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儒家 生态伦理 思想

0 引言

人类经济的迅猛发展固然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和现在活着的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改善,但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不仅给人类的后代、也给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埋下了目前还难于逆料的隐患。这不能不使人多方反省和思考,寻求对策和出路,包括重温古人悠久的生存智慧。

这里所说的“行为规范”是指人们对自然界除人以外的其他生命及万事万物能做些什么和不能做些什么,指在人对待非人的生命和存在的行为上有没有、以及有那些道德约束和限制,这些规范连同直接支持它们的思想和精神就构成了生态伦理的基本内容;“精神实质”则是指使人们遵守这些约束和限制的、属于终极信仰层面上的根本精神和信念。而另一方面,这种精神信仰又很可能不仅仅是支持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的,同时也是支持人们对他人及社会的态度和行为的,即它可能同时也是一种全面的伦理学、人生哲学或者宗教信仰,是有关人的整个一生和所有生命的根本意义的精神信仰;“生态智慧”则是指与上述两者,尤其是与行为规范有关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做的充分认识和睿智选择。

1 顺应自然、禁弛有秩的行为规范

古代儒家所主张的生态伦理行为规范可以简略地归纳为主要是一种“时禁”。作为一种关注人间社会的维持和人类的普遍生存、而不仅仅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学说、古代儒家学说不是普遍地禁止或绝对地非议杀生——猎兽或伐树,而是认为人们有些时候可以做这些事,有些时候不可以做这些事。人的生存固然离不开自然物,人在自然界也居主体地位,但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它们做任何事情。在此的要义不是完全的禁欲,而是节制人类的欲望。《礼记》“祭义”记载说: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又《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我们可以注意这些话对时令的强调,以及将对待动植物的惜生。不随意杀生的“时禁”与儒家主要道德理念孝、恕、仁、天道紧密联系起来的趋向,意味着对自然的态度与对人的态度不可分离,广泛地惜生与爱人悯人一样同为儒家思想中的应有之义。”

这种“时禁”的另一面自然是“时弛”,但我们注意到,它所直接根据之“时”与其说是以人为中心,按人的需求来安排的,而毋宁说是按照大自然的节奏、万物生命的节律来安排的,亦即按四季来安排的。人固然也在这大自然之中,同样服从这同样的生命的节律,但是,人又毕竟通过文明的各种创制有了一些超越自然制约的可能,人的需求和自然与其他生命的节律有了差距。

对这些“时禁”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它们主要是一些禁令,是施加于人对自然的某些行为的禁令和限制,不包括诸如现代社会如何采取一种补充、矫正性正义的积极搭救,以及如挽救濒危物种的主动行为,也不包括与动物建立某种忠贞、信任关系的命令,它基本上是一些消极性的限制。第二,它虽对人的行为施加了某些限制,但限制的范围并不很大,并不是全面禁止,而主要是时禁:在春夏生长季节和动植物幼小时的禁令。这些措施在今天的环保工作者看来是相当弱式的,但也要考虑到古代社会也远没有今天这样的生态危机,那时的人还相当程度上自身就处在一种生态相对平衡的自然链条之中。第三,这些禁令看来不仅是对下的,也是对上的,不仅是对民众而言的,也是对君王而言的,甚至可以说,更主要地是约束君主。甚至提出了对君主的严重警告:如果他们做出了诸如坏巢破卵、大兴土木这样一些事情,几种假想的、代表各界的象征天下和平的吉祥动物(凤凰、蛟龙、麒麟、神龟)就不会出来,甚至各种自然灾害将频繁发生,生态的危机也将带来政治的危机。最后,我们可以设想,在儒家那里,在行为规范的方向上,除了人类之中的由父母、兄弟、夫妻、家族到朋友、邻人、乡人、国人、天下人这样一个推爱的圆圈,在人类之外,还有一个由动物、植物到自然山川这样一个由近及远的关怀圆圈,前一个圆圈又优先于后一个圆圈。

2 “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精神实质

儒家生态伦理的精神主要是一种“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这种精神并非儒家所专有,而是古代中国人一种悠久的生活智慧和对宇宙和自身认识的凝结。《庄子·齐物论》中一段著名的话:“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同一。”就表明了人融自然从自我得道的一种精神境界。

儒家从大人、圣人,从人格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境界来论述人与天地的合一。而从人性,从人生之初的善端来说,人与天地也是相通的。故孟子提出由人要由“尽心”、“知性”而“知天”,以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人只有如此,也才能称之为“人”,在此人是主动的,但却不是僭越的。一般在这样的场合,亦不专提“天”,而是说“天地”。单提“天”时有最高主宰,规律或命运的意思,而说“天地”则一般是指包容万物的大自然。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并提出一种“天人感应”的理论,宋儒进而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出一套精致、全面的宇宙哲学和人生哲学系统。

鉴于当代生态哲学中的争论,我们如果问:古代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什么为中心?是人类中心还是生态中心?从前面的叙述看,儒家行为规范方面是紧密联系人事或主要考虑人的利益的,乃至具有强烈的政治劝诫的意味;而其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思想也并不是独立的宇宙哲学,它是与一种人生哲学联系在一起的,并以后者为重心的道德理性。

3 天人同源、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人既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又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总是集中表现在人的发展上,如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提高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等等。但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基本条件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说明了天地人之间法则的相通,而这种法则并非以人为依归,而是以天地、自然为依归。儒家认为,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在本源上是相同的,自然与人类也是平等的关系,正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因此,儒家主张,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并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让宇宙万物“自足其性”,自然地得到发展,而不横加干涉;人类与天地万物共生共存,就应与天地万物保持和谐。这样,才不会扼杀宇宙的生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对自然界过分掠夺,势必危害人类自身。儒家文化还把万物是否“皆得生息”,也就是环境是否处于自然状态看作是否富足的标志,“天以万物悉生出为富足”,非常强调保护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应该说,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进行过分掠夺而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造成的,它正在破坏着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矛盾状态,维护生态平衡,解决人类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我们当然要依靠今天的高科技手段,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先秦儒家;个人主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本文的选题源自于本人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的一些思考,结合了对先秦儒家文化的一些研究成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更多的使用国外的一些教育思想和教学案例。而在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个先进理念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研究的课题鲜见。特别是在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理念时,不能很好的将我们社会的文化融入进来。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讲说服力较弱。《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因此,认真解读儒家伦理中包含丰富的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本文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老师提供教育教学的资料,也为开展此工作的教育部门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一、性善论的人性平等观

性善论的人性平等观是每个人在社会中平等参与社会分工和进行职业的前提条件。职业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对儒家“天爵”思想的一种践行。著名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专家程社明博士认为:职业是个人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职业为人们参与社会活动、从事社会活动、进行人生实践提供了基本条件,从多方面决定了个人的特征和境遇。人的职业生活使从业者进入一种社会情境,这种社会情境因职业的异同而不同。[2]由此,职业就成为使人担任特定的社会角色,形成一定行为模式的条件。职业满足了个人的物质需求。每个人在生存,必须首先满足物质需求,维持基本的物质生活。

自人类进人文明社会以来,构成人的现实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从本质和结果来看,其实都是不平等的。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现实的政治经济制度彻底解决了人与人在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所有人在人性上平等的思想,往往就代表着维护个人独立价值和权力的文化心理诉求。早期儒家的性善论其实就包含着人性平等的要素。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皆有之的“四端”或“良知”“良能”。也即“善”的本心本性。人人身上皆有天然尊贵的“天爵”,这既可以说是天命之性,也可以说是天赋予每个人依照天性而存在于世的权力。

职业是个人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是个人生存和维持家庭的物质基础。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最重要形式,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人们的职业和生产劳动是紧密相连的,因此人们总是通过某种形式的合理合法的职业来进行劳动,创造物质财富,以获得其生存和发展的必需的生活资料,维持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基本需要。换句话说,人们参与社会分工既是人的“天爵”,也是个人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

二、“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职业为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提供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需求包括:安全需求(安全、舒适、安宁及自由)、友爱和归属需求(与人交往、爱和被爱)、受尊重的需求(自己的人格、工作成果受到尊重)、求知的需求(理解原因)、求美的需求(享受美、被欣赏)、自我实现的需求(发挥潜能即实现富有意义的目标)、“天人合一”的境界(与自然和谐)。[2]

1.职业能使人获得非经济利益,例如名誉、地位、权力、各种便利以及友谊、交往等,是个人获得心理满足,达到“乐业”的境地。职业类别、职业环境和职业中的个人等级(如局长/董事长、处长/总经理、工作人员/工人),就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人们在职业问题上的努力和奋争,构成人们在社会的分层中向上流动。

2.职业是个人发挥才能的手段。人们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类别的工作,不仅要求人要有一定的素质,还要能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并成为促进人的才能和个性发展的手段。由于每种职业都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内容和形式,这就必然对从业者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当这种工作能够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与完善时,给个体带来的是身心的健康和愉悦。随着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

3.当一个人把做好某项职业作为自己一生的理想和追求时,他找到了自己的事业。通过从事自己的事业,他进入一个社会劳动分工的体系之中并参与其活动,并能够在这个体系中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实现其人生价值,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个人尊严和自由意志不可剥夺――寻找职业锚的人格条件

职业锚(Career Anchor)是指个人在不得不作出职业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和价值观。职业锚是个人经过搜索所确定的长期的最佳的职业定位。一个人的职业锚有三部分组成:(1)自己认识到的自己的才干和能力(以各种作业环境中的实际成功为基础)。(2)自己认识到的自我动机和需要(以实际情境中的自我测试和自我诊断以及他人的反馈为基础)。(3)自己认识到的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以自我与组织和工作环境的价值观之间的实际状况为基础)。[2]

这一概念是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研究院毕业生的纵向研究演绎成的。他揭示了人们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和自我认识的深入,在做职业选择时趋于稳定的那部分因素。“锚”是指抛到水底可以使船停稳的器具,“职业锚”因而是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看法,他是自己的才干、价值观、动机经过自省后形成的。职业锚可以指导、约束或稳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职业锚的确定必须建立在个人具有坚韧的独立人格和个人意志基础上。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个人尊严和自由意志不可剥夺。可见理解儒家伦理思想有助于我们寻找自己的职业锚,确定自己的人生定位。

基于人性平等、人皆有“良知良能”的思想,先秦儒家伦理思想比较强调个体人格的尊严与个人意志的自由,认为个体的人格尊严和主体独立意志不受侵犯,不容亵渎在他们看来。尽管有的人会因为客观条件和外在境域的影响而“失其本心”,但从人性皆善的普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有与天命相通的良知良能,只要反求诸己,就能够对事情做出正确判断,也有权力对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每个人依据自己的良知良能和本心本性做出道德是非判断和选择,乃是个人天然的权利,任何他人和组织都无权加以剥夺这就是儒家所谓“匹夫不可夺志”这里所谓匹夫之志,就是指的个体的独立意志。这种独立意志是人的尊严和精神自由的体现,是不容被剥夺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对个人独立意志与尊严的强调和肯定。

四、道德实践取决于个人道德自觉

个人职业发展能否成功,在一定条件下取决于个人的道德素质。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个人职业发展就是个人的道德实践。这种道德实践能够取得成功还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自觉性。麦金太尔认为,善的获得依据参加那种特定的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才可能识别和判断,缺乏相关经验是无法判断的。也就是说每种实践活动都拥有它的内在利益。麦金太尔还认为,这种内在利益实在追求这种实践本身的卓越的过程中获得的。[3]职业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其内在利益是促进个人不断思考他的人生,最终走向理想的心灵归宿。

先秦儒家强调“为己之学”,“为仁由己”,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儒家之学是以个人为出发点,也是以个人为归宿,最终是要让每个人自主地发展为“成人”。因此道德的实践说到底是个人的自我完善,有点类似于西方基督教的自我救赎。故道德实践需以个人的道德自觉即“自得”为基础。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先秦儒家强调在自我体悟、反求诸己的基础上的道德自律,而不是把道德标准强加于仪。在孔子看来,即便有通行的道德规范,但个人的道德行为,最终还是由他自己选择,取决于他自己内心的“安”与不“安”,也即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自觉和自律,别人无法强迫,也不可以强迫。

因此,在职业过程中,能否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道德要求加强自身的道德约束甚为重要。

五、个人言行出处独立自主――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

根据职业生涯发展领域专家的观点,一个完整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目标确立、实施策略和反馈评估等五个环节。其中第一个环节就是――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前提。只有深刻地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才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准确的把握和合理的规划。没有建立在自我评估基础之上的职业生涯规划,既不现实,也缺乏可操作性,很容易中途夭折。

自我评估的主要内容是与个人相关的所有因素,包括兴趣、个性、能力、特长、身体状况、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情商以及潜能等等。通俗地说,即弄清楚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值得留意的是,在自我评估中还应当借鉴他人的意见,即“角色意见”,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客观、中肯的评估结论。

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必须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职业生涯在人的一生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生价值能否得到充分的体现,间接决定了生命内容的精彩抑或平淡。职业生涯的规划,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它关乎个人的前途与命运。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必须在人格上是独立的,能够充分的认识自我。

《孟子》一书中谈到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四个人对待七仕的不同态度,对什么情况下去做官,什么情况下不做官或者辞职,这四个人的态度大不一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都是根据自己个人的独立判断,自主决定自己的言行出处,自主选择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凸显了自己鲜明的个性。这样一种独立自主有个性的人生,正是孟子所赞赏的。孟子认为君子在仕途上应当有自己的立场,鄙视那种总是遵循“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他认为君子应当坚持自己的立场和理想,不必在乎别人怎么看,不必害怕别人不理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儒家伦理思想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给出了很多启示。本论文的完成也给了我进一步的思考:今后要加强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作用的研究。相信也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方向。

最后,感谢于民雄老师在关于人生问题的思考方面给我的启发,让我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哲学问题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

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范文第3篇

【摘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直在自觉或不自觉影响着社会人的道德行为,同样影响着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的形成和具体落地。民办高校,作为高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儒家思想和日常学生管理有机融合,是民办高校向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建设,值得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儒家思想 民办高校 学生管理 融合

从历史发展数据来看,儒家思想不仅对人们的伦理道德行为有着约束性,也能在社会与人的发展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作为民办高校,如何把儒家的思想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中,进一步的发挥学校整体优势,以更好地指导学校整体活动,提高管理经济效益,成为了民办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就儒家思想中的几个核心思想和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融合性做一些思考。

一、诚信义利观与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融合

诚信和义利,作为儒学两个重要核心理念,一直在实际生活中延用。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用现代的话来解释,也就是,人与人交往,没有诚信是无法立足的,一个人,要说到做到,不欺骗他人,也不要弄虚作假。孔子对义利的解释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义与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他说: “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其次,一个人面临义和利的冲突时,应该把公利放在第一位,私利放在第二位。“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论语・宪问》) ,而不能违背道德去追求私利。

由此可知,从古到今,诚信乃立身处世之本,义利乃是行事之法,一个社会,一个人均要以诚信为先,以义为重,利为后,几者相互作用,互通互进。随着这种观念在各行各业中的不断扩展,儒家思想的这种诚信义利观已经逐渐融入到了高校学生管理实际当中,民办高校也不例外,并且成为了高校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学校的兴衰与发展。民办高校的第一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不考虑学生利益,唯利至上,过于急功近利,反而会导致发展受限。因此,诚信是高校塑造自身文化的关键点,承诺学生的,就一定要实现,就算有困难,也要克服,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赢得良好的信誉和发展打下基础。

真正有远见的民办高校管理者都能善于吸取儒家“言行一致,先义后利”的思想核心,管理时做到诚实守信,以身作则,以优秀的服务意识来进行管理,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而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充分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防止学生在学习、生活、经济、就业等方面出现缺课、替课、作弊、弄虚作假、无信、拖欠助学贷款、随意毁约等诚信危机,警醒学生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大义。学校要把诚信义利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培养大学生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个人诚信观的提升,从而使民办高校在促进学生成才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更长远的利益和发展。

二、仁和观与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融合

仁和观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又一核心理念,也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儒家“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 、“贵和”的思想是一种早期的朴素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 。而儒家文化中“仁”的内涵就是爱人的意思。“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儒家经典思想中的“和为贵”, “天地之性人为贵”, “民为贵”等仁和思想,充分体现了管理的重点在人,只有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才能实现长久管理目标。

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以人为中心来开展的,所以,“仁和”的思想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思想的结晶,始终是我们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精神纽带,这种思想主张人与人交往应以仁爱为先,以和为贵,爱别人也就是爱自己,以此达到一种和谐,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一种美好追求。当然,这种“仁和”的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民办高校管理理念的形成。

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为了学校的良性发展,必须注重人际关系,把如何了解学生,关爱他们的思想生活心理,放在管理的首位;其次还要了解老师的工作生活需求,双管齐下,把如何激发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高效率地工作,促进学生高效率的学习生活社交,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当成学校整体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这也是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越来越强调人本化,人性化,把儒家思想中的“仁”与“和”的思想同学校管理发展良性结合起来,运用到学校实际学生管理中,把学校与师生的共同进步看得同样重要,把学生个人的充分发展作为学校良性发展目标的一个重点,充分了解师生的需要、想法和愿望,注重和引领政治思想教育,并进行具体实践。让师生积极参与学校的部分管理决策中来,真正发挥师生的主人翁作用。只有学校与师生关系都和睦了,彼此信任了,才能在对学生的学习、交往、管理等方面实现学校整体教育目的,实现教书育人、个人发展、学校发展的共同目标,才能提高师生和学校整体的生命活力和整体综合实力。

综上所述,可见儒家思想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能否融合,并且融合好,γ癜旄咝Q生管理的好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内涵及其丰富,其丰富的哲理,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同时,要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优秀思想,并且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使用,这对于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和学校整体发展来说,亦是如此。

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范文第4篇

吴霞(1989.08-),女,中国重庆,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资学院,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

摘要:自古以来,道德教育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备受重视,在丰富的德育思想遗产中,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亲亲”“尊尊”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了完备的思想体系,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对促进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初步分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内容、目标、价值进行简要阐述,并从德育主体、德育客体两个方面探讨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学校德育的现代意义,为解决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内容;目标;价值;现代意义

前言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引导我国文化前进方向,是我国道德教化的优秀范本,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封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过程中,曾一度强调塑造中华民族的国民性、铸就中华儿女的民族魂,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中国的正统思想,时刻警醒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先秦时期作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期”,其道德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当代德育思想提供了摹本。

1.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概述

1.1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相关概念界定

1.1.1儒家思想的含义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居十家之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狭义上讲,儒家思想是由孔子确立其基本思想格局,经由孟子、荀子改造发展而渐为成熟的思想体系;从广义上讲,儒家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儒家学派的思想,纵观中国历史,从西汉至清朝,无论是国家的正统理论,还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都是儒家思想占据着首要位置,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可见其影响之大,生命力之强,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等思想。

1.1.2先秦儒家思想的含义

孔子于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了先秦儒学,后经由孟子、荀子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先秦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其以伦理思想为内核,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高扬人本主义精神,是显赫一时的学说,经久不衰,至今都有深刻影响。孔子以“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仁”为核心,不断完善其思想体系;孟子继承并从内在心性方面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建立了以“民贵君轻”、“行王道”“制民恒产”为基本内容的“仁政”说,推动儒家文化继续向前发展;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言性恶,主张理天下以礼为本,礼法结合,形成了“隆礼尚法”的政治学说,他综合百家,改造儒学,丰富儒学。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1.2.1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思想渊源――“德”的思想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德”的观念。“在原始时代的早期和中期,并没有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德’的观念,甚至连美丑善恶的德行观念也是不存在的。”[1]周公是先秦思想史上公认的,明确提出政治之“德”的第一人,此后,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四端说,对“德”的观念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王能统治天下,被认为是“以德配天”,体现了对“天命说”的进步,不仅在宗法观念中闪耀着“德”的光芒,在政治观念中也强调了实施“德治”的重要性,第一次真正地实现了将“德”从天和祖先的意志中解放出来,用人性论来论证政治的合理性,从而将“德”的观念植入到人心。在先秦儒学德育思想中,道德作为一种精神性力量,其基本目标是维护统治秩序,主要体现出对自身的动物性本能和欲望的理性对待及规制上。

1.2.2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逻辑基础――“人性”思想

雅斯贝尔斯是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他在历史哲学中提出了著名的“轴心时代”说,他认为人类历史的诞生和精神的存在都与此息息相关。[2]孔孟荀都是从人性观出发对道德进行论述的,孔子认为人性是先天的,习惯是后天形成的,大多数人的天赋素质都是差不多的,由于人们后天所受的环境、教育和个人努力程度不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异,因此,实施道德教育是可能的,它对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仁”的外在表现即“爱人”,不管是“亲亲”之爱还是“泛爱众”,作为爱的形式,都是善的表现,由此,我们也可以讲,孔子所讲的性是一种趋于善的性;[3]孟子认为人性的善就如自然之水往下流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这也是“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依据,他以人性本善的视角讨论了实施道德教育的可能性;荀子在人性问题上坚持两个观点,即人性恶和化性起伪,区别于孔孟的人性善观点,他从性恶的角度阐述了实施德育的必要性。清代学者戴震曾就荀子的人性说提出,荀子的人性说实际上是主张人性可以通过学习而得以改善,而如果顺其自然就会成为恶。[4]

孔孟荀作为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其共同追求的内质是性善,虽然孟荀由善恶各为一端而言性,但最后在两者的契合点――善进行交互汇合,由此可见,善是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基础,同时,先秦儒家注重自我教育,他们认为实施自我教育的基点是内在的善性,道德教育必须依托于伦理善,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还是荀子的性恶,都从不同的层面论证了实施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2.3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基础――“礼”的思想

儒家的“圣人制礼作乐”的说法,认为“礼事起于遂皇,礼名起于皇帝”;“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5]儒家将“礼”归于圣人之作,更多意义上应该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孔子将仁的思想融进礼的发展,正式提出以“仁”作为礼的精神实质;孟子继承并发展其思想,充分尊重礼,并将礼提升到人生之道的层面;荀子从礼的起源、功能和本质等方面,全面阐述了礼的思想,他坚持“以礼治国”为本位,“隆礼”成为荀子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孟子和荀子的完善下,中国礼文化的雏形得以丰富和发展。“如果说周礼主要体现为一整套模式化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礼论则是在这一政治制度和行为规范日趋瓦解的历史境况中,挖掘和增强了礼的内在精神价值,将礼的制度典章提升到思想学术层面,实现了礼的理论化、意识形态化。”[6]

2.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之特质

2.1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基本内容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作为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重新全面的梳理其基本思想,把握儒家思想的脉络,能够更好的再现儒家德育思想智慧的光芒,为我国德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2.1.1“仁”为内核的德育思想

先秦儒家围绕“仁”的思想,以不同视角和层面,对“仁”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形成了以“仁”为内核的理论体系,丰富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泛爱众,而亲仁。”[7]先秦儒家的道德楷模是圣人,现实社会的道德模范是仁人,“仁”的根本出发点是指人必须有真性情,并且要通过道德范畴来展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礼”的实施是“仁”的要求;其次,“忠”、“恕”是“仁”的体现;最后,“恭、宽、信、敏、惠”是“仁”的内在要求。

2.1.2以“隆礼”为特征的德育思想

《荀子・大略》载:“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8]意思是,君者所以能为王,主要在于隆礼尊贤,荀子对礼的发挥在先秦儒家中处于极高的位置,他人伦秩序和社会规范的角度论礼,还直接提出礼是一个国家存亡的关键,“礼”是先秦儒家重要的道德内容,也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礼”强调的是整体的社会秩序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故而“礼”的基本精神首先应当是秩序精神,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与“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礼”是“仁”的外在体现,是“仁”的范本;“仁”是“礼”的核心,是“礼”的灵魂。

2.2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价值

先秦儒家把道德与政治紧密联系起来,认为道德教育是一种统治手段,它和政治、法律处于同等地位,道德教育的成败决定了政治上的得失、国家的兴衰,道德建设是政治上清明、天下大治的前提,因此,孔子提出了“德治”学说,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说,国君如果采用道德教化的办法治理国家,他就会安于自己的位置,臣民就会像众星拥戴北极星一样去拥戴他。孟子认为道德对社会生产生活具有决定性作用,他认为德育是“保社稷”、“保四海”、“保四体”的基础,道德教育是与国家存亡、个人安危紧密相连的,其它任何东西都无法与社会价值相比拟,进一步对孔子的道德政治价值论进行了升华。荀子认为法家虽能攻伐天下,兼并天下,却无法治理天下,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是以道德教育为根本大计,道德教化是巩固国家、维护统治的利器。

3.儒家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儒家思想作为一种封建意识形态,稍显陈腐老套,与现代社会追求的意识形态格格不入,但是,儒家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主流思想,它从一定程度上积淀了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道德实践中独特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包含不少真理性的颗粒,我们在寻求发展时,应批判性地继承和创设式吸收这些精华成份,这对有效解决当今的学校德育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德育主体的意义

3.1.1继承德育至上思想

先秦儒家特别重视道德教育,认为德育是天下大治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国家和社会的兴衰,因此,他们都坚持以德育为根本,这个优良传统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夯实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并不乐观,其面临着就业压力、升学压力、社会需要等多方面原因,各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屡禁不止,地方和部门的领导没有真正担负责任,对德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放任其发展,使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受到了巨大的牵制。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渗透德育思想,坚持德育至上。

3.1.2弘扬儒家仁爱精神

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先秦儒家十分推崇孔子的“仁爱”精神,指出这种仁爱精神更应该体现在一名合格的教师身上,他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爱,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现代社会“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9]弘扬儒家“仁爱”精神,体现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上,主要有以下几点:“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诲人不倦”。

3.2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德育客体的意义

3.2.1塑造现代社会理想人格

历代文人墨客都努力探寻儒家理想人格,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格局,蕴含在儒家理想人格中的精神价值,以其超越性深深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走向,儒家理想是东方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一种做人的标准,更是一种人生的目标,儒家理想人格为我们确立现代社会理想人格提供了现实价值,首先,现代社会理想人格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再次,现代社会理想人格应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最后,现代社会理想人格应具备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今天,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当代学校德育教育中,更应大力弘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握其思想内涵,具有坚韧的人格。

3.2.2指导青少年加强自我教育

所谓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以社会发展及教育者的规范、要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内化、自我调控等一系列主体性思想转化活动,以提高自我品质,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品质。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中一直秉持这样一个信念,即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不断进取,就能达到既定的道德目标,实现既定的道德理想,因此,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是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指导方法:首先,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高度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成长、一切学识、一切发展都来自内部,教育的作用在于对这种发展进行引导和指导,使其有所成效。”[10]一切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教育对象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否则任何教育都不能顺利展开,都会流于形式;其次,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我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主动性,提高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以减少盲目性;最后,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要学会勇于直面自己的缺点、错误,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提高道德修养。

结论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国德育实践任重道远,德育现代化面临着不断地冲击和挑战,德育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推陈出新,捕捉德育发展最佳时机,通过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进一步的剖析理解,批判地加以吸收与借鉴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中优秀的德育文化资源,将对于有效解决德育问题、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作者单位:1.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资学院)

参考文献:

[1]晁福林:《先秦社会思想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5页.

[2]雅斯贝尔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2页、66-67.

[3]任剑涛:《伦理政治研究一从早期儒学视角的理论透视》[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142页.

[4]孙伟:《重塑儒家之道一荀子思想再考察》[M],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页.

[5]孔颖达:《礼记正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世界书局《十三经注疏》本,第1229页.

[6]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7]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8]北京大学注释组.荀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诗歌 意象 翻译

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传统的诗歌翻译过程当中,翻译者主要是从诗歌的语言学途径、文化途径以及诗歌的诗学途径这三个主要途径进行翻译研究的。但是,在诗歌中蕴含有大量的独创的意象,这些意象是作者思想内涵的体现,是语言文化的精髓,对整个文学作品的成功表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要充分地结合古典诗歌的语言和文化来对诗歌作品进行翻译,特别要注重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过程当中的意象翻译部分。

一、诗歌意象翻译的主要原则

许渊冲在其所著的《谈唐诗的英译》一文中明确地指出,对唐诗的翻译要尽量保留诗歌的本来面貌,尽可能地保留诗歌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在诗歌的三美当中,最为重要的是诗歌的“意美”。因为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两种语言在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等差异,很难达到诗歌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完全翻译。所以在翻译的过程当中,想要充分地考虑到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尽可能完美地达到原诗的准确翻译。由于汉语与英语在发音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中文讲究抑扬顿挫,在中文中包含着四个声调,这四个声调基本上组成了中文的所有词组。而英文与中文的发声有着很大的差异,因为英语是多音节的词汇,所以英语单词在发音过程中有着上千个音节。在诗歌的格律押韵上,汉语诗歌的格律押韵主要为“平仄律”,而在英语诗歌的格律押韵主要是“轻重律”。在诗歌的翻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翻译人员如何用系统简洁的语言来实现诗歌的源态翻译,努力用不同的语言种类来展现诗歌原本所表达的“意美”和“诗境”。在诗歌的翻译过程中,“音美”和“形美”都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是诗歌的“意美”所表达的是诗歌的深层次的意思,每个人对诗歌的“意美”都有其不同的理解。“意美”被人们称作语言背后的语言。所以,翻译人员需要对两种语言结构都要了解,对于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世界进行融合,寻求其中的共通之处,才真正能够达到诗歌的意象翻译。

在中国,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比较讲究意境美,在这些文学作品当中最能够体现意境美的非诗歌和散文莫属。这些作品的意境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体现作者当时的心情。意象的表达具有极其强烈的表现力,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和思想进行物化,可以把自己的思想融合到客观事物当中。意象是展现诗歌魅力的主要表现方式,是评价一个诗歌文学价值的主要评判标准,体现出诗人的主要风格特征。

二、古典诗词中意象的英译策略

在中国的古代诗词中,词汇具有超脱语法规则束缚的极大自由。这种特点使得中国古典诗歌可以呈现出必要的事物和意象,不用或者很少进行加注和注释。然而英语词汇则是抽象的字母构成的语言符号,严格的语法规则使得具有缜密细致、分析演绎的特点。因此,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的时候必然要受到英语语法规则的种种限制,比如名词和代词的数和格,动词的语态和时态等等。如果在古典诗歌的翻译过程中没有及时处理好以上的问题,那原诗中的意象就会损失大半,甚至是“味同嚼蜡”了。

(一)直译数字法

此种翻译策略主要适合诗歌中一些数字意象。由于安于古典诗词和英文诗歌中都有运用模糊数字来渲染气氛或者进行夸张,那么进行直译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比如: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Be sure to seize the night and day.

在例句中,“一万年”直接被翻译成“ten thousand years”。可以说在意、行、神三个方面都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但是,对于模糊数字的翻译并不是仅仅局限于直译,另外还可以采取省译、减译、增译、和改译等多种方法,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将模糊数字运用好。

(二)典故加注法

古典诗歌的翻译几乎很难做到完全对等,一方面是由于中西方的语言差异;另一方面是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古典诗词简约、委婉、含蓄的问题特征决定了典故、隐喻等修辞手法的广泛运用。由于对典故的理解有障碍和知识的空缺,翻译经常采取忽略的态度,然而谨慎的翻译工作者一般采取加注(加注和尾注)的方式加以说明:比如李商隐的《乐游原》就被许渊冲翻译成为:

On the Merry―Making Plain

加脚注:

“The merry, ― making plain,situated to the south of the capital (present--day Xi’an),was the site of the tombs of five emperors of the Han Dynasty”

说明“乐游原来是位于首都(现在的西安)东南面,是汉代五位皇帝的陵墓所在的地方。虽然并没有完全传达出原诗中的文化内涵(乐游原即是乐游苑,地方名,长安城的最高点。汉献帝曾经在此建立乐游庙。每年的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很多人都登楼赏玩。到了唐代,就变成为乐游原),并且翻译得很笼统,不像地名,,但是童谣表达了主要的含义――古代遗址,游玩之地。对于典故的加注,可以弥补原来意象的缺失,使译文读者对原文可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文化空缺转换法

对于古典诗词中隐喻和意象的翻译,很多译者都采取转换的办法。比如把“黄花”转换翻译成“chrysanthemums”,“红豆”翻译成“love seeds”。原因就在于:汉语中的黄花和红豆都属于有特殊文化含义的蕴涵词,汉语读者很容易发生联想,但是英语读者却很难从“yellow flower”与“ red beams”中获得丰富的想象。所以,对于意象的英译,有必要进行不同的转换办法,所以译者也会采取不同的转换策略。所以,这种顺应语境的转换翻译就会减少对原文的误解,加深读者对原诗的理解。

(四)意境释译法

一首令人称颂的诗歌,往往是意中有境,,情景交融,境中寓意,读者读后沁人心脾,耐人寻味。刘禹锡曾经说过:“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和梅尧臣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都是在说明竟境是一种含蓄美、朦胧美和模糊美。译者和作者神思契合,译者之“我”与作者之“我”浑然一体,才能再现原文的“意”与“境”。不然,译者就会局限在原文的形式之中,译文也将会貌合神离,韵味全无。对于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原诗中作者通过“珠有泪”、“玉生烟”等意象来抒发自己的哀愁和纯洁,原文里的含义非常模糊,对诗文的解说更是历来众说纷纭。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的意境,感染读者,给读者留下了无尽想象的空间。各种译本都采用了释义的翻译方法。

三、结束语

诗歌是中国古老的文学艺术,其中包含着众多的意境。对于诗歌的英译工作,我们要灵活运用,使译文能够更加生动传神地传达出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叶洪 论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对等,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1999,3

[2]谢天振 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王东风 文化差异与读者反应――评Nida的读者同等反应论[A].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谈《论语》理想人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

江西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工处刘文萍

摘要:通过深入研究《论语》可以发现,孔子追求的理想人格,其实并不是后世儒者所称道的“圣人”,而是“君子”。“君子”,既是孔子《论语》中的主体,更是孔子《论语》的理想人格追求,这彰显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理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君子 实现价值

君子人格的理想构建,即基于对“礼”的合理性与“仁”的主体性的价值认同,通过道德的修养去完善人格,是人在思想和行动上达到对“礼”的自觉维护的一种预期。立足于现实生活实践,完成对君子人格的模式设计和对人的现实人格的价值提升,即是孔子《论语》思想的基本点和着力点,也是其所能够引领儒家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和民族精神前进方向的深层原因。《论语》的理想人格我们应该从中批判地继承,使之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一、对《论语》中的理想人格进行批判地继承

儒家思想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一直都是占据主流地位的,一直以来儒家思想体系都是作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都通过它来作为思想教育的工具。《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而且可以看作是儒家的文化形态逻辑上的起点,其中有着深刻的人文精神与丰厚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其中在塑造人的理想人格,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李泽厚先生曾在《(论语今读)前言》中讲到:“我至今读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儒学在塑造、构建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

在《论语》中,孔子理论的中心就是仁,通过仁提出了不同层次的人格修养的思想,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有恒者、善人、贤人、惠人、成人、士、君子、圣人。这些对当时的士阶层提供了立身行事的准则,同时也对儒家乃至中国文化人格理想思想的构建,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延伸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在《论语》中所强调的“君子”的理想人格已经在数千年历史下根植到中国人的灵魂深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人施加影响,使其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下研究人格标准,进行批判性地继承变得非常有必要。

二、理想人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价值

(一)“君子”型理想人格内涵

孔子所塑造的“君子”型人格是一种能达到“修己以安人”人格,这种人格包含着两个层面:首先是圣人,圣人是孔子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圣人就是道德、智慧与功绩都至高无上的完美的人,其次是君子,君子是道德品质高尚,在精神上有着很高的境界,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两个层面之中,孔子最为极力倡导、推崇和不断追求的理想人格典范就是“君子”,因为“君子”是更符合现实的理想人格,而“圣人”则是人们对理想人格想象中的最高境界。所以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在《论语》中前后“君子”这个词汇出现过100次以上之多,通过《论语》中的一些对话,以及对君子与小人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论语》对“君子”的一种理想人格勾勒,给我们呈现出君子的文质彬彬,君子的乐而忘忧,君子对仁义礼智信做到极致的一种修养,有仁爱的广阔胸怀,有中庸的处世准则,有严谨的礼仪规范。总之孔子倡导的“君子”的理想人格是一种由内部的思想意识到外部行为的表现。

(二)“君子”型理想人格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与“君子”型“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所追求的都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个体发展,其次是社会进步。所以从这两方面以批判性的态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君子”型理想人格的价值实现,继承有价值的根本精神。

第一,“君子” 型理想人格的个体价值体现。一是有助于激发人的精神动力。“君子” 型理想人格,希望人能自强不息,坚忍不拔。《论语》中就有所体现: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些话都是在弘扬人的主动意识与进取意识,将这样一种积极的精神植入于人的思想中,对于激发人的精神动力还有主观能动性有很大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帮助人们战胜挫折。还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个体人格。

第二,“君子” 型理想人格的社会价值体现。一是政治价值,提供了丰富的治国安邦的政治伦理精神。“君子”型理想人格的特点是“内圣外王”,把自身心性的修养体会所得,推广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仁政礼治,行道于天下中。“以天下为己任”,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外作为君子,要重视德的完善,这样对以德治国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第三,“君子”型理想人格的局限性。由于孔子所处的时期,生产力落后,人们对社会和社会关系的认识水平有限,“君子”型的理想人格也受到影响,所以在今天不是完全能被适用。一是建立在道德理想状态的理想人格,只能是少数具有高度道德自觉的人的理想人格,过多关注道德价值的合理性,而忽视外在的方式方法,价值理性突出但是工具理性不足,所以只具超越性,不具现实性,二是这种人格是建立在血缘亲情之上,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三是“君子” 的内在道德修养强调的是“私德”而缺少“公德”,在政治上更多强调“人治”,而不是“法治”,不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三)《论语》理想人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论语》中关于“君子”型理想人格的塑造所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有很多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地方,尽管在当时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粗糙,但是也有很多合理的地方,我们应该对合理的地方肯定并且发扬,提高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君子”型理想人格的分析,对我们现如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如何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都有很大的帮助,以“君子” 型理想人格丰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用这种儒家的“君子”型理想人格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传统经典在整个民族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总结:

我们要以“君子” 型理想人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用先进的意识形态对人们施加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是真诚接受与自我改造,在这一点上,传统的儒家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行动及效果上都证明了这一点。强调人的自觉修养,正是孔子在塑造理想人格中对于君子的要求,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巩固思想政治的成果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赵行良 孔子的理想人格论及其当代价值[J]. 船山学刊, 1998,02

[2]杨谦 理想人格与成人之道――孔孟人格论再议[J]. 道德与文明, 2004,04

[3]吴威威 近年来国内关于公民道德的研究综述[J]. 道德与文明, 2005,03

[4]汪凤炎 郑红 孔子界定“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十三条标准[J]. 道德与文明,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