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的心理疏导

青少年的心理疏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少年的心理疏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少年的心理疏导

青少年的心理疏导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青少年;逆反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90-02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我与家长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时,常听到一些家长感叹:“唉!我们这孩子不知怎么回事,升入初中后变得不爱学习了,也不听话了。”“我们家孩子成天关在自己的房间里,什么话都不愿和我们讲。”“我们家孩子不知何时迷上打游戏,连作业都不写,甚至彻夜不归,我们管都管不住。”“现在的孩子怎么管?我们教育他,他竟敢回嘴,我们真拿他没办法。”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难道真的是学生变坏了吗?我们真的就无计可施吗?以上学生的种种表现,究其原因,都是他们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一、逆反心理的表现

逆反心理现象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具体表现为“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我们应探明其成因,因势利导,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由于青少年生活、学习的环境不同,因此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客观原因。①社会原因。当今社会环境相当复杂,而青少年的社会阅历较浅,辨别能力不强,加上受各种宣传媒体的影响,很容易被社会中的金钱崇拜、腐败现象、封建迷信等引得躁动不安,似乎与学校的教育相差甚远,从而产生逆反心理。②家庭原因。有些家长没有认识到孩子青春期的变化,过分限制孩子的行为,伤害他们的自尊,使孩子产生不满和反感的情绪;有些家长观念上存在误区,还认为棍棒下出人才,对孩子实行打骂式教育,还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中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而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2)主观原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与青少年时期特殊的心理发展有紧密联系。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书”,出现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可在认识过程中,青少年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不够成熟,加之经验不足,认知的偏差性较大,看问题易偏激,固执已见。他们对教师、家长的教育、劝说,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此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对立面,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三、逆反心理的正确看待

一提到逆反心理,很多人会认为它是消极的,甚至认为是一种变态心理,这些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这种反应。在家庭、学校教育中施教者也难免有误区,青少年的有些反抗不无道理,因此,对于逆反心理,要辩证地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

四、逆反心理的危害

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青少年思维活跃、自立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但其强烈的逆反性和对抗性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青少年容易做出过激行为,对他们的心理发育、日常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害的,而且也会伤害到自己最亲近的人,甚至危害家庭、学校及社会,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其发生。

五、逆反心理的克服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可以克服和矫正的,我认为应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共同进行。

1.学校教育。(1)正确认识,科学疏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逆反心理要有正确的认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存在非常正常,是每个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必要过程。因此,即便是不能接受青少年的观点,我们也要冷静地面对,用理解、豁达、包容的心来对待。对于青少年的这种盲拒或盲从,教师首先应深入细致地了解情况,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关键的是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和个性特点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2)投入真情,融洽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消除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教师应学会理解学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做到与学生心相印、情相容。师生感情越深,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越小。(3)改进方法,正确对待。教师要改进对青少年教育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青少年的不同特点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坚决克服简单、粗暴,甚至挖苦、讽刺、体罚青少年的做法;学校和教师要根据青少年的实际,对他们提出实事求是的目标要求,避免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对青少年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充分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有策略性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以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4)注重学习,与时俱进。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避免由于知识不足、认识片面、视野狭隘造成自身认识错误,造成与青少年的对抗心理。同时,要真正融入青少年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克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2.家庭教育。作为家长应积极地帮助孩子平稳度过逆反期,与他们一同寻找释放逆反心理的有效方式。家长自身应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学习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心理知识;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也不要让孩子习惯于靠撒娇、索要或哀求等手段达到目的,要让他们学会“碰钉子”;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应首先做到;要注意配合学校,达到学校教育的要求。

总之,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并非不可解的疑难问题,经过合理调适、疏导,会得到有效的矫正,会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施教者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并用真诚的爱心感化他们,用恰当的方法教育他们。转变青少年的不良心理,使之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一个良好的心态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心态的培养,靠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配合,靠外界的良好条件,更靠自身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沈贵鹏,扈文华,等.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青少年的心理疏导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少儿图书馆;青少年网瘾;青少年教育

前言

青少年普遍缺少社会阅历,容易受到他人的蛊惑,再加之其具有好奇心强,爱追新求异的特点,很容易就会沾染恶习。网瘾是青少年比较常见的恶习,沾染网瘾的青少年可能会有欺骗家长、盗窃钱财等恶劣的,如果不加以管教,将来会对其造成及其严重的影响。常见的预防网瘾的方法有两种:“疏导式”和“封堵式”。本文介绍的利用少儿图书馆进行网瘾预防属于“疏导式”。

1、浅论青少年网瘾与网瘾预防

1.1何为青少年网瘾

所谓青少年网瘾,就是指青少年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8小时,且有不断增长、无法控制的趋势。当青少年染上网瘾时,其行为反常,常常出现逃学、废寝忘食、对人冷漠等问题。且为了获取上网资金,常常会出现欺骗家长、盗窃钱财等恶劣的问题。青少年由于自身社会阅历较浅,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他人蛊惑,容易出现网瘾。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青少年的监护人应该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要及时发现青少年的网瘾苗头,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但是,如果青少年的监护人没有及时履行监护的任务,则可能导致青少年的网瘾加剧,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1.2预防、应对网瘾的方式与方法

如何进行引导青少年积极的应对网瘾是一个重要问题,预防网瘾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封堵式”和“疏导式”,所谓封堵式,就是监护人控制青少年上网的资金,或减少其上网时间来硬性的限制其上网的时间,来避免其沾染;而“疏导式”是指转移青少年注意力的方法,通过培养青少年其它兴趣来让青少年主动的减少上网时间,已达到戒网瘾的目的。就实施难度来说,“疏导式”方法的实施难度要远高于“封堵式”,且该种方法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如果监护人缺乏经验,“疏导式”的效果可能还不如“封堵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少儿图书馆引导上网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的方式与方法,这种方法属于“疏导法”,通过少儿图书馆内众多的教育专家来对孩子进行指导,可以有效的避免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再度成瘾”的几率。培养青少年的读书爱好,让他们经常查阅各种文献资料,逐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慢慢形成乐意到图书馆来的习惯,达到远离网吧的目的。

1.3少儿图书馆对于预防青少年产生网瘾的优势

少年儿童图书馆是国家政策支持,地方提供经济支持的公益性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国家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其馆藏丰富,拥有丰富的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艺术、科普等文献资源,且能够提供社会监督、管理的职能,可为青少年提供学习、充电的场所[1],是实施青少年文化教育的优秀场所。少年儿童图书馆里有着浓厚的学习、文化氛围;少年儿童图书馆内的工作人员既是图书管理员同时也是青少年教育专家,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能够很好地引导和教育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有效预防青少年染上网瘾。而且,少年儿童图书馆普遍拥有独立的电子阅览室和自己的网站,属于公益性设施,不以赢利为目的,故有效的控制青少年的上网时间,避免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可为青少年提供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2、通过少儿图书馆对青少年网瘾进行预防的具体措施

2.1优化馆藏,吸引青少年走入图书馆

青少年普遍具有好奇心强,爱追新求异的特点,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通过调整馆内资源模式,引进一些新鲜、时髦的资源,来满足青少年的独特要求。青少年对新鲜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兴趣的引导可以将教育效果最大化。因此,少儿图书馆应该对读者的兴趣爱好进行详细的调查,在结合本馆内馆藏书籍的分布情况,针对性的充实馆藏,优化馆藏结构,引入一些青少年喜欢内容,精心挑选一些青少年喜爱的文献。如卡通类、文娱类书籍[2],引导青少年学习更多有意义的知识。除此之外,馆方还可以选购一些绘画版、卡通版、电视剧版的改编名著,满足部分小读者的需求。另外,类似电子出版物、视听资料、模具、玩具等非书资料各馆也可考虑引进,让读者有丰富的获取知识的途径。

2.2举办活动,进行引导

少年图书馆不同于一般的图书馆,少年图书馆不仅要提供书籍借阅、文献查询的功能,而且还要定期举办各类活动,与小读者们互动、沟通,言传身教,引导读者们进行学习。举例来说,少儿图书馆可定期举办讲座活动,邀请一些优秀的学者来馆内为读者们进行讲座。某市少儿图书馆经常举办各类讲座,近年来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对读者进行了“青少年网瘾的危害”、“好书照亮人生路”等优秀的主题讲座,还为家长进行了青少年教育讲座,为家长讲解如何更好的与孩子沟通、交流,这些讲座得到了读者们的一致好评。除此之外,少儿图书馆还可与当地青少年宫定期开展交流合作活动,开展竞赛类、科普类知识讲座,充实读者的知识,也可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3建立“绿色网吧”

近年来,我国多地的少儿图书馆内都设立了“绿色网吧”,科学、合理的引导青少年进行健康上网,减少青少年到社会上的网吧上网的机会,从而有效预防青少年染上网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由此可见,建立“绿色网吧”是少儿图书馆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一大利器。

结语

少儿图书馆应该优化馆藏,吸引青少年走入图书馆,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阅读兴趣。经常性的举办各类活动,适时与各类组织进行沟通交流,定期开展知识讲座,以求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少儿图书馆应该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如将电子预览室进行改进,建立“绿色网吧”,让青少年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的进行网上冲浪。进行青少年网瘾预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够积极提出建议,引导网瘾少年早日回归正轨。

参考文献

[1]潘晓群.找回迷失网络的孩子――有关青少年网瘾的报告[J].江苏卫生保健,2014(2):18―19.

青少年的心理疏导范文第3篇

心理危机干预;青少年;机制;探索与实践

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不容乐观,焦虑、抑郁、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不断增加,青少年心理问题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1]。调查显示,16~25.4%的青少年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另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30万人自杀死亡,200多万人自杀未遂,其中大约2/3是15~35岁的青少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未来我国国民的素质水平,关系到家庭和个体一生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动采用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手段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心理危机是有效的应对策略[2]。然而,如何开展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目前尚无统一的模式可循。河南省南阳市搭建以政府为主导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和平台,开展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1.南阳市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分析

河南省南阳市总人口约1100万,其中青少年人口约400万,青少年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目前,在高校、综合医院和中小学校都已经非常重视心理危机问题,一些单位探索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如南阳理工学院从2000年起便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了国内领先的零缝隙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但总体看来,除高校之外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力量较弱,比较分散,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意识淡薄。受传统观念影响等原因,人们对心理健康、心理危机等词汇较敏感,常把其简单地与精神病联系在一起,在遇见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往往采取找朋友、自己想等方式处理,习惯“隐忍”,回避专业的心理指导,家里有人出现心理问题,不是积极寻求治疗,而是怕传出去难听。

二是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范围小。目前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仅仅局限于某些学校、综合医院等,普及率不高,服务人群具面比较窄,缺乏统一的公共心理疏导的体制与机制。

三是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力量弱、资源整合难。只在大型医院和高校均设有专职心理治疗和咨询专业技术人员,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人员基本上是兼职从事工作,其他单位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几乎空白。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由政府、学校、家庭、社区这四个子系统组成的综合体。缺乏发挥主导、指导、协调作用的一个机制,各种资源难以发挥整合效应。

2.南阳市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践探索

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明确和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是一个由政府、学校、家庭、社区这四个子系统组成的综合体,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有效实施有赖于一个由政府主导负责的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来承担组织、协调、扶植、推进和监督的职责。医院、高校等专业组织应该负责的是对心理问题的专业处置解决以及对非专业工作人员的培训,这些机构的作用能否得到较大限度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的效率和资源整合分配情况。没有其它各个相关系统的设立,无法发挥其整体作用,尤其是政府应当在这系统中发挥其主导、指导、协调等重要作用。

成立市级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机构。南阳市成立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共青团南阳市委书记担任组长。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教育局、卫生局、综治办、公安局、消防支队和驻宛高校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规划和组织全市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及单位落实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任务,为重大的心理危机事件提出化解处置的实施意见。

明确各相关单位职责。团市委:负责全市学校、社区青少年和企业、青工、农村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指导社区、学校、企业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督导检查全市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工作开展情况,协调市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各成员单位加强协作配合。市教育局:承担全市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配置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完成市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交办的相关工作。市公安局:负责全市范围内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处理的现场指挥;排查掌握罹患精神疾病青少年底数,做好防范控制工作。卫生局:负责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的医治救护及医疗资源的统一调度指挥;调研、监控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掌握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信息和数据;加强对重性精神病青少年的规范化治疗,开展诊断与风险评估,对一般的精神病青少年落实村、社区随访管理等。消防支队:协助有关部门处置因心理危机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南阳理工学院:负责开展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防治、咨询、疏导、科普知识宣传、专业培训、工作交流、应急心理救援与指导工作。

成立市级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工作办事机构:一办、一队、一中心。一办即南阳市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市委,由团市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职责是负责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的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教育培训等。一队即心理危机救援联合专业队伍。由教育、公安、精神卫生机构、综合医院、高校等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具体职责为对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提供及时科学的心理救援和心理咨询,避免自杀自伤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协助处于危机中的青少年顺利度过危机。一中心即南阳市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该中心依托南阳理工学院建立,主要职责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防治、咨询、疏导、科普知识宣传、专业培训、工作交流、应急心理救援与指导工作。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南阳市建立了一套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网络。实现了由点及面,由上至下,层层铺开,为预防和处理青少年心理危机,构筑全方位、多途径工作网络,有效地协调教育、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公安、消防、共青团等相关机构,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政府—危机干预专家指导小组—社会各类基层部门”的生命健康的安全保护网络。通过我们在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领域开拓新的干预模式、策略与方法,为青少年心理与人格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为积极、有效的实践对策。让更多的人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危机,能有更多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参与心理危机的研究与实践,能帮助广大家长、教师、青少年自身掌握判断和处理青少年心理危机的科学方法,共同促进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快乐成长。

青少年的心理疏导范文第4篇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

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逆反情绪,表现在:对自己缺乏信心,不愿参加活动,害怕失败,自暴自弃,漠视关心,不接受建议,抵触情绪严重等等。很多学生甚至感受不到同学的友谊,老师和家长的关心。我们应该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增强感恩意识,这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正确引导。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感恩是和谐社会的情感基础:一方面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为家长、学校实施青少年感恩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学校德育、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弘扬中华美德的需要

感恩思想得到古人的推崇:“知恩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都体现着一种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培养之恩、救命之恩。

二、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什么样的家庭走出什么样的孩子”这句流传甚广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从社会角度来说,青少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期。他们的智力、性格发展直接影响今后的人生以及对未来社会的看法。在这个时期,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青少年起到重大影响。从家庭环境角度来说,孩子人品的好坏就是父母人格的体现。

(二)学校教育的忽视

从课程角度来说,思想政治课本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最好平台,但受到条条框框的制约,受到课程化的限制。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重智轻德、强调政治性、忽视德育实践、无视德育评价,导致学校德育目标难以实现。

(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舆论环境。讲道德的人吃亏,不讲道德的人却谋得好处;有权有势,在学校受到照顾,甚至欺负同学;做了好人好事,却被人敲诈勒索。这些现象,让青少年感到困惑,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逐渐形成扭曲的人格,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足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些青少年成绩不好,对自己缺乏信心,害怕失败;对他人漠不关心,厌烦抵触。他们感受不到温暖的同时,也不会感恩他人。

(五)感恩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关于感恩教育的评价机制和评估办法还没有建立,导致感恩教育很难落到实处。知恩却不知如何报恩;施恩却不知道如何评价;感恩却不知如何去做。没有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只能空对空,无法正确引导青少年,最终失去感恩的激情和愿望。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借鉴科学理论,树立感恩意识

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少年的思想,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家庭美德教育,可以树立青少年感恩意识,构建和谐家庭,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优势

1.建立学习型家庭。父母不以享乐的姿态出现在家庭中,“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亲子阅读,用书中的故事教育孩子。比如,和孩子一起读《爱心树》,这是关于一棵树和一个男孩的故事。大树为小男孩遮阳,和他一起玩耍,为他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通过这个故事,孩子要学会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通过陪伴读书,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这样既能增强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能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比如,阅读世界经典名著《秘密花园》,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名字叫玛丽,性格霸道孤僻。后来玛丽通过两个朋友,学会了助人为乐,学会了感恩他人。最后玛丽变成了一个懂礼貌、有爱心的小姑娘。家长通过和孩子一起讨论玛丽的成长故事,可以让孩子明白许多道理。2.培养青少年孝恩理念。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成员之间对待老人要提倡孝道,终身勿忘养育恩。3.培养青少年回报意识。家庭教育要培养孩子的回报意识,回报父母的哺育、培养,回报老师的教导、指引,回报同学的帮助、支持,回报救护自己的人,通过付出和努力,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

(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和优势

1.结合节日开展感恩活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学校可以开展各项活动,弘扬母爱,倡导母爱。比如,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开展诗歌朗诵活动等等。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学校可以借助父亲节,邀请父亲来学校,和学生们一起上课,讨论,做游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强父亲的教育力量,感恩父亲。每年教师节,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感恩师恩的活动。比如,学生为老师制心卡片;学校组织教师节晚会,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向老师表达最真挚的祝福。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学校可以开展系列主题感恩活动。2.在学校日常习惯中培养感恩意识。在教科书的第一页工工整整地写上父母的生日。开展为父母多做事,为父母过生日的活动。学校为每个学生过生日,过生日的同学感恩父母。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图书馆是武装青少年头脑的最好阵地,配备大量感恩励志的书籍;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力量,平时要播报发生在身边的感恩故事;学校要请典型人物做报告;展览馆可以展出各种感恩励志的图片和视频。4.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的身姿感动着我们,学习文章的同时,也体会到父爱的朴实无华,润物细无声。5.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在学校的感恩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具有感恩的心,感恩情怀;应做到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激。

(四)优化社会环境营造全民感恩氛围

1.优化社会大环境,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花园之国——新加坡,关注中华文化,重视儒家伦理思想,在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全民动员,社会风气非常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2.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正能量。比如,《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等就是很好的题材。3.完善社区环境,“建立社区一体化”德育网络。v社区聘请校外德育辅助员,利用假期和周末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社区建立学校、家长、街道干部联系沟通机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五)启动心理疏导

为感恩教育保驾护航启动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开展各种心理辅导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作者:邱悦雯 王惠莉 单位:山东省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青少年的心理疏导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逆反心理 中小学生 成因 对策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有逆反心理现象普遍存在,那么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本人认为应从学生自身、学校、教师等方面找原因。

学生方面: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生理急剧发展并逐渐成熟的时期。少年期是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过渡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变期,其主要特点是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冲动性和自觉性等交错发展着,因而在生理和心理、社会化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变化,使他们感到“自己长大成人了”。

青年少正处于心理机能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其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往往与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相冲突矛盾,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青少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身心发展不协调,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为青少年的心理既受其生理发育的制约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还有性格的影响。

还有青少年其个性心理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敏感幼稚、辩别和自控力弱,易走极端。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生理明显早熟,但其心理和生理往往不能协调发展。生理的逐渐成熟使青少年的某些主观需求随之增长,原有的心理失衡了,心理发展滞后的青少年不具备满足这些需要的主客观条件,因此主客间产生矛盾,引发心理压力,加之生理上的明显变化,使青少年产生重新发现和确认自我的强烈欲望,向往人格独立和自主自立,他们迫切需要参与社会活动,满足自我,当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由于自身的特点与客观环境的作用,使他们的心理出现不适,因而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从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分析:

教育改革进程缓慢。体制的弊端,传统的惯性像顽疾难除。现今“应试教育”仍大有市场,学校“重智轻心”现象仍很普遍,学生课业过重,严重挤占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因袭传统,思想守旧,缺少与学生沟通,缺乏民主和人文关怀,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学生难以接受,因此表现出不满和反抗,以致产生逆反心理。

还有学习、升学竞争的压力,也使老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矛盾。老师的业绩与学生考试的分数捆绑,一旦学生的成绩不理想,老师就连吓带逼,连损带骂,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老师们没有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情感、态度,不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心唯系分数,对学生盲目高要求,造成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导致身心俱疲。有的学生不胜其苦,开始与老师对着干,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那么如何矫治具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学生呢?笔者研究认为从产生的原因找对策。

学生方面的对策。青少年学生对竞争、忧患和生存意识的教育应主动接受,不断提高个人生存能力和竞争意识,具备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心理品质。主动参加挫折教育,正视挫折和失败,对生活持豁达开朗的态度,经得住挫折和失败,以此消除逆反心理。

青少年学生还应培养自己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活能力。积极了解社会,重视生活技能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个人能力,提高调适心理压力的能力,消除逆反心理。

另外,应重视个人自我调节,学会学习和宽容。多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懂得只有胸怀宽广,接纳他人的人,才能成就大业,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中,走出心理误区。

学校和老师的对策。学校应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学校里通过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热爱学习和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采取多种方法,传授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有针对地围绕青少年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教育,重在疏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指导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开设心理咨询辅导站和信箱,及时解决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烦恼。提供有关报刊书籍,让学生自由阅读。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做学生的良好益友。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研究教育,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避免学生心理压力过大。要特别关注后进生,对他们加大情感投入,用引导代替斥责,用关爱代替讽刺,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

教师要坚持疏导教育,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避免直接批评和正面冲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学生犯错误时,采取个别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耐心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乐意改正,不要当众批评,保持友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生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教育就可以消除的,需要平时留意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烦恼。对学生过度维护自己的形象和追求独立、自尊,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在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避免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

总之,只有学生、学校、教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