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体育统计;案例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8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3-0098-03
An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the Teaching of the Case Study in S port Statistics Course
HUANG Liuqi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 in 537000, Guangxi China)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e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ase study in s port statistics course for promoting a proper design of education and cases in t he course of sport statistics. It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 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analyze the data. It finds that the compa 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in this co urse has been greatly promoted(P
Key words: sport statistics; the teaching of case study; effect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和手段,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景中,通过 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积极参与,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对话与研讨,对案例进行分析 、评价,并寻找对策,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批判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 力创造有利环境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教学方法[1]。郑金洲教授认为: 案例教学 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案例所提 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2]。孙军业教授认为:案例教学是叙述发生在一个真实教育情境中的 、蕴涵一 定的教育道理、能启发人思考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教育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包含有一个或 多个教育疑难问题或矛盾冲突,并且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的教学[3]。由于体育统计 学科具有 运动性特征、综合性特征和客观性特征,因此,体育统计案例教学是按照该学科的随机性特 点所设计和组织的具体教学、训练、锻炼和管理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对计算过程和结 果进行评价,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实践性的、探究性的教学活动过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体育系2006级体育教育专 业本科学生136人,其中01教学班(对照班)有68人,02教学班(实验班)有68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以及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期刊等,获取相关的文献资料,为科学研究 该文奠定了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均在玉林师范学院教务系统网上进行,时间是在大部分课程结束或期 末考试之前两周进行,以教学班为单位,由教师所在的系部(院)组织,在网上评价表对任 课教师进行评价打分。其中对照班参评学生人数为67人,有效参评学生人数为61人;实验班 参评学生人数为60人,有效参评学生人数54人。问卷的具体指标内容与结果见表1。该文主 要选取一级评价指标中教学
投稿日期:2009-12-14
基金项目:玉林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07YJJG023)。
作者简介:黄柳倩,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论和体育统计学。 效果指标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基础理论知识水平的评价分析基础理论知识是学习其他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可以明显 减缓学习新知识的曲线。也就是说,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储备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新知识 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越好,越能灵活运用知识,则 对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就越小,反之亦然。因此,该文研究对照班与实验班的基础理论知识( 表2)的差异性是极其必要与关键的。这表明,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方差 齐性检验(表3),是检验实施案例教学后对照班与实验班的体育统计课程考核成绩差异性 的前提,是进一步检验实施体育统计案例教学是否有效的方法。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高考文化成绩统计
序号对照班实验班135730222953163301315………663263106730331068343322注:学生的高考文化成绩来源于玉林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表3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高考成绩F-检验:双样本方差分析
对照班实验班 均值329.9 558 824326.1 911 765方差1 272.042 801958.6 643 986观测值6868df6767F1.326 890 623P(F0.05),认为两样本的的总体方差齐性,其均值的差异是由于随机误差引起的。因 此, 可以通过高考文化成绩,检验学生经过一学期学习体育统计后期考成绩是否有差异,从而检 验实施案例教学是否有效。
2.2 实验后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教学过程的理论表明,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 学的主体,教学效果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教师的教学是否已经使学生满意或是否获得了预 期的学习效果,这是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内容,因而学生对教学评价最具有发言权[4 ]。从 而可见,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效 果的重要指标。
2.2.1 体育统计期考成绩效果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受到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思 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5]。从表4和表5可知,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统计期考成绩有 非常显著 的提高(P
表4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统计期考成绩统计
序号对照班实验班178702765536853………668191675678687788表5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统计期考成绩t-检验
对照班实验班 均值65.27 941 17672.95 588 235方差156.7 715 101254.3 711 589观测值6868合并方差205.5 713 345假设平均差0df134t Stat-3.121 905 632P(T
图1是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图,其指标来源于表1的一级评价指标中的教学效 果指标(其中对照班、实验班的有效参评学生人数分别61人、54人)。
从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图1可知,实验班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知识掌 握程度、学习收获程度、学生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班的,这表明,通过案例教学,全面提高 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的满意度较高,教学效果良好。
图1 课堂教学效果效果满意度评价图2.2.2.1 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普遍满意 体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其原理 和计算公式较多,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掌握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不但具有 提供理论知识的功能,赋予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和实践性,还具有对同一问题尝试多种策 略的思维,以及对实际问题进行交互式探索的功能。通过案例教学的剖析,不但能加深学生 对书本理论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还能让学生领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统计思想与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自我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案例教学 的情境是可以相互讨论且丰富多彩的,学生的讨论与交流是在轻松氛围中进行,符合学生的 心理取向,因此学生普遍满意。
2.2.2.2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收获很大 案例教学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分析与互相讨 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一种教学方法[ 8]。 案例教学实质上可归为一种研究性学习,即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案例 的分析,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 运用案例 教学方法授课,学生在统计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上收获很大,不但能把握统计指标的应用, 能结合专业知识,去寻找分析资料、处理数据等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还能进一步对自己 所关心和所学习专业的实际问题,做出具有一定效度、精确度的描述、预测和判断,并达到 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案例教学能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整合,提高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与掌握。
2) 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深入细致分析和评价问题,促进对难点和 重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从更高层次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案例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领悟能力,有效启发并拓展了学生解决 问题的思维,从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认知能力,提高应用能力。
4) 案例教学有效促进了教与学的密切配合,提升了师生的智慧,实现了教学相长。 并且促进了教师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2 建议
1) 实施体育统计案例教学应遵循实用性原则:体育统计案例教学内容应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体育实践中的具体 例子为原则,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的需要而编制。通过实用性案例教学的分析、讲解 、研究等模拟性的教学活动,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能解决体育 教学、科研、训练以及管理等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高应用能力,获得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
2) 实施体育统计案例教学应遵循实践性原则: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践教学, 而案例教学是立足于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撰 写于调查统计之后的实践教学[10]。通过实践性案例分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事 件的真实 情景中,为学生创造一个防真环境,通过互动交流,讨论、分析与评价,能提高学生的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点,并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培养学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实施体育统计案例教学应遵循典型性原则:典型性案例教学不仅教会学生初步分析和评价一般的案例,还教会学生获得一种分析问 题的规律。通过典型案例的教学,学生能分析、归纳与整理相关的资料,能从多视角、多方 向地观察问题,能提炼与掌握具体的统计方法,能有效领悟、获取解决问题的规律,并提升 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拓展学习的思路,从而能进行一些实地调研,提高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能力 。
4) 实施体育统计案例教学应遵循互动性原则:互动教学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导向开展人际合作的 教学过程[11]。通过互动案例教学不但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活动中师生与生生之间的 互动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原理、要点与难点,引 导学生注重理解;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体育统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应 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瑞林.论体育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方法[J].体育科学,2003,23(6):4 4-48.
[2]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
[3] 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18-19.
[4] 宋彩萍,王江红.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改革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2:8,39转11 .
[5] 王孝玲.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36-237.
[6] 宋彩萍,王江红.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2):28- 31.
[7] 魏红.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 13)3,68-72.
[8] 谢安.浅析概率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J].统计教育,2005,4:9-10.
[9] 邵光华.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研究及其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3 (5):54-59.
关键词:心理暗示;高校教学;体育舞蹈教学
就目前而言,我国越来越多高校相继开展了体育舞蹈科目,将其隶属高校体育教学范畴。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够适应这一新学科的教学要求,心理暗示逐渐被应用于该科目日常教学活动中。心理暗示能够从学生角度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心理暗示教学方法的问题
1.1 心理暗示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
虽然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体育舞蹈科目,同时也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逐渐将心理暗示方法应用于该科目的日常教学中,但过于形式化。受传统影响较严重,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难以改变自身的陈旧观念,教学方法也多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学方式单一。同时又由于高校教学制度相对来说较为松散,日常学习多靠学生的自觉性,教师很少监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等,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厌学心理,对于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一定阻碍作用。
1.2 学生学习态度懈怠
就目前而言,我国各大高校扩张现象比较明显,本科大学生招生率逐渐上升。但是高校在扩招的过程中并没有健全完善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对于学生日常教学活动管理不严、每学期仅是通过期末成绩考核作为一切衡量标准,无论是从高校教师的观念来讲还是学生个人观念来讲,体育教学均不被重视。教师对于体育课考勤情况考核不严,很多学生不认同体育舞蹈这一科目,男生更倾向于篮球、足球等比较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显然“舞蹈类”难以调悠溲习热情,女生对于大部分体育互动兴趣均较低,很多学生到体育舞蹈课时多逃课、不认真听讲、不观看教师示范等,学习态度懈怠,学习成果不理想[1]。
1.3 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
家庭的关爱及合理教育方式是培养学生个人素养的关键部分,从上述阐述内容中能够明确受高校教学环境、教学理念的影响,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管教过于松散,当前家庭在日常活动中也没有予以学生过多的关爱和引导。大多数家长还认为良好的物质条件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关爱,但是其并没有从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去考虑,没有更多的关心孩子的内容及健康情况,导致学生厌学心理过于明显。
2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心理暗示教学方法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2.1 落实心理暗示教学方法
相比于其余的体育活动而言,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音乐领悟能力等,就于此不同学习能力及文化功底学生学习表现是存在一定差异的。部分没有舞蹈功底或者音乐功底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紧张、焦躁等情绪,教师要落实心理暗示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播放调整音乐节奏的方式对学生予以暗示。学生的情绪通常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当学生表现焦躁、紧张、不耐烦时,教师可以将音乐调整成舒缓的轻音乐或高山流水声等,就于此暗示学生放平心态,不骄不躁;学生学习兴趣不佳、音乐节奏反应慢时,教师可以将调整成快节奏或者重金属类音乐,通过强有力的节奏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共鸣,应用心理暗示方法教学能够有效调节学生情绪变化。
2.2 调整学生学习态度
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应用心理暗示教学方法,要保证学生处于完全放松的心态接受教学活动。由于心理暗示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导致其具体落实情况差,长此以往影响体育舞蹈教学在学生中的心里地位,很多学生不重视该科目的学习,使该科目逐渐变得边缘化。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之前,教师要与学生一同进行准备活动,这能够使学生的骨骼和肌肉逐渐舒展,处于舒适的感受中,学生整个人无论是身体还是大脑精神均会得到有效放松,这种情况下更易于接受教师的心理暗示。教师通过语言对学生予以心理暗示,多说积极向上、具有鼓励意愿的话语,对学生的心里活动进行影响,能够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其乐于接受体育舞蹈教学并积极参与其中,这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
2.3 家庭教育合理化
家庭方面也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家长除了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以外,还要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予以关怀。多于学生进行沟通并组织多项不同种类的家庭聚会活动,可以是跟家人的聚餐休闲活动、跟朋友的聚会活动,也可以是与陌生人、陌生家庭的集体踏青及爬山等活动,通过这些互动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关怀,通过户外活动参与对学生形成心理暗示,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观念,对于学生的体育舞蹈学习具有一定促进性予以。
3 结束语
将心理暗示应用于体育舞蹈教学中,从学生、学校及家庭三方面入手,有利于达到该科目预期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及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1]汪慧.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心理暗示运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2,(22):F0003-F0003.
[2]张艺凡.探讨“心理暗示”在舞蹈教学中的正确应用[J].大众文艺,2015,(4):257-258.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给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赋予了不同的职责与任务。目前,体育教学已经成为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它不仅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对学生的心理、精神以及学习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现在的小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都有欠缺,但是他们又普遍有较强的好奇心,以及活泼好动、爱玩的共性特征,这个时候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对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提升起不到积极作用,也难以实现新的教学目标,也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发展趋势。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对小学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改革,比如,可以采用创新游戏教学的方式。与此同时,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兴趣喜好,在体育课堂上全面引进游戏教学法,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爱好,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策略性、针对性和计划性地开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使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得到全面提升。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其次,在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他们也会有健康的心理。同时它也具有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操以及意志品质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让新时期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面对现阶段的这种新的体育教学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重视起来,在传统的体育教学策略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要运用各种形式的体育游戏激发小学生的热爱和兴趣,以便让更多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
二、案例主题
本次游戏的主题是简单的快乐闯关游戏,主要是以攀爬游戏为主,而其中的“爬行”属体操类游戏性质,它也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喜爱并且安全系数极高的小学体育游戏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经常进行爬行游戏的锻炼就会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可以有效改善学生上下肢配合动作、协调用力的能力,提高神经控制系统的反应速度和加大肌肉收缩的力度。本案例的目的是不仅让小学生喜欢上这个游戏,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明白这个游戏带来的真正益处。
三、游戏案例描述
(一)环节一:游戏设计理念
本次游戏秉承“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始终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作为游戏的主旨,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还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极为重视。本次游戏主要是以营造开放性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为主,在具体实施游戏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开发学生智力以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要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让小学生熟练掌握爬行的方法和流程,能够让整个游戏教学过程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快乐的状态中,让学生获得游戏运动技能的同时陶冶情操。
(二)环节二:游戏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阶段,生性活泼好动,但是由于其运动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并且处于发展时期,可以说他们在运动能力方面处于一个较低位置,再加上他们身体各个部分的肌肉发展不平衡,在上下肢的协调性方面也比较差,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这个阶段又是好动喜玩、想象和创造力比较丰富的时期,对一些新鲜事物极易产生学习兴趣。本次游戏活动就结合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情况来开展。
(三)环节三:游戏案例求索
第一部分:场地、器材选择本次游戏场地选择操场,游戏器材选择体操垫、体操凳、橡皮筋、红彩带等。体操垫具有柔软、舒适以及安全性高的优势;体操凳具有色彩鲜明、稳定性强的特点;而橡皮筋具有可随时调节高度的优点;红彩带可以用来点缀橡皮筋。本次游戏设计选择了两块游戏场地,主要是为了利用不同的场地安排方便组织教学步骤的实施,让小学生在游戏技能的练习上能够得以层层推进,主要是有益于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本次游戏过程中得到综合提升。这其中,用红彩带点缀橡皮筋,主要的作用是能够使静态的操场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因为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在色彩鲜艳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不但能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而且能激发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而强烈的好奇心正是保持学生精神处于旺盛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因此,在游戏场地和器械的选择上都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二部分:游戏案例详情教学内容:同手同替向前行。学习水平:水平一。(小学二年级)教学重点:同手同替向前行。教学难点:游戏中手脚协调配合快速向前。教法:讲解示范法、激励法、游戏法、评价法和品德教育法等。学法:观察法、模仿法、练习法、展示法、合作创新法等。教学目标:90%的学生能掌握高低姿爬行的动作要领,并能在游戏中熟练应用;通过爬行练习,促进学生上下肢力量,增强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合作、尝试创新、共享快乐。第三部分:游戏实施过程本次教学案例主要分为四个片段,接下来依次进行分析。教学片段一:激发学生兴趣,展示自我能力(1)教师引导: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阳光明媚,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不好?学生A:什么游戏?教师:老师带同学们去公园和动物“交朋友”好不好?学生齐声回答:好的,老师。教师:“那请同学们排好队上车,我们的汽车马上就要开动了。(实际上是教师模仿司机开车带领学生绕场慢跑,在慢跑的过程中进行安全教育,主要是为接下来做准备)(2)动物模仿操(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和老师一起发挥想象力展示动物优美的舞姿。教师:(播放音乐)同学们可以仔细听听,能从音乐声中获得什么?学生B:已经听出来了和几个动物相关的音乐……学生C:听到《小兔子乖乖》的音乐了。(接着就做了一个小兔子的模仿操)游戏案例分析:教学片段一主要是教师采用故事导入法利用情境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满足学生在大自然中玩耍的心理需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紧接着来到公园后让学生自编动物模仿操在音乐声中发挥想象力展示各种动物的优美舞姿。让学生在这样比较宽松的游戏环境中学习,其身体也处于课程要求的生理兴奋状态,这样就能达到充分做好准备后面活动的目标,给接下来的学习爬行做好铺垫。教学片段二:体验各种爬行动作,进行自主学练(1)通过片段一部分对环境的创设,在学生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接下来就是让他们自主复习各种爬行动作,以此来熟练游戏动作。(2)首先,进行大象行走的尝试———通过观察他人、自我尝试、小组探究等总结大象爬行的动作特点,让他们认真完成动作练习。教师:那同学们有谁知道大象行走有什么特点?同学C:我知道,大象行走的时候是同手同替前行。教师:那接下来同学们可以按照学生C说的学习高姿爬行。(3)学习高姿爬行(同手同替前行)。(与此同时,教师要一边给学生进行讲解一边给其做示范大象行走的动作要领,掌撑地、腿直不弯曲、同侧手脚一起向前迈。在教师的讲解启发下,进行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4)学生在仔细听完教师的讲解和观察其示范动作后,马上进行自主模仿练习,同时教师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发现有学生的动作不标准便进行纠正,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模仿动作整齐划一,才更能体现出本次游戏的真正意义。(5)游戏环节:勇闯大象谷(对前部分环节进行巩固)———主要是树立学生的信心,让他们能够通过游戏达到互相鼓励、团结合作、勇敢地面对困难的目的。(本次技能训练是在学生喜欢的游戏中进行自我消化,达到教学目标)案例分析:高姿(大象行走)———膝盖不着地;低姿(蚂蚁)———膝盖以下着地。选择这两种动物一方面考虑结合单元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攀爬活动练习,并能将兴趣向课外延伸;另一方面,它们的外形对比特点鲜明,可以提高学生的模仿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首先,让学生自主尝试各种动物爬行的姿势,不提任何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自我管理能力。然后,我运用疑问法激发学生的探索潜能,要求他们通过观察他人、学唱儿歌、自我尝试、小组探究等学法掌握大象爬行动作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经过思维在大脑中形成表象,在教师的讲解启发下进行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亲身体验和感悟动作。教师巡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困生,把学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及时反馈,表扬动作规范的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增强自信心。接着利用橡皮筋可随时调节高度的优点,分层次提高爬越的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尝试性练习和重点体验性练习后进行“勇闯大峡谷”比赛。教师运用激励法、表扬法、竞赛法让教学重难点在学生喜欢的游戏中进行自我消化。教学片段三:巩固技能,合作创新(1)复习低姿爬行。首先,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及规则,同时提出教学要求。教师:同学们可以组成小组,并且一起讨论出本组的特色口号,口号还要展现出其团结协作的一面。在比赛的过程中,要看看哪一组的蚂蚁最团结,口号最响亮,过河速度最快。为什么最终只有步伐一致的队伍取得了胜利。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好的。(2)游戏开始:蚂蚁和大象赛跑。教师:蚂蚁和大象谁的动作更敏捷,它们谁的动作学起来更加容易?这是为什么?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很高,很好地完成了比赛。(3)对比赛结果进行总结,然后交换场地再进行一次同样的比赛。(4)比赛结束后,继续拓展练习,可以模仿其他动物爬行。巩固本次游戏的练习效果。案例分析:运用背景音乐营造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利用体操垫设计成小桥,让学生小组观察思考,选择灵巧、具有合作精神的动物进行爬行游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小组讨论设计口号(如“蜜蜂、蜜蜂勇攀高峰”“大象、大象永争第一”等)。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在活泼、有趣的音乐声中,在响亮的口号声中,体验团结合作取得胜利时的快乐与满足,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课中,我不断调节学生的兴奋点,为学生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受到启示、得到锻炼。同时让学生自由组合,这样有利于各层次学生得到提高,共同体验快乐体育。鼓励学生勇于向困难挑战,选择角色进行“大象与蚂蚁”赛跑。这一活动有利于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比赛中加快速度,从而有效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在有一定负荷量的活动中促进身体健康。教学片段四:稳定学生情绪本次游戏虽然是在相对欢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但也是一场比赛,学生难免会有些紧张的现象出现,所以,在比赛结束后就要对其进行情绪上的稳定以及安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他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对本次游戏的认知度,让他们能够从其中真正体会到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2)听着音乐进行放松。比赛过程中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起到客观良好的作用,但不能完全使学生始终处于放松的状态。毕竟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各方面还不够成熟,游戏结束后,就应该换成有利于放松他们精神状态和稳定情绪的音乐,让这个游戏能够更加完美。(3)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程的游戏过程,并且进行探讨总结,师生之间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再次进行简单的爬行练习。教师:今天的课程已经全部结束,希望下一次我们的游戏能更加愉快。案例分析:在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慢慢地将自己的呼吸调整均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白云、小鸟挥挥手说再见。让学生欣赏歌曲,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小宝宝睡着了》舒缓的音乐声中,由兴奋的运动状态逐渐过渡到比较安静的状态,然后在悠扬的歌曲的氛围中自由做放松动作,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四)环节四:推广应用
经历了四次游戏环节,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爬行的方法,为了让学生的体验更深刻,再次进行简单的爬行练习,在经历中让经验更加充盈。学生对一个素材从多维度进行体验、感悟,让能力得到升华,让思维得到创新,让身体更加健康。
(五)环节五:总结提升
本次游戏可以说是一次新鲜的尝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合适的体育教学内容,不但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而且是对其心理、精神以及创新探索方面的提升。但是因为是第一次创新的体育游戏,所以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小问题,比如,学生刚开始时不适应,会对游戏有一些抵触心理。但好在有更勇敢的同学去互相鼓励才顺利完成了本次游戏活动。在以后的体育游戏中要想让学生避免出现这种小问题,就需要教师多组织、学生多参与,才能使学生在每一次游戏中得到提升。
四、案例思考
一、前言
国务院总理指出:国家的繁荣在于人民创造力的发挥,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教育战线的创业和创新就是探索和确立符合我国实际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教育方针和路线,推动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变革。在这一前提下,学校教育只有通过“万众创新”,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同理,学校体育教学也要大力促进“万众”的教改创新,推动“大众”的教学创业。
那么,体育教学创业创新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理论和方法是什么?它在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如何?如何加快实现体育教学新理念的改革步伐?下面,笔者就这几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
二、体育教学创新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体育教学创新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面对这一命题,首先要确定怎样才算是一节好体育课。一节好体育课通过哪些方面体现出来,也即需要先确定一节好体育课的评价标准,而这个标准要有创新性,然后按这个标准上课。这样,一节好体育课便水到渠成了。
那么,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体育课呢?笔者认为,首先是学生喜欢的课才是好体育课,其次是要符合体育教学规律,最后就是要有创新性。
学校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运动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已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而学校体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为核心目标。.过去,我们侧重技能的传授,后来重视体质的增强,现在强调愉悦身心、发展个性,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而围绕这一切进行的教学改革,就是创新。
从宏观上讲,21世纪的学校体育具有教育性、人文性、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民族性、开放性等时代特征,集中体现了以终身体育为信念的价值观。就学校体育教学而言,创新是指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终身化――把学校体育教育纳入终身体育轨道,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二是自主化――体育教育过程由教师直接传授的方式,向指导学习者自主学练的方向转变;三是个性化――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强调自主选择、兴趣爱好、情感体验和个性张扬;四是开放化――学校体育课堂不局限于校内,而是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呈现出开放状态。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由教师、教材、教法等基本要素组成,而体育教学创新在这些要素上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1.教师方面的体现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要推动体育教学创新,首先要实现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也即创新先要创新人(教师)。创新体育教师的特征体现在师德、师智、师能三个方面。
一是必须养成和塑造良好的师德。在知识传授渠道极大丰富以后,教师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育人”重于“育身”,因此师德将继续成为创新教师的核心内容。
二是必须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朝着“知识经济”“网络化”“全球化”方向发展的今天,学习和创造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的意义都将是决定性的。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能仅限于传统运动技术教学,要通过自学、进修、培训等多种形式尽快提高自身素质。所以,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信息,丰富教育、教学手段是创新体育教师“师智”的支撑点。
三是必须认真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技能,掌握制作软件和使用软件的技能。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会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备课,是创新体育教师“师能”的重要标志。
总之,体育教师是实现体育教学创新的首要因素,必须做到“六会”,即教学信息会采集,教学技术会运用,教学理论会应用,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专题会研究,教学成果会推广。
2.教材方面的体现
体育课程教材是实现学校体育的主要载体,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集中体现在体育课程教材中。那么,体育课程教材创新的标准是什么?首先,要全面反映当代社会对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走向,并能阐明该学科的基本理论、规律、概念及最重要的实践技能。其次,课程的编排要由“体育技术”“竞技技能”向“体育动机”“健身方法”转移。最后,教材体系应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要使学生掌握最实用的健身知识和技能,为增强学生体质和终身锻炼打好基础。但是,教材创新,不等于抛弃传统内容,而是必须用现代的观点来审视、选择并组织好传统的教学内容,使之符合现代体育教学思想。
总之,体育课程教材的创新要具有新思维、新体系、新内容、新模式,体现体育教学的导向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实现体育课“启智、求知、调心、育人、健身”的目的服务。
3.教法方面的体现
以健身、娱乐、休闲、兴趣为主的多种体育活动,已逐渐成为当代学生追求自我健身的时尚。注重自我体育能力与自我健康能力的培养和行为,已逐渐成为现代体育教育的主题。据调查资料显示,世界上有很多中小学的体育教学采用了分层次教学、选修制、学分制等形式,相应的体育教学设计,也由“教师中心型”向旨在自我教育的“环境活用型”转变。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也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晋升的平台。
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教学的渗透,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也必然要相应进行改变和创新,比如,目前提倡和流行的“自我”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教学形式的改变和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设计,应做到“三个必须”:一是必须从“新”字出发,迎接新的挑战;二是必须从“创”字着眼,开阔思路,积极探索;三是必须从“实”字人手,符合实际,讲究实效。
三、体育教学应创新理念
学校体育现代化主要靠创新的体育教学来实现。创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目标。从宏观上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现代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体育教学过去侧重技能的传授,后来重视体质的增强,现在强调愉悦身心,发展个性,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这是对体育教学的深化,是更接近学校体育本质的观念性变革。可见,现代体育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要体现社会发展和时代特征。
二是教学内容。教材可定性为显性教材和隐性教材:显性教材是以身体活动形式,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体育教学独有的教材内容;隐性教材是指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意识、兴趣、习惯等教育内容,这是学校体育赋予体育教学的教材内容。没有显性内容就不是体育教材,而不开发挖掘隐性内容,体育教材也就失去作为教材的真正含义。现代体育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把开发隐性教材和追求隐性效益,始终贯穿于教材和教学过程之中。
三是教学方法。在确立了教学目标后,教师要在围绕“为什么而教”的前提下,慎选和创新教学手段,完成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下面,以体育课中较为简单和易于施教的远足教材为例,阐明体育教学的现代化理念和发展方向。
教学案例:远足。
教学目标:掌握“走”的正确动作.提高“走”的能力;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组织教法(简要描述):教师除了要示范“走”的正确动作姿势。讲授“走”的动作要领等相关显性内容外,还要开发隐性教材。例如,远足出发前阐明远足的意义,树立学生自信心,让学生自主准备步行的装备;远足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行结伴,学会合作,建立与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或相互解决诸如途中饮水、足的保健、方向定位等可能遇到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生存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远足结束后集体讲评,由教师或学生总结步行的意义、步行的保健知识等,以培养学生通过步行健身,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案例分析】像“远足”这样简单的体育教材,若按传统竞技体育教法的思维定式,按教师确立的教学目标,可能仅是着眼于发展学生耐久力这一单一目标上。因此,教法的选择,要围绕讲授“走”的动作要领,学习“走”的技术进行设计和运用。
对于“远足”课,教师不能仅着眼于“走”的动作要领的传授和发展学生的耐久力上,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虽然“远足”课的显性教材内容简单,但如果挖掘其丰富的隐性教材内容,就能把课上得有声有色,达成体育教学创新的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