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农业技术培训

现代农业技术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农业技术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农业技术培训

现代农业技术培训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要特别重视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培训,努力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宝应农广校成为主要的农业科技培训阵地。“十二五”期间让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业现代化要求运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武装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农业信息技术作为软支撑部分,通过收集、加工、传递应用各类信息,使硬支撑部分的潜力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将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农业产业经营者更快得到新的知识,加速科学技术的应用速度,促进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农业信息化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

一、农业信息技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1.农业信息技术加速了传统农业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管理

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中国土地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气象和生物性灾害频繁,农户规模小而且分散,再加上几千年传统的生产方式,因而呈现出生产的分散性,很低的可控性和稳定性。而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传统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将农业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大大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和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

2.农业信息技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小农意识经营管理水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障碍。随着农业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网站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象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指导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建立农产品和农业服务贸易的快速交易通道,农民在网上洽谈,交易在网上实现,降低了农产品的销售成本。在网上获得农业生产订单,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农业生产者可以与不同产业结盟,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打造品牌,稳定市场占有量,并不断拓展新的市场。由此可见农业实现了信息化,就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可以说农业信息技术对整个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农村发展和农村文化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技术之一,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2]。

二、农业信息技术培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十二五”农业发展方向就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就宝应县来讲,农业现代化最大的“靠山”是科技信息,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低,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出路只有一条,必须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业生产者在计算机操作、网络知识、农业信息采集上传技术和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培训,让更多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对先进农业技术及工具的采用,决定着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捕捉、分析与判断。农民不仅是农业的主体,更是农民增收的主体,只有培养出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能创业的现代职业农民,才能使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农广校是农民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阵地

宝应县农广校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一个重要渠道。2005年宝应县农广校实施了农业信息技能培训工程项目。累计培训学员3500人,培训对象从对农民的培训向农村干部、农村加工、流通、生产经营等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延伸。宝应县农广校在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通过问卷调查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涉及14个乡镇。从调查的学员分析看,90%以上的学员都掌握了农业信息技术,80%的学员,特别是村干部学员能用所学的农业信息技术和生产技能发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一大批学员成为当地发家致富的典型户。学员祁国银入学前种粮为主,零星张了5亩田藕,由于缺乏市场信息观念,藕难卖。通过两年培训学习后,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网络信息,发展了200亩藕田,而且带领全村发展荷藕产业,兴办了荷藕加工厂,系列藕制品出口国外。带动全村经济大幅上升。学员陆书咏,经营大棚蔬菜种植已经有很多年,通过培训后种植面积达150亩。一家日本公司为辣蓼的生产在网上寻找合作伙伴,陆书咏在网上看到这信息,立即和对方取得联系,经过多方的交流,双方就合作事宜达成了共识。目前,日方对宝应进行现场调研后,决定与陆书咏就辣蓼项目进行长期的合作,项目一期投资200万元,实施规模达300亩。像这样学以致用、致富的学员还很多。

3.农业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新路子

在终身教育已成必然趋势的新世纪,随着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必然是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适应农民的广泛需求,农广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科技培训,实现各层次教育的连贯和沟通。采用更多为广大农民乐意接受,为广大农村干部和科技人员所欢迎的形式和载体。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利用网络教学,增强培训手段。如农广校借助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就是借科技之力传播科技之业的好形式,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现代农业技术培训范文第2篇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现代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而要发展现代农业,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严格保护耕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而2015年,国家为发展现代农业,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等政策措施,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补贴对象囊括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补贴机具种类达11大类43个小类137个品目,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涉及河北、山西、黑龙江、陕西、甘肃、新疆、广西等17个省市和自治区。我国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根据中国行业研究网的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农机化保持整体推进、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超过59%,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水稻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预计分别达60.6万台、144.5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8.1%、13%,其中玉米收割机同比增长23.8%;全年培训各类农机化专业技术人才达400万人次,新增农机化技术推广面积2.6亿多亩,但综合机械化水平仅约48%,仍属于较低水平,且存在小型机械较多而大中型机械较少、动力机械较多而配套机械较少、丘陵地带机械化仍处于起步阶段等诸多不足之处。

2推广措施

2.1明确推广任务推广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首先要明确推广任务。

任务的明确有助于提高工作的针对性。给予上文提到的我国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形势,本文认为,当前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应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国家鼓励性政策措施,加大购置、更新农机的力度以优化大中小型机械、动力机械和配套机械的结构,均衡机耕、机播、机收的机械化水平和不同作物的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丘陵地带机械化水平;加大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并融合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新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2.2宣传相关政策上文提到,国家为发展现代农业,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等政策措施,为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要推广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需对国家政策和技术优势进行深入宣传,一方面消除农民对推广和使用新技术的顾虑,另一方面让农民真切感受到应用新技术的好处,从而促使农民自觉购置和更新农业机械,积极参加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培训,从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机械技术掌握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步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2.3加强部门合作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不仅事关农机化推广机构,还事关农业部门和农业科研部门。

因为,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重点之一就是融合入农机和农艺技术,而二者的融合主要表现在优良的农业品种适宜机械化栽培、生产,且具有一套良好的机械化栽培、生产模式,而该农业品种是否适宜机械化栽培、生产,采取何种机械化栽培、生产模式才能获得最佳效益,机械化栽培和生产的操作规范和标准如何,则需农艺技术推广机构等农业部门进行指导。而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培训、普及有赖于农业科研部门,农机化推广机构只有与农业科研部门加强合作,才能提高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推广培训的质量。

3结束语

现代农业技术培训范文第3篇

农民技术培训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形式。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多从事一线生产劳动及生产作业服务,一般具有市场营销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生产信息灵通等特点。在农民技术培训上,由县级农业部门牵头,按照“政府买单,社会法人培训,农民受益”的原则,择优选择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服务。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进行合理安排,内容可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及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技能等。

2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

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建设规模适度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在基地上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使基地建设成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及创业基地。通过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广大农户心目中的说服力、感召力、影响力,从而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3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吸纳广大农户参与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具有机械作业面广、技术贡献率高、组织化程度好的特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鼓励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通过参会、入会等形式,吸纳农民经纪人、农民企业家、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等人员参加,重点吸引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户参与,将农户发展为科技示范户,使科技示范户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农情调查员、技术推广员、政策宣传员,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通过农事操作、经验交流、座谈讲解等形式,提高参与者的种植水平、经营能力,使广大农民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之路。

4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有偿服务

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形式的技术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与农户订立合同,开展技术承包,实行技术有偿服务。按照规模经营、科学种田的要求,实行统种、统管、统收的经营体制。此种形式具有涉及面积大、技术应用效果好、可操作性强以及相关人员积极性高等特点,可重点加以推广应用。在此方面江苏省的兴化市钓鱼镇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5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先进的农业技术往往具有技术含量高、风险系数大、推广应用难等特点。为此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从资金上、物质上、技术上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支持鼓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13年泰兴市对实行家庭农场的农户,如实施秸秆全量还田、推广机插秧、使用新型农药、实现全程机械化等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成绩突出的由市政府补贴2万元;对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积极推广使用新型农药、防治效果明显、服务能力强的单位市政府给予2万元补助,贡献突出的组织市政府则给予10万元重点补助。实践表明,2013年泰兴市秸秆还田、新型农药、机插秧等技术应用比往年面积大、效果好。

6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实施各类农业项目

现代农业技术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作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31-0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已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该怎样发展,怎样应对新的挑战、适应新的要求,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通过过对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措施和建议,从而探求加快农业创新和发展,提高我国农业整体水平的途径。

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出现了多年难得的好形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难得的机遇。我们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进一步强化对农业的管理和调控,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及意义

1.1 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

农业技术推广,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我区是农业大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0%,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基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已成为重要支撑。

1.2 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总体上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相对缺乏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农民。要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2.1 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服务难以到位

由于农业“弱质产业”和农民“弱势群体”的地位,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弱化、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原有的四级农技推广培训网“线断、网破、人散”,造成大多数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使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在乡镇一级失去了同农村、农民之间的桥梁搭接,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到了乡镇便出现断层,难以推广到农民家中。同时,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农技推广的主力军缺乏有效技术培训指导,难以发挥整体效益。

2.2 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从事基层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严重,导致现有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缺乏、总体素质偏低;再者,受编制的限制,许多基层农技培训机构无法吸收农业院校的毕业生,队伍得不到及时补充和更新,人才出现“断层”,无法适应农业科技培训的要求。

2.3 农业科技供给不足且供需脱节

一方面,农业科技与生产结合不紧,研究课题不适应实际需要,农户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的适宜性农业技术供给短缺,科技储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供给严重滞后于农业发展的时代需要,难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

2.4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

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同农业经济的发展极不适应。据统计,我国现有60%以上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由于文化素质偏低,消化吸收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比较差,使得他们对农技推广培训活动不感兴趣,农业科技难以普及。

2.5 经费投入不足,难以适应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实际

经费投入是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的前提,但基层农技推广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乡镇农技推广培训机构,绝大多数编制内财政经费不能落实到位,有限的经费被截留或挪用的情况普遍存在,农技推广经费大部分被用于行政事业费用支出,支出结构不合理且使用效率低,从而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提出的建议

1.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解决供需脱节问题

提供农民和市场真正需要的技术是科技兴农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必须面向农民和市场,按照“科学布局、优化资源、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的思想,构建“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要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二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实行课题招、投标制度,提高农业科研产出效率。三要鼓励农业科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强部门之间、地方之间和农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围绕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实用技术问题,发挥各自优势,集中攻克农业技术难题,满足农业科技服务的需要。

2.各镇应确保有足额编制员额在农技推广工作岗位上,同时应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专业技术推广人员不低于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编制的2/3,没有达到的要求的镇,要把学历高、真正有才华、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调整到农技推广队伍,优化推广人员结构。

现代农业技术培训范文第5篇

    建立健全纵向指导和横向联合,实现推广和经营有效分离和有机结合。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所需编制由各县结合实际确定,按程序审批。应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并注意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不得与经营人员混岗混编。改革用人机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完善考评制度,将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完善推广方式

    1)把新技术、新成果引进推广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上,让推广人员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彻底消化吸收技术,在创新中发展;2)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在提高产量和效益上有新突破。如产品市场预测与分析,产业链延伸,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等方面服务;3)推广机构要纵向联系,横向联合,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民专业服务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涉农企业加强经济和技术方面合作,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如安塞县现代农业示范园,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于一体,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同时在地方主导产业开发中,各级各类推广机构可以实现联合互补,形成集团承包,服务农业和农民,提升产业开发水平,如安塞县果业开发在这方面就做了很好的尝试。

    提高推广人员的技能

    推广人员技能包括软实力和硬件建设2个方面。软实力指:1)在岗人员科技知识和工作技能的提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视野,提高工作的主动性;2)招纳高层次专业毕业生,吸收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工作理念,为农技队伍输入新鲜“血液”。硬件建设指:1)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实行按能取酬,调动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2)国家通过项目建立必要的检验和检疫设备,变“无形说教”为“有形”指导,给农民以直观印象,提高推广效率。对农业企业服务可以尝试有偿服务形式。真正了解农民的切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