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综合管理流程

综合管理流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综合管理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综合管理流程

综合管理流程范文第1篇

1 高职院校综合实训课程重要性分析

高职院校是集专业性、技术性与职业性为一体的综合教育类型,其对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对基本工作流程、专业技术、综合技术运用与操作等能力的培养[1],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开设一些相关的综合实训课程,来辅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并运用相关能力,推动学生综合技术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

高职院校开设综合实训课程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综合实训课程训练通常都是以岗位需求与能力锻炼为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渗透实训技巧,突出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强调将只有技能中所涉及到的多种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训练技巧技能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将二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实训过程中进行有步骤的演练,这种综合性的实训课程开发与训练能够深入推动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理论完善,同时还能够有效研究出适应自身实际发展需求的课程训练模式与方法。其次,高职院校专业实训课程的开发相对一些普通高等教育来讲,具备自身特殊的需求与特点,不管是其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演练都尚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与标准,因此要求不同专业应与本行业实际发展状况及需求进行联系,并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方案的设计,以推动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双发展。

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发展及社会生产需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课程,因此需要给予充分重视,要求高职院校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实际社会需求,有效利用综合实训资源,并结合行业新标准,探索出适合物流管理专业持续发展的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步骤与方式。

2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步骤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通过对企业的规范性及典型性进行分析,明确课程所对应的职业需求与岗位要求。从现阶段物流企业的发展角度分析可以发现,本文由收集整理企业的规范化岗位训练是物流管理专业培训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极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作为物流管理专业来讲,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并重视专业实训课程,重视所在行业的行业需求与特点。高职院校要推动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准确定位企业基本需求状况,并对企业的实际生产与经营状况、企业的关键岗位与岗位需求、企业岗位的安全性与质量要求、企业的基本设备与效益等进行分析与学习,以提高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性与整体性,推动综合实训课程的有效开发。

其次,要对企业所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进行分析,同时确定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2]。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需要针对市场中的相关行业企业对新技术与新服务的实际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入手,强化技术改造,重视设备的升级与多元化经营管理的实现,进而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深入实地,积极主动的了解并掌握相关企业需求信息,有针对性的解决现阶段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难题,以确定实际岗位能力需求与岗位发展需求。

再次,要认真分析岗位职业需求,综合提升学生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进而设计合适的实训项目与基本内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需要根据企业对岗位基本技能与素质的要求为中心,并结合学生实际知识与技能现状,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与知识培训。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需要重视岗材结合,强调因材施教,即将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与学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强调综合实训的基本教学体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需要不断进行专业内部的有效融合,强调实训模块之间的沟通,促进课程的充分开发,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职业爱好,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物流企业的多种岗位需求。

最后,强调企业产品发展及技术发展方向,不断更新实训课程的基本内容。现阶段,企业在发展路线上均具备的前瞻性的发展意识,一方面要强调市场的现阶段需求,同时还关注未来市场的潜在变化,因此企业重视动态的发展,这要求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也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及时更新实训知识与内容,突出新技术的应用[3]。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需要强调持续发展性的基本原则,及时跟踪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开发新技术与新设备,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的提升。

3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方法分析

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行业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训教学基本经验,总结出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几种方法:

第一,选择性移植法,即不断吸收现阶段国内外相关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相关专业内较为成功的综合实训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有选择的借鉴已开发成适合自身院校与自身专业实际发展需求的综合实训课程,并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及教学范围与教学程度进行必要的补充,以完善综合实训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二,能力中心的方法,即根据专业实际特点,开设具有相关行业与企业的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综合性与实用性,强调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这种方法的运用要求重视对学生自身工作技能的训练,围绕技能培养确定相关的实训内容,比如相关专业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操作技能与步骤、基本方法与训练技巧以及职业基本道德等。另外,在实训过程中,还需要针对现阶段市场中所需要的新产品与新技术进行相关技术发展动态的实训内容开发。

第三,任务分析的方法。任务分析的方法即充分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基本内容,按照内容要求进行步骤分解,确定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对项目进行具体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之后对步骤进行分解,突出分步骤的重要性与准确性,这种以基本技能为中心确定实训课程基本内容的方法在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合管理流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EPC 核电工程 设计文件 文件管理流程

文件管理作为核电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环节,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等有着直接影响。由于我国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开展核电工程建设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缺乏成熟可借鉴的经验,因此,如何在EPC模式下实施有效的文件管理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着重梳理与分析工程文件重要类型之一――工程设计文件在以设计为龙头的核电工程公司的管理流程。

一、EPC总承包的概念

及其对工程设计文件管理的要求

EPC是英文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采购)、Construction(施工)的首字母缩写,即通常所说的工程总承包。《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2005》里指出,工程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①EPC总承包是一种以向业主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为目的,对整个工程项目实行整体构思、全面安排、协调运行、前后衔接紧密的承包体系。②

为满足核电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及成本等要求,工程设计文件从产生、流转、交付使用到最终归档的全流程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与管理,这与设计院的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有所区别。随着多项目管理模式的开展以及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的工程设计文件更需要得到科学有效的全周期管理。

二、EPC总承包模式下

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现状与问题

1.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现状

目前,在核电工程公司里,工程设计文件在总部设计部门产生,经整理后传递至异地的项目施工现场,供现场人员使用,最终文件在总部归档保存并提供利用。图1展示了一份核电工程设计成品文件从形成到最终归档的流程。

图1 核电工程设计成品文件管理流程现状

(1)文件的形成:设计部门形成CAD图后,送交文印部门晒出硫酸纸图后返回设计部门,在硫酸纸图上进行编、校、审等签字(手签);

(2)文件的接收:成品文件形成之后,由各工程项目的文员接收、核对,并将部分文件元数据信息著录到excel表,填写文件传递单和复制卡;

(3)文件的整编:文档部门从各工程项目部接收成品文件,再次核对,将相应的文件元数据信息分别著录到底图表、档案管理系统案卷级和文件级,扫描文件并上传档案管理系统;

(4)文件的现场同步:文档部门对文件质检后,通过工程文档管理系统(Project Wise,简称PW系统)将电子文件同步至项目现场,由项目现场文档管理人员在当地晒图,并进行分发、控制和管理;

(5)文件的归档:扫描及可编辑版电子文件刻录光盘存档,纸质文件整理后归档入库。

2.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

从图1可以看出,一份设计文件从成品形成到最终归档至少需要进行11个环节,涉及多个部门,并至少需要1名项目文员、8名总部文档部门人员、若干名现场文档人员和1台扫描仪,管理成本较高。该流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文件核对和元数据著录环节重复劳动

图1第4和第5个环节均包含了核对文件图纸是否有误,核对的内容部分相同,存在重复劳动、增加时间成本问题。

此外,这两个环节均需要将元数据著录到excel表,尽管岗位性质不同,对元数据的关注角度和用途不同(项目文员和文档部门人员分别著录,前者是为了工程项目使用,后者是为了便于纸质文件归档入库),但多个元数据重复著录,甚至excel表中的元数据还需再次著录到档案管理系统里。这些工作内容没有进行有效整合,没有做到元数据的一次著录、多次利用,增加了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如表1所示,需要著录的元数据约50个,其中重复著录两次或三次的元数据有16个,约占全部的1/3。尽管元数据著录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但著录量在整个工作量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人工著录容易出现错误,这对文件的检索利用、数据统计等工作都带来了不便。

表1 需要重复著录的工程设计文件元数据表

(2)元数据著录环节滞后

在需要著录的50个文件元数据中,有近70%的元数据在文件形成阶段便具有,有4个元数据在文件流转过程中形成,约24%的元数据在归档阶段形成。如果能实现通过系统自动、及时著录文件各阶段产生的元数据,将部分工作前移,做到前端控制,可提高工作效率与准确度,也减轻了人工质检的工作量。

表2 工程设计文件元数据著录统计

(3)可编辑版电子文件收集整编滞后

文档部门除了保存扫描版电子文件外,还保存可编辑版电子文件,每月定期收集上月形成的可编辑版电子文件。这种人工收集的方式在时间上比较滞后,且不易收集齐全。

3.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问题的根源

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没有落实前端控制、全程管理的文件管理理念,文档部门仅负责文件归档阶段的工作,缺乏对文件从形成、接收、流转、利用到最终归档全过程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同时,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文件管理平台,PW系统只发挥了异地同步传递的作用,档案管理系统只是独立的系统,整个电子文件的流转过程不可控。

三、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的优化

针对上述问题及其根源,应通过搭建内容管理平台来优化工程设计文件及其他类型的工程文件的管理流程,以适应EPC总承包管理模式,推动工程项目建设。

1.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的优化原则

(1)前端控制、全程管理、文档一体化

文件从形成到最终归档的全过程通过系统平台进行跟踪和管理。一方面,在文件管理各阶段,通过系统及时捕获文件的元数据信息,文件的所有属性信息都在系统平台中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可编辑版本电子文件从文件形成之后便通过系统接口自动提交归档,无需人工收集。

(2)减少人工劳动量,减少重复劳动,缩短周期

大量的文件元数据著录工作通过系统取代大部分的人工劳动,并做到一次著录、多次利用,减少重复劳动,缩短整个流程的周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使文件尽快交付现场。

2.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的优化方案

基于上述原则形成的优化方案如图2所示。

图2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优化方案

该方案的优势包括:

(1)电子文件从形成到最终归档的流程基本都在系统平台里流转,实现了全程控制、跟踪和统一管理,加强文件的可控性。

(2)实现文件元数据的自动捕获,做到一次著录、多次利用,取代原有的excel表和档案管理系统的手工录入,避免重复劳动,同时加强了元数据著录的准确性,规避人工著录产生的风险,减轻人工质检的工作量。

(3)系统平台管理与维护文件的全部元数据。不同岗位的员工通过平台查看自己所需的元数据信息。如:纸质文件入库时需要借助的底图表、项目文员接收文件时填写的excel表,均可通过平台来实现。

(4)实现系统自动提取可编辑版电子文件,在文件形成阶段便控制文件。

(5)由于人工著录及质检工作量的减少,流程周期缩短,从总体来看,能够节约较多的人力与时间成本。

注释:

①GB/T50358-2005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

综合管理流程范文第3篇

一、现状分析

我单位是典型的国有企业,属于一级企业下设的二级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已有一定基础,主要包括工程应用与综合管理两类,本文主要对综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讨论。我单位综合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主要完成了企业门户、办公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OA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及多个专项管理系统的建设。系统建设与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缺少顶层策划,信息化建设缺少统筹。各业务机关根据自身业务需要,独立开展信息化建设,功能、数据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复,各系统间集成困难,数据维护、采集、统计分析困难,数据可信度不高,信息系统应用效果不理想。

(二)功能不全,应用深度不够。企业门户、OA系统仅包括会议、公文、出差申请等若干功能模块,系统功能单一,由于与上级部门共用系统,功能不可定制,系统适应性与易用性距离单位管理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系统分散,未进行有效整合。各系统未进行有效整合,互相独立,部分功能重复,服务器负载不均衡,部分系统部署在老旧服务器上,系统性能、稳定性都得不到保证。

(四)信息孤岛,信息挖掘与利用水平低。各系统互相独立,未进行系统整合和集成,形成若干信息孤岛,系统信息准确性和全面性较低,无法形成有效标识单位整体运行情况的数据全集,更无法对信息进行挖掘与利用,无法为单位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五)静态建设,缺乏持续完善机制。缺乏专业的建设、应用与维护团队,系统建设与应用多为“一锤子买卖”,管建不管修、管建不管改的情况普遍存在,部分系统与单位业务实际差异越来越大,最后废止不用,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无法与单位业务发展同步,实现持续改进完善。

二、综合管控信息平台建设构想

按照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和市场化?D型要求,在全面梳理、优化单位业务流程基础上,构建综合管控信息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化、无纸化,形成规范、统一、时效的运行数据全集,为单位绩效考核、运行质量评价、中长期战略制定提供全面有效的数据支撑,提升单位人、财、物综合管控能力与管理效能,形成高效协同与精细化管理的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提质增效,提高单位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综合管控信息平台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

综合管控信息平台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功能需求:

(一)规范统一的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是综合管控信息平台的运行基础和数据核心,采用成熟商用商业关系数据库构建数据覆盖全面、关系紧密、性能高效的基础数据库,可为各类增值信息处理与分析提供全面、可信、时效的数据全集。

(二)基于单一数据源的业务平台。梳理确定单位各项业务流程,将业务流程模块化,基于单一数据源与业务流程构建业务平台,支撑综合管理、科研计划、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管理职能实现电子化、无纸化,定制开发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集,并以各类流程为基础,分类归集并积累业务信息。

(三)以岗位职责确定的权限体系。全面开展业务流程与岗位职责梳理,构建业务流程中的岗位权限体系,建立岗位与系统权限间的映射关系图,完善任务驱动的业务信息流。

(四)基于标准的系统集成接口集。为归集形成单位运行数据全集,需基于规范统一数据结构标准,建立综合管控信息平台与其他主要信息系统间的系统接口,(下转第62页)(上接第47页)实现数据库层面的数据归集与业务流程推送机制,为构建单位数据全集提供支撑。

(五)以数据全集为支撑的综合信息处理平台。基于数据全集开展数据挖掘、处理与分析,对单位数据全集进行深加工,完成绩效考核和运行质量评价,为单位中长期战略制定提供可信的数据支撑,提高决策科学性。

三、工作建议

(一)顶层规划,通过信息化建设重塑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实现远景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信息化建设不能仅限于改善现状,还要着力推动企业核心的再造与转型。企业必须制定信息化顶层规划,将信息化建设当成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力量,通过不断地调整、建设、完善,释放企业活力。

(二)瞄准产品化应用,打造企业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咨询能力。目前,各类企业存在大量的综合管理类系统建设需求,特别是国有企业,都在尝试定制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综合管理系统,市场需求巨大。从技术角度看,综合管理类系统开发的难度主要集中在需求分析与流程优化方面,系统架构、功能开发、部署实施等环节均能采用外包开发的模式。为此,建议在企业综合管控平台建设过程中,始终瞄准产品化应用目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管理类平台产品,培养形成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与咨询能力,形成企业新的业务能力与利润增长点。

(三)改进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间的良性互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对已有业务流程的电子化,综合管控信息平台建设,一方面要通过电子流程规范并固化管理要求,提高管理合规性,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梳理、改进业务流程,使业务流程更加适应市场化要求,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与盈利能力。

(四)实现自主运维,建立综合管控信息平台持续改进机制。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共同推进,综合管控信息平台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完善平台功能,需组建平台建设、改进与运维团队,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适时改进、扩充系统功能,并在平台产品化定制营销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

四、效果预期

综合管控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保障能力,通过不断优化与持续改进,将逐步建立起覆盖全面、具有企业特色的综合管控体系,建立起激励、创新、制度、文化等方面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实现单位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管理流程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传统的财务业务流程已经不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与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相脱节,给企业的财务安全造成了隐患,威胁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迫切需要对财务流程进行再造,获得信息技术支持。本文建立了基于流程再造成本、流程运行效率、流程再造质量三方面指标的流程再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对再造后的财务流程进行了模糊评价。

关键词:财务控制 财务流程 模糊综合评价

美国的哈默(Michael Hammer)教授等管理学家在对世界范围许多成功的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后,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了“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思想。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与企业信息化技术的结合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之一,建立同企业信息化程度相适应的财务流程,需要企业进行财务流程的再造,再造后的财务流程应当植入信息技术,并体现先进的内部控制思想。

企业财务控制与财务流程再造

企业财务控制系统分为动态的财务控制流程和静态的财务控制制度两个子系统,我国传统的会计观点对于财务控制的理解往往体现在静态的财务控制制度方面,对于财务控制流程的关注明显不足。要建立完备的财务控制系统,必然要强化财务动态控制,实现价值流动控制和信息流动控制,通过财务流程的多方位控制来实现财务控制目标。将财务流程认为会计核算流程,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显然带有局限性,财务流程的再造与更新,不再是就财务论财务的流程再造(张瑞君,2008)。财务流程应当涵盖信息和价值输入企业到输出企业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会计核算部门。因此,企业有必要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涉及企业各组织机构的财务流程再造。

财务流程再造的模糊综合评价

企业财务流程再造的效果如何,不能仅仅考虑会计核算部门的反馈情况,要从全局的观点来考量,形成一个综合的观点。这一综合的观点可以分为三部分:流程再造成本、流程运行效率、流程再造质量。财务流程的再造涉及到成本效益问题,存在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财务流程再造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财务流程再造后是否适合企业经营管理需求,是否在企业内部良好运转,是否存在内耗,即为流程效率问题;财务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控制企业经营行为,维护企业资产安全,防止资源滥用,保证信息质量,此为财务流程再造的质量问题。对于这些流程再造效果的评价,还可以设置具体的指标进行具体研究。

模糊综合评价作为模糊数学的一种具体应用方法,最早是由我国学者汪培庄提出的,该法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杜栋、庞庆华,2005),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者的思维过程数学化。本文以企业费用报销流程再造为例,介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企业流程再造。

(一)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层次结构图

费用报销流程的再造,需要根据企业信息化程度,分析原有流程的缺陷,改变原有流程的审批环节和审批程序,同各费用支出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测算原有流程和改造后流出的经过时间,检验流程对费用控制和预算执行的控制能力。本文构建了费用报销流程再造的9个评价指标X=(x1,x2,x3,x4,x5,x6,x7,x8,x9)=(岗位学习,人员调整,部门协调,审批环节,业务时间,贯彻执行,预算执行,费用控制,合理合法)。费用报销流程再造的层次结构图见图1。

(二)根据专家判断确定各层次评价因素权重

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权重,我们设计了专业的调查表,对XAYC公司费用报销流程再造的上述评价指标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公司及分支机构财务主管、各费用支出部门领导等。在调查表中,对同一层次上的因素,按其重要程度设定标度为1、3、5、7、9,2、4、6、8为相邻判断的中间值,反比较为标度的倒数(周碧华,吴秋明,2006)。

根据调查表,本文得出层次结构图中方案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限于篇幅,本文仅以与流程运行效率方面的指标为例说明,见表1。

将判断矩阵按列进行归一化,得判断矩阵:

将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权重向量W=(0.67,0.22,0.11)。

一致性检验。由AW=λmax*W可知,,经公式运算得λmax=3.04516,,查表得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8,流程运行效率层次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0.0389

(三)确定评语集和分数集

设模糊评价集合V=(v1,v2,…,vn)是一个评语集合,Vj(J=1,2…,n)表示从高到低的各级评语。本文将财务流程再造后的效果评价集定为V=(优,良,中,差)。以100分为满分,设分数集F=(f1,f2,f3,f4)=(90分,80分,60分,30分),设f>85分为“优”,75

(四)得出评价结果

准则层各因素关于流程再造评语集的模糊运算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中准则层权重和模糊关系运算结果,可以得到目标层模糊预算结果B=(0.6626,0.2360,0.0773,0.0240),目标层综合评价结果Z=B*F=(0.6626,0.2360,0.0773,

0.0240)×(90,80,60,30)=83.878分,所以,XAYC公司费用报销流程再造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良。

结论

将公司传统的财务流程进行再造,植入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公司财务流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强化公司的财务控制。经过实证检验,笔者认为XAYC公司的费用报销流程再造是成功的,得到了财务部门和其他相关费用报销部门的认可,同时也验证了模糊数学在财务流程再造综合评价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公司的费用报销流程经过再造,流程运行效率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这种流程再造的成本并不高。

参考文献:

1.Hammer,Michael.Reengineering Work:Don't Automate,Obliterate.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ly-August 1990

2.张瑞君.财务管理信息化[M].中信出版社,2008.1

综合管理流程范文第5篇

abstract: the composition of "hse integrate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and capabilities are introduced. after the application, it can play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 hse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hse management.

关键词: hse;综合信息管理;数据库;web;b/s结构

key words: hse;integra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database;web;b/s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169-01

引言

胜利石油管理局石油开发中心主要担负着胜利油田的稠油和难动用油井的原油开发任务,生产现场十分分散,hse管理难度比较大,信息类型多样和数据复杂程度高。为了完成对hse信息数据合理高效的管理,我们研究开发了“hse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后,对hse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使中心的hse管理工作绩效有了较大提高。

1系统的组成和采用主要技术

1.1 系统的组成系统硬件主要由pc服务器、网络、pc客户端组成。系统软件主要由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应用服务器软件组成。

1.2 采用主要技术系统采用企业轻量级j2ee框架进行设计,b/s客户端界面采用富客户端处理方式,通过web的ajax异步请求传送后台业务数据,实现方便、灵活、美观的用户交互界面,大大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java web安全框架的引入使系统具有安全可靠、灵活的用户身份认证体系,保证了系统安全性、灵活性。系统实现了对资源、菜单、角色、用户的管理,使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灵活性以及高度的可扩展能力。

2系统主要功能

2.1 hse信息数据处理方式hse信息数据处理方式主要有:

①通知、公告、上级发文、法律法规等信息类信息。

②设备台帐、人员台帐、监督检查相关台帐、职业卫生台帐等台帐表格类信息数据。

③流程审批类型的信息数据处理。

2.2 hse类数据的处理对于hse信息类数据,系统的资料管理模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管理,如要有:类别维护、资料维护、资料审核。

①类别维护。对资料的类别进行统一的维护和管理,灵活创建所需要不同种类的资料信息数据,如:通知、公告、法律法规、上级发文等。

②资料维护。对资料的内容进行管理和维护,实现资料的查询、录入、修改、删除等功能。

③资料审核。对于在系统前台展现的信息资料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审核方可,实现信息的安全有效的管理。

2.3 hse综合管理功能系统提供对表单的综合管理功能,包括表单的生成、表单结构定义、表单数据管理等。

①表单生成。指定表单分类、表单名称、以及表单数据的查看级别等。查看级别如下:所有人,登录用户、本单位、本人。

②结构定义。定义表单的每列数据项,指定表格每列数据的类型,系统可以支持以下几种数据类型:字符串、数字类型、普通日期、日期提醒、文本框、超文本、下拉列表。根据需要定制任意数量、任意类型表格列。

③数据管理。对hse表格数据进行管理,实现了定制表单数据的录入、修改、排序、查询、高级查询、excell导入导出功能。导出excell数据时可以指定任意数据列。

2.4 hse流程审批类数据的处理hse工作中有些信息数据是需要层层审批进行处理的,对于这类数据在系统中使用了工作流的方式进行处理,结合台帐表格类数据处理环节中的自定制表单,系统基本上能够满足任意表格数据的审批流程操作及管理。大大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实现hse信息数据的高度集中管理。流程管理模块包含以下功能。

①流程定义。对流程定义文件进行统一的管理,上传流程图定义,并流程,供用户使用。

②业务流程。列出用户可以使用的工作流程,并可发生一个流程事务,添加指定表单的各项数据后,提交到流程中指定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③待办事务。从流程系统中获取自己的待办事务,查看流程处理的过程和状态,添加处理意见并进行提交,以完成此项任务。

④已结流程。对用户已结办的流程进行查询,方便用户了解流程的处理详细过程。

2.5 系统管理由于采用灵活的权限控制方案,系统具有高度的自由扩展能力。结合资料管理模块、表单定制模块、流程管理模块的自由定制,我们可以任意扩展系统的功能菜单、系统角色、访问权限、访问资源等。实现了hse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高度的可定制化,可配置化,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3结束语

应用“hse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后,为hse工作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持,可以实现以下管理目的:

①实现了hse信息资料数据的集中管理,有效的管理。

②实现台帐表格数据的集中、统一、灵活的管理,减少重复性劳动,大大降低了hse台账表格数据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③实现hse信息数据上下级间的双向流动,数据的可靠性,统一性,唯一性得到有效的保证。

④实现hse信息的上传下达,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⑤工作流的使用,实现了网上文件审批及流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应用“hse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较好的满足了hse信息管理的需求,对hse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使hse管理工作绩效有了较大提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喜富,陈建广.基于b/s与c/s模式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3)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