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景观设计专业课程

景观设计专业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景观设计专业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景观设计专业课程

景观设计专业课程范文第1篇

景观工程实习是建筑景观专业学生大学四年在校期间课堂理论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中间性教学环节,历来受到任课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重视。由于各高校建筑景观专业课程的培养方案不同,决定了工程实习的时间、目的、方式和内容都不同。湖北工业大学的建筑景观设计专业主要培养景观方向的专门设计人才,景观工程实习开设于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以前,经过了前三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与设计练习,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本专业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景观工程实习也基于本校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自身的教学特点。

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

景观工程实习是建筑景观专业本科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工程实习,将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逐步融汇于实际的项目中去。通过实习,使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为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本人也从实习中得到了锻炼, 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组员协调能力,增强了工作责任感, 提高了综合素质,增长了关于景观设计的专业素质。

为了使学生从实习开始有一个对景观工程实习的准确定位,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制定出具体的学习内容,比如说设计一个海边别墅,要考虑到当地人文、气候、风土人情、本土文化、地域文化、特有的历史建筑、民俗等,要通过调研还需要了解本地植物的属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景观工程实习有个宏观的认识,尽快理解工程实习是“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

教学方式多样化

为了保证景观工程实习的质量,达到预期目的,其教学方式不能像课堂理论教学一样采取固定模式,必须灵活多样。其教学模式应随着景观工程实习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在设计公园景观时,现场绘图的演示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快速地了解到计算机施工图绘制技术;在设计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时,实景观摩是尽受设计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配合教师的现场讲解,可以让学生获得的景观视觉印象在第一时间转化为专业知识便于自己思考。

如果实习现场属于大型场地,学生可以组成若干个独立班组, 每个班组有10人左右,由1 名指导教师具体指导,然后组织讨论,使各个小组之间将学到的知识交流共享,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专家做兼职的指导教师。在实习中,学生应认真记录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实习日记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记录所在工地的工程概况、景观需求、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并记录当天实习的内容和所完成的工作。实习工作的操作要领和质量要求,以及实习后的体会和收获等。在按计划完成景观工程实习及现场参观之后,由指导教师组织好实习的总结工作。总结工作包括对学生生产实习的考核及实习成绩的评定。学生本人要通过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独立完成景观工程实习报告。

此外,还可以通过讲座方式,请校内外专家做专题讲座,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知识,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目的。

改革教学内容,实施系统化教学模式

首先,要充分重视实习教学环节, 调整现有的不适应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认识到实习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大力支持实习教学改革,使实习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成为有机的整体, 保持整个景观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次,实习过程可以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针对实习经费紧张, 实习地点分散等困难, 可以采取先集中后分散的方式。在实习开始时, 由指导教师对学生安排统一讲座, 请校内外专家为同学们作景观设计的专题报告, 讲解景观设计的基本流程,比如设计过程中每个各个设计阶段的特点、工作等内容。最后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 分别布置各组学生实习内容,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下一阶段实习的感性认识和深入了解。

第三,重视实习专题报告的写作。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并不重视实习报告,把实习报告写成实习感想和体会, 不能从专业角度分析问题, 归纳经验, 总结收获。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实习进行到一半时, 根据实习的专题方向拟订自己的报告提纲, 并在接下来的实习中做到有的放矢,结合报告提纲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 在保证实习按计划进行的前提下, 结合实习实际情况分析总结,使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逐步完成专题报告。

结束语

探索建筑景观设计专业实习的方式,加强学生工程实践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这也要求指导教师具有更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能及时了解和把握景观设计领域的发展动向,把新科学、新技术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去。

景观设计专业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经济与管理;财经类;课程建设;高校

一、问题的提出

进一步明确“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10年发展目标。落实“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战略部署,时间紧、任务重,人才是关键。当前需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济管理、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大众体育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我国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研究

(一)相关概念简述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交叉性学科,旨在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更好地分析体育经济问题,旨在培养能够同时掌握体育基本理论与经济学基本理论,并能将其同时运用于体育经济教学与科研以及体育市场经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我国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简述

国内最早开办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高校是北京体育大学。目前,随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了发展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重要性,也积极探索并建设该专业。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在开展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高校中,高等体育院校仍然是主要的成分,比如说首都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以及天津体育学院等,其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均在开设相关专业;其次部分财经类院校以及部分师范类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也增设了该类专业。此外,由于学校创办专业的方向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在该专业创办前的对其培养理念及培养目标的设定,而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方式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创办方向与模式,因此,在创办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现阶段国内很多高校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方式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比如说,国内一部分体育类院校将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方向设定为能够掌握体育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另一部分体育类院校则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在掌握两种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仅具有实践能力,且具有良好的科研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两类高校在基础课程的建设上基本一致,旨在培养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下的学生能够同时掌握体育基本理论与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而在拓展课程方面则为一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类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我国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课程建设正稳步推进。其中,湖北经济学院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强调经济、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注重培养良好的体育素质。而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代表的财经类高校则大多注重于培养掌握体育经济与管理基础知识且具有良好管理能力的人才。相对体育类高校将课程体系的建设重点放在专业课程方面,目前财经类高校在建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体系时,更加注重公共必修课的建设。然而,目前财经类院校虽然在基础课程中对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都有所普及,其交叉综合类的课程的目录也和体育类院校有很大的共同之处,但在体育技能类的课程建设方面与体育类院校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财经类院校可供选择的体育技能类课程种类与数量明显少于体育类院校,因此,本文认为目前财经类高校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课程体系建设在经济类课程、管理课程以及基础课程方面具有领先地位,但是就体育类课程项目来说,相对于体育类高校,在课程种类与课程教学深度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

三、完善我国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对策

(一)优化核心课程体系的价值

优化核心课程体系的价值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规范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以及促进体育经济与管理产业的发展。首先,要规范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规范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建设,要优化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要平衡专业课程构架比例,要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优化并细化主要培养方向。其次,要促进体育经济与管理产业的发展。促进体育经济与管理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以高校为基础,加大力度培养具有良好体育能力以及经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专业性复合人才的培养来直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优化体育类高校的管理学、经济学课程建设水平及普及率,以此来提高体育领域人才的经济知识水平与管理能力,从而间接促进体育产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

(二)合理开设基础课与专业课

首先,在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体育类院校中,大多数院校在该专业中开设的经济类与管理类课程相对较少,课程种类也相对单一,因此本文认为对于体育类高校来说,其应当优化专业课程中的经济类与管理类课程,增加课程种类,审核课程规范性。其次,在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财经类院校中,大多数院校的该专业在经济类、与管理类课程的建设上相对于体育类院校有较大的优势,但如前文所述,目前很多财经类院校可供选择的体育项目较少,因此,本文认为对于财经类院校来说,要在优化经济类与管理类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增加体育技能类课程的种类与教学深度,规范各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在培养该专业学生掌握良好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最后,本文认为各体育类院校与财经类院校可以就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尤其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开设方面定期的进行交流,如体育类高校可以向财经类高校咨询经济与管理类基础课程的开设经验,而财经类高校则可以向体育类高校咨询体育技能类专业课程的开设经验。

景观设计专业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经济管理类 非会计专业 会计课程

一、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设置一定的会计课程的必要性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会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是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手段。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使用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对大量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分类、汇总,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二是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指企业以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和国家其他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为依据,对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通过会计监督能促使企业改善经济管理水平,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二,会计是各政府部门用于管理微观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是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参与企业具体的管理工作,但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依法经营并接受政府部门的管理。那么,政府部门如何管理企业呢?会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即政府部门通过监督检查企业的会计资料等,检查企业是否依法经营。第三,会计是国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企业的会计资料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国家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以后无论是在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做经济管理工作,都需要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否则将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因此,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设置一定的会计课程是必要的。

二、当前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设置不太合理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有金融、税务、工商管理、资产评估等众多专业,会计课程有会计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十多门课程。当前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设置不太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有的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应该设置的会计课程没有设置,使得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没有学到。例如,某财经学院2009级本科金融学专业的会计课程设置计划为:会计学48学时(必修课),中级财务会计32学时(选修课),金融会计32学时(选修课),金融会计业务独立实验36课时(实践课)。该学院本科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导向是在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政府、企事业金融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也可在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金融研究与教学工作。笔者认为,该学院本科金融学专业的会计课程设置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难以满足就业单位的需要。首先,必修课只设置《会计学》一门课程,48学时,太少了,这样安排最多只能学习会计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即会计原理的知识。第二,选修课安排《中级财务会计》32学时和《金融会计》32学时,课时太少。因为是选修课程,所以由学生自由选修。如果学生不选修这两门课程,他们所学的会计知识就只剩必修课《会计学》一门课程了。此外,就算学生选修了这两门课程,他们所学习的会计知识也是不够的,因为课时的安排太少。第三,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矛盾。实践课《金融会计业务独立实验》实际上是必修课程,而《金融会计》是选修课程。如果有的学生没有选修《金融会计》课程,则就没有基础来学习《金融会计业务独立实验》课程。第四、应该设置的会计课程并没有设置。作为本科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如果到金融企业,从事信贷或风险管理等岗位工作时,必须掌握《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财务分析是指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有关资料为依据,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进行比较分析、比率分析、结构分析、因素分析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以利于有关各方,包括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国家政府部门等掌握企业财务活动情况和进行经营决策的一种工具。对于作为债权人的金融企业来说,通过财务分析提供的有关资料,可以了解到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利于其正确制定信贷政策,减少呆账或坏账损失,加速资金周转。然而,该学院本科金融学专业并没有设置《财务分析》课程。

2.有的会计课程不适合于在某些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中设置,但却设置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在学生总的学习时间及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势必减少了学生用于学习其他必要课程的时间。例如,某财经学院2009级本科资产评估专业的会计课程设置为会计学原理64学时(必修课)、中级财务会计96学时(必修课)、财务管理48学时(必修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32学时(选修课)、成本会计32学时(选修课)、EXCEL财务管理32学时(选修课)、行业会计核算32学时(选修课)、会计信息系统48学时(选修课)、会计制度设计32学时(选修课)、会计学原理课程实习24学时(实践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习24学时(实践课)、财务管理课程实习24学时(实践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习24学时(实践课)。资产评估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工作去向包括企业、机关及事业单位等,工作岗位包括资产评估与管理、财产公允价值鉴定及咨询等,完成这些岗位工作的确需要掌握较多的会计知识,但是,该学院所设置的会计课程显得太多,某些课程没有必要设置,如会计制度设计等。

三、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设置思路

当前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设置不太合理是由于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就业导向不明确造成的。因此,高校应着力分析不同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导向,并以此为依据合理设置有关的会计课程,以使各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以后能找到一份与所学专业匹配的工作。在此以税务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分析如下:

景观设计专业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全景实训 课程体系

一、问题提出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特殊性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输送具有职业精神并熟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技术和方法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活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无论是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还是人才的“选、育、用、留”,都与企业的文化环境及经营战略密切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方案设计必须基于企业的商业模式及其运营流程,在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设计基础上进行。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现实的管理情景中学习技术与方法。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落差

近年来,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展了一系列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对专业毕业生的市场匹配度提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促动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双师型师资力量较强的高校作用较大。但总体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校内实践教学内容的仿真性较差,与企业现实有较大距离;校外实践活动与专业对接程度低,无法对各专业模块进行全面深入地操练。如何将企业的实战情景引入专业教学流程,使学生在高仿真状态下有效地锻炼专业技能是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求落差的主要瓶颈。

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各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短板。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程缺乏系统性设计,模块间相互割裂;二是实训平台不完善,缺少硬件支撑;三是实践性师资缺乏,对学生的指导没有实战背景,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四是比较重视专业实操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职业化素养的培育和健康人格的塑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并逐步实施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实践技能差的问题。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内涵及设计特色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是一套集系统性、实战性和有效性为一体的课程集合体,它以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为目标,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室为平台,以企业真实经营活动为背景,引进企业一线HR教练,通过全面、真实展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使学生在现实情景模拟环境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进行高仿真演练,提升学生的专业实操技能,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设计特色

(1)需求导向。实训课程体系设计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实训课程体系的实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因此,必须基于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设计实训课程体系。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规范”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应着重培养人际关系(交际)能力、沟通和信息获取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决策的能力、终身学习与不断创新的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的培养流程中。

(2)系统性设计。实训课程体系设计的系统性主要是处理好两方面关系,一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核心模块之间的内在关系。全景实训课程体系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置于企业整体运营的背景下,在管理情景的选择上提供了完整的企业背景资料,这就使学生能够理解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在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职能,明确作为业务伙伴的角色定位。同时,在实训课程体系设计时还要考虑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核心模块之间的有机衔接。

(3)高度仿真。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联盟,将企业生动的管理实践经过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共同开发,撰写出实训案例,在实训课堂上共同引导学生,完成指定的实训任务。由于这些案例取自企业的实际管理情景,所以具有高度仿真的特点。学生学习到的不再是单纯的理论与原则,而是把理论与原则和企业的管理实践联系起来。学生设计的管理方案是否符合科学并具有可行性,可以通过企业的现实制度、规范进行验证,并得到及时的指导。

(4)以学生为中心。全景实训的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授课解惑者,而是充当了教练的角色。教师的作用在于制定规则、设计流程并对学生的成果呈现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学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信息接收者,而是以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来完成指派的实际管理任务。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被唤醒,能够倾力投入到课程活动中,既提高了专业技能,也锤炼了职业精神。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内容

为了建立一套系统有效的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我们聘请了近十名企业人力资源总监或经理作为实训课讲师。这些讲师的遴选标准:一是具有较高的人文理论修养;二是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助人奉献精神;三是具有较强的分享意识;四是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历和很强的专业技能;五是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组织沟通能力。校内外教师共同承担实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工作,共同开发教学大纲、课件、学生手册、讲师手册等课程要件。

表1列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实训体系中各模块课程及其实训目标、单元与方法。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实训体系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有3门综合类课程,其中,《企业资源规划(ERP)软件实训》和《企业经营与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演练》两门课程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活动,领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及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进行正确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实操软件是市场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仿真的计算机模拟,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及其内在联系。第二部分有8门核心模块类课程,包括《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人员配置》、《员工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以及《职业生涯管理》等。通过实训,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关键节点上得到了实战性模拟演练。第三部分有1门职业素养类课程,即《职业化养成》,其设置目的是通过职业经理人的独特视角和老校友的成长经历,向准毕业生传递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帮助学生较好地融入职场。

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实施

1.实施过程

从提升学生专业实战技能与素养的角度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全面实施;但在具体操作上又不能与专业理论部分脱节,需要通盘考虑。课程安排的一般原则有四:一是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中已经存在的核心模块课程,其实训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训课时量不低于18个学时;二是不在专业必修课范围的核心模块课程,须单独设立实训课,作为专业限选课加以安排,学时上应留出理论讲解的时间,确保实训课时量;三是计算机模拟与沙盘类实训课,对教师和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以及实验设施的要求较高,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开设;四是职业化养成方面的实训课程以外聘讲座的形式加以安排,但在学生临近实习时必须接受不低于7学时(一天)的职业化培训,以帮助学生与市场衔接。

实训课程的课堂组织过程将视实训内容的具体要求而定。这里以已经实施多年的“培训管理实训”加以说明。这门课程我们聘请了某知名企业大学的金牌讲师担任主讲教师,与校内教师一起完成该课程的训练任务,采用“课中课”的方式组织实训活动。准备培训材料、布置培训场地、调试培训设备、迎接培训师、破冰、组建团队、计分规则、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布置与汇报、课后填写讲师评估表、讲师感谢信与新闻报道稿件的撰写等等,整个过程完全按照企业员工培训的方式进行。同学们的角色有两个,一个是实训课堂上的学员,另一个是作为培训部职员对培训活动进行组织。校内讲师首先对培训的相关理论和流程进行讲解;校外讲师随后进行案例展示。培训流程中的所有环节都附有课堂练习,由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由讲师现场点评。在课程中,同学还必须完成一个“大作业”,各小组必须策划并组织一次培训活动并以实战形式模拟演练出来。该门课程的学习成绩由三部分加权形成:一是个人在课上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得分;二是小组在课上的表现得分;三是小组在大作业中的模拟演练成绩。

2.实施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与企业实践的有效链接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一是实现了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实训课程体系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这些训练的案例直接取自企业的真实管理情景,学生在高强度的实战训练中学到了“真本事”,专业能力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二是实现了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需求的统一。在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实训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模拟软件、企业现实环境等多种渠道获得信息,高强度投入并表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三是实现了师资培养与专业建设需要的统一。在推进人力资源全景实训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求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到企业兼挂职半年以上;同时外聘了一批人力资源管理一线专家作为主讲教师,与校内教师一起完成实训任务,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近年来,学生对本专业的教学满意度持续提高,所有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生评估成绩均达到了优秀;在校生和毕业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均达到98%以上。

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保障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些必要的物质投入和制度创新。一是建设实训场地及设施。主要包括人才测评实验室、招聘模拟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培训室等。二是建立校内外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基地。我们与12家企业签订了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为教师挂职锻炼与实训案例的编写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购置教学软件。先后购置了企业资源规划(ERP)教学软件系统、人才测评教学软件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拟软件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实操软件系统、企业经营沙盘演练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演练系统等教学软件。四是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全景实训课程体系的实施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校外教师聘用、校内教师企业挂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与制度安排;在课程的时间和学时安排上也要本着务求实效的原则充分保证。

参考文献

[1]马福山,王班超.高职人力资源专业实景化实训体系的构建[J].现代阅读,2011(12)

[2]郭巧云,李友德.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2)

景观设计专业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经济管理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F224.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59-03

引言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40余年中,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办学内容和办学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高等教育体制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二是包含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的十年制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建立并得到完善;三是创新意识成为优秀人才的必备标志,这些变化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改革。但是,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的加快,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主动适应并引领社会的优秀人才,是高校目前应该高度关注并力求解决的难题。按大类招生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大类招生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3种:(1)“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内按照教学计划完成3年以专业理论为主专业实践为辅的课程学习后,第4学年在校外教学实践基地,集中进行以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实践知识学习的一种新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2+2”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按一级学科大类进行通识培养,学生主要学习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后两年进行专业培养,学生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学生入学两年后实行一次专业分流,可在学科之间和学科内部重新选择专业(特殊专业除外),转入与转出比例均控制在 10%以内;(3)“1+3”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不分院系和专业集中开设公共基础课程,进行集中教学、集中管理,在后3学年,有了第1学年的基础作铺垫,逐步开设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及核心课程,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性质,划分课程群,进行专业课学习。

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变化,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商学系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

一、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在招生和人才培养上进行大胆改革,即按大类招生和专业分流培养。2012级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共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财政学6个专业,分属管理和经济两大学科。2013级和2014级基本上按一级学科进行招生和培养,其中,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3个专业;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包括经济学和国际经济贸易两个专业。因此,2012级招生和培养的类更大一些,包括专业数多,涉及学科领域更大;2013级和2014级招生和培养的类更小一些。正是由于上述差异,2012级和2013级教学计划也略有差异,特别是前两年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但2012级和2013级人才培养模式相同,培养目标和专业模块化结构也相同。

(一)培养目标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既要适应大众化,又要注重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要坚持贯穿“强化基础、注重实践、鼓励创新、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并结合合肥工业大学的办学优势,培养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既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标准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实质,是要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掌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注重职业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以及专业素质等的素质培养。具体来说,知识、能力、素质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1.知识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系统的、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3)掌握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文献检索、情报信息、技术经济分析方面的知识。

2.能力

(1)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及发现、分析和解决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2)具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和管理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科技发展的应变能力。

(4)具有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与评价、生产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译、写作能力。

(6)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3.素质

(1)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2)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良好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

(4)从事本专业领域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三)培养模式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该校区自身的特点,选择“2+2”模式作为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按大类招生后的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即以学分制为平台,把学生的学习期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注重通识教育,设置相同的基础性课程打通培养;第二阶段注重专业教育,学生根据校区制订的专业分流方案,结合自已的爱好和专长在所在系现有的本科专业中重新做出专业选择。

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2+2”人才培养模式的通识教育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学校层面的通识教育,主要体现在学校整体设计的通识模块的课程;第二个是院系层面的通识教育,主要体现在各系设计的学科基础模块课程。也就是说,将大学4年时间主要划分为两个培养阶段,前2年主要按经济这个大类进行培养,依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构建宽基础平台,将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基础性知识既包括公共基础课,也包括专业基础课的传授上。这一阶段的主要培养任务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阔学生眼界,着力养成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为后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方式方法及能力上的保障。第4学期结束后,学生需要在学科大类内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优势特长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后两年集中进行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形成个人职业技能。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有效整合,以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型、实用型、社会适应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学生认为这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被动和盲目选专业的问题,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培养模式。

二、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一)课程设计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和关键在于科学地设计课程体系。在“2+2”培养模式下,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商学系根据“2+2”人才培养模式,对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课程设计的思路为:前2年要淡化专业界限,按一级学科为基础分大类进行通识培养,学生主要学习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工商管理类专业和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在通识教育部分的课程设计是相同的,包括素质教育、数理基础、信息技术及工程训练4个模块;后2年进行专业培养,学生主要进行专业课程、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践,不同专业开设的方向必修、工程实践及选修课程都各不相同,其中选修课程分为专业方向选修课和个性化教育两部分。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既有利于院系根据各自的学科专业特点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设立专业,也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以及就业或考研等因素重新作出专业选择;课程设计时既考虑到各专业在能力需求上的差异性,又保持相关专业的内在联系。这样,更能体现合肥工业大学作为工科院校的特点,培养工科院校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所必需的能力;同时,还开设了个性化教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人爱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2+2”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体现在模块化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工程实践模块”。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方面推陈出新,突出所设专业的针对性、适应性以及工科类特色。

(二)课程体系设计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主要包括4个模块,分别是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课程和工程实践。

1.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目的要求学生关注知识的全面性和普遍性,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融通,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视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们得到高层次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公民。主要包括素质教育模块、数理基础模块、工程训练模块和信息技术应用模块。

(1)素质教育模块:大学生体育基础、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大学语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2)数理基础模块: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原理等。

(3)工程训练模块:工程训练、计算机拆装实习等。

(4)信息技术模块:C语言、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等。

2.学科基础

学科基础课程是专业学生所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主要依据各课程的相对重要性而划分的。学科基础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类模块和经济与贸易类模块。各个模块开设的具体课程如下。

(1)工商管理类模块:企业管理、企业会计、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

(2)经济与贸易类模块: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投资学、货币银行学、产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

3.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量大模块,必修课程模块又包括工商管理和经济与贸易两大类,选修课程模块的设计采用小模块和大平台相结合的思路,包括素质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两个模块。素质化教育模块主要由通识教育选修课、工商管理类选修课和经济贸易类选修课3个部分组成。个性化教育同样包括工商管理和经济贸易两大类,在这两大类模块中,又分为自然科学、社会技能与文学和艺术3个小模块。小模块中提供了限定专业的选修课程。而大平台则为各个专业提供了公共的选修课程,主要关注创新教育,强调个性化。

4.工程实践

工程实践模块主要体现了工科院校办学的优势和特色,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类和经济贸易类。与专业必修课一样,工商管理类分为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经济贸易类包括经济学专业和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具体模块内容包括社会实践、认识实习、市场调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设计等。

在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结构图中可以看出,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任何一门专业的通识教育模块都是相同的,而不同专业的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工程实践模块却不尽相同。例如,学科基础模块中的宏微观经济学既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也是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课程;而证券市场分析课程是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必修课,但却不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另外,如果增加一个新专业,则模块化的结构不需要改变,只需要对模块化中的课程进行调整。这种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体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