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影的艺术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那山 那人 那狗》 电影 艺术手法 留白 质感 镜头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2.023
一部内容再好的影片,如若没有相应的电影艺术手法作为“枝干”,那么“树叶”――导演所要表达的主题――再丰富再茂密也无法独立构成一棵苍翠的树。纵观《那山 那人 那狗》这部清新悠远、委婉含蓄的影片,在一些独特的电影艺术手法的使用上,独具匠心。
实际上,在电影中,艺术手法是多样而复杂的,现将这些手法按照最终呈现效果归纳为五种类型,使思路更为简洁明了。
《那山 那人 那狗》中的山山水水,都令人流连、令人神往,那满怀希望的乡村美景,岂止湘西那一处;其中的亲情,温煦如和风、绵长如山涧,又岂止他们之间……一个村落,两个小时,透过一部小小的摄影机,所呈现出的竟是这样一个无限开阔的世界、一个无限温存的世界。情寄山水,诗意浸透,这是用镜头写下的一阕山水诗。
一、“留白”――空镜头、运镜方式
霍建起电影的自然影像极具中国传统美学的韵味,他所捕捉的自然影像也最具诗意特色,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电影贯穿着情景交融的特点。这样的景色,也能将观众迅速带入其中。
摄影技法:
(一)空镜头
留白。空镜头建构起了独特的想象空间 ,让观众有了不同维度的感受;空镜头正如传统的山水画,“空”也是一种丰满的叙述。这与小津安二郎、安东尼奥尼等大师的空镜头手法所呈现的东方美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运镜方式
含蓄而从容。大部份时间并没有迅速的切换镜头,而是深沉、从容的叙述着,当观众融入电影的时候,这种感觉,与古代文人雅士所寻求的“物我合一”之境相似。
举例分析:
[片段1,开头] 清新、悠扬的笛声未入画已先起(结尾亦是如此,与此相互呼应);此时,字幕悬于风景上,交待了故事的时间地点,配着这种纯自然的田园画面,这诗意的空镜头给人无穷的遐想;接下来便是摇拍(panning)的运镜方(cameramovement),奠定整部电影的运镜节奏,而此处的摇拍也造成观众环顾四周的效果,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
在这里,我们发现,其实摄影技法是在帮助主题的构建:投向自然的镜头像一双在天地间俯仰游走的眼睛,让我们感受到,那些现实与过往,都与自然难解难分、水融。
二、“丰富”―― 画外旁白、主观镜头
要写一首漂亮的山水诗,有了真实的美景,有了美丽的想象,似乎还不够力道。如何让这首诗更饱满、更能引起共鸣?
我们知道,文字是可以进行大量的心理描写的,那么影像在表达时也许要借助一定的文本方式,来让这些内容不缺失。电影中大量的画外旁白及少量主观镜头,除有叙事功能外,能呈现画面难以表达的内心情感,同样是细腻而质朴;它们也让观众得以从多角度解读画面上的故事。
摄影技法:
(一)画外旁白:
画外旁白使得一个倒叙式的回忆性故事里面,还包含了“我”的回忆性叙述。“我”在此时以一个回忆者的主体,兼有了作为故事当事人和向观众讲述故事的叙述人两重身份。这样便令观众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故事的脉络、因果。
(二)主观镜头及游走
电影中的主观镜头也是一种关键的手法,突出了人物(尤其是儿子)的内心感受。
举例分析:
[片段 2,山中行进] 这一片段是在描写父子二人沿着绵延的山路前行。山路游走中的影像始终是写实性的拍摄,镜头或跟随着父子的脚步,或环视着青翠的群山,或凝视着脚下的石阶,或注视着潺潺的流水。它是儿子的眼睛,父亲的眼睛,也是自然的眼睛。透过这样的镜头我们看到的是不舍不弃、深蕴无语的如山一般的父亲,是时直时转、灵动欢快的如路一般的儿子,是温情脉脉、似乎并不像父亲所说的那样艰苦的山中邮路。
三、“质感”――电影是光与色的故事
山水诗不应只有如文字般的黑白。我们知道,文字本身是黑白的,读者看文本时,并没有视觉上的冲击;然而电影却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视觉艺术,摄影师们可以在电影中用视觉讲述文字无法匹敌的故事。
摄影技法:
(一)光
电影用光是极其遵循“自然”的,而且大部分场景是室外拍摄,这些戏都借用了自然光,初看平凡、简单,但实际上却一点不平庸,而细察后,我们发现,用光还是很讲究的,花费了一番心思。
举例分析:
[片段3,五婆听信] 这是父子二人到山里送信时的一段情节,父亲要把“信”带给年迈的孤独的五婆。在拍摄五婆和她的住处时,摄影塑造出的效果是,室内极暗而外部的光却很充足,以刻画坐在门前的婆婆的肖像,令她的轮廓十分清晰,还有门框、农具等的辅助,让这一幕具有油画质感;在她听信过程中的特写镜头,不断变换着角度,观众可以窥探到她听不同内容时内心的细腻变化。
此外,还有许多处逆光、剪影的成功运用也让这部影片的意韵更为悠远。
(二)色彩
一部电影的色彩不仅仅是给观众带来感官上的享受,更是能直观地表达主题意象、悄悄地变换情绪和氛围。
在这部影片中,可以说,自然的绿,绿色是主题色,贯穿全篇,涵盖了山、邮路等主题意象,暗含生命、成长之意;有两处有明显的红色出现,十分精准,一是闪回镜头里母亲的红色衣服,二是儿子与姑娘跳舞的场景(这也是场面调度mise-en-scene的成功),红色总能暗示当时人物内心的丰富激荡。可以这么说,在这样一部山水诗般的电影中,万绿丛中的“红”是一种带有象征性的符号。
浓烈的暖色系的加入也顺应了增加影片的节奏感和张力的需要。父亲的回忆的闪回片段,既有叙事作用,又是父亲内心澎湃情感的物化。
另外,我们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电影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色调是有差异的,回想起来,前面是绿为主的冷调,而随着父子之间感情慢慢的磨合、推进,越到后面,似乎越温馨,色调也越偏暖黄。色彩其实也是转移情绪、氛围的一大功臣。
四、“浪漫” ――闪回镜头、长镜头
这首山水诗悠然、质朴,却也是极其浪漫的。
一段段闪回,是父亲对青春岁月的怀念。这些浪漫的镜头告诉我们,电影风格质朴中亦存有的唯美气息,并且无时不在。
摄影技法:
(一)闪回镜头
闪回镜头突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 ,增添影片的怀旧气息;也让这两段不同时代的纯洁爱情在回忆之中交织,形成一种对照。
(二)长镜头
长镜头的运用让影片的风格悠远、安详 ,极其符合东方美学。
举例分析:
[片段4,纸飞机] 黄昏时,听完山里姑娘天籁般的歌声,父子二人停下脚步,在山崖上伫立,若有所思,这时儿子折了一只纸飞机,让它滑翔在山间。这一组镜头除有一定叙事功能外,主要是为了建构诗意以外的想象,飘逸、清新的感觉,想象空间很广阔,留下许多韵味。
自然的影像与人的旅程游走的镜头摄入了一个唯美的“境”之中,写实的风格非但没有使这个“境”仅仅作为一个场所出现在影片中,反而更强化了那份浓浓的诗意。爱情是可以绚烂的,所以母亲与父亲的感情、儿子与山里姑娘的感情都是可以从金色的稻田影像中感受得到,那是一种可以渲染情绪的自然影像。而亲情却只能是在最自然而然的境遇中流露的,在电影中它不可以绚烂,它理应是清澈的明净的,又是平缓而绵长的。这部影片将父子之间的那份情感安顿在一段绿意浓浓的山路上,应该是意味深长的。
五、“距离”――广角镜头(wide-angle lens)与长焦镜头(long lens)
除了上述的特点以外,电影还在“距离”的表现上下了功夫。其实这一点并不算明显,因为它其实只是在潜移默化中让观众无意识地接受从画面得来的信息。
广角镜头的应用主要在影片前半部分,用画面起到一定夸大作用,令同一画面中 的父子二人在咫尺之间却显得有些疏离;而影片后半部份,则开始启用长焦镜头反映两人距离,同一画面中的两人显得较为亲密。这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传递着父子感情由疏离到逐渐融合的信息,从侧面反映情感的转换。
综合上面的几个小部份,我们了解到,留白、丰富、质感、浪漫、距离等等,很大程度是由电影艺术手法来完成或加以突出表现的,这让《那山 那人 那狗》在形式上具有独特的美感,更使得它的内容丰盈、主题深化。不能不说,在电影艺术手法方面,这是一部成功的影片。
参考文献
[1]《一个人的电影》,格非、贾樟柯等著,中信出版社,2008
[2]《影视方阵:那山 那人 那狗――从小说到电影卷》,张先瑞,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关键词】当代电影;空间叙事;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100-02
从叙事学研究来看,时间特性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对事件的因果关系、逻辑发展进行线性铺陈的重要表现。恩格斯提出“任何存在的基本形式,都是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体,两者是不可分割的。”随着叙事媒介的发展,空间叙事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和应用。电影作为一种叙事载体,同样也是依赖时间、空间的组合变化来组织电影叙事。电影本身最基本的单元是镜头,而镜头在记录影像过程中是依靠时间维度来进行的。但从镜头的叙事功能上,镜头的转换同样也是空间叙事手法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空间叙事研究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及艺术表现,成为电影观赏性的重要内涵。
一、电影中的空间叙事研究
空间叙事理论最早源自文学领域,约瑟夫・弗兰克在《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中首次提出“空间形式”理论,正式将文学的空间形式作为文本时间序列、情节变化的隐喻表达。同样,在他的研究中,还对现代文学中的“终止时间流、突出空间化”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提出“空间形式”、“物理空间”、“心理空间”等概念,丰富了文学空间形式理论。电影的诞生与发展,对空间要素的运用,成为电影叙事艺术的重要手段。鲁道夫・爱因汉姆在《电影作为艺术》中,将电影的空间叙事作为“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并指出电影的空g要素在整个电影艺术表现中占据重要地位。贝拉・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提出“合一”效果,当我们在看《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并非是在影院的座位上看,而是用罗密欧的眼睛去看朱丽叶的窗台,并用朱丽叶的眼睛去俯视罗密欧。由此将电影空间叙事作为电影的最为独特的视觉表现艺术。马塞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一书中提出“电影是第一门能够保证十分完整控制空间的艺术”,并从电影叙事的空间表现上,阐述了蒙太奇在“空间造型”中的独特表现。路易斯・贾内梯在《认识电影》中对空间的叙事手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将空间研究作为电影画面场景调度的基本要素,并在“距离模式”的研究中来把握电影的空间叙事效果。
对电影空间叙事艺术的的研究,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全面探索。如周传基、崔君衍、邵牧君等人,通过对西方电影著作的译介,为我们了解电影空间叙事理论打开了一扇窗。近年来,随着电影叙事学研究的不断扩展,在电影空间要素、电影空间叙事领域,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成果。如李显杰的《论电影叙事中的画格空间与叙事性》,从电影的最基本构成――画格的研究出发,将叙事的空间性、时间性、视觉性进行辩证探析,并从空间层面上提出了将构图格局的不稳定性、并置性、影像展示的非故事性作为静态画格的重要内容。进入新世纪,对电影空间叙事的研究迎来新的,《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专业期刊也开辟了相关专题。如黄德泉在《论电影的叙事空间》中,将叙事空间作为电影故事情节表现的重要形式,还提出“假定性世界”、“直观的视听镜头”、“复合空间”是电影叙事空间的基本特征;海阔、罗h嬖凇兜缬靶鹗驴占湮幕研究范式》中,将电影空间艺术划分为历史空间、地理空间、精神空间、虚空间四个维度;焦勇勤在《试论电影的空间叙事》中,将电影空间叙事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空间的内部性,二是空间的限定性,三是空间的内外通透性;李道新在《电影叙事的空间革命与中国电影的地域悖论》中,从哲学视角来探讨电影的空间艺术,认为当代好莱坞电影已被空间叙事所主导。
二、电影空间叙事的意义解析
电影空间叙事研究与文学书写叙事研究具有相似性,但电影空间叙事在叙事手法及视觉语言上更具独特性。结构主义叙事学一直作为电影空间叙事研究的基本理论,比如叙述者、时长、聚焦、频率、时序等概念,与书写叙事研究一脉相承。当然,从叙事手法的艺术表现上看,书写叙事侧重于文字讲述,而对于电影来说,其画面、声音都是一种抽象艺术符号,都会给观众的思想带来影响。因此,从电影的视觉呈现维度上,其时间、空间、情节等内涵就显得更加复杂。比如,可以将三个小时的电影转换为上百页的文字篇幅,也可以用一页的篇幅来讲述千年内发生的故化。这种时间上的“弹性”在电影的空间叙事中也可以实现。所以,从时间维度来分析电影的空间叙事与书写叙事关系,两者是基本在一条轨迹上。不过,空间维度下的电影叙事,已远远走在书写叙事前面,特别是在电影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电影的视觉表现力获得了极大提升,空间叙事手法也有了长足进步。比如在对1933年拍摄的《金刚》进行重拍时,两个版本所呈现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逻辑结构差异不大,但在空间变换上,新版《金刚》采用了现代影像技术和拍摄手法,营造出的故事空间更加逼真、奇幻,更具有震撼力和观赏性。不可否认,电影的观赏性并非仅限于空间叙事手段,与电影文本的故事情节以及电影的其他要素也紧密相关。但作为高质量的叙事手法,空间叙事的艺术性及表现力,给观众带来的视觉感知是丰富、立体、深刻的。可见,对于电影,故事不同、话语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叙事手法,而在话语表现上,空间叙事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读图时代”,电影媒介所融合的视听叙事手法,大有超越文学创作的趋向,电影空间叙事艺术功不可没。
三、电影空间叙事的艺术表现
电影的叙事美学主要是从电影的美学表现上来研究,将叙事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手法。空间叙事艺术基于影像视觉的感知,将空间与时间维度进行延伸与展现。电影空间艺术叙事手法,为当代电影叙事美学营造了新的审美境界,也从空间叙事表现上增强了电影艺术的丰富魅力。
(一)空间造型是对叙事手法的丰富与延伸
从艺术表现上看,空间叙事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手法,也是电影造型语言的视觉延伸。电影不仅可采用书写叙事手法,还可以从空间叙事表现上,增强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表现力。我们将电影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其主体在于对艺术表现手段的丰富与延伸,特别是在空间造型应用中,通过真实环境与假定空间的融合,来营造丰富的叙事情境。观众从视觉体验上,可从摄影机的视角来把控影像的发展角度,“跟随”摄影机来观察电影世界。可见,空间叙事艺术能够从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不同高度的空间造型设计上,来提升观众的视觉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样,对于空间叙事的组接,一方面表现为对空间叙事的省略,另一方面表现为对空间叙事的延伸,无论是哪一种手法,都在于将电影的时空流转作为对镜头、景别、画面的调整手段。对于观众来说,他所看到的现实空间受摄影机的视角影响,可能带来艺术审美的差异性。但对于观众的知觉空间,从空间叙事所营造的悬念上来说,影片影像并非纯粹的自然原态,而是从影片影像所展示的各个事物之间来创造一组明确的存在。
(二)空间叙事是对电影叙事效果的深化与重构
如果单一地分析空间叙事,则电影的空间维度在广度及深度上更加复杂。从空间叙事中来表现复杂的叙事结构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特征。试想,对于戏剧舞台,其有限的空间使得画面组织结构与叙事手法变得很局限,而电影无疑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叙事空间。比如西班牙电影《活埋》采用“角戏”手法来讲述,场景空间很单一,仿佛给影片带来了视觉局限,但实际上却让观众从中感受到了电影情节的真实性,更具视觉吸引力。同样,对于简单的叙事,也可以采用复杂的空间,来增强观影效果。比如在电影《雪国列车》中,主人公需要从列车的尾部杀到车头,并对期间的各类阻碍进行应对。原本单一的叙事模式,通过奇幻的造型与功能,为观众呈现了丰富的视听享受。所以,对于电影空间叙事,在当代电影制作中所占据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很多时候,电影的空间配置将决定电影的观赏性。
(三)空间叙事是对电影文化的构筑与渲染
传统电影理论过于关注叙事时间的演进,而当代电影空间叙事,将完美的空间作为影片赋予的某种先于事件的艺术形式,成为电影最重要的东西。从近年好莱坞制作的电影来看,在视听背景下,可从电影空间实体形态来折射出民族、国家的身份差异,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美国的好莱坞变成了世界的好莱坞。同样,空间叙事手法在传达事件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也是将电影的空间叙事作为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文化空间融合的节点,以总体性的历史文化空间来表现感人至深的人文情怀。
四、结语
空间叙事作为电影情节建构的重要手段,不仅实现了对电影空间的延伸,也实现了对电影实践维度的展现。空间叙事思维将成为当代电影影像空间建构的主要趋向,契合了当代影像精神。也就是说,空间叙事作为表意形态之一,在体现电影多语义视觉形态上更具开放性。
参考文献:
[1]海阔,罗钥.电影叙事空间文化研究范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02):67-72.
[2]魏旭,黄文杰.华莱坞电影叙事体系中的本土文化元素类型分析[J].东南传播,2015,(07):34-36.
[3]陈岩.当代电影空间叙事学的研究现状[J].艺术探索,2015,(06):81-86+5.
[4]张希.类型、叙事、空间、文化衍变与创新――2015中国电影启示录[J].当代电影,2016,(04):149-152.
[5]谭光辉.“空间叙述学”中的对象与比喻――论叙述中空间与时间的关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6]张兴华.当代视觉文化中的后现代空间逻辑[J].中华文化论坛,2016(04).
[7]孟君.一个波峰和两种传统:中国乡村电影的空间书写[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4).
[8]闫美光.初探叙事学理论――以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叙事时间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6(07).
作者简介:
王思梦(1987-),女,黑龙江绥化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理论与影视后期制作;
一、 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内在外化表现
(一)内在外化表现手法
电影海报设计中内在外化的表现手法虽然较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在所有的电影海报设计表现手法之中,屡试不爽且百试百灵的手法,就是在有限的空间中建构起相对无限的视觉冲击,这也是电影海报设计中内在外化的最根本的表现手法。实现内在外化视觉冲击的具体的可操作手法有三,其一是匠心独运,也就是必须打开传统思维的条条框框与思想枷锁,进行创新与创意所主导的,视觉既有秩序与视觉既有平衡的彻底打破与颠覆;其二是张力运营,张力运营与匠心独运同样需要设计师灵感的瞬间迸发与创作激情的刹那点燃,张力运营关键在于如何在诸视觉元素中创造出一种突破画面的视觉矛盾,同时,这种视觉矛盾又能够在观众的心中获得意象化消解;其三是直指人心,这也是国外诸多著名电影海报成功的唯一法宝,直指人心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情感代入,而且亦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情绪感染与潜意识的强烈驱动。
(二)内在外化表达方式
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内在外化的整体表现中,表达方式是继解决了表现手法之后,首当其冲亟待解决的问题,表达方式关乎电影海报的名片效应,是电影海报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表达方式直接关乎观众视角的电影初印象,其实,电影海报设计同时亦是设计师与观众的一种检验设计成败的互动效应,一旦无法将电影宗旨内在外化给观众,则电影海报势必无法深入人心。[1]电影海报内在外化表现中的表达方式,不仅旨在让无声的电影海报开口说话,而且还要让其能够肆无忌殚地狮吼般地咆哮。实现这一表达的方式有三,其一是强对比加反映衬,例如,《别惹蚂蚁》电影海报中下压的手指与手指下的那只“蚁坚强”就是强对比加反映衬的较好的表达;其二是强悬念加意象夸张,这种表达方式可以较好地外化电影的内在情绪与意象;其三是强渲染加大色块。
(三)内在外化表达路径
电影海报设计内在外化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为进一步的表示路径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与技法准备。例如,《七武士》的一版日本海报在内在外化的表现方面就尤为出色,至简的纯黑色与土黄背景以6:1的比例分割画面,全部七名武士在黑底下以白色剪影刻划,前六名武士采用标准姿态,最后一名武士以与脚下的土黄色背景呼应的色彩突出担于肩上的比之前六名武士更长的武士刀,刀尖指向屏外,充满张力,同时,这第七名武士的姿势亦与前六名不同,高视阔步,将影片的内在进行了外化式的最佳的表现。其表达路径有四,其一,黑黄分割凸显武士命运;其二,黑白强对比凸显了七武士嫉恶如仇的性格特质;其三,脚踏实地寓意七武士的生死以之的一贯赤诚;其四,最后一名武士的武士刀的破屏而出,象征着武士道的以身求道的舍己为人的精神,与心剑合一的侠在心不在剑的侠义灵魂。
二、 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内在外化内涵
(一)主题思想与精神凝聚
电影海报不仅追求内在外化的表现,而且也承载了主题思想的精神凝聚与艺术特质的艺术传递,同时,亦承载了影片主旨内涵的外化传递。电影海报的设计远比商业设计的要求更高,因为电影海报设计所依托的是整部影片的主题思想与精神凝聚,因此,无论是在图形、色彩、色调方面,还是在构图、形象、意象等方面,都应与主题思想与精神凝聚等内涵相一致、相统一。[2]主题思想的精神凝聚重在以图形视效达成表达的主题鲜明化、传递的精神鲜活化,为达成这一诉求,必须深刻挖掘电影内涵,以电影海报设计表现方式方法,利用图形语言寻找图形语言与主题思想的汇入点,以有的放矢的方式在理性设计的基础上,融入对于主题思想的感性升华,以及对于精神核心的高度凝聚,同时,还必须借助于与电影唯一契合的视觉元素,将这种主题思想和精神凝聚加以内涵外化表达。
(二)艺术特质与艺术传递
主题思想与精神凝聚是内在外化电影内涵的一种设计语言的艺术表达,同样,在电影海报设计过程中,还需要以设计语言对电影内在的艺术特质进行同样艺术的传递,与主题思想的精神凝聚不同的是,艺术特质与艺术传递对艺术性要求更高,而艺术性也是获得观众首肯并转化为观影行动的关键。例如《第一滴血》的电影海报就采用了艺术传递的技法,将本来并不是艺术影片的动作电影进行了基于艺术特质的巧妙外化。其具体表现在,首先,电影海报完全切合主题,将血色的红字由最上的渗透而坠下的滴落,艺术化地传递了电影的血腥味道;其次,电影海报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将主角的头颅与山峰、岩壁、森林进行了颇有创意的艺术融合,这种高明的设计语言的艺术表达以多重艺术手法用类似雕刻的技法突出了主角的硬汉形象,令人叹为观止地将动作片中所包含的艺术特质进行了升华式的艺术传递。
(三)主旨内涵与外化传递
电影海报的主题与精神内聚以及其独具的艺术特质等,最终必须透过设计语言方能实现内在外化的艺术传递,电影海报其实是影视艺术信息形之于艺术设计的视觉传递,电影海报设计的内在外化重在吸引注意力,进而造成呈几何级数递增的群体传播效应,从而达到充分刺激潜在的影视艺术消费的目的。《惊魂记》就是电影海报设计语言成功实现内在外化传递主旨内涵的经典范例,这则电影海报仅撷取了电影中的一个场景中的一个定格镜头,背景是浴帘后女性沐浴的曼妙剪影,以及视野所及的浴室场景,而前景则是一把闪着寒光的匕首,紧握匕首的手与匕首映出的一只凶残的眼睛。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你一定会被这样的电影海报所强烈吸引欲罢不能,必睹之而后快,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则会为其表现技法的高超折服的同时,为其留下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三、 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内在外化思考
(一)由内在外化表象引入思考之境
传统的应用决定论认为,电影海报设计宜考量不同视距下的层次感,宜考量现场语境,宜考量视觉环境、氛围、人群等,而内在外化的究极则要求电影海报能够赋予观众更多的基于电影基底的可选择性,以及基于电影个性的可探索性,好的电影海报应是包含多维视角的视觉导引艺术,单纯的依赖于图文既无法让你的作品脱颖而出,更无法在作品中表现内涵,并将内涵之于外。[3]内在外化更应向观众传达一种思考,这种思考可以是隐喻,可以是意象,可以是联想,海报更应是一种灵性的中介,以作者的灵性对观众的灵性的更高层次的交流与交互。电影海报与电影之间的关系由表现而内涵,由内涵而思考,以梯级形式实现了电影与海报的由内在而外化不断升华的设计究极过程,电影海报拥有吸引注意力的可人表现仅仅是设计过程这一万里的第一步,电影海报拥有与电影主题和影片主旨相符的恰如其分的内涵是设计的渐入佳境的必经的中间环节,最终由内涵表达引发观众的思考才是电影海报设计的至高之境。
(二)由内在外化表象进入思考之境
电影海报内在外化究极难在由设计语言牵动思绪,再由思绪凝聚成思维,最终由思维进入思考之境。众所周知,美学才是电影海报设计过程中更值得深深思考的东西,设计语言的艺术修辞可以对电影海报的内在外化进行修饰、加工、润色,设计语言的修辞旨在对电影内在主题的基于设计的升华,以及基于设计的电影魅力的提升,以最大化提高设计语言的表达效果与视知觉的传递,事实上,视知觉是可以调动思维活动的,不仅如此,视知觉还可以透过有形的化在表象塑造思维、调适思维、改变思维,由此可见,在视知觉的丰富感知中,既包含了艺术性思维触碰,亦包含了思想性思维触动,电影海报设计正是对于思维调动的基于内在外化内涵的直指人心的形诸于意识主客观双方面的一场天人交战。[4]现代电影海报仅具备表现与内涵尚且不够,还必须具备进一步引导观众对电影海报深入思考的视觉表现力之上的文化感染力,进而由文化感染力形成商业号召力。
(三)由内在外化表象深入思考之境
由内在外化表象深入思考之境的究极过程,更需要电影海报设计技法的依托,无论是透视法基础,还是绚烂色彩的运用,以及绮丽风格的呈现等都需要透过设计魔法着手点染方能幻象成真。事实上,从严格的美学意义而言,过度地追求后现代主义式的碎片化与拼贴化,有时候反而无法深入思考之境,深入思考之境是一个由初级视网膜刺激侵入脑海的过程,而由脑海中的潜意识不断演进形成由兴趣而欲望促动的生成,则需要一种阿恩海姆所谓的艺术超越视知觉的灵魂传递。在电影海报设计过程中达成这一切需要艺术组织与意象的完美整合,恰当变型化的人物造型与创意斧凿的构图经营能够为深入思考之境助力,各种艺术手段与美学灵魂的注入旨在突出展现电影海报的思考空间,引领思考才是电影海报设计过程中的内在外化究极的核心内容,引领思考是一种成熟艺术底蕴支持下的设计能力的施展,而这也正是电影海报设计中内在外化究极的奥义所在,深入思考之境不仅是一场对于人类探索行为的大挑战,而且,更是人类思想意识的前所未有的大考验。
结语
由电影海报起源的妖艳的美好时光及今已历近百年,电影海报也经达了一个由表现、内涵而思考的究极过程,实际上,这亦是一场针对电影海报设计的内在外化的究极过程,电影海报设计的内在外化表现虽然足以吸引眼球却不足以表达电影的内涵,电影海报设计的内在外化的内涵阐释虽然足以诠解电影内涵,但却不足以直指人心、发人深省、触及灵魂。好的海报不仅要具备电影内在艺术渗透下的更锐利的文化表现力,而且还要具备电影内在意象影响下的更犀利的商业号召力,同时,更要具备电影内在灵魂牵绊下的更灵利的文化感染力。电影海报绝非单纯的图形,电影海报是看似平面实则多维,立体的信息传达与表达,使得设计成为一种灵性之于图文的艺术追索。
参考文献:
[1]王科本.海报设计中的绘画性――浅析劳特累克的海报设计[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5):39-40.
[2]张丽帆.游走在大银幕上的黑色魅影――电影中黑色服饰的色彩运用[J].电影评介,2012(8):16-17
摘要:在这个多元化的文明艺术时代,色彩艺术不断被关注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画龙点睛的灵魂作用。电影艺术的发展由黑白默片到彩,之后彩独领至今。国内外众多的电影大师在影片中纷纷用色彩在服装、场景、化妆、道具、镜头等多个方面对剧情进行最贴切的诠释,相互辉映。国内的著名导演张艺谋无疑便是运用色彩挥洒电影艺术的大师。
关键字:电影艺术 英雄 色彩变化 中国民族色彩
[中图分类号]:J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3-0170-01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我相信不同色彩的意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电影色彩在运用过程中,其表现形式变化多样,而其诸多的影响最为重要的则是心理学范畴。电影色彩冷暖的不同色调,投射到电影观众眼中所产生的视觉刺激与心理感受是全然不同的,这与温度无关。人们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印象的累积导致视觉成为了触觉的先行,通常看到暖色系(如黄色和橙色)会产生温暖、愉快、柔和、放松的心理感受而冷色系(如蓝色或紫色)则会令人感到冰冷、凉爽、甚至感到阴森与恐怖。当然,色彩运用者在电影中的表现手法与欣赏喜好也与的民族、环境、年龄、性别等有着相关的联系。总之,电影色彩的运用者通过专业的色彩表现手法,从大众的美学欣赏角度出发,结合影片情节的需要,将色彩与电影完美的结合。使观者在电影大色彩的渗透影响下,产生情感共鸣,更透彻的感受和理解电影主题与情节。
在了解与研究国内大量优秀电影作品后,我们清晰的看到在国际大浪潮的发展与推动下,中国电影的创作理念以及审美取向已经逐渐改变,电影色彩开始由简单直白的自然色调的表现方式转变为运用意识形态结合色彩的综合表现手法。比如在中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之后,似乎中国风的文化艺术以传统图案与民族色彩为代表,成为了一种时尚元素,频频出现在各个品牌包装之上。而中国自身浓郁的民族传统艺术元素也不断受到电影人的青睐,在电影色彩的表现上不约而同地融入很多中国古典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手法,为影片增添了一份浓郁的东方古典美的风韵。影片里典雅、浓郁、厚重、古朴的中国古典色彩,营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唯美艺术风格,令电影的视觉美学上提升到了具有丰厚底蕴的艺术境界中。
每一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色彩都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微妙作用,它通过对观者的视觉刺激,直接冲撞到最深层的心理感受,在强大的视觉与心理震撼下,完全融入影片的情节中去。色彩,就是电影最无声的语言,它直接向观者真实的传达影片的喜怒哀乐。
在中国众多优秀的电影影片中,张艺谋导演是以善用色彩妆点电影而著称。在他最新上映的《三枪拍案惊奇》影片中,我们毫不意外的再次欣赏到运用在影片中的浓烈而艳丽的中国民族色彩。而张艺谋所拍摄的另一部较早的影片《英雄》,也无疑是用色彩诠释电影整体脉络的最好例证。影片《英雄》的整体情节,被分为五大层面,其色彩表现手法界面分明,分别为:黑、红、蓝、绿、白。通过视觉效果的不同转变,将故事的核心事件分段讲述,让整部影片的色调与情节相串联,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紧凑故事情节。在电影色彩的选定上,大量借鉴中国传统民间色彩的艳丽、丰富和强烈的冷暖对比,将场景色彩和人物色彩设计得极其丰富、多变。大量使用纯色表现剧情环节的变化,但每一种极致的色调又都自然完美得融合进影片的每一个环节中,毫无任何突兀之感的同时营造出似梦似幻的视觉效果。
张艺谋电影中浓郁的色彩风格不仅仅形成一种个人的艺术表现风格,更多时候在影片中起到了展现情节深层内涵与流露人物内心世界思想活动的核心作用。张艺谋是一个喜欢运用色彩并善于用色彩表达影片深层含义的导演,
《英雄》这部影片中的强烈、夸张、浓郁的色彩表现刺激与震撼着观者的情绪与心理,并引发对于影片更深层次的思考,是我国近年来影片作品中色彩运用的佳作。
在整部影片的色调环境中,导演用单纯而浓烈的色彩去描绘英雄的气魄与胸怀,江南淡雅悠扬的风光,漠北残阳孤烟的荒凉,在电影的色彩变换中,李连杰黑衣劲装,梁朝伟绿衣飘扬,张曼玉红衣飘曳,章子怡白衣素裹,在色彩的节奏跳跃中,将人物性格中的坚毅、淡定、执着与忠诚充分的展现出来,令观者内心产生真实的共鸣。这种运用色彩诠释影片,表现人物思想深层境界的手法在众多影片表现中屡获成功。当然这也要求影片表现者要具有极高的艺术色彩表现造诣,色彩的配置必须同影片中的人物与情感紧密相联,没有情感的色彩必然是模仿的自然主义或只会局限在表面的情感表现上,只有二者的全面融合方能将色彩与影片结合的天衣无缝,让影片情节通过色彩这一视觉载体充分的呈现到观者眼前,让观众通过视觉的刺激,下意识的体味电影角色的当下处境和感受。
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可谓是“半壁河山”,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作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作文是学生的基础学力;三是作文是社会及生活的需要。而且,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也占有60分的高分值。这些都说明作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尽管我们对作文教学是如此的重视,但学生仍然摆脱不了“怕写作文”的困局。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高耗低效,难以满足时下学生对作文学习的需求。在紧扣新课标的前提下,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大胆尝试,把电影赏析引入到作文教学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与生活同在,它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活水,语文教学必然丧失其生命力。因此,教师要从以课堂、以书本为中心的狭隘空间走出来,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开发适合本地区和学生发展需要的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资源。”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教师应该根据本地、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来调整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不必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从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不能丢掉课本这一“小教材”,更要着重生活这一“大教材”。电影便是很好的语文课程资源。电影是一门高度浓缩的艺术,它能给予观众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刻的感受。电影与作文在主题、素材、故事完整性、表现手法等多方面几乎同出一辙。拍电影所用到的剧本原本就是一部大作文。所以,学生在赏析电影的同时学习写作文这一做法是切实可行的。然而,要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电影赏析与作文教学的整合必须分层次有序地进行。
1.学生欣赏电影,激发兴趣,感受电影主题电影艺术属于一门综合艺术,它运用画面、声音和蒙太奇作为电影的艺术语言,通过演员二度的创造来表达一种艺术情境,给人一种视觉、听觉和感觉上的审美享受。娱乐性是电影的第一属性。也正是这一属性能够让学生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学生身心放松,心情愉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具有声光影的电影最大限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学习写作文创造了最好的前提条件。在看电影学写作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学习兴趣大增,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大屏幕,完全沉浸在对电影美的感受当中,注意力被高度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有了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便有更高的热情与更强的信心去上好每一节作文教学课。
与电影娱乐性同属一层次的是电影的教化性,也就是电影对观众的教育性。这一属性的本质来源就是电影的主题。电影的主题千变万化,但最终的归宿都是要引起观众共鸣,得到观众的认同,感动观众,从而起到教育观众的作用。电影主题对学生的感动让学生的情感跳动,同时也让学生的文思涌动。比如:学生看完电影《美丽人生》之后,都有了深刻的体会。课堂上学生纷纷写了自我感悟:有的学生体会到电影中的反战主题,思想受到了教育;有的学生感受到电影中所表现的伟大父爱;也有的学生被电影中浪漫的爱情所感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大声朗读自己的心声,并互相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此时适当引导,结合电影故事背景、电影表现手法和学生个人观点等等作综合论述,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欣赏电影,分析手法,评价电影优劣对电影主题有了深刻感受后,接着下来便是对电影拍摄手法作自我详细的分析。这是看电影学写作教学课的重要内容所在,做好这一步是学写作文的关键。对此,必须注意到两点。首先,对电影拍摄手法的分析是自我的。强调自我分析,是因为自我的感受才是最为真实的,才是最为原创的,这体现了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够培养学生写作文的独创性。其次,对电影拍摄手法的分析是详细的。也就是要求学生的分析做到面面俱到,大小兼顾,不能流于形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了解得更多更深刻。对电影拍摄手法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作文写作手法的过程。电影拍摄手法与作文写作手法是同根共源的。学生看完电影后,教师要组织一堂关于电影拍摄手法的分析课。分析课以学生讨论为主,最好分小组进行。我让学生欣赏完影片《美丽人生》后,就以分组讨论的方式组织了一堂分析课。我先要求每个小组就电影在表现主题时所运用的主要手法进行组内讨论,讨论完以后要求每个小组都提交讨论结果。各小组的意见会有不同,那就在全班的范围内再进行讨论,最终得到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
接着我再给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手法分析任务,比如第一小组分析电影在内容连接方面所用的手法,第二小组分析电影在塑造人物方面所用的手法,第三小组分析电影在环境营造方面所用的手法……。小组内讨论完后同样也要提交讨论结果。这样一来,全班的学生对整部影片的分析都有一个很全面的把握。这为以后的模仿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学习不但要看到别人的优点,更要看到别人的缺点。同样,对电影拍摄手法作自我详细的分析过后,要求学生敢于说出电影拍摄的不足之处,总体评价电影的优劣。这是需要有足够的勇气的。学生往往会认为,这电影是由名导演、明星拍摄出来的,自己没有资格说不足之处。其实不然,就算是拍得再好的电影,也一定有它的不足之处。所以,只要指导学生细心去观察,定能找到它的不足之处。能够找到不足之处,也就说明学生具有避免这些不足做法的能力。我曾在作文的课堂上设置“假如让我当导演”的问题让学生发言。学生大都站在导演的角度,对于这部电影该表现怎样的主题、应着重哪一个故事细节、要选取怎样的表现手法等等方面作了大胆的发言。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开拓思维的视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学生欣赏电影,把握精妙,进行模仿写作对一部电影有了深刻认识之后,学生可以尝试在习作中模仿电影手法,把电影的长处进行吸收,之后再现在自己的作文上。模仿不能只学其形。生搬硬套,结果会是邯郸学步。我们要求的模仿是形神兼备,尽量做到意境吻合,起到相同的效果。例如:让学生观看电影《城南旧事》后,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电影。让学生体会到电影是以“离别”作为情感线索,从而把一个个不相干的人物及故事情节串联起来的。并让学生掌握电影中塑造人物所使用的细节处理等等手法。之后教师以“依依不舍的离情”为话题布置作文,要求学生在习作中要体现电影的拍摄手法,刻意培养学生对电影拍摄手法的模仿能力。模仿电影手法要求灵活运用,可以是整体借鉴,也可以是局部模仿,甚至是单一取法。模仿的同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模仿不等同于抄袭。模仿也是创作,但抄袭就纯粹是盗窃行为。模仿写作可以是教师指导下进行,也可以是学生自行练习,这里面的做法可以视乎具体情况而定。#p#分页标题#e#
模仿电影写作是学生看电影学写作整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欣赏电影后对电影认识再现的一个重要步骤,更是学生作文水平能否提高的一个关节点。因此,模仿电影写作是欣赏电影学写作文这一教学模式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这应该是一个长期进行的教学过程,教师对此必须细密思考,有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安排。首先,要求学生模仿电影表现手法进行片段描写。刚开始的时候最好是模仿其中的一个表现手法,并且限定主题内容。比如我就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模仿电影《疯狂农庄》的对比手法,写出一个差生转变为优生的过程。因为学生能够准确感受到电影的对比手法,而且差生转变为优生也是学生身边常见的主题内容,学生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并且都能够在写作中学会了对比手法的运用。其次,要求学生模仿电影主题内容进行故事构造。电影往往依靠曲折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观众,好让电影有更强的可观性。同样,电影中曲折的故事情节可以移植到作文中来,好让作文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学生看完电影,对电影动人的故事情节肯定铭记于心,也乐于尝试把电影的故事情节再现在自己的作文中。对电影故事情节的模仿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作文素材。
最后,要求学生模仿电影的意境进行情感渲染。以上对电影表现手法、主题内容等的模仿仅是模仿其“形”。这还不是我们最终的模仿目标,我们除此以外还要模仿电影的“神”,这也是难度最大的模仿。所谓“神”,就是电影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审美感受,是观众对电影的一种情感体会。这是电影给人的一种意境。要准确把握电影的意境,就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电影的情感基调。有情感体会,学生就可以模仿电影的意境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营造同样的情感氛围。比如,我指导学生准确把握电影《美丽人生》中“乐”的表层基调和“哀”的深层基调,并给出“父爱”的主题内容,要求学生在习作中去模仿营造这样的情感氛围,最终构造出电影中的情感意境。尽管这是一次比较高难度的模仿训练,但学生还是能够按要求完成,并在作文训练中提高了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