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听力语言 康复 亲子交往

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甚大,是塑造幼儿健康人格的第一环境。家庭是幼儿最初的成长环境,是幼儿真正的启蒙学校,对幼儿的成长起着特殊的作用,幼儿从胎儿期直至生命结束,始终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比普通儿童更需要温暖的家庭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美国教育家Buscaglia曾说:不论有多少专业人员来教导特殊儿童,其影响之深远,仍远不及特殊儿童父母对其的影响。总结特殊儿童成功的案例就不难发现:他们成功的背后无不凝结着家长大量的心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成功的基础。

一、亲子交往的涵义

亲子交往是家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之间的交往。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儿童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网络中,开始与周围世界发生一定的关系和联系。亲子交往是帮助儿童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完成其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亲子交往概念的外延应该是广泛的,儿童与主要养育者之间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以任何方式、传递任何内容的活动都是亲子交往。亲子交往应发生在儿童生活的每一时刻。而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亲子交往甚至更加重要。

近年来,作为特殊儿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听障儿童,随着助听设备的不断发展,听障儿童听力补偿效果的不断提升,康复效果也有了很大进步。政府的大力资助及宣传,加上康复机构越发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使家长对听障儿的康复训练越来越重视。影响听障儿康复训练效果的因素众多,而家长与幼儿的亲子交往,就是影响听障儿康复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家长所受教育程度不一,对康复过程理解程度不一,其中出现众多需要改进之处。

二、亲子交往的意义

亲子交往作为儿童与养育着之间的重要联系与活动,对于因听力障碍造成交往障碍同时也需要更多交流沟通以达到听力语言训练的听障儿来说意义非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为听障儿提供丰富的刺激,弥补接受渠道的不足

听障幼儿受自身发展所限,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不能很好地认识周围环境、发展认知,而借由亲子交往,可以较好的改善这一问题。亲子交往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借由家长的主观努力,在整个亲子交往的过程中加强对语言与认知的灌输,从质与量上来弥补接受渠道的不足,刺激幼儿语言和认知的发展,巩固和提升康复训练的效果。例如,穿衣服的时候,可以教孩子认识衣服、裤子、袜子;吃饭的时候,可以教孩子认识米饭、面条、饺子、馒头,也可以教孩子认识筷子、勺子、碗;在家里可以认识各种家具和家用电器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途;去动物园可以认识各种动物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等等。生活中的每地每事,每时每刻,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的环境和内容,而只有父母与幼儿的亲子交往的过程,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抓住这些机遇,完成相应内容。

(二)有利于听障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良好的交往方式是听障儿情绪情感健康发展的前提,精神环境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良好的精神环境有助于培养幼儿努力进取、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相反,不良的精神环境,只能使幼儿处处受到压抑,情感低落,养成消极的思想方法和行为习惯。因而,精神环境的创设很关键。对于听障幼儿而言,相对闭塞的信息通道,在造成认知与语言发展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情绪情感的正常发展,同时外部环境一些相对负面的评价,也容易造成听障儿自卑等负面情绪,而父母因幼儿残疾而产生的过度溺爱也极容易使幼儿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的情绪情感。而在良好的亲子交往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或者适时引导可以长期而有效的影响幼儿情绪情感发展,使其形成健康良好有序的性格。

(三)为听障儿学习社会交往、同伴交往提供最佳途径

听障儿受听力损失的影响,导致外界信息接受较慢甚至缺乏。他们不了解外面社会的发展情况,不知道社会上的种种规则,不清楚社会上的各种道德标准等等,而亲子交往刚好能填补这方面的空缺。家长代表一定的社会阶层或观念、文化,在交往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向听障儿传授着多方面的社会性知识、道德准则、行为习惯和交往技能。比如说: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父母可以教孩子学会礼貌待人;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父母可以教孩子学会团结、友爱、谦让、互相帮助等;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教孩子学会不乱拿别人的东西;过马路知道要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等等。反之亦然。在平时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孩子的社会性被不断培养巩固,亲子交往之中所携带的社会信息与处理方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亲子交往中常见的问题

影响亲子交往的因素众多。家长所受教育程度不一、对康复训练理解不一,甚至周围环境、与教师交流沟通等因素都使得在亲自交往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家长心态不良,亲子关系紧张,亲子交流障碍

一般来说,听障儿童父母的压力水平高于正常父母的压水平。在养育过程中,心理会在经历否认事实、内疚自责、 困惑迷茫、 沮丧退缩的阶段之后,才进入理性接纳现实的阶段,这样的心理过程可能会反复出现多次,使得特殊儿童的父母不断经历心理压力挑战。而家长的心理因素是影响亲自交往模式乃至效果的内在原因,不健康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亲子交往的质量,给亲子交往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家长的内疚情绪映射为亲子交往中对幼儿的溺爱与过度保护;家长对幼儿的不作为直接导致亲子交往的淡漠;家长对回归主流社会的期望过强,在康复训练中对幼儿施加过大压力或者采取过于极端的方式,使亲子关系紧张,亲子交往无法进行等等。

(二)家长自身知识不足,亲子交往方式偏差

听障儿的家长来自于社会不同阶层,其受教育程度,自身修养,对康复训练及自身幼儿的人士都不相同,而部分家长对于康复训练的认识不足或不当理解,造成在亲子交往过程中采取错误的方法或者无法完成康复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严重影响听障儿康复效果。例如,对于在听障儿训练初期采取看口型学说话的方法导致幼儿听觉习惯无法良好完成;对听觉记忆、构音等训练方法的认识不足导致无法配合教师进行巩固练习等等。

另外,由于听障儿的补偿效果参差不齐,亲子交往中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与方法才能达到有效的交往效果,缺少知识的父母缺少与儿童互动的能力,造成亲幼儿行为减少, 必定意味着父母与特殊儿童的接触时间减少, 对特殊儿童的了解程度减低, 与特殊儿童的亲子交往不良。

四、提升亲子交往质量的常见策略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提升亲子质量的常见策略以供参考。

(一)摆正心态,正确对待幼儿与康复训练

家长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期望值,合理看待幼儿的缺陷与幼儿康复训练的过程,及时疏导因担心孩子的病情状况、 康复时间及程度,而对学习生活等问题产生的担忧、焦虑、紧张、恐惧等情况。特别是在与幼儿交往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因这些负面情绪对幼儿造成影响或者出现溺爱、过于严厉等情况发生。

(二)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使亲子交往有序有效进行

一是注重示范、榜样作用,树立正确行为。孩子刚生下来就好像一张白纸,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作画。但因为父母和孩子接触最多,因此影响力也就最大。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的对象:外部表现如动作、穿着打扮、言行举止等;内部表现如个性、情绪情感等。因此,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如果外出也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二是灵活运用强制、忽略和引导等方法,改变听障儿不好的习惯。强制法是指不顾听障儿的心理意愿,强行要求听障儿改变。这种方法常作用于年龄小、不懂事的孩子,利用外部强权使其改变,短期内效果较好。忽略法是指当听障儿出现不良行为时,家长对其“不闻不问”,使听障儿觉得受到“忽视”,中断不良行为。引导法是指家长通过各种方式向听障儿表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让听障儿从根本上理解其含义。其中以引导法最为重要。三是适时合理巩固听障儿良好习惯。当听障儿表现出好的行为习惯时,家长及时给予正面的肯定,使这一行为得以保留并持续。巩固的方法有很多: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些亲善的举止,以及一些肯定的话语等等,这些都能帮助听障儿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我们还需注意的是,表扬同样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表扬并非越多越好,太过频繁会使听障儿对这些行为的社会意义失去认识。表扬也并非越大越好,与其夸奖孩子:“你真棒!”不如具体地说:“你把玩具让给妹妹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后者更能让听障儿认识到自己对在哪里,好在哪里,下次该怎样做会更好。四是将直接教导渗透入生活的每个角落。这是一种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是指家长把孩子需要掌握的知识直接教给孩子。比如吃饭穿衣的时候,教听障儿认识词汇,发展句型,提高对话能力;与人交往的时候,教听障儿一些基本的社会行为,文明礼貌等,这些都是直接教导法的应用所在。

(三)加强与教师的交流配合

康复机构的教师作为相对专业的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与应变能力,多与教师进行交流,一方面可以互通幼儿表现、康复进展、出现问题等情况,一方面可以学习到更多提升亲子交往质量的知识与方法。另外,适时向教师倾诉负面情绪也有利于保证良好心态,正确看待康复过程。

五、结语

总结而言,亲子交往在听障儿康复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我们应该运用各种方法,有效提升亲子交往质量,达到提高幼儿康复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帼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戈柔著. “正确把握‘亲子交往’内涵”. 现代家教,2001(11):10.

[3]刘晓梅,李康. 亲子关系研究浅识[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6(3):74-76.

[4]么娜. 试谈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5]朱家雄.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刘金花. 儿童发展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范文第2篇

其实,古今中外“在家上学”不乏成功者,而失败者更多(尽管报道不多,客观结果却显而易见)。在我治疗的众多案例中,曾有一名,三岁就学习了“解方程”的“优秀在家学习”儿童,14岁时却逆反父母、厌学、冲动毁物、离家出走……。因此,科学地认识和实施“在家上学”至关重要。特别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和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有机结合

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与成人不同,突出特点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有“交友”、“游戏”、“表同”、 “竞争”及“性别认同”等;心理活动的原动力遵循“享乐原则”,如果不及时完善社会化过程,会形成“好吃懒做”,图“安逸”的心理;当然,教育也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做人”。显然,许多儿童的需求和发展在家里是无法正常满足的,一般父母没法充当多种角色;老师也不是谁都能当的;没有严格的社会规则和同龄人竞争,儿童“享乐的本能原则”也很难克服;更难以正常实施社会化过程,领导力和管理能力难以发展。即使学习成绩还好,走向社会也会困难重重。还有,不同老师的知识和授课方法,男男女女同学的游戏和竞争,社会规则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发展等,父母都是难以在家实施的。

多年来心理学对学习定义还是很科学的。“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学习不仅指有组织的知识、技能、策略等的学习,也包括态度、行为准则等的学习,既有学校中的学习,也包括从出生以来就出现并一直持续终生的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因此,正常的学习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理想教育模式:个性化教育人尽其才

学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飞跃。“在家学习”和“学校学习”是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过程。其实,目前许多成功的“在家学习”联盟,也是变相地成立了新型的,以“儿童为中心”的个体化和多样化的学校式“家庭学校”。因此,问题的关键是“教育改革问题”,而不是否定学校教育和集体学习的模式。

当今的教育的确缺乏“个体化”和“特殊化”问题。而“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专业正是知道了这一点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想而知,如果教育能够做到“个体化”、“因材施教”,没有一个家长愿意牺牲“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实施“在家学习”。事实上,爱迪生的妈妈也是出于无奈而选择了在家教育。

当然,人们会质疑,认为“你说的是理想化的教育”。是的,目前的教育的确需要改革,特别是“特殊教育”。作为了解国内外现状的“儿童精神科医生”,我有成功的经验也证实“特殊教育”需要改革和发展,实施“在家学习”和“学校学习”的相互补充,科学地教育好各种类型的“孩子”。在我的门诊,指导了许多“孤独症”、“多动症”、“抑郁症”,甚至“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家庭,实施“在家学习”和治病。经历了个体化的家庭“特殊教育”后,大部分可回归学校,考上大学,成功地走向社会。当然,不可能“人人成才”,但能做到“人尽其才”。

“在家学习”的要求很高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不是矛盾和冲突的。有时候“孩子”因为发育问题——超前或落后,学校恐怖等,而不适应普通“学校教育”,当然可以实施“在家学习”。但是,现在不是“爱迪生”时代,现在儿童精神医学快速发展,为特殊儿童的评估指导和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因此,这种情况最好能得到专业精神科医生的评估和指导。如,评估智商、情商、用脑习惯和社会适应等,做出科学的诊断和特殊教育的建议。这样,经过“在家学习”的调整,大部分儿童还会很好地回归“学校教育”,会更成功!

事实上“在家学习”对家长有较高的要求。至少应当具备“大学学历”;有教学的能力和经验;懂得“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好;即能做父母又能做孩子的朋友;社交能力强,会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身体健康且精力充沛。

“在家学习”的环境的要求也很高。要具备或能利用普通中小学的基本设施;应该向当地社区或教育部门通报,有规范化的教学大纲和计划;有条件的最好能参加普通学校的阶段考试和会考。特别是要创造合法的“在家学习”的环境,而现实情况是“在家学习”还缺乏相应法律保护;缺乏社会大众的认同和支持。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范文第3篇

特殊教育学校是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形式之一,作为一个正式的社会性组织,它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有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康复等活动的重要场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就是它作为一种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专门的教育教学场所或组织所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能、功效或作用。它是特殊教育学校客观实有的,但又受制于人类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学校的功能也要做相应的适应和调整。

二、特殊教育学校功能转变的必要性

特殊教育学校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残疾儿童身心发展,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外部社会环境和内部教育环境都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特殊教育学校功能的转变显得尤其必要。

(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文明程度的窗口。[2]残疾人拥有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这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而良好的教育则是残疾人通往享有平等人权社会的必由之路。在这种情况下,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势必发生变化,要立足于每个残疾孩子的终身发展,充分挖掘每个残疾孩子的潜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残疾孩子能更好的适应时展,融入社会生活,更好地享受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

(二)特殊教育发展新格局的要求

传统上的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教育机构形成了两个互相分离的教育体系,特殊学生很难在不同的教育机构中流动,受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同时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和其他附设在普通学校里的特殊教育机构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导致特殊教育学校与特殊班、随班就读机构的分工不明确,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思路僵化,学校的功能单一。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随班就读将成为以后我国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新格局正在形成。因此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必须重新对功能进行定位,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康复、资源开发、家长教育、社会宣传等多种功能,将现有的特殊教育学校办成示范性质、高水平、多功能的基地,并以这些少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和学校,成为指导当地特殊教育机构和随班就读的基地。

(三)促进和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的需要

我国宪法及多部法律法规都提出了要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但与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以及教育的平均水平相比,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程度还很低。因此,特殊教育学校不仅应该作为一个教育机构,为残疾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制定科学、合理的办学目标、教育计划、课程体系,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和设备、师资,来满足残疾学生不同的教育要求和适应其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时,特殊教育学校还应该作为一个组织、宣传机构,对残疾儿童的家长进行教育指导,协助家长安排好残疾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促进特殊教育机构及普通学校对残疾学生的接纳,最大程度地促进和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三、特殊教育学校功能体系的建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了解到特殊教育学校功能的发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自身必然也发挥着多样化的功能。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各种功能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有机整体。不仅包括最根本、本质的“以人为本”的本体功能,而且涵盖促进残疾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的具体功能。

(一)本体功能

特殊教育学校的本体功能指决定特殊教育学校本质的根本功能,是直接体现、反映特殊教育学校培养人这个本质的首要功能。特殊教育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都是由“人”所构成的,人是特殊教育学校组织的主体。但是,特殊教育学校中的“人”又有其特殊性:特殊教育学校中的“人”主要是指那些正在成长、发展中的残疾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在生理或心理的某个方面存在缺陷,阻碍着他们的发展,因此,他们需要通过教育和康复来弥补缺陷,或者使损伤的器官的功能得到部分的恢复。简言之,特殊教育学校的本体功能就是促进残疾儿童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这是所有特殊教育学校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不能变更的功能,它决定着特殊教育学校的其他具体功能。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就是对本体功能的最好说明,特殊教育学校只有明确了“以人为本”,学校的各方面活动以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才能较好地发挥学校的功能,否则会使自身功能的发挥出现偏差。

(二)具体功能

特殊教育学校的具体功能是指特殊教育学校促进社会的各种活动和促进人的身心各方面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功能,是特殊教育学校本体功能的派生功能、具体化功能。依据特殊教育学校活动的不同类型,我们将特殊教育学校的具体功能划分为教育功能、康复功能、社会功能和研究功能四大类。

1.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主要是指特殊教育学校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发挥出来的功效和作用。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对残疾学生的培育上,即育人。从教育目标来看,对于残疾学生来说,尤其是智力残疾学生,促进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使他们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是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应最大限度地开展个别化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需要、兴趣、身体状况等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或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手段进行教学,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教育,并取得最大限度的进步。从教学管理方式来看,应将控制型管理转变为教育性管理。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控制性”为主导的教学管理方式,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残疾学生的差异和需要,引导他们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让残疾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康复功能

残疾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理、社会、家庭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其身心发展的一方面或多方面往往落后于正常儿童,根据残疾儿童的需要对他们进行康复是非常必要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第二十八条规定:特殊教育学校要把学生的身心康复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别和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训练质量。[3]可见,特殊教育学校还必须承担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康复功能。依据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对康复的定义,我们认为康复功能是特殊教育学校采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使残疾学生因自身某方面功能的缺陷所造成的身心障碍得到最大限度的消除,使各种缺陷得到最大程度的补偿,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回归社会的作用和功效。特殊教育学校康复功能的发挥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树立正确的康复理念。特殊教育学校在发挥康复功能时,必须既看到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共性,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的特殊性,以采取特殊的康复训练目标、内容、方法促进他们的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2)拓宽康复的对象和内容。每一个残疾学生都有不同种类和程度的康复需求,特殊教育学校的康复对象应该面向全体残疾学生。同时,康复的内容不仅是对残疾学生有功能障碍的器官和肢体进行生理机能的康复,更重要的是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生活上尽可能对学生进行全面、整体的康复,为他们适应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3)建立“医教结合”的康复模式。残疾儿童的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性康复。医学康复和教育康复是对残疾儿童进行康复的两个重要手段,将两者有效结合,建立“医教结合”的康复模式是促进残疾儿童康复的最好途径。通过医学康复训练,能够提高和恢复残疾儿童身体缺陷部位的功能,为残疾儿童的教育康复提供生理基础。通过教育康复可以使医学康复的作用得以体现和发挥,通过特殊的教育目标、方法来促进残疾儿童缺陷功能的恢复和提高,促进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

3.社会功能

特殊教育学校的社会功能是指特殊教育学校从单纯为本校学生服务转化成向普通学校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服务,同时面向社区、医院、康复机构、普校等社会组织开展多方面工作所发挥的功效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社会宣传。特殊教育学校作为特殊教育的中心组织,应进行社会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残疾儿童的关注程度,尽量缩减残疾儿童与正常人之间的差距,让残疾儿童过上正常或接近于正常人的生活,这是特殊教育工作的目标和理想。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文艺演出、竞赛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与周边社区、与整个社会的互动联系,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残疾儿童,并逐步真正理解和接纳这一特殊群体,为残疾儿童的发展努力创设更为宽松和有利的社会环境。(2)开展职业教育。《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指出特殊教育学校要“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它可以使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以此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取得平等的社会地位。职业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一项重要功能和任务。(3)提供资源支持。相对其他形式的特殊教育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这些教育资源应该发挥更大的效益,特殊教育学校要使之尽可能地共享,成为所在地区特殊教育的指导中心与资源中心,发挥较大的辐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随班就读工作进行指导,提供专门教师协助普通学校教师处理特殊教育学生问题,开放特殊教育学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训练和辅导教室,给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使用;对社区残疾人工作进行指导,在社区展开宣传,为社区残疾人工作者提供各种专业资源与服务;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如发放书刊资料、设立家长学校、举办家长经验交流会和专家讲座、提供上门帮助服务等,让家长了解更多的特教知识和有关残疾人政策方面的最新信息,帮助家长解决好孩子的在家教育、康复等问题,为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4.研究功能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范文第4篇

一、塑造“阳光学生”:

“阳光教育”的落脚点

学校是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从初入学时懵懂无知的六龄童到毕业时意气风发的小小少年,每一个成长的足迹无不向着学校德育的方向标延伸。工作中,我们结合“阳光教育”特色,开展各类“阳光活动”,让全体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一)给特殊群体学生更多“阳光”

在每个学校,总有这样一群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家庭教育严重缺位,他们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习惯我行我素,学习成绩较差。其实,他们更需要关爱。我校针对实际,开展了一系列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学生的“阳光活动”。

1.“1+X”阳光助学,温暖特殊儿童的心

“1+X”阳光助学,即学校领导和党团员带头签订“阳光助学承诺”帮助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并动员全校教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利用学科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帮扶方式。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年级集中辅导或小组集中辅导的方式;对品行缺陷的学生,采取家访、谈心、主题活动教育等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采取学校及个人捐助的方式。这样,既起到了应有的帮扶效果,又避免强化学生的“差生心理”,达到了学习困难明帮、品行缺陷暗助的目标,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让这些同样可爱的孩子们,也沐浴着温暖而灿烂的阳光。

2. “阳光心理疏导”,打开孩子的心锁

针对校园留守儿童或家庭情况特殊儿童,学校利用一些特殊的节日,如“六一儿童节”、学生生日等,适时开展“阳光心理疏导”活动,邀请心理辅导专家进行心理辅导讲座,消除孩子心理上的症结,引导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记得有一年“六一”,学校给一些特殊孩子过集体节日,请市四院儿保科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时,一个孩子这样说道:“我的爸爸妈妈因为吸毒现在都在监狱,这是我的沉重心结,我从不敢与人谈及他们。今天,我终于说出来了,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爸爸妈妈,还有许多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多么真实的话语,多么深切的感受!

(二)让所有学生“阳光”成长

“阳光教育”是全面、和谐的教育。每片绿叶都需要阳光的沐浴,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阳光般的教育温暖。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努力让阳光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灵。

1. 心灵寄语,丰富学生的情感

“阳光教育”,致力于让孩子的心灵洒满阳光。心中有阳光,就会有温暖、有爱、有感恩,就会懂得奉献与回报。为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心灵寄语”活动:感恩节,我们引导孩子向在成长道路上陪伴帮助自己的人书写感恩寄语;教师节,我们指导学生自制感恩卡,并写上自己的心里话;重阳节,我们组织学生走进社区,用自制贺卡向孤寡老人和“留守老人”们传达节日的祝福与祝愿……活动让同学们收获着感动,也幸福着他人:一位老奶奶一边不停地用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那张简朴的贺卡,一边拉着那位同学的手说:“你这娃娃,真懂事!”只是一张简单的贺卡,只是一段简短的祝福,却温暖了一位老人孤独的心。

2. 建立德育大联盟,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成长

“德育大联盟”就是坚持立足学校、连线家庭、融入社会,形成德育教育和实践的“大联动、大联合”。为进一步凝聚各项资源,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构筑新的平台,学校大队部结合各类节日、纪念日和寒暑假开展了多种形式、多种主题的实践体验活动,如“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民风、民俗的体验活动中,和家长一起采购年货、贴春联等,在活动中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了解,感受生活中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自办手抄报、填写实践活动表格,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载自己的真实感受;此外如“学雷锋 做有道德的人”“日行一善”“待人接物”“洒扫应对”“我会感恩”“我爱读书”等主题实践活动则趋于常态化,引导学生走出学校家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综合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源,让学生在更大的舞台上炫出更美的风采。同时,为扩大活动的效果,引领更多的家长及关注儿童成长的其他人员和学校一起投入到德育工作中,每次活动结束,学校都会挑选突出的案例在校外宣传栏展示,以起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3. 开设兴趣小组,塑造七彩童年

阳光有七色,“阳光教育”也致力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打造七彩人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通过调查摸底,结合学校特色,开设了“阳光文学社”“海之声”合唱团、“动之韵”乒乓馆、“美之风”版画室等兴趣小组,由专业性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定期免费授课辅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为了让每个孩子在成长中享受人生最快乐的童年时光,兴趣小组还致力于创造开放式的课堂,田野、村庄、社区……处处都是孩子们充分汲取营养的快乐课堂。

4. 竞选“阳光儿童”,展示真我风采

“阳光教育”,致力于培养“阳光儿童”。为此,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阳光儿童”竞选活动,制定了“阳光儿童”标准及竞选细则。符合标准的学生积极参与竞选,在产生班级“阳光儿童”的基础上推荐至学校参加校级竞选,大队部邀请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担当评委,根据选手的演讲、自制手抄报等才艺展示最终评选出该年度“阳光儿童”并于“六一”儿童节进行隆重表彰。

活动中,选手们充满激情地发表着自己的演讲,抒发着自己的梦想:“我是新一代的少先队员,我有我的梦想:假如我是一朵小花,我要让它尽情开放……假如我是一颗石子,我也要为阳光大道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台下,评委席和观众席上不时传来阵阵掌声。是的,有梦想才会去追求,有梦想才会去努力,阳光儿童们在梦想的指引下,不断努力、不断追求,将阳光的种子撒遍校园每个角落!

5. 评比“校园之星”,散发灿烂光芒

相对于“阳光儿童”竞选而言,每年一次的“校园之星”评比则以“人人争当校园之星,齐心共建阳光校园”为主题,引导全校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主动申报,在家长的参与下,认真填写《申报表》并附上详实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大队部组织家长委员代表、大队委进行审核、评选。

活动充分调动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如第十届“校园之星”评选活动中,有245名同学申报“校园之星”,参与率近30%,最终有154名同学荣获各类“校园之星”称号,获选率占参评人数的16%。更重要的是,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评选“阳光教师”:

阳光教育的助推力

如果你是“一点晨曦”,就请装点孩子一天的清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请温暖孩子一生的心情。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教师就应是那“一点晨曦”“一缕阳光”。为此,我们开展了“阳光教师”评选活动。

1. 多措并举,引导教师形成阳光教育共识

首先通过学习、讨论,举办校内教师论坛,引导全体教师形成“阳光教育”共识,争做孩子成长路上那“一缕阳光”。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淮河路小学阳光教师工作细则》《淮河路小学阳光教师宣言》等规章制度及一些奖励措施,并在校门口设立了校长信箱,公布监督电话,加强对全体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监督。每学期期末则着重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及“学生家长问卷调查”的“两会一调查”工作,尤其是问卷调查让我们能够从学生和家长的视角,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二是开展“我的教育故事”交流活动,教师在故事的撰写中用“阳光教育”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交流中分享着收获与感动。在此基础上,学校于每年教师节前夕为各教研组推荐出来的“阳光教师”举办颁奖典礼。

2.“阳光家访”月,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一次“阳光家访”月活动。在活动月中每个教师走访几个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状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加深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渐渐地,教师的面容温和了,目光柔和了,语言温暖了,能蹲下身来与学生交流了;渐渐地,教师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个需要鼓励、需要安慰、需要温暖、需要交流的孩子;渐渐地,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满意度增加了;渐渐地,孩子与教师更亲近了,他们说:“老师,感谢您的包容。您的胡子太帅了。”“老师,我原本是一颗小小的花种,在您的精心教导下,我开花了!”……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训;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7/08-0030-05

【作者简介】任建龙(1984-),男,陕西宝鸡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硕士;吴振东(1969-),男,福建惠安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

十九世纪末至今,中国台湾地区(下统称台湾)幼儿教师教育发展经历了萌芽期、过渡期、受挫期、停滞期、再生期、茁壮期六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日本、欧美等学习,与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日臻完善。台湾“教育部”1985年颁布的《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和1984年颁布的《师资培训法》对教师教育课程(包括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做了统一要求,因而,台湾多数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共性。本文在综合考虑台湾的高校地理位置、高校所处地区经济水平、高校公私立性质的基础上,选取了台湾国立东华大学花师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台湾亚洲大学(私立)人文社会学院幼儿教育系、台湾首府大学(公立)人文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以及台湾新竹教育大学、台北市立教育大学的幼儿教育系课程规划进行分析,现将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的特点阐述如下。

一、职业性

“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既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实践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强调学术性,而职业性总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致使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出现缺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职业性的把握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1]在台湾这样高学历化的地区,就业难的问题显得更为严重。台湾劳委会统计长郑文渊指出,全球经济成长放缓、台湾薪资水平成长有限、物价上涨冲击消费意愿等造成台湾招聘岗位大幅度减少,这是台湾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人口仅2000多万的台湾高校林立,竟达到160余所,高校招生率过高(近几年都在95%左右),毕业生人数过多,这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重要原因。这种背景下,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职前培养课程设计试图通过加强职业性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力求使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一)课程开设以教育实践为导向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对于职业性的强调首先体现在课程开设以能力本位为导向。台湾高校根据社会对于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和自身教育目标定位,明确细分了幼儿教师的核心能力,如理解幼儿专业知能、幼儿教育专业知能、幼儿教学创新及反思能力、儿童媒介识读能力等,并切实将这些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到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去,通过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如,通过《幼儿园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幼儿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理论,了解幼儿教育课程的目标和结构,分析幼儿园课程纲要,讨论幼儿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相关议题,练习设计统整性的幼儿园课程活动。通过为期1学年、4学分的《幼稚园教材教法》学习使学生掌握身心领域、语文领域、艺术领域、探索领域,以及各领域之教材教法。透过课堂讲述、讨论、坊间教具教材评析、教具教材设计与教学演示,培养学生的幼儿园教学实务知识与能力。通过《幼儿语言表达》培养学生了解幼儿语言的获得与学习,提高学生与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能力,并探讨常见的语言问题与母语之外的语言学习相关课题等。通过《幼儿行为观察》使学生重视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并掌握观察幼儿行为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通过《幼儿学习环境设计》使学生了解学习环境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握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理念,学会分析幼儿环境常遇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幼儿评量与辅导》使学生掌握对幼儿进行人格、气质、身体动作、感觉、智力的评量、评分及解释。通过《幼儿教具设计与应用》使学生掌握搜集材料自制教具的能力,学会应用、保管、收纳和保管教具。其次,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实施注意将能力本位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实践。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模拟实践为主线,例如教师会给学生抛出一个论题请同学们运用相关知识讨论、作报告。二是在课堂之外,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有大量的幼稚园见实习及详实的相关记录,此外,还可以通过工作坊、幼教周、喜乐夏令营、幼儿辅导个案研讨会、健康儿童夏令营等途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台湾高校对于幼儿教师的培养还广泛采用跨系学习方式,以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优质、更为专业的教育资源,如《键盘乐》在艺术系上,《英语教材教法》在外语系上。

(二)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紧密结合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的职业性还体现在将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紧密相结合,将专业要修习的课程和获取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必须修习的师资培育类课程相结合上。在台湾,修习师资培育类课程获得《幼稚园教师教育学程学分证明书》是取得幼稚园教师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为了提升幼教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台湾高校普遍将幼儿教师师资培育类课程融于学生的学程之中。从台湾首府大学幼儿教育系师资培育课程表(表1)可以看出,这些课程是保证和提升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必要课程。

台湾“教育部”颁布的《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幼稚园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科目及学分》都明确规定幼儿教师的学程中至少要修习26学分的师资培育课程(各校幼儿教育系规定的具体学分数不尽相同)。各校师资培育学程之具体科目、学分数、每学期修习学分数之上限及修业期程由各校拟定,报经“教育部”核定批准后方可实施。师资培育类课程大部分为必修课程,且和幼儿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重叠,剩余为限选,但是无论是必修还是限选,它们都和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密切相关。学生必须修满至少26学分才可能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才可能从事幼儿教师一职,这样一来,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就将平时学习和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取紧密结合起来,“硬性”地促使学生认真学习师资培训类相关课程。前页为台湾首府大学人文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规定未来的幼稚园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必须修习的师资培育课程(26学分,见表1):

此外,台湾高校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极为重视师德教育。虽然自古以来教师的师德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当下层出不穷的教育问题反映出师德问题仍旧是教师教育的软肋,师德教育迫在眉睫。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普遍重视师德的塑造,例如专门开设《幼教人员专业伦理》课程,用一学期时间来学习,旨在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伦理知能,并以议题讨论、幼教现场案例收集和邀请幼教工作者实务分享的方式,从不同的主体提出不同观点,探究幼教人员专业伦理相关议题,议题内容丰富、涵盖国内外,主要包括:幼儿教保育的内涵、幼儿教保专业伦理、伦理规范与伦理两难、幼教人员伦理守则、幼教人员的角色与言行举止、幼教人员与幼儿家长关系、幼教人员与园所主管同侪关系、实习老师的专业伦理、与幼教人员的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等。最终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和相关议题的探讨,理解和内化幼儿教师职业伦理。

(三)开拓系统的课程结构

台湾高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思考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并在向欧美、日本等国家学习的过程中,借以开拓系统的课程结构增强学生学习的系统性,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横向来看,《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规定国民小学和幼稚园教师教育学程必须包括教学基本学科课程、教育基础课程、教育方法学课程、及教育实习课程四类。从台湾国立东华大学花师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等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来看,其学程主要包括通识学程和系学士班主修学程两大类,通识学程类似于我国大陆的校级公共课程,系学士班主修课主要包含学院基础学程、幼儿教育系核心学程、本系学士班专业选修学程(一般为多选一)和一个副修学程。幼儿教育系非师培生毕业时不得少于128学分,师培生不得少于148学分,二者相差的学分主要集中于专业选修学程上。从具体内容可以将这些课程分为研究法类课程、儿童发展类课程、儿童教育学类课程、保育与家政学类课程、媒体类课程、创意类课程、管理类课程、社会学类课程、特殊教育类课程等模块,每一模块又包含具体的多门科目,如媒体类课程包括媒介传播、儿童刊物编辑与制作、儿童广电节目企划、儿童多媒体的设计与制作等。

纵向来看,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层次清晰、相互衔接、层层递进,例如在入学的前两年,课程主要以通识课程、学院基础课程为主,并逐年增加幼儿教育系核心课程和学士班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识课程和学院基础课程同步减少。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学生还必须参加为期至少8周的幼儿园实习,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该专业学生4年的学分(包括选修)的分配也较为适宜,大一42学分左右,大二51学分左右,大三63学分左右,大四只有31学分左右,选修科目比例大,课程弹性大,毕业时只要按规定修够要求的学分即可。除此之外,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以社会需求为重要依据,切实力行,从学生一入学就直接指明了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和就业方向。以下为东华大学花师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的纵向学程规划图:

二、基础性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的基础性,体现在课程设计凸显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基础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技能和理论两块内容。台湾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紧密围绕其专业培养目标,狠抓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其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和强化专业素养的特点直接反映着课程设计的基础性特征。

(一)重视综合素养教育

从选取的5所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规划来看,通识教育在台湾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备受重视。

台湾高校普遍重视通识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凸显了内容的丰富性和必修选修安排的适宜性。一般来说,大部分台湾高校的通识课程主要包含文学(包括赏析与写作)、英语(包括阅读、听讲、写作和实用)、计算机、军事与国防、体育、生活应用、人文、社会、科学九大领域,这九项是台湾高校规定的要成为台湾合格公民必须要修习的领域,藉以形成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素养。针对学生兴趣和某些领域具体内容的多样性,在生活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四个领域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目,例如人文艺术创意、伦理学议题、休闲与当代社会、人权与民主、全球化议题、环境变迁与永续发展等,学生可以在这四个领域进行选修,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从台湾亚洲大学幼儿教育系的学程来看,从大学4年期间,学生每年都要对这些领域中的某几个取得一定的学分,生活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四个领域学生只要每学期选取每个领域的一个科目即可。

(二)强化专业基本素养教育

在台湾,大部分的幼儿教育专业开办于师范院校,隶属于教育学院或人文教育学院。各院基础课程非常强调师范生的基本素养,普遍为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哲学、教育研究法、心理测量与统计、教育经典研读、教育社会学、教师职业道德、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等科目。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包括认识幼儿和认识幼儿教育两项。在认识幼儿方面,开设了幼儿发展与保育、幼儿心理学、幼儿语表达、幼儿文学、特殊幼儿教育、儿童早期阅读与发展、幼儿自主游戏理论与实务、幼儿议题探讨等课程。在认识幼儿教育方面,主要开设了幼儿教育概论、亲职教育、幼教思潮、学前融合教育、幼教课程模式研究、幼教统整教学课程发展、各国幼儿教育比较研究、幼教专题研究、感觉统合研究等课程。我们从幼儿教育专业的学院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门类的多样性可以看出,台湾高校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素养的养成。除此之外,从台湾高校幼儿教育系师资力量来看,教授理论课的教师大部分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博士,或职称高且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在打造学生专业能力方面,学校除了设置大量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围绕幼儿教师必须的核心能力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程,除了我国大陆大多数高校开设的领域教学法课程以外,还有大量的专门培养幼儿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课程,如幼儿行为观察、幼儿园学习环境设计、幼儿行为辅导、幼儿班级经营、幼儿评量与辅导、儿童节奏乐、儿童歌曲与创作、键盘乐等。

三、前瞻性

课程是教育走向实践的桥梁,只有具有前瞻性的课程设计才可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人才,才能使教育先行落到实处。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具有时代性特点。

(一)首先重视特殊教育

从台湾高校学前教育的课程设计来看,大部分学校不仅在学院基础课程中开设了《特殊儿童教育概论》,而且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开设了《特殊幼儿教育概论》《幼儿行为观察》《幼儿游戏治疗》《幼儿行为辅导》等科目。《特殊幼儿教育》的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实行学前阶段特殊幼儿教育之专业知能与素养;激发接纳有特殊需要之幼儿的教育爱,养成有爱无碍之精神;培养实行学前融合教育课程设计之专业知能与家长沟通之能力。《幼儿行为辅导》的课程纲要指出:要通过课程的学习认识、理解、辨别幼儿健康发展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其成因、辅导策略。能和幼儿建立良好关系,应用教育家满足孩子需求的信念与策略教保幼儿,并经常反省思考自己的辅导信念与态度。”

(二)其次重视研究能力的培养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他们在学院基础课程中开设了《教育研究法》《心理与教育统计》《幼儿行为观察》等多门课程专门培养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甚至个别高校还专门开设了《质的研究法》《量的研究法》等课程,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这些课程旨在建立学生对基本教育研究法的概念;彻底了解基础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所涵盖之理论与在研究中的应用、计算基础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所涵盖之各个统计数,培养应用SPSS pc+ 统计软件包分析教材中之统计问题、将分析结果做适当呈现与诠释等能力。除此之外,台湾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大量采用学生分组研究、做汇报,教师归纳、提升的形式,甚至大部分课程的期末考试,也采用独立研究、撰写论文、做汇报的形式进行,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将教育研究能力的基本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切实形成学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四、开放性

在课程设计的开放性方面,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培养目标的开放性

从培养目标来看,大部分高校重视学生未来生涯发展,强调学生兴趣的多样性和未来从事工种多种可能性,以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台湾高校将幼儿教育专业不仅要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不但要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托幼机构从业人员,而且要广泛涉及家庭教育专业人员、幼儿文化创意产业人员、幼儿文化产业行政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幼儿园教育科研机构研究人员、课后照顾中心保姆(如安亲班保姆)、特幼照顾人员等。

(二)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从课程内容来看,除了设置常规课程,还善于向美国、日本、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引进了多种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和教学法,并以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例如:意大利的方案课程、德国华德福课程、美国的高瞻课程、中国大陆的行为课程和五指活动课程、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意大利的蒙台梭利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瑞士的达克罗斯音乐教学法等。除此之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的视野和大教育观,例如台湾高校开设了一定量的家庭教育、家政服务、社会教育科目,强调儿童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强调儿童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良性的影响下健康成长的个体。

(三)培养方式的开放性

首先,培养方式灵活。台湾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逐渐向开放型转变主要体现在各种类型的大学或学院均可以开设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课程,培养学前教育师资。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1994年颁布的《师资培育法》及《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中规定:任何一所大学或学院只要设有26个学分的幼儿教师师资培育课程,都能招收幼儿教师专业的学生。这就在政策上准许非师范类的大学和学院加入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行列,标志着台湾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制从最初的单一形式不断向多样化、开放型的模式转型。

其次,步出课堂的学生培养方式。台湾高校幼教专业的学生必须在毕业前参加至少30场的幼儿教育专题讲座,而且要对讲座的时间、地点、内容、启示等做详细的笔录,并得到系部相关部门盖章方可承认和存档;除了大一修习一年的《服务与学习》0学分之外,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参加至少8小时的志工服务,如义务清洁校园活动,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学生每周必须有30分钟的志工活动;除了三、四年级幼稚园教学实习的6学分和平时的参观幼稚园、见习、试教外,学生在三、四年级须自行见习或通过幼稚园教师的介绍,提交至少160小时的个人实习纪录,并要在得到认证之后存档。除此之外,还针对幼儿专业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加儿童夏令营、幼儿教玩具制作比赛、幼儿辅导个案讨论会等。

【参考文献】

[1] 刘国磊.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发展规律[J].教育学术月刊,2012,(06).

[2] 黄新宪.台湾教育的重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黄新宪.台湾教育的历史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 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5]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 陈琦,吕苹.台湾幼儿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与启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1):29-36.

[7] 张杰.台湾学前教育研究概况[J].教育科学研究,1992,(05):33-37.

[8] 毛曙阳.台湾幼教师资培养简述[J].学前教育研究,1995,(01):56-58.

[9] 黄富顺.台湾技职教育新近发展与特色[J].教育发展研究,2009,(06):45-49.

[10] 任建龙,吴振东.台湾高校关于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研究综述[J].儿童发展研究,2011,(04):1-3.

[11] 张颔.台湾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特点及启示[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0,(1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