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启发式教学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 启发式教学 方法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积极的双向的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充分调动教学中各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那么,如何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来进行启发式教学呢?

一、认真研究教材,正确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有的教师把启发式教学单纯地理解为采用提问的方式灌输知识给学生,而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发挥自己的能力去理解所学的知识。这主要是教师忽视了教材的钻研、寻找教学的突破口这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要求外,还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将教学任务转化成若干知识点,并辅之以恰当、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单纯地想几个问题来提醒学生注意。例如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的教学,要侧重其特点和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教学,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而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中学生好动、爱争辩的特点,设计一些争论性的问题,在议论中把握文章的要求,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讨论逐渐深入,最终形成了对文章的理解。在教学《失街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街亭失守是马稷之过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课堂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另外,教师还可采取情景教育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设想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自己能做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情,然后说出来或写出来,再与课文相对照,体会文章的特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通过学生揣摩课文以后,教师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使学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难点、重点问题。

二、精心构思,设计恰当问题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因其教学思想在不断变化、丰富,启发式教学也是如此。如:提问―回答是启发式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班级、年龄,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设计的问题应是具有提示性、隐蔽性、可创造性,而答案也不需要统一。所谓提示性,是教师的提问要切合教材的要求,具有可感、直观的特点;问题的隐蔽性,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得出答案;问题的答案要具有可创造性,能启迪创造思维,使学生能跳出教材,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现新的视点。

三、开拓思路,辅助多种教学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给学生设计和提出问题,还应辅之以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手段。如在教《阿Q正传》时,教师可让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上《〈呐喊〉自序》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因特网上查阅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上《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让学生编演其中的一些片断。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启发式教学的过程是逐渐深入的,有如剥笋般将文章的内涵、事物蕴含的道理呈现在学生面前。它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种从现象剖析本质的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实现有效自学,尤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自读篇目,这是学生运用启发式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的“实验田”。

当前语文课教法改革的重点应是,合理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以及在语言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这里以举例性质提出几点意见供参考。

l.不要机械地搬用教学参考资料讲课,而应从班级学生学习语言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应当让学生着重学些什么,怎样才容易学,怎样才学得有兴趣,怎样才学了有用,以及怎样在语言训练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增强信息观念,不作脱离语言文字的架空分析,不重复介绍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向学生提出不费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不把语文课教成毫无信息价值或者“炒冷饭”的“泡沫课”。

3.教学生朗读,不要一律采用“吃大锅饭式”的齐读方式,而应当多作指名朗读,让其他学生仔细听,并提出意见。这样能使读与听说相结合,也便于教师指导。

4.鼓励学生对课文和教师讲解的内容质疑或者提出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作不同的理解和解答。应该把这些看作学生能独立思考和发表个人见解的可喜现象,也是课堂教学能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5.每节课都应有一些读写或听说的练习,没有练习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在练习中让学生多动手,多获得发挥创新能力的机会。

启发式教学方法范文第2篇

1.1自主性:

启发式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对象,教师起到辅助的作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首先需要学生具备牢固的基础和相关的经验这两个条件,才能有效的进行自主探索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都是教师凭自己的理解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在启发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会进行自主的探究和分析,会通过知识迁移的方法思考解决的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的搜寻资料、分析问题、验证假设,最终解决问题。

1.2引导性:

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并不是教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师不进行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分析和探究的过程中要扮演一个引路人的角色,达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让学生的解题思路不会往错误的方向发展。学生在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下,能学习到什么程度,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如何,学生思考的依据是什么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1.3问题性:

问题是启发式教学开展的关键因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学的引导都是以问题为基础条件。启发的问题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恰当的启发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有帮助。如果启发问题的难度较大,没有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经验,会模糊学生思考的焦点,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问题一直没有一个结果。反之启发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怎么去花费时间想就能知道问题的答案,会让让自主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形式上的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一直不能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有效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2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策略

2.1建立民族的师生关系和宽松的课堂气氛:

受长期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影响,学生的书面作业和教师的课堂提问,都设定了相关的参考答案,这些参考答案通过教师的改变就成为了标准的答案,教师经常对于与自己答案一致的学生予以支持,而对于与自己答案不一致的学生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在课堂上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点也不敢想教师提出,在这种课堂的氛围下,不适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需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次结合班级的文化,最后给予每个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结合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置启发式问题: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是在学生已掌握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设置启发式问题,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分析和探究。例如教师在讲述“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文中,设置启发式问题先要从学生的基础生物知识水平出发。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习中对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的知识与概念都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在本文中出现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核苷酸分子的结构和组成学生是之前没有见过,更没有学习过。但学生在生活中听过DNA的亲子鉴定和指纹,所以教师在设置启发式问题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于新知识可以联系到相关的知识和自己身边的相似经验。

2.3通过实验手段加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工作生物教学中实验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以提高。在实验中,教师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还能为高中生物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在讲述植物细胞结构一文中,可以通过实验手段完成教学,在让学生了解实验方法和各种实验器材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制作植物玻片,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要确定植物玻片的细胞与课本中的是否一致。

3结语

启发式教学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34-01

初中阶段学生会接触到生物知识,基于此,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过渡较为平缓。高中生物教学应当依据新的大纲要求,调整教学方法和途径,积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入手研究合适的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因此,广大生物教师应积极研究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一、提高学生兴趣,引导独立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过去的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更多地注重书本知识的直接讲解,通常是把知识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同时为了赶进度,教师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较难顾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学生普遍失去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影响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启发式教学遵循新课标精神,要求高中生物课堂分清教学活动的主次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知识的理解和观点把握。积极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是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能够对生物知识和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会的表现。高中生物知识点琐碎复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分注重将每个知识点进行透彻讲解,忽略了给学生时间让其独立思考,结果出现学生“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题,但老师一讲解就能恍然大悟”的现象。有些教师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学生本身对知识点掌握不够熟练,殊不知,是教师教学方法不当。这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教学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呼吸作用”时,生物教师应让学生自主思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琢磨,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有关“呼吸作用”的知识点。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二、运用生动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生物毕竟是一门理科类的科目,难免会有一些专业术语让人难以理解。如果生物教师一直使用呆板、沉闷、机械的语言为学生讲解,那么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会大大降低,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高中生物课程时间紧,知识点繁多而琐碎。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生物知识,生物教师应运用启发式教学。生物教师要结合自身和学生的特点,将不易理解的生物知识,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生物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编一些生物知识口诀,以方便学生记忆。例如,苏教版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中,有一节是“细胞的增值”,讲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生物教师就可以编成口诀,如“两消两现一散乱(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丝牵点排赤道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点裂丝牵向两极(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变成姐妹染色单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两消两现新壁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新的细胞壁出现)”。这样一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就能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这些口诀的点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三、构建实物模型,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生物关于概念性和规律性的知识点较为烦琐,知识点或者生物实验较为抽象。如果仅仅以生物教师口头教学的方法为主,那么学生很难理解、掌握生物新知识。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水平的飞速发展,生物教学要注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启发式教学效率。例如,教授必修一“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中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性模型时,生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动手制作生物膜模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磷脂双分子层”,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膜的结构,更加了解糖蛋白和蛋白质分子在生物膜上的分布。在学习必修二DNA分子的结构时,学生很难想象沃森和克里克创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这时,生物教师可以利用曲别针、泡沫塑料、纸片、牙签、橡皮泥等常用物品,动手制作DNA双螺旋结构。这样,就能让学生透彻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提高生物课程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生物课程作为高中理科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对高考成绩的提升意义较大。高中生物教学是一项繁重的任务,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使其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师的新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要注重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引入启发式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兴趣、引导独立思考,运用生动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构建实物模型、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邹小红.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理科考试研究,2014(15).

[2]孙艳娟.巧用多种启发教学法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J].学苑教育,2013(03).

启发式教学方法范文第4篇

一、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进行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应该促使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产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目标,增强学习主动性。因而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就要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例如《山地的形成》一课的导入,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中国名山图片,然后设问:“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相对于整个地表形态而言,山脉是陆地的骨架。那么,刚才这组大山在外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呢?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样,学生在欣赏精美图片,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学习兴趣高涨,产生了寻根究底的欲望,在经过一番思考后,便可得出内力作用是山地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作用力的结论。

2.设置问题进行启发。在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造成悬念,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完《世界人口》一节后,可设置一组问题: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②亚洲哪些部位人口密度大?为什么?③你是怎样看待人口稠密问题的?④近年世界人口流动有哪些方式?⑤劳动力人口是怎样流动的?为什么?⑥劳动力人口这种流动有什么意义?⑦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向发达国家流动会产生哪些影响?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稳定、持久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教学《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设置两个问题:①你知道家中屋顶上太阳能热水器在一年中四个不同季节的最佳角度和最佳朝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②如你家在某小区一楼,冬季能得到几小时光照? 设计商品房时的最佳间距应是多少?要正确回答上述问题,学生首先要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变化规律以及计算公式;其次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算出当地的最小正午太阳高度;最后分析居民区的采光性是否最佳。这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知识运用得灵活。

3.精选练习进行启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启发式教学的根本要求。教师在设计典型例题时,应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根据地质构造图(图略),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判断A、B、C、D四地分别属于哪种地质构造。(巩固知识)②C、D两处属于什么地貌?为什么?(知识引申)③泰山的成因与图中哪处一致?(引发联想)④假如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C地还是D地?为什么?(拓展知识、综合分析)。这样的练习,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重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

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常常涉及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如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确定,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如以东北老工业区为例)等。解答这些“措施类”的问题,可启发学生从“原因”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针对性措施。在高考题中,往往是先设问原因,再设问措施;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领悟出: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尤其要启发学生学会从方法上加以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思路:①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②在回答某些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③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自相矛盾。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要求

1.要符合学生认知实际。所提的问题要难易适度,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宜,既要让学生感到有困难,又要使学生拥有解决问题的信心。过容易的问题没有启发价值,难度过大的问题又会启而不发。

启发式教学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Proteus 单片机 启发式 软件仿真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

Exploring of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in the Microcontroller

Course based on Software Simulation

ZHANG Zhiyong, LI Yuelin, LIU Zhiqiang, HU Hongwei

(College of Automobile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114)

Abstract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microcontroller course in field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and students generally reflect this course is difficult to study, a new teaching method for microcontroller course is explored and studied, in which the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is integrated with the technology of software simulation. After this new teaching method is implemented in microcontroller course, the results of practice demonstrated that the learning effect is improved, and the ability of 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students are enhanced in the same time.

Key wordsproteus; microcontroller; heuristic teaching; software simulation

0 引言

对于单片机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一直是教研教改的重点内容,也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任务驱动法加强教学内容与工程的结合,以及引入Proteus软件仿真增强教学的实践性等,但这些研究成果一般从教师角度探讨教学手段的应用,较少涉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本文针对单片机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特点,将启发式教学方法与Proteus软件仿真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的优点,同时利用电路仿真技术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施手段具体化,并在中断系统和外设扩展这三个教学难点中,进行了启发式教学方法探索与研究。教学实践证明,基于软件仿真技术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在课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改善单片机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过于抽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 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启发式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包括:(1)图示启发。利用图示将复杂的内容以条理清晰、形象的方式表示出来,让学生迅速地掌握相关知识间的联系,拓展其思维;(2)讨论启发。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某个议题进行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而相互启发,不仅能使学生积极思考,还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和语言组织能力;(3)类比启发。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将同属性的知识进行归类,对那些容易混淆的同类知识进行比较,使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的真谛;(4)发散启发。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发问,让学生层层思考,重新组织知识,不仅让学生能多方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5)设疑启发。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疑问,通过学生的积极、独立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种启发教学方法往往不是孤立地使用,而是将多种方法配合使用,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提高。

2 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单片机课程中的应用

2.1 中断系统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单片机中断系统是单片机处理外部异常事件的方法之一,相对于查询方式,具有较高的代码执行效率和响应实时性。中断系统是单片机应用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难点主要包括:(1)中断概念的理解;(2)多个中断源的区别;(3)中断控制;(4)中断响应过程的理解等。

有了对中断的初步认识后,再通过对比启发方法让学生掌握不同中断源的用途、控制和响应条件等知识。最后以观察启发和疑问启发方法,加深对中断难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以文献[5]的图5.5为例,该仿真实例的外部中断0和1的触发方式分别设置为低电平触发和边沿触发,中断服务程序分别控制发光二极管D1和D2的发光。在演示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下列现象:(1)开关SW1和SW2分别按下时, D1和D2的发光有何区别;(2)先按下SW1再按下SW2,与先按下SW2再按下SW1有何区别。这个实例的程序代码能让学生直观了解中断控制的程序实现方法,而对两个现象提出的疑问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电平触发与边沿触发的区别,以及中断优先级是如何影响中断响应的。

2.2 单片机扩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A/D转换是单片机接口与外设扩展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包括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产生方法,以及外设的读、写控制等。如果利用Proteus与Keil联合进行电路与程序的仿真,不仅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对整个系统有感性的认识,而且通过实际的系统组建、编程、调试,还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提高实践能力。以文献[5]的例9.5所建立的单片机A/D电压采样系统为例,A/D转换芯片的时钟信号直接采用信号发生器产生,地址信号通过74LS373锁存而实现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的分时复用。另外,采样数据通过4位7段共阴极数码管显示,其中字形码由C52的P1口输出,位选信号由P2口的前4位经过非门得到。该电路完全能很好地实现应有的功能,但是如果仅仅是将其作为例题讲述,学生掌握的可能仅仅是表面上的知识,不能举一反三。因此在学生理解本例题的基础上,通过设定疑问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加深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针对本例可以设定如下的疑问,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1)如果该系统只需要实现一个电压的采样,如何简化电路?此疑问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地址信号的意义,同时探索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产生方法;

(2)如何利用软件查询的方式来实现对采样数据的读取?通过此疑问的解答,能使学生最终掌握中断和软件查询的特点和实现方法,加深对中断的理解;

(3)目前系统是否是最佳方案,如何进行改进?可引导学生从ADC0808控制信号的产生、数码管类型的选择、地址信号的产生等方面进行思考。该疑问将激发学生深入研究A/D转换的控制信号与地址信号的产生方法,以及数码管的显示控制等知识。

3 结论

在课程中结合软件仿真技术,一方面让学生形成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实现学生对电路理解和程序编写两方面的同步掌握,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实施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具体途径。在单片机课堂教学中运用基于软件仿真技术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课堂气氛明显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掌握能力得到了提高。

论文资助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交通运输(TS12321);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0]243号):“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长沙理工大学校级教改课题资助(CN1003)

参考文献

[1]龙志强,施晓红,谢云德.“任务驱动法”在单片机系统设计教学中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3):101-102.

[2]伍冯洁,谢斌.基于Proteus与Keil的单片机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7):125-127.

[3]袁锋伟,赵立宏,朱慧玲,等.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课程教学与实验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2):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