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儒家思想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儒家文化;法治理念;大学生法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243-02
当前我国大学生犯罪形势令人担忧,犯罪数量逐年递增。笔者对自己所在的四川省南充市部分高校进行了调研,在该市大专院校较集中的顺庆区,根据顺庆区人民检察院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6年以来至2011年,当地在校大学生犯罪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且近两年数量明显增大。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可知,在校大学生犯罪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盗窃类犯罪逐步扩散到了校园生活的各种层面,并呈现出愈加暴力化的趋势。大学生犯罪形势严峻与当前大学教育存在种种缺陷密切相关,很多学校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形式过于僵化,未认识到造成大学生法治理念淡薄源头在于新形势下青少年法治理念和守法意识的难以树立,而只是单纯对学生进行法律灌输,造成教学内容过于单调,针对性弱,效果差。特别是近年来大学不断扩招,而教育资源的投入与管理却不能跟进,导致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重灌输知识而轻塑造法治理念的矛盾进一步凸现。
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的差异、学校教育的欠缺及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在价值观上极易产生消极、彷徨的倾向。因此,如何从思想根源上入手,健全和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建立弹性完满的精神架构成为当代大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对大学生教育工作者来讲,我们必须打破固有教育模式,将文化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联系起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法治教育和预防犯罪的工作中来。而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正是我们可以大加利用的教育资源,如果我们对其进行灵活运用,让其重要作用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得到充分展现,将非常有益于当代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塑造,同时,对大学生法治意识与个人修养的提升同样意义重大。
一、儒家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儒家文化以人性论为根本,提倡仁爱,认为法律存在的前提正是对人性中“恶”的因素的合理制约。而法律本身也蕴含了仁义和公正的理念,其目标正是构建一种仁政、德治和礼治相辅相成的社会。儒家文化的最大特色也在于对“仁”的追求,而这种关于“仁”的价值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关爱与尊重他人,宽容看待社会各种矛盾和现象不谋而合。因此儒家文化对我们构建对法治理念的追求与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但受我国长期以来“重学历、轻素质”的教育定式和持续增大的就业压力影响,很多大学生只看重考试成绩和就业机会,往往忽视了自身法治意识的树立和培养。大学生在进入强者如林的大学校园后,由于对自身的期望值较高,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引起了对自身价值实现的质疑,心理极易产生失落感,进一步发酵为不健康的嫉妒、报复等心理障碍,加之社会不良习气的诱导和盲目追求物质享受风气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人生观发生偏离,价值观发生扭曲,进而做出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而儒家文化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不端行为具有纠正作用,儒家文化在这一领域的重要作用非常值得现在的教育者借鉴与开拓。
信是儒家文化的另一核心要素,儒家提出人无信不立,提倡一诺千金,诚信待人。儒家倡导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摆脱小我的局限,崇尚自强不息。当今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经济的持续繁荣带来了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但一些人抛弃诚信原则,从而导致社会分配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些现象对正站立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大学生们必然带来思想冲击,对大学生来说,如何在社会巨大变革的洪流中正确树立诚信意识和守法意识更显得十分重要。对此,儒家文化为我们开出了良方,儒家君子“言必信,行必果”的社会责任意识应成为大学生深化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从儒家文化中汲取精华,加强大学生的诚实守信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竞争和协作意识,建设互助友爱的校园环境,进而全面建立守法护法的法治环境。
二、儒家文化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大学生犯罪
儒家认为,犯罪现象主要是因人的贪欲而起,贪欲意味着道德的丧失,从而削弱了人遵守法纪的自律能力。同时,道德也正是预防犯罪的重要防线,道德意识的增强对人们遵纪守法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如今中国法治社会构建过程中,情、理、法的冲突成为一个阻碍,而儒家文化也对此给出了答案,儒家所倡导的“先教后刑”,通俗的说法就是通过做教化工作能达到的目的,则不诉诸法律。儒家历来认为提升道德品质、培养自律能力是预防犯罪的关键。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道德教化在儒家预防犯罪理论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因此,利用儒家文化来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要重视借鉴道德教化对法治理念培育和预防犯罪的重要作用,切不可将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机械地切割开来,作为互不干涉的两门课程来进行推进。只有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密切联系,有机结合,才能在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许多大学在预防大学生犯罪中,过于重视对学生进行法律条文的教导,重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惩罚机制及程序规定,往往忽略了学生犯罪思想产生的根源,因此不能做到对症下药。对大学生道德情操、个人价值观的培养要么完全忽略,要么重视不够,导致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校园中泛滥,特别是个人主义思潮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身上表现突出,很多学生过于强调个人奋斗、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过于强调竞争意识,甚至为达成目的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这类现象在当今校园中并不鲜见,并且为今后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埋下祸根。而儒家文化中的和谐观、义利观可对社会不良风气诱发的过分重利等观念起到良好的调节和抑制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善待他人、互相理解的精神风貌,避免因人际关系紧张以及不正当竞争引起的违法犯罪事件。儒家非常重视道德教化的内涵及其对预防犯罪的重要作用,儒家认为道德教化首先能完善人格,因此能预防犯罪,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道德是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有高尚的道德才能有良好的自律能力,这样的人当然不会去犯罪。总之,通过儒家文化来改进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可以促进大学生完善人格、预防犯罪、促进和谐。
三、儒家文化有利于改进大学法治教育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对大学法治教育理念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迪,并且还要看到儒家文化对我们进行法治教育的具体方式与手段也有许多可供参考的价值。儒家文化为大学生法治教育勾勒出了一个非常系统的蓝图,并且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开展法治教育,先要学“礼”,在这里,我们可以转换为今天所讲的“学法”。儒家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只有通过学法,让大学生直接、具体掌握法律制度和法律规定,同时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标准,用现代法律语言来表述就是要明白“罪”与“非罪”的界限。然后要约之以“礼”,在此可以转换为我们今天所讲的“守法”。在学“礼”之后还必须有一个由他人以礼对修己者加以约束的阶段。完成外在制度与行为规范的内化,自觉地循礼而行,此时“礼”就不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规范,而是自我行为准则。随着礼由外向内的转化,从而实现自觉“护法”,法治的原则和精神也不再是个人遵守的规则,而成为全社会都要普遍遵守的自觉意识。
从纵向上厘清了法治教育的步骤,我们还要从横向上扩展法治教育的方式。我们在大学中开展法治教育,必须要认清阻碍大学生法治理念形成,诱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根源。在许多大学生犯罪的案例中,被告人把个人物质利益的实现作为衡量个人价值实现的尺度,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是诱发他们去犯罪的根源。为此,我们的法治教育必须与思想道德教育同步推进,用儒家传统道德理念来培养大学生的正确义利观和社会责任感,淡化个人荣辱得失,这样才能让他们自觉抵制外界的不良诱惑,人生的发展才能不偏离正常轨道。正如儒家所讲,礼教能“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其中“绝恶于未萌”正是强调道德教化对犯罪防患于未然之功效。另外,在开展法治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只有让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调整能力,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才能促使大学生形成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义利观,才能对预防犯罪产生积极的作用。
儒家文化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迪就是,道德和法是可结合的,也是应当结合的,法应该用道德予以补充,而法治的发展也需要道德来推动。大学生在充满竞争意识的当代社会关系中,既要认识到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展现自身价值,促进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也要冷静对待竞争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学会宽容待人,更要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在与他人的相互合作中谋求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从而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当大学生们都能把“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这些儒家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时,违法犯罪自然就离他们远去了。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法治30年(1978―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Abstract: If Confucianist's moral idealism wants to take root and blossom in modern China, must first solve the problem which Confucianist morals idealism and the modern economic life and the political life adapt. The reason that the Confucianist in modern China faced with the such big challenge, is because Confucianist's moral ethics and the science, the democracy current thought conflicts.
关键词:儒家思想现代化进程
Key word: Confucian thoughtsModernization process
儒学产生于东方、生长于东方的宗教,由于其生成的社会物质水平的落后,而一度被排斥在现代化的大门之外。儒家哲学能否容受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潮,开出中国的现代化呢?西方的现代化实际上已面临严重的危机,解救西方现代化危机的根本出路就在于重提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在于提出儒家的"生命的学问"。
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即儒家式的人文主义就现时代而言,也就是说,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如果不能容受西方现代的科学与民主,那么这种道德理想主义便没有存在的价值。事实上,中国以前所要求的事功,也只有在民主政治的形态下,才能够充分地实现,才能够充分地被正视。在古老的政治形态,社会形态下,瞧不起事功,故而也无法充分实现。这种事功的精神要充分地使之实现,而且在精神上,在学问上能充分地证成之,使他有根据,则必得靠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出现,事功才能出现。
现代社会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对经济成长的追求远比古代更迫切,对个人自由、政治民主也远比古代的时候更迫切。因此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要想在现代中国生根开花,首先就必须解决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现代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相适应的问题。
儒家之所以在近代中国面临那样大的挑战,都是因为儒家的道德伦理与科学、民主的时代思潮相冲突。儒家伦理确实在历史上并没有推动科学与民主政治的发生,在道德层面,中国文化确实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就文化生命的特质及其发展的限度而言,也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或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科学之精神,无论中国人如何为自己的文化进行辩护,但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的思想缺少科学之精神则为不易的事实;二是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中,不论帝王专制有怎样的好处,但无需讳言,中国缺乏西方近代之民主制度之建立。
儒家思想之所以在历史上没有开出科学与民主之花,并不能简单地归结到儒家思想本身,而是有着相当复杂的其他政治原因、社会原因,并不等于儒家思想与现代民主政治、现代科学存在根本的滞碍和冲突。"儒家与现代化并不冲突,儒家也不只是消极地去‘适应’、‘凑合’现代化,它更要在此中积极地尽它的责任。我们说儒家这个学问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积极地负起它的责任,即是表明从儒家内部的生命中即积极地要求这个东西,而且能促进、实现这个东西,也即从儒家的内在目的,就要发出这个东西、要求这个东西。所以儒家之于现代化,不能看成个‘适应’的问题,而应看成‘实现’的问题。唯有如此,方能讲‘使命’。"儒家的学问原来是讲内圣外王的,此外王的现代含义当然应该包括科学与民主。现在的问题不是中国文化是否包含民主与科学,也不是民主与科学的普遍价值和对于我们民族存在与发展是否具有足够的重要意义,而是中国社会在吸收西方的科学与民主的时候,不可能采取某种外在的加添法,而必须通过民族文化的自我调整,从民族文化生命内部开显出来,即从儒家的内圣之学、心性之学中开显出来。这就是内圣开出新外王的基本涵意。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在道德理性之客观实践一面确实能够转出并肯定民主政治,并且从道德理性方面通出去,必于精神主体中转出"知性主体"以成立并肯定科学。
关键词;孝;伦理思想体系;维系
《孝经开宗明义章》即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说,孝是德行的根本和教化的开端。《论语・学而篇》中所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孝悌是仁的根本。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孔子以孝为仁之本,这些足以说明,孝在儒家思想中根本性地位。
一、孝作为家庭伦理要求
孝,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其意为:“善事父母者。从老者,从子,子承老也。”显然,孝的基本含义就是“善事父母”,其规定的是在家庭之中,子女对父母的侍奉与承接,阐明子女对父母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具有明显的伦理意蕴。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将孝纳入其思想体系中,赋予其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
孝作为家庭内部伦理道德观念有两个基本的要求。其一是敬,敬不仅要有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尊敬之情,而且还要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比如孔子说“色难”,就是要求对父母和颜悦色。其二是无违。无违不仅有对待父母不要违背礼节的意思,还有对父母正确行为和志向需要加以继承的要求。敬和无违最终让子女对父母孝符合礼的要求。
敬首先就是对待父母的发自内心的尊敬的态度。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对父母的孝不仅要做到对父母的奉养,还需要发自内心的严肃恭敬之情。因为仅仅做到养活父母,将与狗马没有什么区别,狗马也能做到。人作为儒家伦理道德的主体,在孝父母上要与狗马区分开来就要做到敬。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子女要做到孝,在父母平居无事的时候也应当保有敬谨之心。敬是子女孝父母的不可或缺的要求。敬作为一种内心的感情,有其外在的表现,“色难”便是其中之一。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色难”,杨伯峻将其解释为“儿子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礼记・祭义篇》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在父母面前保持愉悦容色,是发自内心敬爱父母的一种表现。
无违要求侍奉父母要遵循礼的规定。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不能违背礼节是无违的一个重要规定。除了对礼的遵从,无违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对父母正确行为和志向需要加以继承。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合理的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就可以说做到孝了。对父母志向和行为合理的部分长期的加以保留,这体现了无违的另一个方面的要求。
二、孝由家庭推延到社会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要求,是以孝父母为根本的。然而人不仅要作为家庭成员而存在,还要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儒家要求人在齐家的基础上还要有更高的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孝就不仅要作为家庭内部的道德伦理要求还要作为整个社会的道德伦理要求,成为社会成员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并且,在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作为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的孝依然是建立在家庭内部孝的基础之上的。那么孝是如何在孝父母的基础上突破家庭成为整个社会伦理道德要求的呢?
孝是一种对父母对亲人的爱,这种爱推广到别人就是一种对他人的爱,一种博爱。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亲爱自己的父母人便不敢对于他人有所厌恶和怠慢,更不会对他人的父母厌恶和怠慢。《孟子・梁惠王上》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样是在说明这个道理。基于“推己及人”的道德修养方法,儒家要求人们像尊敬、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他人的父母,像恭敬自己的兄长恭敬他人的兄长。“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所以,君子在家能够孝敬父母,在外自然对国君忠诚;在家尊敬兄长,在外对长者自然礼顺;能够把家务处理好,自然能够把公务处理好。这样孝便由家庭推延到社会。
三、教与争
孝作为儒家伦理体系的根本,具有可教的特点,是教化的出发点。“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的这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因为孝可以通过教化在天下流行,才使得人人都可以走向孝道,以孝为根本的伦理体系才能够得以维系。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由自觉的家庭伦理观念,通过教化推广到天下,有理顺天下、教化万民的作用。在孝道流行的地方,人与人和睦相处,上下级之间没有怨恨。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君子用孝道教化人民,并不是挨家挨户的去说教,天天当面教人行孝。以孝道教育人民使得天下做父母的都能够受到尊敬。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治理天下的大道应该以教化为先,教民相亲相爱,没有比孝道更好的了。孝道可以通过教化,盛行于天下,使得天下一家,亲爱和睦。
孝作为家庭、社会的伦理秩序,并非对父母、对国君、对上级言听计从,没有任何异议。孔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君主、上级也难免会有出现过错,难免有做出违背道义之事的意向和举动。当我们面对的是这样的情况,应该大胆的进行劝导、劝谏,引导事情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尽量避免父母、君主、上级、朋友走向不仁不义之境地。
孝不可教就很难在天下推行;面对父母、君主、上级将做不义之事而不去劝谏,便称不上是孝。这两方面对于维系儒家以孝为根本的伦理体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关键词:儒家;仁爱思想;价值观;意义
一、儒家仁爱思想的内涵
1.爱人是仁爱的重心
孔子认为爱人即是仁,这里所指的人,并不是指特殊的阶级或者是某一部分的人,而是全部的人,孔子对全部人都产生了仁爱之心。孔子在对“泛爱众”进行强调的同时也指出了要爱施德行善之人,不能对为非作歹的人施行仁爱,假如混淆了善者和不善者,那么付出相同的仁爱就丧失了其实质意义。
2.孝悌是仁爱的基本
孔子认为爱人需要分清前后顺序,孝悌作为一种天然的情感是仁爱的重要根本和基础,只有树立好这一根基,才能够促使仁爱之苗长成参天大树。但是孝悌自身具有复杂特点,人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渐从低级的孝上升至高级的孝,这样的孝道才是最圆满的。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利益制度的驱使,造成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弱化了长远目标,扩大了拜金主义思想。(2)过度享受追求物质,造成一些大学生在评价价值时,日趋表现出世俗化的标准,弱化了人生的理想,产生了享乐主义思想。(3)突出强调了自我实现,造成在价值主体上一些大学生对自我化过分强调,淡化了集体主义理念,个人极端主义思想迅速萌芽,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将个人得失作为选择标准。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问题的成因
(1)市场经济制度造成的影响。市场经济能促进公平竞争,通过劳动创造财富,鼓励人们对自己的最大化利益进行追求,这样能激发大学生不断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但是,由于大学生将这一原则盲目扩大,将其引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看作是自己的价值标准,通过追求物质价值换取精神价值,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2)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我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的分配问题。这使得大学生开始怀疑书本所讲的价值观,进一步对一切进行怀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国的各种价值观与文化思想也将乘虚而入,一些鉴别力严重不足的大学生也开始对新潮进行追逐,并且将其作为价值支柱。此外,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也产生了对物质文明建设过度强调的现象,这对大学生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三、儒家仁爱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意义
1.爱人培养大学生的为人民服务精神
儒家所提倡的仁爱包含了很多意义,在当今社会中这些思想依然是大学生需要认真学习的。仁爱的根本是爱护亲人,进而发展成为尊敬长辈、诚信待友。而仁爱实施的方法便是推己及人,要求仁者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进一步实现爱全部人,借此调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仁爱精神提倡爱他人,这一精神可以看作是对爱人民的另一种诠释与升华。大学生在形成价值观的过程中应把仁爱精神提升至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校园中甚至进入社会之后都具有一种无私奉献的道德精神。
2.爱家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文化突出了群体和个人之间的统一特点,一方面对个人存在与发展的价值积极肯定,另一方面还分析了个人存在与发展应当统一在群体的存在及发展中。而这一群体或者集体具体可以认为是家,从家庭、家乡再至家园都是家的不同内涵。在炎黄子孙中这一归根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产生了大量的负面问题。不少大学生对个人意识过分强调,不计后果地追逐个人利益,当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同时,首先想到的是一己私利。精神领域出现了世俗化问题,使得大学生评判事物的标准受到了影响,也使他们的人生观出现了偏差。高校应当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归属感,以此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指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3.爱自然引导大学生构建和谐社会
人产生于自然,属于自然的重要部分,因此人需要尊重自然与生命,仁爱万物。这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我们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和自然是互相影响的,因此人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在这个前提下有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科学开发。然而,在当代,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对自然资源实行了过度开发,日益恶化了生态环境,引起了很多矛盾与危机。人类必须把满足人类的需求同环境资源的承担能力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促使人类永远应用资源,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大学生应当深入理解这一思想,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儒家仁爱思想内涵极其丰富,这些思想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了重要意义。大学生需要联系目前社会发展情况,不断思考与探索,真正领悟儒家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先秦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主要包括商周和春秋战国两个阶段。西周初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周公(姬旦)在长期的政治实践和德育实践中总结出一些重要经验,即“以德配天”“敬德保民”以及“孝”“友”等思想。它包含了以后的儒家德育思想的某些因素,是中国德育的萌芽和开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是中国德育思想和理论的形成、奠基时期,其思想主要体现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中。先秦儒家思想有着一个渐进的、复杂的演变过程,但仁义礼智、修身养性始终是其学说的基调,主要特点及其现代意义如下:
一、以“学为圣贤”为德育目标
儒家的理想德育目标是追求“学为圣贤”。对统治阶级而言,他们追求圣王的目标,学习圣王的思想行为,以尧舜禹为榜样;对一般的士大夫和老百姓,则以贤为追求目标。从普遍性而言主要追求的就是贤人的目标,这种贤人的目标,是用“君子”这种人格来表现的,《礼仪.乡饮酒》曰:“以告与先生君子可也。”其注曰:“君子,国中有盛德者”。实际上那种具有重义轻利,关心他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注重整体利益,具深沉的历史责任感等优良品质正是这种君子人格的写照。荀子在孔子提出的培养“君子”人格理想的基础上提出更具体的“士”“君子”“圣人”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其德育目标,最低标准是培养士和君子,最高标准是培养圣人。这种 “学为圣贤”的德育目的,深深积淀于民族文化之中,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培育了中华民族那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气节、温和尔雅、豁达乐观的国民品性。但另一方面,它也使我们的祖先在眼光上注重于伦理政治问题,漠视了对大自然的探索,缺乏科技创新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二、以伦理为德育的基础
任何一种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制于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即受制于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国社会是带着氏族制的脐带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是由家族到国家,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儒家所倡导的孝悌思想是维系家族之间和家与国之间的关系纽带,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的伦理思想浸透人心,形成了一种社会心理――强调以伦理为本位的价值判断标准,强调以“以德配天”“德王天下”,重传统、重义轻利、忠君。《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它强调首先应当是树立高尚品德,其次才是立功立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他们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是道德,以及那些为社会所认同的“杀身成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早已成为一种社会心理,凝聚为一种社会人格和个人的深沉历史责任感。这种把完美的道德作为人生追求和以伦理为基础的价值判断标准,作为一种社会的思维方式和传统心理,数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社会。一方面,这些思想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形成民族的凝聚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思想压抑人的物质欲望,对个体的自由发展,对独特的有创造力的个性的发展,却起到阻碍作用,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三、以“仁”为德育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