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政治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文化生活;智慧课堂;教学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86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73
一、文化生活课程开设意义
《文化生活》是高中政治中专门讲授文化建设,讲授我国文化进程中的节点要点,通过该门课程的开设,让学生能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种种文化现象,并获取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赏析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文化规律的正确认知;正确正视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将智慧课堂引入到文化生活课程板块中,可利用网络信息化带来的教学优势,极大提高文化生活课程板块教学效率。
二、智慧课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较之知识课堂而提出的智慧课堂,是以教师知识为首要立足点,发挥教师个人主观上对课堂独特的课堂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辅以信息化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工具,将教学更加智能化的过程。在智慧课堂中,教师要做到教学理念的转变,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将课堂智能化的转变。智慧课堂本质是一种追求创造性与智慧性的教学。(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目的要以促进学生的智慧提升为核心要素,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的教学程序,教学的重点是注重学生的个人智能发展的过程。同时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化设备辅助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文化生活智慧课堂具体教学案例
(一)“体味文化”智慧课堂案例
在体味文化教学案例中,是智慧课堂应用于《文化生活》板块中的一个良好案例,首先课堂开始前,教师要对于课堂内容导入,通过智慧课堂,利用教室中的无线网络投影设备,可以将网络资源整合到课堂中去,可以在课前给予学生文化讲解片段如江苏卫视《看文化》等视频,通过让学生观看,省去传统课堂中教师面对面的教学导入环节,给予教师更多的时间讲解课上知识重点。同时,有了智慧课堂的条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要求,通过无线控制设备播放相关曲目和相关生活中的动态实图,设定具体的情景设定环节,生活中的京剧,乐场中的音乐,城区的建筑,影院中的电影,呈现多元化的文化,让学生感觉到文化就在身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感知情境。在“体味文化”的文化众评环节中,可以通过智慧课堂,在线链接相关文化点评论坛,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文化在普通人眼中的定位,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学生个人对文化现象的观点发表到相关论坛和讨论群组中,学生在课下也可以及时更新个人观点以及同教师及他人交流,同时也可以布置学生在课下的个人探寻文化的环节,让学生向身边的文化老人拜访,探寻老人手中的中华文化,可以用相机等录制。在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个人探寻结果展示的机会,让体味文化课延伸到课下,让体味文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常在。
(二)“我们的民族精神”智慧课堂案例分析
在“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学设计过程中,在课前,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我国传统的民族精神特例以及相关主题的教育视频发给学生观看,同时可以在线小问卷调查,让学生个人思考能想到的和民族精神有关联的史实和人物,明确“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关系”这一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环节过程中,可以开篇以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案例视频开场,通过视频中多位行业代表人物展现他们身上所显现出的优良品质,展示他们所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导入环节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视频中的具体人物Leading-Edge Chinese Agriculture杂交水稻创始人袁隆平、优秀篮球运动员姚明等,设定问题,让学生开始课堂思考,在学生简短论述完成后,教师可以在课件中预先准备好的答案呈现,同时做概要性综述,并以此为根据做发散性的课堂内容扩展,开展本节课的内容教学,进而引出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教学环节,对本课中中华民族精神内容进行讲解概述,同时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进行多媒体展示,其渊源、历程,通过具体案例一一展现,本模块讲解完成后,进行民族精神重要性讲解时,可以播放浙大教授郑强的民族精神报告现场视频和对于郑教授的一些个人对于民族精神的观点引导大家去讨论,积极争辩,让学生发表个人对民族文化内涵重要性方面的看法,促进课堂气氛活跃,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教学目标。
(三)文化的传播及其教学案例分析
通过创新实验室的应用,学生能够有机会看到所学习知识内容的产生过程,让实验室成为时光机,让学生有更好的课堂体验。在“文化传播及其影响”教学案例中,通过创新实验室的应用,教师可以将政治课堂搬进实验室中进行,通过以我国文化传播流程为特例,以时间轴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在实验室中观察到文化传播的模拟过程,实际体验文化传播的过程和其对世界的影响,学生能够对所学到的内容有更直观地理解,对所学内容了解更加透彻,辅以教师及时提问及问题发散,学生能够及时对所学内容有系统化的理解,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这也是智慧课堂应用给教学带来的帮助所在。
智慧课堂的发展是教育的进步。政治教学离不开文化生活所带来的传承价值。而智慧课堂是政治教学的创新,在这种模式下,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加对学习的乐趣。为了学生有更好的明天,为了优化教学质量,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当更新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应该注重新时代下的互联网产物在教育中的应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Z].2010-07-29.
[2] 吴晓静,傅岩.智慧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J].教育探索,2009(9).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Case of “Cultural life and Intelligent Class”
ZHANG Ying
(Yucai High School, Keqiao District,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China)
学讲计划指的是徐州市教育局发动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模式。然而,任何改革都需要强大的执行能力,否则改革只能是空谈。对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师而言,都应了解自己在学讲计划下的定位。本文根据相关理论和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高中政治教师应该成为学讲计划的宣传者、学习内容的提问者、学习方法的传授者,并通过相关理论和具体的教学案例,对这些角色定位进行逐一阐述。
关键词
学讲计划;高中政治;教师定位
学讲计划的目的在于改变目前满堂灌的情形,回归教学的本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它对当前的教育现状,尤其是高中政治的教学现状而言,可谓是一剂良药。然而,教学模式和教学生态的改变并非易事,良好的制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但其更需要强大的执行能力;而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则是要重新定位自己的位置,不断调整自己,为这场“攻坚战”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文就谈一谈高中政治教师在学讲计划下如何自我定位。
一、学讲计划的宣传者
如果把学讲计划看成一场改革的话,那么教师则是改革的重要主体,教师只有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改革才能顺利进行。根据以往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经验,部分家长会对学讲计划提出以下质疑:学讲计划会不会就是让学生自学?如果是,那我为什么还要送孩子到学校学习呢?学讲计划会不会让我的孩子受坏孩子影响?为什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家长肯定会有很多的疑问。这就需要教师在学讲计划的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与家长保持良好的互动沟通,逐一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比如针对“学讲计划是否就是让学生自学”这一问题,教师可向家长解释:学讲计划旨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其中发挥课前引导,课中释疑,课后总结的作用,学讲计划能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自学能力等,对学生是有很多好处的。学生对学讲计划也有自己的疑惑。根据笔者在所教授班上的一个小调查发现,4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学讲计划“难以接受”,而其中80%的学生认为自己难以接受的理由是:学讲计划对自学能力和沟通能力要求过高。因此,教师在学讲计划实施前一定要开一个动员会,解决学生心理上的疑惑。譬如,针对“学讲计划对自学能力和沟通能力要求过高”这一问题,教师可指出,学讲计划的实行肯定是循序渐进的,刚开始会对自学方法和沟通技巧进行培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做出调整。总之,教师应针对具体问题向学生做出解释,做好学讲计划的宣传、动员工作。
二、学习内容的提问者
学讲计划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非意味着教师对学习的内容、步骤和进度放弃控制。其中,提问就是教师控制学习内容、步骤和方法的一大法宝。在设计问题时,问题的难度、内容、方式都应经过反复的思考,以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例如,在教授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在预习阶段提出下列问题:1.什么是唯物主义,你能举一些唯物主义的例子吗?2.什么是唯心主义,你能举一些唯心主义的例子吗?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4.什么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些问题较为简单,在课本上都能找到相关答案,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让学生举例子,则是为了加深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在学习阶段,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1.唯物主义有哪三种形态,内容分别是什么?2.唯心主义有哪些分类?其内容是什么?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与之前所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具有什么关系?从基本派别来看,是否是“四军对垒”?在正式学习阶段,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全面、具体并且有所侧重。全面是指的是应涵盖学生应掌握的所有知识点;具体指的是提出的问题应尽量细化;而有所侧重则是为了使学生能有效理解重难点知识。课后提问则是为了巩固、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的问题应该难易结合,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一一举例。
三、学习方法的传授者
学讲计划的精神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学的过程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技巧。如定义识记法。高中政治中有大量的定义,学生需要对这些定义进行识记。笔者向学生推荐了中心词汇记忆法、句意理解法。中心词汇记忆法,指的是学生先识记中心词汇,比如在了解国家的定义时,首先识记“国家是一个组织”,随后识记国家存在的目的、组织原则、后盾和职能。这样的识记方法能够使学生速度地了解国家的各项特点,记忆快速、准确、深刻。句意理解法,指学生先了解句意,然后用教材的叙述格式叙述下来,这样便能达到记忆、理解的目的。当然,其他优秀的高中政治学习方法也应该得到总结和传授。教师在学讲计划实行过程中应注意这一点,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
四、结语
学讲计划的目的在于改变目前“满堂灌”的教学的现象,回归教育本质。如果学讲计划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相信我们的教育将取得长足的进步。然而,这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了解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做好学讲计划的宣传者、学习内容的提问者和学习方法的传授者。
作者:王红玲 单位:江苏省沛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政治 运用
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相对来说较为枯燥,通过政治知识的充分运用其中,有利于历史教学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和明了,并帮助学生站在政治的角度分析问题,从而由主观思想引导转变为客观因素引导。在高中课程教学中,与其他课程充分结合,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结合当下政治实际进行学习,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意识。
一、高中教学中政治知识的应用
(一)历史概念与历史教学
历史概念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即是指通过对历史事物的发生来探讨其规律并进行概括而成,以抽象的概念来反应事物的客观属性。历史概念主要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所谓内涵是指历史的相关背景和结果,背景要素又包含两个内容,第一是指大环境的政治经济因素,第二部分是指从不同条件和原因来探讨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历史的外延是指事物发生的客观因素。例如把时间、地点、过程等。相对于初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更为复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过程,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当前社会,学生了解一定的史实基础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政治概念与政治教学
简单来说,政治概念就是一种政治术语,是指通过对政治相关事物发生的表象来进行深度剖析而概括得出的专业性表达语言,政治概念是政治知识的基础内容。广义范围的政治概念,不仅仅是指政治概念,其中还包含相关的政治理论。例如高中政治教学的部分内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等内容。整个中学的政治教学目的可大致概括为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并帮助学生能够将这些优秀理论运用于生活实际,进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政治学科的教学更注重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学习,通过榜样力量促进学生正确的三观确立。
(三)渗透政治学的历史教学案例
历史知识的学习涉及到较多的政治知识主要有哲学知识和相关经济理论等。本文以历史中涉及到的政治哲学知识为例:
在学习中国历史中,中国历代文化的发展一课时,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现象、宋明时代的道学的发展,以及封建统治末期反封建思想的产生,历史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对相关朝代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形态等因素来解释和理解。其中涉及到的政治哲学知识有:客观存在决定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的经济的反应两个哲学知识点。在政治学中,经济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对应到历史学,宋明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稳定,人民生活富足,因此使得这一时期的宋明理论等学说得到充分发展。
二、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到政治相关理论,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史实发生的背景和过程,从而对其产生的结果和带来的影响更加记忆深刻。同时,高中历史课程中,大多历史现象的讲解都较为抽象,运用政治知识对其进行解释和教学就具体得多。例如用政治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一理论来解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的实施阶段的确立。从哲学的发展观来解释,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的经济建设决定了同时期的意识发展形态,再利用大众意识形态的变化来促进下一阶段的改革建设。
(二)提升历史教师专业技能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技能的要求都有提高,在课程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掌握好教与学的节奏。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当前的社会形态,帮助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历史涉及到的知识和领域较多,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有助于教师扩展知识面,更加充分的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和经验积累。
三、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处理历史与政治的关系
历史课程的学习方式一般是通过对历史相关事件的学习和理解,过渡到该时期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用客观的观点和从科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学习。而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先进知识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帮助学生将这些前人的优秀经验能够化为己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树立科学的政治观念。因此,两个学科教学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分寸,合理处理历史与政治学科的关系。
(二)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的提升
将政治知识运用到历史教学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方面,在当今社会,高中学生的知识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将政治知识与历史课程有效合理的进行结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能动性要求更高,即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要求更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已不再适合新课标的要求,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此,教师需及时提升自身知识的储备量,以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结合政治知识,有利于学生提升综合学习能力,从政治的角度去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以及对时政的分析和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增加知识储备量,革新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避免将两个学科的重点知识混合,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也更高。在课程中运用全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提出的能力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53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此次改革的三项新措施之一,明确了各学段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健全的道德品质,从而完善个人品格,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上述理念从价值观、思维方式、品格等方面提出了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政治学科教学的方向和任务,教师需要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1.价值观是学生心灵的风向标
对于高中生来说,价值观、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的养成是决定其一生的根本,通过教育与引导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有信仰、有追求、有正义感的人,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如果在政治教育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没有心灵的标尺,则会使学生失去方向,也会使学生的素养存在根本的缺陷。
2.思维方式是学生思维的武器
科学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脑力劳动的水平和质量。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让人明辨是非、细致入微,而错误的思维方式则会让人误入歧途。政治教育正是要在引导和启迪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上下工夫,从而帮助学生明确思维方向、掌握思维方法、提升思维能力。
3.品格是学生良好的行为表现
品格是一个人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素养的直接反映。一个不懂礼貌、不知礼节、言行粗俗的人说明其素养低下,知书达理、待人热情、品行端庄则说明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格。“若失品格,一切皆失”,只有注重价值观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才能外化为良好的个人品格,也才能具备良好的政治核心素养。
二、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北师大肖川教授指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政治教学不是仅仅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还要让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情感、精神面貌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敏捷、人性善良、品格高尚的人。“施教之功贵在导航”,在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领是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根本途径,也是引起学生心灵共鸣、促进学生情感升A的有效措施。
1.价值引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观念、准则和规范,它是一个人理想、信念的基石,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品性。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价值引领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时要收放自如,既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引领学生做出理性的选择和判断,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在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受政府的职能,体会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服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事件”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对于这样的话题讨论兴趣很高,能够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的爱国情感,从而引出政府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教师再用“四川汶川地震”来让学生体会灾难来临时全国人民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精神,从而引出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教师还可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府补贴措施来让学生认识到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和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认清了政府的职能,避免了学生埋怨政府、抱怨社会不公等心理,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理想信念,从而努力学习,立志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2.思维启迪,培养科学思维方式
人的思维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它推动了人的能力不断进步和发展,而思维一旦固化,就不可能有创新。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既需要培养学生用事实进行推理论证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创新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倡导原生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出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在与生活对话、与问题对话中进一步促进思维水平的发展。
如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时,教师可以给出话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你怎么看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在给出话题后,教师不要给学生设计具体的条条框框,而是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来发表看法。有的学生指出,瑞海公司无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违规储存危险货物、违法建设危险货物堆场;安全管理混乱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时政府的监管不力、安全意识不强也导致了本次事故的发生;事故不是偶然的,而是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长期对安全不重视的总体现。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学生思维的活力,也可以看出引导学生从现象中发现本质和将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安全生产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通过这次惨痛的教育,足以引起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和对生命的珍惜。
启迪学生思维,启迪的是心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需要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分析和思考,进而自然生成知识。教师的职责是“教会学生学”,只有学生会思维、会发现,才能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3.品格塑造,培养良好人格修养
对于高中生来说,人格修养不仅在于知识,更多在于美德,良好的习惯、宽容的品行都是作为一个有品味的人的基础。作为教师必须以自己的品格来影响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可以模仿的榜样,正所谓“什么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如在学习《我们的民族精神》时,教师可以用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展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源泉,是中华民族之魂。对于学生来说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人格修养,让自己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教师的表现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从《乡愁》中可以看出对祖国“团结统一”的渴望;从对东海和南海形势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爱好和平”的向往……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了影响,从而塑造出学生良好的品格。
总之,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影响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素养,立德为本就是要将“德”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意识、担当意识和奉献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塑造完美的品格,这样才能使政治教育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实现升华。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育综合网站;可持续发展;措施
对于教育综合网站来说,广泛深刻的知识储备量是其运行的基础,但是,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就不能仅仅依靠知识储备来支撑,还要有良好的传播渠道、配合默契的团队、成熟可行的运行模式以及及时的反馈收集和精良的网站技术等给予支持。纵观我国教育综合网站,很多都会由于没有做到上述标准而止步。所以,下面我们主要就教育综合网站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渠道进行一下探索。
一、教育综合网站存在的不足
1.优质教育资源缺乏
我们知道,教育综合网站要想正常运行就必须以优质的教育资源作为基础,使用者之所以选择教育网站,就是看中了其在学习教育方面的权威性和完善性,能够给使用者提供区别于其他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但是反观我国大多数教育综合网站,在资源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方面还是存在较大欠缺,类型、形式不够广泛,无法满足用户真实的需要。且由于其不能提供丰富的内容吸引用户,导致网站人气不旺,传播效果欠佳,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阻碍了教育网站的可持续发展。
2.团队缺乏默契配合
教育综合网站的打造需要团队中每位成员的共同努力,虽然每位成员所负责的板块不同,但都应有相同的最终目标――打造最优秀的教育综合网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网站的经营朝着预期目标迈进。但是,目前教育综合网站在团队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团队人员不够完善,某一领域负责人的能力不足,导致网站相关内容的更新不及时或者由于员工技术缺憾,使网站不能达到便利性的用户体验效果,用户搜索信息时费时费力,也自然不会对网站感到满意。还存在团队分工不明的问题,导致员工间内在联系不够,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从而引起信息孤岛效应,使网站内容不能形成呼应,降低了网站在用户心中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形象。
3.运营模式深入性不足
教育综合网站的运营模式对于其持续发展具有建构性的指导意义,成熟的运营模式不仅包含对当前网站内容的目标建立和目标实现方式的架构,还应具备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以实现对目标达成度的监管,使网站趋利避害。目前,教育综合网站在考核评估方面的建设还处在不完善阶段,因此无法对目标实现效果进行考量,形成了建而不管、维护不利的局面,也就不能及时对缺陷性决策进行改良,使网站在诸多方面处在漏洞百出的尴尬境地,也自然使用户对网站的专业性产生质疑,进而对网站内容产生不信任,最终导致用户放弃对网站的使用。
4.官方认可缺乏
教育综合网站鱼龙混杂,且由于对教育网站的优良考评标准多重化,所以,许多教育网站在官方认可方面存在困难。官方认可的教育网站在知名度、权威性上都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教育网站的品牌形象。教育网站由于其经营内容的特殊性,要尤其注意自己网站在用户心中的权威形象,所以官方认可的教育网站对于网站的权威性来说是一种无声的认可,也就更容易走进用户内心。
二、教育综合网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着力网站内容打造
对于教育类网站来说,真正可以抓住用户内心的便是网站丰富的内容、深刻的见解和海量的教育资讯,所以,教育网站应着力打造网站的内容涵盖量,以优质内容取胜。教育网站可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使网站内容达到用户需求:一是注重内容分类,将具有关联性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分组。比如,可以将高中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与高中政治“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两个内容进行衔接,使用户对于“美国联邦制”等问题达到透彻理解。二是根据教育动态,及时更新网站教育资讯。比如,山东教育考试院公布“2014年山东高考取消英语听力”的高考改革内容,网站要通过转载等形式使自己的网站与时俱进,走在教育资讯前沿。三是对教育资源进行多角度定位,方便不同身份用户的使用。比如,对于初中数学“有理数”内容的定位,要具备教师和学生两个版本,为老师提供一些经典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有关有理数学习的技巧以及相关试题。四是实现海量知识涵盖,确保网站内容的丰富性。五是注重冷门资源,包括资格考试如计算机级别考试,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认证考试类考试,如cisco考试等,冷门资源的竞争小,更容易出彩。
2.注重网站推广
网站只有拥有了较高知名度,才会吸引更多用户的入驻,网站的名气也会因此扩大,如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对于教育网站这种竞争激烈的网站来说,更应打好“推广战”。许多教育网站在建立初期,往往想着在短时间内在众多用户中提升知晓度,实现“一夜成名”,所以对一些推广平台的信誉、权威缺乏仔细考核,盲目选择推广网站,不仅消耗了资金,更重要的是由于推广平台自身在标准和信誉方面的不达标,影响到教育网站的整体形象。所以网站的推广要具备前期完善的考核,结合自身网站特点和资金情况,选取高信誉度和高效率的网站进行全面推广。也可以通过注册搜素引擎、登陆广告交换、在bbs上做宣传,提高被访问的机会,通过组织各种寓教于乐的网上活动,扩大在用户中的知晓度。这种方式既有利于打造网站的正面形象,在资金投放方面的投入也较小,可以作为一种长期推广行为。还可以开展名师合作,由网站作为中介,通过采访、请教,真正聆听名师的教育,间接得到名师资源,网站也是如虎添翼。对于学生群体的推广,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网络教育活动、网络科技文化节、电子小报公益广告设计大赛提高宣传力度。
3.完善运营模式
运营模式的完善需要两个方面的支撑:优质的团队和严谨的考核机制。要想打造出具备强竞争力的教育网站,就要广泛吸收各种网站运营方面的人才,比如网站编排与美工、资源获取、内容整合等方面的人才。所以,教育网站建立的第一步就是广泛吸收优质人才,打造一个具有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团队,这是网站进行一切行为的基础。因此,对于人才的选拔要具备严格的考察标准,确保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能为网站出自己的一份力,在团队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避免人员冗杂造成的相互推诿现象,也为之后的责任问责奠定了可实施性较强的基础。实现教育综合网站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建立考核机制。对于网站目标效果的测量是为了使网站进一步完善自己提供的各种服务,使用户的使用效果达到最佳,只有这样,才能绑定用户对本网站的选择,也才有可能在用户中形成口碑,进而口口相传,扩大网站的知名度。完善的考核机制在运行前应确保每位员工各司其职,这样网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失误才能追溯到主要实施人,严密的考核机制对于员工做好网站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综合网站在运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主要解决措施。教育网站对于用户所接收的知识的准确度和深刻性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网站的建设要以用户为本,以提供真实准确的内容为纲,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应注意的是,教育网站要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不同用户在不同时段的主要需求对网站进行改良,不要在缺乏对实际情况进行考察的状态下盲目对网站实施改革,以免破坏网站先前建立起的用户忠诚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缪蓉,李琳.教育资源网站的评价研究:使用者视角[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2).
[2]黄燕云.浅谈网站导航系统设计[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6).
[3]刘宝军.教育主题网站中导航系统的设计[J].榆林学院学报,2010(2).
[4]徐云飞.网站界面设计艺术与技巧[J].美术大观,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