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综合管理部创新举措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武汉一考生
创新是国家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致胜法宝。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生于创新、死于守旧"是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了呼唤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可是,最近我们小区旁的"创新网吧"运用这条真理去"经营"自己的业务时,却栽了一个大大的跟头。我们所在的综合性学习小组对此作了仔细调查和用心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引起社会对此类现象的关注。
"创新网吧"原名"老网吧",原来倒也遵纪守法,按时营业,公平交易,无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面前,该店经营惨淡,入不敷出。该店老板决心改变现状,于是决定运用创新理念着手对原来的一切来一番彻底改造:简单装修后,将原用名"老网吧"更名为"创新网吧",可谓"店名创新";实行传销式会员制度,给介绍人提供奖励,可谓"拉客创新";推出代包夜学生做作业及仿冒家长签名的举措,可谓"留客创新"。诸如此类的创新之举,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它们违犯了法规条令,教唆了少年学生,自当为众人唾弃,留下恶名。
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直是我国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加强网吧的管理上,上级出台了许多明确的规定。比如,我市就规定网吧不准接纳未成年人,不准通宵营业,等等。这些法律法规,理应成为网吧经营业务、创新服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创新网吧"只知道要创新,却不知在这些创新举措中,一次次地踩响了法规设下的"地雷":吸引和容留少年学生,属于顾客对象违规;通宵开门营业,属于经营时间违规;代做作业,属于经营范围违规;等等。这样下去,虽然能为经营者多赚取一些银子,但是,肯定会毁掉一大批少年学生的未来,"制造"一大批痛苦家长。这样的创新,自然是法规严打的对象,结果只会是"炸"得创新者晕头转向,关门停业。试想,如果他们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大力推行创新举措,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刚刚过去的2011年,425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关乎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一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从国家、地方和学校3个层面系统推进,形成了强国必先强教、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面对新的一年,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奋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着眼关键领域,改革之路越走越通顺
改革创新之路能不能走得顺、走得稳,关键领域的改革成败至关重要。
2011年,作为推进关键领域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大动作”,是教育部先后与北京等实现“两基”目标的27个省份签署了28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明确了各省份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起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
一年多来,各地结合实际,划定学区或片区,统筹教学和人事管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些地方每年交流的教师数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5%左右,有些地方把50%左右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体现出改革的决心和魄力。
国家出政策,省市出举措,县区抓落实。从上到下,从教育领域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改革创新的步伐一刻不曾停歇。创新思维、创新举措频频推出,逐渐盘活教育发展的政策、机制体系,从内而外地激发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责任到县、时间到年、典型引路、由点及面”,黑龙江省教育厅与发改委、财政厅等部门下发的《黑龙江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黑龙江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同时对全省60多个县的标准化学校建设提出了详尽的要求。
山西省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中,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战略重点,省政府下发文件,推出了26项重大政策。政策推动下,山西省积极探索,形成了“盟区”模式、“联盟校”模式、“教育集团”模式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消除薄弱学校的新模式。
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几乎贯穿2011年各项关键领域教育改革攻坚克难的始终。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积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推动民族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体系等,无不体现了教育系统勇于破旧、大胆革新的思想力和行动力。
抓住体制机制,从源头激发教育改革活力
2011年,在陕西省全面推进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有一件“小事”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实行“职技分家、归口管理”,陕西省完成了首批职业学校划转工作,把原由其他部门、行业举办的4所高职院校、7所中职学校划归省教育厅管理。
管理体制不顺,职业学校办学与劳动部门“打架”,曾经是困扰部分职业学校发展的“顽疾”。陕西省通过省级统筹,理顺关系,把学历教育和教育培训全部划归教育系统管理,从根本上突破了困扰职业学校办学属性的机制。
破解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是重点,也是难点。一年来,瞄准体制机制弊端,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充满勇气与智慧——
教育部与相关部委联合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重点破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学校法人属性、产权归属、优惠政策等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推动和指导地方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
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研究制定省级政府依法审批设立专科学历高等学校的具体办法,强化省级对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初审权和对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审核权;
中央投入156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组建500多个职教集团,覆盖30%中职、89%高职,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体制机制既是系统性的,也存在个体差异。一年来,各地从教育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努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小切口往往能取得大成效。
2011年,天津市大力实施行业办学优化计划,着力完善以“行业组建集团式”、“企业集团带动式”等5种模式为主的16个职教集团内部管理体制,积极促进校企一体化办学,形成了跨部门、跨领域、跨专业协作的良性运行机制。目前,全市85%以上的高职和50%以上的中职都是由行业举办。
重庆市把抓好教育改革试点作为推进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成立了重庆市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国家教育体改办下达的7个改革试点项目为重点,组织了84个试点单位,深入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
切实提升质量,以顶层设计对接公众教育需求
教育先行,需要客观分析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强化顶层设计,切实把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强烈需求的主渠道。从2011年到2012年,各种创新举措相继出台——
修订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突出教育与产业对接,专业和职业对接;
修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增设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学科22个、专业133个;
调整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2011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类别增至39种,招生人数占硕士生总数的32%;
成立43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建行业性职教集团400多个,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遴选19所高校启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支持和鼓励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立志从事基础科学研究;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1年至2015年共同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质量是生命线”,已经成为各地教育系统的高度共识;抓住质量,就等于抓住了改革的生命线,越来越成为各地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江苏省不久前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意见》,对江苏高等教育今后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和区域交流合作等方面划定“质量生命线”。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管理;创新
一、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意义
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因而许多企业在经济改革和市场化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不适应市场变化的表现,其财务管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就要求企业树立好财务管理创新的思想观念,坚持以符合自身情况的调整转变带动企业的快速发展。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举措实质上是对过往经验经营的提炼升华,针对以往经营管理案例进行推陈出新,因而可以说财务管理创新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提升,是一种企业竞争机制的重组升级,是对先前财务管理体制的继承发展,因此财务管理创新并不是单纯的制造,更是对传统的批判性继承,只有通过这种继承才能为企业提供一种符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管理之举。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创新的优势体现在公司经营结构和资产分布的重组优化上,通过创新型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只有率先通过财务管理创新为企业树立发展生存之道,才能避免因为市场的波动而被市场所淘汰。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
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有十分关键的掌舵作用,但由于管理层不重视而造成的企业财务管理滞后问题却已成为影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因素。许多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依然存有偏差,甚至把财务人员与付款人的概念相混淆,不但认识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对于企业管理的监督辅助作用,更缺乏对于财务管理创新的基本认识。同时还有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则过分高估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或是在企业管理中夹带个人感情因素,最终导致了企业财务问题的出现。
(二)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意识
同管理人员思想滞后类似,不少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同样缺乏创新意识。他们对于业务的认识只局限于表面,对于自身工作的重要作用缺乏最基本的认识,甚至不明白财务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内涵。企业财务管理意识的薄弱体现在财务管理同其他业务管理间存在的割裂问题,财务与日常工作相脱节。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财会信息和资源管理模式正不断升级,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正逐步升级,因此作为企业财务的工作参与者,必须树立创新管理的思想观念,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升级,帮助企业实现管理蜕变。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举措
(一)创新企业理财观念
在知识经济发展壮大的今天,财务理念对于财务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企业的融资、投资和财务评估等日常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理财观念的重要性作用。为此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要建立对于资本的基础性认识,掌握资本流通、组织构成和各项表现形式,直面资本管理中的问题与挑战。由于资本本身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构成要素,关系着企业的营销与市场价值的实现,因而是财务管理中必须首先注重的,所以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而已,重视资本的力量,及时树立符合自身经营状况的理财观念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够利用好资本的力量,则可为企业的经营利润提供更大的增长渠道。
(二)创新企业财务分析手段
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同样十分重要,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而言,营销业绩和财务管控的效果往往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因而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财务分析手段。在知识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发展对于其本身的财务分析能力要求有了进一步提升,因而对于财务管理创新,财务分析就成了重要的转变环节,是财务创新举措中的重要一环。毫无疑问,企业财务分析中的重点内容是评估资本的使用状况,依据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构建资本考核的主体目标,通常而言,此类目标有四种:其一是创新指标,考核重点为财务的应变能力。其二是效率指标,旨在分析企业的资本利用率和经营利润转化利率。其三是财务账目管理,管控盈余比。其四是综合管控指标,主要立足于资本消耗率和知识转化状况。
(三)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手段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信息化推进的重要措施,对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而言,如何在移动互联发展更新的背景下实现财务管控方式的转变就成了财务创新举措中的关键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财务管理远程查账、远程报表和动态审计等,对于企业的财务监控而言有十分突出的意义。同时对于财务部门和其他运营部门而言,财务管控的更新能够实现不同部门间的业务连接,增加企业的综合性管控效率,同时实现多部门间的协作运营。为了实现财务管理创新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升级,就需要财务部门根据市场变化建立动态的核算管理机制,增加财务管理的及时性,并通过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管理,提升自身的会计管理工作效率,逐步增加企业的日常管控效率。
(四)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期望得到的结果,也是评价一家企业理财活动是否真正合理的重要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的地位必然会相对降低,而知识资本所具有的地位则必然相对上升。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比如股东、债权人、经理人与职工、客户等各方的契约集合体,能够直接反映理财环境所产生的变化,并依据环境的变化而实施相应的调整。通过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状况的经营目标,可以保障企业的财务运行更为积极和立,也更加符合市场经营规范,为企业的行政管理和利润提升提供符合经济规律的良性循环标准,因而树立财务管理新目标对于企业的创新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五)创新企业财务评价体系
企业的创新评估体系是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标准的重要衡量,在资本流动日趋自由的今天,建立更为科学的评估体系可以将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到新的层次,并未企业的利润提升构建新的途径。因而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应在创新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树立资本创新力、知识利用率、和经营利润每股盈余比等全新考核指标,进而实现财务评价的目标。
四、结语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财务管理正面临着许多全所未有的经济难题,如何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实现新型财务管控,推动内部管理控制体系的建立,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等问题已成为企业探索发展的中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企业财务管控创新的因素,重点探讨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献言献策。(作者单位:大连华拓财务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何家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探究[J]. 商. 2015(46)
[2]胡喜梅.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 中外企业家. 2016(04)
(一)基地定位不明确,综合协调能力薄弱
1、基地建设,规划必须先行。我县工业基地自2002年下半年开发建设以来,至今没有一个控制性详规,更没有入园企业布局规划,一方面造成企业布局较混乱,大有“拣到蓝子里都是菜”的鱼目混珠文秘杂烩网现象,另一方面导致农民在已规划但未征用的土地上乱搭乱建,无形增加了基地建设成本。同时,也难以与县城总体规划对接,与县城基础设施做到资源共享。
2、基地工作从开发建设到引进企业、安置企业落户以及跟踪服务,每项工作都必须得到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但由于基地综合协调能力薄弱,加之在部门利益的驱使下,基地工作难以顺利推进,从征用土地开始到开工建设的每一阶段都举步维艰,各部门都把基地看成是一块饼干,不去想怎么把这块饼干做大,而是都来争着分食,没有争到就处处设障碍,讲条件,使基地工作难以顺利进行。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使基地已征用土地均无法开工,造成近20家企业等地建设。
(二)运行管理机制不活,监管乏力
1、投入回报率不高。现在基地已经投入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及资金,但由于项目开工多投产少,达标达产的就更少,尤其是像钢构和温室类的项目,业务均在外地,即使开工投产,如果监管不力,税收也在外地,所以产生的回报相对较少。
2、土地利用率低。在基地存在较多的闲置土地,已开发的厂房中基本没有多层厂房,已开工投产的项目,经对照其审批的规划,还有大量厂房未动工建设。目前,基地已建成的企业,土地利用率平均不到30%,甚至有圈而未建的现象。
3、统计口径混乱、税收征管不到位。基地有一些企业是退城进园或从其它乡镇引进的企业,其税收仍未落入基地,使基地税源存在流失现象。
(三)资金投入困难,基地发展缓慢
1、基地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企业等地落户。
2、基地企业资金短缺,有的企业建好厂房,购置设备后,缺少流动资金,致使企业停工待产。
(四)办事效率低,协调服务难以到位
1、有些职能部门对于建设工业基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然认识不到位,较强地追求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较多地拘泥于繁琐的程序,导致基地企业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用水、用电、办证、办照等审批程序效率低下,成本过高。
2、有的职能部门,特别是条管部门自行进入基地企业检查、处罚的现象经常发生,导致企业不安心生产,有的已搬迁。
(五)队伍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缺乏
1、基地内部工作人员懂业务的较少,特别是规划、建设、测绘人才。
2、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产业工人十分紧张,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更为短缺。
二、对策
基地发展到现阶段,资金已投入下去,基础设施基本配套,项目引进来了,要真正出效益,出活力,主要在于项目的引进和推进,关键在于对基地和企业的监管。所以下一阶段工作重心必须视项目开发为生命线,把“安商”、“选项”和强化管理放在工作首位,通过“搭建平台,完善政策,搞好服务,强化监管”等措施,使安商选资与项目推进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成功的“你助我发展,我助你发财”之路。因此,我们必须在五个方面采取新举措。
(一)必须在理顺关系,强化领导上有新举措
1、规划是基地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必须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突出重点、完善功能、全面配套的原则,抓紧编制工业基地20平方公里面积控制性详规,严格控制规划范围内乱用土地,乱搭乱建现象,减少开发建设成本和工作阻力,尽快完善产业布局和配套设施规划,及时调整基地发展方向,努力培育一批产业相对集中,相互关联紧密,特色鲜明的产业群。
2、积极应对调控,努力搞好申报工作。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出台,国家将严格控制土地和建设资金规模,尤其是我县工业基地没有批准为省级工业基地,今后我县在企业用地、资金扶持等方面必将受到制约,另外,一方面客商也会对投资我县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基地各项管理职能不能履行,各项工作受到束缚。因此,我县必须尽快组织一支得力的申报班子,积极申报省级工业基地,抢抓南昌打造大温圳工业经济圈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千方百计破解我县工业基地有实无名的难题,为我县经济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3、尽快制订工业基地近期和中远期发展规划,围绕构建大温圳工业经济圈的目标,在全县进行一次再动员,再一次掀起招商引资热潮,举全县之力,集中力量把基地做强做大。要求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每年必须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必须在基地用多少亩土地。在用地指标紧张的情况下,集中开发基地,既可以节约用地,又可以减少建设成本,还可以迅速把基地做强,做大,进一步提升基地形象。
(二)必须在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上有新举措
1、进一步完善基地管理服务职能。我县工业基地虽然不是省级开发区,但它的工作定位、管理服务职能和省级开发区是一样的。积极探索和建立高效、灵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势在必行,我们必须把基地定位在省级开发区起点上,以适应工业基地工作的需要。尽快落实土地、建设规划、国、地税等主要相关部门在基地设置分支机构,以加强对入园企业的监管,促进基地更好更快地发展。
2、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把入园企业后续管理与兑现优惠政策结合起来。实行优惠政策与税收挂钩,即:企业入园落户先按国家新的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足额交纳,企业投产见效后其税收达到一定额度后再按优惠政策进行兑现,即:取消了以投资额度优惠土地出让金的办法,改为按国家新出台的工业用地基准价足额交纳,待企业投产后第一年纳税额达到1万元/亩的基础,则优惠总土地出让金的10%,第二年仍达到1万元/亩,仍继续奖励,连奖三年。
3、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地内部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基地各工作部门管理制度和各类职能人员的工作职责,完善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建立项目跟踪服务制,把项目分解到每个人,以项定人,人定岗,岗定责,责定分,分定奖,真正形成“千斤担子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三)必须在加大投入,强化速效上有新举措
1、进一步加大基地建设力度。一是按照基地总体规划和企业布局规划,抓紧把基地建设框架打通,做到征用一片、开发一片、安置一片,扭转过去企业等地落户、等地建设的现状,改善基地的信用度。二是搞好基地与县城规划对接工作,既提升基地人气、商气,又拉开县城框架。
2、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把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县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范畴,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开发一片、配套一片,做到资源共享,有效提升基地形象。
3、进一步加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方面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尽快沟通与银行或投资公司的联系,建立信用关系;再一方面,采取资本运作的方式,在基地范围内规划适量的商住用地,盘活土地资源,实行以园养园,以商补工。
(四)必须在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上有新举措
1、尽快出台我县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基地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划基地管理行为,完善基地服务职能。
2、减少办事程序,建立完整的高效服务机制。基地企业采取封闭式管理,实行特事特办制,对入园企业简化办事程序,把部分项目的办证放到基地办理,具体办法:发改委委托基地办理项目入项,城建局委托基地办理建设规划许可证,土管局委托基地办理用地规划许可等手续,既简化了办事程序,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管。
3、把基地纳入县优化投资环境的主要部门,定期开展优化环境评议活动。
(五)必须在用人机制,强化队伍素质上有新举措
1、立足实际培养人才。根据基地发展需要,对基地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轮训,专门培训,积极鼓励基地工作人员参加多渠道、多专业的进修,全方位提升基地工作人员的素质。
2、眼光向外延揽人才。制订相应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对人才引进的目标、方式、优惠条件进行明确规定,加强与院校联系,建立人才资源网络,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导向,实行基地与院校人才资源共享。
一、更新思想,创新理念,努力在转变工作作风上下功夫。
自*年9月1日起,工商部门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面对新形势,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主要职能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明确了工商职责,强化了监管职能。在2009年,全局干部职工必须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牢牢树立服务于民这个宗旨,在实践中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依法行政的监管理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出新举措,促进监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经济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二、加强执法监管,努力在依法行政上取得新成绩。
在新的一年里,我局要紧密围绕省市局、地方政府工作目标,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完善行政执法行为,坚决树立好工商形象,维护好区域市场经济秩序,在提高监管执法能力和服务发展能力方面不断迈向新台阶。我们要实现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方式由突击性治理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我们要加强工商执法这一重要职责,拓展执法领域,严格依法行政,凝聚执法力量,营造群众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教育,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综合能力水平。
一是,针对工商“两费”停征后的队伍现状,加强对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增强全局干部职工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心齐风正,同心同德,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建设内和外顺,敬业奉献,团结互助的和谐机关。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完善对中层领导干部和分局领导班子考核评价机制,严格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加强制度建设。
三是,以提高综合执法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执法、信息化等培训学习活动。狠抓队伍教育整顿,努力打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三型工商”队伍。
四、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推进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
一是,坚持廉政教育。围绕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市场监管及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工作和重要环节,加强权力观教育和法纪教育,提高廉洁执法的自觉性。
二是,深化廉政文化建设。把廉政文化作为工商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巩固已有成果,强化廉政文化渗透力,推出新举措,使廉政文化真正起到教育人,鼓舞人和约束人的目的。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构建和谐工商。在全局干部职工中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六五”禁令。落实政务公开,深化民主评议工作,首问责任,承诺服务,限时办结等各项制度,全方位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
五、全力维护暑期市场经济秩序。
暑期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局工作的重心,确保暑期市场经济秩序稳定、有序、和谐发展,是省市局和区委、区政府赋予我局的神圣职责。
一是,强化食品安全工作。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扩大实行商品准入、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的范围,全面清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从源头上确保全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提高日常食品巡查监督频次和质量,将日常监管与教育宣传结合起来,将大规模检查与随机抽查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