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森林城市建设的路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用电需求的迅速凸现,电路铺设所经地区往往房屋众多,用传统的全站仪丈量,很难迅速在现场选出一条最佳路径。另外,在崇山峻岭中,树林茂密,通视条件很差,路径选择成为电力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电力线路建设中的一般路径选择原则,并基于沈阳城市建设中电力线路铺设的实际,探讨了图上选线、现场选线实践,提出了线路建设中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电力勘测 电力线路设计 电力实践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资源,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近几年,随着城乡建设的大规模发展,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日显重要,输电线路的科学选径成为基础电力建设的基础。在送电线路设计工作中,笔者深刻体验到线路的路径选择在线路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想法,将线路设计的路径选择的体会向大家介绍。
1 新的图上选线方法的应用
图上选线是路径选择的先期准备工作,包括取得各种所需资料并在地形图上设计线路方案。过去一般需要现场测得地形图,如今各测绘单位就有各种比例的航测图。图上选线在五万分之一或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上进行。地形图最好要较新版本的,比例要切合实际,观看此比例的图纸既可把握全局又可兼顾局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室内选线还可结合各类卫星图片软件同步进行参考,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为Google地球。该类软件对大部分城市均有较清晰图片,在先期选线过程中可尽量避开现有地表设施,将线路路径合理化、准确化。选定后的路径在该软件中均可查出任一点经纬度坐标,对下一步的现场选线具有指导性作用。
2 现场选线
现场选线是把室内选定的路径在现场落实、移到现场,为定线、定位工作确定线路的最终走向,设立必要的线路走向的临时目标(转角桩、为线路前后通视用的方向桩等),定出线路中心线的走向。在现场选线过程中,还应顾及到塔位特别是一些特殊塔位(如转角、跨越点、大跨越等)是否能够成立。对于超高压送电线路,还应考虑沿线每6~8km有一设置牵引机或张力机的场地及设备运达场地的条件。
现场选线的工具早期多为经纬仪及全站仪。现GPS测量(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也较为普遍,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既快捷、精准度又较高,且可大量减少在选线过程中的林木砍伐量,将环境影响降到最小。结合上文中提到的线路路径在Google地球中查出的经纬度坐标,可在现场较为快速准确地将路径选定。若要将其绘于地形图上,只需将经纬度坐标换算为地形图对应坐标系数据即可。
3 路径选择的原则
选择线路路径时应遵守我国有关法律和法令。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结合交通条件及地质地形情况考虑。沿线交通便利,便于施工、运行,但不要因此使线路长度增加较多。若条件允许,最好将路径选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现在的施工及运输一般都由较大型的机械来承担,若交通不便,势必影响施工进度。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路径长度最短、转角少、角度小、特殊路越少、水文地质条件好、投资少、省材料、施工方便、运行方便、安全可靠。
地质方面一般应观察记录沿线地质地貌现象,对土、石、水等做必要的物理与化学分析,如土壤种类、湿度、水质对混凝土的侵蚀程度等。除按上述常规经验选择外,还应特别注意避开采空区,以免地面塌陷而危及线路安全。如一些采掘业发展史较长的省份,采空区相当多,再加上部分小矿私挖滥采,造成了许多地区地面塌陷而危及建构筑物的安全。
另外,线路应尽可能避开森林、绿化区、果木林、防护林带、公园等,必须穿越时也应选择最窄处通过,尽量减少砍伐树木。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免拆迁,减少拆迁房屋和其它建筑物。线路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以减少基础施工量。应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应避免和同一河流或工程设施多次交叉。
4 与城市规划部门的沟通
对未来路径选择的设想,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城市和乡镇企业更是发展迅速,大中型城市用电负荷剧增,致使220kV送电线路向大城区供电已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500kv送电线路伸入市区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就要求规划设计部门、工程建设部门尽早做好电力负荷增长的长期规划与预测,并依靠当地政府提前做好必要的送电线路路径的规划选择,特别是在拥挤地区和线路路径卡脖子的地段,在做好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同时,应预留好送电线路路径走廊。
架空送电线路路径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不可一概而论。一条线路很难通过一次勘测就可以完全通过,往往要经过反复修改线路走向。选择路径过程除文中提到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不可预见因素。但不论过程如何,路径选择的最终结果都是为了将路径合理化、 经济化、安全化。以上是本人在线路设计中总结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批评指导,以求改正和完善。
5 结束语
我国城市化及工业现代化在飞速发展,城市的生活用电及工业用电负荷日益增大,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及提高供电的质量,电力线路的勘测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电力线路建设的实际过程中,要密切协调城建关系,回避由于线路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冲突,科学建设线路走廊,为迅速发展的社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基础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林易.输电线路设计中的防雷措施及应用.云南电业,2010.01
[2] 鲁元兵.输电线路覆冰脱落及断线分析.浙江大学,2010
关键词:山地城市;绿道网;要素
由于山地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一些关键性生态过渡带、节点和廊道缺乏有效的保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受到一定威胁。绿道的规划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其生态环境,绿道以生态缓冲区为生态基础,串联起重要的生态板块和生态廊道,有助于完善生态网络,增强生态空间的连通性,还能吸收污染物,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的作用。本文力图以政和县绿道网规划为例,探讨山地城市绿道建设条件及要素选择。
1、资源分布与整理
政和县地处闽浙两省三市结合部,与七个县(市)毗邻,基本呈“八山一水一分田”分布。政和县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独特神秘、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素有“先贤过化之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锥栗之乡、中国楠木之乡”之称,建设绿道具有良好的景观资源条件。
规划首先对资源进行整理,包括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绿化开敞空间、交通设施、水系及城镇分布。
2、绿道建设基础评价
根据现有资源情况以及相关规划,政和县具备建设绿道网的良好的基础条件,但也存在着诸多困难。
2.1 具备的优势
(1)政和县山水环绕,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极具吸引力,且县域水资源丰富,具有绿道建设的良好自然生态基底。
(2)政和县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城乡联系紧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绿道网建设一方面能满足居民对户外活动的需求,另一方面能优化城市功能,引导城市空间布局。
(3)交通联系便捷。政和县域内有高速公路、省道等对外联系通道,是吸引周边城市游客的有力支撑,也是绿道网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
2.2 面临的困难
(1)绿道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规划的实施以及养护都需要合理的安排。
(2)城市建成区绿线、蓝线缺乏有效控制,给予绿道建设的预留空间不足,如主干河道两侧未预留足够绿地空间,沿河用地开发占用河道绿化,绿道建设难度较大。
(3)资源开发不足,保护不够完好。县域内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分散,许多人文资源特别是历史古迹,保护不够完好,未经开发已破败,或改造后原有的风貌消失。
3、绿道要素选择研究
3.1 绿道选线原则
(1)与区域的交通通道与节点的连接
政和县绿道网建设结合融入区域的发展要求,考虑绿道与政和对外交通联系结点在绿道与对外交通结点连接的地方,可以设置停车场、自行车租赁点以及其它绿道配套服务设施,较好的使政和县绿道和周边区域绿道合理衔接,方便政和县以及周边区域居民通过交通换乘使用绿道网系统。
(2)与旅游发展相结合
绿道通过串联各种旅游资源点,增加旅游资源的可达性、可进入性和可观赏性。
(3)与周边城市绿道空间对接
政和县绿道网建设除了内部空间的连通性外,还要考虑与周边其它县市绿道之间的连通,提前预留联系的交界面。
(4)与“一城两镇”提升和城西新区建设相结合
政和县“一城两镇”提升规划提出了空间拓展和品质建设的新目标,而绿道网建设正是这一目标的支撑要素之一。
(5)与河流水系整治相结合
绿道与水系相结合将是政和地域特色的体现,绿道建设可以利用和依托河流水系,也就具备极为明显的水质改善功能。同时绿道网规划建设以生态、亲水、便捷、连通、低成本为主要原则,在选线和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与已有的河流、道路、村庄、城镇、历史人文景点、农业园区之间的关系。
3.2 优选绿道线路串联的发展节点
绿道网发展节点是指被绿道串联的区域性公共活动空间,它在绿道网系统中以点的形式存在,是游憩活动的停留地和目的地,包括城镇绿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和人文景点等重要的游憩空间。
(1)发展节点的类型
适宜绿道网串联的发展节点根据属性差异可分为自然节点、人文节点、城镇公共空间和城乡居民点四类。
自然节点:具备生物多样性、景观独特性的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农田等;
人文节点:具有一定文化、历史特色的地区。包括人文遗迹、历史村落、传统街区等;
城镇公共空间:包括城镇建成区内部的大型居住区、大型商业区、文娱体育区、公共交通枢纽等重点地区,以及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开敞空间;
城乡居民点:城乡宜居社区、乡镇、村庄等。
(2)评价指标的确定
规划对四类发展节点根据等级、规模、特色三个指标进行重要性评价,配合综合评分法,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权重分值,挑选出较高级别的节点,三种指标的评价准则和级分见下表:
(3)发展节点的优选评价
根据前文整理的政和县各类资源分布,结合上表等级、规模、特色等指标评价准则分别进行评价,确定发展节点的重要性差异,以选取较高级别、较为重要的发展节点优先进行串联。
3.3 绿道连接路径的适宜性评价
绿道连接路径是指串联各发展节点的以游憩功能为主的线性连接通道,它在绿道网系统中以线的形式存在,是构成绿道网最重要的骨架系统,包括开敞空间边缘、慢行系统和交通线路等。
(1)评价指标的确定
关于绿道路径的适宜性评价,涉及多个评价因子,本规划为了体现绿道的生态保护、休闲游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和经济等多功能的融合,选取了五种指标,配合综合评分法,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权重分值,共同建立起绿道路径的适宜性评价体系。五种指标的评价准则和评价级分见下表:
(2)政和县绿道路径的适宜性评价
政和县绿道路径主要评价对象包括三种:河流、特色道路和其他交通道路。其中,特色道路主要指沿开敞空间边缘的自然风景道路、历史风貌特色道路等一些非交通性道路。
根据政和县现有及规划的河流、道路灯资源,结合上表五个绿道路径适宜性评价指标分别进行评价,以选取串联各发展节点的最佳途径。
(3)绿道控制范围及缓冲廊道的确定
绿道网系统除了节点和线路的核心构架外,还应划定一定的控制和缓冲腹地,以承担绿道的生态功能,它在绿道网中以面的形式存在。规划对绿道缓冲边界进行分类控制,其中城镇的生态型绿道缓冲廊道构成了绿道控制范围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蔡瀛,何昉,李颖怡,康凯珊. 融入城乡的绿道网选线思路与规划方法[J].规划师,20110,(9):33-38.
[2] 何昉,锁秀,高阳等.探索中国绿道的规划建设途径—以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为例[J].风景园林,2010,(2):70-73.
[3] 何昉,康汉起,许新立,等.珠三角绿道景观与物种多样性规划初探—以广州和深圳绿道为例[J].风景园林,2010,(2):74-80.
[4] 邓毛颖.增城市绿道规划与建设机制研究[J].规划师,2011,(1):111-115.
作者简介:
1引言
中国城市规划正处在多规合一的发展时期,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保护区论保护的措施,忽略了保护区与城市空间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阻碍了二者之间历史文化脉络格局的交融,使得保护与发展出现失衡现象;由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导致工作中各部门间频频发生纠纷,管理不善、过度开发、商业化严重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名城保护规划作为专项规划,往往与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相互脱节,不能很好的发挥指导作用。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济宁为例,探讨多重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路径与方法。
2济宁市城市文化特点与现存问题
关键词:美丽珠海;绿化建设;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03003
1 引言
珠海市在围绕开展创建“广东省林业生态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的目标上,组织编制《美丽珠海绿化建设规划》,对珠海市建设城乡一体的区域绿色安全格局进行研究。
2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2.1 地理位置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濒临南海。地理坐标处于北纬21°48′~22°27′和东经113°03′~114°19′之间。东与香港、深圳市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新会、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
2.2 自然条件
珠海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全年气温都在0 ℃以上,是降水资源和热量资源都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多年平均气温为22.4 ℃,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4.6 ℃,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8.5 ℃,极端低气温1.5 ℃,极端高气温38.5 ℃;年日照时数1605~2545 h,全年无霜日358 d,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全市地势平缓,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依山傍海,有奇峰异石和优美的海湾、海滩。珠海市地处西江下游滨海地带,境内河流众多,西江诸分流水道与当地河冲纵横交织,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区。珠海土壤可分为三大类:水稻土、自然土壤、旱地土壤。
3 森林绿地资源现状
据调查统计,全市保有林业用地面积48676.9 hm2,其中有林地32337.9 hm2,占林业用地66.43%;灌木林地14071.5 hm2;无林地1932.4 hm2;未成林地198.9 hm2;苗圃地136.2 hm2。有林地中乔木林31787.4 hm2,红树林518.1 hm2,竹林32.4 hm2。
植物种类丰富,共有维管植物202科、770属、1402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约189科651属1196种,栽培植物206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6种,其中蕨类7种、被子植物9种。常绿针叶林有马尾松-桃金娘、岗松-芒萁群落和马尾松-岗松、桃金娘-鹧鸪草群落。常绿季雨林有黄桐、胭脂、假苹婆、鸭脚木群落和猴耳环、降真香、亮叶杜英一棕竹群落。海滩红树林即滨海盐渍红树林有秋茄树群落和桐花树群落,科目10多种。另外,防护林有木麻黄群落、台湾相思林群落和水松群落。
4 绿化建设的现存问题
4.1 生态用地受到破坏,林分质量不高
近年来,珠海市城市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建立在耕地、林地、水域等生态用地逐渐减少的基础之上,林地征占用现象普遍发生,导致城市生态基底遭受一定程度的削弱。全市森林资源林分质量不高,人工纯林多、混交林少,中幼林多、成过熟林少。森林主要树种为松树、桉树和速生相思。乡土阔叶树林分较少,且林分的质量等级不高。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以Ⅱ、Ⅲ级为主,森林生态效益较低。
4.2 城乡绿化发展不平衡,缺乏系统性规划
一直以来,珠海市绿地系统规划仅立足于建成区,呈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市区、郊区森林发展不平衡,侧重于城区绿地建设规划,忽视了城郊山体绿化、江河和道路林网等建设。对于乡村的生态建设不够重视,忽视了城市与乡村的相互作用与联系。主干道和主要河道沿线林网化、森林化建设力度不足,城区绿地与郊区森林的连通性不强,景观破碎化较严重,城乡绿地系统网络尚未建立。
4.3 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相对滞后,公园规模较小
自2009年以来,珠海市开展了凤凰山、黑白面将军山等9个森林公园和横琴滨海湿地公园、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等生态湿地公园的规划工作。目前,已完成部分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的建设,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林地林木权属不集中,全市森林公园建设还未形成规模,与珠三角周边城市比较,建设规模与成效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
4.4 城市绿地结构相对单一,生物多样性不足
现有城市绿化建设片面强调绿地景观效果,盲目追求大色块和景观的一致性,单纯追求绿地面积,忽视生态过程,导致绿地平面化、草坪化,森林和防护绿地所占比例偏小,大大降低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5 森林绿地规划
5.1 森林绿地生态建设规划
5.1.1 城区添景增绿工程
(1)建设思路。在城市及其周边见空增绿、见缝插绿,通过建设物立体绿化、林荫停车场绿化、森林家园等工程的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营造生态优美的宜居宜业环境,实现“城在林里、林在城中”。
(2)建设目标。通过城区添景增绿工程,有效提高城区的绿化总量,提高乔木和乡土植物的使用比例,增强中心城区各类绿地的生态功能、景观效果,保障中心城区绿地结构的完整。对全市停车场进行绿化改造,使林荫停车场推广率达到60%以上;推动立体绿化,以主要道路沿线两侧建筑物、公园绿地、边坡护栏等为立体绿化实施点,逐渐汇点成线,再集线成面,构建整个珠海的城市空间立体绿化雏形,使珠海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目标。
5.1.2 乡村绿化美化工程
(1)建设思路。结合“幸福村居”建设,科学统筹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运用生态学、林学、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优先、反映特色的规划理念和保护与建设并举的绿化方针,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道、庭院、宅旁绿化和公共绿地的建设,完善村庄绿地系统,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改善农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环境秀美的幸福村居”远景蓝图。
(2)建设目标。在现有“万村绿大行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通过绿化建设,使乡村中的绿地、水系、山脉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形成开放的景观生态格局;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景观空间系统,重塑乡村绿化景观;推动乡村农林产业和生态旅游发展,实现“全年常绿,四季有花,林路一体,花木配置,红绿点缀”的村庄绿化新格局,呈现出“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优美乡土景观。通过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基础设施的改善与提升、人居环境的生态化改造,为村民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人居环境。
5.2森林绿地绿地资源保护规划
5.2.1 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采取森林生态保育、森林生态恢复等技术措施,保护现有植被群落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增加物种多样性,改善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时加强对珍稀濒危动植物、古树名木等重点对象的管护,大力推广乡土树种种植,落实各项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大力推广乡土树种,突显区域特色。有效开展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促进乡土植物的回归利用,增加各区的植物多样性,优化城市绿地结构,促进鸟类、爬行类等野生动物在城市绿地中的栖息和繁衍。提高城市园林植物选择的多样性,形成乔木、灌木竹类、藤本、草本、水生植物多品种、多层次的园林绿化景观,为构筑丰富的园林植物群落奠定基础。
(2)建立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基地。以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为主体,建立植物迁地保护基地。围绕植物物种的收集、引种驯化、栽培利用,开展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研究。保护珠海地区典型生态类型和名贵园林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同时,加大珍稀濒危植物的人工繁育研究,形成一定数量的濒危植物保护种群,逐步建设园林植物收集和保护中心。
5.2.2 湿地资源保护
(1)加强管理建立市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湿地保护管理牵涉多个部门,包括林业、海洋、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湿地的保护管理必须由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进行管理和协调,建议成立湿地保护管理局,配备相关的湿地保护和监测设备,提升珠海湿地保护管理水平。制定珠海市湿地保护条例或细则,同时建立湿地保护执法队伍,使湿地保护管理能具体实施。建议执法队伍应和湿地保护管理局合署办公。
(2)推动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目前珠海的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太少,建议增加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建议新建斗门水松林省级自然保护区、鹤洲南湿地自然保护区、金湾鸡啼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大浪湾黑脸琵鹭自然保护区等四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对红树林、鸟类本栖息地进行保护。
5.3 森林绿地生态保障规划
5.3.1 森林生态旅游建设
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将凤凰山、黄杨山、淇澳岛、东澳岛、外伶仃岛等5个景区打造成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在中部依托山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游,西部平原区开展农家特色生态游,东部海岛开展海洋海岛特色生态游。积极开展海岛观光游和近岸红树林风景游,打造具有珠海海洋生态和海洋文化特色的滨海旅游品牌。加强旅行社建设,建立网络化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旅游产品开发水平和档次,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
5.3.2 生态文化科普设施建设
生态文化体系是珠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利用生态文化的力量引导社会科学认识城市森林生态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倡导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和现代林业发展观,满足人们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主要包括森林博物馆、植物标本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城市园林等森林文化设施建设通过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提高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时尚追求,为人们提供更多学习知识、陶冶性情、休闲放松的场所,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文化素质。
6 结语
珠海市通过珠海绿化建设规划,提升珠海市现有的森林绿地水平,为珠海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使城市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生态功能稳定、结构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栾 勇,陈绍辉,尹忠东,等.珠海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问题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8.
[2]徐期瑚,罗 勇,薛春泉,等.森林珠海发展的理论与路径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14.
[3]李健博.城市园林绿化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R].珠海: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6.
关键词:宜居城市;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设计策略
1 宜居城市
1.1 城市的宜居性理论
“宜居城市”这一概念,是城市人居环境理论发展与实践结合的产物。国内外诸多学者在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下,经过长达百年的研究与实践,创建了在中西方文化可以共同认知的“人类聚居学”和“人居环境科学”。[1]
早在二战开始之前,西方学者就已经对人居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讨论如何既可以加快工业化的步伐,又可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二战后,西方国家进入大规模的城市重建时期,在城市重建过程中,更加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和谐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美国是较早提出宜居概念,并进行宜居城市评定的国家。美国学者P.Evans认为,城市的“宜居性”概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适宜居住,其二是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他还认为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可以享有健康的生活,具有较强的交通可达性,拥有富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的城市。[1]
在国内的宜居城市理论研究上,吴良铺院士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概念和理论,之后在其相关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一些学者提出了“宜居”这个概念。张文忠研究员认为宜居城市是所有城市的发展方向、规划和建设目标。而学者李鸿辉则从“城市的本质是人的生活”这一角度出发阐述城市宜居性,他认为宜居城市体现了两层基本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二是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目前,通过国内学者对宜居城市概念的理解以及国内外宜居城市的建设的实践经验来看,宜居城市的概念主要是其广义上的理解,即指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地域文化和谐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比较好,并且能够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们在这里工作、生活、游玩、居住的城市。
1.2 城市宜居性的评价体系
国内外现有的国家各部门的宜居城市评价体系和学者们提出的评价体系中,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指标最高,在各评价体系中的出现率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2]由此充分说明生态环境对于宜居城市的重要性。而在城市的生态体系中,城市郊野公园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员。通过对郊野公园的规划和设计,将城市边缘的具有生态功能的湿地、山林、农田以及传承了地域历史文化的村落保留下来。山林和农田通过郊野公园的设立得以留存,预防城市的蔓延,并将这些绿色和自然的元素渗透到城区,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形联系和呼应,通过构成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3]因此,城市郊野公园的规划和设计对城市宜居性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2 郊野公园的概念和实践
2.1 郊野公园的概念
郊野公园在我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属于“其他绿地”,其内容为:“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4]内地郊野公园的设计模式师于香港。而香港的郊野公园规划理念受英国郊野公园的影响较大,但也有到美国的自然资源优先保护的理念蕴含其中。虽然至今对“郊野公园”这个概念政府和相关机构尚未明确定义,但从学者们对郊野公园的分析和阐述中可以总结出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从广义上的概念:郊野公园是地处于城市外沿边缘地带的绿化圈、农田、森林、湿地、水域、绿带等。其二是从狭义上来讲,郊野公园是指地处于城市的边缘,具有山好、水清、林美的优美的自然生态风景资源并且保有深厚地域文化底蕴的环境体系,经过规划和设计,可以为城市居民的游憩、休闲、娱乐、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同时,它也是考量一座城市宜居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系数。
2.2 郊野公园的实践
郊野公园早期的雏形源于英国乡野的乡村公园。1968年,《英国乡村法》最早提出郊野公园是指“位于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公园”。从1968年到2000年的几十年间,英国的郊野公园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准备阶段、停滞阶段和复兴阶段。
1971年,香港政府制定了郊野公园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76年,香港的《郊野公园条例》颁布,其中指出“开辟公园的目的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回归和欣赏自然广阔天地和游玩的好去处”。目前,香港已经拥有23个郊野公园和17个特别保护区,香港的40%的土地基本上被郊野公园覆盖。
内地城市建设的第一批郊野公园也是受香港郊野公园的影响,以“城市发展”为出发点,以保护生态环境系统为目的,在城市外沿规划和建设郊野公园。深圳凭借着临近香港的区位优势,在2003年颁布了《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条例,启动了21个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计划。北京也在2004 ~ 2020年的城市绿地结构规划中,提出建立四个郊野公园作为国家公园的方案。[5]上海也于2012年开始了郊野公园的选址工作,在上海的郊区初步选定了21个地块建设郊野公园,总占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其中,近期建设的廊下郊野公园、长兴岛郊野公园、青溪郊野公园即将对市民开放。
3 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策略
3.1 选址策略
郊野公园的选址是建设的第一步,十分中重要,郊野公园的功能和综合效应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能否起到提升城市宜居性的目的,关键因素在于选址。因此,要从生态资源、文化底蕴、交通可达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首先,要具有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其中包括有一定规模的山林和水景;其次,所选区域位置具有比较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地域文化及建筑特色,可以进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规划;再次,要具备良好的交通可达性或可以创造多种交通工具的可达性。[5]
3.2 路径规划策略
路径伴随体验整个园区,对于一个郊野公园的规划是否合理是十分关键的评价对象。美国郊野公园的步行路径设计对国内郊野公园有着借鉴意义。美国格林斯博罗的郊野公园(Greensboro Country Park)设置了一条8km长的穿梭在山林中曲折蜿蜒的徒步及越野自行车路径。并且为游客们提供了垂钓、骑马、攀岩等活动。[6]游憩路径最能体现一座郊野公园的特色。国内的郊野公园步行路径的设计上过于人工化,大多选用硬质材料,影响了自然之美。在路径的功能上主要进行车行路、游玩路径和小径的划分,并根据不同人群的行为特征进行设计。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资源,路径的密度要根据自然景观的承受力来进行设计。
3.3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策略
郊野公园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满足游人游憩需求的主要方式,因此其设计主要体现人性化、功能化和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要求。郊野公园的公共服务设施更注重人性化的考量,其设计要体现对残障人士的关心、对远足爱好者的照顾、突况的应急设施和安全系统等方面设置。公共服务设施也要与路径的设计一样,对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不造成影响和破坏。美国的郊野公园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上十分注重游客的游憩活动,如丛林野战、攀岩、垂钓等游憩活动,使游客与自然最大可能的产生互动。
3.4 公共艺术策略
艺术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是对自然界最纯粹的表露与提炼。城市郊野公园是城市生活中现代(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人走近自然的最好途径,它不仅保护了自然生态及野生动植物,也满足了城市居民休闲游憩,回归自然,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
艺术是在自然物质基础上的自然流露,公共艺术的介入,不仅能够提升郊野公园自身的内涵与艺术气质,更加能够激发出现代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可以邀请各领域的艺术家进驻到郊野公园,进行短期采风或游走,进行艺术创作。可通过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数码艺术、地景艺术等多种形式,展现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不同见解。使游客们不仅感受到自然气息、人文气息,更能感受到由城市渗透到自然中的艺术魅力。
4 结语
郊野公园的规划和设计是切实推进城乡发展战略转变,实现人居环境的优化,城市宜居性提升的重要途径。郊野公园在聚焦都市游憩,以人为本的塑造特色郊野活动空间。在保护生态资源和传承地域文脉的同时,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游憩、休闲的需求,避免或减轻长假人流大规模外涌出游的现状,缓和城市问题。通过对郊野公园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优化城市总体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稳定城市增长边界。
参考文献:
[1] 白丹.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2] 赵世强,刘辰星.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重构[J].价值工程,2016,35(21).
[3] 周年兴,俞孔坚.农田与城市的自然融合[J].规划师,2003,19(3):83-8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郊野公园发展的模式与策略选择[DB/OL].中国农业规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