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范文第1篇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向上的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 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三月三祭拜轩辕的习俗。这对弘扬黄帝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说明( )

①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习俗都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 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

3. 第1.5代移民是指年幼时就移民到另一个国家的人。因为他们身上带有来自祖国的一些特点,而又要在一个新的国家被同化和社会化。因此,他们的身份特征是新旧两种文化和传统的一个组合体。这反映出( )

①文化影响深远持久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④文化的传播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4.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5.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诞生40周年之际,第七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于2012年4月在江苏无锡举行。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 )

①为了推动我国各地经济的发展 ②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③保持民族文化传承的客观要求 ④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需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 打开一部史书,犹如展开一部历史长卷,可以触摸历史脉搏;翻开一部文学经典,如同走进一片风景名胜,能够提高生活情趣。这说明( )

①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7. 所谓“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打不开电脑,不会上网,不会讲英语,被称为“现代文盲”。目前,大学生中“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然而,不知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十分令人担忧。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反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8. 2012年3月,历时3个月的“徐悲鸿――现代中国绘画的开拓者”艺术展在美国丹佛圆满闭幕。徐悲鸿的历史巨作《田横五百士兵》和《愚公移山》代表了时代的精神,描绘出中国人民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斗争的决心,许多美国观众为之震撼。材料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 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时代精神在文化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我国开展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概括过去的一年,通过生动的汉语评点不断变化的中国与世界。如2009年的“被”、2010年的“涨”、2011年的“控”等。“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 ②见证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③促进文化创新,加强文化融合 ④立足生活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和以处众”“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这说明( )

A. 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B. 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C.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D. 先进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合理内核

11. 在文化与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有一种说法: “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一认识( )

①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 ②肯定了文化传播需要物质载体 ③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是一种“文化决定论” ④强调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 尽管韩国越南也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农历新年,但三国的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贴对联、燃爆竹、吃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吃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吃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3. 古装片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电影最重要的类型。2011年,中国电影市场被《战国》和《关云长》两部古装大片抢去了不少风头,但在两部作品中,中国的历史和英雄身陷颠覆、恶搞的泥淖。对此,大多数观众认为,应该对那些恶搞历史经典的电影说不。因为历史题材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最美好也最深沉的文化信仰和文化寄托,岂能说改就改、想编就编?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历史和英雄都不尊重,还有什么现实和人物可以尊重?但也有部分观众认为,电影无需为历史负责。目前很多历史“主旋律”作品都太严肃、太刻板,观众看电影只是为了娱乐,只要在其中看到奇谋、野心、三角恋、断背、卧底等现代流行元素就够了。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材料中观众的观点(任选一种)进行评析。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上海体育类高职学生 心理特质 情绪发展

根据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无论是招生数还是在校学生数,高等职业教育目前都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早在2005年,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文献较之前就有明显的增多,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始日益得到教育界研究者的关注①。高职学生,尤其是体育类高职学生在心理特质方面与本科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别性。

一、以情绪发展为主的上海体育类高职学生心理特质分析

在全国范围内的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研究中,上海市在2007年曾就上海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状况作过一次调查研究,即由华东政法大学张海燕教授主持完成研究成果《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从《报告》来看,主要测量指标除了被访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及家庭情况外,主要涉及心理状况发展的内容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自我水平、情绪发展、人际交往、性心理、心理健康状况等。其所涉及调查对象共计4874人,占到上海全体高校学生人数的1%,其中涉及职业院校。高职学生人数为855人,加上各高校中的专科生人数,高职高专类学生约占总调查人数的20%。依据《报告》中的调查结果,高职高专类学生与本、硕、博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环境和对自我现状的认识、自我水平等方面较低。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情绪发展方面,上海专科生的情绪平衡性、稳定性最低,最易冲动,且负性情绪最丰富②。

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到来,我国体育产业中大众体育健身领域的比重不断增大。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全国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大中城市,体育职业院校的发展在近年来的高职院校发展中独树一帜。上海体育职业学院是上海市一所以体育专业为主的专科类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拥有专业能力强,文化基础薄弱;人际交往能力强,自我认识水平薄弱;个性心理强,情绪管理弱;竞争心理强,合作能力弱等特点。在学生组成上,男生占到了总人数的80%左右,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来自上海农村;在所有学生中,超过70%在中学阶段以练习体育专项为主,即俗称的“体育生”。

从性别心理差异而言,男生在自尊、自我概念、自信、自我发展方面相较女生有更大的起伏性。专科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在体育类高职学生中同样存在。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中,体育类高职学生从职业发展角度而言,大部分将直接面对社会基层,进行民众体育锻炼指导与服务。这一职业前景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状况,尤其是情绪方面的健康发展。

二、传统文化跨学科尝试的可能性

基于目前的上海市体育类高职学生的心理特质分析,以及与体育类高职学生顺应社会发展的未来职业需求,两者之间的衔接性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提供了一个探索空间。如何让这一特殊群体的学生在心理建设方面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及实用性,成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目前高职生心理研究多从近期出现的高职生心理问题事件出发,将其中涉及的某个突出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是一种单因素研究③。而从学生本身出发,将多个相关联的单因素整合进行系统研究,并进行渗入式建设、跟踪分析的案例却比较少。而在其中较少涉及的针对体育类高职学生的研究中,亦存在对学生心理特质及成因分析的趋势,而依据现状提出对策的文章则相对较少。

近年来,跨学科研究正日益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趋势。将传统文化与心理建设相结合,正是依据整体性的眼光,将高职学生,尤其是体育类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作为一个问题,形成跨学科研究。

针对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是一个研究热点,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趋势主要体现作为德育的有效途经展开、提高学生的文化思想境界、从思政角度培养爱国主义教育三个方面。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职业心理建设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见。作为世界各族文化之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即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体系,其对于全局观、平衡性、静修的特质与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有极大的契合与指导作用,更因为其宇宙观、人生观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心理,形成了中国人集体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很好的群众心理基础。

三、传统文化在情绪建设方面的优势

尤其是在情绪发展方面,传统文化因思想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对于青年学生的指导依据情绪平衡性、负性情绪丰富性、情绪稳定性、情绪冲动性维度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天人合一思想中寻求平衡

情绪的不平衡性在于学生对于自身关注过多,而对于外部世界投入目光不够。道家思想中自然天道观推崇自然主义,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主张天人合一,应遵循自然法则做事,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乐趣,能够将学生从以往既定的看到问题模式中跳脱,寻求情绪的平衡。

(二)在辩证视野中寻求丰富

儒家文化讲求中庸,道家文化推崇辩证统一,在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心理能够寻求一种不极端、不唯一,帮助学生在看待问题时找到其中具有的丰富性内涵。

(三)在自我静修中获得稳定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发展的个性特征很难做到平和心静,尤其是运动专业的体育类学生,因此,传统文化在自我静修方面对于他们是一种互补,心理建设在这种互补过程中会逐步稳定。

(四)自我拓展中获得管理

研究证实,学生的情绪状态稳定与自我发展水平、抱负水平存在相关,而自我发展水平与抱负水平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则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沟通能力与情绪发展的几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加强沟通的平台,让学生得到情绪管理的锻炼。

四、针对体育类高职学生活动展开的对策

体育类高职学生较高的体育专业能力往往使得他们在文化知识学习方面投入的时间较少,兴趣较低,因此,在传统文化基础方面较其他学生相对较弱。如何将传统文化深入开展,让学生消除“古文化无用论”,或对传统文化有抵制的消极态度,关键在于如何引入传统文化。

在情绪发展方面,由于心情不愉快而引发的问题占了较大比重。对教师而言,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应对不愉快情绪是情绪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可通过传统文化视野的拓展,课外活动及资源的展开,改变学生不良的转移和发泄方式,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

其次,虽然使用古文,但传统文化本身在传承模式上就有着生动具体、平易近人的特点。儒道文化中的诸多观点都是通过故事、谚语的形式记录,对于学生的理解力而言有方便之处。

最后,针对体育类学生竞争心强、成就动机高的特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较多地引入竞赛性的机制,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将目前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亦能够提高学生在步入企业之前的心理适应能力。

注释:

①截至2010年5月数据,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显示,以“高职学生心理”为关键词,共搜索到558条记录。其中2000年3篇,2001年7篇,2002年19篇,2003年17篇,2004年39篇,2005年60篇,2006年63篇,2007年82篇,2008年至2010年共268篇。

②张海燕.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报告[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9-26.

③诸如针对心理压力(王金洪.高职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辽宁高职学报,2008,(8))、自卑心理(赵芳,杨红梅.高职学生自卑心理解析及对策研究.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3))、网络成瘾性心理(孙静.某地高职学校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查.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7))等部分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海燕.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报告[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王景芝.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J].河北学刊,2003,(2):92.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范文第3篇

一、合规文化是以“合规为荣、违规为耻”的一种集体荣辱观。

它的运作机制是让大脑的犒赏情绪与惩罚情绪对合规行为的结合。即让合规与犒赏情绪绑定,这样,合规行为就会使人感到一种愉悦,人们称它为荣誉感;同时让违规行为与惩罚情绪绑定,这样,违规行为会感使人到一种难受,人们称它为耻辱感。人们提倡什么,唾弃什么,就是对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的分配的过程,这种自然的结合即为文化本源。情绪经过人为的干预重新与推崇的事件相结合,即为文化建设。

二、违规经营和违规操作屡禁不止的原因与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

文化建设的优点是文化一旦建立就有相对的稳定性,难点是合规文化面临着传统文化的挑战。当合规犒赏情绪遭遇亲情、友情的犒赏情绪时,往往前者不敌后者,就在寻求两全其美之策时,违规也就悄然而至。因此,合规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之间常常会有遭遇战。在开展合规文化建设的时环境尤为重要。

三、规范的治理结构是合规文化生存的“环境土壤”。

3.1监督者要给经营者制造压力。压力的最好来源是机构内部的实时监督

3.2监督者要受到重托才能充当守望者。那么又怎样防止监督者自身去指使下层违规呢?监督者同样需要一种情绪支撑,这就是信任、荣誉感,它需要给予重托来建立。给予每一聘任级的聘任权才能建立重托,进而激发信任感、荣誉感,实现一个代表的职责。而相互制衡的机制是既没有信任也没有压力的工作环境,它是导致现实中不忠实的主要原因。

3.3环境能激发人的情感和能力。人的综合素质是关键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环境。人们有这样的经验,当人们来到一个特别美丽、洁净而又规范的旅游景点时,就会出现自觉维护,不乱扔垃圾的现象。这时不是说一个人的素质马上得到了提高,而是环境激发的情感提高了人的精神境界。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理念;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281-02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文化观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佐证了作为一种文化理念下的不可或缺的时代性与民族性。马克思、恩格斯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与本土文化的涵化或濡化中确定、实现自身的发展,固然要体现其内在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和谐统一。而这种和谐又是在“活态”中统一完成的,其动因产生于本土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两者地位的非均衡性结构。的文化理念与各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在其演化、融合与发展中存在的非均衡结构,势必导致它们在历时性而非共时性发展过程中的时间差,由此决定了外来文化现象的与本土民族文化之间的势位差异体文化。在社会转型与深化改革中,由于市场经济及强势文化的猛烈冲击,封闭落后的民族传统文化处于弱势地位,与时俱进的时代性要求自然而然就会被凸显出来。文化理念的时代性表征总是通过现实的某种文化形态获得,其民族性特征也因先进文化的时代性特征而伴随并且渗入。当与本土文化濡化后孕育出的强势文化在向外传播、扩散时,它的时代性规则的实现总要以某种特定民族性的内容为载体,这时,的民族性要求在随着它的不断扩散与传播中得到宣扬和巩固。当下的濡化新形态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的自觉调整,都体现了各自对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的时代诉求。

1.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思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是“人化的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1]的人本精神在其文化理念中得到深刻体现,真正认识了以人为主体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树立了文化的中心与目标是人的理念建设,发展观中的文化建设要科学落实,必须以人为本。与此同时,文化创造与劳动生产力的社会关系是相互的,文化创造了社会生产力,然而劳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文化创造。文化以人为基础,而人又因文化而延续。文化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于人,反之,人又是文化的服务对象。

2.坚持民族平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民族国家间相互依赖与彼此往来加深,孤立的城墙日渐被民族间的交流与共荣所冲破,因为日益完善的生产关系使原来彼此闭关自守的原始状态将不复存在。“历史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经济基础、文化建设不外乎也是这样,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工业革命助推下屹立于“世界历史”之中,并指明了人类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趋势与潮流。通过时代期许的规则解脱被世界历史束缚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其时代性、民族性特色在近代史上的表现。马克思指出,相同的经济基础,而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表现得千差万别,那是因为不同的环境因素产生的结果。

3.追求理性科学的文化观,净化形式低劣内容庸俗之文化。文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也是生产力的发展历史,与转型期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并达到一定度时,经济形态也必然发展变革,与此同时,文化领域也必定发生相应变革,这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此,马克思在研究物质、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时指出,“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从一定的历史形式来考察。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从而也就不能超出庸俗的见解。”关于文化作用的认识与社会发展规律理解相结合,是我们分析社会转型和文化发展变迁的正确方法。强调了政治、经济与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辩证关系,同时,恩格斯也特别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3]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第一步。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均有自身独特的时代性,纵观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和内涵,资本主义时期的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开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自由交易,为社会文化营造了自由、民主的现代特征,尽管这种文化在内容和本质上是虚幻的,但是其形式的自由、民主的文化内涵为现代文化的发展打开了大门。资本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为文化自觉发展提供了动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与促进

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中也提出“两种民族文化”的观点:每个民族文化,都有一些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即使是不发达的文化成分,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被剥削的劳动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会产生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但是每个民族也都有资产阶级的文化,而且这不仅表现为一些“成分”,而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和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观点,都为我们论述了文化的阶级性特征。而资产阶级企图用抽象的文化观掩盖文化的阶级特征及其阶级差异性,以“歌颂”资产阶级超阶级的民族文化,达到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目的。

由此可见,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每一民族因其历史形成的独特的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特征差异而有所区别,这些特征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基础和内容,而民族差异特征渐渐形成了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纽带。因此,文化以民族的形式存在与发展,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13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范文第5篇

目前国内的室内设计没有固定的风格取向,国人目前接受的知识体系几乎是全盘西化的,对于这种知识体系如何与传统的人文体系相融合是目前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课题。世界设计风格的流向主要是体现了一种设计的取向、设计的生态、设计的无规律,这都挑战了现代艺术对秩序的延续,设计艺术中功能的丧失,设计的杂乱无章,设计泛化到无所不是。作为工业文明文化的现代艺术开始逐渐的边缘化,设计呈现了更多的非理性状态。中国近代由于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所以也没有产生相应的稳定的文化形态,所有的文化形式都是直接和间接的从国外引进的,所以这种文化体系没有根基,于传统的文化体系相比较而言,传统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是我们永远无法消除的。外来的文化怎样才能合理的嫁接到传统的文化体系上是一个历史问题,中国的艺术形态不需要对本国的经济基础负任何的文化责任,所以就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的文化符号,只能是一种相对杂乱的局面。对外来文化的接纳是建立在对传统意识形态否定的基础上的,对表象的认同和对文化根基的否定导致了文化领域的混乱现象,但它的存在却是一个年代的特征和必然。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由此出现的文化现象就呈现了一种文化的失重状态,当文化的失重状态一旦出现,文化不再反应相应的物质基础,就成为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她漂流在当代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下,却与他们没什么必然的伦理关系,当代文化就成了名符其实的克隆现象,他没有稳定性,没有主题性,没有传承性,甚至连自己的存在性都意识不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依然存在的,当这种文化病毒一旦进入意识体,就会造成社会集体意识的塌陷。表现为基本伦理道德的丧失,社会秩序的混乱和无政府的状态。这种文化泡沫所呈现的存在现象,是人们普遍怀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理性价值观的丧失,对奢华的普遍性追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的意识矛盾逐渐的被个体激化,并逐渐的蔓延。所有的这些现象我们都可以归结为后现代的文化现象。目前国内室内设计的风格也深深地烙上了后现代的文化痕迹,首先在形式上满足人们虚假情感的需要,在完全是现代艺术的室内空间中手术般的植入传统的痕迹,一种文化的冲撞对立呈现在当代的室内设计中,这既体现了传统的延续,也体现了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浅表的认知。现实中的存在是完全合理的。

2、后现代形式适合当代人的心理要求

现代艺术纯粹抽象的艺术形式来源于早期工业化的需求,这种文化从起源就带有反人类的背景,将人们从圣洁的教堂里驱除逼入恶臭的工厂车间,将人们从对天堂的美好幻想中押运到残酷的现实中。将弯曲反复的自然曲线的审美流放到僵硬的直线形式。这种文化的背后是人性的缺失。传统文化内涵不是一种的直接的难于理解的抽象关系,而是一种亲切的、民俗的,内心真正需要的人文关怀。后现代实际上中和了这样一种矛盾关系,它可以将的现代文明形式与传统的文化内涵结合。从而产生了文化的一种表象畸形的延续,目前短时间里满足了人们掩耳盗铃般的虚荣心。现代艺术终将成为历史,当代的文化对现代艺术是一种延续,也可以说是一种叛逆,在当代的文化体系里,体现了后工业的文明特征。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的感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非传统性,在当下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置身于各种真实的和虚拟的多重的文化空间中,感受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也可以在虚拟的时间中领略时间的变迁和展望。如此多的感受和体验,使得我们的审美体系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时间和空间中不在是单一的线性的感受,而是多种交错的复杂的感知体验。人们并不在乎这种体验的真假,不在乎这种文化的伦理性,人们只是一味的去咀嚼,并不在乎它的味道。我们千辛万苦的为自己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然后笃信它是真实的。“生态”这个词不应该只是存在与自然里,目前在人的文化意识层面,“文化生态”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且这种文化的可持续性,也成为了我们急需拯救的对象,恢复传统的文化观念,文化伦理成为了每一个民族需要面对的刻不容缓的课题。如果我们丧失自己的文化道德,作为一个种族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但是现实中这种文化的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甚至成为了当下我国民族文化的标签。这种杂交文化渗透到了我们的发梢,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心理需求。当下文化的审美也不是纯粹的视觉形式,逐渐的过渡到一种体验,一种综合各种感觉的深层的体验,成为了当下所谓的美感形式。欣赏者从主要通过审美知觉的视觉感知,过渡到通过身体的亲身体验去形成特殊的艺术感受,是除了视觉之外还要综合触觉味觉等综合的知觉体验。这是当代的艺术家需要去尝试和感悟的。艺术的语言体系发生了深层的变革,多角度的阐释理解一个本质的现象,文化呈现了爆炸式的罗列,没有答案成为了唯一的答案。

3、后现代具有强烈的颓废美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