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儒家思想的内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儒学思想;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存在几千年的中国儒学,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这种影响在短期内不会消除。不过由于中国意识形态等种种原因,许多人仍无法纠正对儒家的偏见,以至儒教无法在中国大陆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有部分人仍然认为“儒家思想”是“四旧思想”而需要破除,这和韩国对儒教致力保存过去文化的态度截然相反。形成儒教发源于中国却昌盛于韩国的尴尬局面。不过由于道德败坏等各种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儒教对中国人的正面影响要多于其负面影响。
1.儒学在汉朝时期的兴起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1]。
1.1孟子的仁政说。“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
1.2董仲舒的思想格局。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2.儒学的变迁
2.1汉朝时代儒学思想变迁。汉朝之后,历朝历代四书五经被无数次修订,孔子原作已面目全非。儒学在魏晋时期演变成玄学。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2]。
2.2清初时期儒学历史变迁。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顾炎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3]。
2.3儒学思想近代的研究和发展。现在所存的儒家思想(不同于孔子的思想)作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将阶级视为人类社会的基础,鼓吹封建道德观,强调通过个人的自我约束,而忽略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3.儒学的意义和影响
3.1统一思想的现实意义。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
3.2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4]。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3.3儒学在东亚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3.4儒学在朝鲜的影响。在公元1世纪初,就有一些人能背诵《诗经》和《春秋》等儒家典籍,这说明儒学早已传入朝鲜。三国时期,统治阶级非常重视儒学,把它视为维护秩序、加强王权的思想武器,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引进和推广。
3.5儒学在李朝时期的影响。为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十分重视儒学教育,尤其推崇程朱理学,把它视为维护封建统治的舆论工具,极力加以推广。李朝的儒学教育有官学和私学两种形式。官学系统,中央设成均馆,是为国家最高学府。李朝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任用官吏。在李朝的五百年间,起到了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的作用。
3.6儒学对日本的影响。在五世纪以前。据《古事记》所载,百济的阿直岐、王仁是最早来到日本的儒学者,并且带来了《论语》和《千字文》等儒家典籍,他们还都曾作为皇太子菟道稚郎子的老师,讲授儒家学说。如“国无二君,民无二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群臣百僚,以礼为本”,“承诏必谨”等,均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5]。
3.7儒学在越南文化中影响。东汉末年,越南人士燮游学洛阳,研究左传、尚书等典籍,后来任交趾太守40余年。据《越南四字经》说:“三国吴时,士王为牧,教以诗书,熏陶美俗。”说明早在三国时期越南人就受到了儒学教育。
4.结束语`
孔子门下有弟子三千,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孔子更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某些地区更将“孔圣诞”定为“教师节”。从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参考文献:
[1]陈璧生.国学院:期待与忧思[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5(11).
[2]陈朝晖.论北朝儒学及其地位[J].齐鲁学刊,1989(05).
[3]王缨.司马光为何以“礼”开篇[J].中外管理,2009(02).
关键词:李白;儒学思想;出仕思想
李白无论是他的政治活动与非政治活动,还是他的文学创作,都渗透着各种复杂的思想,儒学思想是其主导,道释思想与儒统一于李白的整体思想之中。因此,我们探究李白思想的内核,应注重把握其思想之根――儒家思想并因此旁及其他。
一、儒学思想的核心
积极从政的出仕思想是其儒学思想的核心。陈贻欣认为,其志向虽有如此之多,而且前后又有所改变,然而其中最大最主要,为他长期所追求而始终不渝的则只有一个――想做宰相。李白身处盛唐,而大唐士人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入世思想。正如他自己说的,“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代寿山答梦少府移文书》),但他既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又不愿从军边塞;而是寄希望于风云际会,始终幻想着“平交王侯”(李白《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 “立抵卿相”(李白《与韩荆州书》)。我们分明体味到了一位儒者的“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二、儒家的理想抱负与社会现实和个人能力之间的差距
李白有“想做宰相”的理想,想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他仰慕传说中作过小贩、屠夫的吕望;仰慕筑过墙,后来建立伟大功勋的傅说;仰慕隐于高阳酒肆的郦食其。而事实上他所面对的现实与他所仰慕的这些带着传奇色彩的人物所处的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他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在现实人生中当然会不断遭致失败。这使他常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李白《赠蔡山人》),三年的翰林供奉,使天真的诗人认识到统治集团与社会现实的黑暗,在他的笔下,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抒发愤懑,抨击现实的诗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当时的心理写照。
三、儒与道释的统一
1.唐的政治时代风气与李白思想
唐代的统治者,儒、道、释三教并用,随着唐朝历代皇帝的需要和爱好不同,虽三教地位各有起落,互有消长,但三教并存是基本国策。唐高祖为李氏利益抬高道教;唐太宗根据统治的需要抬高儒教;武则天为了篡唐而大兴佛教,而唐玄宗则儒、道、释并举,且三教摆得很平。李白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儒、道、释思想与唐的政治、时代风气密切相关。
2.儒道释思想的集中体现与统一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李白《答湖州司马迦叶问白是何人》)总觉得他既自称为“谪仙人”,又称自己为“青莲居士”,同时既想当“仙人”又想成“佛”,岂非自相矛盾?其实对于李白来讲,儒、释、道三家思想均对他有深刻影响,故他的思想比起杜甫、王维来,显然较为复杂。他自幼熟读诸子百家,接触道教较早,性格旷达,恃才傲物,不拘小节,因此,他的道家思想特别突出。又因他不拘礼教,不事科举,嘲弄俗儒,走的是终南捷径,又被人误认为是非儒叛道之士,这其实是更大的误解。其实,李白最根本的指导思想,还是济世报国事君荣亲的儒家思想。儒道思想本不相容,但纵观李白的一生,支配他的主导思想是“功成身退”,即“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李白《赠卫尉张卿》其二),这既合于老子“功遂身退”和全身远祸的思想,又符合扶危济弱,不图报答的仗义行为准则;既能施展他的才能抱负,实现他的自身价值,又能保持他人格的独立和个性的自由;既基于历史的经验:“君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行路难》其三),又鉴于现实的教训:“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所以他一再申述自己“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李白《留别王司马嵩》)而主观的理想又不等于现实。在黑暗的现实面前,李白的人生理想始终未能实现,愤懑、狂放之情便都产生,于是各种思想统一于李白的一身便成为可能。
关键词:儒家思想;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一、儒家思想对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渗透
(一)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确立为最高道德标准。孔子还系统性地阐述了他所向往的理想化的君子人格,并相应的提出了一系列人格修养理论与方法。在孔子《论语•雍也》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道出了理想的人格形象。(二)从古至今,个人修养方面都要求一个品格高尚、礼仪修养高雅的人具备“文”与“质”的两种素质,言谈举止应该与内在的美好品质相统一,两者不可偏不可废。这是儒家思想与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贯通之处,儒家思想一直受到各个时期思想家的重视与推崇,并且获得新的阐述与弘扬,与在各个方面都讲创新的这个时代有更多的契合之处。例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飞速发展,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就曾从儒家思想中汲取营养,融合到本国国情当中。(三)中国已从计划经济稳步跨向市场经济,在社会转型与企事业单位转制态势下,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内核与价值并未褪减,依然对现代企事业和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儒家思想中的重道、明德、信义、崇礼,与现代图书馆倡导的“以人为本”、“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精髓”是相通相融的,衔接着历史与未来。就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来看,管理模式有很多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根据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而不断更新调整。儒家思想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这是必需的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与西方有着文化差异的中国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资源与科学模式。
二、儒家思想对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各高校图书馆都结合自身经济实力,为应对社会变革、满足读者需要做出大跨度调整,许多创新型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诞生,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落后的思想会退出当前。(一)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提倡民主时不可忽视地存在一言堂。中国历史上很长时间是封建帝王专制管理,战国时期的孟子曾力主“民贵君轻”,但这种“爱民”、“为民”之说没有得到封建帝王的实质性认同,反倒是封建社会严重的宗法等级观念影响下的高度集权制的管理方式得到不断延续。从图书馆的发展演变来说,每个阶段、每个时期,在馆长负责制的图书馆管理状态下,“管理层”在自己的任期内都会提出一些属于个人决策的、缺乏全面的调研的创新主张,为所谓创新而创新,甚至在“赞同”与“反对”已经严重失衡状态下依然“力排众议”去执行,导致重复建设,或者建设的毫无意义,甚至建设未完成就已经夭折,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图书馆已经从传统的纸质图书管理演变发展到以读者为导向,以读者的需求为服务目标,从被动提供服务向主动挖掘服务内容以应对随时而来的服务内容、服务目标、服务形式。但是,在图书馆的运营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管理制度圈定的条条框框,对管理民主化依然产生压制。员工在家长制、一言堂情况下,有才华的、敢于直言者被拒之门外,或者随大流,唯唯诺诺。(二)图书馆运营中偏重人情化、弱视法制化管理。儒家管理思想表现在当代企事业管理机制上,常以非理性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原动力,过分重视人情管理,忽视规章制度的作用。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管理层对员工的管理,员工对读者的管理环环相扣,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下,各项工作、各项服务都要在规章制度约束下进行,而不是完全的员工想如何便如何,读者想要什么就是什么。对极个别员工或者读者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或是违背规章制度的行为,不能把“以人为本”套在嘴头上,而要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实施管理,不能因为害怕局部的“恶意差评”扰乱大环境的有序运行,否则,表面的和谐无法长久掩盖问题的实际存在,而问题的积压会让问题越来越膨胀,在某时期某时刻,导火索的点燃必然引发大爆炸。(三)图书馆创新型服务理念下趋向为“零”的利益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则进一步把“义”与“利”对立化,认为“利”是引发个人作恶和社会动乱的总根源,提倡“利”必然会危机“义”。至宋明礼学,更是直接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我国绝大部分图书馆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建设,为社会为读者提供近似无偿的服务,它的公益性质让投资者、管理者一直以来以“绝对正面形象”自居,不敢正视“利益”的存在以及“利益”的获取。图书馆的存在,有投入就必定有产出,作为产出的绝大部分是服务读者、服务社会而产生的社会效益、公众效益,这奠定了图书馆根深蒂固的正面形象,为了维护这一形象,管理层忽略了图书馆应得的收益,或是避讳不敢谈及这实际上存在的利益。图书馆在创新型服务过程中,为个人或小众提供了大量的个性化、便宜化、深层次的服务,而这个性化、便宜化、深层次服务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远远高于为群体读者提供的普遍成本。而对于这一块儿是否收费,收多少,怎么收,图书馆完全可以直视这份收益,并且把这份收益合理化分配,或进行硬件、软件的再投入及维护,或用于对员工的奖励机制,激励员工乐于思考,敢于进取,避免员工在工作中大脑局限于惯性运作,缺乏自主,缺乏创新。在这个问题中,要纠正“义”绝对盖住“利”这个长久以来存在的错误,也要把握分寸,避免“利”字当前偏离了“义”,把为读者、为社会服务的宗旨演变成各种掘金手段。(四)图书馆普遍存在重均同、轻个性现象。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团结协作、共建和谐,这种管理思想以大局至上为基准观念,团结协作并不代表回到大锅饭时代,这与西方国家比较强调个性和个人积极性的管理思想并不矛盾。图书馆是一个员工众多、岗位划分众多的服务机构,在图书馆内部管理机制上,普遍重视均同、公平,对竞争、贡献、绩效没有足够的重视,表面上说是打破“大锅饭”,其实仍在一口锅里混,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由于没有有效的激励措施,员工还处在给活儿就干,没活儿等分配状态。对人力资源管理形成压制的主要是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落后,图书馆在管理制度和方法上趋于共同,缺乏特点。长期以来,儒家的这种“求和去异”管理思想,造成了人们根深蒂固的依附性和均同性思想,抑制了员工的创新性思维,约束着员工的工作方式,图书馆以及员工缺乏生机与活力。
三、儒家思想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
(一)儒家思想“仁治”的应用。“仁治”就是从根本上关爱人、尊重人、发展人、快乐人,就是图书馆当前注重的“以人为本”,在管理方面应该从人的本性出发,正视人性的优点,但不忽略人性的弱点,在人与物之间重人轻物。图书馆在运营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都要体现出这种精神,从根本上关爱员工,激励员工,奖惩有度。(二)儒家思想“礼治”的应用。儒家的“礼治”就是推崇上下有序、尊卑有度、亲疏有分、长幼有别,推及到组织管理中,就是讲究建立起有组织有秩序的构架,明确职责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组织的流程与制度,员工各司其职,使得各级组织管理规范化、系统化。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管理将毫无绩效可言。(三)儒家思想“人治”的应用。我国如今是法制社会,与封建社会时期君主帝王的“人治”截然不同。即使是法制社会,“人治”也依然穿插在内,孔子曾说过:“为政在人”,聪慧的有魄力的一个管理层,他们在研究、修订规章制度时,在确定各岗位人力资源配置时都会做出合理规划、正确任命,在组织构建、制度构建、文化构建中,“人治”强调的是重视人的作用。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单位,管理层对基层在法治的基础上实施“人治”,而每个员工在各自岗位上能够明确各自分工与责任,在面对服务对象时,依据章程完成各自分工,又可依据章程在每一个突发小范围事件中,“法治”、“人治”相结合,果断迅速处理、善后,不必层层推诿,从而防止办事效率低下,负面影响层层扩大。儒家讲究“人当其次、人率其位、人尽其用”,因为“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与人是有区别的,人是有贤能、正直与昏庸、邪恶区分的,推及到组织管理中,就是要求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方法,把员工做到优化分配、合理使用。
四、结束语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儒家思想有着其独特的利与弊,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文献的收集、储备和传播机构,在自身的管理运营、人力资源配置上,都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儒家思想和现代管理相融合,借鉴差异,吸纳优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平台。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磊,王浩.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基于儒家思想的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23.
[2]贺红梅.儒家文化精髓对图书馆构建和谐环境的启迪[J].时代文学,2009.6.
[3]张勇,时雪峰,刘艳磊,王兰萍,陈萍秀.借鉴儒家人文思想,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组织文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关键词:书画名门;艺术教育;培养原则
1 以传统的儒、道思想为基础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到“孔子与老子两大学派,一显一隐,灌溉着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在名门世家中基础的知识都是从儒家学术开始,这些思想也伴随着他们的人生经验进一步的折射到书画作品当中。
儒家思想是一种倡导积极“入世”的理论,孔子树立儒家经典思想的目的就是为了恢复正统的礼仪制度,因此在儒家思想中几乎包含了所有准则。书画作为直接与人内心思想相通的艺术,其反应的内容就要绝对符合儒家的正统思想,也正是这样的代代相传才形成了“中和”“雄健”“宇宙心灵”的儒家审美价值观。
道家思想倡导的是“出世”。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将自然的规律凌驾与万物之上,认为只有以天地本来的面目认识世界,感悟人生,才能升华思想。因此书画名门家庭在教育的过程中也一直强调认识事物的本质,抛开世俗表面的存在。他们由于自身学识的基础,比一般人更追求超凡脱俗的气质,而道家思想中的道理正好符合他们对品位的追求。因此道家思想也就成为其教育中的基础思想。
2 入仕之道
孔子有云“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一手好字和善丹青之术往往会给仕途带来一定的便利条件。特别是从文人画审美意识形成之后,绘画再不是客观的表现自然之物,变成了画者表达自己世界观的凭借。举凡文人士大夫都以书法和丹青体现的风貌为自己品格的代表,这已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个人文化修养的直接代名词。
在历史上有很多的书画家因为书画技艺高超而得到仕途机会。唐代画家阎毗在书画艺术有“臻绝”的名声,凭借着自己高超的艺术一路高升。《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周武帝时拜仪同三司,隋帝爱其才艺,令侍东宫。数以雕丽之物,取悦于皇太子。拜车骑将军。炀帝令毗修辇辂,多所损益。与宇文恺参详故实,并推巧思。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也有以书画艺术结交名仕辗转仕途的,明代时期的文征明早年屡试不第,致力于书画的研究,常与祝枝山、唐伯虎等书画名家切磋交流画艺。书画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逐渐成为圈内核心人物。终于文征明的名声传入了当时在江苏一带整治河道的巡抚李充嗣耳中。在嘉靖二年,将文征明推荐入朝,经过吏部考试后,最终被安排到翰林院任待诏之职。自此,人们称他为文待诏。
3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孔子提出的“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直都是中国古代做“士”的原则,他认为不能沉迷于某一项专业技能,而应该以个人全面发展有能力协助君主管理社会为重。“艺”只能是一个辅助工具,通过它去学习一些为“道”的方法。在这种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书画名门的家学传承原则也一直坚守“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标准。也正因如此,中国绘画才出现了“畅神说”的艺术理论。文人士大夫学士学习绘画大都作为一种精神寄托,用以抒情写性,寄寓人格理想。如陈衡烙“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说的一样,一幅画能直接体现画者的思想高度。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就根据画作中的气韵将画者进行了品级的划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祖父更是在《颜氏家训》中列举出顾世端、顾庭、刘岳被画艺所累的事迹,劝诫子孙不可过于注重书画艺术,要将精力放在经史这种正统的学术中。
4 总之
中国古代以书画闻名的大家往往都是具有很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对人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经过一代代的累积才能成就一代名门。因此这个群体所具备的素质可以说是当时最高的水平,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同时他们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文化儒家文化的直接参与者与推进者。而这些中国的文化精华是直接表现这名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的,对这一群体的艺术教育原则进行很好的研究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是弘扬民族精神的特殊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彦远(唐).历代名画记[M].俞建华,注释.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181.
关键词:中西方;善;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95-03
在伦理学中,“善”指的就是大家共同满足,双方能够互相自愿接受话语、行为以及精神上的帮助。性善论是儒家认为的人生而性善,成为政治上“以德治国”的基础,另一方面,性恶论就成了西方政治上进行“法治”的主要源泉。大多数时候,人性的善恶只是存在不同的思想者眼中,也就会有不一样的论断,也许这只是顺手捏造出来的一种表达。既然人性的善恶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终归是有其一定的伦理学原因的。
一、中西方伦理学中的“善”
(一)中国伦理学中的“善”
中国文字中的善就是羊进入口里,羊在古代被人们认为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羊是善良温顺的代表,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善”。儒家思想自始至终占据着中国思想统治性的地位,并通过道德的引导渗透贯穿整个伦理发展历史。作为儒学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中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出孔子认为的“善”是约束人们道德行为的社会规范,更多的则是表现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对于普通百姓,“善”在其日常生活中能够使邻里和睦;对于君主来说,“善”可以稳定社会秩序,体现了君主的仁爱思想,和谐社会也就产生了。
孔子为孟师,思想上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孟子在伦理观念上提出了人“性本善”,他认为人性生而为善,具备着向善的意向,这是一种萌芽状态,也就是他所谓的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4个方面的规定使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与仁义礼智“四德”相互对应,四心为四德的开端。拥有四端也只是在可能性的阶段,需要后天的训练,要经过主体主观的努力和其他人员的教化才能达到完备的伦理上的“善”。
“善”经由两位儒家圣贤代表的论述,逐渐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中伦理上的“善”,对中国伦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西方伦理学中的“善”
西方的伦理思想内容丰富,“善”是其最根本的一方面内容,西方人对其具有科学的内涵认识,就是一种完善的状态,表现为事物各个部分可以相互依存但自身又可以单独存在。西方这种伦理观念下的善就包含了“幸福”“目的善”“真善”:
第一,幸福。在西方人的眼中,幸福是人们感到“适合”最直接的善,所以伦理学中善的观念必须首先是有幸福的内容。在西方人看来,善没有幸福是不可想象的,问题只在于什么样的幸福[1]。目前幸福主义下的伦理学研究中无非有以下3种主流的幸福观:①物质利益带来的幸福到达灵魂上的幸福。②自由下的利己主义带来的幸福。③非理性主义下的个人幸福。有西方人比如康德认为人的自由并不带任何情感意志,单纯地只是一种原则,人们可以一直听它的号令来追求简单的尘世幸福。我们不是彻底否定自由下的幸福,只是希望能脱离形式主义,尽可能地实现这种非理性下的个人幸福。这种幸福观念降低了利己主义下的幸福,建立一个正义合乎人性伦理学的幸福王国,是对人性道德的尊重。
第二,目的善。所有美好的事物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也就是“善”。这种状态是就自身而言的,是独立于其他事物的。也就是说,判断一事物是否是目的善,要看其在任何情况下是否都是善的,因为目的善都是绝对的[2]。苏格拉底提出了大自然创造万物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人们干不同的事也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同人们的灵魂能够得到满足和释放一样。人性道德是目的善的最高阶段,所有的目的都是绝对的善,只是借助的意志手段有所差别而已。在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总戴着“合目的性”的眼镜,所以看见的事情都是合乎规律,符合善的观念的。
第三,真善。真善是最高目的善,又被称为“善之真”,是理想型的善,是个人追求的最高的善。这里的真善与中国所讲的至善完全不同,中国的至善是不完整的,片面的,它完全地剔除了个人主义下的至善。西方人所谓的真善是关于人的品性道德的最高阶段,一种终极目标的意识追求,世俗主义下生活的人们是享受不到真善的,现代西方人所宣称的普世道德或普世价值就根本不是古希腊人所提到的这种单纯地达到真善的地步,而只是低级的庸俗的善,一种“乌托邦”。
二、中西方伦理学的内核及其冲突的原因
(一)中西方伦理学的内核
毋庸置疑,中国的伦理学是从儒学开始发源的,儒家思想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国伦理学的思想根基。儒家思想源远流长,无论是春秋时期孔孟的“仁”“礼”“性善论”还是后来的程朱理学,无一不是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它强调的是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集体利益,人是自然中的人,因而儒家文化历来推崇牺牲自己维护家庭和集体利益的道德准则,所以说儒家思想伦理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思想[3],也就是说中国伦理学的核心就是一切以集体为重、团体至上。
在古老的希腊时期,伦理学已经诞生并有了丰富的内涵:伦理学是指各种发展变化中的思想理念,道德观念所形成的一系列体系。在各阶段形成了差异悬殊的特点,但是有一点没有改变,那就是西方的伦理学一直强调的是个人利益至上,永远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高点。宗教盛行自始至终重视着上帝给予信仰者的保护和忏悔带来的自律以及神学的他律,启蒙运动后,又迅速恢复到了之前遵从个人利益的阶段,西方伦理学的中心也就放在了推崇个人利益、个人利益至上。
(二)中西方伦理学冲突的原因
封闭的社会下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体制就注定中国的传统思想必然是保守的封建愚昧的,重农轻商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导致简单的物物交换使得人们交流困难,只为了求得短暂的平和。一直以来,中国以血族关系为基础,家族是国家的根基,单纯地依靠家族的聚合,传统的伦理观也只是调和家庭伦理矛盾,家庭道德伦理成为中国社会的首要原则并将父子关系放在伦理道德的首位。
反观西方,其伦理观起源于古老但是思想先进的希腊,那里曾是思想最为发达的地区,独特的位置和环境造就了西方人的商业头脑,很快地便形成了发达的经济社会,商品社会的发展就养成了当地人们利己主义浓重。西方伦理学也就打破家族关系到达国家层面,那么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的利益就出现了冲突,雅典式的国家十分重视个人和集体利益的调节。
三、中西方“善”视角下的伦理学差异比较
(一)中国自然经济体制下“善”代表的保守型以内向中和表现出来的伦理学,西方商品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善”代表的开放型以外向竞争表现的伦理学观念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时期统治着中国的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低下,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基本上不存在复杂的社会分工。少量的商品经济只是凤毛麟角,对中国经济起不了主导作用,更不可能随意改变小生产方式的经济体制,结果只能是人被捆绑在土地上,但又只能这样才能促进当时整个社会的发展。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决定了人际交往是保守的、静态的,形成以中和为主流形式的伦理学观念,人们也只能依附于社会群体才能得到思想品德的升华。
西方则完全不同,它重视活力十足的商品经济,随着生产力范围的扩大,生产关系使得人们之间关系密切,不局限在自给自足,而是更加注重物品的交换,脱离了土地对人的束缚。个人的主观意识也进一步被释放,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也就是把他人作为自己发展的手段。由于资本主义发达的生产力,人们便被利益驱使去做为自己创造财富的事,极少地考虑群体的利益,竞争也就随之产生,伦理学也就表现为外向开放。
(二)中国的伦理学更加以“善”来调节家族内部关系,西方的伦理学更注重以“善”来调节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关系的调节
由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殊性质,使得华夏先民在进入文明社会的过程中完好地保存了氏族社会遗传下来的家族血缘关系。所谓家族,是由男女之间的婚媾关系繁殖、衍生出来的社会群体[4]。尊卑有序,长幼有次,君臣父子的伦理观念在封建时期已经很深刻地印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善”在伦理学中只是用来调节这种氏族内部矛盾和关系的方式。协调好家庭伦理,才能推之于社会层面,去适应封建宗法制度和等级森严的社会体系。
相比于中国,西方的“雅典式”社会显然是打破古老的家庭内部关系而上升到城邦层面,自由人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更为高远。在商品经济下,西方的个人利益必然会与群体利益产生冲突,如果说家庭之间的冲突只是一种简单的金钱财富上的矛盾,那么个人与国家之间冲突的原因就不局限在金钱上了,还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观念、思想体系等等政治文化方面,所以西方在进行伦理学的研究时就更多地会把重点放在个人和群体国家利益关系的调和上。
(三)人性论比较中西伦理,中国的伦理学中“善”成为判断人性品德的标准,西方的伦理学则完全不同,以感性主义和理性主义为思想基础,“善”成为了手段而不是目的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封闭的,它从人性本善到后天道德修养的养成最后再到人性的回归,可以看出道德在人性培养的过程十分重要――是人生目标和价值所在。人在实践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生产力水平自行把道德调整到最适合的位置,也就是“善”。孟子的性善论是为了养成善而非利用善,强调人的能动性的发挥。
幸福伦理思想的前提也是人性,但是这里的人性和中国的道德是不一样的,人性成了道德形成的依据。以费尔巴哈“我欲故我在”和黑格尔“我思故我在”为代表的感性和理性主义是西方伦理思想的理论前提,道德是人发展到“善”的手段。目前,西方人性论下的伦理学以人道主义为核心,更偏向实现人的价值。道德不是人的目的,而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手段[5]。西方人擅于把“善”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资本主义的建设服务,更切合实际,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中西方伦理学上的讨论也均被局限在“善”的伦理学之上,被普遍的认为伦理学就是在讨论“善”在中西方伦理学的差异。不同的是中西方一个把善看作是因而另一方把善看作是果,我们在讨论善的过程中必须辩证地看待善在伦理学中的真正存在价值和意义,要对道德路径和善的对象进行正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邓晓芒.西方伦理中的善.社会科学战线,2001,(5).
〔2〕宗家鸣.摩尔“善”的伦理思想研究研究[D].广西: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2014.20.
〔3〕张松林.西方伦理学和中国儒家思想伦理之间的矛盾.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