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美术教育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开始的时候,笔者也比较推崇多媒体的大容量和直观性,但是随着多媒体应用的普及,看到学校举办的多媒体优质课大赛,听过好多教师的多媒体教学,结合自己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实践经验,笔者对多媒体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和反思,开始思考多媒体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在这里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多媒体技术融入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技术,而这些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出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清晰直观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带来了优美的视听享受和新鲜感。其独特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化”的主体演示功能,使一些传统手段下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生动、形象、新颖、直观地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愉悦中感知意,感悟情,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在语文课上获得的信息量也大大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也相应产生了,这些都是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的整体思路会比以往更加清晰,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认识、理解、把握语文课堂所讲的内容。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会大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解放,真正达到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同时,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对每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往往倾注了多名教师的心血。在完成课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不断的交流和探讨,通过大量的信息筛选工作,制作出如投影片、录像、动画等形式的课件,这个过程使得每位教师会有更多、更高层次的收获。
二、目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或问题
多媒体教学优势显而易见,然而在课件制作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育手段先进,教育思想落伍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育技术的应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一些教师只是借助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的外衣,却仍然墨守着传统教育的陈规,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之风依然我行我素,只不过是将“人灌”变成了“机灌”,换汤不换药。
2.公开课必用多媒体,华而不实
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明显优点,因此 “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普遍存在,这也无可非议,但是有的课件只是“绣花枕头稻草芯”,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得不到体现,有的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样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选择媒体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然而很多人恰恰违反了这一原则。
3.视听代替朗读,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受限
多媒体课件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兴趣,但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运用多媒体的语文课上,很难或者很少再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了。高中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况且有的文章是非读不能明其真谛的,只有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才更容易使学生感受文学形象,揣摩作品语言,领悟作品的艺术价值。语言的朦胧、模糊美如果用具体、生动的画面去代替,会破坏作者给我们创设的美妙意境。
4.教学按部就班,学生思维受限
由于每个课件的程序都是预先设计好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就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随机性很大,师生们在分析、探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课堂上得出的结论,有时不能和课件设计的结论完全吻合,甚至会有全新的见解。可是,有的教师为了把讨论引导到自己设计的答案上来,往往会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答案的单一性使原本丰富活泼的课堂变得简单划一,这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理念背道而驰的。
教师教学行为是重要的隐性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从教师的形体语言中,包括板书、目光交流、教学仪态等,学习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做人的风格和做学问的钻研精神,从而受到思想情感、人格和治学风格的影响。在多媒体教学方式下,由于教师教学行为明显减少,没有情感的大屏幕成为教学的主角,自然地减少了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效果,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熏陶。
5.多媒体技术使用不当,课件设计质量不高
有些问题不是多媒体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使用不当的问题。如将讲稿变成电子教案,课堂教学照着电子教案念;直接利用引进课件,不加选择、改造,与自己课堂设计不符或是相去甚远;过分依赖多媒体,精力集中于鼠标操作,忽视屏幕投影效果与学生反应等等。
有的课件设计缺乏科学性与艺术性,如字体过小、数量过多、色彩花哨、屏幕背景颜色与文字颜色、图形颜色不协调,人为地导致屏幕的可读性降低;课件内容重点、难点不突出,缺乏条理性,华而不实;一味追求动画及声音效果等等。
这些都会淡化上课的内容,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南国农先生强调:“重视多媒体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是完全应该的、必要的。但是,如果认为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取代其他教学媒体,可以取代教师,只重视研究计算机多媒体的教育应用就行了,不必再去研究其他媒体的教育应用。如果有这种认识,那就是有问题的,不正确的。”
因此,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传统教学的即时性与动态性巧妙结合,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适时地用,适当地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辅代主,代替文本阅读,代替教师讲解,代替课堂交流,代替学生讨论,让多媒体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探索 美术教育 辐射作用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002
由于高考,高中美术教育依然是不被重视的,尤其是在农村,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更是一个薄弱环节,其根源还是认识不够。为了改变这个现状,落实国家对高中美术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推动新课标的全面实施,我们根据“龙头带动促发展”的基本发展规律,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经过仔细分析和充分论证后,大胆提出了“发挥示范高中美术教学辐射作用的实践探索”这一研究课题,着重从实践中去探索龙头学校即美术教育示范高中发挥辐射作用的途径和效果。
示范高中美术教学,是指在美术教育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的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学。我们姑且称之为“辐射源”。其产生的辐射作用,是指以示范高中美术教育为美术教育发展的基点,通过其较强的师资、较好的设备、先进的理念、领先的教学方式、较好的教学效果、丰富的教研成果等资源优势,去影响和改变其周围的普通高中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提高美术教师素质,带动和促进周围普通高中美术教学工作,推动高中美术教育的均衡发展。下面谈谈发挥示范高中美术教育辐射作用的途径。
1 共研备课,发挥辐射的指导作用
组织辐射源美术教师与辐射对象美术教师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实现其教学水平的提高。其集体备课的流程为:辐射源美术教师主讲――集体学习研讨――模拟教学实践――反思交流――生成优案。
一是在共研中提高。在一次一次的集体备课的活动中,从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课程安排、备评价、备前次的得失等,在每一个环节交流探讨的碰撞中,既实现了辐射源发挥辐射的指导作用,又实现了美术教师教育素质的共同提高。
二是注重课标的解读。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育教学的依据,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为教学工作提出了基本方向和基本要求。正确解读并细化课程标准是探索有效教学的主要路径之一,是切实提高教学效益的基础性工作,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老师们真正体会到解读课程标准的价值。通过对课程标准的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其要求和意义,使教学目标的续写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法。
三是坚持用活教材。对于美术学科来说,教材并不唯一,尤其是在农村,教材更不能唯一。因为农村有更丰富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有更鲜活的美育教材,有更丰富的乡土材料。要能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整合有效的资源,对课程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走殊途同归之路,这就是最好的发展方向,其收效也是非常好的。经过实践,实现辐射对象对课程理解的质的飞跃。
四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不是一句空话,它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带领辐射学校的老师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紧紧围绕“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三个主要问题,立足学生的“学”,来规划教师的“导”;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上,要求学生对身边资料进行搜集和思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联系生活;在情境问题的设计上,立足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注重问题的梯度性、层次性和开放性,达到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目标。
五是强化美术活动的育人功能。育人是美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所谓“育人”,就是要培育高素质的人。也就是说,通过美术教育的各种活动,训练学生观察的眼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培育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发展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育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兴趣、动机、理智品质、意志力及丰富的高级情感,塑造孩子的性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气质,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让学生能正视现实悦纳自己,增强学生的心理耐受力,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在美术活动的探讨中,既训练学生的竞争意识、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又让学生认识并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既培育学生接受他人、善待他人、理解他人的心理素质,又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学到坚持己见、说服他人、容忍他人意见和进行妥协的种种技巧,将竞争意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的组织协调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进取心理、相容心理,克服和矫治固执、孤傲、封闭、多疑心理。
2 定期讲座,扩大辐射的影响力度
组织辐射源美术教师每一季度到辐射学校举行一次经验汇报、专题报告等讲座活动。美术骨干教师成长的历程也是一种有价值的可利用的资源,将其成长的过程挖掘出来,对辐射对象或其它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和专业水平的提高都有借鉴意义。将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研究成果或独特的认识、个人经验以讲座、专题报告或经验汇报的形式展示出来,从理论与操作两个层面同步实施,齐头并进,形成较浓厚的研究氛围,不但能开阔辐射对象的眼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更能提高他们的研究意识和研究水平,促进广大教师向教育教学的深层次高水平发展。
3 展示教学,增大辐射的直接作用
教学的交流实行定期开放式课堂教学,以现场的美术教学观摩课为平台,让辐射源产生更强的辐射力,发挥辐射的直接作用。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他们教学理念的体现、教学经验的凝结和教学智慧的展示,能够给辐射学校教师以思考和启迪,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为此,我们借助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从实践的积累中提炼。在不断探索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子,促进美术课堂教学优化的同时,坚持每一学期都组织辐射源美术教师举行观摩示范课、教学研讨课,展示辐射源的课堂教学最新研究成果。我们把每一次的观摩展示课,都作为学校发展的一次大展示和大检阅,从教学环境建设,到教学过程的改进,到科研成果的转化,到科研的深化,力争达到最优化,使之产生更强的辐射作用。
每次上完课,都组织主讲教师、听课人员与受教学生代表进行座谈。在座谈会上,首先是主讲教师陈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后感受;其次是同道与其他学科教师从不同角度进行评议并提出建议;三是受教学生代表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四是进行梳理总结,形成条理化的经验,让更多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都得以提升,产生更大的辐射作用。
4 送教下乡,产生近距离的直射作用
组织辐射源美术教师到辐射学校上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既改变辐射对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又提高美术教师的素质,进一步加大辐射的影响力度,提高辐射的效果,让辐射更直接更有效。
5 活动交流,扩大辐射的社会影响
一是组织辐射源美术教师到辐射学校,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切磋交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二是组织辐射源学生到辐射学校,进行表演和对话交流,让辐射学校的学生感受到美术教育的价值,培养他们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去学习的动机;三是组织辐射源和辐射学校的师生作品,举办师生作品展览并进行探讨交流,提高师生的多种素质,扩大辐射的社会影响。
6 长期结对,建立辐射的稳定机制
6.1 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互访机制
其价值在于:一是随时了解辐射工作实施情况,据实调整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辐射作用的顺利实现;二是交流各自手中的教学、教研及活动资源,如公开课录像、集体备课活动体会、教育新观念、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演示图片、创作评价、育人探究等,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帮扶相长、共同提高教育教学素质的目标。
6.2 结对子,提高辐射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让辐射源美术教师与辐射对象结师徒对子,建立一帮一的手拉手学校和师徒关系的深度整合,对师徒均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和谐的师徒关系中,徒弟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个别辅导、经验总结、论文撰写和创作表达等诸方面要虚心向师傅学习。平时,徒弟有了问题要及时向师傅请教。师傅也乐于指导徒弟,不定期听徒弟的课,让徒弟在探讨中找出存在的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徒弟每学期要上两节汇报课,届时全组人员和校领导参与评课,打出等级。对课堂教学效果好、进步幅度大的徒弟予以表彰,其师傅也予以奖励。采取这种做法,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较快地提高了辐射学校美术教师的整体实力。
教研组结对,实现教研活动的共同策划和建构,在教育科研、课堂教学和教改的前沿信息等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发挥其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加速了辐射学校教师的成长。这是实现教师专业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用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实现了校际资源与理念的共享,能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了辐射对象的业务素养。
7 课研纽带,发挥辐射的引领作用
7.1 专题研讨
美术教育是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育人的美育活动。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会遇到不少问题,如:如何确定主要目的?如何组织活动?怎样进行有效引导?怎样组织同学间的探讨与交流活动?如何在成果展示中激发同学们的信心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等。这当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作为一个专题,组织专题研讨活动。对于每一个确定的专题研究的主题,都先收集每一位老师在实践中的经验,再集中辐射源教师和辐射对象教师进行交流研讨,整理形成有价值的资源。通过专题研讨,各个击破,不但能让辐射对象教师成熟,尽快成长,还能使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实现共同发展。
7.2 同课研讨
在经过一些辐射的影响后,组织辐射源和辐射对象的美术教师就同一课题进行备课和上课实践,对上课进行全程实况录像,然后组织美术教师看上课的实况录像,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认真地写出细致全面的课堂教学分析,再逐项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时录音并记录,再进行梳理归纳,形成有价值的教学实况研究报告。之后,再要求辐射学校美术教师就这个课题进行备课、上课,让教师们在实践的亲历亲为中,逐渐建立起科学的以美育人的理念,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能力。
7.3 课题研究
一是让辐射学校的美术教师参加辐射源美术老师主持的课题研究,在共同的课题研究中,让辐射学校的老师学会教育科研,并提高科研水平;二是辐射源美术教师深入辐射学校,指导辐射学校的美术老师主持课题研究,帮助他们高质量完成研究的课题。让辐射学校的美术教师在课题教学研究的实战中学会教研,理解教研的实际价值,通过一项一项的教学研究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8 帮助开发,形成辐射的带领作用
各地都有着自己丰富的人文和社会资源,有的还有着鲜明的特色,这些都是可挖掘的地方课程资源。对于辐射学校的美术教学而言,帮助他们,立足发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8.1 引领自主开发,形成校本特色
辐射源美术教师与辐射学校的教师一道分析研究辐射学校所在的地方文化特色,找到可利用的资源,再结合自身的课程资源优势选取具有个性化的内容,融入到学校设置的课程框架中,设计成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教学案例或编撰为校本教材,形成校本资源特色。如:“绿色家园”、“兴国寺文化”、“消溪古镇分析”、“宕渠遗韵”、“对称剪纸”等等。
8.2 建课程资源库,搭建共享平台
示范高中在长期的美术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为了便于教师、学生查阅和利用资源,我们把多年来积累的美术公开课和美术活动的案例、反思、记录、图片、视频等资料,以电子和文本两种形式,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存档,并利用网络搭建共享平台,建立美术实践活动课程信息资源库。专室存放,专人负责,不断更新,进而达到常态化实施。教师、学生随时可以查阅或下载。
总之,发挥示范高中美术教育辐射作用不是静态的展示,而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有目标的实践操作。要点线面结合,建立对口支援体系,帮助辐射学校做好目标定位和发展规划,建立自主发展体系,与辐射学校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建立试验研究体系,逐步推进,以美术教学、教研、专业技能等活动的现场会、研讨会、培训会为契机,在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过程中提升辐射对象专业素养,进一步增强辐射对象的自主发展能力,实现教师互动成长,扩大辐射面。
参考文献:
[1]李树平.新课程中小学课堂美术教学设计[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
[2]王承昊.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金玉峰.中学美术教学法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陈雅玲.怎样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尹少淳.走进文化的美术课程[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高中;特色美术教育;美术馆;美术特长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目标,并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基于这样的认识,公道中学坚持“实施公道的教育、追求教育的公道”的办学理念,其实质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特长发展。而美术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最佳载体,在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丰富的美术教学活动,努力做到“以美辅德,以美促智,以美怡情”,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二十多年来,公道中学始终坚持“文艺并进”的发展战略,既重视学生艺术特长方面的培养,又重视学生文化基础水平的全面提高,形成了美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对此我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一、发挥教学研究中心的作用
建立美术教学研究中心,其主要任务是:分析高中美术专业教学现状及热点问题,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拟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意见;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科研究活动;定期开放学科研究课、公开课,介绍学科教学经验,交流教研成果,并承担相关课题的研究任务。
(一)建立专业教学组织机构
由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和体艺处、教研室负责人及学校校长代表组成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教学研究中心进行宏观指导,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并拨付一定的活动经费。教学研究中心对其日常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所拟订的活动计划及阶段总结进行审核,并组织对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考核。
(二)培养优质专业的教师团队
派出骨干教师到专业对口的大学或者欧洲艺术教育发达国家进行学习交流或派出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教师业务进修,让他们及时掌握美术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美术教学的新思路。另外,为了提升学校教师的综合素养,积极开展美术组教师的校本研修活动,邀请扬州教科院、扬州大学美术学院、扬州职业大学等附近高校的专家学者来学校做学术讲座,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开拓他们的视野。
(三)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专业教师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定期开设组内公开课、名师示范课、艺术沙龙,交流教学体会,研究教材、教法;积极组织开展高中美术专业课程研究,进行学科课改实验;定期组织教学研究课、教学基本功比赛,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并在学校推广,以此促进美术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
(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组织教师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惑问题、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一线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引导美术教师参与研究,养成实践反思和理论学习与总结的优秀习惯,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其次,加强教学资料的整理与收集,组织编写教案,服务于教学。
二、打造多元开放的美术教育教学环境
不同的学生的个好、兴趣和需求各不相同,为学生创设多元开放、主题鲜明的美术教育学习环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增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营造浓郁的美术教育氛围
树立“大美术观”,将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花一木等融入到美术教育中,使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气息中得到熏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突显学校标识系统设计;②启动以“阮元文化”为主的学校人文景观设计;③用学生绘画作品美化教室、功能室等场所环境;④重视学校门厅、走廊、楼道、校园文化墙的美化布置;⑤打造“读书角———书香校园”工程建设。注重发挥学校物质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使得美术从书本走向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美”的存在。
(二)建立门类齐全且实用的专业教学场馆
第一,建设小型美术馆,展现师生绘画、设计、手工等实训成果,既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了优质的美术作品库资源,也便于校内外同行交流学习、共享。让学生和教师都有展示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艺术作品的机会,如传统的国画、书法、篆刻,也有西方的油画、水彩等,使之成为师生交流沟通的学习园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眼界。第二,建设美术专用教室,探索“美术工作室”教学模式。学校大胆探索教学活动模式,采用“美术工作室”的教学形式,打造充满艺术情境的专业学习环境。工作室采用小班建制,不单纯重视技能技法,侧重于鼓励、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创建资源丰富的大型数字化美术馆
为了实现教学现代化,学校专门筹集资金,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造了一座资源丰富的大型数字化美术馆。这是一个数字化的信息平台,其功能主要有:①打造实时信息平台。学生通过网站可以及时了解相关的美术资讯和展览信息,不受时空的限制,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②构建师生学习交流的展示平台。师生可以上传作品照片,便于观众观赏、评论、交流。③开通知名美术馆和博物馆的网上链接,使学生更加关注文化艺术,拓展了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职能。
(四)建设相对稳定的美术教学实践基地
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实践能力,建立了教学实践实训基地,基地主要分为两类:①风景写生基地。风景写生是美术课程重要的学习科目之一,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公道中学在宏村、西递建立了两处固定的写生基地,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外出写生,课程结束后举办写生成果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②企业实习基地。在当地相关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使学校的美术课程建设不断深化。通过写生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阅历,增长了见识,促进了对美术专业实用性的了解。
三、采用“点面结合”的美术教育策略
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面向的是普及全体学生的,并不是针对少数美术特长生。学校采用“点面结合”的美术教育策略,一方面针对少数美术特长生,通过艺术专业教学,使他们能够顺利考入高等艺术院校深造。另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样做既有“面”上的普及,又有“点”上的提升。
(一)重视国家美术课程教学
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严格按照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的课程标准制定学科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排好总课表,确保各年级排齐排足艺术课时,不漏排、不少排,保证艺术学科教学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执行。公道中学还经常开展教学研究课、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公开课活动,以此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开展美术社团活动
结合体育与艺术“2+1”工程活动的开展,学校设置了近十多种具有公道中学特色的“自助餐”式的艺术社团项目供学生选择,其中既有书法、篆刻、国画等中国传统艺术项目,又有装饰画、陶艺、电脑绘画等现代艺术特色项目,充分考虑了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具体活动安排分为两个版块:一是上午大课间体艺活动,学校保证每位学生每天上午25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时间。二是每天下午第四节课的“大课间体艺训练”,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学习体艺课程,并实行“走班制”。
(三)组织专题教育系列活动
艺术专题教育系列活动包括:①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每年在五月份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的活动有才艺展演、书法比赛、绘画展览,内容丰富多彩,为学生的艺术才华的展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②迎新年画展。定期举办一年一度的“庆元旦、迎新年”书画展,展出学生的美术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③艺术观摩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的活动,直接把课堂搬到美术馆、博物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④美术写生活动。每年春季,学校组织学生到基地写生,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四)打造美术特长生培养工程
通过开展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发现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将其组织起来形成有建制的美术班。制定美术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既要学好文化课,又要通过严格的美术专业基本功训练,使他们成为既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有美术专业特长的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并且创造有利条件,让他们能够顺利升入高等艺术院校继续深造。具体做法是:①制定学校美术特长生的培养目标及实施方案,开发具有公道中学特色的美术高考校本课程。②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定期聘请高校专家教授来学校指导,力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③开拓创新,建立初中生源基地。在区内友好兄弟学校建立艺术生源基地,提升特长生培养质态。总之,特色美术教育模式的探索,拓宽了学生的成才渠道,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二十多年来,公道中学为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了2000多名优秀学子,其中包括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学校也获得“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高中美术教育课程基地”等殊荣。高中美术特色学校的建设,实质上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为了促进高中育人模式的转型,也为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3]张真,张丽清.高中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创新人才教育,2013(9):45-46.
[4]高雅梅.中国美术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优化路径分析[J].美术界,2016(8):74-75.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状;问题;分析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当今新课改的重要指示,美术教育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越来越受到不论是高校教育还是小初教育的重视。当今美术教育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从而呈现出许多问题,如何正确的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美术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一、当前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美术课程的定位不明确
现在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对美术课程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在他们的意识中,美术课程仅仅是作为一个“副科”而存在于教学之中,它的重要性远远不如“主科”,所以对在美术课程上的投入小之又小,使美术课程的实际定位偏离了原来的设定,无法发挥美术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美术教育师资力量缺乏
当前美术教育工作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对于现在的师资分配,地区差异性极大,发达地区的师资力量有剩余,而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师资力量却不足。还有就是美术教育师资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从各个高校毕业的美术专业的学生,大都只是为了一张大学文凭,他们在毕业之后没有走向教育岗位,有近九成的学生选择重新就业,仅剩下一成的学生愿意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新生的教育师资力量极其匮乏。
(三)美术教育的教学思想偏离
美术教育是通过一系列完整的课程学习,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等,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的。但是当今的美术教育的教学思想已经偏离了教育主旨,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模式下,形成了“艺考热”的奇怪现象,将艺考作为一种升学途径,让它成为高校的敲门砖,学生们学习美术只是为了考取高校,只是为了考试而去学习,从不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致使现在美术教育思想演变为以应付考试、应付升学为主导思想。
二、当前美术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正确定位美术课程,发挥其重要作用
美术教育课程是学生阶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它具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将文化课程和美术课程相融合,把二者的重要性放在一个同样的位置上。改变学校和家长在意识中对于美术课程的误解,放开长远目光,把培养学生的身心和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发挥美术教育课程的真正作用。
(二)加大培育美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工作在教育岗位的第一线,他们对学生的教育至关重要。在美术教育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的今天,加大培育美术教师是首要工作。改变地区发展不平衡,教师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就要鼓励教师前往发展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政府要加大投入,设定良好的待遇和正确的指导理念鼓励教师,社会也要加强宣传力度。高校是师资队伍培育的主要地方,转变学生思想,留住更多的美术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继续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刻不容缓。高校要加大力量转变学生思想,对美术教育也要加大投入,使学生认识到从事美术教育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为美术教师的新生力量提供最大的帮助和支持。
(三)树立正确美术教育教学思想
当前的美术教育教学思想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线,为应付考试应付升学而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这样的思想偏离了美术教育的本质,美术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立的,如果单单只是为了升学考试,就辜负了美术教育这门课程的初衷。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美术教育的主导教学思想,是发挥美术教育本质的基本途径,只有教学思想路线正确了,教学措施才能更好实施。
三、结语
美术教育作为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方式,在当今的发展虽然有许多问题,但是只有正确的分析,合理的措施才能解决这些现状问题。虽然美术教育的现状发展不容乐观,但是要以足够的耐心去改变它解决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发挥美术教育的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代晴.当今应试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15.
[2]刘加坤.关于大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优势探讨[J].大众文艺,2016(18):250.
[3]班掌印.浅议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及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3(10):133.
关键词:信息技术 美术教学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131-01
1 依托平台,创建资源库
目前许多学校都已经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论述和规划开始逐步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普通高中已经开始逐步建立健全学校硬件资源平台。这个平台不仅方便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更为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互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要为师生课堂活动准备足够丰富的优质资源,因此资源库的创建以及使用策略探究工作,必须走在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教学相整合的最前列。
资源库的建设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之间以集体备课为主要依托,加强合作交流和互动,建立系统完善的教师资源库。例如,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共同研讨完善课堂教学计划、制订实施策略、确定资源储备的类型、着手搜集整理资源以及在技术领域中的合作互助等活动,都应在资源库中有所表现。另一方面,要为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储备学习资源,以帮助学生学习活动顺利进展,促进教学效率。例如,学生熟悉的与美术相关的操作软件、图片素材、鉴赏资源、微课演示资源、相关技术指导系统、过程性评价系统等资源应该在资源库中有所体现。这方面的资源准备具有一定的前置性,必须在学生使用资源之前就有用一个基本储备,之后在不断的积累和更新中动态维持。
资源库的建立,有利于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通过预先的合作设计,集中了大家的集体智慧,完善了教师的片面认知;通过资源积累,方便了教师备课过程,优化课前设计活动;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改进工作中出现的疏漏和问题,并最终促进资源的更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资源库的建立,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通过多媒体示例,直观引导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任务驱动,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能力;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不断进步。资源库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体依托,对于美术也是一样。
2 探索研究,建构多模式
对于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的整合,实践中产生了多种模式,其中主流模式有如下几个。
第一,教师引导,直观演示。这种模式一般需要依托多媒体课件,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讲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通过有效手段进行艺术化处理,在演示与互动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第二,依托资源,协作学习。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适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之下或查阅资料学习方法理论,或动手操作制作计算机美术作品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美育情操。第三,实时生成,探究互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一架相机就可以把教室中学生的各种瞬间姿态记录得清清楚楚,并马上应用于演示,引导相关主题的感悟和学习。这三个方面在形式上互相独立,自成一体,但是应用于课堂整合则又相辅相成共同丰富课堂活动。
例如,美术鉴赏高一第四课《中国山水与西方风景画》的教学重难点集中在对两种同一题材而不同风格的画作进行对比,有效感知两种画作在创作过程中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作出简要分析。这样的任务较为抽象而隐晦,不宜于学生自主独立探究,因此教师可将其中的学习内容制作成PPT,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首先用直观而源于生活的情境图片和空间解析图引导学生感知什么是空间?然后,通过中西方画作的对比让学生感知两种画在空间构造方面的不同。收效较传统课堂有明显提升。
3 立足生本,力促实效性
在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面对长期不断的延续性工作中,革新一定会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来说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的整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网络化教室环境让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对话逐渐减少。网络教室中计算机的搁置方式以及交流的基本方式使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真实性对话互动减少。第二,图片直观化的信息处理影响到文字信息的解读。很多情况下,教师将教学内容采用美观的图像或者Flas进行演示互动,模拟的生活化动作让学生不再需要仔细阅读文字资料就能够获得结论,淡化了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和感悟,对内在的想象和再创造的能力有所影响。第三,计算机表达艺术灵感的方式增加而传统创作方式相对减弱。随着教学手段的革新,学生所见所闻无一不和计算机有关,因此引发学生对于多媒体手段的使用较多而淡化了传统的动手方式的训练。
解决这类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依靠理念的创新,教师要为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做打算,在美术教育中要用艺术影响人、熏陶人、感染人的教学目标为指导,以多模式互相补充为手段,平衡学生的思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