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 跨文化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1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发展。除了来华学习汉语之外,我国的很多院校开设了来华留学的医学专业,招收以英文授课为主的来华留学生。随着我国医学教育水平的提高,自2000年以来,医学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在所有学科中排列在第二位,仅次于文科类专业。然而,绝大多数的医学留学生完全没有汉语基础,对中国的文化十分陌生。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给我国高等院校医学留学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 来华医学留学生存在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留学生身处异国他乡,周围的语言文化环境与本国的语言文化环境有着很大差异,容易产生“文化休克”现象。“文化休克”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深度焦虑症。[1]对于医学留学生,这种情况则显现得尤为突出。

来华医学留学生面临的跨文化交际障碍首先是语言障碍。由于在本国从未接受过汉语言教育,留学生对汉语十分陌生,初到中国基本的交流面临巨大困难,这会导致留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恐惧情绪,对文化环境的生疏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会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和对中国文化现象的不理解。留学生的、生活习惯等与中国人有诸多不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也存在着一定冲突,这些都造成了文化上的孤立。也是因此,留学生易对跨文化的交际产生畏难情绪。

2 对外汉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地位

2.1 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能力培养的基本方式

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要进行跨文化交际,首先要具备有效沟通的语言能力。所谓有效沟通,是指有着比较规范的语音面貌和相对正确的语句组织能力的沟通。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为了完成交际,会对对方的语言错误给予一定的宽容,但这种宽容也受对方语言能力的限制。比如双方在交际过程中说到“我比他一点儿高”还可以理解,如果说到“我他比一点儿高”,可能对方就会不知所云了。因此,正确、清晰表达的形成要通过对外汉语教学来实现。

2.2 汉语学习是接触中国文化的入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从组织形式到内在表达逻辑都渗透着本民族文化的特质。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说到底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与理解过程,汉语的学习说也就是对中国文化的接触和理解。如高兴、欣喜、愉悦、快乐这些近义词,从它们的使用环境来看,“高兴”是比较浅而直接的感受,“快乐”是深而长久的状态,“欣喜”是由外而内的快乐,“愉悦”又常常是由内而外的感受,这些细微的差别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各种情绪体验的敏感和细致,而在英语中很多时候只要一个“happy”就足够表达这些含义。

汉语是医学留学生接触、理解中国文化的入口,要跨越中外文化隔阂,消除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障碍,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能力,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3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

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运用其进行交际。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就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2][3]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语言与文化并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以及实践能力。

3 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现

3.1 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的培养,一是要培养标准、规范的语音,二是要培养正确、得体的表述。

对医学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语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医学留学生的语音面貌大都带有浓重的母语色彩,比如大多数学生很难正确区分舌面音j、q、x与舌根后音zh、ch、sh、老西(老师)、敲市(超市)、多小(多少)”等偏误层出不穷,这在交际中非常容易造成中国人的误解。良好的语音面貌是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标准、规范的语音。正确的表述是指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结构组织语言单位,语义完整、清晰。具体来说,这种正确主要表现在语序和用词上。汉语的语序比较自由,语言单位之间的结合相对松散,有些结构因为语序的不同则会产生非常大的含义差别。就用词来讲,容易造成误解的部分是词语的搭配,在什么语境与什么词搭配,也是进行区分练习的一个重点。得体是指能够在真实语境中,配合实际的交际场景,做出适当的反应。这就要求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中国交际习惯和观念。

3.2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要培养医学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自身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观念。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要有包容的国际视角,树立客观,平等的跨文化交际观念,树立客观,宽容和平等对话的跨文化交际观。面对各种有差异的文化传统和习惯,对外汉语教师要做到客观对待,而不能依照自身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对其进行判断或持有偏见。宽容的跨文化交际观,是指在多样化文化共存的局面下,面对留学生文化中与中国文化相冲突的部分,对外汉语教师要予以理解并宽容对待。所谓平等对话,是指即便各个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或者其发展水平有所不同,但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对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的学生,要平等对待,不能存在歧视。同时,也要将中国文化摆在与其他文化平等的角度上,不要自我降低,也不要过于抬高,要承认和理解每一种文化存在的合理性。

对外汉语教学归根结底是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文化观念的传播,而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贯穿中国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汉语学习中体会和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感受中国文化的思想观念。[4]在学习文化、历史、饮食等相关章节时,可以安排学生对中外相关情况进行对比。这样的文化渗透,能够使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并适应中国的文化、思维和观念,又在各种文化的对比和融合中树立客观、包容的跨文化交际观念,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3.3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医学留学生专业课程繁重的情况下,他们容易因为汉语和专业无关而轻视汉语的学习或者因为汉语本身的复杂而产生畏难情绪。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要激发留学生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兴趣。

一定要建立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所有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都要围绕交际进行展开,模拟真实的交际场景,使学生在课堂的交际活动中锻炼自身的交际能力,进一步增强学习汉语的信心。单靠课堂教学来完成培养留学生交际能力的任务是不够的。要积极地开展汉语的第二课堂活动,这不但能够丰富留学生单调的业余生活,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和生活的融入感,也更能帮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可以组织中外文化展,举办汉语文化大赛,鼓励留学生积极参加中国学生的社团活动,通过这些第二课堂的活动来促进各国文化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使学生在实际的参与中锻炼自身的能力,体会中国的文化和交际风格,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还可以举办文化讲座,组织学生到各个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地点进行参观学习,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多走出校园,到中国各地游历,在直观的体验中感悟中国文化的魅力。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文化活动,会使留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熏陶,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面对医学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是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应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在树立正确跨文化交际观的基础上,将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断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推动我国国际教育事业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崔敏.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学[J].职大学报,2013(3):40-43.

[2]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40.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范文第2篇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特殊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是汉语语言研究中的一个特殊研究对象。

1.1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界定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是对外汉语教学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特殊语言,是教学语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语言;二是个别教学语言。课堂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反应出课堂教学语言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个别教学语言是在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语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作为教学语言之一,也包括了口语、书面语和体态语等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会将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融人到教学活动当中,以便于学生的更好理解和学习。

1.2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分类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从使用目的来看,可分为两种类型:目的语教学语言和媒介语教学语言。目的语教学语言是最受推崇的教学语言,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汉语教学中都使用的是汉语教学,社会培训机构大多数也使用汉语教学,因此,目的语教学时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主要形式;媒介语教学语言也是非常普遍的对外汉语教学语言,适应于大多数汉语的初学者,有利于汉语初学者对汉语的学习。

2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的意义

2.1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语言作为教师传道授业的主要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最直接的影响。教学语言不仅具有组织功能和负载功能,也承担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功能。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不但具备了以上教学语言的功能,而且还承担了学生可理解语言输入的重要功能。对外汉语的学了学生自身因素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外部语言。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是对外汉教学中的主要手段,它不仅关系到是否能够实现教学计划,更关系到学生是否能掌握汉语,实现教学目标。

2.2理论意义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是近几年随着“汉语热”而出现的一个新语言,对其研究不但可以进一步加强汉语变体理论的建设,而且有助于强化我们对汉语本体的认识。

2.3现实意义

就目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来看,仍存在了诸多不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接受,教学效果不佳。由于教学语言在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对对外汉语教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研究,可以增强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意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应用能力,增强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特点和功能类型

3.1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特点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双重性、受限性和阶段性。

(1)双重性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和熟练使用汉语,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把汉语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不但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也是师生的共同目标,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具有双重性。

(2)受限性

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汉语基础和接受能力,使用的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必须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对外汉语教师要制定一套科学的教学语言,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又要高于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才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学习新的知识。由于汉语学习者大都是成年人,而且汉语基础较差,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编制时受到较大的限制,具有受限性特点。

(3)阶段性

对外汉语教学有明显的阶段性,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也具有阶段性。对于不同阶段的教学语言在语言形式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对于零起点、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的学生,教学语言有明显的阶段性。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师也在随之调整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阶段性特点。

3.2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功能类型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功能类型有:课堂语言、教学用语和交流语言。

(1)课堂语言

课堂语言是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是用的语言。课堂语言的主要组成有:导入语、指令语、说明语和结束语。

(2)教学用语

教学用语是是对外汉语教师在传授学生词汇、语法等教学内容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新的知识,对外汉语教师要对其进行示范和解释。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示范主要是领读,解释则是对生字词的发音、语句、语法等进行剖析。

(3)交流语言

交流语言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语言,包括谈话、问答以及讨论等。交流语言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和反馈语言。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文化;脱节

我们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所培养的师资,是既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又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课程内容的构架和布局将直接关系到该专业优秀师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从汉语角度,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必须掌握汉语语言学知识,包括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及古代汉语知识,对汉语不仅要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文化角度,它是一个动态的复合概念,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是遵循汉语作为外国人第二语言和习得的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围绕影响外国人学习、理解和交际的种种汉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本文主要从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中汉语与文化两者关系入手,结合我校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试图对汉语与文化在教学中脱节所涉及到的几个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

1、教师对中国文化重视程度不够

国家汉办把对外汉语专业人才描绘成“语言的信鸽,文化的使者”,无论是语言类课程教师还是文化类课程教师都有责任保障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对民族文化知之过少,很大原因是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重视不够,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只能专心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教学内容的传授,文化的导入自然变得很少。汉语教学无疑是主体和基础,对学生所学汉语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历史等文化有较广泛地了解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需要,因此,对外汉语专业实际是应用型文科专业,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汉语课程设计上有所突破,采取系统的教学方法保证汉语和文化互有联系,互相支持,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目前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仍属于年青的队伍,业务素质不高

我们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目的是教外国人学习汉语,并为其了解中华民族,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与这个东方民族进行交流,所以外国人学到的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在什么时候说合适,什么地方用何种方式,对象是谁表达的更恰当、合理,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近几年来,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是刚刚培养出来的,实际教学经验不足,另外很多教师基本来自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等专业的班底,于是文化知识在教学中自然一带而过。实际上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要求具备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交际学、中国文学史等多门功底的复合型教师。教师根据民族文化的背景和语言表达习惯,指导专业学生如何教外国人使用汉语,防止文化差异遭成交流的困难。如果一个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只有单纯的字、词语、语法等的汉语基础,是无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就象我们过去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其真正语言交流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学的是“哑巴”英语,所以汉语的学习如果与文化脱节是十分可怕的事情,也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一直困扰的问题。

3、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利用不够

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好与坏受到教师教学手段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尤其刚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基本上是模仿原来教师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对多媒体和网络的利用率很高,自然学生将来的汉语推广开阔得多。我们要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空间,如汉语教学中历史文化生活习惯、人文地理、风俗习惯进行的立体化教学渗透,生动展示汉语是如何生动展示中国文化的教学过程,将会激发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文化并热爱自己的文化。学生在将来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更深入的传授自己的文化,充分体现自己民族的价值观,是与教师革新单一的教学手段分不开的,因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意识的培养,这也是我们培养面向国际的新型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相吻合的。

4、受传统的语言学观念的影响

汉语言领域分解的很细,迫使学生认为修辞是一个领域,语法也是如此,于是把文化单独设为一个领域,把汉语学习和文化看成是两回事,然而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汉语教学应该是互动性质的汉语的传播者,重在培养外国人的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侧重广泛阅读、课外活动以了解中国文化知识为主,最好是汉语学习中真实地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容,引导对外汉语专业学生阅读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作品,更深入理解中国成语、歇后语、惯用语等。作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将会为汉语的推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由于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超凡复杂的整体,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掌握到全部文化的内容是不可能的。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改变传统的语言学的负面影响,不能超越学生对文化的接受能力,即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的科学的文化导入过程,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

5、对外汉语专业语言课程至今仍没有体现此专业特点的教材

很多院校仍在使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这种教材理论研究性强,而对外汉语专业的汉语课程中应是关注中国文化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社会结构、人文价值观念的渗透,甚至习语、谚语等的掌握能力。可以开设课程“汉语与中国文化学”,这样的教材编写应是汉语言知识系统化、交际化等,语言示例材料的选取要有典型的中国文化主流的各种题材和风格,用现当代活生生的文化现象,特别是学生所关注的现当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其中的名家名篇名句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教材要有真实的语境,涉及知识面广泛,建议中国文化示例要增加注释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总之,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在汉语教学中同时把文化的丰富内容贯穿于教学当中,提高学生汉语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汉语学习的实践性,只有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汉语和文化的坚实基础,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参考文献】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范文第4篇

在索绪尔区分了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基础上,我们可以认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主要应该属于言语的语言学研究范围,当然也包括语言的语言学里面的相关理论。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最根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言语的地位显得更重要一些。但并不是说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重要,因为只有帮助学生先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汉语的语言系统后,他们才能运用语言系统中的规则,通过联想关系,组合出各种句段,来表达意图,从而进行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是指语言的结构规则和对其的熟练运用,而语言能力就是对汉语的三要素的认识,正确使用语音,词汇,语法的能力,也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汉语中音义结合的语法系统和词汇系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等于“语音+词汇+语法”[3],因此讲授系统的语言知识是有必要的,掌握好语言知识的目的是将“语言”转化成“言语”的基础。

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言语”是用于课堂以及生活中的言谈话语,有时也可能是留学生利用中介语说出来的话,而教学中强调的言语能力则指社会语言学能力、话语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三个方面。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正如索绪尔探讨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相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交错渗透、相互关联、相辅相承,是同一事物中的两个不同侧面,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同的语言概念和教学层次。[4]

二、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第一,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虽然离不开语言知识的讲授,但不能把对外汉语课堂变为语言知识课,只是单纯进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不能把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言语教学完全分割开来,应该注重两种教学的平衡。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语音、词汇、语法教学内容同重在交际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教学技能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既避免了单纯地教授语言知识,又避免了简单地训练单项言语技能。同时,在言语技能训练中渗透了语言知识教学。[5]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文化;脱节

    我们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所培养的师资,是既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又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课程内容的构架和布局将直接关系到该专业优秀师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从汉语角度,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必须掌握汉语语言学知识,包括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及古代汉语知识,对汉语不仅要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文化角度,它是一个动态的复合概念,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是遵循汉语作为外国人第二语言和习得的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围绕影响外国人学习、理解和交际的种种汉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本文主要从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中汉语与文化两者关系入手,结合我校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试图对汉语与文化在教学中脱节所涉及到的几个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

    1、教师对中国文化重视程度不够

    国家汉办把对外汉语专业人才描绘成“语言的信鸽,文化的使者”,无论是语言类课程教师还是文化类课程教师都有责任保障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对民族文化知之过少,很大原因是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重视不够,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只能专心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教学内容的传授,文化的导入自然变得很少。汉语教学无疑是主体和基础,对学生所学汉语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历史等文化有较广泛地了解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需要,因此,对外汉语专业实际是应用型文科专业,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汉语课程设计上有所突破,采取系统的教学方法保证汉语和文化互有联系,互相支持,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目前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仍属于年青的队伍,业务素质不高

    我们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目的是教外国人学习汉语,并为其了解中华民族,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与这个东方民族进行交流,所以外国人学到的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在什么时候说合适,什么地方用何种方式,对象是谁表达的更恰当、合理,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近几年来,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是刚刚培养出来的,实际教学经验不足,另外很多教师基本来自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等专业的班底,于是文化知识在教学中自然一带而过。实际上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要求具备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交际学、中国文学史等多门功底的复合型教师。教师根据民族文化的背景和语言表达习惯,指导专业学生如何教外国人使用汉语,防止文化差异遭成交流的困难。如果一个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只有单纯的字、词语、语法等的汉语基础,是无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就象我们过去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其真正语言交流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学的是“哑巴”英语,所以汉语的学习如果与文化脱节是十分可怕的事情,也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一直困扰的问题。

    3、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利用不够

    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好与坏受到教师教学手段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尤其刚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基本上是模仿原来教师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对多媒体和网络的利用率很高,自然学生将来的汉语推广开阔得多。我们要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空间,如汉语教学中历史文化生活习惯、人文地理、风俗习惯进行的立体化教学渗透,生动展示汉语是如何生动展示中国文化的教学过程,将会激发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文化并热爱自己的文化。学生在将来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更深入的传授自己的文化,充分体现自己民族的价值观,是与教师革新单一的教学手段分不开的,因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意识的培养,这也是我们培养面向国际的新型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相吻合的。

    4、受传统的语言学观念的影响

    汉语言领域分解的很细,迫使学生认为修辞是一个领域,语法也是如此,于是把文化单独设为一个领域,把汉语学习和文化看成是两回事,然而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汉语教学应该是互动性质的汉语的传播者,重在培养外国人的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侧重广泛阅读、课外活动以了解中国文化知识为主,最好是汉语学习中真实地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容,引导对外汉语专业学生阅读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作品,更深入理解中国成语、歇后语、惯用语等。作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将会为汉语的推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由于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超凡复杂的整体,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掌握到全部文化的内容是不可能的。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改变传统的语言学的负面影响,不能超越学生对文化的接受能力,即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的科学的文化导入过程,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

    5、对外汉语专业语言课程至今仍没有体现此专业特点的教材

    很多院校仍在使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这种教材理论研究性强,而对外汉语专业的汉语课程中应是关注中国文化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社会结构、人文价值观念的渗透,甚至习语、谚语等的掌握能力。可以开设课程“汉语与中国文化学”,这样的教材编写应是汉语言知识系统化、交际化等,语言示例材料的选取要有典型的中国文化主流的各种题材和风格,用现当代活生生的文化现象,特别是学生所关注的现当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其中的名家名篇名句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教材要有真实的语境,涉及知识面广泛,建议中国文化示例要增加注释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总之,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在汉语教学中同时把文化的丰富内容贯穿于教学当中,提高学生汉语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汉语学习的实践性,只有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汉语和文化的坚实基础,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