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小组合作教学案例

生物小组合作教学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小组合作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小组合作教学案例

生物小组合作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1.典型性.

虽然在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给出的案例是个别案例,但是这个案例中蕴含着这一类案例的共性,通过对这一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一类事物中存在的共性,使学生从中学习到对类似事物的分析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生物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不能随意选择,要选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选择的案例可以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消极的.

2.针对性.

生物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案例,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案例,对待初一的学生要选择难度较小的案例,对待初三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大一点的案例.

3.实效性.

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生物教师在应用之前,就必须对案例教学应用要实现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根据规划进行,尽可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效果,使案例教学目标成功实现.

4.科学性.

教师选择的案例要是科学、真实的.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信息汇集,但这些信息有真有假,教师在选择过程中,要重视选择案例的真实性.其五,教育性.生物学习中教学案例法的应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要重视发挥案例的教育作用,尽量选择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积极作用的案例.

二、案例教案的编写

1.去粗取精,突出重点

生物教学案例首先要突出主题,教师在编写案例时,需要将实例进行适当的加工,围绕教学目标,将案例中与教学无关的部分剔除,使之简化与细化,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使之与教学要求相符合,并把其中关键性的细节描述清楚,突出重点.例如,在编写“胰岛素的调节作用”这一课的案例时,由于相关案例众多,就需要教师围绕胰岛素的调节作用这个重点将案例素材进行简化与细化.

2.合理整合,提高效率

不同的案例有其侧重点,因此,在生物案例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各种零散的案例进行合理的整合,使之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例如,在学习“环境污染与保护”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环境污染的现状的实例与各种保护环境措施的实例进行整合,使学生对全球环境污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生活中各种保护环境的方法,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1.展示案例,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纸质、口头叙述、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案例,在展示的案例之后,指导学生阅读案例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调动多个感觉器官来阅读案例,在学生阅读了案例之后,教师从中提出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己从中提出问题或者教师通过自己的问题引出学生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进入到特定的生物知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针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2.分析、讨论生物案例

教师在给出生物案例之后,要引导学生对案例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通过本案例,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哪些类似的生物知识,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选取其中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下面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鼓励那些不积极参与或者不敢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可以让学生对案例进行个人分析,先让学生做好个人准备,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让学生对案例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的方式最好是在容易的案例中进行,对于较难的案例分析,最好是小组合作探究买也可以是个人准备,然后再在小组中交流,尽量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通过小组的一起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渐找到分析案例的规律与方法,也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总结和评价案例

在通过个人分析、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解决了案例中涉及的问题之后,生物教师还要重视对案例的总结与评价环节,对案例的总结与评价环节可分为三个方面:对案例本身的总结与评价、对学生讨论过程的总结与评价、对案例中包含的生物知识进行总结与评价.在总结与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善于发现学生言语中的亮点,并给与表扬,对其中的不足之处给予纠正意见,学生总结与评价完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言论给予指正与补充,并将学生的言论进行总结,使之系统化.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与评价,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四、结语

生物小组合作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模型建构 磁性软白板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11 - 0024 - 04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首次明确将“获得生物学模型的基本知识”作为课程的知识目标之一,并在“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中作了具体的规定。新一轮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正在实施推进中,核心素养是理科课程设计的指向标,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新课标更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构建过程。模型建构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和科学研究思维方法之一。它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的事物和过程,尤其是通过实物模型建构,可使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重要概念和原理清晰呈现,使零散的知识逐渐系统化和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准确含义,进而准确利用。

目前高中生物教材中主要涉及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三种建模基本知识,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定性或定量化的概括性描述,使抽象、难理解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容易理解,进而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据此,笔者依托学校“学生学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与同事一起,就“磁性软白板在生物学模型建构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磁性软白板具有价廉物美、擦写方便、便于展示与交流等优点,下面结合教学案例就其教学过程与应用方法作简要的介绍。

1 磁性软白板简介

磁性软白板采用优质橡胶磁制作而成,除了白色,还有红色、蓝色等多种颜色,厚度为0.65 mm,目前在各种文具市场或者淘宝等网店可以方便地购买到。磁性软白板与教学中常用的白纸、硬纸、卡纸相比,优点很多(表1)。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性地使用磁性软白板,师生都感到方便、直观和高效。

2 磁性软白板在建构生物学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中的应用

2.1 利用磁性软白板建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其主要表象是“有形”,一定性状的平面或立体图形及其组合,就是对象本质特征的具体化。例如真核细胞结构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等都属于物理模型,它们都形象概括地反映了描述对象的本质特征。

在学习“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时,笔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利用磁性软白板的画图展示功能,引导学生体验建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印象深刻且记忆持久。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学生自主学习科学家发现“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的过程,而后教师小结:经科学家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发现脂质的成分就是磷脂分子,并介绍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黑板画如图1所示)。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情境1:“科学家把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的磷脂分子在水―空气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它会如何排布?”要求学生前后4人一组进行讨论,并将结果画在磁性软白板上。各学习小组派代表把磁性软白板贴到黑板上展示。结果每组学生都能正确画出如图2所示的磷脂分子排布示意图:亲水性的头部与水接触,疏水性的尾部背离水。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情境2:“科学家测得红细胞细胞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要求学生经小组讨论后将结果画在磁性软白板上,并再次展示在黑板上,组间如有不同答案,由组代表进行解释,其他同学可质疑。经交流,学生很快达成共识:在水―水界质中磷脂分子必然排列成两层,两层磷脂分子的头部朝水,尾部相对,并画出如图3所示的磷脂双分子层示意图。这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一个动物细胞,并设问引导:“细胞是立体结构,细胞膜内、外分别是怎样的环境?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又应该如何排布呢?”学生经小组讨论后在磁性软白板上画出如图4所示的细胞膜截面示意图。

反思:在建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过程中,磁性软白板的画图与展示功能得到充分利用。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经历了探索、发现、验证和理论建构的过程。一切习得不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新的学习情境中自主认知构建的,所以理解得透彻、印象深刻、记忆持久。

2.2 利用磁性软白板建构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把抽象概念之间的复杂联系,用简单直观的图式进行描述。一般借助几何线形来连接,故其主要表象特征是“有线”,包括箭头、分支线、直线等,这些“线”就是概念之间本质联系的具体化。如遗传变异的概念模型,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细胞生活的环境”中涉及很多概念,如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内环境等。弄清楚这些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历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觉得这部分知识抽象复杂,难于认知。笔者一改以往的讲授教学方法,尝试利用磁性软白板引导学生建构概念模型,收到很好的效果。

生物小组合作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字:信息网络学习环境学习共同体探究式学习

随着知识经济兴起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的教育将面临着一次全面而彻底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在这场变革中将起到先锋而关键的作用,它将彻底改造现行学校教育,从而引发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真正意义的教育革命。现行的班级授课制和课堂教学将受到严重的挑战,合作学习小组将成为最有效的基本教育活动形式。在基于网络的智能化平台所提供的丰富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以合作学习小组为组织形式,形成学习共同体,以完成课题任务为主要目标,利用信息资源、智能认知工具等方式合作交流,并在评测反馈系统的作用下进行知识建构,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共享的、更高级的认知技能。

一、学习环境的设计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它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场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下,借助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下,利用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的。传统教室是资源和认识工具相对贫乏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使得学生的探究学习和解决问题都极为困难。而“丰富”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充裕的信息资源,教学实践案例的信息库和促进合作的认知工具,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对学习的独立性和控制。我们要设计的就是一种基于网络技术搭建的智能化平台所支撑的、“丰富”的学习环境。

1、学习资源库

学习资源是学习者从事认知活动所必需的知识准备和意义建构的基本信息源泉。它一般包括传统的教科书、书面教材、电子教材、录像资料、音频资料、视频资料、文字材料、网络信息资源等。而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型的学习资源,它可以采用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构成网络课程等信息资源,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电脑网络上,供不同的使用者在不同的地方自主选择使用。在这样的学习化课程里,知识的物质载体不再是传统的书籍,而是信息化的互联网络(例如Internet)。为此,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学习资源库可以包括以下三种层面上的学习资源库群:

单元资源库群。按照单元知识点的要求,教师把相关的学习资料收集整理成电子文档(如文本材料、HTML页面、JAVA小程序、CAI软件等),然而到学校的局域网上(例如网站形式)。这样,由一个个单元的电子文档有机地构成了庞大的信息资源库群,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使用。

远程资源库群。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丰富,却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网络服务器上。为了方便学生的查找以及资源相对归类集中,教师可以在单元资源库群的基础上运用“链接”(Link)技术,把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源联接起来,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些链接方便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另外,学习者还可以通过智能化的网络搜索引擎(如雅虎、搜狐等)检索到更多的信息资源。这种具有广泛意义的、开放式的网络信息资源,为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从而有利于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知识。本地局域网资源、Internet远程信息资源就组成了一个具有超文本组织结构的、大规模的信息资源库群。

整合资源库群。整合资源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分化了的学习资源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学习资源载体形式,这是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载体形式。它包括了对学习资源内容的整合还原、有机联系以及资源的有序排列等方面。学习资源的有机整合,可以是相邻知识系列的整合(如代数、几何、三角等知识系列的整合,植物、动、生理卫生、生态环境等知识系列的整合等等),也可以是性质相近学科知识的整合(如物理、化学、生物整合形成的“综合理科”,历史、地理、道德等整合成“社会科”,音乐、美术、舞蹈等整合形成“艺术科”等等),可以是人文、自然、社会学科的整合(这是为了解决环境污染、核威胁、精神家园丢失等社会问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基此认识,我们可以采用Web页面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来实现基于网络智能化平台的整合资源库建设,使相关学习资源有序地排列起来,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从而有利于学习者的知识建构。

2、教学案例库

教学案例是围绕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完成课题作业而设计的精选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有利于完成课程作业,一套案例对应着一个课题。

教学案例库可以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案例选择,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途径,依据系统所提供的反馈提示,或不断提供的参考资料和不同的引导方法等,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来获得知识。

对使用频率高的案例,系统将自动把它加到相应的备用库中,有利于学生的高效使用,以便教师可以集中力量辅导,并收集各种分析途径和障碍现象,整理后用于修改已制作的案例分析课件。

3、认知工具库

认知工具是指能帮助学习者完成对信息收集、整理、处理、创造和表达等方面而有效地进行思考和认知的操作工具。它可以是教学的模拟环境,能表现、观察和控制真实事件的地方,如电脑虚拟城市模型、卡通游戏等,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字化的虚拟教学环境中实践和体验真实世界所具有的各种技能。

各种CAI软件(含JAVA语言编写的程序)以软件资源库的形式存放在局域网(或Internet),基于Web页面的CAI软件则可以大大地增强教学材料的交互性与实时性。CAI软件支持多媒体功能,可以展现图文音像并茂的信息资料,并且有交互能力较强的人机操作界面,适合于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的特点。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在小组协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Web浏览器、E-mail电子邮件、BBS论坛、IRC实时聊天、News新闻组、MOO虚拟环境、Cu-SeeMe视频会议等认知工具,与同学或老师就课题、作业、任务和信息资源等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解决问题。其次,学生可以利用Web网页技术、Flash动画、Word文字处理、Powerpoint幻灯制作、Excel电子图表、Acess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处理信息,并以多种媒介方式表达、展现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特别是WAP技术、蓝牙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和互相整合,多媒体技术将广泛运用于电脑和网络之中,在现实世界真实情境和人类经验世界的基础上创建模拟、仿真与虚拟情境。并利用智能化信息网络技术开发出适用于一般教学模式或针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认知工具,将有助于学生以多元表征方式建构知识,呈现知识,开发学生潜在的各种智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相关的技术素养等,从而有力地支撑学生互动高效的学习。

二、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在基于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以小组成员的角色参与更加广泛的、讨论协商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每个学习小组实质上是一个完整的认知系统,每个合作学习者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结成了“学习共同体”,它将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学习组织形式。在上述图中所示的模型中,合作学习小组是在教师协作组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完成某项研究课题为主要学习任务,采用智能互动的、多方交流的方式来建构知识。

1、课题作业库

在网络课堂中,学习任务要比传统课堂上的学习任务更清晰、更简洁。它可以是围绕学习目标、源于真实生活的、富有挑战性的隐含矛盾的某些问题;也可以是为了解决问题、来自于学习需要的真实任务;或者是结合学习内容所提出的研究课题(即“project”,课题的意思)。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布置感兴趣的课题,强调学生自主控制学习活动,明确提出完成的期限。我们为每个学习内容设置了课题作业库,并配套了相应的教学案例库,以便于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顺利进行。

2、合作学习小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应该支持合作,而不是竞争。小组合作学习把班级授课制作下学习个体之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从而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人际合作关系,学生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得到了进步。在此形式下,合作学习小组实质上就是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认知主体。很多研究也已表明,合作学习小组提高了生成性学习的机会,它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是由志趣相近的学习者(3~5名)组成,每位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背景模型、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组内成员之间优势互补。为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组内成员彼此分工合作,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小组自主协商选择研究课题,制定实施计划,确定成员分工,选择研究手段,得出研究结论。在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彼此信任,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也称“学习伙伴”)。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优势,与他人充分交流、协商,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和支持,从而形成共享的、更高级的认知技能。在小组研讨推导结论的阶段,每个成员都应当充分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形成小组的研究结论。同时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交流、补充和启发,使得各小组的研究结论更加完善。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这不仅需要学习伙伴的通力协作,而且更加强调每个合作者必须独立运用各种社会交往技能去努力完成所承担的课题任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对话、协商和合作等社会交往有助于他们用多重观点去看待知识和信息。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从学生自身对知识的需求出发,通过互动合作激发、引导和调节学生的自主活动。这种以每个人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合作意识、协商态度为基础的,以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与独立自主为前提的学习共同体将最终取代班级授课制和传统课堂教学而成为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3、教师协作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中,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中心,学习过程更多由学生自主控制。教师从知识的主要来源者转变为指导者、学习策略的服务者、任务或问题的展现者。此外,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设丰富信息资源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其中思考、探索和进行知识的建构。在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和教师、信息资源、学习材料、学习伙伴相互作用、交流互动时,学生便自觉进入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状态。

此外,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的研究式学习活动,越来越表现出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的知识结构要不断更新和重组。同时,随着学习共同体的逐步形成和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个体以其有限的知识结构和自身素质,已很难适应如此开放的、广泛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为此,以合作、互补为前提的教师协作组有必要建立,组内教师围绕对学生课题活动的指导而有效联合起来,成员可以是新老教师、各科任教师、专家、学者或具有某项特殊技能的人。教师协作组实质上是一个整合优化后的教师群体,其责任是帮助和支持每个学习小组顺利完成课题。它采取讨论、协商、对话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集中指导,并作为服务者、学习者参与其中。

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不同专家关于学习活动的多重观点,每个教师都可以通过智能认知工具(如E-mail、BBS、电子记事簿等)发表意见,以便与他人分享经验和研究成果,并通过网络和跨地域、全世界任何地方的专家和老师广泛交流,并取得理解和支持。

4、讨论区

在学习共同体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多方交流,可以通过基于网络讨论区来实现。最常用的是BBS论坛方式。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并参与讨论和交流,在其中发表帖子,每个人的发言随时都可以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浏览到,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网页浏览并参与讨论、发言。教师应当事先设计好能引发争论的主题,以及能启发深入讨论的后续问题,并正确引导讨论进程,在讨论过程中对学生的发言干预不宜太多。同时,教师协作组(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及时给予肯定和引导,对学生发言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以恰当方式指出,在讨论偏离当前学习主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在讨论结束前,应由教师(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作出小结。

其次,也可以采用网络聊天室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这种方式参加讨论的人数应当有所控制,一般8-15人左右。参加者要有较强的责任感、较好的自律能力、熟悉聊天技能,自觉遵守讨论规则。基本步骤大致是:(1)参加者首先需要自我介绍和相互了解,建立一个融洽的讨论环境。这是由于参与者往往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年级,彼此都不太了解。(2)主持人(老师或学生)讨论主题、流程安排、发言规则等。(3)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展开讨论。所谓“头脑风暴法”,是指在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把对某一主题感兴趣或有研究的人集中起来,让每个与会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以集益广思。在讨论中,当有人发言时,其他人必须仔细地倾听,任何人不得对其发言作好坏错对等评价。当没有其他人发言时,才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此过程中,主持人应当注意引导发言不要偏离主题,可以在聊天过程中用“私聊”方式及时提醒轮到发言的参与者发言,督促违反发言规则者遵守纪律,保持和调控形成和谐的讨论氛围。4)主持人(或其他参与者)对聊天记录进行整理、归纳作出小结等,以供大家分享使用。

另外,也可以采用E-mail、ICQ等方式来实现讨论和交流,它适合于个别化学习、在线辅导等活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基于网络的人机、人人互动交流的方式,将更加受到新技术的支撑而变得更加多媒体化、网络化、个性化,更加方便形象了。

三、评价反馈系统的设计

在网络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得到帮助和启发,并能通过网络(如BBS论坛方式)就其他人的作业提出帮的反馈性意见。这种反馈过程是全开放式的,所有教师和学生均可以参与其中。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累积起来的反馈意见可以作为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参考。同时,这种学习反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实现“异步”交流,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面,我们不能只是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该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例如,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态度如何,所完成的作业表述方式是否清晰,陈述理由是否足充,解决方法是否新颖,学习效果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等等。这些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的方法,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公正的评价,也给学生提供了利用反馈改进学习的方法,并帮助他们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念。当然,这种过程性评价仍然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而对于合作的集体作业,应当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例如,研究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小组分工是否合理,小组成员的合作程度如何,组员参与度如何,课题完成质量如何等等。而对于小组成员的个人评价,应着重对其参与活动的态度,执行和完成任务的情况,在小组集体活动的具体表现,与学习伙伴的合作情况,以及对作业的完成和研究结果有何贡献等等。

随着学习共同体的逐步形成和深入实践,如何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探究式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标准则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如何把这些评价标准与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合作学习小组更加有效地开展研究式学习,则是我们今后不断通过实践研究并逐步予以完善起来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高文.教育以人为本──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跨越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9期

[2]张文周.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惟存教育being.k12.net.cn/

[3]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1期

[4]胡礼和.网络课程的结构和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5期

[5]黄甫全.略论新世纪学习化课程的特征和形态.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7期

生物小组合作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典实验;生物模型;小组合作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生物课程性质进行了定义,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生物科学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尤其要培养学生科研的思维和兴趣。“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经典实验,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讲解其中的生物学知识,而忽略了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无法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与成就感。

本节课希望通过制作简单的生物模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究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落实主体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2.能力目标

(1)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学会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

(2)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生物学素养。

3.情感目标

学习科学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二、课前准备

1.学生知识储备

(1)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结果实验结论。

(2)探究实验遵循两个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3)制作实验模型。

2.制订课堂规则

(1)分组。本次课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每7人一个小组,共6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每个学生负责一个探究题目(题目提前一天公布),小组长协调并整体负责。

(2)选题。课堂开始前2分钟,由各组小组长抽签选择课堂上负责的探究题目。课堂上按照题目顺序各小组负责人展示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并阐述实验设计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完整阐述加5分。

(3)质疑。当一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后,其他小组可以对他们的设计提出质疑,或者进行完善,质疑正确加3分,提出新的设计加5分。回答他人质疑正确得2分,错误扣2分。

(4)评选。最终根据得分评出最优秀的小组,授予“最佳探究小组”称号,并给予奖励。

3.设置探究题目

探究一:植物的向光性是由单侧光引起的吗?

探究二: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哪个部位有关?

探究三:胚芽鞘感光刺激的部位在哪里?

探究四:尖端产生的“影响”要向下传递才能发挥作用吗?

探究五:这种“影响”为什么会造成胚芽鞘的弯曲?是由于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吗?

探究六:如何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

三、课堂教学

1.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张图片《爸爸去哪儿》森林探险的画面。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到我们的主题。如何通过植物判断方向,为什么植物具有向光性呢?

2.课堂探究活动

探究一:植物的向光性是由单侧光引起的吗?

针对小组1提出的策略一,小组2补充策略二,增加了一个实验组,形成相互对照。

探究二: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哪个部位有关?

小组2提出了策略一,小组1补充策略二,增加了一个实验组,看看削去的胚芽鞘尖端能不能生长,能不能弯曲。

小组4进行质疑:请问两个策略能不能判断与哪个部位有关?是尖端还是尖端以下?起着怎样的作用?小组2回答:我们只能判断与尖端和尖端以下都有关系,至于起到什么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探究三:胚芽鞘感光刺激的部位在哪里?(是尖端还是尖端以下)

小组3提出了策略一,小组1补充策略二,认为多增加几个实验组,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感光部位,并且对于胚芽鞘的认识更加充分。

小组6提出质疑:为什么感光刺激在尖端?小组3回答:可能尖端有感受光的物质。小组1回答:也许是单侧光这个刺激会使尖端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称为“影响”),引起的反应。

探究四:尖端产生的“影响”要向下传递才能发挥作用吗?

小组4提出策略一,受到小组1质疑:怎么能够判断琼脂片本身会不会起到其他作用,比如能够促进生长等等。于是提出策略二进行补充。小组4接受他们的建议。

探究五:这种“影响”为什么会造成胚芽鞘的弯曲?是由于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吗?

小组5提出策略一,小组6提出质疑:为什么一定要黑暗环境,既然胚芽鞘尖端在直射光照条件下也没有生长变化,那么我们认为可以在光下设计实验,如策略二。小组3质疑:在策略二中不满足单一变量,现在光照也变成变量了。小组4回答:当光照条件相同时,光照就不是变量了,而是变成无关变量,所以策略二也是可行的。经学生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统一认识,就是两种策略都可行。

探究六:如何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

小组6提出策略一,小组2进行质疑:这个实验中没有空白对照,最好增加一个对照组,将一个空白的琼脂片放在削去胚芽鞘尖端的顶端。小组6接受意见并进行补充。

小组5提出策略二,想要观察一下甲乙弯曲程度是否相同。

(特别说明:本节课重点在于探究实验设计,对于实验现象和结果学生在预习时已经掌握,所以,课堂上只是简单描述现象与结果,这里不再赘述。)

3.学生归纳总结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四、教学反思

1.让学生学会质疑

在设计探究问题时,特地设计了探究一的问题,让学生对看似平常的现象,学会质疑,敢于质疑。通过质疑加分的环节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设计进行思考,并大胆质疑。通过学生的质疑与回答,让探究实验的设计更加科学与完善。

2.面向全体学生

本次课堂共有六个探究题目,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并且层层递进。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每个学生负责一个探究题目,负责设计方案并对他人方案进行质疑与答疑。这样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对自己的探究项目设计全权负责,同时又希望在别人的项目中起到帮助作用,所以,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积极投入,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小组争分。

3.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学生通过六个探究题目的设计,亲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在此过程中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并且在设计过程中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并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4.倡导探究性学习

本次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并体会到自己的思路与科学家的思路相似或者相同的成就感。我们课本教材中还有很多的经典实验,都可以用小组探究的方式来挖掘利用,使我们的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生物小组合作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案例 “把”字句 PPP模式 交际法 任务型教学法

一、引言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关于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然而不同课型、不同教师采用的教学法不同,目前较为流行的有“PPP模式”、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所谓“PPP模式”,是目前最普遍的教学模式,由展示(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和表达(production)三部分组成,因此也称为“3P模式”;交际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经掌握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在“用”中学的教学方法。

研究教学模式如何应用于教学的直观途径是案例分析,“把”字句作为留学生的习得难点,对其教学方法的探讨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主要集中于对综合课、听说课、词汇教学等的研究,对“把”字句的专项分析较少,因此笔者从实际需要出发,以北京语言大学“初级教学演示――‘把’字句”为材料,对真实的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并分析,形成本文针对“把”字句的专项案例分析。

二、案例定位

1.课型:汉语精读课;

2.学生等级:水平较高的初级学习者;

3.教学内容:“把”字句;

4.学生数量及情况:6位来自不同国家,混合班的学生;

5.教学时长:17分钟;

6.教学步骤:导入语法点――讲解――练习。

三、教学内容

(一)教学重点及实现过程

该案例主要教学内容为“把”字句,通过“导入、讲解、练习”的思路教授“把”字句“S+把+O+V+了、S+把+O+V+RC、S+把+O+V(在/给)+RO”三种结构。课堂环节通过目前第二语言课堂教学领域最为普遍的教学模式――“PPP模式”来呈现,由展示(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和表达(production)三部分组成:

1.展示(presentation)(用时约4分钟):用“学生喝水”的动作,通过不同的问题引入“她喝了一瓶水、那瓶水她喝了、她把那瓶水喝了”三个句式,进而自然流畅地讲解了因“话题不同,句式选择不同”的情况,随后用学生熟悉的母语讲解了“把”字句的语义特点、包含的要素,最后通过“用例句理解结构”的方式呈现出本节课重要结构,完成语法展示阶段的教学。

2.练习(practice)(用时约4分钟):展示环节结束后,教师采用交际性练习的方式通过问学生“你把功课交给老师了吗?”引导学生输出,练习“S+把+O+V(在/给)+RO”结构,并适时纠正。期间,教师采用合唱与独唱相结合的方式,单独叫学生回答问题后又领读,在保障开口度的同时不断重复,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该语法句。

3.表达(production)(用时约9分钟):练习过后,教师通过发出指令――做动作――提出请求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交际目的。教师首先让每位学生拿出信用卡,后分别让不同学生遵循“请把信用卡交给我”的指令完成动作,后问其他同学“他做什么了”引导学生输出,使用“把”字句,最后通过问学生“你想不想要?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请sb.把N还给我”,使用“把”字句完成交际目的。

(二)讲解方式

教师放弃人为的“教科书语言”,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的语言材料,以话语为基本单位,以交际为主要手段,将功能与结构融合在话题之中,多次循环,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把课堂教学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践行了交际法的教学主张。主要采用以下讲解方法。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通过例句理解语法结构,如:通过“他把水喝了”理解“S+把+O+V+了”;通过“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理解“S+把+O+V(在/给)+RO”等。

2.任务原则、交际原则、意义原则相结合:教师给学生真实的情景和交际任务,通过问问题、做动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后引导输出,如把书放在桌子上问学生“我做什么了”,让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同时完成交际任务。

3.采用引导式教学:老师以问答法贯穿整个课堂,其讲解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疑问句,引导学生回答,尽量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说话机会留给学生,提问还能刺激学生自主思考,调动学生说汉语的积极性。

4.合唱与独唱相结合的方式:讲解中大部分例句由学生单独回答以后教师领读,在重复中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5.采用情景教学法:讲解“把”字句表祈使作用时,直接放在情景“请把信用卡给我”中,并完成动作,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理解该功能。

6.适当运用学生母语:讲解“把”字句的语法义与使用特点时,教师采用英文讲解,减少了学生理解语言本身与“把”字句语法特点的双重压力,让学生轻松理解并记忆该语法点。

总体来讲,该教师摒弃枯燥难懂的语法点解释,使用学生母语帮助学生理解,并且给出具体丰富的例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语法结构。该教师没有过多地纠结于语法结构本身的抽象讲解上,把抽象难懂的语法变得简单易懂,圆满完成了语法的讲解。

(三)练习方式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第二语言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任务活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激励、动员学生学习的作用。本案例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互动,通过互动过程中的意义协商来促进语言习得。其主要采用的练习方式及作用如下:

1.采用“真实任务”练习:一部分学者把任务分为“真实任务”和“教学任务”。真实任务是指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教学任务是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而有意识地设计的与真实任务有相似性的活动。本案例中,教师采用“把功课交给老师”“把信用卡给我”等生活中的真实任务,把学生融入到真实环境中,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2.加入题外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避免“满堂灌”,可以通过一些“题外话”来调节、活跃课堂气氛。本案例中,该教师在收集信用卡及还给学生物品时,通过拿信用卡、背包等方式用动作参与到情景中,加之夸张的表演,提高了情景的真实性,增强了课堂趣味,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外,该教师对于课堂的总体掌控很好,课堂氛围放松,没有压抑感,肢体语言丰富,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

该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环节中始终掌控全局,收放自如、灵活多变。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自我感知学习为主,在多次重复及互动学习中自然习得,教师只负责引导、答疑和启发,避免让学生对教师或范本产生依赖,是成功的练习范式。

四、总体评价及个人建议

该教师博采众长,用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角色中并进行输出练习,注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PPP模式”过于重视语言形式的缺陷得到了弥补。“PPP模式”形式与内容失衡,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存在缺陷,该教师与交际法的结合增加了内容、功能在教学中的比例,引入真实情景让学生身处其中,使得汉语教学更加充实而不空泛,灵动而不枯燥。

该教师在语法点讲解、课堂呈现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处理得当,值得学习,但笔者认为该案例依然存在练习形式单一、重复过多、学生之间互动不足的缺陷。王燕(2005)在《任务型教学法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中指出,“要增加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和互动,把学生分小组放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完成交际任务,充分调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语法知识的再组合和创新使用”。Willis(1996)也提出了任务实施框架:任务前(介绍主题和任务)――任务中(任务、计划、报告)――任务后(语言形式的分析与练习),强调语言输出。针对该案例练习形式单一的缺陷,应该增加任务型教学法中对团队任务的操练环节,以培养学生创新语言的能力,丰富练习形式。具体如下:

1.把学生分组,每组三个人,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每组尽可能多地写出与布置房间相关的词汇和句式。

2.教师布置任务:每组三人,一人是房屋主人,负责发出指令(强调用“把”字句);一人是搬运工,负责按照主人命令执行任务;一人以“搬运工做了什么”为题,进行结果汇报。

3.教师发放房屋、家具等的图片道具。

4.开始执行任务。

5.教师做好活动记录,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价反馈。

五、结语

着眼于真实课堂,笔者结合“PPP模式”、交际法、建构主义理论对其教学重点、实现过程、讲解及练习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任务型教学法出发,提出教学建议。从细节出发,分解的课堂实例有利于学习和研究教学方法,进而间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但本文视角过小,收集材料方面存在缺陷,也没有明确指出该教学案例的主要亮点及缺陷。笔者希望在以后的相关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对“把”字句教学针对性的分析,从而为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的探讨与研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

[2]李星.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以预科班我都做对

了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张辉.汉语综合谋教学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6.

[4]王燕.任务型教学法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D].北

京: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廖巧云.交际教学法的应用・问题与思考[J].济南:山东外语教

学,2002,(3).

[6]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