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纺织技术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浙江是中国的纺织大省,绍兴则是闻名全国的纺织大市。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是服务地方产业、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一个专业,肩负着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应用型纺织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同时本专业是一个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作为我校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以及中央财政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重点建设专业,其中课程建设一直是本专业建设和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基于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的启示下,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一系列的“项目化”改革和实践。
一、“教学工厂”模式的内涵
“教学工厂” (Teaching Factory)职业教育理念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院长林靖东先生在发现大专院校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企业界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情况下,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将学校、培训中心、企业三元合一而提出来的一种适合现代企业需求和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教育模式。他巧妙地将西方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华人特有的人文环境相融合,逐渐沉淀出“教学工厂”、“项目教学”、“专能开发”“无界管理”和“经验共享”的独特办学理念,形成了特有的办学优势。认真总结这种教学工厂的主要特色,探寻其形成独特教学模式的关键原因,那就是——“项目化教学”。
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必要性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是一个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同时我校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肩负着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应用型纺织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但是现实的情况确是本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却存在较大差异。这不得不使我们进行反思和探索,在课程教学中要进行真刀实枪的“项目化”教学改革。
通过项目化教学法的实施,以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升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与本专业紧密结合的全面的实际工作锻炼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在课程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并按照企业真实设计生产流程展开项目教学,从而实现“课程设计职业化、能力训练岗位化”。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开展,密切了产学研合作的关系,学校与企业也达到双赢效果,公司获得了学生无限的创意作品,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学校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学生对现代纺织技术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较全面掌握了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素质。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实现了“课程设置职业化、能力训练岗位化”的要求,使学生在课程中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又提高了职业素质。
三、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成效
(一)“校企合作”,全方位修订课程标准
在原来主要由学校主讲教师单方制定教学大纲,在课程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基本上还是按照老的教学大纲(本科模式)、按照所征订的教材内容进行编制,没有参照相关岗位群的职业标准,导致“教师教、学生学、企业用”相脱节,从而培养的毕业生实践操作不规范、不能达到“零距离”上岗的人才培养要求。经过此次改革,将由企业人员和校内专任教师,融入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学习内容由原先章节式改为模块下的学习单元项目,此种改革更有利于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
(二)“1+1”共同开发“项目化”实训教材
由于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在实训方面还没有规划教材,为了更好的进行项目化教学,本专业的所有的实训课程都已经开发“项目化”实训教材,立项为校本教材,并全面投入使用。教材的编写过程主要由“1+1”(学校一方+企业一方)的形式,共同制定教材大纲,共同完成教材的编写过程。
(三)“三方互动”,共同创建真实情境
在教学情境设计过程中,由校内主讲教师设计教学环节,并由此工作岗位的企业专家指导设计实践。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由师生互动,共同创建学习情境、统筹规划学习单位任务的完整性、小组合作、模拟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表达学习成果的多样化。学习的环节主要包括:,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结果应用。教学评价,即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共同对完成项目的情况评价来衡量和考核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教学的效果。
(四)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搭建良好教学平台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将学生的学习地点扩展到实训基地、企业现场,结合实例进行项目化理论和实践教学。增加项目实践环节课时,提高学生项目实践动手能力。本专业实践性很强,教学中增加了实践环节的课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岗位能力。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法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思想为指导来确定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课程要真正实现项目化教学方法,必须做到打破原有的课程和教材体系;建立“1+1”课程开发小组,逐步建设与课程改革体系相配套的校本教材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有了健全的适宜的教学环境,项目教学法才能真正得到应用和实施。
参考文献:
[1]韩鹤进.基于“教学工厂”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142-143.
一、加大业务理论知识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版权所有!
为了消防监督业务的需要,特别是在我市先后经历几次化工企业火灾后,我认真系统的查阅了《石化企业防静电技术》、《现代防雷电技术》、《物质燃烧理论》等专业书籍。在《石化企业防静电技术》和《现代防雷电技术》中,我将静电、雷电的产生机理、形成危害以及预防措施的理论依据作为重点;在《物质燃烧理论》中,我将燃烧的三大理论,即活化能理论、链式反应理论和过氧化物理论,以及固、液、气三种状态的可燃物质燃烧机理作为主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通过学习,较好地充实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较大作用。特别是在日常检查中,简单化发现处理一些浅显的轻微问题,到能够在工艺流程、设备安装等方面指出较为专业性的问题,从深层次中查找隐患,从根本上杜绝了先天隐患的产生。
二、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工作中检验专业技术能力
今年以来,我还积极参与了火灾事故调查、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和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对于火灾事故调查我主要参与了辽阳中意磷化学品有限公司爆炸事故、辽阳青年小区和东四小区煤气爆炸事故和灯塔华兴化学厂火灾事故、辽阳一高中火灾事故的调查。在这些火灾和爆炸事故的调查中,我带领防火处的同志们不怕脏、不怕累,充分利用平时学习积累的知识,对杂乱的火灾现场进行认真细致的勘查,在毫无头绪的环境中,经过逐步清理,查找出火灾燃烧痕迹,通过比对确定出起火点,最后认定起火原因,给了当事人一个圆满的解答。在建筑审核和工程验收过程中,自己能够针对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把关,并做到热情的为建设单位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和办法,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
三、创新监督管理模式,全面整改火灾隐患
首先是适应消防监督管理方式的变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工作、生活都深层次的同国际接轨,如果消防监督工作还沿用老套路、老办法,必将不同程度的抑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有适应新情况、开拓新思路、制定新办法,才能使消防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在今年工作中,我带领防火处全体同志在增强消防部门的服务意识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强化各类消防安全主体的责任意识。组织开展了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协调召开了全市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会议,组织了系列宣传活动,使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观念深入人心,从而直接推进了隐患整改速度的加快。
其次是强化规范化严格执法,在整治各类火灾隐患过程中,我处处以技术规范标准为依据,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做到严肃、认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将自身学习掌握的专业知识,全面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使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版权所有!
总之,我能在工作中积极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组织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是自己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工作上有许多被动现象,有些工作不能及时抓住重点,理不出头绪,浪费了许多时间,影响了工作。
二是具体工作缺少创新意识,每项工作都是按步就班地进行,没有独到见解,没有个性特点,工作质量得不到大幅度提高。
日前,浙江省2016年专升本选拔考试及录取工作已正式结束。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数据,今年经人文学院培训且参加专升本考试学生数为220人,最后拟录取144人(据悉另有3人也被本科院校拟录取,因未参加校内培训而没有统计在内)。
今年,在专升本招生名额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我校专升本工作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据统计,考上全日制本科的学生涵盖了我校7个二级学院的27个专业,录取院校中不乏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省内名校,且被中国美术学院录取的学生数从2015年的2名增加到今年的4名,被浙江理工大学录取的学生达到36名。
各二级学院拟录取人数具体如下:纺织学院21人;时装学院35人;艺术与设计学院23人;雅戈尔商学院35人;信息媒体学院17人;机电与轨道交通学院12人;中英时尚学院4人。此外,机电与轨道交通学院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的荆芳芳同学获本校专升本理科第一名,被浙江财经大学应用统计学专业录取;时装学院的潘婷婷同学获本校专升本文科第一名,被浙江理工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录取。
专升本拟录取名单详情请登录:zs.zjff.edu.cn/fyzs/a/zhaokaodongtai/zhongyaozixun/2016/0530/914.html
关键词:技校生 职业素养内容 评价方式
当前,现代制造业迅猛发展,企业对数控技术工人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企业不仅要求技校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探索技校生职业素养评价方式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对职业素养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技校生职业素养评价方式。
一、职业素养养成的内容
职业素养理论的鼻祖San Francisco 在其著作《职业素养》中这样定义: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具体量化表现为职商,体现一个社会人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
职业素养概括地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本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
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方式
1.在专业课教学考核中,结合课程目标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
学校数控技术专业课零件普通车床加工课程目标:按照车间安全防护规定穿戴劳保用品,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检查机床功能完好情况,按操作规程进行加工前机床、预热等准备工作;能规范使用车床夹具,运用不同的装夹方法装加工件,并进行调整找正;能规范装夹刀具,确保刀具安全性,并根据加工要求运用适当的对刀方法对刀;在加工过程中,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车床、切削工件;根据切削状态调整切削用量,保证正常切削;能够适时检测,保证精度;能按车间现场管理规定正确放置零件;按车间规定整理现场、保养机床、填写保养记录。
零件数控铣床加工课程目标:能按照机械加工车间安全防护规定正确穿戴劳保用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能正确规范操作数控铣床;能根据现场条件确定符合加工技术要求的工、量、夹、刃具及辅件、切削液;能按操作规程进行机床功能检查、加工前机床、预热等准备工作;能规范安装数控铣床刀具;在加工过程中,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数控铣床,按制定的工艺卡和工步完成零件加工;能规范使用常用量具(千分尺、百分表、螺纹规等),能按车间现场管理规定,正确放置零件;能按产品工艺流程和车间要求进行产品交接并确认;能按照车间现场管理规定整理现场;能按车间生产规范填写交接班记录;能按国家环保相关规定和车间要求正确处置废油液等废弃物;能主动获取有效信息展示工作成果,对学习与工作进行总结反思;能与他人合作进行有效沟通。
在专业课教学考核中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学校对教学设计中学习任务要求配有“项目评价表”,评价项目分职业素养(20%)、专业技能(70%)和创新能力(70%)三部分,评价方式分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各占10%、90%。
2.在实训现场管理中,结合日常考评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
实训室是学生培训技能的主要场所,实训现场不仅能反映学校实训教学的实力,同时也能反映教学管理的水平。营造规范、安全、完好、整洁的实训现场有利于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我们根据现代企业7S管理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特制定7S实训现场管理制度,并列入文明班级的考核。考核项目由实训纪律、安全实训、设备、仪器保养、实训环境卫生四部分组成,各占25%。考核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日常考评占5%,每周由实训处组织各班抽查1~2次,其中一次为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的时间为周三上午早自习,检查情况给予公布。
二是每月按当月实训班级数的10%,设立若干个“7S实训现场管理优胜奖”,奖给实训现场管理考核成绩优先且得分90分以上班级,发奖状一张,奖金100元。
三是各项考核成绩月末由实训指导处负责统计、学生处负责审核,由学生处统一报分管校长审批。
3.在工学交替校外实习中,结合企业实际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
退、煮、漂一步法(棉印染)生物酶处理技术的开发
项目申报资金类别:
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
项目描述:
本项目符合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环境保护关键技术”中“清洁生产与低排放技术”。项目针对印染行业污染严重,以减量化(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量)为目标,利用生物酶复配技术,将不同生物酶进行复配,制得具有退、煮、漂作用的复合酶,并研制相关助剂和优化工艺设计,将棉等天然纤维织物的退浆、煮炼、漂白三道染整处理工序采取一步法生物酶处理。项目研制的新技术,将大大缩短棉印染生产周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实现清洁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面料品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包括:1)适合酶处理的生物酶相容性技术研究;2)生物酶的复配技术研究;3)棉织物的退、煮、漂一浴加工适用生物复配酶的配套工艺技术的研究;4)生物酶活性检测以及在连续动态处理工序中生物酶含量和活性的检测等技术的研究;5)适用一浴处理设备或专用设备的技术要求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