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教学优秀案例

教育教学优秀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教学优秀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教学优秀案例

教育教学优秀案例范文第1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6课《j q x》,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学习汉语拼音声母j q x及它们的书写笔顺、占格位置,j q x与韵母的拼读练习,j q x与ü相拼省略ü上两点的规则;第二部分读带有j q x音节的词语和儿歌;第三部分是认识五个生字,借助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字词的意思。

二、本节课教学目标

1.学会j q x三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能够正确书写。

2.初步掌握j q x和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3.学会j q x和单韵母的拼读,准确拼读三拼音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j q x的三拼练习和ü上两点省写规则。

2.难点:ü上两点省写规则。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复习声母,区分b p d,为下面记住q做铺垫。

师: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咱们已经认识很多朋友了,让我们再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1)课件出示:b p d。

师:小朋友,瞧,这是三兄弟,让我们边读边观察它们都是由什么和什么组成的。(b p d 都是由一竖和一个半圆组成的。)谁来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手势做拼音操,巩固字母的形。

师:看大家那么会观察,就再来做个“猜一猜”的游戏,这回老师做手势,大家一起来猜,看谁的反应最快。

(二)学习声母j

1.学习声母j的音和形。

(1)师:小朋友真能干!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三位新伙伴,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

(课件出示j q x的卡通形象)

(2)教师引导学习j,课件出示母鸡配上j的图片

师:图上画着什么?你能根据图画的内容试着读一读这个字母吗?

生:图上画着一只鸡抬头望蝴蝶,所以我觉得这个字母应该读j。

(3)师小结:是啊,它名字跟母鸡的“鸡”差不多,但是要读得轻一些,短一些。(板书:j)

(4)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仔细看。

(5)学生试读,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6)开小火车读,齐读。

2.记住j的形。

(1)看图启发想象,你能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j”吗?

生1:“j”像一只伸着脖子的鸡。

生2:上面的“·”就像鸡头上的蝴蝶。

(2)引导学生用编不同的顺口溜或儿歌,发散学生思维。

生:竖弯加点j j j,鸡追蝴蝶j j j ;黄毛小鸡j j j 。

3.书写声母j。

(1)学生仔细观察拼音格,说说你认为j该怎么写?

(先说占哪几格,再说笔顺)

(2)师范写,学生抄写字母,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会读j , 还会认、会写,和j交上了朋友。

(三)小组合作学习声母q和x

1.师:仔细观察两幅图,用刚才学习j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一学,认一认,写一写。

2.学生试读,教师正音。开小火车读,齐读。

3.教师巡视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相机指导。

(1)学习声母q。

A、学生根据“七只气球”判断q的读音。

B、正音:小老师带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C、比较q和j的读音,总结出j不送气,q送气。

D、学生借助图形自编顺口溜,记住q的形。

(左上半圆q q q , 像个9字q q q )

E、书写q:观察田字格的位置,描一描,写一写。

(2)学习声母x。

A、学生根据西瓜的图片得出x的读音。

B、用多种方式练读x。

C、学生借助图形自编顺口溜,记住x的形。

(刀切西瓜x x x ; 像个叉叉x x x 。)

D、书写字母,学习新笔画,强调x的笔顺,学生练写。

(四)学习j、q、x与ī的拼音

1.出示j—i—ji ,指导拼读。提示“j”是声母,要读得轻而短。比较声母j与音节ji的读音不同。(双轨火车对比读)

2.请学生上台加上声调,当小老师带领小朋友读。(注意加声调时“ī”字的点要去掉)

3.读儿歌巩固音节:

jī,我有一只小花鸡。

jí,今年我上一年级。

jǐ,汽车上面真拥挤。

jì,弯腰来把鞋带系。

4.出示音节qī、xī,指名拼读,带调拼读。

5.读儿歌巩固音节:

一二三四五六七,

小朋友们站整齐。

大家一起做早操,

天天锻炼身体好。

(五)学习ü上两点省写规则

1.师:看,老师又请出了几对朋友。板书:j—üju

q—üqu

x—üxu

(1)请大家大声地拼拼看,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学生说出ü上两点不见了,就在后面的u上涂上红色,引起学生的注意)

(2)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j q x带小i出去玩,小ü也要去,急得直哭,j q x说:“别哭,别哭,你先擦掉眼泪,我们就带你去。”小ü听了忙擦掉眼泪,拉着j q x的手出去玩了。

师:大家要记住j q x和ü拼出的音节,要去掉ü上的两个点。老师教你们一个口诀:

小ü见了j q x,擦掉眼泪笑嘻嘻。“眼泪”是什么呀?(生:ü上的两个点。)

2.回归整体,再次拼读巩固。

师:记了口诀,你能把它们拼得更好了吗?

A、练习拼读拼读音节,拼不好的地方多拼几遍。

B、指名读、齐读、分组赛读。

3.音节加入四声再次练习拼读。

师:看,现在我给朋友ju戴上了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jū jú jǔ jù)

A、同桌一起大声拼一拼,拼不好的地方要互帮互助,建议大家带上手势读。

B、看,我给qu和xu都戴上了帽子,像刚才那样,同桌先自己试试吧。

教育教学优秀案例范文第2篇

今年,我继续拜教学功底深厚,师德高尚的老师为师傅。现制定师徒结对计划如下:

一、学习内容:

1.每月邀请师傅至少来听3节课,每个学期也至少去听师傅5节示范课。在交流中升华理念。

3.和师傅一起观看优质课,一起讨论,深入领会名家的优秀教育教学理念。

4.邀请师傅指点备课,每学期开设一节校内汇报课。

5.经常和师傅沟通,探讨在教育教学上的疑惑和想法。

6.同步进行教育教学中某方面的方法探究,积累案例、论文素材。

7.在撰写案例和论文方面,经常向师傅请教,请师傅指点。

8.平日里遇到什么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无法解决,主动和师傅交流。

二、活动内容

三月份:

1.制定成长计划;

2.与师傅交流教学中的想法;

3.聆听师傅的课、交流;

四月份:

1.听师傅的课,并进行交流;

2.准备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3.共同阅读先进的 教育理论书籍;

4.邀请师傅随堂听课;

五月份:

1.共同探讨名家课例;

2.和师傅交流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3.邀请师傅随堂听课,评课;

六、七月份:

1.听师傅的课,并进行交流;

2.与师傅交流教学中的想法

3.共同阅读先进的教育理论书籍;

4.完成个人总结。

三、自我期望

1.多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工作、虚心学习;每学期至少读5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并做好笔记或摘抄。

2.多交流:积极参加学科教研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等手段,增进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学习,达到共同进步。

3.多听课:多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学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前一周备好课,认真上好每堂课。

4.多反思: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积累,多做课后反思,争取每课都有小反思,每学期至少写多篇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

5.认真理解钻研教材,努力备好课,并在实践中掌握教与学的内在联系。

教育教学优秀案例范文第3篇

那么如何促进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的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具体做法有,请教育专家来校给科学教师作专题报告,提升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读教育教学名著,写出读后感。科学教师至少自订一份教育教学报刊,坚持业余自学,探究教育教学艺术。结合多种形式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准备文本剪辑本,电脑中做好资料下载包等。举行教师教育教学论坛、评选优秀读后感,教师学习笔记展评等活动,积极提高教师理论业务水平。

二、开展课堂展示

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组织进行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学科带头人出示范课,骨干教师出观摩课,普通教师出研究课。课堂展示以后,紧跟研讨活动,由老师们互相讨论,总结出课堂教学的得与失,使上课的教师有的放失,不断修正与提高教学水平。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真正实现由讲授的课堂向思维的课堂转变。

三、进行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对一些难度较大而且带有普遍性问题的研究,可以采用课题攻关的方式。从问题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留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设法解决,解决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通过课题研究,教师间改变以往孤立独行的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的学科教师打交道,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课题组成员一方面可以通过办讲座、搞集体备课研究、做示范课等活动,广泛地向各科教师阐述课题组的观念,展示课题组的实践,丰富课题组的研究内涵;另外一方面,向更多的学科推进课题研究的理念与操作,积极地把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向更多的学科推进课题研究的理念与操作,如编写《教师论文集》、编写《优秀教学设计汇编》,提供给各学科教师学习借鉴,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辐射作用,广泛推广课题研究的理念与成果。

四、做好案例研究

教育教学优秀案例范文第4篇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在“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围绕《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的落实和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要求,如何科学有效的推进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如何个性化的与标准化的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从而推动或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论坛是在主办方和承办方的精心策划下,在上海、北京、南京、太原、青岛、广州、武汉、南昌、厦门、苏州等城市教育装备工作者的支持下成功召开的。作为承办方的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以其热诚、创新和付出,使论坛的质量与水平,达到了堪称一流的水准,赢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赞扬。

本届论坛旗帜鲜明。教育技术装备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之一,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如何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如何引领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如何深化认识提升内涵,在开幕式上,成都市教育局局长、教育部基教二司装备处处长、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所长等作了精辟而深刻的报告。教育部基教二司技术装备处乔玉全处长作了题为《新形势 新机遇 新挑战―加强和改进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报告,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张庆所长作了题为《统筹联动:成都教育装备现代化的路径思考》报告。他们站在行政管理和事业发展的角度,深度阐述了教育技术装备的功能、作用和如何发展,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者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开阔了视野。

本届论坛内容丰富、形式精彩。既有教育装备工作者的研究报告,又有著名中学校长的实践报告;既有一线管理者与教师的实践总结与探索,又有教育装备企业的新技术与新方案展示,还有独特的教育技术装备项目优秀案例现场评比与展播。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后有为主任在4月9日上午的主论坛上作了题为《用技术与形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技术装备的方法论》的专业性报告。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以其大家风范和对教育技术装备的深刻理解,作了题为《学校转型下的资源配置》报告,上海市市西中学的林勤副校长,以其亲身实践,讲解了学校“思维广场”的建设是如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台北市教育局聘任督学韩长泽先生的《资讯科技装备在高中以下学校的配置与运用》报告,把台湾的信息化装备发展情况展示给与会者,让与会者清晰地看到台湾的发展,思考自己的实践。在第二天的“实验室建设分论坛”和“信息化装备分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技术装备报告,精彩纷呈。这些报告,让思想与实践相互印证,让技术与方法相互碰撞。其超大容量和精彩的内容,让全体与会者大为赞叹。教育装备行业已经走出低层次的形象,正在迈向有理论、有实践的专业化水准,正在走向一个学科化和专业化的行业。

本届论坛还有一个独特的活动,推动了教育技术装备自身的发展。论坛收到通过“知网”检验的论文达496篇,收到各地的教育装备项目案例57个。评选出优秀论文10篇,分六类项目;评选出提名奖优秀案例18个,优秀奖优秀案例6个,并进行现场展演和专家点评,让与会者参与了一次教育装备之旅,案例的交流与点评,是一次深度的课程学习。

本届论坛与前两届论坛相比最为突出的是局长、校长和教师群体的参与,是装备工作领导者、实践者、装备应用者的对话与研讨,它反映了不同视角的教育工作者的认识和思维,反映了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对教育技术装备的重视与认同。著名校长的参与,使本届论坛体现出深度;行政领导的莅临,使本届论坛体现出高度;一线教师的参与,使本届论坛体现出广度。教育技术装备对教育教学的作用,对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交流合作,促进发展。论坛继续高举“南京宣言”的旗帜,以“论坛章程”为指导,凝聚了全国教育装备界的同仁,影响了校长和教师,引领了教育装备企业,其成果丰富而又实际。论坛逐步成为中国教育装备行业的最重要交流学习与合作发展的平台。

教育教学优秀案例范文第5篇

如何发挥中学教师身处教学一线的独特优势,提升教育科研的能力,使教育科学研究真正做到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又服务、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这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探中学教师如何做教育科学研究:

一、走出误区,正确认识教育科学研究。

误区:教育科学研究就是那些戴着眼镜、目光深邃、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专家、学者的事情。

现状:中学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桃李满天下”是我们的职业成就,在此观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师围绕着考试成绩教书育人,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地做一个好教师。

解析:教育科学研究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一名教师的反思能力、探索意识、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1] 普通的一线教师只要具备这些思维能力,就具备了做科学研究的思维条件。再加之中学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自身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这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其他研究主体不可复制的优势。

措施:教育科学研究一点也不神秘,也不像想象的那样高深莫测,更不是只有专家、学者才能做的事情。中学教师应挣脱思想上的束缚,走进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动承担教育科学研究重任,实现教育教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衔接,推动中学教育高效、有序发展。

二、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升中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应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从教育教学中来,到教育教学中去”,运用“三步走”战略提升中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第一步: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探索意识、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状解析:中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是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缺乏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用文字的形式再次完整地呈现出来的能力。中学教师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往往都是“一次性”的,只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不会把解决问题的思维的生成、发展、衍生、结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会把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地思维习惯加以整理上升为自觉地、系统化、理论化的理论知识和思维结构。

措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探索意识、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案例一: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机智地解决了突发状况,教师应在课后反思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的教育理念、方法、效果,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研究、总结类似问题的认识评价、措施、效果等。

案例二:一个学生经常性迟到,教师三令五申依然无效。教师应该反思之前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找学生谈心追根溯源,找到症结,实施相应解决措施。按照以往的工作经验,这个问题到这就结束了,对于教育教学研究来说,其实远没有结束。我们可以继续探索这个问题,搜集整理类似的教育教学案例,从大量个案材料中发现一般规律、总结概括出最普遍本质。

第二步:将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的教育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

每一位从教多年的教师都会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曾经是怎样管理班级、怎样教学的,细细琢磨发现这些老师所说的都是个例、典型案例,没有真正说出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的最普遍本质和最一般规律,甚至连解决某一类型问题的规律性的观点都没有。

问题症结是教师在做相同的事情时,没有把那些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的实际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以文章或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教学反思、教学后记、教学心得体会、教学启示、教学研究等。

案例一中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研究、总结类似问题的认识评价、措施、效果”,案例二中的“继续探索这个问题,搜集整理类似的教育教学案例,从大量个案材料中发现一般规律、总结概括出最普遍本质”则是将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

第三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检测、反馈、矫正、完善教学研究。

“从教育教学中来,到教育教学中去”是中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原则之一。“到教育教学中去”是检测系统化、理论化的教育教学经验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科学合理的唯一标准,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和归宿。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反馈、矫正、完善教育教学经验理论,进而形成能够推广应用的模式、方法或是价值经验、[1] 思维方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践基础上的教育教学理论创新是教育教学变革的先导。

三、坚持教育科学研究微型化、校本化、常态化

微型化即中学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时,坚持“从教育教学中来”,以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按照“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思路,[1] 研究其成因、成功的方法总结、失败的经验启示,发现、总结最普遍的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形成能够推广应用的一般模式、方法或是价值经验。如:如何解决个别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如何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如何高效利用课堂前五分钟,如何有效提问,如何布置、评价作业等。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并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时,实际上就成为一个大课题:构建高效课堂。

校本化即中学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时,立足学校、根植教育教学实际、着眼于学生的现状和未来,着重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能够在本校推广应用的一般模式、方法或价值经验。[1]如:我们任教的学校定位为艺术特长学校,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高考艺术特长生的有效学习模式、艺术特长生的班级管理方法、在高考前两个月如何提高文化课成绩、特长生的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资源分配问题等,“到教育教学中去”,服务教育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常态化即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即兴而发的,而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并逐渐演变为教师教育教学规律性的内容,成为中学教师的一种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如:一节非常成功的教学观摩课之后教师就要反思、总结这节课成功的因素都有哪些,哪些因素是今后教学中能够积累和坚持的,哪些因素是随机因素?有了这样的分析并形成文字性的课后反思,而且如果每一节课都能这样坚持下来,假以时日,教师的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

再如:在班主任工作中,成绩不高、经常犯错的、在其他老师眼中经常被视为“问题学生”的他,却因为你偶然间一次不经意的赞赏而高兴,以后的班级事务他总是积极、认真、主动担负责任,其他学生、老师都认为他的变化很大。这时,我们就应该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学生是“后进生”、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的成因、“后进生”转化的关键因素,传统“后进生”转化中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等。

教育科学研究要立足于学校、植根于教育教学、从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创新实践,进行“问题式”或“经验总结式”教育科学研究,赋予教育科学研究以灵动的生命,使教育科学研究在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直至硕果累累。最终使中学教师由优秀“教书匠”逐渐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优秀“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