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国;古代园林;精神价值
怎样理解精神价值呢?一般说来,精神价值是指人类在精神创造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所在。中国精神文化从实质上来说,是极具主体性的价值论文化,它的主体是世俗的人们,即首要是从世俗人的角度来建构的。中国古代园林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园林以物化的形式作为其文化类别,是一种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物质产品,其中有着丰富的精神内蕴与价值功能,它是中华民族自觉地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反思与总结的精神创造的结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价值。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精神价值本体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系统庞大、思想深远,具有丰富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价值论文化。中国古代园林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具有丰富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具有十分完整的精神价值体系,其精神价值本体是探索和追求人生的理想、人生的价值和人生的信仰。因此,它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园林也必然具有其精神价值本体深层的精神本体,这就是中国古代园林的灵魂所在。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价值本体的核心是人生价值论,集中强调人的修身养性,倡导追求以忠、孝、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儒家“德性”,教育人们按照儒家“仁德性善”的道德规范言行,去实现伦理道德与精神信仰的人的最高境界。从哲学的层面上看,“形而上者谓之道”,所谓道就是伦理道德,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最高境界,就是其精神价值的本体。同理,中国古代园林本身也就是一种物化了的价值文化,它注重精神内蕴在建园设计创意上的指导作用,重视人文精神在园林建构中的包藏与蕴涵,重视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它的建园理念、它的建造风格和特色以物化的形式展示出历代中国人民人生价值的探索、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其精神本体就是园林建园理念、建园风格和艺术特色所蕴涵的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探索。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精神价值的生成
中国古代园林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体现。人们探索人生价值、探索自然、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从各种角度去接近与窥探,也可以从内心体悟、静心思考。中国古代先民世世代代都希望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依天靠地,尊天重地,祈望可以生存和发展。这种原始的心态只是由动物想要生存的本能催发出来的,因为中国的先民对于自然界的心态非常的纠结:他们对自然界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是大自然哺育了他们,大自然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但是同时他们又对自然界感到害怕,害怕那频发的天灾人难。所以从人的生存生活出发去认识对象的本质,便是中国古代园林造园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构成中国古代园林的精神价值观的重要支点。
很久很久以前中国古代的先民们,由于对外界事物认识肤浅,就将精神与现象世界混为一体,形成了浑茫不分的独特文化特征。他们将精神视作宇宙间普存的始基,即元气的一种形式,实际是清气,布于天故名精神,而且他们把人的精神意识看做是这种清气的禀赋。庄子在寓言《逍遥游》中以具体化的譬喻彰显了“精神的自由,超越主客,物我合一”的思想,将精神作为宇宙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世界的存在加以考虑,即是“天人不分,物我一体”的思想,这便是泛神论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古代人精神价值观的特点之原因了。这种“天人不分,物我一体”思维的精神价值观与中国古代先民对园林建造的审美心态相符合。依山造型、邻水建园,顺应自然,融入自然,天人不分、物我一体的建园思想既可使人们躲避自然界频发的灾难,又可使人们与自然界和谐相伴,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优美环境,即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精神价值生成的思想基础。
三、中国古代园林的精神价值的呈现
中国古代园林中的精神价值是建立在人们对于精神价值的特殊感受方式之上的,是通过园林建筑、园林景观、园林题刻、园林诗画等物质形态将其园林的精神内涵呈现给人们,即通过人们游园居住眼观园中美丽景观、耳听林园中鸟蝉啼鸣、游览园中无限风光、鉴赏诗画楹联题刻、体验领悟人生真谛。
关于精神活动是应该用来思辨还是应该付出以实际的体验的问题,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有着定性的认识,他们主张精神活动并非思辨而是要融入体验当中的。这也是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传统文化相一致的,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和文艺被看做是天、人之间的桥梁,所以可以说审美与文艺创造是天、人合一的体验之一,而不是静观的认识。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与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同时通过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而达到人文能力、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因此“培育人文精神,涵养人文品格”是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但是高校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人文教育与培养过弱问题,所以一定要扭转这种局面,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尤其古代文学课程是关涉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课程之一,因而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着“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以提高大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为切入点”的指导思想,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更新教学理念、完善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建设师资队伍、营造文化氛围在内的人文素质教育新构想。
?一、更新教学理念
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古代文学更新传统模式的重要内容是更新教学理念,既成观念应做开放性拓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既要熔文学专业的考据、词章、义理于一炉,又要集文思、史思、哲思、艺术、审美等方面于一体。在教学中,教师以人文的视角理解教材、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由人文知识教育到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形成,需要教育、濡染与培养,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内化涵养过程,最终才能达到人文能力、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与提升。所以教学理念作先导,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
二、完善课程体系
依据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修改和完善,无需另建一套课程体系,而是使新增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原有的课程相互照应,融于同一个大的课程体系中,形成一个有机的课程整体,使课程结构更合理、更科学。具体如下:一是在通识课程中增设最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程,如人文素质教育通论、现代社交礼仪、美学与美育、中国通史、古典名著导读与鉴赏、实用书法书写与欣赏、世界名曲欣赏等,并给予相应的学分。二是结合学科课程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如古代文学教师可以结合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在教学中对文学院以及全学院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三是根据专业特点开设与其相对应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可以在专业必修课中增设相应的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并给予相应的学分,如开设哲学史、戏剧史、教育史等。
三、调整教学内容
这是强化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关键。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魂魄,中国古代文学披露的是华夏民族的精气神、炎黄子孙的奋斗史、华夏江山的正气歌,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财富。古代文学教学内容要彰显人文素质的精华。既要固守文化传承,使古代文学的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培养深厚的人文底蕴,还要强化古代文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古代文人提出众多创新思想:“守旧无功”“质疑问难”“濯去旧见以来新意”“不泥古”等。古代文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精神上的根基和文化价值取向,古代文学把创新作为新型人文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与时俱进。更要关注情商教育,培养现代人文精神。提升思想境界,发展健康个性,塑造健全人格,使之成为学生面对社会压力、人生挫折的动力源泉。
四、建设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师者深厚的人文素质储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师者应具有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融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审美、天文、地理等各领域为一炉,以敏锐深邃的时代感受,形成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体悟。教师的人文素养,便是教之内功、师之根本。师资队伍建设,要注意师资来源,应尽量从本校现有的授课教师中挑选,个别的可外聘;师资培训,可采取校内、校外两种方式。从事必修课和专业课讲授的教师可参加校外举办的高级培训班或培训中心的学习。一般的授课教师要参加校内普通培训班的学习,以了解人文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知识,提高全体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水平。
五、营造文化氛围
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空间。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升华。
如请专家学者作系列人文讲座或学术报告,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以校报、校园网和广播站为载体,开设人文教育专栏,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空间;建立人文社团,如新闻、文学、楹联、艺术等协会或社团;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包括开展古典名著读书报告会、经典诵读和演讲比赛等活动。老师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来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学生从中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美化心灵、娱乐身心,是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塑造学生人文情怀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体育史;齐鲁文化;中国古代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9-0013-04
中国古代奉行以宗法伦理为主导的政治统治,因而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以众多诸侯国为政治基础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这些地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不断优胜劣汰,齐鲁文化成为唯一以地域文化形态汇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并成为主干的文化流派,因而中国传统体育发展与齐鲁文化密不可分,形同血肉。
1 齐鲁文化是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重要渊源
中国古代的文明起源,是以黄河、济水、淮河、长江为基本坐标的,在这4条大河流域,曾经诞生了3大势力集团,即西部河洛(黄河、洛水)流域的华夏集团、东部济淮(济水、淮河)流域的东夷集团和南部的江汉(长江、汉水)流域的苗蛮集团。这3大势力集团当中,东夷集团和华夏集团开化较早,苗蛮集团到了商周之交才发达起来。3者不断的相互碰撞交流,逐渐混而为一,迭次出现了夏、商、周3代王朝,真正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化整体。夏、周代都是以河洛文化集团为主导而形成的,只有商代是由淮济文化集团为主导而形成的。周代建立以后,大批分封诸侯,齐、鲁两国就是在这时得以封邦建国的,齐鲁文化的逐步形成,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从这一意义上说,齐、鲁文化都应当是东夷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广泛的同源性。但是,齐、鲁封邦建国以后,齐文化依托于东夷文化而吸纳商周文化,鲁文化依托于周文化而吸纳商文化,加之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性、治国理念等众多不同的原因,两国逐渐地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体系。因此,齐、鲁文化既有着广泛的同源性,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先秦时期众多地域文化中秦汉以后,唯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文化体系。中国古代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齐、鲁文化与古代体育发展的关系同样十分密切。
周代开始兴起的齐、鲁文化,总体上看,齐文化的发展,不管是从物质层面,还是从精神层面,在汉代以前都要大大超前于鲁文化。鲁文化优胜于齐文化的突出点,除在周代“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的宗法统治环境下政治地位要高于齐文化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春秋末期孔子在鲁文化背景下创立的儒学。值得注意的是,战国时期儒学等学术流派社会地位的飙升,却又不能不感谢齐文化这一沃土滋养起来的稷下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汇聚于稷下学宫,形成了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中心,造就了先秦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体育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正如刘秉果。引所说:“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百家争鸣的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促进了医学、生理学、养生学的研究,使体育锻炼理论有了新的提高。”
而齐鲁文化实际的历史状况,在我们数千年来的历史文献中无疑是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遮掩。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的原因就是以《春秋》三传和《史记》为代表的历史文献为我们确立了一个“万世一系皆黄帝”的历史观念。秦汉以来,人们言华夏而忘却了东夷,言孔子而忘却了“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②的文化总结真谛,言齐鲁文化实则张扬的只是儒学。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审视中国早期体育的发展状况,很自然的就会发现,忽略早期齐鲁文化发展对中国传统体育发展的贡献,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2 齐鲁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的突出贡献
齐鲁文化对中国早期体育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体育娱乐活动,二是传统体育精神。
就体育娱乐活动而言,战国以前齐鲁地区就已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首先在《诗经》中已经多有反映;其次,在《史记・苏秦列传》和《战国策・齐策》里边,都记载了战国时期的苏秦见到的齐国都城临淄城内的体育娱乐活动状况,谓“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期间提到的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应当都是当时临淄城内非常盛行的体育娱乐项目。有些活动项目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斗鸡、走狗之类则属于市井娱乐活动,《庄子・达生》记载,纪渚子为齐王驯养斗鸡,40天才完成,驯好的鸡,听见别的鸡叫时没有任何反应,“望知似木鸡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鲁国“季、邱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邱氏为之金距。”早在春秋时期,齐都养狗之俗就非常盛行,齐景公殉马墓中曾发现殉狗30只。六博、蹋鞠以现在的观点来说则完全属于体育活动的范畴。六博是中国最古老的棋类游戏中的一种,与围棋并称为“博弈”。《论语・阳货》篇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又记载说:齐宣王问匡倩:“儒者博乎?”匡倩作了否定的回答,曰:“博者贵枭,胜者必杀枭,杀枭者,是杀所贵也,儒者以为害义,故不博也。”这里所说的“枭”、“杀枭”均为六博专业术语。我们且不管儒家学子对六博的理解如何,这段史料起码可以证实,齐宣王当年曾亲自关注六博游戏。踏鞠又称蹴鞠,世界足联和亚足联已经宣布,齐国故都临淄就是世界足球起源地。此外,据《荀子・议兵》的记载,齐国还有“隆技击”的传统。技击,就是人与人搏斗的技巧。齐国的这一传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教训成俗,这一传统在战国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比如《汉书・刑法志》说:“齐闵以技击强,魏惠以武卒奋,秦昭以锐士胜。世方争于功利,而驰说者以孙、吴为宗。”王赛时总结道:“齐国首创技击以后,开创了以技巧胜勇力的武事新领域,改以力御敌为以术制人,灵活多变的技击开始在武事活动中大显神通。两千多年来,技击更新变衍、增多益补,最终汇成现代蔚为大观的中华武术。武术的精髓在于技击,而不在套路和表演。至民国出现‘武术’名称之前,‘技击’始终是中华武术的代名词。”养生与长生不老术的出现与这一地区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按照《史记・封禅书》的记载,长生不老术也是由齐地的方仙道衍生出来的。以上所举,只不过是我国古代先秦时期众多体育娱乐活动中的九牛一毛。中国古代的体育娱乐活动隐身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在横向发展上与此起彼伏、五彩缤纷的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在纵向发展上又与跌宕起伏的时代潮流和当权者的喜恶爱憎密切相连。就现有的文献和考古资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地区的体育娱乐活动就已经非常发达了,甚至可以说形成了一个比较松散的区域性体育娱
乐活动中心。这又恰好是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折射。
尽管春秋战国之际,体育娱乐活动的发展潮头可能也是伴随着霸主地位的转移而不断变化,但从纵向上看,齐鲁地区对于中国传统体育精神的贡献则是无可与之匹敌的。齐鲁文化对中国传统体育精神的贡献,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
首先,是“与时变”、“与俗化”的变革进取精神。齐国在西周建立之初就有了“因其俗,简其礼”④的文化特色,到春秋时期管仲相齐桓公治齐的时候,形成了“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⑤的文化观念,以至于实现了首霸春秋的宏伟目标。齐文化发展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这种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积极进取精神,是中华传统体育精神当中重要的文化因子。由于这种实事求是变革精神的主导,齐国以军事思想为代表的智谋文化也就凸现出来。
其次,与齐文化重功利、尚变革、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相对应,鲁文化尤其强调“尚中贵和”的道德要求。周代是以宗法统治为基本统治秩序,维护这一统治秩序的基本手段便是礼、乐之类的道德教化,孔子就曾直言不讳地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白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鲁国向以“宗周”为己任,《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国建国初期便有“变其俗,革其礼”的做法,《论语・颜渊》中说,直到春秋末期的时候,孔子还在大喊“克己复礼。”但是,孔子创立儒学,根本上是对西周以来礼乐治国制度的理性升华,因而,儒学思想在孔子以后广为传播,实际上是社会道德体系失去行政强制约束力以后走向人的自身行为规范的自然需求。儒学的出现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社会道德意识,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了社会道德应有的基本标准。儒学主张的外在行为准则是“礼”,内在行为取向是“仁”。“礼”所强调的是行为要合乎特定的规范,“仁”所强调的则是行为取向要“尚中贵和”。恰如《论语・八佾》中孔子所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儒学对于这种社会行为道德体系的建立,对中国的传统体育精神来说产生的影响是双面的,正面的影响是为体育娱乐活动注入了强烈的道德动能,负面的影响是阻滞了竞技性体育娱乐活动的发展。郭绍虞先生说,中国数千年之学术,儒家重礼义,道家尚无为,此则学术足以阻体育之发达者也。
再者,战国稷下百家争鸣构筑了中国古代体育史的首个发展高地。战国时期齐国创办稷下学宫是伟大的创举,由于这样一个平台的建立,荟萃了当时散布于各个诸侯国的思想文化精英,比如孟子来自邹鲁,荀子、慎到来自赵国,环渊来自楚国,屈原这一时期也来到了齐国,其他诸如苏秦、张仪等纵横游说之士大多都来过齐国。郭沫若称此“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在是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思想体系大都在这一时期发展成型;另一方面,这些来自异域他乡的稷下学者,同时带来了众多的异域风味。齐国在这一时期成为大量外来思想文化精英的集散中心,类似于形成了一个大熔炉,《战国策・齐策》中所谓齐国临淄城中“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蹁踟者”,可以说是融合于来自于八方诸侯国境内的民风习俗的缩影。战国末期稷下学宫衰败后,稷下学者四散,秦并六国以后,秦相吕不韦编辑《吕氏春秋》,一些稷下学者又云集到了吕不韦的门下,“进入秦国的稷下后学参与了该书的编写,书中保存了稷下诸子的一部分文献资料,反映了稷下学的一些重要成果。”《吕氏春秋》中的“贵己”、“养生”、“适音”等体育思想,可以说是战国稷下学中体育思想的发展,集中总结了战国及其以前体育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势。
3 齐鲁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影响深远
齐鲁两国分处泰山南北,山水相连,习俗相通,自然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齐鲁之间极其便利的交流条件。但是,由于早期文化基础的差异和交流条件的限制,又自然地形成了横向的不同文化圈和纵向的不同文化传承。春秋战国开始,伴随着风云跌宕的诸侯争霸斗争的滚滚狼烟,诸侯间的文化交流日渐加深,齐鲁文化同时也开始了深度交融。战国末期,齐鲁两国作为周代的诸侯国虽然相继走向了灭亡,但作为文化流派而言,却在秦汉之际逐渐地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坚,由此而对于后来的中国古代体育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3方面:
第一,体育活动。周代齐鲁地区一些活跃的体育活动,在秦汉乃至以后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展。比如战国时期齐国盛行蹴鞠,《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有淳于意诊治因参加蹴鞠这样的剧烈运动诱发“牡疝”的病例。蹴鞠运动后来虽然历代盛衰不一,但一直延绵未绝,清代的《红楼梦》、《聊斋志异》一些民俗描写中仍然生机勃勃。格斗技巧是武术的重要特征,春秋战国之际的齐国非常重视格斗技巧的训练,在《管子》和银雀山汉墓出土《孙膑兵法》中都有齐国人关于格斗技巧的文字描述。汉代格斗的技巧已经非常成熟,《汉书・武帝纪》记载说,汉武帝时期曾经举行过两次“角抵戏”表演大会,《汉书・艺文志》中还记有“手搏”6篇。武术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中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其它诸如博戏、棋戏、剑术、养生术等等,春秋战国之际齐鲁地区盛行的许多体育娱乐活动项目都在汉代开始被继承了下来。
第二,智谋策略。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说齐地“其民阔达多匿知”,这一特征在体育娱乐活动中同样多有所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的孙膑赛马故事中,孙膑就是靠调整组合方式而取胜的。齐国的军事智谋思想后世不仅在与体育活动密切相关的军事领域得到了充分的传承,而且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应用。
第三,价值取向。儒学道德至上的思想观念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从而把齐文化中的功利性特征渐渐地遮掩了起来,弱化了中国传统体育的竞技性发展,造就了中国传统体育以养生、健身为突出特征的发展脉络。我们往往说中国古代的体育不发达,实际上说的只是竞技体育的一面,中国古代的健身体育非常发达。由此我们会更清晰地发现,中国传统体育浓厚的泛道德色彩同样是来自齐鲁文化。
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流向上看,齐鲁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是很重要的课题,有必要作深入研究。比如,从源头上廓清齐鲁地区的古代体育的发展状况,可以弥补现有体育史研究以炎黄文化为主导的一些不足;又如,齐鲁地区在整个先秦时期都是非常发达的,尤其在春秋战国之际更是引领诸侯风云,这一地区孕育和流行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对于这些历史体育资源尚有待于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相信这一工作对于现代体育产业的发展会大有裨益;再如,先秦诸子的体育思想也有待于深入的研究。齐鲁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是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板块,希望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以期推动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并贡献于现代体育产业。
参考文献:
[1]傅斯年,夷夏东西说[G]//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3-59
[2]于孔宝,论稷下之学与战国文化中心[J],中国史研究,1998(2):13-22
[3]刘秉果,中国古代体育史话[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3
[4]王京龙,《诗经》所见早期体育娱乐活动及其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23-26
[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齐故城五号东周墓及大型殉马坑的发掘[G]//齐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齐文化丛书:考古卷,济南:齐鲁书社,1997:339,346
[6]张军,陈赢,布拉特宣布淄博为足球起源地[G]//解维俊,足球起源地探索,北京:中华书局,2004:295,296
[7]王京龙,《管子》对中国古代体育教育发展的三点贡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51-54
[8]王赛时,齐国的武技[J]文史知识,1989(3):62-64
[9]司马迁,史记・封禅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1480
[10]王京龙,战国体育中心蠡测[J],社会科学战线,2007(6):169-171
[11]郭希汾,中国体育史[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八年:5
(一)从高校开设人文课程的实际看,具有独特的客观条件
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相当少,更多是思想政治类课程,历史、哲学、教育、美术等是少之又少,而作为大多数理工科高校基本开设的大学语文则必然成为承担培养人文素质的重镇。再从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上看,古代部分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背后的文化趋向鲜明,蕴涵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徐仲玉主编《大学语文》带有明显的“国学”色彩,钟情于培育学生的传统文化品位和情趣,共收录从先秦到现代65位作家(包括无名氏的《诗经》《汉乐府》)共96篇作品,其中的“文质兼美”的古代文学作品83篇,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十余篇,包含《诗经》《论语》《老子》等经、史、子、集的经典选文,与现代作品数量相当;唐宋诗词文多达42篇,占总选文量的一半,颇能体现“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可谓“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的范本。鉴于此,大学语文就成为传播国学的最佳课程。
(二)大学语文传承国学的学科优势及特征
大学语文与其他课程相较,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高校专业课以及基础数学、物理等颇带枯燥,而政治、法律等太实,大学语文则作为高校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与人文课程,散发着灵光,洋溢着文学与文化双重魅力,人文色彩浓厚,可以陶冶思想情操、升华生活趣味。其特征还在于:1.文史哲涵摄、文理兼融、多学科交叉。内容主要是涵盖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可以兼及语言学、文学、历史、哲学、宗教学、伦理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艺术批评、美学等广泛的人文学科领域,乃至可与自然科学有某种联系;而且作者众多,亦包括科学家的美文,可以做到文、史哲、理秘响润通,特别是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互渗融合。2.靠语言功能优势,且注重与心灵、生命对话。学生可与古今一流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军事家、小说家、诗人、散文家进行心灵交流与精神对话,倾听对人生万象、宇宙万物深邃的思考,对人的生存困境的透视,以及对真善美的恪求。3.以情感人。传授知识以及传扬国学精神时,不是靠灌输而是以细腻、丰润的情感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地熏染,使学生获得更持久隽永的心灵陶钧和审美享受。4.归宿:人格培养。在闪烁着智慧和真情光芒的作品中,获得知识的熏陶,生活的情趣与人生真义的感染,激发其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担当感,最终归于人格境界的提升。5.可通过感受画面美与领悟意境美传承国学。6.重视生命感悟,想象卓特,以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
二、大学语文传扬国学的路径与方式
(一)提高认识,营造重视国学教育的良好氛围,从思想上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二)转变教学理念,微调教学目标,重新制定培养方案,将传统人文素质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并丰富国学教育内容。具体有:1.大学语文教研室专门成立国学教研组,或者大学语文教研室可改名为“大学语文与国学教研室”,或以大学语文教研室为基础建立国学教研室。2.本科通识教育中开设国学课。3.整合相关学科,设国学选修课。4.有条件的,可成立国学教研所。
(三)推进教材的改革,彰显国学意味。当前教材传统文化篇章已较多,但还需加推进教材改革,使其更加彰显国学意味,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同时也增添了大学语文课的自身魅力。内容择取上,加大国学容量,一方面精选最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人文佳作,尽可能涵盖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哲学、伦理、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形式上要文质兼美、多种多样,包括诗文、著述、演讲、随笔、日记等,还可包括哲理故事、名人传记等,以激发想象,启迪智慧。结构上采取全新方式,如可根据国学整体特点与时代要求,进行内容的分类整合,以“天人关系”为中心,确立“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四个维度,在每一维度之下,含摄丰富多彩的内容。附录部分,不仅有常用工具书简介、古代汉语常用句式例释、古代汉语常用虚词例释、常用修辞格例释、诗词格律简释、文学欣赏技巧以及历史朝代简表等,还应有国学基本知识与国学发展史,如古代典籍体系(经、史、子、集)、古代目录学体系、儒释道典籍常识、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等,特别是国学的基本特质、基本分类、基本精神等。
(四)教学上,创造性地展开探索,以提高学生的国学文化素养。
1.讲授内容上,有意识、有目的地精讲最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国学精品文章。
2.讲授时重视文化分析,充分挖掘作品背后的国学内蕴与精髓。如渗透儒、释、道深层文化;挖掘异彩纷呈、宏富博大的人格魅力,包括爱国情结、自强不息精神、济世情怀、独立自由人格、现实关怀意识等;贯穿天人合一的文化观;讲清中国最高的文化理想:和谐。
3.利用课堂和作业,熟背经典,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如《诗经》《论语》《庄子》《孟子》《离骚》《史记》唐诗宋词等。
4.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可采用课堂讨论、启发探究、自主研习等多种方式,并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使教学凸显图像化、传媒化、多样化,并逐步实现全程多媒体教学和网上教学。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教员首先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敢于当“杂家”,通过多种方式丰富自身的国学视野、国学知识与国学素养。
2.整合资源,引导文史哲教师参与大学语文教学。
3.组织大学语文教师参加著名大学国学院的定期国学培训。
4.聘请校外名家做兼职国学教师。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大学语文传播国学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1.举行各种活动,如国学知识竞赛、国学演讲比赛、国学文化创意大赛、古典诗词朗诵会、国学辩论赛;或观看优秀国学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等,创造学习国学的良好氛围。
2.将国学普及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各种校园传媒,进行广泛宣传。尤其借助校园网开设国学专栏,绍介文、史、哲、艺等多种国学知识。
3.聘请高水平专家学者举办国学学术报告与讲座。
4.积极申报国学研究课题,推进国学专题研究。
5.与学报合作开辟国学研究专栏,作为国学研究的窗口和国学研讨的园地。
关键词:双重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教学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重点讲授内容之一,对学生中文水平的推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呈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传统文化在国内双重文化思想的冲击下,呈现了愈加复杂的发展态势。如何在双重文化视角下,促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文和国学研究学者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当前的古代文学教学的环境,在保持古代文学基本思想的同时和现代化的文化思潮以及教学技术相结合,促进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探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意义,我们首先要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存在的历史意义。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的重点讲授内容,在历史文化的承载上和学生文学思想的发展上占据重要位置。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和文学文化的构成,失去了传承的历史感,一个民族的来路和精神将会泯灭,而失去了文学性,我们就很难寻找到中华文明形成中诗性的发展轨迹。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占据重要的基础作用。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文字依据和历史积淀。当前各大高校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的认识,存在两个方面的思想:一是从知识层面分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发展脉络和规律的重要支撑。是分析中国文学名家和作品的重要载体;二是从认知层面上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学生文学思想培养、文化素养提升、审美情趣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并最终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二、双重文化视野下如何推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
双重文化实际上指的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国古代文学在历史传承中有着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而外来的西方文化则有着多样的表征和特色。当前在全球化大势发展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已经逐步进驻到我国国民的思想中。例如学生对古代中国提倡的“三纲五常”和西方提倡的“平等自由”的选择,绝大多数会选择后者。中华文明传统跪拜礼仪,也逐步被握手、拥抱所取代。并不是说这样的变化有什么不好,但是深入的研究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实际上正面临着逐步消融的状态。由此也可以看出双重文化视野下,必然也会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教学传承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在此背景下,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的继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继承和弘扬传统精神内核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际上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从春秋战国时期对西周《诗经》的征引,到汉朝时期将“五经”作为学宫,再到唐诗、宋词、清朝文学的发展,都显示出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存在价值。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双重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传统文学的精神内核,追求古代文学内容的本质。从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观点中[1],我们可以提炼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和生活年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地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和创作风格。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老师可以倡导学生多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自身的文学修养,并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产生与作家之“志”相似的“意”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学的思想和精神,才能将传统的语境和现代文学创作相结合。
(二)引进西方文学和教学理念
传统和历史并不是止步不前的,而是在不断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同样的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是如此。双重文化的影响发展已经是当前历史不可逆的一股潮流,我们不能阻止它的发展,所以就只能适应。实际上19世纪末,的开展,所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是有用的。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教育理念的发展确实存在巨大的优势,对于古代文学教学首先在思想上,提倡传统精神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进西方文学,如金开诚先生所写的《系统论与文史研究》就深刻的揭示了这一观点。其次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我们可以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可以感知的古代文学资料,提升传统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
(三)注重中西结合和情境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在现代化双重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如果单一的沿袭中国传统文学精神或者摒弃传统理念让西方文化成为主流的方式都是不正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倡“中西结合”的方法。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要保持传统的文学内容不变,利用西方自由、探究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作品内容和思想后,阐述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知。其次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情境创设”,主要是因为当前古代文学的教学已经大大远离了当时的文学现象和作品产生的年代,学生根本不可能在思想上深入的追溯到作品产生的背景中。因此老师可以借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和人物背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当时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认同感。
三、结语
我们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糟粕和精华并存的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而言也是如此,在当代教学环境中我们应该在坚守民族精神的立场中,重视双重文化的影响作用,积极的接纳外来的先进文学思想和教学手段,通过不断的调整和重塑,利用古代文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的“骨骼”,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作为文学认知提高的“翅膀”。
参考文献:
[1]高方.双重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