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疏导孩子恐惧心理

如何疏导孩子恐惧心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疏导孩子恐惧心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疏导孩子恐惧心理

如何疏导孩子恐惧心理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R74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01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及婚姻家庭,对母婴关系、婴幼儿的情绪、行为、智力、认知能力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严重者有伤害婴儿甚至自杀的倾向,还可对婴幼儿的情感、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不同程度产后抑郁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极为重要,并且需要家庭和全社会的帮助和配合。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2月至2010年6月我院观察和护理的36例较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年龄21~35岁,孕期37~41周,排除智力障碍、神经精神病、内分泌系统及其他躯体疾病,其中轻度抑郁患者28例,表现为产后情绪低落、忧郁、哭泣、饮食不佳、易怒;中度抑郁患者6例,表现为自卑、内疚或厌恶婴儿。2例为重度产后抑郁症,表现为严重的精神方面症状。

(2)方法根据不同程度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原因和临床表现,主要采用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在得到患者和家属充分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关心、体贴、帮助产妇,运用语言沟通、表情和行为暗示等疗法及提供相关资料和宣教画面等直接影响和改变产妇不正确的认识、情感障碍和异常行为,改变患者心理状态,达到纠正、改善、控制和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目的。

2 护理措施

2.1加强围产期保健和健康教育

建立孕妇学校由专业工作人员讲解妊娠、分娩的知识,自我照顾的方法,特别介绍产后抑郁症的相关知识什么是产后抑郁症,其发病机理、原因,如何预防,如何处理等等。指导孕妇练习产前运动;与产妇讨论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指导孕妇的饮食和营养搭配。帮助孕妇了解分娩过程,并对有并发症的孕妇积极帮助其调整心态使其树立信心`减轻紧张与恐惧心理

2.2 在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

分娩过程中产妇有恐惧心理,工作人员态度热情,向病人介绍环境,主管医生和护士。分娩时的疼痛影响进食,消耗增加产妇处于疲乏劳累状态,生理上的不适应会导致产妇出现烦燥不安、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在全程持续给以产妇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鼓励并帮助产妇进食、进水,保持足够的营养和体力。医护人员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语言是信息传递最好的媒介。用亲切、友善的语言指导产妇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分娩 。通过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她们处于良好的身心适应状态,减少分娩方式及产时并发症给产妇带来的心理负担。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积极处理孕妇异常情况,尽量消除不良的躯体和精神刺激。分娩时可根据产妇需求安排其丈夫在场,以减少产妇的恐惧与不安。胎儿娩出后,热情恭贺产妇成为母亲,进行早接触,建立母子感情。通过新生儿的吸允反射,刺激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并为母乳喂养的成功奠定基础。

2.3 创造安静

舒适的环境给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可以使产妇心情舒畅。产妇经历阵痛、分娩、体力和精力消耗巨大,产后需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应加强护理工作的效率,治疗、护理时间要相对集中,减少不必要的打扰;落实陪伴制度。过度的困乏是产妇精神状态最不稳定的时期,各种精神刺激都易激若,尤其是敏感问题,比如婴儿的性别、产后体型的恢复、孩子将加重经济负担等,应尽可能避免。

2.4 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

初为人母,对如何喂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正确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气质,往往感到十分困难,这时应积极主动与产妇交流,用心倾听她们的想法和感受,表现出同情心,主动关心她们,鼓励她们积极有效地锻炼身体。常向家人及朋友特别是丈夫倾诉,多与其他新妈妈聊天谈谈各自感受。保持愉快心情,教会她们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消除产妇自认为无能的心态,运用母亲角色,关心、爱护、触摸婴儿,与她们进行情感交流,及时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讲述母乳喂养的优点,提倡母乳喂养好。

2.5 保证良好的家庭、社会氛围

丈夫应主动协调好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尽可能多陪伴在产妇身边。家庭、社会及其他有关人员应除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产妇外,还要耐心倾听其倾诉,使其从心理上树立信心,消除苦闷心境,感到自己在社会中、在家庭中及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指导产妇注意调整心态,加强产后的生活护理,正确对待和处理产褥期间工作生活的各种变化,尽早融入社会生活中。

2.6 产后放松技巧和产后恢复训练方法

在产后使用放松技巧和产后恢复训练是消除肌肉、精神紧张,缓解疲劳,使身心恢复平静的一种方法,还可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增强自信心,可以消除产妇的焦虑及烦躁的心境。

3 结论

轻度产后抑郁症不易被发现,更容易被忽视,早期识别产后抑郁症,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多进行心理安慰,多数患者是可以恢复健康的。我国产后抑郁症虽然只有15%的发病率,但已经严重影响了母婴的健康。采取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是有必要的[1]。寻找适合各种类型患者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大力进行宣传和教育,提供多方面信息指导和帮助产妇,以产妇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给产妇以持续的生理、心理和感情上的支持,能减少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如何疏导孩子恐惧心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整体护理家长心理疏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25-01

儿科整体护理是以患儿为中心,以满足患儿的身心等各方面需要为目的的护理。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儿童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护理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同护理人员紧密配合,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1对家长心理疏导的意义

由于我国现在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对患儿护理实际上要取得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例如家长对护士的不满意可以转化为病儿对护士的愤怒;父母的倾向可以变为儿童的倾向,如不要某护士阿姨打针等等。在临床,我们发现,家长与患儿在许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几乎是相同的。例如,家长的恐惧感、悲哀感、焦虑感等与患儿的这些心理表现是相互影响的;但家长与患儿对疾病的主体感受不同,又使家长有一些患儿没有的心理表现。如希望角色转换,代替患儿接受痛苦的治疗等。因此,我们应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并针对这些心理表现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2患儿家长不良心理的主要表现

2.1焦虑和紧张。入院时对疾病的缺乏认识,对环境的陌生感引起的紧张与焦虑;表现为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答案或不断打听医护人员的情况,希望转到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所管的床位。

2.2住院期间由于病情变化产生的紧张与焦虑。表现为对病情变化的反复陈述,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耽心遗漏病情变化。

2.3由于长期住院经济负担较重引起的焦虑;表现为不安心治疗,要求提前出院。

2.4恐惧与缺乏安全感。家长对疾病预后产生的恐惧感;表现为对其他相同疾病患儿的预后敏感,尤其是急、重危患儿的家长,表现得很悲观,避免说一些关于生死的问题甚至字眼。

2.5由于心疼孩子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的检查产生的恐惧感;表现为患儿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家长表现出不敢看或者躲开的行为。

2.6怀疑和不信任。对疾病的不了解引起的对治疗方案的怀疑;表现为拒绝配合医护进行治疗,擅自使用自己所谓的办法或找来许多书籍对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并以书上的方案为准。

2.7对医务人员由于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表现为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的不信任,要求更换主管医护人员。

2.8对患儿不正确的行为过分容忍。这是许多家长共同的表现。他们认为孩子的生病是自己照顾不周造成的,对孩子有欠疚感,于是对孩子病中的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甚至许多错误的行为如打骂医护人员也不加管教;特别是一些绝症患儿的家长对患儿在吃、穿、玩等方面的不合理的索要和故意毁坏物品不加以制止,并对工作人员的制止表示不满。

3对患儿家长护理的方法

3.1对家长焦虑心理的护理。①对环境陌生引起的焦虑,护士可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住院期间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定,并对主管医生和护士进行介绍,如需要帮助时可以找谁等,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②对由于对疾病不了解引起的焦虑,可以通过进行病人教育,介绍病情,疾病的发病原因,护理措施,如饮食护理,详细说明哪些食品可以吃,哪些不能等;③对病情变化引起焦虑,护士应耐心解释可能造成病情变化的原因,并向家长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患儿病情需要制定的,使家长对医疗方案放心;同时护士还要加强巡视,以实际行动使家长安心;④对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焦虑,应首先向家长目前的困难表示理解,但要强调现在所用治疗方案的必要性。

3.2对家长恐惧心理的护理。对因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引起的恐惧,护士应针对患儿的疾病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预后进行说明,使家长对孩子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对预后良好的疾病,在对家长说明时可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家长看到治愈的希望;如: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如一次成功,可帮助家长减少恐惧感。

3.3对家长怀疑与不信任心理的护理。①对由于与书籍上治疗方案有差异引起的对治疗怀疑,可以向病人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而书籍上治疗是针对大多数的人的一般治疗,治疗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措施,通过此类与患儿具体情况相同的治疗方案的分析,从而消除家长的怀疑;②由于医务人员言行等外在条件引起的不信任,应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长的信任。

3.4对家长依赖心理的护理。可以利用家长对护士的依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但不是将家长原本能够进行的对患儿日常护理工作全部交给护士来做。而是教给家长正确的日常护理知识,如怎样正确更换尿布,怎样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如何正确喂养患儿,如何及时添加辅食等,帮助家长独立的进行日常护理,这样做既使患儿得到了正确的护理,也增加了护患感情。

4对家长心理护理应注意的问题

4.1要具有真挚的同情心,要理解家长由于孩子生病带来的痛苦,只有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才能赢得家长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2要注意观察和仔细分析不同的心理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家长的需要并满足这些需要。

4.3要有良好的形象,良好的护士形象是与家长交流的前题,应保持干净整洁的仪表,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美好的语言,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愿意与护士沟通交流。

如何疏导孩子恐惧心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孕妇分娩期;心理护理;体会

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能否正常分娩取决于产道、胎儿、产力三个基本因素,同时多数产妇因缺乏相应的生育知识而产生烦躁恐惧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分娩过程,出现难产,甚至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因此,准确把握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同的心理特点,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的减少分娩危险[1]。产妇在分娩期的心理情况是影响分娩的重要因素之一 , 产妇在分娩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 正确认识分娩的自然性 , 以积极自信的态度进入分娩期 , 顺利完成分娩 , 确保母婴安全 , 是产科工作的重点。

1临床资料

本人 2013 年 1 月~ 2014 年 2 月共接待护理分娩孕产妇328 例,其中初产妇 186例,第 2 胎 87 例,3 胎以上 55例,孕产妇年龄在21~34岁,孕周37~40 w,胎儿体重2500~3600 g,经精心护理和照料,母婴均健康出院。

2产妇的心理状态

2.1紧张孤独心理 许多初产妇听到一些有关分娩的负面诉说,怕疼痛,怕难产,怕有生命危险,所以临产的时侯,她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看着医生、助产师严肃的面孔及看到其他临产妇疼痛的表情,待产室的陌生感和孤独感,她们常会产生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紧张害怕的心理。

2.2恐惧忧虑心理 由于对分娩过程缺乏了解,过分担心,怕胎儿畸形,怕出血过多,怕分娩出现意外,恐惧分娩带来疼痛等而产生恐惧心理。恐惧心理可影响产程进展,加重分娩时疼痛和不适。一般临产妇对宫缩疼痛都不能忍受,特别是宫缩较强的产妇,常大喊大叫用乞求的目光看着助产人员,倘若助产人员言语不当或简单粗暴,更强化恐惧焦虑心理[2]。

2.3兴奋忧伤心理 产妇躺在床上时,她们担心分娩是否顺利,孩子是否健康,希望助产人员对自己亲近一点,更希望有丈夫和熟人陪伴在身边,不少产妇心理状况复杂,如有的分娩时怀疑助产人员技术不高,担心母婴安全,有的丈夫及亲属不在身边得不到安慰,尤其性格内向的产妇,又不善于向别人诉说,自己感到十分委屈。有的"重男轻女"思想观念重,常见农村产妇,当婴儿娩出后,不顾产后疲劳,迫不及待要得知是男是女,达到愿望则兴奋不已,若与愿望相反则担心婆婆和家人责怪等。因此忧伤深重,闷闷不乐,长吁短叹,这种过度的兴奋和忧伤的心理状态,也常是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3]。上述产妇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分娩极为不利,往往可引起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等损害母婴健康,因此,如何使产妇能顺利渡过分娩关,是我们每个产科人员面临的问题和责任,此时对产妇做好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3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士在医疗过程中通过对孕妇进行心理安慰、知识、劝解、疏导以及调节方法,保持孕产妇良好的身心环境,积极指导孕产妇配合助娩,增强孕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更好地帮助产妇顺利地完成分娩过程。妇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间,身体各系统发生生理变化同时,心理方面也会发生微妙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关系到孕产妇顺利分娩。因此,促进孕产妇心理健康,加强心理护理,鼓励孕产妇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使孕产妇在这一特殊时期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是助产人员的主要职责,也是提高产时护理质量的主要环节[4]。

3.1待产期间是消除产妇紧张恐惧心理的关键 入院时医务人员态度和蔼,热情接待,给产妇以亲切感,并与产妇进行语言沟通,详细介绍分娩过程。以关心、体贴的服务态度对孕产妇进行生活护理、皮肤护理,听胎心,查胎位,取得产妇及家属的信赖。营造温馨病房,温馨气氛,采用康乐待产,消除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适时给予观看活泼可爱新生儿形象和新生儿护理与母乳喂养录像,为分娩及产后做准备。

3.2良好的分娩环境和周到的服务是消除产妇分娩痛苦心理的重要环节 产妇进入分娩状态后,要经常观看产程,检查胎位、胎心。产房要整洁、舒适,如放些鲜花,播放音乐等,使产妇进入产房后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缩短第一、第二产程。针对产妇的紧张情绪,医务人员要多做精神分散工作,边交流边以轻柔的动作按摩孕妇的腰部。抚摸可以缓解宫缩痛,更重要的是使孕妇的依赖心理得到满足,促使情绪安定、放松。

3.3把握产后心态以及周密的护理是确保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 分娩后更应关心产妇的心态,及时告诉产妇婴儿的出生时间、体重、性别,使之情绪安定,做好早吸吮及肌肤接触,培养母子感情。分娩结束后,母婴同室,并取得家属的配合,用鲜花来迎接母婴平安返回。产后还应向产妇宣教个人卫生、饮食调配、母乳喂养等,以确保母婴的健康

4结论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即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来解决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将护理心理学应用于产科护理工作中,使产妇和医护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产妇对医护人员充满信任且更有安全感,我们掌握了产妇的心理特征,从而采取相适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使产妇处于最佳心身状态,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确保分娩顺利进行[5]。我们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运用护理心理学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明显增强了产妇对分娩的认识,使其分娩的恐惧感降低,在产程中积极配合,有效地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参考文献:

[1]次仁德吉.心理护理在临床上的作用[J].中华医学护理杂志,2005,15.

[2]袁琼,张丽.心理护理在产房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12(2):236.

[3]周永红.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J].华夏医学,2007,12(1):145.

如何疏导孩子恐惧心理范文第4篇

一、问题原因分析

1.人个因素。通过观察与接触,我发现王某某本质上是个好孩子,能吃苦,爱劳动,班级里架炉子、倒垃圾的活都是他干的。但是由于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养成了邋遢、说脏话、意志力弱的坏毛病,敏感、爱动手。眼睛受伤以后,严重自卑,不爱和同学接触。学习成绩较差,因为留过两次级,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没有学习愿望,容易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即使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喜悦。

2.家庭因素。父亲性格内向,不关心孩子,继母对他非打即骂,对学习事情不闻不问,没有为王某某营造一个安全、幸福的家。父母没有为他树立良好的榜样,对他成长的期望值不高。造成其自卑、否定怀疑自己、不安、烦恼、离群等情感障碍。

3.教师因素。“在学校里,如果老师对特殊群体的学生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会使这些本就不幸的孩子在漠视中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得不到适时表扬和赞叹,便否定自己的一切行为和想法,变得越来越不自信”[1]。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没有得到良好的指导,不会的越来越多,逐步累加以至于越来越差,这时老师的个别辅导再没有及时跟上,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恐惧,甚至放弃学习。

二、转化策略

通过分析,我发现王某某是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单靠普通说教是行不通的,他的转变需要家庭、学校和个体的实质性变化。为此我确定了以下辅导策略:

1.蹲下来,拉近与咨询者的关系,使之乐于配合心理疏导。在了解王某某的基本情况和想法后,我首先改变角色,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当王某某的倾诉对象,在倾听过程中我不断对他的一些委屈和观点表示有同感,使孩子在心理上认同我,愿意对我说。在他发泄之后,我坚定地对他表态:“别怕,我和你一起经历成长。”这一态度不仅是对孩子的承诺,还是对我自己的要求,可能在疏导他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但我要求自己对他绝不放弃,引领他体会生活的乐趣。

2.以情理打动家长,让家的温暖触动咨询者。鉴于王某某家的特殊情况,我首先与他远在山东的父亲进行了沟通,汇报了孩子的近况及继续发展下去可能产生的危害。第一次沟通,王某某的父亲表示就让孩子随便吧,长成啥样是啥样,沟通不成功。直接说教不行,我找到王某某的姑姑,请她帮忙做孩子父亲的工作。与此同时,我找到王某某的继母。看到她的时候,她正忙着做饭,背上背着小女儿。看到这一幕我认定这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于是我从她背上接过孩子,边唠家常,边观察她对我的态度,聊着聊着王某某的事情,我发现她也很后悔以前对孩子做的那些事情,王某某越来越大,她害怕孩子以后对她不好。了解这些后,我将孩子的一部分想法告诉她,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她就王某某在家如何相处达成了共识,她答应我以后善待孩子,并对其学习予以一定关心。做通继母的工作后,我再一次联系王某某的父亲,这一次他的态度有了本质变化,承诺会多往家寄钱,多和妻子、孩子沟通,做好二人中间的传声筒。在以后教育过程中,我多次家访,了解并帮助解决孩子家的实际困难,从而有效缓和王某某和继母的关系。

3.利用行为契约法约束孩子行为。与孩子签订行为契约,契约内容符合学生发展现状,既有一定的约束性,又让孩子做得到。如不主动打人、不主动骂人、上课不看小说、选择性地完成作业、真心和继母交流(回到家说“我回来了”,出门说“我走了”)等。在实行过程中,我不断提醒孩子执行契约,并及时发现孩子执行过程中的亮点,夸大并在孩子活动圈子里加以表扬,让王某某体会到正能量,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善”,逐步纠正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行为。

4.发挥教师的鼓励和同学帮助关心的作用。疏导过程时每天尽量和他发生互动,让他觉得备受重视。每节课上各科老师对其情绪加以关注,及时做出良性反应。教师多用鼓励和赞扬的话语,使王某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克服对学习的恐惧心理,逐步改变厌学现状。王某某比较喜欢吹竖笛,课间安排几个孩子根据他的爱好,和他一起发展特长,帮助他克服不良行为,同时在课间加强和其他学生的互动,产生良好的情绪反应,加深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在学习座位的安排上征求其意见,让他和喜欢的同学做同桌,并帮助其走上正常的学习轨道。

5.利用多元评价,让进步看得见。“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方式使其扬长避短”[2]。我帮助王某某建立了成长档案,结合班级活动和行为契约执行情况,利用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等把进步记录下来,在班报、光荣榜、家长会上集体表扬。这些看得见的进步使杜某某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满足、获得自信,在自我批评中看到自己的缺点,并逐步完善自己。

三、效果与反思

对王某某的跟踪疏导已经整整一年了,孩子的变化很大。在家里与继母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娘俩能够经常性地进行沟通交流,并能主动帮助做家务。在学校里已经结交了十多个好朋友,这些朋友都比较上进,一年来没有主动与同学发生过争吵。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尽量完成,除因为英语基础较弱,学习兴趣不太浓厚,其他各科教师都反映杜某某的进步很大,尤其自控能力不断增强,对学习逐步适应。

在与王某某的相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责任重大,稍有不慎,将会毁灭孩子美好的一生。尤其像王某某这样特殊家庭中的孩子,如果不真诚地打开他的心门,那善良与幸福将会离他而去,所以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提高家长和教师各方面素质尤为重要。类似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切忌急躁,慢下来,允许孩子在成长中经历一些错误与磨难。我们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而要多看看孩子在改变中做出的努力与折射出的闪光点,让问题孩子不再恐惧成长,不再远离集体,慢慢在我们营造的幸福感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如何疏导孩子恐惧心理范文第5篇

【摘要】孕产妇在孕产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针对不同时期的产妇及家属的心理状况,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指导,通过对不同的孕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孕产妇产时的身心压力,减少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使孕产妇处于最佳的身心状态,顺利度过围产期,促进母婴安全。

【关键词】产妇心理;护理干预

分娩是孕龄妇女的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在生理上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会产生各种心理变化,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可导致情绪障碍。孕产妇孕产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相当高,我国最新的一项调查[1]显示64%的孕产妇在围生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明显影响分娩及母婴身心健康。因此有必要对产妇产时心理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正确的疏导产妇,解除她们的思想顾虑,使她们树立信心顺利完成分娩,提高产科质量。

1 产妇产时存在的心理问题

由于孕产期相对漫长,孕产妇在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怖、躯体变化症状[2]。而焦虑和抑郁情绪是孕产妇常见的心理问题,尤其在产时表现尤为明显。孙珂等报道,孕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16.0%,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42.9%[3]。

1.1 恐惧心理大多数产妇对分娩存在恐惧心理[4]主要表现为六怕,即怕难产、怕胎儿畸形、怕变丑、怕影响夫妻感情、怕胎儿性别不如愿、怕分娩时疼痛难以忍受等,其中怕畸胎和怕难产这两怕最为普遍,而高龄初产的产妇在临产时这些畏惧的心理尤为明显。

1.2 焦虑障碍焦虑是妊娠期情绪障碍的主要表现,多系产妇怕分娩时疼痛、怕难产、怕胎儿畸形、怕胎儿性别不理想等因数所引起。焦虑情绪主要表现为怀疑自己的能力,夸大自己的识别,整日莫名紧张、忧虑、烦躁不安、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差等。身体应急方面表现为行动刻板、睡眠不宁等,严重者还会出现植物神经症状,如手抖、出汗、心慌、胸闷、气促、尿频等等。焦虑情绪不但让高龄孕妇感到痛苦,也对胎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胚胎发育第4周,神经系统开始发育,孕妇因焦虑情绪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影响婴儿出生以后的智力,严重者可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妊娠前3个月内,孕妇受惊吓、过分忧虑、情绪紧张,是引起腭裂和兔唇畸形的重要原因。

1.3 对医院的担心对医院的担心主要是担心分娩失败造成为剖宫产,担心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处理分娩中的问题等,产妇对妊娠和分娩的信心能力受环境及周围人的影响,社会和医疗卫生机构在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1996年美国促进产时服务机构(CIMS)提出“爱母分娩行动”的倡议,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CIMS强调: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过程,应当维护产妇的自,尽量减少医疗干预措施,医务人员应当根据产妇需要提供服务。而产时的隐私的暴露以及部分教学医院针对教学所增加的产时暴露都加重了孕产妇对医院的担心,如何做好这两方面的平衡将能对产妇产时心理起很大的作用。

1.4 抑郁由于担心孩子发育是否正常,封建思想考虑孩子的性别问题,缺乏福利保障,生活条件艰苦,担心支付医药费和无力抚养孩子的问题等。孕妇会表现为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自我评价较低,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消极情绪。性格外向者易于心理不平衡,但抑郁程度轻微或时间短暂,性格内向者遇到不良刺激容易发生精神抑郁[5]。

2 对孕产妇产时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

2.1 定期产前检查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妊娠期出现的心理变化以及产生的心理问题,并能够早期发现和识别,以便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心理护理和治疗措施,调节孕妇心理平衡,使她们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对妊娠和分娩。对于存在心理障碍特别是重度焦虑、抑郁者,还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治疗。

2.2 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帮助孕妇做好孕产期的心理保健,有意识地解决她们的心理问题。畏惧心理主要来源于无知,即对妊娠和分娩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应该想方设法帮助孕妇学习有关妊娠和分娩的基本知识,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或直接向医生请教。积极参加孕妇学校学习,了解妊娠期生理卫生知识,正确对待妊娠期的各种反应, 消除各种异常心理。加强孕妇的自身修养,学会自我调节,保持稳定乐观的心境,欣赏优美的音乐,友好的交谈,轻松的慢步,美丽的遐想,给腹中的胎儿一个宁静、舒适的环境。让孕妇了解产程中的几个阶段及产程中遇到的问题,讲解宫缩与分娩的关系。使产妇知道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宫缩可促进产程顺利进展,消除孕妇对分娩的忧虑和紧张恐惧,增强自信心。

2.3 做好导乐陪产首先对医院中所有与产妇接触的医务人员,尤其是产房医生和助产士进行动员和培训,使他们了解新产科服务模式可支持和保护正常的分娩过程,对大部分孕妇是适宜的,使他们的服务观念发生转变,在提高助产技术的同时,给产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产房的工作人员还要进行定期复训,以强化服务观念的转变。临产妇的情绪对能否顺利分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个工作不仅需要医务人员去做,更需要家属的积极配合,而且在妊娠期就应该开始。几乎所有的产妇都希望在分娩时有家属陪伴,家属和助产士在陪伴分娩的过程中,除做好生理护理外,还要结合产妇身体状况进行心理教育及心理疏导,使其了解妊娠及分娩的全过程及相关知识及技能,消除不必要的心理担心。指导产妇自我调整,如心情烦躁时做深呼吸气,连续20次,或听音乐使心情恢复平静。产时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以消除产妇的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使产妇的产程明显缩短,降低剖宫产率。为产妇提供分娩时陪伴并不困难。陪伴人员不需要长期或者复杂的培训,人力成本不会太高,而且她们的工作不会干扰正常的分娩服务。但是卫生服务人员可能会反对非专业人员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把护士作为陪伴人员,可以减少医务人员的反对,而且有可能把陪伴作为常规分娩服务。Hodnett [6]对产时支持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综述共纳入14个临床试验,比较了持续产时支持与医院一般产时服务的作用。这些试验中,提供陪伴人员的资历和经验各不相同,有医院雇员(6个试验),如助产士、实习助产士或者护士,有受过或者没有受过专门培训的非专业人员(5个试验),包括健康教育人员(1个试验)、退休护士(1个试验)和产妇亲属(通常是产妇的母亲,1个试验)。虽然各医院政策、环境和产科常规、研究对象的产科条件以及陪伴人员的职业资格存在差别,但是试验结果一致,大多数试验显示了一对一持续陪伴的积极作用。

2.4 细心观察产程严密观察产程,运用产程图记录产程进展情况。监测孕妇生命体征,根据产程进展及时听取胎心音并记录,可应用胎儿监护仪连续监测胎心率,同时观察胎心率变异及其与宫缩、胎动的关系,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程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一旦胎膜破裂,应立即听取胎心,并观察羊水性状、颜色和流出量,记录破膜时间。宫缩不强且未破膜,可在室内活动,有助于产程进展。

2.5 建立融洽护患关系护理人员态度要和蔼亲切,仪表整洁端庄,言语要诚恳。在观察产程中,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听取给予解释,做好细心的生活照顾,取得产妇的信赖和合作,增强产妇的信心和安全感。

2.6 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6.1 目前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中约81.9%为初产妇,没有分娩经验,从各种途径得到的信息,大多是分娩的痛苦和危险,所以心理压力大。助产士在陪伴产妇的过程中根据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分娩期的心理特点,给予产妇和家属健康宣教,通过不断地与产妇交谈,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鼓励其建立分娩自信心,和家属一起给予产妇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产妇在待产时采取最舒适的,指导采取呼吸技术以减轻疼痛,采取听音乐或看电视、交谈等转移注意力,减少恐惧和紧张。对有重男轻女的传统封建观念较严重家庭,积极宣传男女平等的意义,使宣传教育深入家庭,同时运用语言交流技巧,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可以运用暗示、引导、制造温馨气氛等技巧,增进夫妻、婆媳关系,促使家人尤其是丈夫经常关心安抚孕产妇,让孕产妇时刻感到家庭的温暖,消除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及时实施镇痛措施,给予生活护理,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食和喝温度适宜的开水,保证产妇在第二产程时有充沛的体力和精神。

2.6.2 改善分娩环境取消大待产室、分娩室,取而代之的是独立的分娩房间,每位孕产妇待产、分娩都可以在单独的分娩房间完成。房间内墙壁及物品的颜色改成暖色,产妇服装改为宽松舒适小花图案的孕妇裙;产床换成方便产妇和工作人员使用的粉红色电动多功能产床;为使产妇进食方便,增设可移动饭桌;为缓解产妇和家属的紧张情绪,房间内添设电视机、录音机;产房和走廊,用产妇示意图、母婴图片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吉祥物等装饰。所有这些可使分娩的环境变得更亲切和轻松,利于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

总之,妊娠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但对其母子都有重大的身心应激。母体对应激的情绪反应主要是紧张、恐惧和焦虑等不同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对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有正确的了解,给予社会、家庭的共同支持,对不同的孕妇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帮助孕产妇减轻心理症状的发生,增强妊娠和分娩的自信心和承受力,使孕妇处于最佳身心状态,顺利度过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产育健康的后代。

【参考文献】

[1] 谷香珍,薛会英.孕妇情绪障碍对分娩及产后影响的临床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06,18(3):183.

[2] 张长军,王振英,等.不同妊娠期女性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2):118.

[3] 孙珂,邹玲,李毅,等.2650例孕妇焦虑抑郁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现代临床护理,2004,3(3):43.

[4] 胡成文,洪倩,胡传来.文化水平、职业和生活环境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