用脱离了文学作品的鼻祖——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范畴,形成了区域性的语言能力,所需要的语言支撑一方面是区域性的官方语言,另外一方面是以区域性的平民用语为主。相对我国的文学作品创作来看,模糊性语言的应用从语言的类别来看,以修辞和形容居多。特别是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模糊性语言既能反映传统文化的积淀,又能通过语言的艺术魅力展现文学作品的文化意识、生活意识、生命意识和强烈的主体意识;还有就是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我国的诗歌语言的朦胧性和修辞性内化了文学创作的艺术内涵,在更大程度上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文学语言的修为能力。

(二)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功能释放

模糊性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的功能是不可取代的,一方面模糊性语言具有乡土性,在文学的叙事模式中,模糊性语言对于弘扬文学的主题起到了内化和提升的作用,另外一方面模糊性语言的独特文化能力和区域性结构展现出了文学语言的多元互动。特别强调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模糊性语言的不规范性和不确定性,真实地展现了生活场景,让更多的作者丰富的抒放生活情结,让更多的读者在阅读行为中进行情感体验;其次,模糊性语言“有别于精确语言的作用和特点,它给人们带来感受和认识上的多样性、灵活性,它是精确语言无法替代的”:模糊性和精确性是语言的两个基本属性的范畴,当某个符号和符号使用者所指的对象有不确定的关系时,语言就会表现出模糊性。如“高”、“低”等表示抽象概念的词就不容易给人清晰的印象,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可以说“刘翔很高”,也可以说“东方明珠电视塔很高”,但“刘翔”相对于“东方明珠电视塔”却是非常渺小的。第三,模糊性语言的量性标准,比如说“多少”和“长短(时间)”相对于具体量化的标准来说,模糊性语言的表达就比量化的词汇更加幽默或者更加生活化一些;第四,模糊性语言是对客观事物评价的外延,通常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形容“美丑”、“高矮”、“胖瘦”的时候,采用生活化的语言或者是贴近生活化的模糊语言,那么其释放出来的功能则有助于读者对事物本质的根本认知;第五,模糊性语言的约定成俗性,我们常说到的“估摸”、“大约”、“月头”和“黄昏”它是大众口中的俗语,那么在文学作品中的功能就能反映出作家的乡土气息和区域意识,更有助于文学作品在本土的认知和接受。

(三)文学艺术作品中模糊性语言的多元化状态

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是多元化的,它所呈现出来的不确定性也是多方面的。“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把文本中的不确定性空白视为一种‘召唤结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能力,概念外延没有明确界限的模糊语言留有想象的弹性空间,能创造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象。”这是模糊性语言多元结构的一个侧面;其次是模糊性语言的边缘性,在文学作品中看到的模糊性语言的应用,它的边缘性一方面证实了作家的创作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在针对事物的本质描写中辅助创作艺术结构的形成,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软化”的作用;再有,模糊性语言的文化承载能力,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化意识的自觉载体,显然,在创作的过程中,对于生活的印象,对于生活的感悟本身所具备的不确定性淡化了文学语言的刚性,在忽略了语言的正统性的同时,文学创作也就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状态,诸如眼下流行的网络文学,其中的网络用语则更加深层次刻画了模糊语言的应用状态。

(四)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模糊性语言策略局限性

文学作品的外译是语言、文学使命、文学主题宣扬的主要途径。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由于受到模糊语言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文学作品的翻译收到了很大的局限:首先,汉语与外语的语法布置的不协调,会造成模糊性语言的词性不准确,定语、宾语和主语的所处位置不同会造成翻译过程中的颠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文学作品良好的传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其次,模糊性语言是汉语创作中的生活化用语,而在翻译过程中,生活化用语不仅没有准确的翻译词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不同语法的修辞和结构安排都可能形成翻译过程中的“死角”;再有,模糊性语言没有量化的标准,随意性强,而翻译过程中外语对翻译基础语言的精确性是有严格要求的,比如我们说的“一会儿”和英语的“for a while ”就存在着量化不协调的关系;再比如“黄昏”和“the evening”,根据语法的定义来看,两词之间的互译就存在明显的歧义。

二、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翻译中的多元化

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所变现出来的多元化是具有一定原则的,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是彼此服从的关系,而是相互协调的关系。以下,笔者就模糊性语言的多元化原则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意识升华

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准确地传达文学作品的信息,本身就是文学作品的意识宣扬,而翻译过程中出现对语言的理解不力的现象则可能造成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意识升华的削弱。“文学语言是一种模糊语言,其模糊性特征表现为:用词的模糊,句意的模糊,主旨的模糊。文学语言的模糊化是作家语言艺术处理的结果 ,其手法是对生活话语的陌生化,它是创造主体的一种深层无意识积淀的升华与再现。”[1]鉴于此,在翻译中,外译者是无法通过语言的本身去理解汉语对外语的影响和能力控制的,只能通过更加异化的模糊效果去美化语言的叙事,而不可能达到还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语言艺术对文学作品翻译的贡献,也在更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学作品的主体意识。

(二)沟通障碍

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是文化沟通、人际沟通的重要体现。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分别属于两个语种的范畴,那么在语种的体系下,又分别属于语言能力的差异化属性,因此在翻译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沟通的障碍。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模糊。语言哲学家们指出语言的模糊性并不是无足轻重、制造交际障碍的因素,相反,它保证了交际的有效进行。”[2]既然如此,进行有效沟通的首要条件就是针对性地翻译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关注模糊性语言的应用和互译,还要在多个范围内去构建语言体系的相互调整和控制。

(三)美学接受

文学服务于生活,文学的功能是宣扬美、传播美,成就美对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即使是悲剧的文学作品它所宣泄的主题思想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肯定和认同。语言的模糊性不是为了淡化这一主题,而是为了更加丰富这一主题。恰恰是人们对美的感悟不同和认识的差异,成就了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广泛应用,在刺激人们丰富想象力的同时,模糊性语言以独特的方式传播美的价值体系也是文学作品外译的思想精髓。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描写运用模糊性语言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在叙述目标感知能力渐弱的情况下,对于文学作品的意识宣传要从不同读者的角度出发,同时还要顾虑到读者的知识层面、读者的心理感受能力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以,在文学作品翻译中,不仅要构建语言的选择范围体系,还要关注读者可能产生的心理感受并加以补充。这样才能促使文学作品的翻译更加传达美的感受,同时宣扬文学作品本身的主题。

(四)信息传达

定语、宾语、量词在翻译中的精确性不能满足读者在阅读外文作品过程中的阅读需求,继而也就不可能满足文学作品的信息传达。模糊性语言的应用就是要立足这个层面去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而不是机械地运用来增强沟通的难度。语言概念在信息传达的概念中要把丢弃的东西重新补全,才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语言把模糊性变成清晰性,所以理解语言要模糊性理解,才能还原模糊性的真实。传统的理解和文学作品外译中语言是被大概那样指定的东西,而不是一丝不苟的东西,语言在人类对意识保持固定时,仅是模糊的刻痕,而不要理解为清晰的刻痕。在信息传达的范畴语言是一种指令的东西,是模糊性的指令,而不是清晰性的指令,更不能偏执语言本身。就像语言是为了看天上的月亮,而不是为了看夜空里的星星。这样的信息传达也就比较明确而且有指向,从而更加突出了文学作品的主题意识。

三、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外译的翻译策略

“模糊语言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必然属性,它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模糊性缘于对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确定性。”[3]但是反过来看,模糊性语言是加深读者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必需元素,因此,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讲究策略,更要注重语言与叙事之间的逻辑关系。顾名思义,翻译是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的信息传达手段,面对两种不同的语种,译者首先需要具备的是对两种语言能进行成功沟通的信息传达能力和知识储备,其次需要译者遵循两个语种之间语言叙事的规律和逻辑,如何实现文本的信息转换和信息传达不单单是照搬,而是需要在语言的修为能力上有所提升,最终促进文学作品有目标的交流和弘扬。因此,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的翻译中可以采用三种策略,即:以精确对模糊,以模糊对模糊和以模糊对精确。

(一)以精确对模糊

模糊性是各种自然语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就决定了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单词在一种语言中是精确的,那么在这种条件反射下,另外一种语言中的相对应的词则是模糊的,那么我们就能采用以精确对应模糊。例如“they locked the barn door after the horse was stolen.” 把这句话翻译就要灵活,不是“马被盗走后锁起马棚”,而是可以借用“亡羊补牢”。换言之,对事物的整体概括而进行翻译的首要条件就要把握事物的规律和逻辑关系,要切实联系到作家的写作意图和信息传达的驱动因素,而不能单纯去从语法上去进行提炼和概括。在这样的翻译文本中,译者必须要应用以精确应对模糊,有意识地运用与之关联的模糊思维形式去翻译。

(二)以模糊应对模糊

在翻译模糊性语言时,在另一种语言中会存在相对应的模糊词。那么,我们可以采用以模糊对模糊的翻译策略来应对。以下选自王佐良所译《思考与试笔》 中的一句:

“complaint is the largest tribute heaven receives, and the sincerest part of our devotion.”

“怨言是上天得自我们的最大贡物,也是我们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

将文中的模糊词“largest”和“sincerest” 译作 “最大”and “最真诚”恐怕是再适切也不过的了。根据惯例来讲,模糊语言的翻译中,以模糊对模糊的策略最常用、最省力。但在有些情况下,由于模糊词与其邻词缺乏清晰的边缘,导致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会用目标语中的另一种表达来翻译源语言中的模糊词。

两者的模糊性首先是加深了文学作品在两种语言之间的互动和协调,其次是两种语言的模糊性可以再角色互换的层面诱导读者的阅读兴趣,加快阅读的速度,满足读者的需求。

(三)以模糊应对精确

文学作品的翻译往往需要用外语的模糊性语言来应对汉语的精确语言。因为两种语言的精确性所表达的效果都不尽相同,为了使信息传达更加生动,而且相互形成对等,那么模糊应对精确则需要在理解了作家的创作语境和创作心理下进行互译。

本文指出文学翻译应当恰当地再现原文的模糊性,一方面要注重模糊性语言的审美观念和语言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模糊性语言决定了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无论如何,针对模糊性语言的文学作品翻译必须建立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同时还要注重作家的创作环境、创作感受以及作家的乡土语言和对目标语言的认知体系构建,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跨文化的差异观念和思想价值的对等也是翻译作品所必须注意的原则。

文学作品语言分析范文第5篇

文献标识码:B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与历史接轨的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不仅可以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来服务社会,更能通过自身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发扬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①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中最明显的问题为课时不够,授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无法深入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②课程考核制度不合理。多数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并不牢固,却能够顺利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核,这就说明其考核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③教师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多数教师过于重视讲解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过程,从而无法达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目的。④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多数学生在选择这门课程时,并不是真正热爱这门课程,这也就间接导致学生的专业文化素质较低。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审美教育的策略

汉语言文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名家名作,浓缩了许多富含哲理的人生真谛,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教师需要为学生展现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场景,使学生能够看到其中的各种审美元素。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对文章中所描绘的场景进行分析和思考,尤其是要让学生主动去鉴赏这些文学作品。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内部结构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另外,每部文学作品都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教师要做的只是帮助学生去发现作品本身的美,进一步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品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对汉语言文学知识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简单来说,新一代大学生具备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只要根据学生这一年龄特征,通过发散文学作品的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发现和探索文学作品中的美,那么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文学作品文情并茂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使文学作品能够发挥出其自身的魅力,继而使学生产生美感。

汉语言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根据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写照而完成的,都比较外化和物化,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内在情感,让学生通过想象分析作品的内在情感,能够真正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美的体验。当然,整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地提升自我鉴赏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更高层次的美,教师可以利用单篇教学的特点,没有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以此来突出作品的中心结构和个人风格特点,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审美结构。

教师一定要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来开展教学工作,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突出重点,也要概括难点,部分较为简单的内容可以适当将其精简化,同时教师需要对审美教育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逐渐将审美教育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之中,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审美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学之间的联系;当然也要将两者区分开来,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另外,教师一定要将理论素材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以便提高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