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豆栽培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徽省东风湖农场地处北纬30°31′,东径116°46′,位于淮河中游凤台县境内的东风湖行洪区内。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频繁。大豆生产经常受洪涝灾害影响造成豆苗死亡,需要改种其他作物或继续补种大豆。如果对补种大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效益。有关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只要科学管理,合理栽培,补种大豆仍然可以获得超过1 500kg/hm2的产量,甚至可以达到2 250kg/hm2。
1补种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
(1)补种大豆往往较正常大豆迟播30~45d,全生育只有80d左右。生育期的缩短导致大豆营养生长期不足,个体发育较弱,自我补偿能力差。
(2)补种大豆的产量受病虫害影响较大,尤其豆杆蝇的危害会严重影响补种大豆的产量,甚至关系到补种大豆成功与否。
(3)补种大豆地一般都经过水的长期浸泡,土壤严重板结,通透性差,严重影响大豆生长。
(4)补种大豆播种时温度高,土壤墒情散发快,有害微生物繁殖快,易造成种子腐败等,导致大豆发芽率和出苗率明显降低。
2补种大豆栽培技术
2.1选用良种
选用适合补种的早熟、高产、稳产、抗性好的优良品种。经品种比较试验和栽培实践表明,适合补种的有中豆20、中油89b、徐豆9号、皖豆15等优良品种。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病、杂、劣粒,要求发芽率在85%以上。
2.2足墒早播,合理密植
播种时要突出一个早字,做到尽量早播,足墒下种。如果墒情较差,播种后应喷灌2次,隔4d喷1次。播种时应适当浅播以利于苗齐、苗壮及充分利用有限的光热资源。要求播种深度3~4cm,根据墒情适当增减。补种大豆个体发育较弱,为获得较高的产量,应适当加大种植密度。试验表明,补种大豆密度45万株/hm2比较合适。播种量应根据种子发芽率和大小决定,一般以120~127.5kg/hm2为宜。
2.3间苗和移栽
出苗后要及时剔除疙瘩苗、弱苗、杂株,发现缺苗应及时移栽、补全。补苗时应在下午4时后进行,避开中午强光。
2.4肥水管肥
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大豆根瘤菌与大豆共生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的,由于补种大豆营养生长期短,个体发育弱,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减小,应适当增施氮素肥料,促进营养生长,增强个体发育。所以肥料管理应打破传统的种豆不施肥习惯,特别是不施苗肥的习惯。
2.4.1苗肥。为促进营养生长,加快幼苗生长速度,应在大豆第一对真叶展开时施尿素37.5kg/hm2和磷酸二铵37.5kg/hm2,混合后结合中耕除草施用或乘雨撒施。
2.4.2花荚肥。可减少落花落荚,增加产量。在大豆始花期施尿素75~150kg/hm2,乘雨撒施。
2.4.3叶面喷肥。在大豆初花到鼓粒,结合治虫或单独喷施叶面肥3~4次,隔5~6d喷1次,对增加粒数和粒重有显著作用。叶面肥以氮、磷、钾为主,辅以钼、硼等微量元素,如思福叶面肥、复合磷酸二氢钾等。
2.5中耕除草
土壤受水浸泡后容易板结,通透性差,阻碍大豆根系发育,严重影响大豆生长。中耕不仅可以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大豆根系发育,加快土壤养分转化,保墒、爽水,还可以除去田间杂草。所以中耕是促进补种大豆快速生长、获得高产的又一项重要栽培管理措施。补种大豆可进行2次中耕。第1次中耕在大豆子叶展开后进行,耕深3~4cm;第2次中耕在大豆株高10cm时进行,耕深4~5cm。
2.6病虫害防治
补种大豆自补偿能力差,病虫为害后,恢复慢,损伤大,甚至造成绝收。所以要密切观察注意病虫害发生、发展,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补种大豆的病虫害主要有豆杆蝇、地下食根害虫、卷叶螟、豆荚螟、霜霉病、锈病等。
2.6.1豆杆蝇。在大豆出苗后8~10d,用50%甲胺磷乳油2.25kg/hm2对水750kg/hm2喷雾。隔5~7d再喷1次,对豆杆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2.6.2地下害虫。在地下害虫初发期用3.87~7.5kg/hm2辛硫磷拌细土450kg/hm2撒施。如点片发生可用150倍液的辛硫磷溶液灌根,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6.3卷叶螟、豆荚螟的防治。在初花期用灭多威450~750g/hm2对水450kg/hm2喷雾防治,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豆;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青海湟源
大豆的种植在青海省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其蛋白质含量丰富、经济价值高而成为湟源县农民发家致富的首选经济作物。大豆的种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安排好茬口,做到环环紧扣,才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1]。现将大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轮作与间作
大豆的合理轮作应根据该地区的作物种植比例,以及不同作物对地力、肥力、空间合理利用和生产力水平来确定,在轮作中要充分发挥大豆的肥茬作用,使各种作物得到最有效的安排。间作与套种时首先考虑大豆品种的生育期类型和栽培目的,早熟品种短日性较弱,晚熟品种短日性较强。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和栽培日的选择生育期和油分、蛋白质适宜的品种,才能优质高产。间作和套种间作比例非常重要,比例恰当,边行优势大,产量高,运用合理,可获双丰收。
2土壤准备
播前进行整地,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可在播前1~2 d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播后种子发芽。播前利用氟乐灵、拉索等除草剂喷雾,以除去杂草[2]。
3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土壤肥沃、雨水较多且栽培条件好的地区,可选用耐肥喜水,茎杆粗壮,主茎发达,株高中等,丰产性能好的有限生长习性或亚有限生长习性的品种;土壤肥力较差或干早地区,宜选用植株高大,繁茂性强、耐瘠耐早的无限生长习性的品种;同一地区,也要按照土质、地势、肥力、灌溉条件等,选用不同特性的适宜品种,做到因地种植,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播种前将病粒、虫蛀粒、小粒、秕粒和破瓣粒拣出。根据品种固有的典型特征,如粒型、粒色、种子大小、种脐大小和颜色深浅,剔除混杂的异品种种子[3]。为防治根腐病、蛴螬、地老虎、根蛆等苗期病虫害,常用种子量0.10%~0.15%的辛硫磷,或0.7%的灵丹粉,或0.3%~0.4%的多菌灵加福美双(1∶1),或用0.3%~0.5%多菌灵加克菌丹(1∶1)拌种[4]。药剂拌种与铝酸铰微肥拌种同时进行时,需在铝酸铰拌种晾干后进行。注意采用根瘤菌拌种后,不能再拌杀虫剂和杀菌剂。
4播种
播种期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非常大。播种过早、过晚,对大豆生长发育均不利。适时播种,保苗率高,出苗整齐、健壮,生育良好,茎杆粗壮。播种过晚,出苗虽快,但苗不健壮,如遇墒情不好,还会导致出苗不齐的现象。地温与土壤水分是决定春播大豆适宜播种期的2个主要因素。一般认为,土壤5~10 cm深的土层内,日平均地温8~10 ℃时,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播种较为适宜。湟源县大豆适宜播种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
5田间管理
当幼苗出土后,应及时进行查苗补苗,以保证全苗间苗宜早,一般以子叶展开时间苗效果最好。根据豆苗生育状况进行2~3次中耕,第1次中耕以第1片真叶出现时为宜,深度不宜超过3.5 cm;第2次中耕可在出现3~4片复叶、子叶发黄时进行,深度为4.5 cm;第3次中耕一般在苗高20 cm左右时,开花前进行,宜浅耕,并结全培土,培土高度以略高于子叶节为准。水源缺乏的地块,可采用清粪水浇灌;水源条件好的最好用喷灌。必须打破种植大豆不施肥或少施肥的观念。一般施尿素50~60 kg/hm2、磷酸二铵200 kg/hm2左右、硫酸钾200 kg/hm2左右,可收获大豆37.5 t/hm2。如管理得当,可达40 t/hm2以上。这3种化肥连同防治地下害虫的药物拌合均匀,一次性深施作为底肥。中后期主要叶面施肥,多用氮液肥于花前、花扣、鼓粒期喷洒3遍,能够增产15%以上。
6病虫害防治
主要是大豆食心虫的防治。一是用甲拌磷撒施。隔4~5垄撒1行,4~5步撒1小堆,边垄也要撒。一般在虫蛾乱飞时,从地中走时,有灰白小飞蛾飞起时撒药,7月末应该经常观察,观察时间是16:00。药应施在豆根垄面上。二是用敌敌畏泡棉球。大约用药750 g/hm2,用棉球450根/hm2,将浸过药液的棉球插在豆地里,5 cm插1小段即可。三是及时收割。割完即打场,防止堆垛后食心虫继续蚕食,也可有效地降低虫害发生程度。
7适时收获
在黄熟(茎杆变黄,叶落2/3,种子变硬,与荚分离,豆荚变褐或黑)至完熟期(摇动植株有种子在荚内转动的响声,手压豆荚易炸裂)收割。大豆收获后,要带棵晾晒,以防豆粒炸腰和褪色。严禁在公路上打扎脱粒。待种子水分降到12%以下时及时脱粒,稍晾晒入库保存。
8参考文献
[1] 徐祥梅.浅议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科技纵横,2010(14):88.
[2] 郭树安.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8):97,106.
1.1环境条件,适用于10度以下积温2800度以上,无霜期150天以上的露地春播大豆产区,以及10度积温2500度能上能下,无霜期135天以上的地膜春播大豆产区,产地3公里内污染,大气,灌水质量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大气,水质标准。
1.2选择中等肥力的壤土或沙壤土,具有保肥,保水能力,土壤ph值7.0左右,土壤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土壤质量标准.
2栽培技术
2.1播前准备.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高产,优质,抗逆性抗病能力强的大豆品种如:石大豆2号,新大豆1号,8号等品种。
2.2选择达到国家优质种子标准的大豆品种。
2.3种子处理:用2.5%适来时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2%-0.4%进行包衣。
2.4土壤处理:在联合整地机一次性作业完成前,每亩用氟乐灵100克-120克混土除理.
2.5播种时间:春播大豆在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播种深度3-5厘米,每亩用种量7-8公斤以条播为主。
2.6密度:行距40厘米,株距10-12厘米.每亩留苗1.5株左右。
3田间管理
3.1间苗定苗,大豆齐苗后按规定株苗留,拨除弱苗,杂草。
3.2中耕除草.全生育期至少中耕3次.劳累过度同5-6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10-12厘米,大豆分枝前进行第二次中耕,深度15-18厘米大豆封垄前进行第三次中耕,深度7-8厘米。
3.3施肥:①基肥。每亩用优质农家肥1-1.5吨,二铵2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②追肥。开花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鼓粒期叶面喷施叶面肥每亩用二氮钾100-150克间隔10天左右喷施2-3次。
3.4灌水。在大事生育过程中,应适时灌水,前期以不旱为主,中后期特别是在开花鼓粒期应及时浇水,全生育期浇5-6次水。
4病虫害防治
4.1病害防治:①霜霉病,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1-2次。②根腐病,用金纳海每亩20克全株喷雾,间隔7-10天连续喷雾2次即可。③花叶病毒病,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雾或病毒a600倍液喷雾,连续喷2-3次。
4.2虫害防治:①大豆蚜虫和食心虫防治,每亩用5%来福灵乳油20毫升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可有效防治。②棉叶病的防治:用2.0%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阿拉万每亩25毫升可有效防治。
5适时收获
人工收获期,大豆茎杆呈黄色,有90%以上叶片完全脱落荚中籽粒与荚壁脱离,摇动时有响声,就可收割。机械收获期豆叶全部落后籽粒已归国时就可机械收获。
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白花,椭圆叶,灰毛;株高95.5cm,分枝2.7个,主茎节数18.7个,单株荚数50.2个,成熟时上部荚呈现深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黄脐、百粒重22.3g。经室内考种完整粒率94.8%,虫食粒率1.4%,褐斑粒率0.3%,紫斑粒率1.0%,霜霉粒率1.3%,未熟粒率1.0%,其它粒率0.4%。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接种鉴定,该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SMVⅠ号株系表现为抗(R),病情指数为4.55%;对SMVⅢ号株系表现为抗(R),病情指数为10.00%。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连续两年检测,该品系籽粒粗蛋白含量42.22%(干基),粗脂肪含量19.61%(干基)。
2产量表现
2.1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2008年在岫岩县大营子乡沙金村、新甸乐泉村进行品系预备试验,产量为167.2kg/667m2,比对照增产12.8%;2009年在岫岩县大营子村进行的产量比较试验中,产量为172.4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11.3%。2.2 宁省大豆区域试验结果2010~2011年参加活动辽宁省大豆中晚组区域试验,经两年7点14点次试验,平均产量为175.7kg/667m2,比对照品种丹豆11号增产17.4%。2.3 辽宁省大豆生产试验结果2011年参加辽宁省大豆生产试验,6个试验点,平均产量201.0kg/667m2,比对照丹豆11号增产17.7%。
3适宜地区
适宜在辽宁海城、锦州、鞍山、大连等无霜期135d以上的晚熟大豆区种植。
4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夏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035-01
近几年,世界大豆面积快速增长,单产也有很大提高。目前,夏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发展速度较快,在生产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随着大豆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大豆抗倒伏品种的育成、土壤耕作条件的改善和化学除草剂的广泛应用,使大豆窄行密植成为可能。为此,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引进Cooper R L博士的“SSS”系统,结合黄淮流域半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进行改造、嫁接,探索出适合黄淮流域半干旱地区的平作窄行密植模式。
1 品种选择
为有效利用当地温光资源,选择高产、熟期偏早、主茎型矮杆、半矮杆和抗倒能力强的品种,如郑94059、泛豆5号、商1099、豫豆22、豫豆25、豫豆29、地神22、开豆11等。
2 种子处理
为提高种子播种质量,使田间大豆出苗情况一致,播前进行选种,将虫食粒、病粒及杂质除去,使种子纯度、发芽率分别不低于98%、85%(成苗率),含水量不高于13%,达到二级良种以上标准。
3 精细整地
由于平作窄行密植生育期间不进行铲趟,影响土壤的防旱、增温、抗涝等能力,故窄行密植要求土壤耕层条件较好,耕深25 cm左右,田面平整,土壤细碎[1]。因此,在大豆种植过程中,若采用窄行密植,播前进行耕翻,以使土壤熟化,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减少田间杂草生长量,减轻病虫害,以为大豆苗全苗壮奠定基础,从而发挥大豆的增产潜力。
4 播种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和气候条件不同而不同,黄淮地区应以行距0.3 m左右,株距0.1 m左右,保苗30.0万~37.5万株/hm2为宜。足墒播种,保证苗齐、苗匀、苗壮。
5 田间管理
5.1 科学施肥
为使大豆生产获得高产,在生产中要进行科学施肥。农家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中等肥力地块施用农家肥22.5 t/hm2以上,化肥用量较常规增加15%以上[2]。若条件允许,可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中等肥力地块分别施磷酸二铵、硫酸钾(或氯化钾)150~225、60~75 kg/hm2,在播前用生物钾肥进行拌种的可不施钾,但要视田间大豆生长状况适当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大豆前期长势较差时,在初花期分别用尿素、磷酸二氢钾9.0、2.25 kg/hm2对水450 kg/hm2喷施[3]。前期未施用微肥时可加入微肥进行喷施,如用1%尿素+0.2%磷酸二氢钾+0.2%硼砂+0.5%硫酸亚铁+0.2%硫酸锰混合喷施。
5.2 及早定苗,适当蹲苗
苗后1周即可间定苗,勤中耕,控制肥水,进行蹲苗,使子叶到对生叶间节长不超过3 cm,防止倒伏。
5.3 化学除草
可用50%乙草胺乳油1 350~1 800 mL/hm2芽前除草,或于出苗近1个月时用10%禾草克乳油与25%虎威1 050~1 200 mL/hm2,或12.5%高效盖草能乳油750~975 mL/hm2混合喷施苗后除草。除草一定要治早、治小、彻底、干净。
5.4 防病治虫
目前,大豆生产中有孢囊线虫、根腐病、根蛆、地老虎等地下病虫害,影响大豆产量的提高,可用35%克多福种衣剂等按药种比1∶75~100进行包衣,或用35%乙基硫环磷(或35%甲基硫环磷)按种子量的0.5%或以2.5%适乐时药∶种=1∶1 000进行拌种[4-5]。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或种子量0.5%的50%多福合剂拌种防治大豆根腐病;用种子量2%的大豆根保菌剂拌种防治大豆孢囊线虫,同时兼防根腐病;防治地老虎也可采用苗后喷莱福灵等菊酯类农药的方法。
蚜虫和红蜘蛛用10%吡虫啉225 g/hm2,或用1.8%阿维菌素制剂l50 mL/hm2对水450~525 kg/hm2喷施。对棉铃虫、甜菜夜蛾等高抗性害虫,用菊酯类农药450 mL/hm2加辛硫磷(或甲胺磷、久效磷)等有机磷农药750~900 mL/hm2,或用棉虫净750~975 mL/hm2,或清华l号600~750 mL/hm2进行防治。当30%以上叶片出现灰斑病病斑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hm2对水450 kg/hm2喷施。霜霉病、紫斑病可用1∶1∶160倍式波尔多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825 kg /hm2防治。
5.5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
为防止大豆贪青徒长,保花保荚,大豆初花至盛花期可多用缩节胺、多效唑、大豆丰收宝等进行化控。化控剂在开花前可用15%多效唑300~450 g/hm2,或晶体缩节胺22.5~30.0 g/hm2;花期可用15%多效唑450~600 g/hm2或晶体缩节胺45~60 g/hm2,一次用量不可过大,造成控制太死,影响早发与结荚[6]。
6 适时收获
在蜡熟末期,当大豆90%叶片落下时进行人工收获;当田间大豆的叶片全部落净后,进行机械收割,以利于豆粒全部收获。收割时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一般为5~6 cm。要求做到收割损失率、脱粒损失率、破碎率、泥花脸率分别小于1%、2%、5%、5%,清洁率大于95%。实行分品种单独收获,单储,单运。脱粒后机械或人工清选,使大豆收购质量达到大豆标准三等以上。
7 参考文献
[1] 薛庆喜,姚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0(5):4-8.
[2] 刘忠堂,何志鸿,魏冀西,等.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引进试验与嫁接1.适于窄行密植高产栽培品种的筛选[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7(6):29-30.
[3] 王世强.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2(6):10.
[4] 刘忠堂,薛庆喜.美国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大豆通报,2000(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