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对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史记;汉书;儒
一、绪论
两汉之际,不仅史学在不断发展,思想界也经历了由汉初黄老勃兴,百家解禁到武帝独尊儒术,随后儒家思想逐渐占统治地位的变化,《史》、《汉》分别作为西汉和东汉史家的代表之作,自然也体现了社会主流思想意识对史家乃至两汉史学发展的影响,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可比较的前提,即拥有重合的叙述时代和载录史料,又存在《汉书》对《史记》史料的增删取舍。正如前辈学人所说,本文不会对于二者做价值上的优劣判断,旨在从这些异同之处窥探两汉间史学的发展变化,并为儒家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提供依据。
二、材料的改动和其背后的儒学观念影响
如前文所述,《汉书》与《史记》存在很多年代和材料重合的地方,而班固作为东汉史家,又以自己的价值观和史学取向对这些材料进行了一定的改动,或增补或删节或移动,虽然下文所依据史料主要出自《儒林》、《酷吏》、《循吏》、《货殖》四传,列举的也大多是文本中的一些细小之处,但对其加以总结比对,却能折射出两汉史学家价值取向的改变,并能明显看出儒家思想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班固作《汉书》,增补了许多《史记》不曾收录的史料,同时也为一些人物单独列传,《史记》中董仲舒原本仅收入《儒林列传》中,未单独成传,并将其作为普通的公羊学家,仅记载有其言灾异被主父堰揭发、险些被武帝处死和公孙弘在武帝面前谗使其被外放为胶西王相两件事。《汉书》中为其单独列传,还增补了一些史料,如董仲舒任江都王相时的言论,即其病免家居后,朝廷每有大事,皇会派使者到他家中征求意见。并收入了董仲舒的三篇《应贤良对策》。同时又在《汉书·食货志》中收录了董仲舒为民请命的上疏,行文间称董仲舒“言访对,为世纯儒”(1)、“为群儒首”(2)。董仲舒是西汉的大儒,其进言的“天人三策”被武帝采纳并最终成为施政的重要指导思想,班固在《汉书》中明显强调了其儒学家的地位,同时增补了阐述其新儒学思想的重要文章和一些塑造其正面形象的史料。同样在《史记》中收入《儒林列传》的西汉儒学家倪宽也被《汉书》改入列传。
《史记·酷吏列传》中汉武帝部分记载了十个酷吏,即宁成、周阳由、赵禹、张汤、义纵、王温舒、尹齐、杨仆、减宣、杜周。《汉书·酷吏传》删掉其中的张汤和杜周,单独成传。赵翼在其《廿二史札记》中认为原因是“《汉书》以其子孙多为名公卿,乃以汤另入列传。”(3)对张汤的办案处事,《史记》有这样的记载:“汤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亭疑法。”(4)可见张汤虽为狱吏,用法主张严峻,但常以附以春秋之义,同时也赏识推荐儒学人才,班固著《汉书》遂将其单独列出。而“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5)的杜周也同样被改入列传。
如果说以上都是马班二人在一个定义下(如何谓酷吏)做出不同标准判断的话,在《循吏传》中《史》《汉》二者更是出现了定义的相左,《史记·循吏列传》中,司马迁将“循吏”解释为“不代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6)的“本法循理之吏”(7),而《汉书·循吏传》班固对这一概念的定义则为“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8)即为倡导仁义教化民众的官吏。这样的概念替换可谓对“循吏”这一形象的再塑造,将其传主从无功亦无过的循律官吏变为了儒家政治理想中以仁义教化为己任的官吏。
《汉书·货殖传》“多仍史记之旧”(9),但去掉了《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太公望和管仲和仲尼弟子子贡(10),而这三人中,一位是辅佐西周两代君主的贤臣,一位被孔子称赞过“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11)的名相,而子贡则是孔子的重要弟子(12)。并且《汉书·货殖传》》在传的结尾所发议论也与《史记》不同,《史记》表扬了传中所载的这些“布衣匹夫之人”(13)认为其是“贤人所以致富者”(14),“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15)《汉书》中班固以为其“四民食力,罔有兼业,大不侈,细不匮乏,盖均无贫,遵王之法。靡法靡度,民肆其诈,逼上并下,荒殖其货。侯服玉食,败俗伤化”(16),持贬斥的立场。经商在儒家社会观念中属于末业,将《汉书》对《货殖传》中这些经商致富的商人的评价和把太公望、管仲和子贡三人删去的行为两相对比,作者所持的史学价值取向也就不言自明了。
关键词:《淮南子》 多维艺术视角 解读
《淮南子》一书是汉代初期由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共通撰写的,在这部书中包罗万象,可以说《淮南子》一书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淮南子》一书当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国内的很多学者也对《淮南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展开了研究。《淮南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包括音乐本体、音乐审美和音乐功能三个方面。对于《淮南子》中音乐美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包括有赵为民、蔡仲德、王志成等人,他们从书中的不同角度出发,对《淮南子》中所蕴含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解读。在《淮南子》一书当中包含有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儒道两家思想能够互补,学者在对《淮南子》研究的过程当中也不可避免地对书中儒家和道家的两种思想进行对比。
一、从音乐本体论的角度对《淮南子》进行赏析
《淮南子》一书涉及的领域范围很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书中都有记载。《淮南子》中的音乐元素分散于各个篇章之中,我们通过对不同篇章中的音乐元素进行整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撰书者的音乐美学思想。我们要立足与当时的社会形势,综合当时的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的思想,对《淮南子》中的音乐元素进行综合的分析。
(一)《淮南子》中的无声之乐与道
《淮南子》一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在书中兼有儒家、墨家、法家等思想。现当代的很多音乐家认为《淮南子》以道家思想和黄老之术为思想主题,而排斥儒家和法家的思想,认为它是汉代经过改良后的新的道家思想。可见《淮南子》一书是对道家思想借鉴和吸收的产物。在《淮南子》中集中体现出了道家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也影响到了书中的音乐思想。在《淮南子》的开头就提出了“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道者,一立而万物生”,这就揭示了无形是所有事物的本源,所以音乐的本源就是无声,道是所有事物的根源。《淮南子》中认为所有声音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听不到声音的,就像是天地阴阳一样,不需要通过外界的力量就能够存在。这种思想反应在音乐理论之上就是无声之乐,无声之乐在本质上是与建立在“道”的思想理论基础上的。
二、《淮南子》中的有声之乐与无声之乐
在《淮南子》一书当中继承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同时在音乐观上,《淮南子》也继承了道家无声之乐的思想。在道家的思想当中从老子到庄子都把有声之乐纳入无声之乐的范畴当中。《淮南子》中对于音乐的理解与道家的思想保持一致,认为音乐的本体就是无声之乐,同时《淮南子》对现实中存在的有声之乐以及音乐艺术也是持肯定态度的,《淮南子》认为喜爱音乐是人的本性,通过对音乐的喜爱,人们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音乐的形式,例如乐器的演奏和创造歌曲演唱等。而另一方面,《淮南子》也对有声之乐持有肯定的态度。《淮南子》认为,无声是音乐的根本形态,真正音乐的极致是达到无声的境界,认为有声只是音乐的表象,而无声才是音乐的本质。无声之乐符合道家的思想观,有声之乐符合儒家的思想观,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淮南子》融合了道家与儒家的思想。
有声之乐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含了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在《淮南子》中音乐主要分为纯朴无欲之乐、感官娱乐之乐、礼乐教化之乐和民族民间之乐几种类型。《淮南子》中的无声之乐是理想化的,而有声之乐是建立在无声之乐基础之上,把音乐具体化。所以无声之乐与有声之乐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无声之乐体现出了“道”的思想观念,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在《淮南子》的音乐思想当中也充满了道家的学术思想。无声之乐是最为理想最为完美的音乐类型,但是无声之乐不是空想出来的,必须由有声之乐来表现出来,有声之乐与无声之乐的对立与统一也是《淮南子》中所主要阐述的观点。
三、从音乐审美观对《淮南子》中的音乐思想进行赏析
在道家的思想理论当中认为万物产生的根源就是“道”,在《淮南子》的音乐思想当中也体现出了“道”的思想,把“道”作为衡量乐曲好与坏的标准。
(一)《淮南子》中音乐美的具体体现
在《淮南子》中许多地方都对音乐之美进行了阐述,作者把音乐与人的内心情感相联系,人的内心情感可以通过音乐表达出来。这体现出了儒家的思想,感情是人的内在,而通过音乐这种特殊的形式把人的感情表达出来。从这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在《淮南子》中既存在着道家的思想,也存在着儒家思想。但是这两种思想对于音乐的理解是不同的,儒家的思想更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而道家的思想更为崇尚符合自然。在《淮南子》当中对音乐的内在与外在之间的关系作出了阐释,认为音乐必须要融入人的实际情感,这也是此书对音乐表达出的欣赏标准。
(二)《淮南子》中对“哀乐”的赏析
随着当时经济的不断发展,音乐的具体形式也在不断地进步,在《淮南子》中主要谈论了音乐的内外与名实之间的关系,人们对音乐的审美要求也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淮南子》当中,认为天下最为好听的音乐就是自然的音乐,书中认为音乐美的具体表现为朴素自然,这点也影响到了《淮南子》对音乐的评价。《淮南子》在音乐的审美方面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认为无声之乐是音乐发展的至高形式。对于《淮南子》当中的“哀乐”,书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评价方法。“哀乐”能够表达人类内心的情感,在《淮南子》中认为人类从事音乐活动就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愉悦心情,这种思想也广为被大家所接受,音乐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感到快乐。在《淮南子》的理论观点当中,如果只有琴弦是不能够感动人的,想要感动人就要把悲融入到音乐当中,因为人性天生就存在悲与乐两种感情,不同的情感可以从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来。在欣赏哀伤音乐作品过程当中,如果心里本来就悲伤的人,听到哀乐也会哭泣,而心中感到愉悦的人,看到悲伤的人之后自己也会想起来。从这点看,《淮南子》并不排斥哀乐,虽然哀乐有时候跟审美的要求并不相一致,但是我们单纯地从音乐美学的角度看,《淮南子》对“哀乐”的态度我们能够体会《淮南子》的审美思想中的特殊性。书中体现出了各种音乐审美观的统一。在《淮南子》中对音乐的审美比较合理,我们把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关键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思想共通,构成了对《淮南子》中音乐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在儒家的审美过程当中,对推理的过程以及音乐对象的隔离都要通过结合实际情况来评价。《淮南子》认为音乐可以用来表达人们喜怒哀乐,并且把哀乐的最终发展归向为贵虚。由于不能够脱离社会环境,刘安极力认为音乐可以带给人们悲哀与欢乐的情感,这两种情感的结合共同构成了音乐美的审美标准。如果不能够把心放轻松,哀乐就起不到对人的情感的影响。在魏晋时期,嵇康存在着“声无哀乐”的思想理念。嵇康在听过哀乐后结合自身的情绪和内心的感受,表达出自己特有的思想观念。在对音乐美进行实际赏析的过程当中,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与个人心态当中,都表现出了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人的情绪也会受此影响。
四、从音乐功能观方面对《淮南子》的解读
道家思想认为音乐的最主导的功能就是养生,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之下,对音乐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否认,音乐主要表现在形式上的音乐以及对个人的影响。道家思想认为,音乐能够抒发人们的个人情怀,如果遇到令人悲伤的事情,音乐也能够抒发人们心中的不适,通过对音乐的表达,找到一个有效宣泄自身情绪的途径,所以道家思想认为,音乐对人的精神和养生都是具有很大的好处的,这也表达了道家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音乐可以保持人们的客观情绪,能够帮助人们养生。在庄子的思想当中认为音乐应当摆脱礼的束缚,音乐要还原到自然当中,充分地表达出人的本性。在《淮南子》中继承发展了庄子的思想观念,认为音乐不仅仅具有养生的功能,而且音乐对社会和政治都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古人在治理国家的时候通常都是用礼乐来对人们进行教化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在教化人民过程中的作用,在《淮南子》中表达了音乐对国家的政治具有积极的作用。这点与儒家的思想观念是相通的。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相结合也促成了《淮南子》中音乐思想的完善,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抒发自身情绪,维护国家的稳定与人民之间的团结。音乐天生具有养生的作用,人的欲望如果得到满足就能够感到快乐,身体就会感觉舒适,而音乐就能够达到使人们心情愉悦的功效,在音乐当中能够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帮助人们进行养生。
在《淮南子》中对音乐的类型以及音乐的功能等方面都有描述,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淮南子》中的音乐思想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淮南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淮南子》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著作,它在我国音乐美学研究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轩小杨 儒道互补后的美学创生――《淮南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2]张良宝 析《淮南子》中的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J],民族艺术研究,2009,03
[3]洪永稳 《淮南子》的艺术至情论及其对后世文艺的影响[J],黄山学院学报,2009,04
[4]郭秀岭 《淮南子》《乐记》音乐观点比较[J],绥化学院学报, 2006,03
关键词:道家美学;现代服装;关系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8-52-2
一、人、自然与服装的现代和谐
中国传统审美强调以对称和整体为美,这个整体有机包括天、地、人和艺术。反映在中式服装审美上,即服装与人、自然、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正式场合强调社会道德伦理与儒家的“真善美”;日常生活中道家的“无为”与“自我体验”则更为突出。与中国传统服装宽松随意的裁剪方式不一样的是,现代中式服装讲究量体裁衣,贴合人体曲线,穿着舒适。对穿着的着装礼仪性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自由选择。因此现代中式服装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设计理念不局限于盘扣、高领等保守的服装款式,而是进行对西式服装与传统中国文化的结合。对其取舍和改造,创造出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属性的现代服装,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中式服装的空间设计形式受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影响很深,强调服装与人体所形成的外空间形态,追求柔和、流畅与自然的曲线,大量使用面料堆积和悬垂而形成内空间形态,因此,现代中式服装极少使用夸张的设计。使用悬垂线条来拉长人体曲线,而非横向或放射性褶皱线条。现代中式服装虽不排斥皮肤,但与西方设计的超短裙、低胸露背等直接表达不一样的是,更多的使用含蓄的性感设计,如旗袍的高开衩等。
二、道家色彩与和谐
中国约五千年前就建立了以宇宙时空变化为基础的色彩象征体系,将赤、黄、青、白、黑作为“五行”“五方”的色彩象征,因此“五色”成为中国传统色彩的基础和正统。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的思想哲学价值观形成了不同的色彩审美,对中国现代服装色彩风格特点形成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道家主张“五色令人目盲”“无色而五色成焉”“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刻忌》),体现在艺术上追求向黑色回归的无色之美,偏爱黑、白、青等平淡素净之色。受道家文化的影响,现代中式日常服装颜色多以黑、白和中性色为主,常用同类色搭配穿着,很少使用大面积强对比色彩组合。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丧葬服都是使用纯白色、纯黑色,所以现代服装设计为了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会将色彩进行分割组合或使用鲜艳色彩予以装饰。
三、清、雅、朴的面料材质
道家主张“大音希声”“大巧若拙”,追求返璞归真、清纯淡雅,崇尚自然。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现代中式便服多选择棉、麻等看似粗糙、朴实的传统面料,甚至刻意选择一些不规则肌理、质感的面料,如丝绸面料中的绉绸、山东绸。技术更新和发展使得新型材料面料的使用更加广泛,尤其是人造材质的面料经过磨砂、起绒、做旧等处理,使得面料的色彩和光泽更加柔和,生硬的几何线条得以巧妙的融合与过度,服装在活动中产生的褶皱也会更加自然舒展,更加得体,使服装更加美观,也大大增强了服装的功能性。
四、意蕴丰富的装饰纹样
现代中式服装中好的装饰图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不同的着装环境和服装造型而选择不同类型的装饰图案。道家长生不老思想对中国人影响很大,因此“福”“仙鹤”“寿”“八仙”等图案常用于中老年服装。
随着服装发展与时尚流行趋势更新快的特点,现代中式服装所使用的装饰图案不局限于传统服饰图案,如中国书法、水墨画作、传统建筑、工艺器物等等,所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视觉图形都可以用在服装上,同时也与道家“不拘成法”“随天道而变化”的思想完全契合。现代印染技术的发展可以将任何图形的进行神形结合的完美复制,甚至可以将中国特色的图案与字母、条纹等西式图案进行组合,加以现代化、时尚化的设计,使得服装图案更加丰富和个性化。
服装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必须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与艺术内涵。中式服装一方面要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与服装特色,另一方面要吸取先进的西方服装技术和设计理念,要设计出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时尚流行的中式服装,就必须从文化、艺术、传统、哲学的深层次出发,多角度思考,才能设计出不流于形式的表面设计,以不同于西方审美观的视角,为传统的延续和现代化的结合开辟一个崭新的空间。
五、服装品牌中道家美学的应用
中国元素在国外比在国内更受青睐。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Blanc de Chine不停歇的探索着中国文化的精髓。渗透一抹宋明衣着的雅淡,款式高雅,线条明快,如流水行云泼墨渗染的 Blanc De Chine,用“源”这个字作为中文名称,有追根溯源的意思,他们的设计理念是深入挖掘中国文化,然后再融入到服装设计中。
源之“道”的探索,进一步加强了Blanc de Chine坚持原创的高贵品质,智慧结合中西方文化,独领,开阔了其他本土品牌的视野,同时使自己提前进入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设计领域,并向世人展示了真正的东方文化之魅力及玄妙。
参考文献:
[1]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三联书店,1996.
[2]马汉钦.妙境即在有无间――试论道家审美境界[J].道学研究, 2003,(02).
[3]沈从文.中国古代服装研究[M].北京:商务印务馆香港分馆,1981.
[4]朱光潜.谈美[C].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研究价值
1.茶室的精神价值
释、儒、道三教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影响深远。释儒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而儒释道思想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茶室文化从古至今促进了多种多样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孕育着茶人的思想,道德,审美观,人生观,是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组成部分。茶在满足着中国人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道家的自然之境界、儒家的人生之境界、佛家的禅悟之境界,像涓涓溪流融汇成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儒家主张“保合大和”,在品茶时发现了“和、静、怡、真”的人伦大道,应对进退的规矩法度,表现谦和、洁净、愉悦、求真之艺术境界。儒家认为品茶可以使人提神醒脑,可以更多地自省,可以养廉,可以修德。佛教对茶的贡献最大,是它实现了佛性与茶性的真正契合。佛教强调的是即身的体验和自身的顿悟,这就与品茶之道暗合。佛教在于清净平和的饮茶意境与禅意之明心见性是相通的。茶朴素而平和,淳厚自然,这与崇尚无为清静的道家思想有很的契合点,这也就是道家追求的“空灵”之美吧。然而茶带来的宁静,却是实实在在的。
2.茶室的文化价值
茶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茶文化现象最直观、最富有生气、最具有代表的场所就是我们熟悉和感兴趣的茶室。茶室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通过它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由茶特有的色香味诱发的回归自然的情趣,而且还有与百姓生活千丝万缕联系的丰富蕴涵。茶室始终发散着中国文化悠久而清新的生活气息。茶室已成为传播文化、涵养人的情趣、提升文化品位。茶室成为追求茶文化的最高精神境界“淡迫明志、宁静致远”的好去处。
中华文化的精华,涵盖在儒释道三教中。如果没有儒释道的参与,我们今天就无法感受和体味这种香醇、朴实的茶文化了。林治先生在《中国茶道》中也说:“中国茶道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必然植根于儒、佛、道三教所提供的思想、文化沃土之中,吸收融汇了三教的思想精华,中国茶道才可能茁壮成长并开出艳丽奇葩。”“‘和’便是儒、佛、道三教共同的哲学思想理念。”由此可见,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儒释道美学思想对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审美精神的确立,对茶人人生境界的提升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和作用。同时,茶室又反作用于这三者,构成一个互动的、共进的过程。茶室,是供人们休憩、娱乐、消情遣兴的场所。
(1)中庸和谐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人的立论依据,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是中国人的精神依托和中华文明的基石。中庸是儒家最高道德标准,茶文化全面吸收了儒家的思想精髓,儒家追求和谐,主张“中庸之道”。在处世和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融洽调和。茶人将这种主张反应在茶事上关乎人的道德与情操的行为。茶性温,茶历来被视为清洁之物,茶室茗品中平和与儒家追求的和谐相互共融,这种特性常常被比喻为人德。古人对谦谦君子的正直、清廉、公正等品性极为推崇,这与茶性融为一体,使得人们在茗品时精神与感情净化,人格自然得到升华。
清静无为
道教源于古代巫术,是创始于中国的古老宗教。在老子思想影响下,茶与道教结缘,道士称茶为“仙草”;道教形成后,茶渐渐便变成了一种养生、祛病、辟邪之物。道家思想自伊始就有“长生之不老”的概念,与“天地之灵长”的人有着自然可爱的一面,也暗示了生命可以长生不死。为了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道士常常把健康、长寿归结于人类的生命运动。茶朴素、清淡、清净无欲。茶的利于身心与道教的养生观相融合。茶的清淡、高雅接近于人性的虚、静、清淡。在恬静典雅的环境中,品一杯香茶忘却繁华纷争的尘世,心情变得宁静而纯净。品茶讲究一个“静”字,茶只有在宁静的环境下才能品出真味,才能获得品饮的惬意和愉悦。道教与茶文化正是在“清静”达到和谐的统一。
心静自悟
茶与佛教的最初结缘是为僧人提供了提神醒脑的饮品。僧人在寺院中大量种植茶叶,促进了茶叶种植、制造、饮茶的进步。在后来的茶室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逐渐找到了内在精神的契合之处。茶与禅的结缘源于禅的坐、禅、定。坐,禅所指修行时“心注一境”,即脱离所有外物之事。禅,意为“静虑”、“修心”。定,是保持内心与精神高度统一与平和。品茶讲究一个“静”字,讲究有序的饮品,追求外在与内心的平静统一;佛家的“静悟”,二者不谋而合。
3.传承、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烛光灯影、秋光画屏、月光廊影)
茶室是人们休闲娱乐中的一个重要场所。但是很多茶室在进行装饰设计时,忽略了茶室的灯光照明设计,殊不知一个优秀的灯光照明设计环境能够为顾客带来愉悦、舒适的休闲状态。
近年来,烛光灯影的材料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但茶室在灯光的作用下可产生美幻的意境。茶室钟情于那橘黄色的温暖。茶室的灯不需要太亮,最好偏于一隅,无论是茗品,茗品读书,还是乐在“棋”中,甚至是寒夜客来,都会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气氛。茶室中,更注重营造一种茗品的情调,烘托温馨、浪漫的茶室氛围,一般以暖色为主,借助温馨简洁的灯具,为茗品空间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私密的休闲时光。巧妙借助光影的效果特意打造一些空洞,把刻意打造的人工光源灯具放置在植物的下面并向上照射,这样刻意照射的区域产生有趣的光影效果,既丰富了空间的视觉效果,又增加了空间的立体感。
烛光灯影,给了人们生命中近一半时间的光合热、和煦与温馨。入夜,情调别致的灯光从或古朴、或新颖的灯具中折射出,打向雕花窗轩的墙壁和清澈见底的水面,创造出树荫婆娑、山石迷离的效果。顿然,空间里平添出几分诗意和感动。体味着茶室中的安谧与和谐。
作为传统室内装饰器物的屏风也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屏风起到一种遮挡和屏蔽的作用,起初是为了挡风,而后来则成为一种装饰厅堂和隔离空间的器具。
屏风上的书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整个屏风的骨架共同成为一种特殊的工艺品。此外,古人也常将格言警句书于屏风之上。中国古代诗词中,屏风的使用频率与帐、帏、幔、帘等差不多,屏是室内的情致依托,营造一种 闲适清雅生活中似隔非隔、似断非断的安谧空间,给人宁静与和谐之美。诗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李商隐的“云母屏风烛影深”,描写屏风在夜晚通过光影产生意境美。
在现代生活节奏中,总会有空间营造出这样的生活氛围:一架素屏或画屏,透过熠熠的烛光,幽暗中渗透出一隅光明,浓浓的诗意,淡淡的情愁,为茶室夜晚平添了一分温馨与美好。
廊成了中国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建筑,人步廊中,随势而行,左顾右盼,移步换景。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最美而令人回味无穷的,就是廊了。廊或蟠山腰,或穷水际,蜿蜒无穷。廊给人无尽的想象和情思,既是链接美的纽带,也是驻留美的空间。
廊不仅能把内外空间分割开来,还能增加风景深度和虚实相济的韵律感。茶室中置于一廊,小巧玲珑,错落有致,“虽为人作,宛自天开”,尤其在茶室外部建筑中点缀不同形式的廊真正是移步换景,巧夺天工。廊随形而弯,依势而曲。廊与廊之间隔一道墙。廊与廊之间的墙上设置了各种形式的漏窗。从漏窗透视,窗中景色迥然不同。廊的创造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玩味细节的大智慧。
茶室中静态的烛光灯影、秋光画屏、月光廊影与小桥、流水、人家的雅致形成了和谐的乐章。为现代都市人身心放松,精神休憩提供了品茶的绝佳境地,更为重要的是传统中国文化大放异彩,促进了传统茶室文化的繁荣昌盛。
现实意义
1.心灵的超越
都市生活喧嚣繁琐、虚华浮躁令人心烦意乱,生活在这样的大闹场有时还不免带着面具带着职业化的表演。带着虚伪和做作去生活的现代人难免浮躁浮华虚张声势,难免得种种现代心理怪病。所以我们需要返回原野村庄,返回大地河流,返回高山雪原,返回存在天籁之音的自然之地,去寻觅心灵的安息之所。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在于心灵的超越。这是一种内在的超越,地虽小,但心中有了,天地自大,宇宙自广。“见山”就是见性灵之南山。茶叶;小小一枚,见中华文化之精灵。茶室;小小一室,见人们释怀之心灵,“庭有山林曲,胸无尘俗思”的意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地融合,清静悠闲,与烦嚣的闹市隔绝,符合现代人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的追求。
返璞归真,体验自然境界之美,贴近自然,拥抱自然,人原本就来自自然,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人,现代文明使人类远离了自然,远离了人的自身更多地为身外之物而追名逐利,远离了本该属于人本身的那一份真实和轻松,远离了清新的自然,远离了新鲜的空气。在茶室中,感受惬意的生活,感受轻松的自然。
2.精神的愉悦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面对低头一族,茶室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市生活的忙碌,在工作中心理紧张、精神压抑,内心焦虑、苦闷等情绪,来到茶室可以通过茗品,读书来觅得宁静与自在,放松疲惫的身心,放松自由的心情。“赏心悦目诗书画,煮泉茗品色味香”。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一种由内而外的迷人魅力和高贵韵致,从而远离卑琐浅薄,使自己才智增长,举止优雅。
茗品读书,使人保持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这才是更为重要的一环。而读书,正是保持良好心境的一剂不可替代的良药。来到茶室,冲上一壶醇香清茶,打开自己喜爱的书,慢慢品读起来,通过茗品读书,给人带来轻松,带来愉悦,带来平和,带来智慧。淡淡的茶香,心灵在优美的书画中得以净化;淡淡的茶香,身心在清净的诗画中得以升华。
3.一壶一世界
这个“壶”是心灵之壶。在心灵的壶中融世界无边妙意,中国茶室其实就是造这样的壶;壶虽小,天地却很宽;壶中似乎空空,却无边妙色。不必华丽,不必宽广,引一湾清泉,置几条幽径,起几处亭台,便构成一自在圆足的世界。茶室的重点不在造一个物理空间供人住,供人“看”,而是造一个生命空间――生命之壶――供人“品”。
饮茶最高境界是“品”。品意指重在意境,以鉴别茶叶香气、滋味,欣赏茶汤、茶姿为目的,自娱自乐。凡品茶者,得细品慢啜“三品方知真味,三番才能动心。”
品,不单单是为了解渴,而是将它作为一种生活艺术,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品茶如同品中国艺术山水画一般,画中亦静亦动、亦简亦繁等等。静意指空灵静寂,空灵静寂中才有天地日月长。空灵静寂不仅和外在世界的闹剧形成对比,空灵静寂中也可对世间事泊然无着染,保持灵魂的本真。空灵静寂不是外在环境的安静祥和,而是深心中的平和。在深心得平和,忘却了时间,艺术家与天地同在,与气化的宇宙同吞吐。
【关键词】插花艺术 文化价值 人文内涵
【中图分类号】S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187-03
一 引言
中国花文化历史悠久,涉及面广,具有物质和精神价值。“物质形态上,中国有着悠久的食花传统,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花卉美食,花卉的药用价值为人们利用形成了举世无双的中医药学,香花疗法也是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上的一个重要方法;精神形态上,花卉与中国民俗、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绘画、园林等艺术形式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花文化。”此外,花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花卉文学、花卉绘画、插花艺术、花卉工艺品、花卉食品、香花疗法等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域。其中,插花艺术作为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花文化的深刻内涵,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远播海内外。
以目前来看,随着中国花文化的日趋繁荣和日本花道的影响,插花艺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一部分学者追溯了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历史发展;大部分学者从农学、园艺学的角度将插花作为一种专业技能进行了讲解和阐述;还有少数学者从美学角度进行了探讨;此外,还有一些比较中西、中日插花艺术风格的不同特点和方法的文章。总体来说,专门研究插花艺术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的作品并不多见,即使有,也大多是在探讨花文化或园艺时略有提及,并且较为分散。然而,插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它运用了美学、园艺、绘画、雕塑、文学等人文艺术手段,作为一种技艺,可以用来服务家庭和社会。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文化活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一,拥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因此,探
求插花艺术的文化内涵不仅对花文化研究有推动作用,并可以此为媒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 插花艺术的文化价值
文化有广狭之分,狭义的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花艺从选材到制作,每一个部分都承载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作为一种艺术,它必然具有艺术价值;而它之所以可以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并继续传承,则是因为其中所蕴涵的巨大人文价值。
1.艺术价值――和谐之美
“和谐”是中国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词,中国的传统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中国文化认为:万物虽千姿百态,光怪陆离,但均在循环往复之中;人们应顺从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而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有所发展便衍生出“天人谐和”的思想;此外,中国文化也是一种源于“太极”的阴阳平衡的文化,而“阴阳平衡的文化个性具有较高的和谐属性”。因此,“和谐”可以说是一种美学标准。插花艺术无疑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美的感受,然而创造出这样的艺术价值绝非易事,必须使插花如画,插花如乐,具有“和谐”之美,其中的搭配与布局都应顺其自然,和谐相成。这种颇具中国文化特质的美使中国插花具有了独特的风貌。
中国传统插花与中国绘画、音乐有着密切关系。绘画离不开构图、线条的组合和颜色的搭配;音乐离不开韵律和节奏的调和。所以,完美的绘画和音乐无论从小处着眼还是从整体来看都透露着和谐之美。插花艺术也是如此。本文将根据花艺的基本原理来探究插花布局中所体现的和谐之美。
第一,多样与统一。“多样与统一是插花的最基本原理”,插花艺术的奥秘在于变化,因为只有变化才能使在有限的材料与空间中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图卷成为可能,然而变化中必须有一致性,这样才能使插花作品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这种变化和统一不只针对花与花,还包括花与花器,甚至插花作品与周围环境。从小到大,从部分到整体,无不体现和谐之美。
第二,协调与对比。“协调与对比是插花构图中最重要的原理,它是整体美感的保证”。如绘画一般,其中形体的协调与对比通过点、线、面来实现,综合运用各种线条带来的不同感觉来配比;而色彩的协调与对比则更加重要,颜色的搭配对视觉的冲击和思想上的联想都有巨大的影响力,作品是否能保持和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色彩的组合。此外,“高低错落、疏密有秩、虚实结合、仰俯呼应、上轻下重、上散下聚”这些插花的基本技法也是协调与对比的忠实反映,使插花作品部分相异,整体和谐。
第三,动势与均衡。“动势与均衡”也是插花构图中的一个原理,简言之,就是既使作品有一种动态之感,又保持平衡与稳定。如将火百合为中心、白玫瑰伴左侧、星点木为点缀、书带草微微上扬,带枝石榴花置于左右,则可出现霓裳羽衣、轻歌曼舞之感,如美人舒广袖,长袂翩跹。插花作品虽是一种静态之物,但是却可以通过线条与颜色的对比来创造动态之美,这种动静结合的和谐美带给人的艺术审美和视觉冲击可见一斑。
第四,比例与尺度。“比例与尺度是构图美感与稳定感的主要因素”。基本花型的制作主要掌握枝条的长度比例关系和插枝的位置,花型一般都由三个主枝构成骨架,然后再在主枝周围插些辅助枝条以使作品丰满。通过三个主枝的上下位置、角度变化可以调整出不同的花型,然而,这三个主枝无论怎么变本质上都保持了天、地、人三点一线的布局,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思想。
第五,韵律与节奏。插花中的节奏表现在“人的视线在插花作品色空间构图做有节奏的运动,通过线条流动,色彩搭配等来完成”;韵律则是若干节奏的结合,节奏上排列的线条越丰富,韵律感就越强,艺术价值也就越高。韵律和节奏本是用于音乐,但是运用在插花艺术中使整个作品成为了一支和谐的乐曲,悠扬动人。
2.人文价值
一件好的插花作品,不仅给人以视觉的美感,更应该给人以思想的交流,心灵的震撼。这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文学、美学、人格、精神的承载物,这种诗性的人文内涵给予了中国插花艺术无限韵味与深邃意境。
第一,插花艺术的文学、美学特质。观赏一件插花作品,不仅是看到自然的花草,更是要体验其中的形外之意。正如诗词曲赋一样,插花艺术也离不开“意境”二字,只有具备了深刻的内涵、深邃的意境,才能冲破视角的牵绊,达到形神兼备之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讲求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力求形神兼备,那种历代文学家所憧憬的变化莫测、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艺术化境界,也是花艺所追求的目标。
构意。与吟诗作赋一样,插花必须先构意,即想好了要表达的主题、感情,才能寻找表现这种意境的材料,并通过运用插花原理创造出意境深邃的作品。意境的表现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会根据花材、造型、季节和植物自然变化、色彩等来表现。如利用柳条、水仙、桃花、牡丹、迎春等春季开花的植物来表现“春”的主题。再如以两朵月季配上独独一枝茶花枝,在红与绿,明与暗,热闹与孤寂的对比下表现大雁南飞,怨归迟的意境。
随景。创造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曲赋时,往往是意随景出,因周围环境的刺激有感而发,插花作品同样要考虑周围的景。具体表现在花器的选择和摆放的环境。只有花、器、景融为一体,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意境。
插花与文学。插花艺术与文学可谓伴随始终,中国诗词名句、传说典故,内容丰富,语言精练,意蕴深邃,博大精深。插花不仅运用文学、美学中“意境”理论,更常常以文学作品的内容为主题。例如,在下垂造型作品中点缀一些满天星,令人联想到“疑是银河落九天”;名作《枯藤・流水・人家》《老骥伏枥》等都是以插花来表现诗歌内容;《奔月》《舒袖》表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些承载着丰富多样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在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充实的同时,更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
第二,插花艺术与人格精神。“内圣”和“逍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理想和价值目标,这种理想人格之极致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天地就是所谓的“境界”。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陶渊明归园田居;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等,他们都身处逆境,物质匮乏却能自得其乐,体悟一种理性的愉悦。这种“乐于扬弃了外在之物、外驰之心、自我意识到自身与天道合其德,同其体,也就是直观自身、认同自身,体认到个体自身的内在完美,及自己所具有的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自由人格”。千百年来,这种人格精神为人所追求,诗人、画家们也常常在作品中寄托情怀与精神。而插花如诗如画,既是人对自然的一种描摹,也是对自己感情的描画,创作者赋予作品人格情志,赋予灵魂。精神皆自意中生,因此插花所构建的是人品、人性、人格精神。
插花之所以与人格精神密切相关,首先是因为“花”是一种人格化的产物,人们赋予了花各种各样的文化意义,即所谓花语。花语构成花卉文化的核心,在花卉交流中,花语虽然无声,但其中的含义和情感表达甚于言语。花语还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花的这些特性为插花能成为一种表现人格乃至民族精神的文化活动奠定了基础。
人所共知的“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花中十二师”(牡丹、兰花、梅花、、桂花、莲花、芍药、海棠、水仙、蜡梅、杜鹃、玉兰),“花中十二友”(珠兰、茉莉、瑞香、紫薇、山茶、碧桃、玫瑰、丁香、桃花、杏花、石榴、月季),“花草四雅”(兰、菊、水仙、菖蒲),“花中双绝”(牡丹、芍药)等,每一朵花都有其丰富的内涵寓意,这就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选择花材来表达志向、性格。插花一般都是两种以上花材的搭配,根据每种花的文化意义加以组合,创造出更丰富的内涵,也更能表达感情。如海棠配芭蕉:怡红快绿;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相配:玉堂富贵;桃李相配:桃李满天下;桃与柳相配:桃红柳绿(春季代表组合);牡丹、梅花、兰花、海棠相配:春花四绝等等。可见插花艺术不仅表现了审美趣味和文学素养,它还是传统的伦理美德和典范的道德人格的写照。
第三,插花艺术与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宇宙、人生、生活、价值观念的看法都通过哲学思想来反映。可以说,哲学影响了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必然使插花艺术这项文化具有一些哲学特性。
插花之“静”。儒家以静为本,以虚静之态作为人与自然万物沟通智慧的渠道。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审美观就是主张“闲和、严静、趣远”的高逸境界。“静”更是道家的重要范畴,把“静”看成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虚静则明,明则通。“静”在佛学思想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禅宗就是讲究通过静虑的方法来追求顿悟。这些思想无疑也影响到了插花艺术,想要创造和欣赏插花作品,必须保持内心的祥和宁静;此外,“静”还是一种至高的艺术境界,也是插花艺术所要表现和追求的。
插花之“乐”。钟明善先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精义》中说过,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是由原处的、感性的、物质生活的美感愉悦,向拓展的、理性的、精神生活的美感升华的转变,推动这种转变的主要是儒家思想的‘理趣’”。在理性的控制下寻找人生的乐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特点。如儒家思想的乐感文化就是要找寻“活”的快乐;道家思想对人的个体生命的肯定,寻求生命存在之乐;佛教则是“大彻大悟”,尽除烦恼,到涅彼岸,追求一种至高的快乐。中国的插花艺术,是中国“活”文化的一种代表,赏花、玩花既可以调节、丰富生活,还可以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通过与自然心灵的沟通对话来寻求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插花之“雅”。“雅”是在静与乐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气质,所呈现的一种神韵。“雅”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礼乐文化追求的也是一种“雅”。道家和佛家也讲求雅,道家的“清”、佛家的“静”,所呈现的风韵都与雅密切相连。道家的养生修炼,佛教的清心寡欲都是雅的境界。插花艺术正是形成“雅”的一种理想途径,以花之雅来培育人之雅,人之雅寓于花之雅,人性与花性相契合,花道与人道相融汇。
三 结束语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插花艺术作为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正是由于插花艺术所具有的艺术性、文化性、民族性,使其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文化战略中越来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两个方面对插花艺术的文化价值进行探讨,结合插花艺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插花艺术的和谐之美;并从人文内涵角度讨论了花艺与中国传统艺术、文学美学、人格精神、宗教哲学的关系,使插花艺术的文化内涵得以显现,对进一步研究花文化提供了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闻铭、周武忠、高永青主编.中国花文化辞典[M]合肥:黄山书社,2000
[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陈子牛主编.插花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吴亚芹、王玉、张颖编.插花艺术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朱迎迎编著.意境插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钟明善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义[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7]周武忠.花卉文化,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N].新华日报,2010.4.21
[8]陈江风.中国文化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明〕张谦德、袁宏道著,张文浩、孙华娟编著.瓶花谱 瓶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0]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1]邢春如编著.装饰艺术[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7
[12]朱利民.唐代花道[J].人文杂志,1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