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庄子对儒家思想的态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人生影响
庄子是我国传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代表,而部分人们却长时间将庄子的生命哲学曲解成为消极的阿Q精神。然而,在深入解读庄子的思想内涵时,发现庄子的人生哲学非常丰富,对中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重要。
一、豁达的人生境界,超脱生死之困
生与死是人生发展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庄子对短暂生命所进行的深入感慨充分说明了对实际生活和生命的一种肯定,这与原始佛教中始终认为生活和生命就是苦难的,所以常常会认为人生就是一种憎恶和负担。然而,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中则存在将人从困境中超脱出来的意向。这种超脱指的并不是乞求人对感性存在的一种永生,而主要是将对人的感性认知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庄子对待人生的生死始终以一种洒脱的态度来面对,所以在庄子人生的最后一刻的时候,对要厚葬他的弟子说道:“他将以天地作为棺材,将日月星辰作为陪葬的珠宝,将天地间的万物作为他陪葬的礼物”。这可以充分看出庄子对于生死的一种豪迈的气概。然而,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生与死有着非常执着的看法,常常因惧怕死亡而增加自己的精神压力,从而增加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牵绊和苦楚。因此,中学生可深入感悟庄子对生死的态度,以便能够从精神上获得解脱。只有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感悟人生,真正豁达看开,才能够深入体会到生的意义,才愿意努力奋斗[1]。这样当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真正感受到快乐的时候,便能够非常坦然的面对死亡。由于当前大部分中学生的心灵都非常脆弱,所以为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战胜脆弱,从精神上真正坚强起来,则需要深入理解庄子的思想内涵,积极感悟生命的真谛所在。
二、自由的精神之境,超越物欲之困
在庄子的思想中,明确提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谓无己主要指的就是不需要受到物质的拖累,或者是不被物质所奴隶。所谓无功和无名主要指的就是人们不用过于追求功名利禄。这些就是告知人们需要用淡泊的心态来面对实际生活中的一切。荣华富贵只不过是生命中偶然所得到的物质,并不是指性命以内的东西,所以物质的东西并不是永恒的,而“道”才是我们生命中的东西,只有我们不断的追求“道”,才能够真正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因此,作为中学生,不需要为了生活中的荣华富贵而感到悲伤,也不必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感到不安,过于追求学习成绩的排名。这些并不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真正需要的东西,而这些名利虽然非常美好,但也只是昙花一现,所以我们在名利的世界里不能够随波逐流。然而,作为中学生可以看淡名利,但是不能够失去对人生美好的追求[2]。庄子就是一位不为名利所动的人,当他的一位朋友请他去做官的时候,他便将神龟来进行比喻,如当神龟在庙堂之上受尽了人间的香火,享受了人间的富贵,但是却并不快乐,最后依然走向死亡。神龟这样的生活远远比不上在泥潭之中快活自在。这充分说明了名与利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追求的东西,如果过于执着于名与利,便会被名利所困扰,所以作为中学生,应该在看淡名利的基础上去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于丹教授曾经说过:儒家思想认为在社会这个发展的环境下,要求人必须有所担当,但是道家思想就是在生命的层面上要求人被超越。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儒家思想就是一种对名利的追求,所以要求人必须有所担当。但道家思想对名利的看法就是一种超脱。因此,儒家思想要求人们必须担当重任,而道家思想能够让人们在超脱的境界下感觉到如释重负。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中要求人们不断忘我,不断去感悟,以一种自由的心态去看待万事万物,真正融入逍遥的境界中,让心灵真正安静。庄子之所以反对孔子,主要是庄子认为我们如果过多的去担当而不去超越,则会让仁义礼智真正成为一种制度,而这些一旦真正成为了制度,成为了社会规范中的标准内容,则会让其失去本来的意义,成为一种外在的形式化的东西。这样便会隐没人的真正本性,让人很容易受到名利的驱使,真正陷入到物欲横流中无法自拔。尤其是在现代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因物欲较强,所以常常会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腐化,让心灵真正被尘埃遮住,导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严重失调。因此,中学生需要将心灵上的尘埃擦掉,真正超脱名利,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趋于平静,真正感悟到人生的快乐,让精神真正感受到自由。
三、超然的处世哲学
庄子的处世哲学就是一种超然的感觉,能够让非感性的自我内心感到逍遥自在,但是却难以让身体真正在感性的现实生活中感觉到逍遥。这主要是因为只能够游于尘垢俗世之中。这充分说明了在实际生活与世俗的矛盾冲突中,逍遥游的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是难以得到解决的。因此,只有让身与心完美的统一起来,才能够真正形成具有特色的处事之道。首先,如果让自己处在材与不材之间,这样似之而非也,便不能够避免受到拖累,无法免于被尘世所累;其次,力争做到外化而内不化。这样在与时俱进的情况下,对于赞誉和指责都应该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坚持顺应时化的要求,而不固执于某一种行为。这样通过顺应时展的趋势,自由遨游于世界中,坚持遨游于道德之间。这样庄子的人生哲学主要就是主宰外物而不为外物所主宰,这才是非常符合社会要求的一种处世的方法。总之,在现代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广大人们群众在面对物质的时候都显得非常渺小,而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发展又常常让人们产生一种束缚和困惑。因此,通过深入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对引导中学生的关切生命,渴望人生的自由具有重要的意义,促使中学生从感悟庄子的人生哲学中更加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强.庄子人生哲学的理论基底及现实意义[J].学理论,2017(2):12-13.
本人尝试着开了《百家争鸣》这节公开课。这是我们课题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之一,在全县范围内开设,受到了一致好评。下面就来具体谈一下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是如何引导学生走近历史并深入历史的。
一、通过对鲜活资料方式多样的呈现来使学生走近历史
1.导入
笔者是这样设计导入的:我们先来看一句沛县的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可是大多数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到了七八十岁时常说的一句话。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说法呢?因为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孟子活了八十四岁。
笔者通过对学生身边这一则没听说过或者听说过却不理解、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神秘性的民俗材料,强调了孔孟及其代表的儒家思想对现实社会和生活的深远影响,从而引入新课。
2.引入具体的教学内容
展示两句沛县俗语:“孔圣人没有走到的地方”;“沛县地就是规矩多”。这两句沛县俗语一句是批评一些不合与“礼”的事时常说的话,一句是强调沛县特别重视“礼”的常用语。通过这两句沛县俗语可以引入本课的重要内容,孔子的思想,特别是仁和礼的思想。
3.丰富课堂语言
谈到“仁”的影响时我是这样表述的:“仁”直到近现代影响仍然很大。俺小时候看电影电视里的军官常说“不成功便成仁”,就纳闷,他们本来不就是“人”吗?现在社会上甚至我们的有些同学出于各种原因而结拜的仁兄弟,我小时候也不明白为什么叫“人”兄弟。还有一次我修车,因为时间比较充裕,就让了几位时间比较紧的顾客,修车师傅感激的直说“兄弟,你真仁义!(用沛县语调)”
对孟子进行小结时我是这样讲的:但是孟子的政治观点是比较保守的,因此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后期的王朝统治者越是喜欢他。孟子的有些观点还是不合时宜甚至是倒退的,难怪当时的诸侯尊敬他却都不用他。司马迁说他“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用咱沛县话说就是“这老头也忒迂啦!”(用沛县语调)
讲授者个人的亲身经历、思想发展过程是很能吸引学生和引起学生共鸣的。而一直是普通话的课堂突然出现两句乡音,还是很能活跃课堂气氛的。
4.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思考
本课课堂练习主要是采用民俗资料来命题的,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之外还可更深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
课堂练习
(1)沛县人常用“孔圣人没有走到的地方”来批评某些地方做事情不讲规矩,不重礼节,不顾长幼,从这里可以看出的是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
A.社会伦理 B.文化教育
C.治国理念 D.法律规范
(2)景泰本《沛县志》在讲述本地民风时说“地邻邹鲁,人务稼穑,敦尚礼仪,不乐健讼,婚姻死丧闾里相助”,光绪本《沛县志》又说“今俗雅重儒术,虽寒素家必以诗书教子”,由此可见本地人
A.轻视商业,重视发展农业
B.注重礼节,重视人际交往
C.追求功名,积极参加科举
D.崇尚道德,反对法家思想
(3)沛县的人文景点老子隐居处来自于《庄子·天运》的“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的说法,对此正确的判断是
A.《庄子》是文学作品,不足采信
B.《庄子》是史学著作,可以采信
C.庄子据老子年代不远,记载比较可信
D.材料值得重视,但还需其他材料佐证
(4)小李同学在阅读《沛县中学志》时发现沛县中学教职工中有许多人名中带有“礼”、“义”、“仁”、“智”、“信”、“德”等字,如刘培仁、邱瑞义、徐怀礼、罗启智、阎昭信等,对这种现象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人们喜欢用一些美好的字眼作为名字
B.儒家道德观念已深植人们生活当中
C.为人师表者比较重视传统道德
D.封建糟粕的去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课后思考: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对自身及本地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你如何看待这些影响?
二、通过对材料和历史事件深刻辩证的分析使学生深入历史
1.传统文化的现状与教学相联系
国家对“传统”“国学”的明确倡导、支持是从一九之后开始的。面对今天传统文化地位日高,特别儒家思想更是一骑绝尘,我想还是要有一些客观冷静的思考。作为高中生,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的阶段,武断地灌输课本的观点无疑不如提供给他们多一些观点、方向,更有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历史学科素养的提高。
本课导入中在引用两句沛县俗语使学生获得了对孔孟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认同之后一转而提到当今儒家思想风头正劲,并打出了《孔子》的海报。“【多媒体展示】《孔子》海报。这是去年上映的一部大片,片名就叫《孔子》,然而同时在国内上映的还有一部美国大片。【多媒体展示】《阿凡达》海报。在与《阿凡达》的PK中,《孔子》败下阵来。对此有很多解释。但我觉得主要的原因应该在于传统文化到了今天,对人们,特别是中年人以下至青少年的影响少了、小了。《阿凡达》再美好也不是中国的,西方的思想文化和制度再好,学习时也不能照搬,还是要结合自己传统的东西。另外我们的政府力挺孔子,在全世界开了那么多孔子学院,在国内不断地搞祭孔大典等崇儒活动。可是《孔子》还是那么不给力,因此,下面我们就必须也不得不深入地回顾一下我们传统文化的源头。”这样通过娱乐业中这一件影响很大的事件将学生的视线转至对传统文化态度的再认识和引入新课内容学习的必要性上来。
2.不同观点的引入并深入剖析
关于孔子“礼”的思想,大多观点认为孔子是要恢复周礼的,政治观点是保守的。而引用的沛县俗语如“孔圣人没有走到的地方”“沛县地就是规矩多”又比较容易导致学生认同这一观点。因此,我引用了《论语》中“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和“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并又引了杨伯峻先生的一段话“孔子并不主张用周代的历法,因为孔子知道时代不同,礼要有变化的。他主张治理国家应‘行夏之时’,即采用夏代的历法,这便是对周礼的改变。因此,我们很难说孔子是要恢复周礼的,所以也就很难说他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这样讲既有史料依据也有逻辑推理,对学生更有说服力。
3.课堂生成问题的引导和利用
凡是史料的应用都会有一个甄别的问题。而乡土材料更因其不是专门的历史材料、很少经过专门史家的加工,以及其地域性、民俗化等问题,因此,在应用过程中不免有许多相应的课堂生成问题。
在介绍老子时,展示了沛县汉城公园的老子问道处的图片并引用了《庄子》中的一段原文资料“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有些学生就有些不以为然,有不相信的表情和言语。面对此情景,我做了这样的解释和引导:“庄子是老子的继承者,他写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或许可以分析一下。再说我们一般也不认为《庄子》是一部史书。但是一般认为是文学和哲学作品的《庄子》就一定没有史学价值吗?因此,就此内容,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再深入查阅分析其真实性。但是,不管这段材料的真实性如何,沛县对老子的崇敬热爱之心还是可见一斑的。”这样一来既达到了引用这段材料的直接的教学目的,又体现了对史料甄别能力的训练,还引导了学生课后的实践活动。一举三得。
新课程不断展开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以上虽然只是一节课所产生的反思,实际上却包含了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因之受影响、启发而产生的自己的理念、想法、做法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历史课堂的魅力之一应该在于包含了太多可以思考的内容。作为历史教师的职责不仅要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历史素养,更应该让学生真正地走近历史、深入历史,去体会历史学科的人文性,从而引导他们成为会思考的人,具备成为合格的公民素质。
[参 考 文 献]
[1]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2.
关键词:樵歌;儒家;道家
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人称岩壑老人,洛阳遗民、伊川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等。生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经历了北、南宋之交。朱敦儒的一生经历了隐——仕——隐——仕——隐的跌宕曲折过程,因晚年侍奉秦桧,终得“晚节不终”的罪名。历来透过人品看词品的观念影响着他惟一一部存世之作《樵歌》的流传,直到清末民国年间,该作品才逐渐被重视和研究。随着对《樵歌》越来越多,且越发深入的关注和探究,我们从中能嗅到其中散发着的浓烈的儒、道思想气息。
一、 儒家思想的接受
(一)儒家思想的内涵
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意识的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士人恪守的立身行事的人生信条。儒家推行积极入世,提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教导,其奉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成为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人生道路和希冀实现的人生价值。士人们恪守儒家的济世进取精神,企望在修身、齐家基础上,通过做官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最高人生理想。
(二)儒家思想的渗透
生于北宋官宦世家的朱敦儒,同样也受着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早年在洛阳,有着优越的家境和狂妄不羁的个性,他选择过了46年无忧无虑,穿梭行走于山川秦楼,充溢着浮艳浓丽味的都市隐逸生活。1127年的靖康之难,金人的铁蹄踢碎了平静风流的生活,也踢醒了那颗深受儒家思想浸染,却一直沉睡的救世之心。(因父亲曾做过右司谏,正直讲操守,忠君报国的精神熏染了朱敦儒,他作《古镜》云“试将天下照,万象总分明。”可见他早年就胸怀大志,期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故国沦陷,民族危难,朱敦儒和其他人一样选择了逃难飘零。从洛阳到两广,6年南奔的苦难日子,他始终惦念着昔日的家园,漂泊之旅间创作了很多追怀故土,企望振河山的词作。如: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邃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水龙吟·感事》“奇谋报国,可怜无用。”词人表面喟叹年岁已老,徒有奇谋,已也无济于事;其实正隐含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儒家那种担当和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巨大的内燃力,燃烧起他心中的热情,希望有所抱负,有所建树。但是,残酷的现实给他的却是无法伸展的压抑感和无人理解的孤独感。
又如:
“梅边雪外,风味犹相似、迤逦暖乾坤,仗君王雄风英气。吾曹老矣,端视有心人,追剑履,辞黄绮,珍重萧生意。”《暮山溪·和人韵》
在流离途中,词人亲身感受到了亡国之痛,处世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以啸傲山林为清雅转向为国建功立业为志。他表示要洗刷国耻,扭转乾坤,希望以萧何为榜样,为国家民族作出一番贡献。深沉的忧国和救国情怀,正是笃信儒家思想的印证。
二、道家思想的接受
(一)道家思想的内涵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从人的自然生命价值出发,重视生命自然而然的状态,以自适为根本,不以物累,精神从一切实用、利害的束缚中超脱出来,从而使心胸达到一种无所滞住的“虚”、“静”、“明”的境界,以此包容万物,吐纳天地。
(二)道家思想的渗透
历经了隐仕循环,晚年无奈被迫侍奉秦桧20几天后,他最终选择归隐嘉禾。此时,古稀之年的朱敦儒历经了生命中太多的沉浮起落,早已没有了洛阳之隐那种胭脂粉末的世俗,也没有了第一次致仕归隐嘉禾的愤懑和埋怨。身居樵舍渔舟的他,仿佛已经看透了人世间的一切纷纷扰扰,看破了红尘世事。晚年的词作中,更多的是闲适、清净,恬淡,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渗透着道家的那种释然、消极、洒脱和淡泊。
三、儒、道思想的统一与矛盾
从朱敦儒的名和字,我们就能隐约感受到朱敦儒骨子里流淌着的儒道两家思想的血液,看到一个集儒,道于一体的多元复合的人物形象。希真:冀图做一个跳出红尘,独得全真的神仙。敦儒:敦厚坚实的儒家济世思想。儒与道,在朱敦儒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但也存在着矛盾,既有着儒家积极入世的崇高人格理想,又渗透着道家消极出世的自由理想,这也是在中国文人的价值观中普遍存在着的一个悖论:一方面恪守着儒家济世的思想,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又信奉着道家的斋心养性,洁身自好,视仕途为浊流,以隐居为高尚。
儒家思想,敦促着人们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但当理想志向不得实现,面对不可逆转的现实时,道家超脱遁世的思想又主导着人心,希望逃避现实,去到一个桃花源式的虚无空境。透过一部《樵歌》,可以看到朱敦儒儒道思想交织的人生轨迹,更能看到中国古代千万士人仕隐历程的写照和缩影。
参考文献:
关于方东美思想的不合时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一是方东美学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或者说理论动因;二是方东美与其他新儒家观点的迥异之处。
先来看方东美先生所处的时代。自以来,为图富民强国,在中国的政治统治者与知识界,经历了一个曲折与漫长的认识过程,首先是由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通过变革器物达到抵御西方列强侵略的目的,然而的失败这样的梦想无情地破灭了;而后又提出了通过变革政治制度来强国,但是的失败使这样的想法也未能如愿;人们开始渐渐意识到,真正的威胁也许是来自文化方面的。救亡图存是整个民族的共识,而如何才能克服危机?人们把注意力最终导向了文化。
之后,中国社会的危机,其实质是什么?如何才能克服这种危机,在列强的侵略面前,救亡图存,并进而达到富民强国的目的?对此在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着深刻的分歧,在启蒙与救亡之间进行着艰难的抉择。究其实质,其实就是,一方面如何来看待西方的器物、制度与文化,它们能否引领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另一方面则是如何来对待中国经过长达几千年的发展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与精神,难道它就是中国社会落后的真正的渊薮?是实现现代化无法逾越的阻碍,因而非得要彻底去除不可?简单地说,如何看待西方文化?如何看待中国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可以看做是西方在历经工业化,或者说是在完成了现代化后所获得的强大优势对中华民族造成的现实冲击;而后者则是植于本民族文化母体的中华民族何以去做的问题。如果承认现代化的进程,或者说不否认现代性的话,本民族文化要克服危机就是要从自身做起,要么“返本”“开新”,要么完全抛弃,另请高明。而如果选择否认现代性,沉溺于自我的逻辑和幻象,本民族的文化已足,固步自封即可。显然当时的人们选择了承认,选择了完全文化的传统与精神,其结果就是要“打倒孔家店”,彻底拔除维系中国政治、文化几千年命脉的儒家思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和传统。
在这样的宏观历史的背景之下,在文化选择的冲突之中,选择“返本”“开新”的则以新儒家为代表,他们有着很深的文化危机意识,在不拒斥现代性、现代化进程的前提下,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致力于本民族文化的护持。着力解决传统与现代的问题,创造性地重建传统。
方东美先生就生活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他生于1899年2月,卒于1977年7月,从其成长历程、治书著述以及学术生涯的时段来看,可谓恰逢其时,自然他的思想脱不了这个时段的痕迹。实际上他的思想,就是来回答时代所提出的挑战,因而不难发现在其著述中,人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他所建构的思想文化体系对于中国文化传统与精神的阐述,从中可以看到在他的论述中,中国文化不仅不是现代化发展的阻碍力量,而且它既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同样也能推动现代化的进程,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返本”,同时也能“开新”,并以此参与到世界文化潮流之中。站在今天的立场上来看,方东美先生的思想确实是具有深刻的洞见的,他的论著实际上回答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依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他的思想脉搏的跳动。
作为新儒家的方东美与其他当代新儒家尽管所处的时代相同,理论背景以及价值关怀趋同,但是相异之处则更多。首先方东美反对“道统论”,倡立“学统”,对儒家之外的诸家学说取并包兼容的态度;其次,对于宋明新儒家,方东美认为包含三个形而上学思潮,其一是“唯实主义的新儒学”,包括北宋五子以及朱熹;其二是“唯心主义的新儒学”,有象山、阳明等;另外一派是“自然主义的新儒学”,王廷相、王夫之等归入此类。最后,在复兴儒学、重建传统的方向选择上,方东美认为应该直接接上原道原始儒家来发展、光大儒学。
而如此前卫则是从原始典籍的角度出发,此是方东美一生秉持的学问态度和方法,亦是他贴近今日复归原典、重读经典,回到古代罗马、希腊学术思潮的先瞻之处,而《原始儒家道家哲学》一书则是这种方法和理论的总结。本书导论是方东美对“中国哲学精神”作的简要概括,其余章节共四个部分:一是原始儒家思想———《尚书》部分。二是儒家思想———《易经》部分。三是原始道家思想———《老子》部分。四是原始道家思想———《庄子》部分。
在方东美看来,中国哲学应自儒家说起,因为就哲学的起源来看,虽然从比较学的观点看去,中国与希腊、印度均有一套系统的神话传说,但是中国的是战国以后后人整理的,“决不能倒过来以后出的材料说明更古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神话不能成为说明中国哲学的材料。中国哲学需从儒家谈起,而儒家哲学思想当以原始儒家为主,谈论原始儒家,自然必以孔孟为主,但谈孔子,不能只讲《论语》,在方东美看来,儒家的思想源远流长,一方面注重传统,一方面又注重创造,而《尚书·洪范》和《易经》就分别体现了儒家的这两个传统。
《尚书·洪范》作为儒家思想传统之“承受一套洪荒上古时期之久远传统”的一面,方东美认为值得注意的为两点:一是“五行”观念。一是“皇极”观念。而《易经》作为儒家思想创造的一面,方东美认为“复又开拓出一广大悉备之哲学新天地”。他说:“儒家形上学具有两大特色:第一,肯定天道之创造力,充塞宇宙,流衍变化,万物由之而出。(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第二,强调人性之内在价值,翕含辟弘,妙与宇宙秩序,合德无间。(易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不违,后天而奉天时’。)此两大特色构成了全部儒家思想体系之骨干。”
方东美认为殷周之革命,影响到春秋战国时代,结果产生了两大思想体系:一方面,儒家设法制定一切范畴来把握“时间生灭变化的世界”,以时间之创化过程来描绘人类生活的世界;另一方面道家老子则不满意春秋时代的演变——顺着时间之流而愈变愈坏,而要透过时间之幻想,将世界向高处、向过去推,推到人类无法根据时间生灭变化的事实以推测其秘密,而进入一永恒的世界。儒家即是前述的原始儒家哲学,而后者即为原始道家哲学。在方东美看来,道家的真精神是要成就一种境界上的“太空人”,道家所寄托之世界乃是一大神奇梦幻之世界。“构成其世界之空间正是美妙音乐及浪漫抒情诗歌之‘画幅空间’兼‘诗意空间’——一种充满诗情画意之空灵意境。”“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正是这种精神的完美表达。
以上,撇开价值追求和立论的初衷,方东美对中国文化乃至哲学的理解,尤其原始儒家、道家哲学的理解别开生面,其视野相当开阔,下面笔者兹就方东美先生的思想作几点简要评述。
首先,方东美先生是在将整个中国文化化约为哲学的论域中进行的论述。他说“通中国哲学之道,盖亦多方矣,然余于是书则独采形而上途径,旨在直探主脑及其真精神所在”。他以形上学三种形态——“超绝形态”“超越形态”“内在形态”来判定中国形上学为一种“既超越又内在”“即内在即超越”的独特形态,这种形态才是他心目中的正态。将整个中国思想,或言哲学诉诸本体论的探讨,本无可厚非,但是抱定形上学,以本体论的视角审视传统思想的脉络,而将“凡非中国思想一脉相传之诸形上学理论”置于讨论之外,显然不能完整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精髓之所在。
爱的哲学根据
从哲学角度讲,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任何一种爱都在这个民族的观念和思维方式里都有着纵深性的原因。在中国,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同质关系,是中国哲学世间之爱的根据,当然也是中国美学世间之爱的根据。这个同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中国道家哲学讲的“万物皆有道性”。虽然老子、庄子都讲道,但是两者讲的道是有差异的。老子的道论是讲道体,即道在本质上是什么;庄子的道论更多讲的是道性,即道在万物中的呈现。在庄子看来,道不是一个形而上的实体,而是浸于万物之中的道性。他讲万物皆有道性,意味着道并不仅仅为人间的一些高贵者拥有,一般贫民也可以分享道。当然进一步来讲,不但人分享道,自然界中任何一个微弱的生命都可以实现对道的分享。在《庄子・知北游》中曾讲,道无所不在,它存在于蝼蚁卑微的生命中,存在于杂草中,存在于瓦罐中,乃至存在于更污秽的事物中。这就是道不远人,道不远物。按照后人的讲法就是目击道存,触目皆真;眼之所见,就是真实。进而言之,万物皆有道性,意味着万物通过对道的分享而表现出同质性,因为本质一致而相互平等,因为道的整体贯通而成为一个无差别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关系就是爱得以实现的哲学基础。按照这种观点,不但人与人相爱是正常的,人与自然相爱也是正常的,我们没必要歧视自然。甚至反而言之,在人与自然之间,人只不过是其中微末的生命组成,自然是人的来处,也是人的归处,所以爱自然的重要性要大于爱人自身。
第二个方面是自然的可知性。在人与自然之间,中国道家强调万物皆有道性,人和自然同质,这为他们建立顺畅的相互理解关系提供了可能性。关于这一点,《庄子・秋水》讲:有一天,庄子与他的好朋友惠施游于濠梁之上,庄子看到桥下一条细细的小鱼在水中自由游动,非常感动,于是感慨道:“水中的游鱼是多么快乐啊!”惠子反驳道:“您又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呢?”这里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即人到底是否能够感知到鱼的快乐,或者人与自然之间是否能够实现真正的情感沟通。在这个问题上,庄子是一个自然可知论者,惠施是一个自然不可知论者。显然,中国道家如果没有体认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同质关系,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不可通约的本质差异,那么人和鱼之间就是不可理解、不可以相互沟通的。但是庄子认为人和万物共同秉承道性,具有本质的无差别性,这就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个顺畅的相互理解的通道。由于这个通道的存在,人不但可以爱自然,而且这种爱被建立在了双方同质、同情、同喜、同悲的基础之上。
爱的类别
中国哲学以爱作为面对自然、人生的普遍态度,但不同哲学流派对爱的认识存在重大差异。具体可分为自爱、兼爱、差等之爱、泛爱自然四类。
自爱。这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爱,来自于中国战国时期的道家左派,或者称为道家激进派。其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的杨朱,以哲学主张上的极端利己主义著称。《孟子・尽心上》曾讲:“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也就是说,如果拔掉自己的一根汗毛可以对天下有利,他是坚决不干的。在战国时期,杨朱对爱的纯粹自私的理解在当时影响极大。在《孟子・滕文公下》篇,孟子曾经对他所处时代的思想状况做过如下描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从中不难看出,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只讲自爱的哲学,曾是中国历史中的显学。
兼爱。在中国战国时期,影响第二大的流派是墨家。杨朱和墨家的观点完全相反,前者极端的利己,后者极端的利他。墨子认为,人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兄弟,更要将天下人都当作父母兄弟。为了实现这种无差别的爱,他日复一日为天下人奔走,“腓无_,胫无毛,栉疾风,置万国”;自己则“食藜藿之羹”“以裘褐为衣,以屐F为服”,俭朴到了极点。为了推行自己的哲学和政治主张,他的追随者们成立了军事集团,但这个集团只帮助受难的弱国进行军事防御,从来不搞侵略,是中国后世行侠仗义者的典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墨家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有献身精神的一个学术流派。
差等之爱。在中国哲学史上,儒家思想以讲求中庸著称,试图在人所应当承担的社会道义和私人情感之间建立平衡。在爱的问题上,它舍弃了杨朱的极端利己主义和墨子的极端利他主义,而是在两者之间寻求妥协,从而走出爱的第三条道路。儒家所讲的爱,是从血缘、亲族关系出发不断向外放大、拓展的爱。按照这一学派设定的爱的序列,最合乎人的自然本性的爱是对父母的爱。所以“百善孝为先”。但是只爱父母是不够的,要把爱扩张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即从“孝”走向“悌”。以此为背景,要将爱进一步要扩张到邻里。孔子讲“里仁为美”,所谓“里仁”就是邻里之间互亲互爱。从父母、兄弟扩张到邻里之爱,再进一步扩张到“社群之爱”,就是孟子所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认为,爱扩及到社群还不够,要进一步放大为国家天下之爱,即“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在孟子之后,儒家进一步认为,爱扩展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仍然不够,应该从人扩及到自然。如汉儒董仲舒讲:“仁者爱人,至于草木鸟兽无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在这里,董仲舒显然将人类之爱的问题进一步扩及到了自然之爱。爱最终冲出了人的限制,成为一种面向一切存在物的普遍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儒学长期占据着官方哲学的地位。这种哲学对爱的普遍性的强调,为中华民族形成一个稳固的共同体做出了贡献。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儒家的爱从血缘出发不断放大,爱被放大的过程,也是爱的浓度不断被稀释的过程。也就是说爱父母的浓度要远远大于爱自然界草木鸟兽的浓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儒家的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是沿着差等序列不断放大、也不断被稀释的爱。这种差等的存在,意味着儒家的爱有亲疏远近之别。它以爱的不断放大获得了普遍性,但这仍然是一种有局限的普遍性。
泛爱自然。和儒家不同,中国道家中的自由派主张泛爱自然,其代表人物是庄子。为了达到对自然的普遍性的爱,庄子首先消解了人的自爱、人与人互爱,甚至消解了人的神圣价值。据《庄子・列御寇》所记:庄子将要去世,他的弟子们想要给他举办一个盛大的葬礼。庄子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椁,日月就是我陪葬的璧玉,星辰就是我陪葬的珠宝,世间万物都我的送葬者。还有比这更豪华盛大的葬礼吗?弟子质疑道:您虽然说的那么神圣,其实不就是把自己随意扔到野地里去吗?庄子回答,把我扔到野地里被天上的鸟吃掉,和把我埋在地下最终让地下的蝼蚁吃掉,两者并没有区别。现在,你们非要把我以厚葬的方式埋在地下让蝼蚁吃,而不让天上的飞鸟吃,为什么要那么偏心呢?庄子的回答是理性主义的,但其中也表现了一种更博大的爱的深情。在他看来,他的死亡既是个体生命的终结,也是对众生进行无差别给予的一个契机。在这种给予中,不要厚此薄彼。这个使庄子的自然之爱显现出一种无法企及的崇高性和神圣性。
爱的超越
中国哲学讲到泛爱自然,在对爱的认识上具备了必要的哲学高度。但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人的爱都是有局限性的,或者说爱虽然在构建一个美好的社会、包括构建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具有崇高的价值,爱在世俗层面是一个团结的力量,但是爱不是哲学的最高目标。这就牵扯到庄子哲学对爱的超越。
庄子哲学对爱的超越,是以他对于爱的局限性的反省为前提的。在他看来,爱虽然是人间最为宝贵的情感,但它却是以人的匮乏或者非自足为前提。也就是说,爱的价值的彰显,在于他人或他物需要爱,爱建立在被爱对象出现匮乏的基础之上。在这种背景下,一个重要的推论是:我们宁愿不要爱,也不愿意自己出现物质或精神的匮乏。对此,庄子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来解释这种爱与匮乏的关系,他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橐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泉水枯竭了,两条小鱼在干涸的河床上,嘴对嘴相互吹湿气、吐泡泡,来湿润对方的嘴唇。世界中最伟大的爱情也不过如此!但是庄子认为,两只小鱼与其陷入这种充满悲情的爱,倒不如在江海之中彼此忘记、各自逍遥更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形形让人感动的爱的故事,比如贫贱夫妻对爱的坚守,或者受到各种磨难仍然相依相恋,其实也就是这种小鱼之间“相橐允”的场景。它充满温情,但是又充满哀伤。在庄子看来,人与人之间与其需要这种让人为之眼圈发红、泪光点点的爱,还不如让人摆脱匮乏,获得一种有尊严的自由生活。同样的道理,就像现在每年都要举办的各种捐助活动,我们认为这是表达爱心的机会,同时也证明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是非常有奉献精神的。但大家应该反省的是,与其让这个社会给了我们许多表达爱心的机会,还不如这个国家好好搞好它的福利制度,让所有的儿童、穷困人口都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如果所有儿童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我们宁愿放弃这个献爱心的机会。这意味着社会更完美、更进步。这就是所谓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在一个更高的层面超越爱。
除了爱的局限性,庄子也认为爱具有专制性。人往往会以爱的名义,导致对他人或他物自由的剥夺。在《庄子・至乐》篇中,庄子曾讲到一个鲁国国君爱鸟的故事。这个国君得到了一只从东方飞来的海鸟。为了表达对这只鸟的爱,他将鸟供奉在了自家的祖庙里,天天给他演奏伟大的《九韶》之乐,天天让它喝酒吃肉,结果没过三天时间,这只鸟就在他高规格的“爱”中丢了性命。据此庄子认为,这种爱是建立在对自然生命的本性缺乏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是将个人的喜好以专断的方式强加在外物之上。事实上,鸟从来不需要人类的爱,它需要的只是人给它飞翔的自由。就此而言,在爱和自由之间,爱的放弃等于给对象实现自由的空间。我们生活中很多行为,都是以爱的名义,为一些非常专断的行为找合理性、找借口。比如说我们爱孩子,就以爱的名义给他报各种各样的课外班;爱一只宠物,就是以爱的名义对它进行种种的行为训练。结果,儿童可爱的天性、宠物的自然本性,就是在这种压抑和强制之中越来越少。这就是所谓的爱的专制性。
由此大家可以看到,对中国的道家来讲,爱不是哲学的最高目标。超越爱是爱的最高实现,自由境界是爱的最高境界。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最终从爱讲到自由,并不是对爱的价值的否定,只不过是在爱完成之后,形成对爱的超越。也就是说,我们不要把它理解为非此即彼,而是要理解成一个连续体的关系,理解成一个连续上升的过程,爱虽重要但它不是终极性的,在爱之上还有一个自由命题。爱到极处就是用“自然”“自由”等更高的价值实现对它的超越。道家哲学之所以在理论层面,代表着中国哲学最博大的一种境界,原因也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哲学的无限敞开的境界,也是一种审美境界。
爱与未来
中华民族没有统一的宗教,是以爱为基础实现文化认同,可以说这个民族在根本意义上就是一个情感共同体,也是审美共同体。根据儒家的血缘论述,中华民族长期将自己想象成有共同血缘的族群,即炎黄子孙。这种论述影响了中国人的自然之爱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表达。除了情感共同体外,日常生活也在爱中审美化。我们中国人理解的自然是合乎人性、合乎人情的自然,我们给予自然一种同情的理解,这样自然往往也和人的需要相互应合。
这样一种中国美学观和艺术观,提醒我们要对世界保持一种一往深情的态度。也就是说,只有一往深情才能够铸就我们的艺术人生,或者说才能够使我们的人生艺术化、审美化。艺术人生是什么?我认为应该包括三点:第一是“与己为乐”,即要让自己快乐。不要整天陷入一种抑郁的状态,不要因为一些生活中的不顺利的事情,或者坎坷败坏自己的心情,要坚决地让自己快乐。第二是“与人为善”,要善待他人。第三是“与物为春”,对自然要像春天般的温暖。我们可以持一种非常美好的态度,持一种欣赏的态度,持一种尊重的态度,不去伤害自然的生命,要善待自然。
那么,快乐的人生是如何形成的?中国古代给我们提供的逻辑,就是儒与道的互补或两者的结合。按照林语堂的讲法,儒家的人格理想是君子,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做“社会的绅士”。道家铸就的是热爱自然的人,我们可以把他称为“自然的绅士”。两者的结合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过于偏重其中的一种,人生就是不完满的。人生存于滚滚红尘之中,只有与大家合作才能够做事情,才能够给这个世界有贡献,但是同时也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心灵松弛。既要廊庙,又要山林;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居尘而出尘,人间现天堂”。在居尘与出尘之间进退自如,在廊庙与山岭之间进退自如,让我们的心灵保持弹性,保持一种游移的状态,防止过于偏执。也就是说,要以出世的心态入世,以审美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