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

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这次检查的重点是看县水厂、乡镇集中式供水单位和二次供水设施、学校二次供水。目的是依法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工作,规范生活饮用水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行为,让老百姓喝上卫生安全饮用水,确保不发生介水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检查内容主要是看企业是否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卫生管理法规标准及规范、卫生管理制度、规章、有无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检验人员等。执法人员每到一处都耐心地向企业负责人及水管人员宣传《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及相关的法规知识,严格按照省卫生厅的检查内容逐项检查、核实。

    目前已对我县县水厂、大山镇水厂、大闸、精忠中学、科苑小学、行知中学、春晖小学、慧智小学二次供水等多家单位进行监督检测,采集出厂水及管网末稍水进行采样监测,共采集43个样品进行理化及细菌检验。从8个单位检查情况看,除二家水厂外,二次供水单位软件条件较差,如没有清洗、消毒和检验记录、无水质污染事件报告制度、从事供管水人员缺乏应有的卫生知识、健康检查。但水箱及蓄池设施基本符合卫生要求。

    检查结束后,我县卫生执法部门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清理、总结分析、建立卫生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加大饮水卫生的执法力度。我们力求通过这次检查提高工作效力,增加执法力度,使我县百姓真正喝上安全水、卫生水。

  

 

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为确保学校(托幼机构)饮用水卫生安全,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校园的稳定,结合教育系统实际,现就加强饮用水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加强饮用水安全组织管理

各级各学校(托幼机构)要充分认识到饮用水管理的重要性,建立饮用水管理组织机构。实行饮用水安全责任制,明确主要领导是本单位饮用水安全第一责任人,具体科室和人员负责本单位饮用水安全工作,建立健全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保证资金、措施到位。

饮用水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

学校供、管水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并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凡患有痢疾、伤寒、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饮水安全疾病的,不得从事饮用水管理工作。供、管水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情况后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饮水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供、管水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各类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管理要求

(一)直饮水

学校直饮水机的安装应选址合理,远离厕所等污染源,不得露天或半露天。应确定专人负责饮水机的管理,保持机器及其周边环境的卫生整洁。寒、暑假期间将饮水机内的余水排出,新学期开学前聘请专业机构或人员对饮水机加热内胆和冷热水管路进行清洗消毒,更换过滤芯。学期内,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更换滤芯,每2个月进行一次水质检测,若检测结果不合格,则及时与厂家取得联系,查找不合格原因,及时解决。维修、清洗、消毒、换滤芯、水质检测等应做好记录或存档。

(二)桶装水

1.学校大桶水采购实行准入制度,产品质量、标识等符合国家标准。学校要有固定的封闭式场所存放大桶水,做好索证登记和验收登记,建立台账。

从生产厂家直接采购时,应留存盖有生产厂家公章的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质监或卫生部门出具的水质检测合格报告复印件,水质检测报告应每学期索要一次。每次购货时要索要并留存每批次大桶水的出厂检验合格报告复印件及盖有供货方公章并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送货单。

从流通经营单位采购时,应当查验并留存经销单位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质监或卫生部门出具的水质检测合格报告复印件,水质检测报告应每学期索要一次。每次购货时要索要并留存每批次大桶水的出厂检验合格报告复印件及盖有供货方公章并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送货单。

2.做好桶装水饮水机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对机器进行清洁消毒,消毒频次和间隔时间可根据饮水人数和用水量确定。每2个月进行一次水质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供师生饮用。对消毒日期、方法、使用的消毒剂索证情况、消毒人员等内容进行记录存档。

(三)茶炉水

茶炉的安装应选址合理,远离厕所等污染源,不得露天或半露天,不得简易应付。使用的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加热温度须保证达到100℃,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及防止烫伤等)。

(四)自备水源

采用自备水源的学校应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便于防护的水源。每学期开学前对水源水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饮用。水井、蓄水池必须密封加盖,落实相应的水源保护措施,严防污染事件发生。学校落实专人对自备水源的安全质量进行管理,建立清洗、消毒、定期检测和检修制度,规范操作规程,落实防范措施。对采用人工投加消毒剂消毒饮用水的学校,要正确掌握消毒剂的用量,科学管理保证供水水质安全卫生。

做好饮用水安全事件应急管理

建立饮用水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饮用水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发生水源性安全事故时,措施得当,处理及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危害,以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

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区辖区面积1727.07平方公里,人口21万余人,有14个乡镇及1个街办,饮用水类型分为:市政供水(自来水)、乡镇集中供水、学校自备供水、分散式供水。镇、前进镇、金江镇、五十一街办、总发乡政府及学校使用市自来水公司供应的自来水;生活饮用水采用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两种方式;除镇、五十一街办外,其他各乡镇偏远村社均存在分散式供水的情况。截止目前,全区共有乡镇集中供水单位10户、学校自备供水单位6户,合计供水人口近2万人。各乡镇集中供水、学校自备供水及分散供水水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干旱的影响。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情况

区卫生局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区实际,组织区卫生监督所依法开展了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

今年1-4月,我局多次组织卫生监督所对全区乡镇集中供水、学校自备供水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共出动卫生监督员146人次,车辆64台次,监督乡镇集中供水、学校自备供水72户次,监督频次达4次/户以上,对乡镇集中供水与学校自备供水卫生许可证持有情况、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管水人员的健康体检及卫生知识培训、卫生设施的完善及使用、水源保护饮水消毒净化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检查。针对各供水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供水单位相关责任领导进行了通达,并下达了卫生监督整改意见书72份。

三、本区当前生活饮用水存在的问题

本区除使用自来水的乡镇、街办、学校外,其它乡镇、学校因受地理位置、天气、地方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均存在如下卫生问题:

(一)水源地卫生防护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饮用水水源地必须设置水源保护区。保护区严禁修建任何可能危害水源水质卫生的设施及一切有碍水源水质卫生的行为”。本区务本乡供水站、啊喇乡政府供水点、大龙潭乡政府供水站、大田镇集中供水工程、镇供水站、平地镇集中供水站、太平乡供水站、镇供水站、中坝乡政府供水点及啊喇校区、大龙潭校区、中坝中心校、民族中学中坝教学点、镇中心校、务本中小学校集中式自备供水采用的水源水主要是山区岩层水、水库水,取水点的水源水周围为自然山地,无卫生防护带,也无任何警示标识,镇供水站还存在水源地(双河水库)周边有农田、农户的情况,很容易导致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二)饮水消毒处理不到位:国家《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第十六条规定“集中式供水单位配备的水净化处理设备、设施必须满足净水工艺要求,必须有消毒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转”,但全区各供水点均无完善的净化、消毒处理设施,水质未经任何有效净化和消毒处理即提供饮用的单位有:务本乡政府供水点、布德镇供水站、大龙潭乡政府供水点、镇供水站、平地镇供水站、中坝乡政府供水点、大龙潭乡校区自备供水、中坝中心校自备供水、区民族中学中坝教学点自备供水、镇中心校自备供水、务本中小学校自备供水。

(三)人畜饮水工程:全区各乡镇村社饮水除分散式取水外,已开展人畜饮水工程,但各村社饮水工程点同样存在水源地无防护带、无警示标识,水质未经消毒处理。

(四)水质卫生检测情况令人担忧:监测工作处于被动态势,饮水监测往往是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监测要求后,相关单位才提出申请,缺乏主动性,造成水质监测率不高。同时,由于饮用水未经有效消毒处理,多数供水单位水质检测不合格,主要是大肠菌群超标(见附件2)。

(五)饮用水卫生管理不到位: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第七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签发的卫生许可证”;第九条“供水单位应当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第十一条“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等条款之规定,饮用水的净化、消毒及管理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必须要时时做、天天做,若坚持不好,则会出现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出现饮水安全事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和社会的不稳定。但我区目前多数乡镇属偏远山区,市政供水无法覆盖,多数自备供水单位因受水源地选择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卫生及防护设施简陋、不完善,甚至没有,根本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不具备办理卫生许可证的条件,因此多数供水单位无卫生许可证;且无专人负责饮水卫生管理工作或管水人员未办理健康证明;也未按照卫生要求进行水质处理等。

(六)饮水安全意识差:部分村民、学生有长期饮用生水的卫生习惯,卫生意识较低,缺乏安全饮水观念。在我区有的乡镇还出现村民投诉当地饮用水中投加消毒剂进行饮水消毒,影响饮水的“口感”等问题。另外,部分村民甚至乡镇干部由于长期(一代仍至几代人)饮用当地未经消毒处理的水,对饮水存在的卫生问题熟视无睹,对卫生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更是不以为然,毫无饮水安全意识。

四、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下步打算

(一)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下,克服困难,继续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工作力度,逐一排查供水不安全隐患,做到一个不漏,全面彻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责令整改意见并及时上报信息。

(二)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宣传生活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意义,宣传普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知识。

(三)积极向上争取专项经费,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五、工作建议

区除市政供水管网覆盖的区域外,其余乡镇、学校饮水主要以地下浅表水为饮用水水源,部分村民直接饮用水库水或山泉水,所有的水源均无有效防护措施,且饮用前都未经过完全处理就直接饮用,这部分饮用水实际上只能算是“方便水”,无安全可言。故建议:

(一)农村村民及部分学生缺乏饮水安全的健康意识,没有水源保护的意识,在目前农村饮水改造工程投入经费尚未到位,不能全面饮用经有效消毒、净化供用自来水的情况下,应注重乡镇、学校饮用水水源位置的选择和保护,大力开展饮水健康的宣传,在各乡镇和学校广泛持久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饮水水源的卫生防护,防止水源受污染,尤其是粪便的污染,提高村民和学生自觉保护水源意识,提倡饮用开水的习惯,是当前改善农村饮水卫生的重要措施。

(二)各乡镇政府、农村中小学校应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把饮水安全作为第一要务,提高饮水安全意识,建立并完善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指派专人办理健康证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全面负责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

(三)各乡镇政府、农村中小学校应加大对本地居民、学校供水系统的资金投入,认真及时落实卫生监督整改意见,尽快完善相关卫生设施,最终达到从水源地到村民用户、学校管网末梢水全过程的卫生规范处理,饮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确保广大群众身体健康。

(四)建议区政府责成各乡镇、学校投入经费,严格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工程化治理,确保各辖区内人民群众和学生的生活饮用水安全。

(五)各乡镇、学校在工程化治理未完成前,要提出确保各辖区内人民群众和学生的生活饮用水安全的临时解决方案和措施并及时加以实施。

(六)建议区政府建立部门-乡镇协作机制。由区水务农机局牵头,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指导并协助各乡镇、学校做好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

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市城区范围内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维修、清洗消毒和使用。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使用储存、加压等设施。

包括高低位水箱、贮水池、水塔、泵站、阀门、气压罐、电控装置、水处理设备、消毒设备、供水管道、管网等。本条例所称二次供水设施系指在城市市政供水设施外连接的自建供水设施。

第四条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简称市住建委。市卫生局负责城区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其他有关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二次供水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住建委应对二次供水实行统一规划管理。水压及水量不足时,应当设置二次供水设施。

第六条凡新建、扩建、改建二次供水设施的单位。经批准后方可施工安装。

二次供水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和相应的设计规范。

必须经市住建委会同卫生部门验收合格,二次供水设施竣工后。取得《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应在之日起30日内,本条例前已建成和使用的二次供水设施单位。分别向市住建委和市卫生局申请登记,并办理《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方可继续使用。

第七条二次供水设施选址、设计、施工及所用材料。并有利于清洗和消毒。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将二次供水设施与城市供水管网直接连通。因特殊情况确需直接连通的必须经市住建委同意。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安装管道泵从城市管网内直接抽水。

第九条二次供水设施的产权或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卫生管理制度。

第十条二次供水设施的产权或管理单位对二次供水设施应当进行经常性检查、监测。确保二次供水设施完好和正常运行,保证安全供水。

二次供水设施没有管理单位的业主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或者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设施的日常运转、保养、清洗、消毒。

第十一条直接从事二次供水管理和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第十二条二次供水设施产权或管理单位必须建立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档案。并对水质进行检验,及时发现和消除污染隐患,保证居民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第十三条二次供水设施应符合下列卫生要求:

(一)二次供水储水设施周围10米范围内不得设置厕所、渗水坑、堆放垃圾及污水排放口。

(二)二次供水储水设施的溢流口、检修孔、透气孔等必须采取足够防污染措施。

(三)二次供水过程中。必须具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准文件。

第十四条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后。水质检验由清洗消毒单位或其委托的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水质检验结果及时报送市住建委和市卫生局。

第十五条水箱(池)清洗、消毒和水质检测费。

第十六条卫生部门对二次供水的水质应定期进行监督监测。并责令限期清洗、消毒,水质达标后方可继续使用。

第十七条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产权或管理单位发现二次供水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应立即通知供水企业和卫生部门共同查清原因。防止污染扩大。造成事故的应妥善处理,并在24小时内报告市卫生局。

第十八条住建、卫生等部门应加强信息沟通。

第十九条住建、卫生、供水企业等部门和单位应加强水质检测信息共享。

第二十条实行二次供水卫生安全信息制度。市卫生局定期在本市新闻媒体公布二次供水水质监测检测结果。重大紧急情况要立即向市政府报告。

第二十一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和个人。

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Abstract:The rural water supply source and water quality are introduced briefly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how to manage the drinking water project in rural areas are discussed.

关键词: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现状;问题;管理办法

Key words: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the status quo; issues; management approach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6-0168-01

1农村供水水源与水质情况调查

莱芜市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地区多属山区、半山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交通不方便,村庄比较分散,经济基础比较落后,人畜饮水多采用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

地面水多采用河水及水库水。河水的流速和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时泥沙含量增加,细菌含量也急剧增高。而水库蓄水量受气候条件及农业用水影响较大,一年之中水位变幅较大,水质一般较好,浑浊度较低。这是目前农村人畜饮水采用的方式主要之一。

采用地下水时,地下水的水源、水位与地形、地质情况有关。因为地下水分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和泉水。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水位急骤下降,供水量受到限制,水质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容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浑浊度较轻,一般无色,水中钙离子的含量偏高,部分地区的饮用水铁、锰含量超标;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远,水量有保证而且水位稳定,水质大多无色透明,细菌含量一般符合卫生标准。但是通常水的硬度较高,铁、锰、氟化合物含量超标;泉水水量因地形、地质情况差别很大,水质可以,但常含有与地质有关的某些化学元素。

降水因地区不同降水量各异,水质的好坏与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及收集方法都有关系,是缺水山区的唯一水源。

2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饮水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响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农村人畜饮水工作被列为莱芜市委、市政府为民办的实事之一。农村人畜饮水工作需要把提高水源保证率、改善水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放到第一位。

2.1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加上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缺乏水处理等配套设施,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受资金的制约,饮水标准得不到彻底改善。此外,村民离取水点的路程过远,以前修建的饮水工程大多为水井、水池等小型、分散工程,水源保证率低,遇到连续干旱就会重新出现饮水困难。有不少农村村民直接从沟河、水库及方塘中取水饮用,这部分水的水源水质根本不能确保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近几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基本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严重落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饮水安全工程缺乏水处理设施,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饮水不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农村饮水安全成为目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农村人畜饮水的水质要求为确保农村人畜饮水的安全,农村供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水质标准主要包括物理性状、化学性状、毒理学及细菌学四大类指标。

水的物理性状主要包括浑浊度、臭和味等指标。首先要求水质从感观上对人体没有不良刺激。

水的化学性状主要包括pH值、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等指标。超过一定程度时,会使水发红发黑,产生异味、臭味,水烧开时会产生沉淀现象,生产、生活用水都不应该选择这样的水。在农村最常遇到的是含铁、含锰以及硬度过高的地下水,这种情况需采取除铁、除锰措施。但是降低水的硬度则比较困难,在农村中基本无法实现,彻底解决的办法只有另外选择水源。

水的毒理学指标主要包括氟化物、铝、砷、氰化物等有害物质,这部分物质的含量超过卫生标准时将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含氟量过高的水,不应该选择作生活饮用水。

水的细菌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通过消毒措施,让水质达到流行病学上的安全标准,成为群众可以饮用的安全卫生的水。

2.3 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的一些思路确保农村饮水的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彻底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作迫在眉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的思路是: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提高农村饮用水的质量。

3人畜饮水工程管理

人畜饮水工程建完后,必须加强管理。管好用好人畜饮水工程,才能保证工程效益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