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颈椎病的医疗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颈椎病;脑病生理治疗机;疗效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多数患者以眩晕为首发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自2005年12月~2007年4月,对在我院就诊的260例俄罗斯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运用脑病生理治疗机治疗,并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60例患者,其中男性120例,女性140例。眩晕者260例,头痛者136例,有猝倒史者62例,视力障碍者23例,有颜面感觉障碍者35例。影像学均摄颈椎正、侧、开口位,其中环枢关节紊乱者245例,3~5颈椎钩突关节增生者210例。
1.2诊断标准260例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标准[1]。
1.3入选标准① 能坚持治疗一个疗程者。②无颅内病变患者。③ 3月内没有口服治疗颈椎病药物者。④能配合医生的治疗者。
1.4排除标准① 全身及颅内出血性疾病的急性期,装金属颅骨支架,颅内感染,颅内肿瘤术前患者。②重症心脏病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③诊断血管脱髓壳病患者。
2方法
260例患者,据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卡方检验,P
2.1治疗组①颈部常规手法治疗,颈椎旋转复位[2]:先在颈、肩及双上肢部行常规手法松解,参照颈椎常规正位、侧位、开口位X光片,对偏歪的颈椎体运用赖在文教授的定点旋转复位法行定点旋转复位术。②颈部电脑中频治疗:采用北京大长福医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T99-13型电脑中频治疗仪,条状电极置于颈椎两侧,电脑自动11号方,治疗15 min,1次/d,治疗10次为一疗程。③脑病生理治疗机:采用北京清华德人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德SK-A型脑病生理治疗机治疗。治疗方法:帽状电极置于头部。剂量:弱。治疗时间:20 min/次,1次/d,10次为一疗程。
2.2对照组①颈部常规手法治疗,颈椎旋转复位术治疗[2]。②颈部电脑中频治疗。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以上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以10次为一疗程,所有患者均治疗一个疗程。
3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除,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好转:症状体征减轻,日常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
所有患者在疗程结束后,行一次疗效评定,并对治疗结果行统计学卡方检验,其结果(表1)。
4讨论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由于颈周肌肉损伤或颈部感染,颈周骨性或软组织退行性变,而致颈椎失稳及颈椎结构改变,这些改变多合并后关节关系紊乱。有学者将颈椎病分为上颈段颈椎病及下颈段颈椎病。而眩晕是上颈段颈椎病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在临床诊治中,也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多有上段颈椎椎体紊乱,通过纠正紊乱颈椎椎体之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本观察对象245例上颈段颈椎紊乱患者,其中治疗组122例,对照组123例,均行颈椎坐位旋转复位法治疗,26例一次复位成功,其他219例患者均在两次以上,说明颈椎旋转复位法须多次反复整复,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常用有效方法。
SK-A型脑病生理治疗机,是采用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一种治疗仪器,可以舒张脑血管,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病灶区血液循环。同时可以改善脑细胞的代谢环境,增强代谢酶活性,使受损脑细胞代谢加快,增加受损脑细胞的可复性,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我们将此仪器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椎动脉型颈椎病因椎动脉血流改变致脑供血不足,引起脑功能的改变,需要一定的康复时间,而脑病生理治疗机能促进脑功能的康复,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值得临床借鉴参考。本病例中,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46%及87.69%,其疗效相当,而治愈率却有一定的差别,也说明脑病生理治疗机其缩短疗程的治疗作用。
电脑中频有明显的镇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锻炼骨骼肌等作用,对颈周软组织的疼痛及痉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有利于复位后颈周肌肉的恢复,恢复颈周软组织的平衡,加强颈椎的稳定性,减少颈椎病复发的机会,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家顺,贾连顺,主编.颈椎退行性疾病.当代颈椎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48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04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以保守为主。本文主要阐述物理疗法、颈椎牵引、手法按摩、小针刀、针灸等非药物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体会以及掌握颈椎病各型的特点、康复评定的目的。现就康复科以非药物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体会报告如下。
明确诊断,掌握各型的病理特点,防止误诊误治
颈椎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颈椎退行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减弱,向外膨出,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使颈椎椎管狭窄或椎间孔变小、变形,直接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颈部长期受风寒、劳累、反复落枕、坐姿不良、外伤或老化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各型颈椎病各有其特点,如神经根型颈椎病以上肢疼痛、麻木为主症;椎动脉型颈椎病以眩晕为主症;交感型颈椎病则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有头部、眼部、心脏、周围血管等症状;脊髓型颈椎病则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症。
诊断原则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①具有比较典型的症状和体征;②颈椎病的X线片及其他检查证明椎间分级退变,并压迫神经血管;③影像学检查存在神经、血管压迫与刺激,同临床表现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辅助检查资料必须完备,据病情不同做颈椎X线拍片,颈椎CT、磁共振、颈颅多普勒、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等。医生必须明确颈椎病的发病机理,熟悉颈椎的解剖及体检检查,除外颈部发育不良、结核、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引起的颈部症状,确保医疗安全,只有正确的诊断方可施行正确、安全的治疗。
进行康复评定,明确治疗目的
颈椎病的康复评定目的是明确颈椎病损害的性质、范围、程度及变化趋势,籍以制定合理康复方案,选择康复疗法、评定康复效果及功能预后。
颈椎病的评定可分为基本项目评定和专项评定。一般状况评定包括颈椎的活动范围、肌力、感觉和反射、疼痛与压痛点,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测定,影像学和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等。专项评定有颈椎稳定性评定、颈椎间盘突出功能评定等。目前,以日本骨科学会对脊髓型颈椎病的17分评定法应用较为普遍。
康复的目的:减轻颈神经根、硬膜囊、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的受压和刺激,解除神经根的粘连和水肿,缓解颈、肩、臂肌痉挛,增强颈部肌肉力量,保持颈椎稳定。
选择恰当合理的治疗方案,因人、因病、因时治宜
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方法繁多,临证应据患者不同情况、医院条件、设备及医生技术专长,灵活选择。
基本治疗是卧床休息,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卧床休息可减少颈椎负载,有利于椎间盘关节的创伤、炎症消退,减轻或消除症状。颈托、颈围可选用,同时避免受凉、受累、不良姿势等各种诱发因素。
物理疗法适合大部分患者,运动疗法需慎重。物理疗法具有镇痛、消除炎症组织吸收、减轻粘连、改善局部组织与脑、脊髓的血液循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延缓肌肉萎缩并促进肌肉恢复等功能,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石蜡疗法、红外线、磁疗、直流电离子导入、超短波、微波、中频等。运动疗法活动量应由小到大,频率由慢到快,避免过劳,对椎动脉型、脊髓型患者“转头”等动作幅度宜小或慎用,以防摔倒等意外的发生。
颈椎牵引是常法,要领需掌握,脊髓型慎用。颈椎牵引适合于肌型、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及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并非所有颈椎病都适用,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应当慎用,以免加重脊髓损伤程度,牵引时必须掌握好牵引的角度,牵引的时间和牵引重量三个要素。
按摩疗法简便廉,手法熟练忌粗暴。手法按摩可疏通经络,减轻疼痛麻木、缓解肌紧张与痉挛、加大椎间隙与椎间孔、整复滑膜嵌顿及小关节半脱位、改善关节活动度等,临床有传统按摩及关节松动术等方法,要求治疗前对患者病情应有全面的了解,手法要得当,切忌粗暴,对骨质疏松患者及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慎用或忌用,诊断不明确禁用板法及关节松动术。
小针刀疗法是特色,选点是关键,安全是前提。采用小针刀闭合性局部松解疏通枕后肌群、枕下三角肌群及背肌肌群,对局部的粘连、瘢痕等病灶进行松解剥离,从而消除无菌性炎症,达到消炎镇痛,恢复颈项部软组织生物力学状态。该疗法对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佳。选择正确的治疗点是确保疗效的关键,治疗点大多分布在颈背肌的起止点上,临床可根据病情,辅助检查结果选5~10点治疗,对年老体弱及其他脏器病变较严重者当慎用。术后作手法进一步巩固疗效。一般作2~6次即可治愈,可作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首选用治疗方法。
针灸辨证施治,重视针刺补泻手法。“颈椎病”可属中医之“眩晕”、“头痛”、“肢麻”、“痹证”等范畴,有因心脾亏损、气血不足,不能上充髓海而发;有因肾阴不足,肝失润养,肝阳上扰清窍所致;有因素属湿盛之体,过食厚味,聚湿成痰,上蒙清窍为病;或因颈部过度劳损,复感外邪日久导致经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临床可分为气血不足、经脉闭阻、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肾精不足等症型。一般针灸处方为:①神经根型多选:风池、风府、肩井、曲池、外关、合谷、后溪、阿是穴;②脊髓型多选:大椎、肩中俞、颈夹脊、肩井、绝骨、阳陵泉等穴;③椎动脉型多选;风池、天柱、百会、太阳、完骨、头维等穴;④交感神经型多选:百会、四神聪、太阳、劳宫、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等穴,辨证:头晕可加听宫、晕听区、平衡区、百会施灸;头痛选加太阳、率谷、印堂等穴;肢麻选加扶突、极泉、内关等;恶心、呕吐选加内关、丰隆等;肝肾不足加太溪、太冲;痰浊中阻者加中脘、足三里、丰隆。临症需据病情不同,灵活选择处方,补泻得当,方可取得较疗效。
以上各法可单独应用也可联合应用。
关键词:津波 刃针 颈型颈椎病 有效治疗
颈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是指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此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人即属于此种改变。从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最为有利的时机。如何制定一种治疗方法可在短期内缓解病人痛苦且治疗时痛苦小、费用低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迫切需要。我科使用津波配合刃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400例患者均为本院针灸科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治疗组(津波及刃针治疗组)100例,男34例,女66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6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5年。对照1组(单纯津波治疗组)102例,男46例,女56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21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5.5年。对照2组(刃针治疗组)98例,男42例,女56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17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7年。对照3组(针灸治疗组)100例,男49例,女51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23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6.5年。
1.2诊断标准 ①颈部、肩部及枕部疼痛,头颈部活动因疼痛而受限制;②颈肌紧张,有压痛点,棘突可有偏歪,头颈活动受限;③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或无异常。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①津波治疗:方法是: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将津波治疗仪输出头吸贴于需治疗部位(将痛点置于两个输出头中间),打开旋钮,调节强度至患者能耐受之最大强度,每次自动定时20min,治疗结束时仪器自动停止输出。1次/天,10天一个疗程;②刃针疗法:对压痛点进行刃针松解。常见治疗部位有:枕骨隆突,枕上项线,枕下项线,颞骨乳突下缘,颈椎棘突,颈椎横突前、后结节,关节突部位,肩胛骨脊柱缘等。方法:找到压痛点后用龙胆紫标记,常规消毒皮肤。术者戴无菌手套,使用Ⅰ型刃针,刺入方向与肌纤维走形一致,针刺的深度以达到病灶的层次即可。每次选用4―6个点,3天治疗1次,3次一个疗程。
2.2 对照1组(单纯津波治疗组):治疗方法同治疗组中津波治疗。
2.3 对照2组(刃针治疗组):治疗方法同治疗组中刃针治疗。
2.4 对照3组(针灸治疗组):方法:患者取俯卧劲中立位。基础取穴:风池、天柱、颈夹脊、列缺,偏头痛或头晕加率骨、太阳,肩痛加肩井,肩胛间痛加肩外俞、曲垣。针用泄法,局部行TDP等照射,留针30min, 1次/天,10天一个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症状和体征均消失,功能受限解除,恢复正常工作。有效:症状和体征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缓解。无效:症状和体征前后无明显改善。
3.2 疗效:四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见下表。4 体会
关于颈型颈椎病的病理改变基础,目前普遍认为,颈椎由于不断承受各种负荷、劳损或者意外损伤,从而导致椎间张力下降,导致椎间松动不稳。椎关节的失稳一方面直接引起颈部各肌群之间的失平衡,从而引起肌肉的防御性痉挛,而另一方面椎关节的失稳会引起椎间出血水肿,直接刺激分布于椎间周围的窦椎神经末梢,使颈部出现酸、痛、胀等临床症状。⑴
津波疗法是现代脉冲疗法与传统针刺疗法、推拿疗法相结合的产物,在进行治疗时,能充分利用推、拿、敲、震颤刺激穴位等,起到舒筋活络、活血化瘀、镇痛解痉之功效。刃针疗法,起源于古九针,以中医学理论为主并以现代医学中的解剖学、生物力学、脊椎病因治疗学、软件组织外科学、信息医疗学、周围神经受卡压以及肌肉所固有的外周机制理论等共同作为理论基础配合刃针疗法的作用机理来调节患处的生理环境,恢复纤维的正常的力平衡状态和改善局部微循环,解除对周围组织的化学刺激和物理压迫,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消除症状的目的。⑵
津波配合刃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较单一方法及传统针灸疗法更为有效,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⑴ 苑洁.非手术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文献杂志,2007,1:61-62.
[关键词] 电针;推拿;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 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b)-099-02
颈椎病又称颈臂综合征,是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异而导致颈部神经根、颈部脊髓、颈动脉、交感神经直接或间接受压迫所引起的综合征。该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治疗本病方法很多,诸如针灸、推拿、牵引、理疗、中西药、手术等。但单一的治疗方法,对某些类型的颈椎病效果不太理想。笔者根据颈椎病的分型特点,辨证施治,试用电针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总结的1996年10月~2007年5月300例颈椎病患者中,男166例,女134例;年龄32~67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15年;神经根型168例,椎动脉型94例,交感神经型30例,脊髓型8例。
1.2 方法
1.2.1 取穴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经旨,采用循经与局部选穴相结合的方法[1]。
主穴:颈椎夹脊、风池、阿是穴。
配穴:①神经根型,根据疼痛麻木扩散的部位所属何经,循经取穴。如配肩井、肩、曲池、外关、合谷、后溪;②椎动脉型,配百会、四神聪、头维、太阳、列缺、三阴交、太溪、太冲;③交感神经型,配百会、四神聪、太阳、内关、太冲、心俞、肝俞;④脊髓型,配太阳,出现上肢或下肢症状时可根据其麻木的范围循经取穴,如选手阳明经穴、足阳明经穴等。
1.2.2 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选30号1~2寸一次性消毒针灸针,快速刺入穴位。头部及颈椎夹脊穴位一般选1寸针具斜刺0.5~0.8寸;风池穴选1.5寸针向鼻尖方向斜刺1.0~1.2寸;肩背部穴选1寸针直刺0.5~0.8寸(不宜深刺免伤内脏);四肢穴选1~2寸针直刺0.5~1.5寸。进针后,以求“气至病所”为最佳,然后接通G6805电脉冲治疗仪,给连续波,频率可调至100~120 Hz,疼痛重者频率可调至180 Hz,高频镇痛效果好[2]。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又感到舒适为宜。留针30 min。若属颈椎间隙变狭窄者,出针后再行电动颈椎牵引。
令患者坐位,与颈部施以轻柔的滚法、揉法、拍法及捏法。具体实施步骤:治督脉,按摩背、项、头部之督脉;调阳经,按摩项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脉;按揉颈、项肩胛诸肌;伴四肢麻木者按揉手足三阳经循行之部位,于痛点最明显处用一指禅按压约1 min;有棘突偏歪者须做旋转复位,但对于交感神经及脊髓型应慎用。手法结束前,提捏双侧肩井穴,并于麻木之肢体作抖法,最后于颈椎两侧做擦法,以局部发热为度。
上述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查体功能完全恢复正常,阳性体征全部转阴。显效:治疗后自觉症状缓解,查体功能基本恢复,阳性体征基本消失,但劳累后仍觉颈肩部不适,休息后可恢复。有效:治疗后自觉症状减轻,功能及阳性体征略有恢复,但劳累后症状又加重,须重复治疗。
2 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
从上表统计,300例颈椎病患者,经过电针加推拿治疗,一般20~30次,最短7次,最长45次,痊愈204例,占68.0%;显效59例,占19.7%;有效37例,占12.3%;总有效率为100.0%。
3 讨论
针灸对本病的治疗原则是祛风通络,活血通经,调和气血;通电可显著地增强针感效应,能获得明显的扩散传导针感,气至迅速,使局部血流加速,电到痛止;推拿对本病的治疗原则是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理筋整复;牵引可增大椎间隙,使神经根受挤压状况得以缓解。以上各法结合是互取之长,互补其短,因此治疗效果显著。
电针加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补泻适宜,通经活络,调理经气,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祛风散寒,能缓解肌肉僵硬和经筋痉挛,消除疼痛,恢复并保护颈椎关节功能萎肌复原,防止延缓颈椎病的发展。因此本治疗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探索性地治疗8例脊髓型颈椎病,最短20次,最长45次,痊愈4例,占50%,显效2例,占25%,有效2例,占25%。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由于准确地运用电针刺和正确地推拿手法,首先治疗颈项软组织变异,再施以调整颈椎的牵提和推拿方法,使生理曲线恢复,椎移复位,从而缓解椎管狭窄,减轻或解除脊髓受压。同时针刺四肢等要穴,对恢复四肢功能甚为有益。临床实践表明,笔者经治的8例患者,除正确持续的有利治疗因素外,还与病变处于早期可逆性阶段有关。若发展至晚期不可逆性的阶段,此治疗方法也可能是无效的。故得病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当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部分人长时间打麻将、上网、玩游戏,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几乎整天坐在电脑前工作。使颈椎病发病率大大增加,且发病年龄趋于提前,治疗后又易复发,到目前为止,西医学还没有探讨出一种比较安全、有效、能阻止颈椎病复发的好方法。而中医的针灸推拿在慢性病、老年病、多因素疾病独具优势,尤其是推拿对疾病的预见性是其他医学门类无法比拟的。有诸于内,必形之于外。推拿在诊断与治疗中,对经络、腧穴、脉位、结点等处的诊察,可以及早发现那些疾病的色质变化、压痛点、敏感区及结节、条索等[3]。然后根据病情辨证论治,施以不同手法,做到有的放矢。推拿既有保健预防作用,也具有治疗作用,还起到康复作用,经常做推拿和适当的颈部锻炼可预防颈椎病的复发。
用电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具有安全、有效以及简、便、廉等优点,不受环境条件限制,深受患者欢迎,尤其是中老年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的情况下,更愿意接受这种治疗方法。此疗法适用于城市和农村,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鼎兴.针灸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44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1989,9(4):19-20.
[2]赵飞跃,江帆,朱丽霞.不同频率电针对镇痛效应和耐受现象产生的影响[J].中国针灸,1989,9(1):26-28.
方法一:药物治疗可选择性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可尝试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进行支持治疗。硫酸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全身各部位的骨关节炎,这些软骨保护剂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软骨分解作用。基础研究显示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细胞产生炎性因子,并促进椎间盘软骨基质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临床研究发现,向椎间盘内注射氨基葡萄糖可以显著减轻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导致的下腰痛,同时改善脊柱功能。有病例报告提示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方法二:运动疗法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要注意力度和旋转的幅度,避免出现拉伤。
方法三:牵引治疗“牵引”在过去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之一,但近年来发现,许多颈椎病患者在使用“牵引”之后,特别是那种长时间使用“牵引”的患者,对颈椎病的治疗方而起到了反作用,不仅没有治愈反而病情更加严重。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