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跨学科教学的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范文第1篇

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同时由于学生对跨学科的讲授表现出来的专注程度明显要高于单纯的美术知识讲授,美术教学应尽量体现跨学科讲课的方式。

一、美术与艺术学科之间的跨学科教学

美术可以与其他艺术学科相结合。不过,仅以某一类主题来组织全部课程终是片面的。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思考分科学习与跨学科教学的结合。分科学习主要解决各种美术语言、基本技能和创作方法。同理,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各有其独特而不可替代的艺术语言形态及其表现技能,也应该通过有计划的教学形成必要的艺术素养。“艺盲”无法参与真正的艺术交流。在此基础上,要设计一些跨学科教学的单元或主题,通过探究活动达到综合体验、综合运用之目的。

我们可以从艺术语言形态切入,从中体会各艺术间的相关性,又能突现不同艺术语言的独特性。或从内容主题切入,或做个雕塑,或从研究原始艺术、宗教艺术、现实主义艺术、现代艺术、中国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等深层文化意蕴切入,然后再比较各种艺术语言形态及其相关性,从人文性质的高度认识各种艺术。有了单学科对艺术语言的了解,主题性的跨学科教学更能从根本上加深对艺术的人文性质的理解,并有望产生“突变”效应。

二、美术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跨学科教学

美术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传统的绘画和雕塑教学可以与丰富的现实生活、热门话题相联系;工艺教学则可以与民间艺术、地方风情相联系;建筑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智慧的结晶,与历史、地理、宗教、科技直接相关;现代艺术涉及种种西方现代哲学理念、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研究成果;现代媒体艺术是艺术与电子技术的高度综合,与电子影像设备、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的知识、技术相关。由于美术已渗透于人类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与人文、科技、宗教、社会、经济等学科相联系。

实践证明,在初中美术讲课的过程中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有人说美术课像语文课,这的确有一定道理。语文知识看似和美术无关,但看重的是一种文化的、人文氛围的熏陶,这和美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加强美术和人文学科的联系,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对展现美术教师的人格魅力,展现美术课的学科魅力大有益处。任何学习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做到互相融合,共同促进的作用。

三、结语

只要教师善于进行跨学科讲授,引导学生将美术与自然、社会及其他学科联系地思考,就会使学生通过美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学生就会达到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引导学生以一种开放、探索性的审美态度从美术作品中获取多方面的信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范文第2篇

1.1学校层面的教师教育协调统合机制

我国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或参与教师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其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基本上由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宏观调控,专业教学院系和教育科学院系按权限分割负责执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造成了各唱各的调,并常常会规避或消解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调控举措,很难实现学科专业教学与教师专业教学的相互融通。建立学校层面的协调统合机制,即成立由学校分管领导牵头,教务处、人事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教授专家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之类的机构,则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这虽然是一种组织指导与协调机构,但应该设置明确的权限和职能范围,一是组织审核教师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设计,从人才培养方案上保证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与教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相互融通;二是协调专业教学院系与教育科学院系的关系,指导其贯彻师范生养成教育理念,协同培养高素质教师后备人才;三是组织实施教师教育专业评价和教学质量评价;四是统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职后教育相关管理部门的运作与协同,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

1.2跨学科统筹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成效,取决于高效扎实的组织管理和学科教学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师范院校在这方面普遍存在两大弊端:其一,学科教学论被视为豆芽学科而遭边缘化,学科学术性长期得不到认同,教师在院系和专业中地位偏低,任课教师通常由不能胜任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临时充数,教师因备受冷落而缺乏信心和进取心,实践教学质量难于提高;其二,学科教学论教学和教育实践教学基本上都是分散于各院系自行组织实施,这种组织形式既不利于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和校内外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更不利于教师队伍建设,也是造成不少院校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的主要原因。

因此,整合分散于各专业院系的学科教学论教师,组建跨学科统筹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机构,是打造教师教育实践教学高素质教学团队,提高学科教学论学术水平和地位的重要途径。跨学科统筹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在全国师范院校和参与教师教育的综合性大学中尚不多见,可以例举的是乐山师范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长达八年的开创性实践探索。为解决教师教育校内外实践教学实效性和学科教学论教师队伍建设两大难题,乐山师院于2004年将分散于各院系的近30名学科教学论教师集中起来,组建为学科教学论教研室,负责统一组织实施全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科教学论教学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形成师范生教师专业教育全校一盘棋的局面。该教研室不仅打造出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学科教学论教学团队,并且基于养成教育理念,在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教学中探索出融理论、技能与经验为一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即由案例教学———微格教学———试讲试教———录象回放和校内外教师评价———反思修正再实践等形式构成的“五段教学法”,以实现理论、技能与经验的整合性教学;在教育见习中建立校内外教师合作机制,由师范生课前准备———观摩听课比较———校内外教师和学生共同评课研析相结合的“三步学习法”,以实现教学理论、教学研究与教学经验的整合性学习。使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历届全国性师范生专业素质大赛中均取得可以和重点师范大学比肩的佳绩;不少学生在教育实习和就业招聘时与重点大学师范生的同台竞技中,显示出较之更强的竞争力,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统筹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组织形式的优越性。

2构建以责任需求为导向的开放式合作模式

教师教育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已成为国内外教师教育机构和理论界的共识。“1999年9月,美国召开了关于提高教师质量的大学校长高峰会议,会议特别强调今天的教师培养单靠教育学院独立完成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整个大学的努力以及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2010年9月,澳大利亚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国家认证系统”,也“强调教师教育机构同中小学、教师、教师雇主、资格认证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职前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实现教师优质教学。”我国师范院校深入基础教育,了解和联系中小学教学,建立实习基地,合作培养师范生,也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历史。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的开放10余年中,综合性大学参与培养教师普遍遭遇挫折的问题,恰恰在于“对基础教育缺乏深刻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是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致命弱点,它已经严重影响到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这足以说明,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是教师教育院校培养合格教师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

我国教师教育院校虽然已经普遍与中小学建立了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但是无论从合作形式还是从合作内容和时间上看,这种合作还只是一种松散的结合体。”因而影响了合作的质量和成效。其原因在于教师教育机构与基础教育的合作存在利益需求不均等和制度设计,一是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既是教师教育院校人才培养的责任使然,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支持和服务基础教育却只有理论和政策上的义务,而没有制度约束下的责任;二是中小学接收实习生既没有制度约束,也难以享有与之相匹配的利益回报,因而普遍因担心影响教学秩序而不愿接收实习生;三是缺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介入机制,教师教育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缺少牢固的连接纽带。因此,有必要构建教师教育院校、中小学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指地市级和县级,下同)以责任需求为导向的开放式合作模式,以此调动三方协同培养教师的积极性。这一模式包含以制度约定责任、以利益驱动需求两个方面的制度与条件环境建设。

2.1以制度约定责任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是教师教育院校培养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在教师教育领域承载的责任主要是教师职后继续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则没有制度约定,介入教师教育院校师范生的培养基本上是视其意愿,可为也可不为。这已成为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实施的最大制度。教师教育院校支持和服务基础教育也仅仅在于政策导向层面,即使是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也是由教育部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采取项目形式推动的。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有相关法规性政策,明确规定教师教育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三方协同培养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并纳入相应的绩效评价考核目标体系之内。

2.2以利益驱动需求

合作是依存的表现形式,依存的基础在于利益的相互需求。教师教育院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的合作需要弄清楚各自的利益诉求,相互创造发展机会,发掘潜在利益需求,提高依存度,形成共生共荣的长效合作机制。在合作三方,教师教育院校的利益诉求是培养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谋求学校长远发展;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的利益诉求是提高在职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然而,教师教育院校在寻求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合作时,往往只考虑到自身的需求,忽视了合作方的利益诉求,导致合作的基础不稳固,这是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普遍缺乏实效性的基本原因。因此,教师教育院校应摈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树立“以他方为中心”的观念,主动发掘合作伙伴的潜在利益需求,把对方的需要当作自身的需要,真心实意地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建立深度的伙伴合作关系,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当前,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新课程改革;教师及教育行政干部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普遍偏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制约了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因此,教师教育院校应主动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献计献策,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积极开展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破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难题。一是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紧密结合,以顶岗置换形式解决中小学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的后顾之忧;二是在职后培训内容和课程体系设计上,将新课程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知识更新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在培训形式上,将专家送教与校本培训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培训与在职研修相结合,以增强培训的实效性。这既是教师教育院校的优势所在,也是其责任所系。并且通过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连接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合作各方相互依存的利益需求,使教师教育院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在合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3结语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文学概论;教学;跨学科思路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跨学科思路的兴起,社会科学知识的生产已无法脱离跨学科的思路来进行。特别是当代在社会文化研究的宏观背景之下,文艺理论知识的生产过程中,研究者采用跨越学科界限所展开的学术探讨,已成为依照传统的学科内部概念和历史脉络所进行理论探讨的有益补充。而作为文艺理论再生产过程的相关科目的大学教学活动,也需要不断实践跨学科的教学思路。大学本科的文艺理论课程,最常见的是以文学概论、艺术概论和美学概论为主的公共基础课,其次还有文学院所开设的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大学教师在讲授此类课程的过程中,如果自觉地尝试使用跨学科的思路,将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具吸引力和创造力的文艺理论学习环境,对实现大学文科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推动作用。本文尝试以大学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为例,对这一教学思路进行探讨。

一、文艺概论课程跨学科教学的基础

大学本科文学概论课程,面对文学和非文学专业有不尽相同的教学目的。针对文学专业的文学概论课程授课目的是通过系统教学,使学生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初步树立的文艺观,具备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文艺现象,解决文艺问题的一般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评论水平,从而为学习其它文学和艺术相关科目奠定基础。而针对非文学专业的文学概论课程授课目的则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并能够尝试利用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来面对文学现象。如上教学目的的设定使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需要在不同学科的差别之中明确文学学科的特点和理论基础,同时要在文学及其相关学科之间建立互通性。这种互通性是文艺观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延伸,也是展开跨学科思路教学实践的重要基础。

大学本科文学概论课程通常由文艺学学科专业教师主讲,是文艺学专业理论在大学本科知识架构中的初步介绍。从文艺学学科的角度看,文艺学理论的生产无法脱离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进步,也正是由于不同学科理论之间的跨越学科边界的互通和互动为当代文艺学创造了理论革新的基础。可以说,文艺学本身即是一门在不同学科理论知识的“越界性”中不断进步的学科。跨过学科的边界之后,理论研究者遇到的是“他者”,也是自身主体性的证明。这种不拘泥于现有知识结构和概念,在理论视野的开拓中不断显现的越界性也是文艺学知识创新性的来源。于是,作为现有的文艺学学科框架在教学中的显现,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也无法脱离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越界对话。对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框架而言,跨学科的科研和教学活动是新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途径。而与之相配合的知识革新的方式,一方面是不同学科知识在互相补充与印证中新的科研和教学资源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有赖于不同学科知识、视野与方法之间的交融。

大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感知体验和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概念的接受、学科视角的形成、方法的训练和应用、知识类型的再生产等方面。这些方面都建立在教学中个体之间的感知和互动过程之中。按照发生认识论的观点,认知结构是包括教育活动在内的认知活动中转换外界刺激和生理、心理反应的中间结构,也是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推动学生对文学理论和文学现象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相应地,这一过程的内容也必然包括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的感知结构的变化。就这一教学相长中认知结构的变化方式而言,“非中心化”是变化过程的必然趋向。所谓的“非中心化”是指感知结构在变化中离开原来的感知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趋向,它在知识领域导致了破除旧有的学科框架和思维定势并进行革新的知识生产方式。“非中心化”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获取新知识过程的重要特征。

二、文艺理论课程跨学科教学的准备

1.授课对象。按照文学概论课程的授课对象划分,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在针对文学专业本科生和非文学专业本科生时需要做出目标和内容的调整。但面对在现代社会中被电视、电影、电脑和卡通长期刺激的大学教育对象,文学理论类本科课程传统的教学思路所遭遇的问题是颇为类似的:较单纯地依靠传统的学科框架和概念介绍的方式来讲授具有一定理论性的文学概论、美学概论和艺术概论等课程,因为无法为学生提供他们能够接受又具有一定的刺激,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从跨学科的角度提供多元观念和方法观照下的理论与案例探讨,可以成为本科文艺理论教学工作的一个革新点。

2.案例选择。文学概论课程教学需要不断根据授课对象的变化而选择适合的案例,作为课堂讲授的文艺理论知识分析的对象。同时,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也需要设定相应的阐释方法和角度。如任课教师可针对电影学和电视学的学科特点,引导影视专业本科生分析《观美国影戏记》这一兼有游记和影评特征的散文作品,能够借助美学方法探讨这一文本所描绘的中国现代观影者的视觉体验。再如针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生,引导其分析《暗恋桃花源》剧本的后设性及其与《桃花源记》等中国乌托邦文学的文本性关联,进而引出对戏剧文学文本的“后现代性”征候的探讨。这同时也要求授课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其授课专业的主干课程的内容与目标,并做好相应的案例准备。

3.教材和参考书方面。新式教学思路与新式教材密不可分。在当下文学理论类课程的常用教材和参考书中,有相当一部分能够自觉地由跨学科的思路来分析某些文学案例,为跨学科思路的文学概论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美学学者迈克尔・莱恩在《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中提供了以多重分析方法来解读莎士比亚戏剧的尝试。这种多重解读是利用了不同学科的方法来分析同一部作品。这些方法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历史主义等方面,在思路上大多是借用了现代哲学思想的不同思路来进入艺术作品的深层解构,从而挖掘新的意义或实践新的解读方式。与其说这些文本解读和分析的方法是文艺学的产用方法,不如说它们是多重学科知识和视角之间对话和交流的产物。此外,张隆溪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三联书店,1986年版。)在推介西方文论的过程中,也较好地结合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

4.多媒体的准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解决了文学理论相关课程较单纯地依靠口头讲授、板书和概念推介的基本模式,能够以图文并茂、声光结合的方式向学生推介与分析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图像、声音和文字之间的配合就成为由跨学科思路阐释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的必要辅助手段。如,用图示展示弗洛伊德对个体心理结构的早期划分和后期划分,并以其阐释文学创作现象。又如,用中外文对照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首外文诗歌的译文和原文,并借助语言学和修辞学的思路对其进行对照解释和分析。这不仅能够省出将原文进行板书抄写的时间,而且能比较容易地请学生以朗诵的方式来参与和互动。

三、案例分析

的作品《雷雨》是一个较为独特的文学作品案例,它既能够兼容于文学概论这一文艺学教研室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中国文学史这一由现代文学教研室开设的文学专业必修课程无法忽略的案例,同时又因戏剧艺术的舞台实践特征和不同的电影版本改编而可作为艺术概论、美学概论、戏剧学和电影学相关课程重点讲授和分析的案例,分别涉及到中国戏剧对西方戏剧的吸收和本土化、住宅经验、戏剧的时代性、戏剧文本的电影改编等问题。《雷雨》文本多重阐释的可能性成为开展跨学科思路的授课实践的良好基础。

1.跨学科探讨的问题。文学概论教学过程首先要明确问题意识,而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尝试解决的问题并不一定是用单一学科的知识就能够解决的。讲授《雷雨》通常涉及到的文学理论主题有文学创作、文学史、文学接受、文学传播等方面,它们分别关联到文学的相关学科如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电影学、传播学等。由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的角度来解释《雷雨》作品的方式,是实践跨学科思路教学的关键。教师可在教案中预先设定诸如“《雷雨》中的劳资矛盾如何呈现”、“《雷雨》的序幕和尾声的价值”、“《雷雨》中医学论述中隐含的权力话语”之类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角度以深入文本探讨问题。在不同学科知识的观照中,《雷雨》成为可由不同角度来进行解释的经典文本,实践着文艺学教学思路的越界性。

2.跨学科的讲授目的。在跨学科的教学思路中讲授《雷雨》,解释其文化内涵并进行启发式的思路和方法引导。从文艺学学科的角度来说,阐释《雷雨》等经典文学作品并获得教案中罗列的结论的过程并不是文学理论类课程的最终目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呈现了人的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但文学和艺术作品并不像哲学一样通常以逻辑判断的方式来描述意义,而是以特有的方式提示、暗示和隐喻着与人和世界有关的意义的存在。大学教师在讲授中所解释的文学作品的意义,首先是文学作品的社会和心理层面的背景或语境,其次是它们作为人和世界的意义的提示价值。就《雷雨》而言,作品在社会历史层面上的价值可以有特定时代的阶级分化和尖锐矛盾、资本家家庭的历史面貌及其男权中心性等方面,阶级话语和男权话语提供了文本意义的一个方面;作品在心理层面上的价值则可以有禁忌、俄狄浦斯情结和个体居室经验等方面,它们构成了作品的感觉冲击力与心理深度;作品还在文学史的意义上提供了其与古希腊悲剧在相关性中展现的价值。而在这些价值之上,作品又在哲学层面提示了人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和命运的不可知性,展开了一个充满了可能性的世界。也正是对这个世界的提示,使《雷雨》成为一种不可替代和复制的文化存在。在此,文学概论教学的目的在“理论习得”和“视角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增添“文化传承”和“交流对话”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3.跨学科的讲授方法。对《雷雨》的文本进行阐释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而在阐释中被证明是有效的那些方法之间的互通性一方面印证了《雷雨》的经典性,另一方面则提示了不同,源于不同学科的阐释方法之间的互补性。在讲授这一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前文所述的问题,将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论述、荣格的原型论述、海德格尔《诗与思》中的诗论、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等源于不同学科的知识或视角都纳入阐释《雷雨》的背景。这些背景是传统的教学思路中有关阶级、资本和社会关系论述的必要补充。也即,思考《雷雨》作品的宏观文化背景中,不仅有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的西式教育和东方家长思维,以及资本主义矿业发展中尖锐的阶级矛盾,也有“阁楼上的疯女人”的狂躁,源于乌托邦精神的空想,朴素的因果报应模式等方面,体现出中国现代性推进过程中各种思想和知识类型的对话与碰撞。而《雷雨》作品诞生之后的文学史评价的演变,也可以使教师能够从文艺学角度启发学生认真思考不同时代的文艺标准问题,再将这一问题进一步纳入到不同时代文化背景的变迁当中去。

面对教学过程中戏剧文本的阐释问题,授课者需要在重视知识性的同时,也重视启发性和趣味性。所谓的启发性,是指讲授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框架中无法获得的文本意义,这有赖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系统和方法之间的互通性的同时,将这种互通性应用到对作品的解释中去,并举一反三获取用以阐释其它文本的可能的框架。如教师可引导学生由《雷雨》文本中的场景描述和台词设计中解读各个角色有关周家住宅的感觉、经验和记忆。文学作品呈现人的存在,而人对住宅的感觉和经验也是人的现实存在的心理映射,因而住宅感觉同时也是剧中人存在方式的文学表达。而趣味性的来源则可来自作品文本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如在剧本的基础上展开对不同剧场版的布景的比较,或者文学文本和电影文本及其改编版本的比较,这一过程将因为有《雷雨》国语电影版、粤语电影版和当代改编版的存在而能够引发大学本科学生的兴趣。这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成为作品的历史性和生命力的证明。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师发展;学习共同体;E–PDS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6-0043-06

2003年,常州市教育局将勤业中学定为首批课程改革实验示范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签订协议,通过院校合作的方式展开课程改革实验。

随着课改实验迅速推进,本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低”的问题,逐渐成为阻滞课改的主要障碍。经过研讨,合作双方深刻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是决定课程改革成功的核心要素,所以,对勤业中学来说,深化课改的当务之急在于创新校本研修机制,促进教师发展。为此,我们引进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理念,以网络教研平台为载体,建立勤业社区数字化教师发展学校,展开PDS本土化、数字化行动研究。

2006年下半年,数字化教师发展学校研究项目成功立项为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在PDS教育平台上,构建社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经过长达六年坚持不懈的实践和研究,形成了包括“数字化教师学习共同体本土实践范式”在内的一批重要成果,获得“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优秀教研成果奖。更为重要的是,PDS推动了勤业中学的跨越式发展,使我校从改革前的一所薄弱初中,跨入了江苏省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的行列。实践证明,“E–PDS”(数字化教师发展学校)是一个有意义的校本教研创新范式。本文将从系统规划、行动创新、生成模式三个方面,论述“E–PDS”的规划、研究与建模。

一、系统思考,创新设计

在没有本土经验可借鉴的前提下,如何将PDS理念融入我们的校本数字化行动?这是课题规划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采用系统思考的方法,从剖析本校教师发展问题、汲取PDS经验、创新PDS数字化交互机制三方面,形成了研究行动的顶层设计。

(一)立足校本,剖析教师发展问题

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寻找“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低”的典型表现。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类,课题组归纳出这样三个典型特征:其一,专业发展目标不明,信心不足,缺乏自我发展内驱力。其二,学科专业视域过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不完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弱。其三,教学理论素养偏低,教学反思深度不够,难以将课堂中的实践知识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由此,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引发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1.教师发展理念陈旧。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一直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认识,广大中小学校普遍缺乏“以教师发展推动学校发展”的理念,教师评价标准偏重教师对学校发展付出的“苦力”,轻视教师为学校发展付出的“智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弱化。

2.教师培训方法落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但传统的以单向传递为主的教师培训方式,不重视教师学习团队建设,缺乏支持教师个体间基于实践经验的对话与交流的环境,导致教师教学实践经验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的效率低,过程长。

3.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传统教师培训机制的职能分离模式,直接影响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一般来说,职前教育机构(师范大学)主要负责教育理论教学,职后教育(校本培训)主要负责实践案例分析。导致缺乏实践体验的师范生,死记硬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当他们入职后,常因不会灵活应用学过的教育教学知识而一筹莫展,只得在实践中从头摸索,形成一些基于自我体验,但并不一定正确的教学认知,阻滞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基于校本的教学研究又只聚焦于实践案例讨论,缺乏必要的理论培训,使一线教师因缺乏理论的指导而产生看不清问题的本质,无法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结构良好的学科教学知识的问题。

(二)汲取PDS经验,创新本土实施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低”是一个系统问题,必须采用系统方法来解决,那么,如何活用PDS经验,创新校本研修行动研究内涵呢?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深度研读PDS核心理论。

通过研读,我们认识到:PDS与传统教师培训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独立于中小学以外的教师培训机构,而是以中小学为基地,由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小学合作构建的教学研究共同体。PDS既能够为中小学在职教师带来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为校本研修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供新的学习方式方法。又能够使大学教师倾听到教育一线实践的呼声和需求,为师范生带来鲜活、生动和真实的教学实践情境,是一种合作双赢的研修方式。

我们认为,PDS提出的“为了每一个人的发展”的理念,通过组织目标系统化,将每一位教师培育成有创见地从事教学和改进教学的人的策略;PDS将行动过程与结果定位于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的思考,将行动实施由任务驱动转向对人文关怀的策略;PDS注意发挥组织成员在研修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教师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条件的策略,都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PDS秉承古德莱德(1986)的“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改善教师教育的现状”理念,始终以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价值追求,尤其值得我们学习。而PDS基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多元、合作、田野、学习、共赢”的研修形式,也可以成为未来行动的蓝本。

深入的文献研究,为行动创新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我们将PDS先进经验融入了PDS数字化教研的系统规划,提出了勤业社区教师发展学校的三项行动策略:

1.合作共赢策略。以“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成功,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共同愿景,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亲密合作,创建学习共同体,谋求共同发展。

2.持续学习策略。通过持续不懈的共同学习,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提升大学教师与师范生的实践研究能力。

3.实践研修策略。通过院校合作,共同聚焦课堂,研究如何改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教学经验向教育智慧转化;开发适应不同学生的良好的学习计划,提高学生学业成就,促进学生发展。

依据这三项原则,我们对勤业社区教师发展的研修内容进行了整体规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形成六个研修模块:①系统规划;②理论讲堂;③聚焦课堂;④勤中论坛;⑤专项研究;⑥自我评价。这六个模块组成了一张研修内容的系统网络图。(如图1)

(三)基于网络,创新PDS交互机制

PDS多元、合作、田野、学习、共赢的行动理念,决定了PDS研修活动的广泛交互性。而我国人口众多,学校规模大,同等级学校中,师生数数倍于美国,PDS研修活动生成的信息量亦数倍于美国,这给PDS本土化行动带来巨大挑战。为此,我们抓住21世纪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的机遇,建设PDS的数字化平台,引入“云”技术、自媒体等网络高科技,建立共同体成员间信息交互的多维度网路,帮助老师们建立起跨越时空的学习共同体纽带,为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思维对话服务。

二、 立足校本,创新行动

系统规划,为PDS本土化、数字化研究的实施提供了有效保障,让我们的行动研究更为科学、理性,达到理念与行动、理论与实践、方法与技术深度融合的境界。

(一)理念与行动深度融合

我们通过创建PDS的校本评价标准,将PDS理念深深融合于行动研究的每一个环节,由此,唤醒教师专业自觉,达成行动目标。主要评估标准见表1。

PDS理念融入行动,激发了教师的专业自觉。这是L老师描述W老师课堂的笔录:“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温暖、柔和,课堂的气氛热烈、和谐。教师很‘忙’,忙于分析学生发言中表达的学习信息,调整教学策略,忙于为学生的‘学’提供帮助。学生也很‘忙’,忙于投入学习活动,忙于参加师生对话。师生们为‘学’而合作忙碌,其乐融融。我常常忘了观察者的角色,被这‘忙乐’的课堂吸引。”这段精彩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专业自觉的教师是如此热爱自己的课堂,师生合作学习的课堂,是如此阳光,科学、民主和爱,深深融入学习中。

(二)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我们的“理论讲堂”模块,利用每周周末一个半天时间,邀请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各位专家,为教师开设了为时2年,多达320学时的理论辅导课,帮助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我们还邀请专家教授参加每月一次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研修活动,共同聚焦课堂,观课评课,应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课堂教学现象,深度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学实践经验向学科教学知识的转化。其主要流程如图2。

课题组还引进课堂观察与录像分析等数字化技术介入教研,自主开发了以“观课手记”为代表的系列观察工具,为教师实践性学习搭建了“学习支架”。六年来,学校已展开“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49次,参与人数达5100多人次,在教学平台上发表“观课手记”2300多篇。实践证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高了教师对自身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策略与方法深度融合

借鉴PDS系统化研修经验,我们积极推进研究行动的全方位整体演进,促进研修内容、行动策略、网上交流方式深度融合的行动格局。目前已经形成的策略与方法深度融合案例汇总,如表2。

策略与方法的融合,起到了研究对实践的反哺作用,共同体成员主动将研修中获得的知识应用于课堂中,提高教学绩效,生成新的知识。

三、实践反思,生成模式

(一)E-PDS实践建模

回顾六年实践,我们认为,可以将这一创新行动概括为E-PDS——数字化PDS的实践模式,E-PDS模式结构图如图3。

E-PDS——数字化PDS的实践模式也可以称为“E-PDS124行动研修模式”。其内涵为:

E指数字化学习,在本文中,专指数字化教育平台,PDS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缩写。两者合起来,表达“基于数字化教育平台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之意。

“1”是指一个平台,即数字化教育平台,它既是行动载体,也是行动知识管理的基础,是行动研修得以实施的保障。平台以团队共同愿景为核心,构建起基于知识管理的互动信息网,将行动研修实践与其目标连接起来,促进行动中多种知识的交互和融合,促进教育智慧的生成。

“2”是指两个方向——学科教学知识的数字化双向融合,通过E-PDS,促进教师“对教学最有效的知识(PCK—学科教学知识)”之双向传播。学校以数字化平台为载体,通过勤中论坛、理论讲堂、聚焦课堂、项目小组、自我评估等研修活动,帮助教师实现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的双向融合。

“4”是四种行动研修方式一体化,即实践、对话、反思、生成一体化研修的行动方式。实践、对话、反思、生成一体化研修的行动方式,是PDS的六项原则本土实践的产物。对话是言语交互,思维交锋;实践是探索体验,合作创新;反思是理解顿悟,知识分享;生成是智慧融合,再次创造。这四个环节的内涵可以这样界定:

对话是维系共同体生机的信息通道。对话贯彻于行动的每一个环节,对话是丰富多彩富有生命的过程。在数字化学习共同体中,老师们通过与专家对话,与同伴对话,与书本对话,与课堂对话,提升自己的教育视野,激发自身的教学灵性,感悟“如何教得更有效”的教学实践知识,丰富学科教学知识。

实践是行动的主体,是一切教育智慧生成的土壤。我们深悟E-PDS最突出的优越性在于:专家指导下的实践,既能保障行动方向正确,又能减少行动失误,有利提高研究绩效。实践的理念贯穿于课堂,同时还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它使教师主动意识到: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在做中学。由此,激发了课堂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勤中课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蔚然成风。

反思:E-PDS是典型的“反思论”教师教育模式。数字化平台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加强对教师反思的知识管理,通过知识的共享,促进反思深化,引导教师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自我调整、自我建构,获得可持续的专业成长。

生成是再创造,是通过对话、实践、反思等研修行动孕育出的智慧结果。生成是融合,是教师将自己的实践知识与他人实践知识交互产生的质的飞跃,也是团队智慧的融合和升华。

对话、实践、反思、生成四种方式,不是割裂的模块,而是一体化的行动,是维系师生可持续发展活力的内生动力。

(二)数字化知识管理机制建模

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表明,丰富的实践性知识积累对教师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实践性知识的特点意味着这种知识资源的获取、组织、储存、分享及应用更新,都是在实践共同体中动态生成的,但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鲜有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的共享机制。数字化学习共同体建设,创造了通过分享与交流促进学科教学知识再创造的途径。实践证明,如果没有E-PDS,教师的知识共享、学科教学知识的增长也会自然发展,但这种发展,是随机和无序的,其发展速度是缓慢而随意的。而E-PDS实现了教师实践知识的数字化知识管理,使学科教学知识的生成、交互、融合、再创造的过程成为一个目标明确、行为清晰、过程有序的可持续增长过程。其实践原理如图4。

跨学科教学的案例范文第5篇

     "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术语,其基本含义是将有联系的不同事物或学科内容综合起来,以便产生好的效果。就信息技术的整合而言可能有几种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等。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是在各学段的课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明确和统一的标准,而在同一学段中不再设置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在各学段的课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明确的要求,但在同一学段中仍设有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在各学段的课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只是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以整合的方式应用信息技术。不同的国家根据当地的条件选择了适合本国的整合方式。

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情况

    美国政府历来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美国教育部在《让美国的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素养的挑战(Getting America's students ready for the 21st Century:Meeting the   technology literacy  challenge)》的教育技术计划中提出,把计算机作为美国教育的"新的基础",把因特网作为"未来的黑板",并确定了具体的教育技术目标。在过去的20年中,教育技术成为联邦实施改革和制定政策的主要焦点。这些改革和政策的目标是:增长学校和教室中计算机的可获得性,帮助学校接入因特网,向教师提供技术培训,为教师提供在课程中整合技术所需的资源和指导。

     随着教育技术计划的实施,政府加大了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大增加了学校中信息技术的可获得性。美国已完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建设,这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是比较早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家。在它的"2061计划"中专门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思想,并于1996年成立了评价和监控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展情况的组织。该组织对整合的进展进行跟踪评价,并每年发表一个报告,对本年度整合情况进行总结。

1997年是美国整合研究大规模展开的一年,各个研究项目在学校的整合实验全面展开,主要工作集中在培训教师掌握IT(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帮助教师转变角色,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IT,并利用IT进行教学探索。

     但是,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存在较大的差异。1997年对教师使用IT情况的调查表明,虽然教师开始广泛地把IT应用到教学中,但是只有大约5%的教师在教学中把IT作为解决教学问题的工具,大部分教师还是集中在利用IT在完成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如备课、做演示文稿等等。

1998年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测,以了解IT在教学中的作用,结果表明IT在教学中的利用确实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成绩,但也反映出一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正确的使用信息技术。由于政府和各个部门的鼓励,使得IT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些泛滥,很多教师是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于是各项目组号召用正确的方法使用信息技术(Place in right hands, use in right way)。1998年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进行了另一次评测,结果发现教师利用IT的水平停滞不前,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某些学校甚至出现后退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1999年整合的重点开始转移到对教师的培训上。

      1999年的教师培训不再停留在对教师IT基本技能的培训,而是非常重视对课程整合理论的培训。大量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以及参与课程改革的专家开始离开研究室,走入中小学校,为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并且帮助教师制定具有可执行性的教学计划,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一线教师开始尝试以各种方式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活动中,并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成功的案例。此时,课程整合的研究已经突破旧模式的束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0年的课程整合研究进一步深化,重点在于鼓励社会、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各个方面都参与到课程整合中来,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条件建构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具备21世纪技能的人才。课程整合由模式探索转入环境建构的阶段。

      2000年,美国教育技术国际协会即IST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出版了《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一书。该书详细列出了从学前到12年级的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国家标准,核心是将课程与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案例。此书是对前几年研究成果的总结,并把它以国家标准的形式确定下来。

在《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提出了进行成功整合学习活动的基本条件,明确指出不单纯是依靠技术。对学校来说,要把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学习、教学以及教育管理中,某些条件是必需的。物力、人力、财力和政策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技术在学校中的成功应用。

要创设有效应用技术的学习环境,应具备以下综合条件:

能获得支持的远见和教育系统积极主动的引导;

能熟练运用技术服务于学习的教育者;

(有关课程的)内容标准和课程资源;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取向;;

有关技术对学习的有效性的评价;

对当代的技术、软件和远程通信网络的接触和使用;

服务于维护和使用技术资源的技术支持;

提供专业技术、有关支持和真实生活经验的社区(社会)合作者;

维持技术应用所需的持续财政支持;

支持新的学习环境的政策和标准。

      这种新的学习环境将为学生提供大量机会,去发现和利用当前的信息和资源,同时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参与到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和有关课程内容相互交叉的活动中。这种学习环境能够克服传统的教育实践不能给学生提供在当今社会所需的全部技能。今天的学生必须应用合适的工具,采用问题解决策略来学习、合作与交流。

有效的学习环境有机地融合了传统方法和新方法,在解决学生个别需要的同时,促进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因此,学习环境应帮助学生:

运用各种媒体和形式进行交流;

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和交换信息;

以收集到的信息为基础得出结论并进行概括总结;

了解课程内容并能够找到所需的其他信息;

成为自主学习者;

在团队中进行合作和协作;

以合乎伦理的、适当的方式与他们交流。

     《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与技术应用的整合在于将技术作为工具导入教学,以提高某一内容领域或跨学科情境中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适时地获取信息、分析和综合信息,并能专业化地呈现信息时,才能说达到了有效的技术整合。技术应成为课堂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像其他课堂工具一样便于应用。

美国政府通过制定《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来推动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但并不是所有的州都实行这一标准。各州依据国家总趋势和地方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适合本州的信息技术教育政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实施。到1998年底,36个制定学生标准的州中有22个州(61%(将信息技术标准与基本学科课程相整合,6个州(17%)独立设立信息技术标准与其他学科标准,还有8个州(22%)在采取设置独立信息技术标准的同时将技术标准融入学科领域中。可以看出,美国各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有多种方式:一种是在实行整合的同时系统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如北卡罗莱纳州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独立开设计算机或者技术课;另一种是在不同学段采取不同的形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如路易斯安纳州明确提出将技术教育标准与课程基本技能标准相结合的框架,小学阶段没有明显的课程形态,初中阶段开设选修课,高中阶段开设必修计算机课程;还有一种与前一种相似,但对开课的要求不同,如夏威夷州在小学阶段没有提出明确的课程形态,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提供选修的教育技术领域课程,同时在选修的"职业与技能教育"领域包括了有关信息技术的内容。

      总的看,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几年的整合研究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潜力,推动了整个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突破原有旧体制的束缚,走向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教育改革,也为其他国家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对我国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思考

      我国政府根据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和我国发展的总体战略,及时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年~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在我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和实践已有几年时间,实验规模不断扩大,实验效果也逐步被社会认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不断实践,我们《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课程组对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了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认识。

     1.明确我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