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语言文学文学常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应用
汉语言文学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即汉语言学以及文学,作为研究我国语言的最基础学科之一,其包含内容包括民族文学、世界文学、中国文学等等,包容性非常之强。汉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加强语言意境学习。意境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可以高于生活,能够更加深入的刻画作者的内心世界。提升语言意境分析能力能够帮助理解作者内心,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一、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概述
(一)语言意境的特点
就大学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而言,汉语言的语言意境一般来自于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大学生可以在生活化场景中感受文本中、人物角色中所表达的丰富的感情。大学汉语言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指引学生们把文本中人物的神态、情感、动作及语言分辨清楚,让学生体会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学生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来学习文本,才可以真正地、有效地领会汉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意[1]。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特点主要有,专业性强,从源头来阐述文字的形态和形成。例如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专业,分析字形,字音,发音的由来以及甲骨文的原意,让学生对文字有更加透彻深入的了解。将文学作为一种体系来研究,文学有什么特点,文学有什么规律,而且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还有发展规律,系统的理清历史脉络,逐一讲述历朝历代的文人诗作和背景环境,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语言专业培养具备汉语及语言学、中国文学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科研、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管理及语言应用方面实际工作的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侧重于在汉语和对外汉语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以及广博的文、史、哲的知识基础。
二、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的研究意义
(一)提升语言素养
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基础就是对语言的了解,汉语言文学是由需要组成的。它的组合是自由的,正是它的这些由作者的自由组合还形成了各种意境,想要深刻体会文学作品的意境,必须熟练掌握语言技巧。提高语言素养,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很重要意义。
(二)提升鉴赏能力
我国的文学典籍中,往往都蕴含着一些深远的意境,文学作者通常是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意境来承载,而这种意境都是以语言为载体呈现出来的。只有体会到文学作品中意境的表达,才能真正的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作品蕴含的意义[2]。因此,想要对文学作品意境的体会,必须要提高自身对语言和意境的赏析水平。然后结合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提升写作能力
学生通过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学习,不但可以丰富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语言和意境是一个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掌握语言和意境的分析掌握,能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四)了解传统文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中国历史,中国文学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不同历史,可以体会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风格,感受当时的历史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含义,更加具体的了解我国的深远文化,并且将中国文化传承下去。
三、语言意境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
(一)创作富有内涵的文学作品
创作来源于生活,一些文学作品的意境所表达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古人,壮志未酬,生活艰苦可以写诗;游山玩水,饮酒叙旧时可以写诗,都是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加上自己的思想,往往创作出来的作品,给人带来极大的精神震撼。热爱生活,感受生活,通过自己的思想,加上情感使所创作品具有情感灵性。
(二)总结语言规律
我国是人口大国,存在一定的地域文化差异,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说普通话,一些地区的方言充满它们独特的魅力,但是普通话还是大多数地区所使用的。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就是为了很好的应用语言,还可以了解我国各族语言文化历史,总结出语言规律,将其带到生活中去,以便更加深入的对我国各族历史文化深入研究[3]。
(三)抒感,积极创新
据有关教育部门明确提出,在阅读教学方面要确保学习要求的多元性,让大学生得以自由适应各类文字类型;在阅读中,要学会提取信息、求解问题和思维的加工;从文本的情感中实现对社会与自然的责任感的培养,保证大学生拥有完善的价值观、健全的态度与情感;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4]。据此可见,教授大学语文课程时,不能只是单一的进行信息的加工,还要根据文本内容特点完成教学方法的制定,确保学生们在学习语文时实现意志、情感和整体认知方面的提升。在大学阶段语文课程往往有着非常明确的内容和主题思想,这便要求开展教学时力求更多地运用和课程关心密切的素材作为导入该课程的手段,此种导入手段可以确保在愉悦的氛围下很快进入正式的课程教学,保证学生尽快进入高效学习状态。将这些作为教学的基础,教师还要让大学生对文本中的情感以及自己的感悟进行表述。此方式可以让学生根据内心感觉的指引对情感进行认知,接着与教师产生共鸣,进而导致大学生能够真正按照情感体会来学习正课。善于针对文本内涵进行挖掘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按照教学内容安排与其对应的问题,并以设定好的问题为根据与学生们展开相应的情感交流。因此在展开教学时,学生们针对课程的体悟与认知就不需要受到段落、词句等语言表达形式约束,更需要在情感感受的前提下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间可以通过对文本情感的体会、对文本内容的学习来领悟文本深刻的内涵。如果师生在开展大学语文的学习活动时没有将情感教育进行重视,那么很容易导致课文的解读走向歧途。大学语文教材无论是文本内容还是文本结构上均为编撰成员的心血,对他们的工作成果,我们需要充分尊重,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将普遍价值和文本的丰富性、多元化间的关系进行妥善处理。当学生与教师都尊重文本的情感、热爱文本的内容,才能够对文本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详细了解语文教材能够发现,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生活方面都非常贴近生活艺术,表现形式多元化、内容丰富。这些课程内容在情感、思想、文化和道德等很多方面都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这能够有效保证语文课程往往将教学认知作为开展教学的核心以及主线。所以,在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也需要深入且全面地对文本意蕴展开研究,确保学生们在价值观念观以及感受能力等方面有更高的情感领悟境界。由于大学生主动性较强、感受丰富,所以通过此种方式展开教学会比单纯的知识讲授有更强的说服力[5]。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在解释某个词语含义的时候,鼓励同学们来讲述他们生活中经历过的与这个词语的含义相关的或者是通过这个词语想起来的事情,再从内心出发去感受这些事情记忆深刻、感动人心的地方,通过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四、提升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学习和意境分析能力的方法策略
(一)强化基础能力,加强朗读训练经常进行朗诵有很多好处,它可以提高同学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由于通过朗诵能接触到许多文学作品,还能提高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默读、浏览只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低级阶段,真正要达到高效率的学习语文是必须要经过朗诵的。朗读可以使我们的耳膜受到较强的刺激,再加上视觉的高度集中,就可以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还可以培养清晰的口头表达能力。此外还得注意:语调要自然,通过对语调的把握,可以准确表达出作品的思想内容。朗诵是一门言语艺术,对提高汉语言文学的分析具有帮助意义。
(二)着重能力培养,增加背诵练习背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优良方法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背诵不但能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还能促进写作。在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好多经典文学,可以按阶段的挑选进行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仅能够强化对汉语言的掌握理解,还可以在日后的写作中将经典的加以引用,使文章充满特色。对弘扬中国文化产生积极影响。
(三)综合利用多媒体,深入领会语言意境媒体技术是一个涵盖多学科多行业的概念,是应用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形式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使用户能够应用多种感官完成信息交互的技术
现代媒体技术除了传统的电视电影、录音、投影之外,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和信息交互的方式,信息的沟通更加便捷顺畅。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投影仪、声音、电视、计算机等设备,对文字、声音、动画、图形、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处理,实现信息传递,媒体可以同时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和信息储存的载体,是人们获取信息方法的有效扩展,在工业生产、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乃至家庭生活和娱乐行业都有着大规模的应用[7]。就目前现状而言,媒体技术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宽带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为人类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应该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应用网络为自身提供的便利条件,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筛选高质量的教学资料,进行编辑剪辑,进而加工再呈现给学生,以有效解决网络资源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作为课堂知识的补充,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效性与有效性。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往往过分关注文章写作技巧与词汇的应用,对于作者平生、时代背景等内容往往一带而过,然而一个人的思想是不能和其所处的时代割裂开来的,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应用媒体技术,教师则可以将作者平生、时代背景等以及各家观点等内容整理成为媒体资料,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学习吸收,面对更加丰富的资源,学生将形成更加开阔的视野,打破局限性,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8],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应用媒体技术尤其是应用网络,查询其他相关资料,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学习行为的自主性。
(四)写作能力培养汉语言文学属于基础性专业,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专业能力,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以及积累,相对比其他专业而言,这种长期培养过程也属于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色
正因此,要想提高汉语言文学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对其进行长期培养与训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写作能力属于基础专业素养,学生只有在理论知识认知达到一定程度后,经过长期无间断性的训练,才能促使自身的写作能力在循序渐进中实现质的飞跃[9]。现阶段,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训练,并不具备良好的连续性,往往是在教师要求写作后,才会进行创作,一旦教师没有明确要求,便不会主动创作,这种训练被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写作能力培养效果。教师可采取以下方法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其一,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基础写作培养。该学期培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向学生传授基础写作理论,例如,语言驾驭、表达方式选择、结构构建、主旨生成、思维运行以及材料摄取等,奠定学生的写作基础,提高其基础写作能力,为学生的其他课程学习铺筑良好的“会写”基础[10]。其二,可以对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文种常识以及基本理论,进而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种写作的格式以及具体要求,提高学生公文写作能力。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其三,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新闻写作培养,以课堂教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并与实践训练结合,提高学生对新闻体裁的认知度,进而提高学生新闻报道的写作能力。其四,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文学写作培养,并且帮助学生了解基础性文学文体的写作个性以及规律,例如,戏剧、散文、文学评论、诗歌以及小说等等,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人格、文学素质。其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培养,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学术论文的写作特点、选题以及终稿等步骤的具体写作要求,培养学生形成通过正确方法、观点和立场,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高其有效解决的能力,为学生完成学业论文、顺利毕业奠定写作基础。
五、结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全世界都在逐渐普及汉语文化,作为学习语言必不可少的文化背景,语言的底蕴不言而语,其概括性包含了几乎所有的文化信息,但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因此,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语言意境部分,相关教育人士应当对其加强关注,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霍莉娜.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2).
[2]潘家珍.解析语言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意境[J].文学教育(上),2015(02)6.
[3]任云霞.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12).
[4]庞华.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使用与意境分析[J].求知导刊,2014(09).
[5]邱淦.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J].文学教育(中),2014(04).
[6]韩李楠.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6(01).
[7]陈灵强,徐凯,王欣.地方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分析及转型策略[J].台州学院学报,2013(02).
[8]王俊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性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7).
[9]姜磊.开放教育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分析[J].语文建设,2012(06).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考核 改革 新模式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考核是衡量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质量和该专业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的主要手段。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优秀人才中起到教学导向的作用:既能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收到的成效、评判教学模式的科学与否,又能影响到教学环节能否有成效、顺利地展开。
《中国古代文学》这一课程由《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下分别简称《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部教材组成。在教学活动的授课环节,怎样权衡这两本教材的轻重主次,由教学的课程安排和教师的备课情况而定;在课程考核模式中,怎样安排考察的形式和考试的内容,则取决于教师对课程考核作用的认识程度。面对注重于走过场的、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下的一次性闭卷考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在中国古代文学乃至整个教育体制之中,以顾及个性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新型课程考核模式势在必行。而探索较为科学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形式,必须从当前高校课堂教学和教学考核这两项主要的教学活动中分析存在的不足。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整体上说,高校教学模式比之小学、中学,在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上都有了不少创新,但是这些新的因素只是表面上、局部的创新,并不代表高校教育已经脱离了应试教育的窠臼。课堂教学和教学考核是整体教学活动的两个部分,是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考核的成效。《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文学史》和《作品选》又是课堂教学的使用教材。怎样从中选择教学内容,怎样权衡两者的主次轻重则又是一个问题。下面主要从这些方面分析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重《文学史》轻《作品选》
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文学史的发展情况,清楚它的脉络走向,认识在这种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文学现象和进行的文学活动,是对文学史理论和规律的感知与记忆,注重个体的继承性。文学史的学习是感知与记忆层面上的知识,它是相对固定的东西。而《作品选》的学习却需要感知、记忆与思维、能力以及智慧的参与,它是机动灵活的东西,注重个体的继承和创新性,需要不同人的接受品读与赏析来给它注入生命力。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虽然这门课名为“古代文学”,却并不是说偏重于史学知识的授予而忽视对文学作品的个体赏析。
(二)重学生主体轻学生个体
大班教学就像生产过程中的批量生产,似乎约定俗成地偏重于普遍性的东西。在古代文学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往往会形成一种习惯,更注重面向于广大学生的教学。这种授课心理直接影响着授课内容,所教内容往往以那些普遍都能接受的知识为主。在选择作品讲解时,就倾向于已经普遍接触过甚至是熟读的作品。以先秦文学作品为例子,《诗经》不外乎《周南・关雎》《秦风・蒹葭》等,而这些篇目在中学乃至小学都已经学过,可以大致由学生赏析,就不必由教师在课堂上多讲。注重学生的个体,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触类旁通为主,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而不是从教师主观出发,进行灌输式的教学。
(三)依赖固定的《作品选》而忽视其他的选本
《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选本只是选择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篇目。“选”,毫无疑问,它存在着很多限制性的因素在里面,教学中只能以它为基础,而要较为全面地把握所学文学史其中某一段的知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所持有的选本为基础,抛砖引玉,激发学生更多地阅读作品的其他选本甚至是原著。古代文学无论从史学上来看还是从作品文化来看,都具有厚重感的特点。还是以先秦文学的《诗经》为例子,要想全面了解周代的农业生产状况,就要对《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各篇作品综合分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要在所备的教学内容之外,以鼓励学生的学习个性为主,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接受知识、自主学习的特点。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中存在的弊病
高校每门独立科目的考核并不能完全排除不受其他科目考试形式的影响,相反,这种影响往往是起着连锁反应的,或者说已经有定死了的考试形式要求该门课就要这么考,只允许独立科目在考试内容上有所创新。也正是因为这种规定死了的考试形式的存在,久而久之约束着每门课程按着固有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去完成教学考核,因此,这种模式必须得冲破。
(一)在形式上,古代文学课程的考核尚未摆脱“一考”“一纸”“闭卷”的陈旧模式。古代文学课程的考核形式不能遵规导矩,因为这容易流于俗套。必须认识到古代文学课程的考核形式其空间是具有伸展性的,一旦人为地定死,相应的课堂教学就会受到它的牵绊,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考核就进入了应试教育的牢笼中。为什么很多教师有时候会在课堂上拔高嗓音提示:“大家注意了,这个内容很重要,画上星号(勾起来)”?为什么到了期末,最后一次课甚至成了“划考试重点”的课堂?就是因为这种考试模式的限制导致了古代文学课的考核成了死记硬背答死题的考试,这种考试是没有意义的。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角度分析,这种考试形式使得学生形成一种过于坦然的心理:平时不需要积累、不需要能力、甚至不需要花课外时间学习,因为课堂上老师会划重点,期末老师还会着重点考点。这不利于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汉语言专业人才。相应地,从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角度来看,这种考核形式完全不能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如果每个班的老师都一样地划出了重点,学生考试答题时就像在依样画葫芦,考试的结果自然就相当的尴尬。
(二)在考试内容上(以先秦文学为例),题型一概不变,没有灵活性,不能很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采用单一闭卷的形式进行古代文学课程的考核,其考试内容毫无疑问地受到限制,这种限制最严重的弊端在于题目的含金量低,之所以说题目的含金量低并不是说试卷上的题目本身毫无价值,而是说题目的答案学生都已经背熟了,即便是完整地答出来那也已经是没有意义的答案了。并且这种为了考试的暂时记忆也很容易遗忘,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因为这种考试已经变异为具有功利性和应付式的工作,枯燥和机械的因素促使学生在考完试后像卸下包袱一样赶紧甩掉。古代文学试卷的题型不外乎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和赏析几大类。其中,填空题与选择题考察的是文学常识,名词解释考察学生对一些常见文学现象的理解,如“建安风骨”“互见法”等。简答题一般考察某部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或是主要内容,如问“《诗经》的艺术风格(主要内容)”“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或者是某部文学作品中一个典型形象的分析,如“《庄子》寓言中的艺术形象”“《离骚》中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等。它考察的还是对文学现象的概括性认识,这种题目在教材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只要背下来就能比较完整地答出。论述题可以说是在简答题基础上的知识扩展,不同的是,它需要增加一些例子加以论述。如果说这几个题型比较具有主观题答题的成分,也就是说比较能够客观地考察学生的学识与能力的,那就是赏析题,和其他题型相比它含有个性的成分比较多,不同的赏析者具有不同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总的来说,古代文学课程考核多少应该把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还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相结合,不应该只停留在读读记记的层面上,在教学授课的环节应更多地提倡学生在把文学史与作品选结合学习以外,更多地关注原著的学习,在品读原著的过程中,能够结合文学史的知识提出质疑,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更好地继承并发展古代文化。
三、改革创新古代文学课程考核模式的一些可行性措施
(一)形式上的改革
首先,是形式的多样化。改变单调的一次性闭卷考试的形式,可以把考核的形式划分为几个部分,如增加平时作业、小论文、课堂小组专题讨论和期末闭卷考试,教师可以权衡每种考试形式的轻重确定所占分值的比率;也可以在每次课堂上针对一个专题的某个问题提问,规定以论述的形式口头阐述,覆盖整个班级。如“《左传》的人物言行中怎样体现出民本的思想?”这样的论述题就不必在闭卷考试之前点出再让学生强制性去记,而是在上课之前的预习环节要求学生阅读原著,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相关知识的积累加以论述。平时的作业可以把《文学史》和《作品选》结合起来而侧重于考察作品选的赏析,这种考察能够区分学生对某一作品的理解能力,通过每学期的几次课后作业,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各个学生赏析作品的能力和接受知识的水平;小论文部分的考察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教师可以提出小论文考察的要求,既规范了论文的写作要求,经过本科四年的积累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论文写作的水平,而不至于到了写毕业论文时还摸不清本科论文该怎么写;课堂小组专题讨论可以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提出一个小专题,由小组随机抽取一个小专题,各个小组集思广益、分工合作把这个专题的知识整合好并以讨论的形式口头表达出来。
(二)形式的生动化
课堂教学忌讳的是灌输、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令教师与学生双方都处于被动的局面,教师机械地授课,学生被动地接受。因此,课堂教学一贯探索活泼生动、充满趣味性的模式,这是为了不断改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考核与课堂教学一样,也应该探索机动灵活的考核形式。并不是说要摒弃一切传统的考试方式,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继承与发展。古代文学课是一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古典与创新同发展的课程,它的考核形式也可以生动化、灵活化。如:设计古代文学的专题讨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以计分的形式纳入课程考核的范畴;分小组合作,以学生授课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以课件和小组成员的配合讲解作为评分的主要内容;《作品选》课堂随机抽查,能够督促学生背诵作品,熟悉作品;另外,也可以尝试开卷考试的形式,当然,这就需要在考试内容上有所变动了。
(三)内容上的创新
前面在分析古代文学教学考核中,也涉及到了一些课堂教学中的漏洞,其中轻《作品选》重《文学史》是较为严重的一点。同样,在古代文学教学考核中,单凭一张试卷,考核的内容受到严重的限制,正是因为考核形式的固定性,这种限制就把《作品选》弃置于考核之列,即便是闭卷考试的那张卷子中含有默写或是作品赏析这类题型,那也显得《作品选》不够考核的分量,因为这种质量的《作品选》考核远远达不到预期考核的效果,所以很多时候,作品选就成了教材中一本如同“选修”的课本。提倡内容上的创新,就是要在考核题型中增加《作品选》的分量和质量,在对古代文学《作品选》的考察中,也要尽量地向作品原著靠拢,特别是对于作品句读和翻译的考察,因为这涉及到作品最基础的知识,赏析就是在句读和翻译的基础上进行的。除了《作品选》和《文学史》考核内容的划分外,它们各自的题型上也应该注重主观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是最好剔除一切的判断选择题,要清楚,每个学期的考核只有一次,注重的应该是质量而不是数量。这里所说的内容创新特指的是试卷的题型来说的,只有突破了考核形式,在内容上才能更为丰富。
总之,古代文学的考核和其他一切课程科目的考核一样,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探索出一条符合自己科目类型的考核模式,传统的考核形式固然简便快捷,但新型的考核模式更是为了不断适应课程改革和科学教育的需要,因此,创新、灵活的古代文学课程考核应该受到所有高校教育者的关注。
【关键词】古代汉语;学习兴趣;形象性;娱乐性;文化性;问题途径
最近,我院针对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就古代汉语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近三百六十份的调查问卷中,我们惊讶的发现,真正喜欢学习《古代汉语》的同学仅占36.72%,而回答一般和不喜欢学习《古代汉语》同学则高达62.43%。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平时课外阅读古文经典的同学仅占15.12%。总之,大多数同学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不高,用在古代汉语方面的学习时间非常少,绝大多数除了课堂学习以及考试之前临时突击外,很少再主动学习,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况且,古代汉语语句晦涩难懂,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加上课时由原来的每周四节课压缩至三节课,这使得本来就难以操作的古代汉语教学变得更加艰难。
在当今中国大学中汉语逐渐被忽视、被排挤,而英语被重视被追捧的社会大背景下,中文师范专业古代汉语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举步维艰,教学效果令人堪忧。目前,中文专业师范生大多数不能熟练阅读中国古典文献,更不要说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进行高质量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了。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促使古代汉语教学逐渐摆脱当下的困境,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突出实现古代汉语教学的形象性、娱乐性和文化性,教学时既要“深入”更要“浅出”,尽一切可能拉近学生与古代汉语的距离。
一、注重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形象性塑造
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历史演变,逐渐脱离现实生活,因而难免晦涩难懂,不知所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深入浅出”,注重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塑造,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比如教师在讲解“伐”这个字的时候,如果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伐”字含义的话,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我们不妨从“伐”字的起源入手,即甲骨文中的“伐”字,像以戈()击杀人()的头部。再配上《说文解字》解释:伐,擊也。从人持戈。一曰敗也。翻译过来就是:伐,击杀。字形采用“人、戈”会义,像人手持戈。一种说法认为,“伐”是“毁坏”的意思。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比单纯的定义化教学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会有明显的增强。
古代汉语曾经是一门活的语言,迄至今日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有些仅凭文字讲解,已很难让人了然,比如古代战车、多样的玉器、古代礼仪跪、拜、稽首、避席等等。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形象化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配有大量与古代文化知识相关的动画和图片,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同时,动画和图片的运用, 也拉近了历史与时代的距离,让人油然而生亲切感,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大有裨益。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活泼性和娱乐性
纵观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其内容本身是非常有趣的。但为何我们的课堂就如此死气沉沉,索然寡味呢?原因在于部分教师的授课过程非常呆板,不知变通,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讲解文选中的典故、历史人物的逸闻趣事、有关文化社会背景等等,再比如提到古代的礼仪方面的知识,可以让学生上台去表演展示等等,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娱乐性。再例如,讲到“汤”字的时候,可以联系古今。“汤”在古代汉语中是“热水”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则是“菜汤”的意思,但是“汤”的古义不仅还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如固若金汤、赴汤蹈火等,而且吴语苏州话里的“汤”同样也保留着古义,比方说“面汤”在苏州话里就是“洗脸的热水”。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传统,那古人一直都是用筷子吃饭的吗?此时教师就可以将一些与此有关的历史典故。《礼记·曲礼上》讲到请客吃饭时,说:“共饭不泽手。”“泽手”,就是双手摩擦发热而出汗的意思,这怎么讲呢?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的注解是:“古之礼,饭不用箸(筷子),但(只)用手,既与人共饭,手宜絜(洁) 净,不得临时始捼莎(两手相搓)手乃食,恐为人秽也。”原来上古时的中国人和现代的阿拉伯人一样,是吃“手抓饭”的,并不是使用筷子作为餐具的。吃手抓饭,使古人养成了饭前洗手的习惯。《管子·弟子职》说:“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衣袖)盥(洗手)漱,跪坐而馈。”意思是:先生要吃饭了,弟子要准备好食物,然后洗手漱口,跪坐着吃。《左传·昭公二十年》也记载说:“华亥(宋国大夫)与其妻,必盥而食。”
通过这样有趣的案例,老师不仅教得轻松,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且学生更易于接受,学的更加轻松,一举两得。
三、古代汉语教学应与文化相结合
语言与文化历来密不可分,诚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言:“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在教授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如果单纯地讲解课本所选经典文选和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难免会显得过于枯燥,如果我们把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融合进所讲内容,就会使乏味的语言课变得趣味横生,妙趣无穷。因为有机地将古代文化常识融入教学过程中就能消除理解上的隔阂,拉近古今的距离,尽可能地使学生置身于古代文化的背景下学习古代文献,增强语言课的趣味性。所以说,将文献知识和文化背景有机地结为一体,能够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
例如《左传·齐晋鞌之战》中战争开始前齐侯说过一句话: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照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早晨一起床就吃饭,学生很难理解这句话,难道齐侯要进行闪电战吗? 在这里教师就要给学生讲解一下古代的饮食文化,即古人的生活方式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两餐,因此古人的早餐比现代人要晚得多,一般要到十点左右才吃。齐侯这句话表明他很轻敌,希望速战速决,一旦了解了这一文化知识,学生就能理解《孟子?滕文公上》中“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意义,“饔”为早饭,“飧”为晚饭,没有说到午饭。我国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现在仍然是一日两餐,可谓是“古风犹存”。
在“汉字的构造”一节中可以借助“婚”、“娶”等字让学生了解古时的抢婚习俗。讲《触龙说赵太后》中“持其踵为之泣”一句时有必要交代古代的“哭嫁”习俗。针对教材通论部分“古代文化常识”有关传统“六礼”内容可以请学生介绍各自家乡当前流行的婚俗,并与“六礼”进行对照,分析其传承与变异之处,可就“开门礼”、“上轿换鞋”、“传袋”、“撒帐”、“掀盖头”、“闹洞房”等习俗展开讨论,挖掘各自产生的根源。
总之,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探索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使教学环节融形象性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于一体,使教学内容变难懂为易懂,变枯燥为有趣,变无用为有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会日益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参考文献】
[1]王珏.试论中文师范专业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2(2).
[2]李秀芹.论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三结合[J].管理工程师,2011(1).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 古代汉语教学 学生本位 能力本位
古代汉语作为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以增进人文素养、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能力为目的,为日后中学语文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但长期以来,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一直沿袭综合性大学的一般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大都有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知识本位的倾向,着重讲授古代语言文化知识,教学实践中多是采用串讲文本、讲解语言知识点、辅助练习等方式,讲授内容较为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也受到较大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理念渐入人心,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更加突出与市场需求接轨,地方高师院校教学应当充分结合自身的定位,从生源现实出发,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对人才的新需求,在保持课程基础性、人文性的同时,更加突出课程的实用性特点。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应围绕自身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习渠道,完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打造自身人才培养特色。
一、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必须坚持“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
学生本位发展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方向(李延平,2000),地方高师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学生本位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通过创设、调控、利用教学条件,灵活运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探索之中,从而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和专业素质。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坚持“学生本位”理念,就必须围绕学生的实际特点展开教学。地方高师院校学生大都来自地区市县、农村乃至偏僻的山区,他们意志品质良好,勤奋好学,但知识基础与视野有限;感情丰富,但不够稳定,易于执拗倔强乃至莽撞冲动;自觉性、自制性相对较强,但毅力不够坚强,容易“朝三暮四”。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从事农村中小学教学工作,他们学习针对性较强,目标比较明确。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成长成才要求,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质量重要一环。
1.教学应尽量贴近现代社会、贴近学生。例如,文选《庄子・不龟手之药》内容为:“宋人有个家族世代靠漂洗衣物为生,为了防止皮肤冻裂,制作了防冻药。有个人听说有这种药就去花重金购买,购买之后卖给了遭受越国入侵的吴国。由于吴越战争在冬天,士兵容易冻手,因此吴王花了更多的钱购买了此药,也因此打败了越国。”在讲解这篇文选时,我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现实社会成功的商业人士都是能够发现某件物品的特殊价值,然后利用其特殊价值去创造财富。如一般人都知道花能够改善环境,但是有位小伙子转变思维,开了首家用花做菜肴的饭店,并因此创造了大量财富。学生听到当今社会的传奇故事,兴趣大增,并因此认为“书中果真有黄金屋”。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在讲到老子时,围绕老子故里是在安徽涡阳,离学生就学地阜阳很近,有的学生甚至就是涡阳人。我着重讲解老子的生平活动,以及老子所处环境对其思想形成的影响。由于讲解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听起来十分认真,而且印象也非常深刻。
2.采用竞赛式教学。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胜之心强烈,如何利用他们的好胜之心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竞赛式教学可以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在每学期当中,可以拿出2―3次课,让学生掌控课堂,教师点评。如,教师提供一个课题,让学生自主组队,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团队合作学习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学习、探究学习。组队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查找、教案(文章)撰写之后,让每个团队派出一名代表上台阐述自己的观点。阐述完了之后,学生可以发问,然后教师点评,最终评出优胜者。这种竞赛式教学,让学生在查找资料、撰写教案(文章)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而学生经过积极的参与,对古代文化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是新的教学手段,它能充分利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手段,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关的电影片段、视频图像,学生的记忆要深刻得多,理解起来也容易得多。而电影片段、视频图像走进古代汉语课堂,也让课堂活泼起来,一改过去的“一潭死水”,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坚持“学生本位”教学理念,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这个“实用性”既包括针对中学教学的实用,又包括对所授内容的重新整合,提高效率。
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多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学语文教材经过改革后,文言文的比重大大增加,大概占据整个课程的40%,可以说,文言文教学对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举足轻重,而古代汉语教学对中学语文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侧重于与中学教学相关的篇章。如中学八年级课本有《大道之行也》一文,选自《礼记》,古代汉语中有与此相同的文章《大同》。那么,我们在讲解《大同》时,不但要讲解与此相关的知识,而且要联系中学教学的特点进行讲解。这样,今天的学生,明天的中学教师,就不会在今后教学中手忙脚乱。
注重“实用性”还应该对所授内容“减负”,提高教学效率。古代汉语包括内容十分丰富,仅通论部分就有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修辞、古代文化常识等内容。这些内容(还包括文选和常用词)在短短的108课时内,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些教师追求“面面俱到”,其结果就是“面面不到”。在108课时内,要提高教学质量,“减负”是较好的途径。所谓“减负”就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联系紧密,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延续,因此,古代汉语内容与现代汉语内容多有重合,如:文字部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都有“六书”;语法部分,都有数词、量词、代词,等等,并且很多与现代汉语差别不是很大。而判断句、否定句等和现代汉语联系紧密,有的现代汉语还在使用。基于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突出与现代汉语不同的部分,而与现代汉语相似或差别不大的部分,应整合在一起,并且联系现代汉语知识讲授。这样,不但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在比较中让学生了解古今汉语的异同。
(三)提高辅导答疑的质量。
辅导答疑是教学的必要环节,它能够检查教学效果,弥补课堂教学不足。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学校规模急剧扩大,师生交流有稀疏化倾向,改进教师辅导答疑方式与渠道,能有效促进教师更多地听取学生意见,增进师生情谊,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强化教学效果。
坚持“学生本位”教学理念必须提高辅导答疑的质量,改变以往注重给结论、改答案、释疑解惑的做法,更多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辅导学生找寻解决问题的路径,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与思考的方法。为此,首先,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如我校古代汉语精品课程网站设有专门窗口,保证教师能够随时辅导,提高了答疑的即时性与深刻性,此外,师生面对面的答疑与互动也非常必要,我们每两周集中辅导一次,集中回答学生学习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其次,答疑等方式应有新的转化,由传统的“生问师答”变为“师生交流”,变“教师完全主导答案”为“师生讨论、学生自主发现结论”。最后,应鼓励同学相互学习,每两周组织一次小班讨论,由学生选定研讨论题,讨论交流,在研讨中教师不再扮演裁判的角色,而是一个优秀的观众,只在最需要鼓励和支持,以及必要的引导之时,教师才发表自己意见以供学生参考。通过以上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知识和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二、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必须以“能力本位”为教学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主题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能力本位”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从单纯的掌握专业知识转向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以及职业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和学会发展的人,成为适应时代、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需要和变化的高技能人才”。[5]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职业去向为基础教育岗位,教学过程必须坚持“能力本位”为目标。古代汉语的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内容,而且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探索,培养他们运用古代汉语知识分析解决未来教学问题的职业能力。
(一)坚持能力本位,确保能力培养,必须积极改革教学内容。
教师应当以能力养成为目的积极进行教材二度创作。地方高师院校主要采用王力(1962)、郭锡良(1990)、许嘉璐(1992)等先生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体例精良、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过去几十年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度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这些教材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未能适应高校课程改革的要求。2000年,教育部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工程”,要求高校实行教育改革,压缩课时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古代汉语课堂教学时间也大大减少,只有部分院校保持原来的周课时4节,开设两学期,许多高校压缩为周学时3节,开设两学期,甚至有极少数高校压缩为只有50多个课时。而现行的几本古代汉语教材没有随着高校课程改革而调整。二是未能反映最新学术成果。以上古代汉语教材多是十几年前编写的,虽然也经过多次修订、增补,但最新成果吸纳有限。三是不能很好地和中学语文教学相衔节。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之后,文言文的比重和难度都有所增加,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内容与中学语文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如此就要求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工作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动性,开展教学创造,积极开展教材二度创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所谓教材二度创作,是指以原有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对教材内容加以调整、修改。教材是根据制定的教学大纲标准编写的系统性教学用书,是师生进行沟通的主要平台,是教学工作进行的基本依据,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有人认为教材的创新使用是提高教学质量之本。过去,古代汉语教学过于依赖教材,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教师教学难免照本宣科,如此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材的二度创作(教材创新)能够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让学生的思维从传统的“照本宣科”中“逃离”出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能力的发挥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之上,以“能力本位”为教学目标的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必须夯实知识基础。古代汉语课程包括文字、词汇、语法、训诂、音韵、修辞、句读、诗词格律等,内容涉及到古代方方面面的知识,如文化、历史、地理、哲学等。古代汉语教科书一般都比较注重专业的基础性,如:对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文字、音韵、训诂、诗词格律、词汇、修辞等通论知识的专门章节的编写,但其工具性特点还需进一步充实。这就需要主讲教师积极增补相应的内容,如教材通论中有“古代汉语工具书的特点及其使用”章节,讲解了基本工具书的使用。然而,古代汉语课程的工具性特点并非仅仅指向工具书的介绍和使用。古代汉语课程的工具性应该指的是此门课程的实践性,即能够使用本门课程去解决实际问题。地方高师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去向大多是中学教师,古代汉语的工具性就体现在与中学教学相关问题的解决方面。
此外,古代汉语作为语言类课程之一,其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将其纳入整个语言学教学体系中。语言学科是规律性很强的学科,有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古代汉语作为语言学科体系的组成部分,只有纳入到整个语言学体系,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它的特点和规律。传统的古代汉语教材编写未能很好地将古代汉语纳入整个语言学体系,因而,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者学习古代汉语,往往采取记诵的方式,对语言现象一知半解,为此,教材的二度创作应注重与语言学其他课程的联系,如现代汉语、方言等联系。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是汉语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现代汉语是从近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近代汉语又是继承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因此,古代汉语的语言现象与现代汉语存在共同点,古代汉语教材的二度创作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共同点,以今溯古,古今贯通,这样必能活化古代汉语教学。同时充分利用学生方言母语特点,注重加强与方言的联系。如讲到“音韵学基础”中“古音的声调”章节时,学生无法了解“平上去入”,仅凭描述是远远不够的。我借用江淮方言、徽州方言等语音现象辅助教学,引导方言区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母语特征自学,加深理解,帮助其他同学互相提高,教学效果大为改善。
(二)以“能力本位”为教学目标必须激活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师授生听”,强制灌输,形式单一,学生的个性、创造力、想象力长期被抑制,学生的“能力”就是会工整地记录笔记,成为记笔记的工具。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要夯实知识基础,达到“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必须激活教学方法。
1.将师生互动交流变为“常态”。古人云“教学相长”,师生的互动能够较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的个人表演,唱的是“独角戏”,学生是“看戏”者,“演员”喜欢“看戏”者看着,不喜欢“看戏”者睡着或者自娱自乐着。缺少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堂就是“一潭死水”,“知识本位”居于“学生本位”之上,其结果是“伤害”了学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本位”也不能实现。以“能力本位”为教学目标的古代汉语教学必须突出“学生本位”、学生是教学主体的理念,将师生互动交流变为“常态”。师生互动交流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懂得接受学生提出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观点,围绕学生实施教学,积极组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增进同伴交流、同伴教育,努力开展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独角戏”变为“大合唱”,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主要依靠“一手、一口”,即口授、手写,方式单一,效果较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先进的科学工具,如多媒体、录像、幻灯片等都应用到教学之中。古代汉语的教学应依据讲授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或者将多种教学方式配合使用,形成互补,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3.采用联系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照本宣科”,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多采取联系的教学方式,如古今对照联系法[6]等,将古代汉语知识和现代汉语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古今对照,学生既能深刻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又能了解现代汉语的来源。联系的教学方式,能够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力,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三)以“能力本位”为教学目标必须坚持实践渠道多元化。
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要以“能力本位”为教学目标,必须坚持实践渠道多元化。古代汉语课程之所以被认为难学,以致学生厌学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不少老师在讲授中只重视文本知识,将理论和实践完全脱离。而将所学知识用诸实践,实践渠道多元化,就会改变这种状态。为此,我们必须做到:第一,课后作业布置形式多元化。课后作业是将所学知识用诸实践的主要形式,传统教学作业布置形式单一,无法真正起到实践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业形式必须多元化,如:组织学生成立“古诗社”,运用所学“诗词格律”知识欣赏或者创作古诗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文言文家书创作大赛,让学生使用文言文创作家书,使学生在创作的快乐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同时又掌握古代书信的基本格式及古代的敬谦辞;组织古代文化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竞赛了解古代文化知识,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第二,教学活动形式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中学联系,安排学生到中学听讲文言文课程讲授,分析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并展开中学文言文教学探讨;带领学生游览文化圣地,在旅游中讲述圣人的生平事迹,如带领学生参观曹操故里,讲述曹操的生平及其丰功伟绩,这种教学实践,远比课堂讲授教学效果好。多渠道的教学实践活动,能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寓教于乐”,必定能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从而达到“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别敦荣,王根顺.高等学校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徐继存,赵昌木.现代教学论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李剑萍.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4]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薄守生,赖慧玲.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6]任晓彤.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语法教学刍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11).
[7]梁忠东.提高古代汉语教学效果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9,(4).
[8]洪韩.从知识本位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基础[J].教育参考,2008,(7).
[9]李延平.学生本位发展是21世纪人才发展的方向[J].东疆学刊,2000,(3).
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系列省级精品课,由“唐诗宋词名篇导读”、“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乐府诗导读”、“《红楼梦》导读”和“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等5门课程组成,每门课程均为36学时。该系列精品课除为中文专业学生讲授外,主要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其中“唐诗宋词名篇导读”、“《红楼梦》导读”最早开设于1993年,已有20年的讲授历史;“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开设于2005年,“乐府诗导读”开设于2006年,也有七、八年的历史。5门课程联系紧密,相互补充,从不同侧面讲授中国古代诗词、乐府、小说、文化、宗教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课程。在中文系专业选修课教学乃至全校文化素质教育类教学中,该系列课程都有重要的地位。系列课程依托于“中国古代文学”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于2010年入选中国古代文学山东省教学团队。团队(课程组)成员有23位教师,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7人;博士18人,占总人数的78.3%,大多数为学界著名学者的弟子。职称、学缘结构合理,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年富力强,富于发展潜力。团队负责人为教育部优秀人才,山东省首届省级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首批首席专家。其他成员有30余人次获得过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优秀学士论文指导教师奖和市校级优秀教师奖、优秀教学成果奖、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教育先锋等各类教学奖励与表彰。
二、系列课程的整合优化
2010年,古代文学教学团队承担了青岛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从已经开设的十几门课程中,选择了上述5门课程,并把这些课程的优化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对5门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其目的是使课程能够形成一个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的体系,更好地发挥其整体优势。第一轮的整合优化工作主要依照如下的基本思路展开:一是重点选取了诗词、乐府诗(配乐演唱的歌辞)名篇,小说名著《红楼梦》,并从魏晋文化和佛教的视角切入,对相关作品进行导读。二是选择这5个专题,既与主讲教师个人的研究专长有关,也考虑到5个专题之间的密切联系。如唐诗中有不少名篇本身就是乐府诗,宋词原本可歌,与乐府诗有很多共性;乐府诗主要集中在汉魏至唐代;《红楼梦》与佛教关系密切;《红楼梦》中的诗词与唐诗宋词有继承关系,唐诗宋词名篇明显受到魏晋文化的影响,其中也不乏佛教禅宗的内容等等。因此,5门课程在知识和理论上,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课程平台建设方面,有很多相互交叉的东西可以共享。三是建设5门课程整体设计、相互补充的课程平台。经过努力,我们现在已初步建成5门课程共同组成的联合课程网站。学生既可以登录任意一门课程的网站,又可以从该课程网站进入到联合网站,或进入5门课程中的其他任何一个课程网站,实现了课程网站之间的贯通。整合优化也对各门课程的一些具体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我们不仅充分考虑了各门课程之间的互补和呼应,如原“唐诗宋词名篇导读”中涉及到的乐府诗全部放在“乐府诗导读”中来讲,“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中涉及《红楼梦》的内容,则转入“《红楼梦》导读”;同时,也根据个人科研的重点和特长,对各门课程的组成成员做了相应调整。至于不同课程在平台建设、课件制作、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相互借鉴和学习,也是整合优化中考虑的重要内容。这使得每一门课程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从而收到了如下几方面的良好效果:一是5门课程的网络平台,各自汇集了某一方面较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和资料,并且都可以向选修其中任何一门课程的学生开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资料库;二是课程的联合建设,带来了主讲教师、教学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思想及方法等方面的重组和变化,这对于课程的互相促进、教学效果的同步提高,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三是联合课程组的主讲教师,在形成优势课程群的同时,也凝炼了学术方向,对教学和科研团队的优化整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第二轮的课程整合,把已经开设的11门课程也纳入到精品课程群的建设范围中。2013年,“《老子》导读”、“《金瓶梅》导读”、“《聊斋志异》导读”、“中国古文名篇导读”、“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等5门课程被批准为青岛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至此,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精品课程群达到10门。另有“中国神话与诗歌导读”、“《诗经》《楚辞》导读”、“《论语》导读”、“中国诗学导读”、“元明清戏曲导读”、“《文心雕龙》导读”等6门课程,也正在根据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思路进行全面整合。课程群建设的目标是建成涵盖文、史、哲、文论、艺术、宗教等多领域的16-20门系列课程。
三、课程的内容、特色与地位
5门省级精品课程都是《中国文学史》基础课的延伸,也是我们在长期讲授的过程中,逐渐发掘、精心选出的5个专题。其中,唐诗宋词被称为“一代之文学”,以短小精粹、情韵并茂的优势,长期流传,脍炙人口;乐府诗本是配乐、配舞的歌辞,是表演艺术的一种,与一般徒诗相比,其特点极为明显;《红楼梦》则是中国古典白话章回小说的代表,自诞生数百年来,“红学”早已成为显学,学界向有“开口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魏晋时期是我国文化、学术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当时的文人和文学也以其独特鲜明的个性,吸引了后代学者和读者的注意,20世纪初叶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对这个时期的文化和文学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因而这一时期的文化至今仍具有独特的魅力;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后,广泛影响到中国的文人和文学创作,荷兰学者许理和就曾写过《佛教征服中国》的名著。因此,5门课程讲授的文学与文化专题,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均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从总体上说,系列课程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选取中国文化和文学史上的典型个案,立足社会、文化、宗教发展来分析名篇名著,通过名篇名著的重点导读,带出文化及典章制度的讲解;二是每门课程均有长期的科研作支撑,课程内容都与作者已完成或者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方面有鲜明的特色。就现有5门课程的具体情况而言,也是各有其特点的。总体来看,这5门课大致又可以分为两类。现对各门课程的特点分别举例简要说明如下:“唐诗宋词名篇导读”、“《红楼梦》导读”和“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是第一类。这3门课都是以广泛流行的名篇、名著,或学术界特别关注、一般读者也很感兴趣的魏晋文学和文化为讲授对象。这些课程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深受学生喜爱,很多高校也都开设了类似的课程。但我们的这几门课程都是建立在长期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因此我们的讲授思路和内容,在众多的同类课程中,仍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以“唐诗宋词名篇导读”为例。该课程立足中国诗词发展过程,以题材和主题分类选讲的方式,选取10类典型的诗词,重点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历史、政治以及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入手,对唐诗宋词名篇进行导读。每类诗词的导读,都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对每一类诗词从先秦到宋词的发展简史,作出提纲挈领的描述,把握该类诗词类型化特点;二是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对代表性的名篇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讨论该类诗词独特的艺术美与题材、主题及文化之间的特定关系。导读特别注意把诗学理论与具体作品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力求讲出我们长期研读和讲授唐诗、宋词的真切体会,达到将知识、审美与思想融为一体的教学目的。
该课程的特点有三:
1.在按题材和主题对唐诗宋词分类讲解的大前提下,注意从文化发生、发展的角度,发掘诗词类型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对诗词类型化的共性特点作出文化学的解释。
2.注重在同类诗词发展历史中,把握诗词名篇在艺术创造上的独特魅力,从名篇讲解入手,把文学史、诗人生平、诗学理论及其他相关知识融为一体,力求对学生学习、理解、分析诗词起到示范作用,使学生能在深入浅出的诗词艺术分析中提高文化素养。
3.多年来,课程组主持完成的一批科研项目和成果,如“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诗宋词名篇导读》、《唐宋元诗词曲名篇解读》、《二十世纪以来先秦至唐代诗歌研究》、《周汉诗学与文学思想研究》等专著,都与本课程有密切关系。因此,课程能立足学术前沿,在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红楼梦》导读”侧重于小说悲剧意蕴、哲学深度和文化内涵的挖掘;“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从哲学、宗教、政治制度、社会现象、民间习俗、文人生活方式与文学之间的关系等多角度入手,对魏晋文化与文学进行导读,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乐府诗导读”是第二类课程。这两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开设这类课程的学校也不是很多。而我们的这两门课开设时间较早,系统性、前沿性也比较强。“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在介绍佛教文学起源、种类的基础上,对佛教基本教义、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佛典翻译文学、释氏辅教传说、僧人赞佛诗颂、文人护法文学等进行系统的讲解;并以谢灵运、王维、柳宗元、白居易、苏轼、李贽、袁宏道等涉佛较深的著名文人为例,对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与佛教有关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一个特殊的侧面阐述了佛教与中国文人和文学的关系。这样的课程内容,截至目前为止,在全国高校中还不多见。
这门课也具有如下三个突出的特点:
1.把对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基本知识的系统介绍作为课程的重点。因为只有深刻地了解佛教知识、体会佛教的精神,才能明白佛教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读懂与佛教有关的文学作品,而这在一般文学史中是不讲的。
2.从佛教与中国文学的典型个案,包括佛典翻译文学、释氏佛教文学、僧人赞佛诗颂、文人的佛教文学作品等四大方面切入,并展开深入的分析讨论,对佛教与中国文学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既把佛教基本知识作为理解与佛教相关的文学作品的前提,同时也通过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反过来使学生对佛教知识、教义及对中国文学、文化的影响获得更为感性的认识。
3.所讲授的内容与主讲教师的科研紧密结合。几位主讲教师从事佛教文学研究多年,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印佛教文学研究”、山东省社科项目“明代心学、禅学与文学研究”、山东省教育厅项目“林兆恩与《三教开迷归正演义》研究”,出版《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宋明心学与禅学研究》等著作;在《文学遗产》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诗法禅机,悟同而道别———谢榛与佛教》等论文,很好地保证了该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乐府诗导读”则紧紧抓住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在强调表演性、歌唱性的前提下,讲解乐府歌诗。其思路与以往把乐府诗等同于一般徒诗的做法有很大不同。我们已完成的“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已出版的《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等专著,均与课程密切相关。需要说明,本系列课程是《中国文学史》基础课的重要分支,而后者在2005年就通过了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的评审,其建设的经验对于本系列导读课程的建设也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在由笔者主持完成并获2005年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汉语言文学试点(本科)专业改革”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002-2005)及我校汉语言文学省级品牌专业(2007)和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等教学项目中,本系列课程组的成员也都是主力,这为本课程的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也使本课程在长期建设及教学、科研的结合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本科教学中占有一定地位,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本课程涉及文学、文化、历史、哲学、宗教、音乐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诗、文、乐府、小说等多种文体。在教学方法上,每门课程虽有各自的特点,但5门课程也有不少共性,这是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也是我们在对课程群进行整合优化的过程中比较一致的体会。
其中,最重要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重视文学作品与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文学作品与宗教、艺术,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之间的有机联系,把立足文学史和文化史阐发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作为最基本的方法和原则。
2.强调主讲教师必须以科研为基础,不断为教学增加新鲜内容,将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授课质量。为此,我们已经根据教学需求,制定了相关的科研规划与教材写作计划。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讲授内容将会不断更新,始终切近和追踪学术前沿。
3.把培养学生理解、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作为重点,通过理论讲授、范例解读﹑个案分析、课堂讨论﹑学生登台主讲、名篇背诵、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教学手段方面,则尤其重视三点:
1.建设互动的课程教学平台,使课下阅读、讨论、答疑和在教学平台上提交作业、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与课堂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每门课的课程网站都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为学生课后的扩展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师生交流的时间在课堂之外获得了有效的延伸。
2.高度重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本课程除了文字表述之外,还使用了大量非文字的教学资料,如图片、音乐、绘画、影像等。主讲教师将这些内容制成课件,通过课堂上的使用,显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通过课程网平台交流、答疑,课后阅读,及在考查、考试中突出文学经典阅读的比重,实现从课堂导读到学生自己阅读的扩展延伸,培养和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和能力。五、几点理论思考本课程群建设的实践工作,既是在特定的理论前提下完成的,同时也引导我们对课程群建设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思考。其中,有些问题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中思考较多,或是有一定疑惑的。这里仅就其中最突出的三个问题稍作梳理,供同仁批评,也希望能得到方家知音的指教,使相关的理论思考进一步深化。
其一,高等学校传统人文学科教学体系与教学创新的矛盾问题。随着国家重视创新之指导思想的日渐深入人心,高校人文学科的创新也被频繁地提出来,与之相关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则常常受到政策指挥棒的干预,尤其是在总体课程设置变化和学时数的双重限制下,不得不经常作出调整。有时候这种调整对原有教学传统的冲击非常大,以至于一些实行多年的好的教学传统不得不放弃。但实际上,人文学科,尤其是传统人文学科的课程,其内容与理工科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像中国古代文学这样的课程,所讲授的作家、作品的具体内容及其所包涵的文化精神大都已基本定型,不同的只是根据材料和观念的变化对之进行重新的解读,而这种解读一般来说不会对原有教学体系和课程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因此,与中国古代文学系列导读课程相类似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比较而言,更需要的恐怕是在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下,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对于整体教学体系的大调整,则需要特别谨慎。即使不得不调整,也必须充分吸纳已有教学传统中的合理成分,而不可一味追求创新。
其二,人文素质教学与学生经典阅读的结合问题。在人文学科的学习和教学中,阅读传统经典,“尚友古人”,与历代各领域、各学科一流的名人对话,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就近年来各种有关读书的调查报告以及我们对大学生经典阅读的了解来看,目前大学生阅读经典的现状并不乐观。很多学生一年里读书的数量非常有限,即使凭自己的兴趣选修人文学科经典相关课程的学生,也很难系统地阅读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这一点我们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也有非常深切的体会,所以经典阅读实际上成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一大瓶颈。在经典阅读方面有了突破,则学生的欣赏、写作和思维能力,都将得到有效的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不再仅仅是一句空话。但问题是现行教学评价体系对此缺少应有的重视,这使得经典阅读在教学中不易落实。因此,要解决人文素质教学与学生经典阅读的结合问题,使学生人文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环节。如果缺了这个环节,课程教学的质量肯定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其三,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相互促进问题。在高校里,这是个常识问题,似乎不值得特别提出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常常有一定的距离,甚至成为两条道上跑的马车。在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系列课程的建设中,我们对此有了更深切的体会。由于导读系列课程的选定,首先是以课程内容在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上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为标准,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主讲教师在科研方面的积累和优势,所以,就这一系列课程而言,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是更为紧密的。如“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的主讲教师,其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魏晋文化与文学,近年其出版的《魏晋五言诗研究》,主持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汉魏六朝诗体研究”(2011-2013),都与课程有直接关系;又如“《红楼梦》导读”的主讲教师,其主持完成的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红楼梦》与中国诗性精神研究”(2007-2012)、出版的《花魂诗魄女儿心:林黛玉新论》及发表的一批学术论文,也都与课程密切相关。其他课程也大多具备这样的特点。因此,这一系列课程的建设较好地做到了与学科建设的深度交融。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