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实训总结

美术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术实训总结

美术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高中新课程远程培训取得的效果有目共睹,肯定其成功也不容置疑,但是作为采用新手段的教师培训新形式,存在诸多不尽人意有待改进之处,也一并梳理罗列相信对于今后的工作会有助益。

1. 关于作业和文章抄袭,这是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当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时,也提供了一些人弄虚作假抄袭敷衍的方便,这一行为如果蔓延将导致新课程培训流于形式,新课程改革走过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没有了意义。这个问题在我们的研修学习中已经提出,第六期课程简报上首席专家尹少淳教授指出:“作业问题上,我们鼓励做‘单独纹样’,不赞成搞‘二方连续纹样’。”而且专门聚焦作业问题呼吁大家抵制,但是问题屡禁不止,甚至有些愈演愈烈,乃至于最后一期简报还被抄袭问题困扰,引荐学员作业中也出现“二手货”,原作者出来讨还“清白”。

《怎样让美术学科受领导重视》的作者是张和平,而不是杨江红。望专家教授核对一下,给真正的作者一个清白。谢谢!

作业问题已经成为焦点问题,为此,我班昨天的简报也依此为焦点,大声疾呼学员深度学习,诚实作业。今天,看到我班的两篇作业终于走入专家们的视野,一来感谢各位专家对我班的鼓励,二来作为辅导老师的我,心情有所释然,我们的努力终有回报。深感这种喜悦来的太晚、太晚.......

抄袭问题的出现绝不仅仅是在美术学科,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和解决,将是我们远程培训和高中新课程能否取得成功的标志,期待有着更好的解决办法。

美术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伴随着中职院校规模的不断发展扩大,中职学生生源来源越来越广,这就形成了专业技能课程增多、教学模式亟需变革等问题。通过对中职美术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的问题发现,教学模式的改革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中职院校美术教学乃至中职院校学生未来走向,可以说具有巨大的影响。要较好适应当前时展、学生需求和国家战略,创新改革美术教学模式,就需要从当前教学模式的现状、成效中找准问题、发现问题,由此拓展出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二、当前中职美术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一)提升升学率:当前模式的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在办学宗旨上是以就业为教学导向的,提倡通过大力转变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和教学导向,实现思想上的转变,面向市场办学。同时,也有不少学校喊出了“瞄准市场、跟踪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办学口号。但通盘来看,职校的美术专业一般都是学校的拳头产品、王牌专业,教学目标一般都是定位于高考升学这个指挥棒。职校学生既可选择参加全国的统一考试实现进入普高或大学升学的目标,也可选择进入对口的高一级职业院校。提高教学模式转变的目的一般都是以提升高考升学率为导向,尤其是提高高考的本科录取率,将优秀的美术专业学生输送进高一级学校。

(二)学科体系为中心:当前模式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决定于教学目标,中职学校的美术专业教学目标既然是瞄准升学,那么教学内容为高考服务就成为自然了。整体来看,高考要考什么,教学内容上就针对什么着重讲解,以期实现美术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集中强化美术的专业训练,课程设置上向高等院校的大一美术专业课程看齐,保证学生在考试和入学后的无缝链接。由此,课程设置上仍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的职业活动为中心。

(三)知识与技能传授:当前模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组织的运用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美术知识与相关技能。通过采用示范法、临摹法、讲授法等方式进行成块的训练。上课过程中通过与示范画相结合的方式,以每次3节课、集中时间上课的形式保证学生的技能学习。教学中,教师注重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主要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观察能力。采取长期大量的练习基本绘画技能,正确的照着石膏、水果或风景等模型的样子作画,让学生能够不走形的画出来,用“像”还是“不像”作为学生学习成功与否的标准。

三、当前中职美术教学模式的困境分析

(一)与实践的需求不符

一是大部分中职学校缺乏职教特色,普遍上搬用普教模式。由于没有脱离一直以来的应试模式,只强调接受经验知识,不重视中职学生的技能培训和提高。二是大部分教师不思进取,且较少进修机会。通过对泸州市江阳高级职业学校美术教师进行的简单问卷调查来看,80%的教师认为这个专业现在发展形势不错,完全无需改革。如果设置新的就业课程,教师的教学内容就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也要重新摸索,在他们看来,这很麻烦,竭力维持现状最合适不过。

(二)教学模式单一枯燥

虽然中职院校的教学设备不断完善,多媒体在其教学中也得到了大量的运用,能够保证教师能够将知识直观、生动、形象地传达给学生。但是,这就造成了另一个极端,部分教师现在十分依赖多媒体,就连教学简笔画也拿多媒体应付,完全无法体现手绘美术在艺术中的美感。由此,过于单一枯燥的模式教学,让学生对美术学习失去了兴趣。

(三)实践能力的培养还不够

当前美术课堂中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困境,部分教师认为只要掌握好理论,就可以保证学生日后的发展,殊不知实践才能保证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敏感性,这才能为学生日后发展打下基础。不少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照本宣科”、“一言堂”的现象在课堂上仍然存在。这使学生对于线条、图片、色彩等感知度下降,学习兴趣下降,难以清除地认识美术对学科的价值和未来升学就业的作用,得不到实践能力的扩展,也认识感受不到美术的魅力。

四、实践探索的创新路径

(一)提升教师素质:专兼职美术教师的双重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提高专职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教学制度以及奖惩措施,为培养“双师型”美术教师队伍创造良好条件。学校应加大力度开展在校教师的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多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常态化的教改教研活动,促进各校教师间的横向交流。原因在于,因为教师的个性特质、学习背景以及培训经历都会形成教师间的教学模式差异和教学专长。二是保证师资队伍的来源多元化。通过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保证师资队伍多元化。学校通过从行业第一线聘任一批实践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的一线人员补充到专业教师队伍中来,改善师资结构,提升专业技能,适应专业需要。同时,这些兼职教师可以形成鲶鱼效应,带动、刺激专业教师加强自身实践技能提升。

(二)教学模式创新:拓展信息技术的利用与校内外实习场所

一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现代化网络通信技术和其他新兴手段,推动中职美术教师在教学模式改革上的区域合作。学校要扩展开去,探索建立区域合作平台,促进国内外职校间的教学和实践培训经验交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二是开辟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实训(实习)基地在美术教学模式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仅是硬件和场地的变化和提升,更是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保证学生实践能力,为其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学校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购置新型专业设备,更要大力开拓校外实习场所,与相关专业公司共同创建实训基地,拓宽学生实习实训空间,保证资源共享,让学生在真实职业情景中学知识、长技能,为毕业后能迅速上岗或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三)实践能力提升:产学一体化的校企合作

美术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教学;校本专业;优势发展Face to face at present vocational school specialized course——One point of clothing teaching is thought deeply

【Abstract】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school, makes the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 who leads a sum for school studying studying and putting into practice carefully , active, exploration and managing drawing modern enterprise idea, not only should be secure advantage by using unity's influences , more important is to finish handling school our special field, if minor special field such as clothing special field , Tangkar special field , embroidery special field.

【Key words】Occupation teaching; School our special field; Advantage develops

职业教育在世纪之交风起云涌,潮起潮落。职业学校的发展,做为学校领导和教职工认真研究和实践,积极学习,探索和借鉴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不仅要走联合的路子,更重要的是办好校本专业,如服装专业、唐卡专业、刺绣专业等小专业。采取一校多点,联合办学方式,扩大学校规模,发挥各自的优势。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无论是普通学校还是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得靠懂专业、有素质的教师去操作。只有懂专业的教师才懂得如何去操作,如理论课与实训课时间的安排,运用,对学生兴趣的激发,积极性的提高都是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必不可少的内容。尤其是职校的学生,大多数来是厌学学生,自鄙感较强,因此,作为一名职校的专业教师不仅有广博、精湛的专业知识,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独特的教学风格去面对学生,感染学生。所以全面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是职业学校建设发展的前提。

2注重专业实训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相辅相成、统一与艺术作品。理论是实训的前提,而实训课担负着“技”和“能”的双重任务,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就不能学“技”, 因此对学习一技的学生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要进行心理诱导,疏通心里障碍,要让他们安心学习专业,就从亲历劳动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三心”,既耐心 、苦心和恒心。如,在服装工序练功时,就得需要大量的材料(布料),由于家庭和学校条件有限,所必备的材料都是取废弃之衣物,课前要拆拆洗洗,课堂上要用其布料缝缝拆拆,拆拆缝缝,变废为利。其中渗透的是耐心和苦心;假如要进行中山装四只口袋的练功,则要多用心多动手,又经过缝缝拆拆,拆拆缝缝,针迹线距中摸索规律,得出经验,变废为宝。唐卡和刺绣专业也不例外,每一针每一线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双手的辛劳,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苦心,否则功夫不到家,制作不出合格的作品。总之,在这样的实际操作中可以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能磨练出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劳动观念。

3注重专业课中的美术教育和审美观念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专业课中的美术既是艺术的美又是心灵的美,艺术品集于更多的是心的感应,那么教 师的教学就应该触及他们的心灵,课内课外都要做他们的贴心人。这就要从理论知识点,面到作品欣赏以及实训课的工序练功到成衣组合到成衣欣赏,都得深入到每一个学生指导说明,让他们进行自我总结,发现自己作品的美,扬长避短,同时耐心地揣摩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使得“细雨润物”,因才雕琢挖掘其潜力,发现其闪光点,和自己的教学达成共识,使学生从内心生活处处都是美,美无处不在。自己所处环境的美,市场上五彩斑斓商品的美,为师的就要从生活处课堂教学的细节触及到的每一处美引申开去,到周边的事物中发现、审视、运用,无论是色彩美还是造型美,都是所学专业必不可少的美学知识,在引导学生发现,审视运用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 学有所用,把美术知识的共性和专业知识的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出有新意的作品。

美术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师工作室;民间工艺;人才培养模式

民间工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和传承着传统特色的文化基因。积极进行濒危的民间工艺的抢救与发展,对传承与弘扬我国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湖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民间工艺品类和技艺都是十分丰富,工艺种类在全国名列前茅,如湘绣、织锦、竹编、木雕、石雕、蜡染、剪纸、年画等。这些民间工艺代代传承,创造许多有价值的艺术品。由于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民间工艺发展举步维艰,面临人才断层的危险局面,传统师徒制培养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随着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现代学徒制迅速掀起,为解决这些民间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很好的途径。

现代学徒制源自于德国,最显著的特点是:双主体、双身份。双主体是学校和企业共同育人;双身份是学生兼有学徒和学生两重身份,这是德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秘密。现代学徒制源于传统的师徒制,但与它又有着巨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学历层次的高端性。传统的学徒制主要培养初等工匠,主要学习技艺。现代学徒制在学历层次应该更高,目前而言有中专、专科,将来还可能有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甚至博士层次,而且教育过程应该是终身制。第二是技能培养的超前性。现代学徒制是培养为将来技术升级的高技能人才,不只是着眼于当前以及几十年前的技艺、技能。第三是师资队伍的开放性。师资队伍建设要与时俱进,除了加强与本区域内行业企业对接,还可以将行业、企业中的技术骨干有丰富经验的技师都纳入师资队伍之中。

为了更好的发展湖南的名片“湘绣”,为企业培养高端的湘绣技能型人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设了湘绣专业,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刘爱云大师工作室的运作现状

为解决湖南省湘绣产业的发展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缺乏的瓶颈问题,在湖南省政府、湖南省教育厅的领导下,联合湘绣研究、湖南省湘绣城集团有公司等知名湘绣企业,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设置了湘绣专业,并聘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刘爱云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设立了刘爱云大师工作室,这是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共合作办学的成果,其运作模式如下:

1.学校提供资金和教学场所,配备教学和实训的相关设备设施,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绣的代表性传承人刘爱云大师担任大师工作室主持,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教师,同时在学校内部组织优秀教师共同成立湘绣教学团队,并选派管理人员做好刘爱云大师工作室的日常运行。

2.湖南省政府、省教育厅十分重视湘绣专业,将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纳入省重点支持专业,在招生政策以及办学给以大力支持,对刘爱云大师政府给予特殊津贴,同时对湘绣专业的学生给予专项资金补贴,生均达到了4000元每人每年,吸引了很多学生报考该专业,是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

3.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和湘绣城企业集团公司等湘绣企业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捐助湘绣教学的设备,按照湘绣工艺的实际操作流程,设计和布置湘绣实训工作室,选派技术骨干到学院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共同制定湘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并为学院培养湘绣后备师资队伍。企业还设置了湘绣奖学金和助学金,对优秀学生和家庭贫困的学生给予资助,同时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便利。

二、刘爱云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索

(一)校企合作联合开放专业课程

以刘爱云大师工作室的教学团队为核心,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的开发,企业专家作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员,将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知识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企业专家为学校专业教师提供的咨询作用主要体现在他们能为课程开发工作提供湘绣的岗位内容和必备的职业能力,并为湘绣课程内容需要的工作知识和工作经验等细节问题提供咨询。将行业人士和企业专家引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其在职业现场第一线的优势,课程开发内容与行业企业需求接轨,符合企业发展需要,根据最新的岗位技术标准和企业技术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制订完整的、更新及时的课程计划用于实施教学,这样的职业教育课程无疑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而且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湘绣专家、企业骨干及校内专家、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了湘绣的核心专业课程 8 门,通过实践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教材

为了更好地培养湘绣人才, 学院组织企业专家和学院专家的教学团队负责开发湘绣教材,经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共同开发了湘绣专业教材:《湘绣》、《湘绣技法》、《湘绣制品》、《湘绣简史》等。

(三)优化教师队伍,打造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师团队

要培养优秀的湘绣人才就必须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学院对湘绣任课老师进行了优化,聘请湘绣研究所退休的一批省级刺绣大师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并选取优秀教师担任湘绣团队教师,其中具有多年艺术设计与管理实践经验、获得科研项目的教授、副教授等,也有充满朝气的年轻教师,形成了资深专家“传、帮、带”,年轻教师“教、学、研”的局面。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实行岗位互挂的做法, 学院对企业的技术骨干定期进行培训,给予技术骨干教学方面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为学校培养后备教师;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打造一个实力强大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为湘绣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订单式人才培养

湘绣知名企业联合学校共同招生,实现招工与招生共同进行。学院依托湖南工艺美术职教集团的相关湘绣企业,与湖南湘绣研究所、湖南湘绣城企业集团、金球湘绣、再红湘绣等湘绣知名企业签订了湘绣订单人才培养协议,同时与一批湘绣知名企业合作, 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训和实习提供良好的场所;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在实习期间统一为学生发放一定的补贴并提供住宿,为湘绣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缩短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了无缝对接。

在“刘爱云大师”工作室的基础上,为提升湘绣的影响力,学院同时成立了“湘绣设计研发中心”,下设绣稿创新设计部、材料研发部、工艺开发部等部门,集中优势力量,组建人员组成创新研发团队,具体负责湘绣创新研发工作,开发新产品,在绣稿设计、材料、技法、工艺、装裱等方面不断创新,同时承接企业订单,将真实的订单项目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组建由校内的美术教师、湘绣刺绣大师、服装专业教师、陶瓷专业教师、雕塑专业教师、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和校外聘请的纺织材料专家、化工材料专家、纤维艺术专家、装裱行家、企业家等人员组成的创新研发团队,具体负责湘绣创新研发工作。 目前湘绣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法工艺上的创新; 二是湘绣题材上与当代名家绘画作品接轨,不断拓展湘绣题材。

依托专业与企业合作承接全国最大的刺绣产业湖南星沙湘绣城、 湖南省湘绣企业进出口总公司等企业湘绣设计与制作订单生产任务,为他们进行湘绣礼品的设计与制作、服装刺绣、绣花设计加工等,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了解工作过程和质量要求,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同时能够不断地吸收和消化新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 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不断进行总结,及时反馈到教学中,并在教学中及时地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创作湘绣精品,打造高端湘绣产品,不断提高湘绣产品的附加值。

学院承接企业订单,并将订单项目导入课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实训,所有的绣品,从设计到制作全部由学生自主参与,企业技术骨干和学院的专职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学到了湘绣设计与制作的完整工艺流程,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为学生将来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湘绣专业自2006开设以来,以“刘爱云大师工作”为平台,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的湘绣专业人才,为振兴湘绣产业提供了智力支持,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值得我们研究,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湘树.湘绣史话[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8.

[2]曾应民.手工艺大市场―――湘绣走向世界的启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美术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62-02

广西具有丰厚的民族手工艺资源,民族手工技艺十分发达。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十分突出。壮锦、绣球、铜鼓、画扇、贝雕、坭兴陶、牛角雕、红木雕、人工宝石、服饰银饰、奇石盆景、编织制品、竹木根艺等手工艺生产逐步发展成为专门产业。这些手工艺术民族风格鲜明,地方特色突出,富有实用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然而,随着时展,这种手工技艺因为社会大环境影响,营销不力,设计创新不足,市场不看好,产业凋零,后继乏人。民族手工艺产业或已经衰落,或濒临危机,发展陷入困境。如何挽救民族手工技艺,促进产业再生和后继人才培养,是政府、社会、教育、产业等多方共同努力的大问题。作为培养地方性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院系,应该担负这份重任。具体来说,要实现广西民族手工技艺在高职设计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可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将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元素融入基础教学

将民族手工艺术元素融入设计基础教学,是我国很多艺术院系的做法。广西手工民族技艺内容广泛,技艺精湛,文脉深厚。壮锦、民族服饰、苗族银饰、玉石雕刻、铜鼓、刺绣、传统陶艺、编织等手工技艺中的装饰图案与造型语言也十分丰富,可以归纳整理成一个庞大的学习资源库,成为学生的设计素材和可以吸收利用的艺术元素。以壮锦为例,图案来源于生活,生动活泼,反映壮乡生活与文化。图案有:蝴蝶恋花、鸳鸯戏水、宝鸭穿莲、团龙飞风、狮子滚球、四宝围兰、双凤朝阳,以及大小五彩花、大小、茶花、五福捧寿、福禄寿喜、马鹿穿山、鲤鱼跳龙门等传统花样,反映了壮族淳朴健康的审美情趣,地方特色浓郁。壮族色彩多喜重彩,以红、黄、蓝、绿为基本色,配点其他色泽,形成鲜明的强烈对比。“红配绿,看不俗”,是织锦艺人配色俗语与乡土艺术特征,“简练中见多彩,粗犷中见细密,纯朴中见真切,素雅中见艳丽,对比鲜明强烈”,显示了壮族人民热情、爽朗、勇敢、朴实的性格。壮锦图案纹饰都可以成为《图案》《设计色彩》等基础课程内容。同样道理,苗族蜡染色彩单纯、素朴,以蓝色为主,图案严谨精细,纯而不腻,纯净素雅,是大家一贯喜爱的色彩而纹饰,也是典型的民间艺术代表。蜡染图案和配色方法用于基础教学,早就是很多国内艺术设计院系的做法。苗族扎染的手工技艺也令很多艺术家、设计师着迷。抽象、随意的扎染效果是艺术院系师生永远乐于探索的命题。此外,广西“绣球”,小巧玲珑、精致艳丽,有独特的堆绣技艺与花瓣造型,惹人喜爱;铜鼓见证了广西文明起源,铜鼓上面镌刻的鹿纹、船纹、羽人纹、兽纹,还有各种几何纹样如云雷纹、方格纹、水波纹、圆圈纹、栉纹、菱纹、凹纹、钱纹、席纹等,是广西代表性的原发图案之一。它们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完善基础教学内容。可以说,民族工艺是地方设计院校基础教学用之不竭的资源库。

二、将传统手工民族技艺融入专业教学

广西民族技艺后继乏人,大学生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设计专业中融入民族手工技艺教育尤为必要。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参与民族技艺,还能够启发民间工匠的创意思维。常采用措施为:在产品设计专业融入民族产品造型和图案元素,装饰设计专业融入民族工艺图案与造型,建筑装饰设计融入传统民族建筑符号及其装饰技艺,包装设计融入本土文化和民族色彩民族图案,在服装设计装也中融入民族服饰文化与元素等。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产品造型和装饰专业,长期探索民间艺术与专业课程结合,不仅开发了国家级民族陶艺精品课程,还创办了大型的民族技艺实训中心。学校将钦州坭兴陶的制作技艺引入以上产品设计和民族装饰专业,采用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等方式,有效地将民族技艺传授给学生,在多次国家级行业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一批毕业生进入坭兴行业,为坭兴陶界培养了可用之才。广西地方高校贺州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的艺术院系也都纷纷挖掘民间艺术,将民族服饰、民族陶艺、苗族银饰等用于专业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学校正日益成为非遗文化传承的一个平台。

三、加快民族技艺实训基地和艺术匠师工作室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开展民族技艺教育的便捷途径。由于民族技艺保护政策的加强与高职教育经济投入的加大,民族技艺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可能。校企联动,匠师协作,合作研发是实训基地采用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实训基地建设采用教学模式为:建立民族技艺工作室、聘请民间工艺大师入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形式。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专门的民族装饰工艺实训中心。中心聘请了3位工艺美术大师,设立坭兴陶艺、贝雕、壮锦3个国家大师工作室。工作室担负培训师生,合作研发新产品,从事民族技艺创新与传承重任。实训中心采取产品研发、参与竞赛、课堂教学、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还承担了国家陶艺师资培训。实训基地配置有专业制图室、陶艺制作实训室、雕刻制作实训室、民族织锦实训室、图形工作站、产品陈列室、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其中陶艺实训基地有电窑炉、拉坯机、工作台、展示台等设备,将制陶流程中的造型设计、雕刻技艺、烧制技艺引进教学,开展实训活动,使学生获得更为便利的实训条件。该中心被评选为首批国家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学校实训基地虽不比工厂中的生产车间,但也可以实现部分流程的陶艺实训生产。开发陶艺课程不仅可以作为设计专业的特权,还作为公选课成为全校同学与陶艺体验者的乐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传承与创新手工民族技艺作用。匠师工作室是比较理想的学习民间民族技艺教学模式,可以由工艺美术大师、工匠以及经过培训的教师担任。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梁显飞老师的蜡染工作室,将苗族蜡染工艺应用于室内设计专业,开发设计出一系列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软装布艺与饰品,如苗族蜡染室内软装配饰作品,风格独特,既时尚又民族,深受欢迎。他创作的蜡染作品《手工蜡染――时钟》《苗族餐桌布艺》《蜡染抱枕被》分别获得2014、2015、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凤凰”创新大赛优秀奖。更有甚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子龙的蜡染艺术工作室,在2013年12月举办了“刘子龙蜡染艺术工作室师生作品汇报展”,展出一百余幅蜡染绘画作品,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并召开了相当高层级专题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对基于以传承为目的而建立的刘子龙工作室及其已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此外,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构筑凤巢,引进54位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建立起玉雕、牙雕、木雕、骨雕、榄雕、蛋雕、广彩、广绣、陶塑、剪纸、宫灯、掌画15个大师工作室。同样采用了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四、构建实训基地教学模式

无论是生产性实训基地,还是大师工作室,总结其引进企业工艺流程,开展教学实训方法有三种:半工艺流程引入、全工艺流程引入和校企合作完成流程。例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坭兴陶实训基地,引入坭兴陶产业中的半工艺流程,而非全套引进。学校实训舍弃了采泥、练泥、灌浆、注浆等工艺流程,只保留了雕塑、设计、雕刻、烧制等部分流程。全工艺流程引进,也是可行的,但并不是所有民间技艺适用。一般来说造价不高,工艺不复杂比较好。如蜡染、扎染、刺绣等实训工作室教学。由学校方面采购一套蜡染、扎染、刺绣等制作设备,在校独立完成设计与制作产品。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该项民族技艺,达到基本掌握民族技艺的目的。民族技术的完全掌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在校两三年,很难像民间工匠那样熟练掌握全套技能技巧。为了快出产品和出高质量产品,也可以采用第三种方式,校企合作完成的方式。学校师生与苗族蜡染原产地的工艺作坊或企业相结合,将设计图稿通过电子邮件发往产地,由民间工艺作坊工匠制作更快速简便。这就是“学校创意+企业技艺”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易行,缺点是对民间技艺掌握欠佳,是校企结合的初级层次。但也可以产生一定效果。由于艺术院系的师生参与设计,创新意识比较强,理念与时代接轨,容易受到大众喜爱。而民族技艺工匠技艺熟练,制作效率远高于大学生,二者结合,可以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