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多媒体;案例;小学数学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为小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利于他们开发智力,求知探索的心理环境。如:《数数》一课中,设计色彩鲜艳的花朵,形象生动可爱的小动物等作为课件内容,以引起学生们的审美感,有时还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在教学“比较”时,课件先呈现一片草地,绿草如茵。“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接着,画面上又出现母鸭和小鸭,“鸭妈妈也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大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吗?”“开心!”……这样,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 欢悦的笑容已经在孩子们的脸上绽开。于是转入鸡妈妈和鸭妈妈的对话。鸭妈妈对鸡妈妈说:“我的小鸭比你的小鸡多。”而鸡妈妈却对鸭妈妈说:“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怎样知道鸭妈妈的孩子多,还是鸡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让小鸡和小鸭分别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多少比出来了。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同时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案例2: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如:《时、分,24时记时》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实际。如学习24时记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们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可想而知。
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此时教师无需更多言语,只需借助多媒体,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教学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二、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案例3: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建构”。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直线和线段,然后,将线段向右边似光线射出一样地匀速延伸形成射线,使学生看后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多媒体课件还能把复杂信息分解为简单的连续信息,以利于学生对复杂信息的识别。如:在《圆的画法》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定点)顺时针旋转,直至另一端点扫出一个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画圆”的完整信息。这样,学生就会牢牢记住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借助多媒体课件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三、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213-02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在视觉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美术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美术教育的功能和内容也比以往更为丰富。美术课程要凸显视觉性就必需强调对于美术语言的学习运用。一直以来,在小学美术课涵盖的四个领域中,“造型・表现”课是美术课基础的教学内容,是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刚刚入校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很喜欢美术课的,但是随着美术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入,教学难度的逐步增加,美术造型表现基础差的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很容易失去继续努力的信心;而美术造型表现能力较好的学生,则很容易体会到“造型・表现”的魅力,并在同伴的赞美声中感到自豪,从而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随着学校美术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于美术语言的学习也有了新的要求,即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进行相应教学实施。关于空间造型的课程,仅仅从造型元素这一角度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空间本身的复杂多样性,在学校美术课程中,尤其是教科书中的内容应增加对表现手段的学习。我们选择本课题进行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教师在“造型・表现”课教学案例中进行的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课后反思与总结,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帮助学生提高“造型・表现”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美术的魅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与兴趣的目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目标。通过对小学生“造型・表现”课教学案例的研究,探索有效提高小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最终达到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的目的。
2.研究内容。对不同形式的“造型・表现”课进行案例研究,如:绘画、写生、泥塑、手工制作、版画等,探索有效的提高小学生造型表现力的教学方法。
3.研究方法。采用分年级,在每个年级选取对照班进行对比实践的研究方法。调查法:调查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状况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案例分析法: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教育、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考察课题研究的效果,继续思考,进行研究。
4.研究步骤及过程。(1)理论学习,申请立项。本阶段的任务,主要在于学习美学理论、教育规律、少年儿童心智发展理论方面的书籍,为下一步课题实践做理论准备。(2)研究不同的材料、不同造型的转换可以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本阶段对教师的深入教学进行实践研究,通过多种媒材对比,探寻答案,并初步认识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创作欲望。比如:课堂写生线描造型和色彩绘画、泥塑、手工制作等。(3)具体实施,加强教学案例研究,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小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有效途径。每个年级确定一个实验班级(六年级除外),在各实验班级中进行案例研究,其他班级使用平常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法的对比来比较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进行研究。教师选择写生、绘画、记忆画、立体制作、泥塑、版画等不同课型进行教学案例的实践研究,探索有效的提高小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途径。(4)整理资料,申请结题。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设问题的研究,遵照市教科所规划办的结题要求,填写结题申请表并撰写结题报告,按时上传课题博客,并检查和准备纸质的结题材料。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经过一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认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小学生的造型表现力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1.首先,从课时设置上为学生创造条件。美术课作为实践操作课程,学生需要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于是我们将一周两节的美术课连在一起,使学生能在充足的时间内认真思考,静心学习,在思路不中断的情r下完成造型实表现、欣赏评述等环节,也给教师留下更多针对性指导学生作业的时间,这一举措得到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一致认同。美术课采用两节大课的授课形式,为学生创造了静心创作的条件,有利于学生造型表现力的提高。
2.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眼睛看到了,心中有东西了,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因此引导学生多多观察贴近他们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将课内所学的知识技能融入生活当中。比如:我们会根据新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课前观察作业,如:《洗澡》一课要求学生观察家人洗澡的动作、表情和洗澡的环境,《身边的树》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看到的树的根、树干的纹路、树叶的形状等。有了生活体验,学生再进行课堂表现时效果就好了许多,创作出了更多真实、生动、多彩的画面。
3.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分析、比较等逐步积累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造型语言。我们将对艺术家和学生优秀作品的赏析放到平时的课堂中进行,学生普遍认为向别人学习可以帮助自己提高造型表现力。
4.加强对于学生的写生训练。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在写生过程中能够比较深入的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和美。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描绘丰富的生活,更要鼓励学生忠于自我的感觉,表现出自己眼中的事物,让学生画出深入细致的并有个性色彩的美术作品。
5.注重教师的课堂示范。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时候教师讲了很多,学生还不一定能理解,而这时,教师如能恰当的利用课堂示范,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美术教师要善用自己的特长来解决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提高造型表现力。
6.增加对于“造型・表现”手段的学习,探索多种材料与表现方法的应用,从不同角度、不同艺术形式出发进行研究,如绘画、泥塑、纸立体制作等,从而培养学生平面的、立体的、能够灵活使用多种材料的“造型・表现”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7.教师自身水平得到了提升。在课题实践研究的这段时间内,我们课题组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小学生的造型表现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而教师也通过小课题研究,促使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研究,从而改善了教学行为,在客观上,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达到了提升,这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共同的感受。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对学生的问卷调研时间没有安排好,有些晚了。我们在中期报告写完后,学校便开始了校园艺术节活动,艺术节内容很丰富,我们课题组教师将上课之余的大量精力都投入到艺术活动的准备中。首先对学生做了个问卷调研,了解学生对于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从学生填写的问卷表中,我们得到了不少很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有的方法很好,但是教师没有更好的使用,而这时课题研究工作也进入了期末,也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对研究中产生的新的方法进行深入的实践,这是觉得最遗憾的地方。
以后再做课题,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活除了正常教学外,各种活动较多,需要提前做好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在课题实施中,中期报告之前做好对于学生等相关人员的问卷调研工作,了解他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课题组成员应及时小结,反思,对前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再进行后期的研究工作。毕竟有些工作必须是学生在校时才能操作的,相信如能进行细致的时间安排,扎扎实实的进行实践研究,小课题研究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刘艳.小学美术互动性教学的有效开展与探讨[J].中华少年,2016,(28).
[2]童颖.巧用儿童绘本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6,(25).
A Case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in the Primary School Fine Arts
HE Ya-ni
(Yanta Campus,The Affiliated Primary Schoo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61,China)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经验教训 教学思路 教学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美术课堂教学面临新的尝试和探索,教师应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呢?我们有必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创新求变,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反思的研究,开辟一条更有效的中学美术教学之路,从而进一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一、反思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反思,是指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从而实现自己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巩固完善及变革。对于“反思性教学”的涵义,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即通过反思“提出问题——探讨研究——解决问题”。
二、教学反思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反思不仅是美术课堂教学实施后成败的书面总结,更是教师对自身具体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及时做好教学反思,是教师迅速整合课堂教学信息反馈,适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出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的重要过程。
写教学反思,可以完善教学设计,形成逆向思维习惯。原来的教案,多年来一直延续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忽略教学后的反思,我们应该把课后的教学反思纳入教案之中,这样才是一份完整的教案。因为有了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师通过逆向思考,每一堂课的质量都有改善,那么,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有相应的提高,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持久、及时地写教学反思,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学生、学校总结出来的,这样有利于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克服自身的缺点,根据教学实际,做到真正意义上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怎样写美术教学反思
(一)从成功的教学中总结经验
每位教师在课堂设计方面,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分析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以恰当的方法和表现力去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时时会有精彩成功之处,以独到的见解、典型精彩的示范、富有启发性的提问等等,这些点滴经验的总结记录,既可作为同类课的借鉴,也能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引用和完善,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案例一:《不同的歌声》——巧设教学导线,串联教学内容
导语:(播放图片和录制好的导游广播声音。)各位团友,我们已经到达了第一站俄罗斯伏尔加河。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全长3690公里,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在俄罗斯的国民经济中,在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俄罗斯人将伏尔加河称为“母亲河”。)
师:关于伏尔加河,美术史上有一幅很出色的作品是《伏尔加河纤夫》(展示图片),在音乐史上也有音乐家通过歌声来表达情感,我们来听一听(播放《伏尔加河纤夫曲》)。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美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笔者结合了青少年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心理特点,打破传统的“讲授法”,选择了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环游世界”这一主题来串联整个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对异国民族文化的热爱。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笔者亲自录制了导游的广播声,作为教学内容的导语。这个导语与本课的主题非常贴切,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其次,教师熟悉的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二)从教学失误中寻找经验教训
在教学中即使是高水平的美术教师,也难免有疏漏或不足之处,更何况对大部分年轻的美术教师,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吸引力,难以引导学生进入佳境,老师讲得多、学生互动少,语言表达的失误,临事处理不当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查找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取长补短加以改进,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使课堂教学更为科学合理。
案例二:《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剪纸》——积极听课,反思自我
真实教学情境:
这是一节初中的公开课,王老师从剪纸的特点入手,介绍了剪纸的流派、表现技法,然后讲解了几种剪纸的基本装饰纹样,最后让学生动手完成一件美观的团花剪纸作品。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争相地举手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笔者在坐席中发现一位女生,她把自己的作品剪断了,正苦恼地举手请教老师。其中有一位男生,他把自己剪断的作品直接展示出来问老师“老师,为什么会剪断了?”这两位学生出现的情况正是剪纸教学中最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问题,也是教学的难点。但是王老师过于关注教学效果的展示,没有正面解决学生的疑问,只是拿了一张新的红纸递给学生。
王老师这一教学案例给了笔者很多启发:在新课改的号召下,各院校纷纷组织教师开展“高效课堂”各类公开课,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现象。但是我们要警惕公开课的负效应,不要为了体现教学效果而忽视了教学的本质。韩愈《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帮助学生解决疑问是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如果笔者来上这节课,该怎么上?笔者会考虑自己“怎么教”,但更多会考虑学生“怎么学”,即怎么改变学习方式,把疑问权、选择权、参与权还给学生,减少预设,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感到这节课的话题跟自己有关,从而使人人真情投入,人人学有所得。比如,当遇到上述学生把作品剪断的情况,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这件失败的作品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查找失败的原因,从错误中学习正确的方法。这种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点拨、师生归纳的教学模式更适合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三)从学生学习行为中发现教学问题
经过专家的研究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是跟着老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讲课开始时,学生的兴趣激增;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兴趣保持较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教师可以尝试跟随学生这一注意力变化的曲线来设计教学的环节,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
案例三:《灯与光》——观察学生学习行为,调整教学环节
真实教学情境:
这是一节初中的手工课,学习的内容是纸质灯饰的设计与制作,结合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把课堂设计教学与生活实际运用有机结合起来。笔者的教学设计环节首先是通过各种漂亮的手工灯饰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讲解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最后让学生动手制作灯饰。笔者事先的预设是学生能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制作当中的,但是却出现了“预设未生成”的尴尬局面。笔者在辅导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只是把玩着纸张,迟迟不愿动手制作,问及原因,都说“不会做”“太难了”。
课后笔者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定得太高了吗?这对学生来说真的是太难了吗?其实不是。原来是教学导入不当导致的。看似漂亮的灯饰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恰恰相反,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导致后面的教学无法顺利地开展。查明原因之后,笔者重新设计教学环节:1.在课堂上展示出一盏没有灯罩的台灯。2.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各种办法为这盏台灯制作一个漂亮的灯罩。3.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并提出修改意见即讲解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经过这一教学案例的研究,笔者得到了一些启发: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服务。
(四)从学生的创新思维中寻找教学思路
在美术教学中,教学内容重复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教师难免会出现思路封闭的现象。而学生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对文本有独特的理解,这正是教师所缺乏的,这些是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教师可以记录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来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
四、总结
总之,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立足于教学反思,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出发点,运用不同的反思途径,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和分析,使教学进入更优化的状态,从而改进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社会对美术教育的殷切期望。
【参考文献】
[1]叶禹卿. 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王承昊. 新课程教学方法[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分析;反思 ; 自评 ; 他评
近年来,教师自我分析与反思能力成为世界各国备受关注的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成为促使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效果和促进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自评在先、客观认识,他评结合、提高能力,两者相辅相成,以提高自身素养。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进行反思与分析的:
一、自评在先,客观认识
首先,自评是促进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的最佳途径。评价通常会带来压力,压力会促使评价者进行反思。这将有助于教师增强其内省的自觉性,促进其反思能力的提高。
其次,自评改变了教师原来消极被动的被评价地位,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这一转变,将极大地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即教师不再是以消极的从事教育活动的技术人员的角色来按照程序复制或照套那些有效的教育学行为,而是以一种主人翁的方式主动自觉地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重视自己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活动、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变得注重教育教学观念和技巧的内化,促进自己向专业化发展。
此外,通过自评,教师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步和努力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不仅是一次自我提醒、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促进成长的过程,同时还有助于学校全面掌握信息,客观分析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对教师做出公正的评价。
而自评主要是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全面发展状况进行反思,包括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因此,我勇于面对不足,以公正、客观的态度进行评价,并通过认真思考找出改进办法。如:在参加完省艺术特色学校验收课后,我书写了《圆圆的世界》一课的教学反思,我认真分析了不足之处,在解析关于圆的特征一环节时,光用语言说:是“一个封闭的圆”不够直观,应用实际演示或多媒体演示更为形象,便于学生理解等等,使这一课更加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他评结合,提高能力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由于职业习惯化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很难看到自己的“盲点”。因此,多渠道获得信息,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这种现象的产生,帮助自己,发现被定势和习惯掩盖的问题,必须重视学生、家长、校长和同行的评价。特别是同行的评价尤为重要,因为同行比较了解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特点、教学要求和美术教学发展趋势,能敏锐地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中肯的意见。
我在上《森林晚会》一课时,先请来了校长、主任以及美术组的同仁请他们来听课、评课,他们提出以下几点,值得我重视与改进:(1)表扬鼓励时,语言比较单一。仅仅是“你真棒”、“不错”等几句简单的套话,应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如:色彩涂得鲜艳,手工做的精致等等,丰富评价的范围和内容。(2)结尾仓促。应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我表现、体验成就感,体会成功的喜悦……因为有了他们的评价和帮助,我在全市对外开放活动中,这一课获得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这也促使我重新反思一堂“好”课,要求教师具备的能力是什么。也许教师的板书和口语表达能力已不再是一堂好评的必要条件了,只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发展。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便是一堂好课。
三、量化积累,及时调整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除了书写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外,还正常记录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一些事件、想法……就象学生的“成长档案”一样,常用《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表》给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存档,这张表方便实用,可以自评,也可以学生家长领导同行进行测评,以获得更多的一手资料,调整自己教育教学行为,并及时制定改进计划,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促进自身的提高,认真思考找出改进办法,形成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对美术教育的各种要素加以调节,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认为,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改善。通过评价获得反馈,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自评与他评结合,一定会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使我们教师在分析与反思中发展前进,更加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创新发展新课标。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寻求新的路径,“以变应变”,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与时俱进,开创未来!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Maya;教学实践;三维动画;职业教育
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多开设了《三维动画设计》,而Maya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动画设计软件,该软件易操作、工作界面灵活,一直是从事三维视觉艺术大师们首选的对象,也是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从事动画设计、影视特效、游戏制作、广告设计等职业必须要掌握的技术。
一、Maya三维动画课程概述
Maya作为先进的三维动画软件,其功能完善、易学易用、制作效率高、渲染真实感极强,作为一款优秀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在专业的影视广告中、角色动画、电影特效、优秀美术等方面应用及其广泛。
《三维动画设计》重点研究三维动画制作,是按照动画设计制作流程,为完成预先确定的目标或教学任务而组织的有一定排列顺序的教育活动。课程依据制作过程划分为学习模块并形成完整的项目制作工作链条,将课程分为六个模块进行教学,从而体现模型、材质贴图制作、动画制作、动力学学特效和后期制作不同的层面问题。
二、Maya课程教学现状
职业院校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份子其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出特殊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导,以培养技能为目标,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单纯通过课本的运用是完全达不到教学要求,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基础薄弱,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结构,脱离实践性的操作,学生只能停留于教师教的内容,对外界事物了解过少,使得动画题材单一,艺术特性不够灵活,对所讲的内容失去兴趣,设计思路不够创新等。对于中职动画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教学设施方面,仅有投影仪和教师电脑设备是完全不行的,还应有学生配备的学习电脑,让学生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互相沟通,引导学生解决疑难疑问,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中职院校培养目标侧重于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性动画技术人才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使本门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更加合理,更具有先进性。
三、案例教学法在Maya课程中的应用
Maya三维动画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
使用“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程的教学中呈现案例背景资料,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情现场,让学生进入角色,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质疑。同时,教师从中引导学生去完成思考,逐步渗入应学习的知识和规范要求,形成多向交流和互动机制模式,建构自己的知识。
1.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首先必须选择案例,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形象化、具体化的特点,要从工程的实践中选择,与传统教学中的举例子是有本质区别的。在“Maya”课程的教学中,案例可以起到重大的作用,其原因如下:
(1)改变枯燥的教学氛围。通过案例内容和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讨论,使之成为课堂的主角,调动学生学习、研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贯穿多个知识点。从而实现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促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综合把握知识点的效果,培养学生形成综合思维。
(3)理论与实践结合。以案例为序曲,通过讨论和实际操作,可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教案的编写原则
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依据,在选择和编写教案时,应依据一下原则:
(1)选择的案例必须从现场生产实际中来。
(2)选择的案例必须典型。
(3)案例必须适时,就是具有现实性。
(4)把案例的引入和课堂的教学情境统一起来。
(5)寻求答案和讲评。
3.实施步骤
“案例教学法”基本方式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应掌握的知识,运用和掌握有关的软件和设备,锻炼动手能力。实施教学案例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优选案例。对于Maya教学这门课程,任课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的进展,针对每一个教学情境和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案例,对课程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
(2)呈现案例。案例的呈现过程就是教师把背景资料提供给学生的过程,不同课程内容选择的案例所包含的组成部分也不尽相同,教师提出的问题各异,但中心思想就是引导学生怎样进入角色,让学生充分参与。
(3)案例分析。案例教学的重点是分析案例,而案例分析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参与,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宽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先关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和课堂讨论。
(4)总结和评价案例。案例教学必须进行案例总结和评述,对整个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进行概括和提升。案例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运用,每个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结束讨论的时候,授课教师都要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评价课堂上讨论中出现的偏差,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分析讨论整个过程,提炼讨论结果,加深印象,掌握正确答案。同时,也能让教师了解本次案例教学的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四、结语
动漫行业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行业,要想取得好的成效,就必须时刻保持与市场有密切联系,关注市场动向。采用“案例教学法”,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同等地位,少让学生产生心理负担,使他们可以大胆的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在讨论中学习。在相互辩论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互动,加上教师的引导,充分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从而达到最佳和教学效果。最好,希望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能够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了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制作模型的水平,为以后的三维动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巍.浅谈maya动画制作流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
[2]刘娜.浅谈高职maya课程的教学改革[J].信息教育,2008
[3]付洪萍.高职教育三维动画设计课程开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4]孟红霞,段蕾.浅谈maya三维动画教学改革与实施对策[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