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汉字教学字理中国文化语言一、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2011年,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宏观调控的思路是“小学低段侧重识字问题。”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汉字,是现代汉语的母体,汉字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学习能力很难提高,从根本上讲,汉字是最大的障碍。把好识字关,语言的发展就会快速进入高效的轨道。因此,小学阶段必须重视识字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学科,而识字教学就犹如楼房的地基,是基础中的基础。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如何利用教材优势,尽可能地挖掘学生最大的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快,成为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二、汉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基本字源识字

可以由作为构字部件的独体字入手,后教由这些独体字组成的合体字。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对“文”和“字”做了如下解释:“}R之初作也,w依象形,故^之文。其後形相益,即^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多也。”如汉字中比较常用的构字部件有:口、土、人、日、月、山等,这些汉字对于即将参加HSK六级考试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浅显易掌握的。从这些字入手,教学生有这些独体字组成的合体字。在合体字教学时,首先需要对文字的构字部件进行分解、对偏旁部首进行分析,结合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加以说明。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组成部分,要先记住偏旁部首,才能记住后面更多与其有关的汉字。

教学案例

2.会意字“信”。“信=人+言”。但人说出来的话(言)要有诚信,故“人”+“言”为“信”。这个字也有另一种说法为“从言,人声的形声字”。

(二)结合中国文化和文字的演变过程进行教学

汉字的演进大致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1.殷商时期――甲骨文

2.西周时期――金文

3.春秋战国时期――简帛文

4.两汉时期――篆文、隶书

5.三国时期――楷书

宋建华先生在《汉字理论教学》一书中指出:“汉字的构形思维模式,是古代人的生活文化形态的具体投射,缺乏汉字取象认知的基础,则不易掌握古人构字的旨趣所在。”

教学案例(参照李守奎先生课堂教学案例): 通过以上的例子说明了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教师可通过给学生讲古代的故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娱乐中记住汉字的演变过程,只有理解汉字的本意,才能牢记汉字的写法。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多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寓教于乐,使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不仅学会一个故事,还要从故事中学习到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独体字的古体,以便更好地开展其他汉字的学习。

(三)从汉字与语言的关系入手进行教学

虽然汉字与语言各自独立,但他们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词或语素。没有了语言,文字则不再具有生命;没有了文字,语言便无法记载。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记忆汉字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错别字,混淆字形相近的字。将这些文字拿来给学生单独记忆,难以加深印象。教师应将易混淆的字进行归类对比,使学生加深印象。汉语里的部首有着各自的表意功能,大多数是一类事物的代表,犹如英语里的词根词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部首的表意功能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记住每个部首所表示的含义,便于理解加深记忆。

下面通过对“辩”“辫”“辨”的分析来说明汉字与语言的关系。

“辩”,繁体字作“q”,《说文解字》对其的解释为“治也,从言在g之间”,意思为“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例如,《列子・汤问》中“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辩”字的部首为“讠”,同“言”,小篆作,《说文部首形义新证》中,对“讠”的解释为“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从口,凡言之属皆从言。”“辩”辩论,争辩,需要用嘴去说,通过语言来进行辩论,所以在表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的含义是时,用“辩”。

“辫”,繁体字作“p”,《说文解字》对其的解释为“交也。从糸g声”。意思为“交织、编结”。例如,《梁书・西北诸戎传》中“女子头发辫而不垂”。“辫”字的部首为“纟”,同“糸”,小篆作《说文部首形义新证》中,对“纟”的解释为“细丝也。象束丝之形。凡糸之属皆从糸。”“辫”交织、编结、把头发分股编成带状物,所以在表示像辫子样的东西时,用“辫”。

“辨”,繁体字作“辨”,《说文解字》对其的解释为“判也,从刀g声”,意思为“判别,区分,辨别”。例如,《乐府诗集・木兰诗》中“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由以上对“辩”“辫”“辨”三字的来源以及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结论,汉字具有表意功能,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辩”字的部首“讠”“凡言之属皆从言”;“辫”字的部首“纟”“凡糸之属皆从糸”;“辨”字的部首“忄”“凡刀之属皆从刀”。我们可以从中总结论,在汉字中,带有“讠”部的,多于说话有关;带有“纟”部的,多于像辫子、丝束一样的东西有关;带有“刀”部的,多与判别、区分、辨别有关。教师在汉字教学中应注意举一反三,对于易混淆的汉字进行归类,对其偏旁部首加以分析,使学生真正明白部首所表达的含义,这样在记忆汉字的过程中则可大幅度减少错别字和易混淆字。

三、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的教学建议

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学,但是由于现在教材版较多,一部分教材对于识字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并不是十分合理,导致了一些地区或学校的识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思考影响汉字教学效果的因素,因地制宜,找出适合的汉字教学方法。这是一项具有很高挑战性的工作,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学形式要丰富多样,低年段孩子好奇心较强,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厌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再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利用幻灯片、音效、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形式的同时,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工作在整个小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教学。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字是工具,是基础。因此,小学语文要让学生多识字,为提高语文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通过三种方法和几种建议对汉字教学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比较可行且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举例,对教学法进行了实际教学操作。在现实课堂中,本人已多次运用上述提及的方法,教学效果显著,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汉字、记忆汉字的兴趣。且学习过后,不易遗忘,学生在学习过后,大部分人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课后仍可自行对汉字加以分析记忆,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序.

[2]宋建华.汉字理论与教学.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9.

[3]蔡信发.六书释例.台湾图书馆出版,2009.

[4]董莲池.说文部首形义新证.作家出版社,2007.

[5]董莲池.说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5.

[6]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

[7]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8]宋建华.汉字理论与教学.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一、在多样化的活动情境中自主识字

皮亚杰先生指出:儿童是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识字内容,努力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识字,在多彩的情境中产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流、学会展示,学会欣赏,享受到识字的成功与快乐。如姓名识字法。认识同班和身边小朋友的名字,通过介绍自己和所知道的人物的名字学习汉字,识字说话。又如自主归类识字法。让学生自主归类,动手操作:动物、植物、家电、体育项目,武器、车类、卡通类等玩具;画一画,涂一涂,贴一贴,写一写,认一认,合理分类,请教别人;介绍作品,写说明书等。活动渗透审美,可大可小,可独立可综合,可深可浅。注意充分地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归类,学习汉字。还有手工活动识字法、玩具起名字,编故事识字法等。此外还可以开展“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实践活动。识字活动不再枯燥无味,而是趣味盎然,生机无限。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游戏识字法。这是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识字的方法。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识字过程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如欢乐对对碰(或者叫找朋友)的游戏。这个游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识字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同桌进行“欢乐对对碰(找朋友)”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用部件和汉字组成新的汉字,同桌学生互相拍手边拍边说“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借助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识字乐趣和识记效果。其它相关的游戏还有“叫字排队”、“送字回家”,“邮差送信”等。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识字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二、在运用多媒体技术中趣味识字

这里我们先说一个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发现用传统的间架结构教学“馋”,告诉学生左边是食字旁,右边上面是“免”、下面是两个“、”,虽然反复强调,但结果仍有一部分学生还老是会把它写错这个问题后,他就根据汉字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探索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馋”字教学。他先让学生读准字音,然后启发说:“‘馋’字笔画较多,现在老师给大家看一个小故事,看完后看哪位同学能用巧妙的办法把这个笔画较多的‘馋’字记住?”学生一听完这个带有竞争性的问话后就认真地看计算机屏幕:一只大灰狼出去找食物吃,它看见没尾巴的兔子馋得滴下了两滴口水的动画片断。一看完后这个课件,学生就以小组为单位积极思考,随之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学生1说:“‘馋’字左右结构,左边‘饣’字旁,右上是个“免”,右下两“、”。”

学生2说:“馋嘴的馋,可以这么记:把搀扶的搀,去掉提手旁,换‘饣’”。

学生3说:“我是这样记住‘馋’的:大灰狼肚子饿了,想吃食物,那么在左边先写‘饣’字旁,看见一只没尾巴的兔子,所以在右边的上面把“兔”去掉尾巴,变成“免”,它也馋得滴下了两滴口水,最后,他们就在下面写出两滴口水‘、’。”

学生每提出一种记忆方法后,教师也不是马上评价其方法妙不妙,妙在哪里,而是再让学生们自己去评说。

这种识字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现生动片段来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去识记来评说,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但取得了很好的识字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表达及自学生字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是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技术,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优化识字教学结构。对于低年级学生以及普通话还不够标准的教师来说,是完全切实可行的。课堂上一般可采用以下环节进行教学:(1)看视频,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看动画,教笔画,正确识字书写;(3)多形式,巧练习,巩固识字教学。

三、在进行口语交际中自然识字

低年级是以识字教学为主的。但是有些教师往往认为识字课就是单纯地识字,学生能把字记住就行了。其实,在识字课上,我们一样能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做到一举两得。例如,在教学《识字1》一课的生字时,教师可以创设两个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进行了口语交际。一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并讨论:“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让他们在宽松、自在的小天地畅所欲言,发表见解,互相切磋。二是让学生“学当小老师”。在汇报识字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汇报所学生字后当小老师。可以邀请小朋友读,并给予评价,甚至可以让同学们围绕生字的学习向这位“老师”提问题。学生在这种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既培养了学生说话能力,同时也深化巩固了识字效果,掌握到不同的识字方法。

四、在引导联想与想象中生动识字

我们也知道,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正所谓:“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识字》时,有个要识记的生字“歌”字,由于学生还不认识“哥”和“欠”,在识记时,遇到了困难。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在生活中你看见过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一双双小手。这个说:“我知道,这个‘歌’是唱歌的‘歌’”。“对呀,我们班每个同学都喜欢唱歌。”那个说:“我也知道,这个‘歌’是歌曲的‘歌’”。……学生们的回答都十分精彩。看来,生活这个课程资源果然是无穷无尽的,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对于识字教学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有时他们甚至有出乎预料的想象力。适当地让学生进行联想,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还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例如:教“怕”字,“怕”是竖心旁,跟心情有关,想象一个人心里很害怕,脸色都白了。“森”字,一木是木,独木不成林,双木才成林,三木变成森。可以想象有很多很多大大小小的树木,所以成了森林。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广泛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字形。如“编故事”、“编顺口溜”、“编儿歌”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训练和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等。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自然地流淌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鲜活起来,借以培养他们的初步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字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做到生动识字,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效率。

总之,只有让学生快乐地走进语文识字世界中,才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积极、主动的识字愿望和能力。也只有遵循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原本抽象枯燥的文字成为学生快乐的学习源泉,使快乐地学习和思考,在愉快中认字识字,在多彩的识字中成为学习识字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运用多元智慧理论指导识字教学. 省略

/newsInfo.aspx

[2]孙桂银.拼音、识字、写字教学方法指导[M].

[3]覃春芳.识字教学反思[M].

[4]任淑芹.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方法[M].

[5]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省略/Government/Documents/jszx/

[6]多媒体识字的利与弊.acad.省略/article/1752

671.dhtml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快乐识字;快乐阅读;发展个性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是开启语文学习的一把金钥匙。如何将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活泼生动,使学生乐学呢?我认为兴趣是点燃学生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在识字教学中我尝试多种形式培养兴趣,引领孩子们快乐识字、快乐阅读。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趣识字

语文课上我给孩子们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善于探究。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课堂上我会顺应孩子的心理,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识字的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绘画、多媒体、音乐等帮助学生识字。在学习“燕子”和“剪刀”两个词语时,我现场给学生绘画。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燕子是什么样子,观察它的尾巴像剪刀,把两个词语借助图有机地结合起来。再在多媒体上给学生们播放小燕子的图片和歌曲。抽象的字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好奇心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生趣盎然的生活情境中识字,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从而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识字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

二、拓宽渠道,课内外有机结合

孩子在开放的社会、开放的家庭、开放的学校里快乐成长。识字教学也应该是开放的,要运用好社会这个大课堂,拓宽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渠道。引导学生到生活中识字,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识字,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

1.课堂上结合课本适当拓展

课堂上结合教材里精彩的情境识字,引领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扩展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如,《在家里》一课,我首先引领孩子看图,看看图上温暖的家里都有什么?孩子一一说出:书架、台灯、茶几……紧接着,我问孩子们:“你们的家里有这些物品吗?除此之外,你家还有什么?”孩子们会一一说出:电脑、冰箱……这样我就把孩子们所说的现场打出来、整理出来,全班小朋友一起认读。更精彩的词语我就给孩子们用拼音记在书上。如:孩子们总结的,这是一个温暖的家,这是幸福的一家人。都记在书上,并且请孩子们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这是谁想到的好词语。这样以此鞭策孩子们积极动脑,带着浓厚的兴趣识字。

2.充分利用好自读课本识字

识字教学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课本所容纳的东西实在太有限了,所以必须向课外延伸。课本里的课文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学生识字阅读的需要,我首先利用好自读课本《尖尖的草帽》。在学生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以后,就指导学生利用《自读课本》识字,每篇课文我给孩子们选四五个词语,充实孩子们的词汇量。其他的字就引领孩子们在读文中认识,包括模糊识字。每天利用晨读、中午或课余时间,一天读一课。

3.利用课外读物识字

在孩子们读《尖尖的草帽》的同时,给孩子们推荐课外读物《成语故事》《寓言故事》……自己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巩固课本识字。每周找时间领孩子们借助精美的课件认识成语儿歌,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理解和记忆的效果都非常好。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我和孩子们有个约定,每读完一本书,到我这里来领一张精美的“读书卡”,读完十本书,拿着十张精美的读书卡我给孩子们买一本好书。这样为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做了充分的物质准备。学生不仅尝到识字的乐趣,而且又能巩固识字效果,减少回生率,慢慢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书中学会做人、感悟人生。

4.利用环境识字

生活处处皆语文,识字的课堂也无限大。孩子们入学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自主识字空间。可以把学校的常用名字,如一年级一班、传达室、图书室、办公室等,领孩子参观后一一认识。课程表里的内容开学一周认识所有的课程名字。班里50名小朋友的名字都一一打出,上面标上拼音。在孩子学习拼音的时候,领孩子们练习拼读,同时认识小朋友的名字,便于小伙伴们之间进行交流。生活中鼓励孩子们识字如:商店的牌子,路上的广告语,路牌等,借助不同的方法识字。

三、探索不同的学法,激趣乐学

1.培养兴趣,激发识字和阅读的欲望

低年级孩子现在正处在识字的黄金时期,我尽量做到一天领孩子们认识一个成语。借助多媒体领孩子们读一首成语儿歌。再每天找时间给孩子们猜谜语、读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在读的过程让孩子们看着老师读书给他们听,以此激发孩子们的读书欲望。慢慢地我就尝试着找认字多的小朋友下来读给大家听,以此鞭策孩子回家自己读好书,把自己读的好片段读给小朋友们听,这样大家都能尝到读书带给自己的自信和自豪感。

2.注重积累,体验快乐

课堂上扩展的成语、四字词语,我会分单元给孩子们整理出来,打印在小纸条上,给孩子们贴在书上,便于孩子们反复巩固。同时也给孩子们一种成就感。因为孩子们在家里读时,遇到自己上课说的词语,孩子会很自豪地告诉爸爸妈妈,这是我在课堂上说出的好词语。在巩固的同时又一次提升了孩子的识字积极性,体验了识字带来的快乐。

3.形式多样,发展个性

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诱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才能达到有效识字和阅读。在识字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重视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的识字能力。交流识字方法时,尊重个性差异,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字,这样不但不束缚学生思维和认识的发展,而且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发展个性。班级中定期开展识字交流活动,让学生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分享收获的喜悦,这样做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课外自主识字的劲头会更足。为学生插上有力的翅膀,让他们在识字的自由王国中展翅飞翔。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阅读,多渠道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让识字、阅读教学充满乐趣。

参考文献: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作者:翟新芳

在日常数学教学中,经常有学生在考试或作业中出现因审题错误而失分的现象。分析学生审题错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审题不准确,对题目理解出现偏差。这时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读一读,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于是,我们在分析错题原因时,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马虎的帽子。深入分析,是不是粗心、马虎惹的祸呢?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一、大声朗读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

(一)解决音义,读通。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认识生字是读懂题的基础。当我们教师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对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进行解释。

(二)认真仔细,读准。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再算一算。对于这个题目,有的同学只是粗略看一遍就开始做,结果是只完成了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而把第二个任务“算一算”忘记了。有的同学根本就不看题目要求,只是按照习惯,把题目当成普通的计算题来做,而把估计这一任务忘记了。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差错,就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读题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

二、动眼观察

对题目意思能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心理学认为,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低年级题目大多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观察要有针对性。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在“认识乘法”一课中,一位教师出示了书上的主题图,问学生: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蓝蓝的天、洁白的云、青青的草地、弯弯的小溪……但都回答得不着边际,教师急了: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呢?……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如情境图中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等。因此,教师在学生读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避免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无关的信息上。教师在学生观察主题图时可以这样导入:小朋友,这幅画美吗?在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有哪些小动物呢?这就直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主要的信息,以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数量间的特点和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自己的教学语言首先要简练明确,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要指向清晰,尽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价值的信息中去。慢慢地,学生就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画面,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观察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中许多数量关系都能够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问题,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以后,教师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图意。比如,在“认识人民币”单元里,有很多问题都是通过场景图呈现各种信息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学生买卖物品的生活体验来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三、动手操作

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和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低年级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需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一)折折剪剪。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折折剪剪的过程中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如:把1张长方形纸折1次可以得到哪些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等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折折拼拼,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题意,正确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

(二)画画点点。在低年级,有许多实际问题的信息需要到情境图中数一数得到。正确数数是低年级学生必须掌握,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如果学生在数的过程中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往往会出现数错的现象,从而导致解题错误。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留下痕迹数数”,即有顺序地数,边数边作记号,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数数、仔细审题的目的。

四、动脑思考

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养成仔细推敲,耐心思考的习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如在“小明有lO张画片,比小红多3张,小红有多少张画片?”中,“比小红多3张”,到底是谁的比小红多,谁多,谁少,只有让学生在审题中仔细推敲、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理解题意。这样条理清楚,不至于搞错数量间的关系。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一、预习的作用

第一,预习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知识,不使它成为听课时的“拌脚石”。这样,学生就会顺利理解新知识。

第二,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学生对听课内容选择性强,要将主要精力放在重点难点上,加强理解和消化;对简单的知识了解一下就行了。

第三,预习有利于学生弄清重点、难点所在,便于带着问题听课与质疑。将注意力集中到难点上,疑惑易解,听起来轻松、有味,思考起来顺利、主动,学习效果好。

第四,预习可以提高记笔记水平。由于课前预习过,学生对教师讲的内容和板书,心中非常清楚。上课时可以不记或少记书上有的,着重记书上没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教师反复提醒的关键问题,从而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理解问题上。

二、预习的策略

首先应该通读全文,知道文章的大致内容,并标出自然段序号。还要让学生知道这篇课文是写景的、写事的还是写人的。通过确定了写作类别,更容易了解课文的内容。

其次,通晓全篇后,应该让学生根据课后的生字情况,画出文中的生词和学生认为很重要的词以及自己喜欢的词。可以把它们摘出来,写一写、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词的意思。有不会读的或者不懂什么意思的字词,在旁边做上标记,通过求学网或者课下请教教师来学习它们,加深印象。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开始进行第三步――再次读一读课文。在解决了生字词的难点后,这次阅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了解。学生如果还有无法解答的问题,则标上问号,明天课上教师讲的时候认真听,仔细想,通过课上听讲来消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