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与艺术教育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艺术教育;现代设计
艺术教育,是一种以提高个人素质、修养为目的的教育。我国现阶段艺术教育已经在教育体系中显示其重要地位。艺术教育能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当代社会,“艺术教育”有狭义与广义的内容。从狭义来说,“艺术教育”可理解为对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正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戏剧学院培养专业的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专业的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从广义来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专业艺术工作者。艺术教育应该包含艺术史、美学、艺术鉴赏及收藏、音乐影视鉴赏、现代设计学、艺术理论以及艺术批评等课程的普及和学习。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是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通过理解与欣赏优秀的绘画作品、歌剧、音乐等艺术形式,可以提高人们的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全面的素养,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全民的艺术观和创造力,提升生活的品味。许多人误以为艺术教育等同美术教育。其实不然,美术教育,亦称美术教育专业,顾名思义,就是学习一些关于美术的知识以及技能,以用来在未来教导学生。在普通大专院校,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与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普通中小学美术课教材教法的学习,了解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意义和任务。在中小学生的课程里,美术教育的培养是通过美术鉴赏和简单的绘画实践完成的。简单来说,艺术教育涵盖了美术教育。艺术教育不仅仅包含有美术,还包含了其他艺术门类。美术教育的培养是艺术教育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是全部的环节。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而大专本科的美术教育只是培养中小学生美术教师为目的的。从课程设置上看,学校艺术教育包含了美术鉴赏、影视欣赏、工艺美术制作、书法等课程,面对的培育对象基本为在校学生。
二、艺术教育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1.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没有很确切的定义,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其中包括现代建筑、现代工业产品、现代平面设计等等。现代设计出现的时间也没有明确的界定,约从二十世纪初开始,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现代主义的出现而产生。现代设计是基于现代社会和生活的需求,同时受商业营销、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等的影响,还会随着科技发展出新工艺、新材料而变化的设计活动。现代设计是工业化的产物,明显的特点是机器批量生产。现代设计遵循了物性的作用,也重视人文关怀,同时注重人性化、理性化和实用性。现代设计应随当代人类的需求而不断改变,生产出更多适合人们生活的产品,提高人们生活品质。
2.艺术教育对现代设计发展的意义
艺术教育是设计师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的主要表现。要做更好的现代设计,那么对设计师来说,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就有很高的要求。没有人是天生的设计师,设计师的培养离不开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设计师的审美能力。罗丹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要培养设计师美的眼睛,艺术教育就必不可少。艺术教育唤起人对审美的需求,人经过艺术教育的培养之后,已经不是原来的状态,对美的需求会有更高的提升,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按照美的样式来提升人的生活。从这一点来说,不论是从大众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现代设计的发展离不开艺术教育的培养。大众通过艺术教育能把日常生活过的更美好,而设计师则更能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美的东西来进行设计,从而服务大众。通过艺术教育的实施,大众的艺术品味得到提高,督促也激励着设计师创作出更好的产品;设计师凝聚个体的精神呈现出对时代的思考,设计出更好的产品,影响着人们,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味。艺术教育不仅使人了解艺术本身,而且更多认知和理解艺术背后的社会文化、精神和价值,现代设计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文化和精神,设计师设计的产品如果没有社会文化和内涵,是不会受到广泛认可的。设计师应该在更深远的层面上综合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更新观念,革新思想,用新的眼光和新的方式,重新发现并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总的来说,艺术教育是现代设计的土壤,有了优良的艺术教育的基础,现代设计才能很好的开花结果。
3.现代设计为艺术教育提供展示空间和表现机会
现代设计强国的艺术教育水平也是顶尖的,比如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德国的《基本法》明确规定,小学生不能进行小学前培训,而在读的小学生主要上培养素质修养的课程,强调思辨能力和学会独立学习、思考的方式,同时强调人全面素质的培养。德意志民族向来以理性、务实和逻辑性强著称,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和体系下,也就能明白为什么能出现闻名世界的包豪斯了。在美国,艺术教育也是被纳入法律规定的,这样艺术教育得以良性的发展。我国近几年有一种趋势,认为高中文化成绩不好,就可以报考体艺类高等院校。所以有很多体艺类院校的学生,本身就不太热爱本专业,仅仅是为了考取大学。我国在应试教育下,艺术教育的效果不理想,这类学生的艺术教育是不充分的,培养现代设计大师就吃力了。所以,这种模式培养出的设计师很难与现代设计强国的设计师相比较。我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必须依托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使艺术教育成为现代设计的土壤。现代杰出的设计师,往往也是颇具艺术修养的人士。例如,日本工业设计之父柳宗理,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原研哉等。他们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敏锐的洞察力,使他们能够设计出优秀的产品,影响全球。所以,艺术教育成为现代设计的土壤,现代设计为艺术教育提供展示空间和表现机会。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对社会必然是健康的、有益的,艺术教育在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这有利于提升整个国家的设计水平。经过艺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在现代设计中是一个很好的表现平台,彰显暖暖的文人关怀和熠熠生辉的设计水准。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一、艺术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一)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应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与情操。
“艺术如人生”,有良好的修养、高尚的人格与情操,方有激励人、打动人、感染人的艺术传达。艺术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精神产品。一个品位低俗、灵魂肮脏的“艺术家”,其创作是不能打动观众的。正是有了不爱财如命、不附和流俗的伦勃朗,才产生《夜巡》诉讼案,使其生活一落千丈。然而,后人认识他,是巨人,是大师,名留青史。因为巴尔扎克不会哗众取宠,所以在其葬礼上有政府代表称其为“风雅人物”(就连福楼拜也把他归为“二流货色”)。然而,《人间喜剧》这座从浪漫派的云端走到社会现实土壤的世界文学史上最宏伟的系列小说大厦最终诞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文学巨著就其规模和气势而言,不仅前无古人,而且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称得上后无来者。雨果称巴尔扎克“是一个天才”,“今天,人们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然而谁又知道荣誉的背后伟大的巴尔扎克在贫困中挣扎、沉浮、呕心沥血的经历呢?
可见,举凡中外历史上优秀的艺术家,无论其人生境遇多么坎坷,都有着高尚的思想品德,有着光照后人的人格操守。中学艺术教育中,介绍中外艺术家时,要牢牢把握住这一点,只有这样才能融德育于美育中,才会丰富中学美育的内涵。
(二)艺术教育对思想品德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艺术教育对思想品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一方面,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促进人思想品格的升华。纵观历史,多少思想卓越、品格高尚的艺术大师在生前树起了“德艺双馨”的丰碑,以其品格和作为昭示后人。另一方面,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思想品德教育有独特方式,即是在自始至终的审美过程中实现的。受教育者是在全身心的精神愉悦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也是最轻松愉快的受教育过程。
二、艺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
(一)文化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强大基础。
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高低对艺术素养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文化素养跟不上,艺术素养的形成只是一句空话。达?芬奇不仅是伟大的画家,而且是卓越的科学家、力学家、数学家和诗人,正基于此,才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巨作问世;米开朗基罗不仅是伟大的画家、雕塑家、卓越的建筑师、工程师和诗人,而且解剖学知识超过当时最著名的外科医生,才有伟大而科学的《大卫》、《创世纪》的问世;但丁的《神曲》,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罗丹的《加莱义民》,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靳尚谊的《歌手》,罗中立的《父亲》,贝多芬的《命运》,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哪一件不是在深厚文化沉淀上产生的巨作?
舞台,展厅,是一个平台,一个文化的平台。艺术家在台上是文化的传播者,面对的是台下的接受者。台下坐着的不全是一字不识的农民,有学生,有学者,有教授,有科学家,如果这些人的文化素养比你高得多,那么你又能在台上传播什么呢?外在动作是内在修养、内在情感的迸发。在电视歌手大奖赛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些歌手声音条件的确不错,但综合素质问题的回答却总是令人瞠目结舌,不仅会影响其参赛得分、公众形象,更严重的是综合文化素养的问题直接影响对作品的理解与把握,更不用谈对作品的表现与再创作。余秋雨先生说:“你当个普通歌手可以,而如果想当艺术家,想成为大师,对不起,你得学习,文化素质是基础。”
在艺术教育中强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有利于从一个独特角度调动学生热爱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使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从而学会做人。
(二)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对艺术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大量的生活经验、艺术经验由此产生。
民族绘画、民族音乐的底蕴在民族地域。搞艺术,尤其是搞民族艺术的艺术家应该到社会底层去,到民族地域去,体验、实践。这样才能感受和表达真正的民族的东西。“小米饭把我养大……胡子里长满故事”,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马玉涛的《马儿呀,你慢些走》,李双江的《怀念战友》,多么感人,这些都表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列宾为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三赴伏尔加河,与纤夫们同吃同住;为了《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三赴乌克兰做长期调查研究。倘若“艺术家们”一辈子待在深宅大院,天天闻着烤鸭唱民歌、画藏民,就只能将汉人的脸上抹得黑黑的,名曰“卓玛”,给北京人头上绑一条白手巾,名曰“汉子”,练几声长调曰“草原”,这样所谓的“艺术”,绝不是真的。
到基层去,到民族地方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创作,这才是我们民族艺术的希望;提高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是艺术从业者成为艺术家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提升,一方面成人越来越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深刻明白缺乏对幼儿心理知识的学习,将无法对幼儿实施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这样的学习心态给幼儿的艺术教育研究以及幼儿艺术教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从另一方面看,各种现代儿童教育观念、儿童心理研究成果在给人们带来教育实惠的同时,也让人们迷失了方向。因此,廓清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不仅是对艺术教育工作的尊重,更是让我们能把握好幼儿的精神世界,促进幼儿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然而,目前人们对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还存在一些误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过分夸大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对幼儿艺术学习进行过度的智力开发。学习艺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学习成绩,致使很多人片面地强调艺术教育在智力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教师很少去思考应该怎样去教艺术,幼儿应该怎样去学艺术,也很少去思考艺术教育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层面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挥智力教育功能的。”[1] 这样,一些幼儿园大打艺术开发智能的招牌,声称可以通过艺术教育实现孩子智力的快速发展。而很多家长也把艺术教育视为开发孩子智力与提高学习成绩的灵丹妙药,纷纷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幼儿园,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情感、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艺术教育培育,会导致孩子对艺术的冷漠甚至反感,而教师与家长所期待的艺术与智慧的交融也就不可能出现。因为,艺术教育开发幼儿智力的程度是有限的,智力提升所需要的理智、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的参与并不是艺术教育能满足的。这种过分渲染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育及艺术教育的影响是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
另一方面则突出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情感、意志、品德等对幼儿学习的作用,忽略了幼儿依赖智力因素所产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只有当幼儿从动员、强制、灌输的被动地位解放出来,处于一种对艺术的向往与渴求,以强烈的兴趣和迫切的期待,达到融自身的生命内容与艺术审美对象的状态时,他们才会感到自己进入了一种“自我实现”的境界。而这一切都有赖于非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目前,很多家庭和幼儿园都忽视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的现象,一是当前幼儿审美教学必须舍弃智力因素的影响。审美是幼儿艺术教学的根本,失去了审美品格的幼儿艺术教学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幼儿艺术教学。幼儿艺术教学强调审美本质并不是要舍弃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学的促进作用,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因此,人们在批判艺术教育中智育化倾向的时候,切不可把幼儿艺术教育中的智力因素一块舍弃,抹杀智力因素本应具有的重要作用。二是将幼儿艺术教育的智力因素与一般性智力因素无差别看待。以智力因素中的感知为例,就会有感知和审美感知的差别。“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加以整合作出的整体反映。”[2] 而“审美感知是客体的审美属性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人脑对客体各个部分的整体性心理反映”。[3] 显然,审美感知源于一般感知,但又不同于一般感知。因此,在幼儿艺术教学中,如果智力因素是以功利性而非审美的方式呈现,那么带来的后果将是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整体形象和细节感知的忽略。幼儿艺术教育中的智力因素如果不能满足幼儿对艺术美的心理发展需要,无疑会出现幼儿对艺术学习的偏差。从而失去了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所蕴含的主体审美探索创新的特点。
要走出以上误区,就必须正确认识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从认识过程看,智力因素指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从心理现象看,智力因素指心理过程的一般能力,非智力因素指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两者是心理现象的不同侧面,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得以形成和发展,同时又影响前者。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幼儿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同步发展的。首先,从幼儿对艺术美形式的把握上看,智力因素都对主体产生着作用。受过艺术教育的幼儿都能在艺术实践中,对绘画中的对称均衡感、音乐律动中的韵律感、文学作品中词句与段章结构的和谐完美感等有较好的体现。虽然他们不能为艺术作品进行风格方面的分类,但他们却能将作品形式审美属性融进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这说明他们在有意识地感知、注意、记忆与领悟的同时,也在无意识层面上通过兴趣、情感与艺术作品的多方面属性展开相互作用,表现了主体在审美、创美中的主动精神。这说明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产生的显性价值与非智力因素产生的隐性价值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其次,从幼儿的艺术创造力来看,它的发展水平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联系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探索儿童艺术创造力的奥秘时曾说到:“2~7期间,儿童逐步了解并开始掌握周围文化中的各种符号。此刻,他不仅能够直接了解世界,而且还能摄取多种符号形式(尤为突出的语言形式)并交流其对人和事物的认识……儿童会学着运用各种符号形式,从手势、整个的肢体运动到绘画、陶泥图像、数字和音乐。五六岁时,儿童已经不仅能够理解多种多样的符号形式,他们还能通过各种方式将其进行组合,令成年人惊叹不已。”[4] 可见,在儿童艺术创造的发展过程中,正是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发生着极其微妙和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了主体艺术创造力水平的提升。
第二,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决定着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而非智力因素制约着智力因素的发挥。一方面,没有智力因素的参与,幼儿艺术活动将无法有效进行,更无法进行艺术创造,而非智力因素也无用武之地。只有通过智力因素对主体的积极调动,艺术活动才能产生实际效果,起到艺术意识物化的作用。正如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5] 而非智力因素只有依托智力因素的展开,才能在幼儿艺术活动中转化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从而对幼儿艺术活动起到动力、定向、激励、维持、强化的作用,使幼儿的艺术才华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也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样在幼儿艺术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看到很多成人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要孩子背诗词、每天长时间拉琴、画画,用心良苦,然而,幼儿的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家长的这些手段虽然有助于幼儿艺术认识能力和艺术技能的提高,但却违背幼儿生理心理特点,使孩子感到单调乏味,最后半途而废。究其原因是没有调动和发挥儿童的非智力因素。“马克思曾说哲学家和搬运夫在智力方面没有很大差距。儿童智力也差不多,幼儿尤其如此。有些幼儿在艺术方面显得很有才华,不能不归功于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智力的同时,注意培养了他们各种非智力的个性品质。”[6] 可见,非智力因素始终伴随着智力活动过程,在它的渗透、配合、参与下,使智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成功。
幼儿艺术教育中既有精神活动性质,又有实践活动性质,既有内心的体验与构思,又有外部的传达和表现。从幼儿艺术教育和幼儿艺术实践的层面对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来看,我们反对过分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于幼儿艺术教育都同样重要,它们应是互相依存、彼此渗透的。幼儿应通过一种高级的艺术创造活动,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410100)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汪乃铭,钱峰.学前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美]霍华德·加德纳.艺术·心理·创造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一、传统艺术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主要形态
(一)“私学”式的师生关系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学生的家庭(或家族)聘请有一定学识的先生到家中授课,支付一定的钱物作为酬劳,或学生到老师开设的私塾学习艺术,交纳一定的钱物作为学费,是私学的主要形式。私学教学除讲授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外,也广泛涉及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如春秋时期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主张有教无类。他创办私学,广招弟子,要求学生掌握“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技能。其中“乐”指音乐、诗歌、舞蹈等,“书”指书写、文字等,其含意虽与我们今天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其中确实已包含着很多艺术教育的因素。这种“私学”式的师生关系对现代艺术教育的师生关系具有很大启示。一是一丝不苟的教授与求学态度,这将长期影响学生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和方式;二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老师按照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领悟能力灵活掌握他们的学习难度和速度,既保护了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保证领悟力较差的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到一定的知识;三是师生相互对待的方式。教师对学生十分严厉,学生十分敬畏老师,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在老师面前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孔子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就是最好的例子。
(二)“师承”式的师生关系
这种师承关系在美术界表现得最为突出,主要是因为美术诉诸视觉的特点而决定的。如在书法和中国画的学习中,除了要跟老师学习技法外,还要在老师的指点下,学习和临摹大量的古代碑帖或名画。明代著名的职业画家仇英,师从周臣学习绘画,但他遍学宋元诸家,博采众长又有所创新,终于在文人画蔚然成风的明代中期,以职业画家的身份跻身于明四家之列。再如明末清初之际,文人画家们无不师法王维、荆关董巨、米芾、元四家等南宗诸家,形成炽烈的文人画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为这是书画家成长的必由之路。
这种师承关系,学生与老师无法相见,甚至时隔千载,必须以老师留下来的杰作为媒介,进行古今对话,达到艺术传承的目的。但后学对不能相见的老师是十分崇敬的,既敬其品德,又敬其艺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自镌“青藤门下走狗”一印,来表达他对明代花鸟画家徐渭的无比敬仰之情。
(三)“切磋”式的师生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师者是备受尊敬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但同时也有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价值观。因此,文艺家们以诗书画为载体的人文交流往往成为师生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我国当代书法史上的著名碑学大家沈延毅,曾于14岁时在大连拜访康有为,接受康有为的指导,深有感悟并倍受激励,以至终其一生实践康氏的碑学思想,创变出新而成为一代碑学大家[2]。晚年的沈延毅有诗云:“启悟多端信有因,高山仰止喜书绅。童年十日前尘梦,沓渚楼头拜圣人。”[3]虽然只有短短十日,但这十日的教诲对沈延毅的书法追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子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拜访名师求其指教,这种师生关系,老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学业上拨云见日的点拨之外,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志趣上的引导。即使时间短暂,这种高屋建瓴的教导也足以使有悟性有追求的学子受益终生。
但是,随着我国近代高校艺术院系的开设以及专业艺术院校的兴起,传统艺术教育师生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02年两江师范学堂在南京创办,并于四年后开设了“图画手工科”,标志着我国艺术专门教育体制的起步。同年,北洋师范学堂的高等师范学校也开设了“图画手工科”。1910年和1912年,中西图画函授学堂和上海图画美术院先后涌现。民国后,在“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影响和推动下,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国立西湖艺术院等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先后成立[4]。从此,班级授课的艺术教育方式逐渐颠覆了我国延续两千年的私学教育方式,封建师生关系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礼记·学记》中充分强调的师道尊严的价值:“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5]与师生民主平等思想产生了激烈的交锋,并一直延续至今。当然,在传统师生关系的思想中,也有一些需要我们摈弃和变革之处,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的思想,以及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思想等,但也不乏尊师爱生、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等有重要价值的教育思想需要继承。
二、传统艺术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现代挑战
(一)师生关系从“紧密”到“疏离”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艺术院系规模不断扩大,班容量越来越大,不少教师每学年所教的学生多达一两千人,这与艺术教育的教学规律不甚相符。同时,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不少高校的教师在老校区与新校区之间往返奔波,加之合班课较多,教师与学生深入交流的时间减少。面对数十甚至上百人的班容量,教师难以记住学生的名字,更不可能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言传身教、手把手式的教与学的关系无法形成,师生关系也随之从“紧密”状态发展到“疏离”状态。
(二)师者的地位从“被敬畏”到“平等”
在传统的“教—学”关系中,“严师”“敬畏”一直是最关键的词汇。在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的年代里,求学是无数学子改变命运的途径,在大学就读期间,学生珍视求学机会,有着很高的学习热情,把引领他们学习的老师当作敬畏对象。特别是在“包分配”的阶段,教师的评价和意见甚至决定着毕业生的命运,更加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感。这些情况在近十几年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问卷调查表明,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而无奈考取艺术类专业。这样的学生群体对上课缺乏热情,有的学生用电脑填补空虚、消磨时间,电脑、手机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教师的地位。而随着网络对信息的丰富供给,教师已经不再具有知识专享者的地位,学生们很容易在网上查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知道他们观点的出处。于是,教师们走下“神坛”,不再是学生敬畏的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师生间的关系由“敬畏”趋向“平等”。
(三)师生关系越来越掺杂进“市场”因素[HTSS]
为走进艺术院校,很多孩子通过聘用家教或参加辅导班的形式进行培训,高额的辅导费用、紧凑的辅导计时使师生关系掺杂了越来越多的“购买”意味。社会艺术教育资源相对紧缺,使师生关系中的市场因素愈发明显。加之个别教师认为学校工资收入较低,缺乏工作热情,有的把部分精力放在课外辅导班,使在学生身上投入的精力受到影响。有的老师把较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没能把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达不到与学生教学相长的目的,和谐的师生关系难以保证。
三、思考与借鉴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总体满意度一般,而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在冲突性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在支持性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文科和理工科学生[6]。这暴露了高校艺术院系师生关系较之其他专业存在更多问题。传统艺术教育中的优秀做法可以为我们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提供很多借鉴。
(一)德才兼备,堪为楷模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应承担“传道、授业、解惑”三大重任,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学识,必然成为学生学习甚至效仿的对象。因此,道德修养和学识修养较高的教师,更具有高超的人格魅力,能够在学生心目中形成权威。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理应成为智慧和品德的化身,德才兼备,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从政治理论、师德师风、学术水平、心理健康等方面对高校青年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艺术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高校艺术院系的教师,应无愧于教育者的职责,树立长者和智者的双重形象,努力克服敷衍了事的作风,以唤醒被教育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学校、对求知、对未来的巨大热情为己任,真正成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在高校艺术院系,某些师生一对一授课的学科,老师不应将学生学习师法的对象局限在自己身上,为了自己的名利限制学生的发展,而应鼓励学生师法古人、博采众长。在班级授课中,老师不应因自己的好恶而有所偏私,而应以促进所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己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对于当今高校艺术院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满怀爱心,因材施教
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教师应带着爱心与责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从知识水平、性格品质、思想层面充分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挚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建立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享受学习,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是师爱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学之法,本于人性。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学生同样问仁、问孝、问政,而他的回答却难易、详略、繁简各不相同。孟子提出“教亦多术”,即教学方式也应因人而异。《学记》提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5]。因人施教,使学生都能尽其所长而成才,这是教育的目的所在。人的资质有高低、工夫有深浅、学问有差异,不可一概而论。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材,大以成大材,不会有不成材者。前人丰富的经验和精辟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教益颇深。在今天的高校艺术院系,汲取传统经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性,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一环。
(三)尊师重教,虚心求教
尊敬教师是学生的本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思想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启蒙者和指引者。虽然传统的师道尊严型的师生关系已渐趋解体,但其中并非没有可取之处,教师的尊严仍不可抛弃。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应该对在学识、智慧、阅历、为人处世等方面都高于自己的教师持尊敬的态度,对自己成才道路上的教育者满怀感激。当然,敬重师长,绝不是要求学生完全服从教师。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学生不必事事完全服从教师,而应将自己的疑惑、看法甚至对教学的意见、建议大胆地与教师交流。教师也应从善如流,虚心接受学生的正确意见,适时改变自己教学中的方法和态度,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论语》中孔子师生的大量问答就是最好的证明。
(四)博览群书,求学若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全民阅读活动中,大学校园的师生们更应积极行动起来。教师在课堂中教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通过多读书获取知识的能力。书籍能为人们打开一个个全新的世界,是青年人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伴侣和导师。艺术类学生,不仅应多读艺术类的相关书籍,而且应博览群书,为将来的创作铺垫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敬畏之心和多途径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最大限度地延伸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自我学习习惯。
(五)和谐相处,教学相长
第一,游戏说。希勒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说”。他认为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束缚,渴望运用过剩的精力去达到自由,这就是游戏。从他的观点中,我们可以发现艺术起源于“游戏说”是因为人有过剩精力,由于精力过剩,他们会随意发出声音和做出动作来发泄他们的情绪,而这种声音和动作可能形成某些艺术的初始阶段或原始形态。
第二,模仿说。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首先提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的确,因为人首先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他们为了生存而模仿动物发出的声音或动作,从而获得食物。随着这种简单的模仿可能就成为今天声乐和舞蹈的起源。
第三,表现说。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就把艺术看成是人类心灵的一种表现。著有《艺术的起源》一书的希尔思,把艺术说成是“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从原始人类最简单的一个叫声发展到今天气势磅礴的歌剧;从原始人类最朴质的一个动作发展到今天包罗万象的舞蹈,等等都是如此。交流思想就是心灵表现,这些都说明人类的心灵表现也是艺术的源头之一。
第四,劳动说。明确地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实际上始于19世纪晚期的一批民族学家、艺术史家。德国的毕歇尔在《劳动与节奏》中指出,劳动、音乐和诗歌最初是三位一体地联系着的。这说明了音乐与劳动是有联系的。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这些体裁就充分证明艺术(音乐)离不开劳动。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艺术的起源应该是多源的。正是由于艺术的起源存在多元化,使得音乐这门学科的教学显得与众不同,形态万千。其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与艺术的起源产生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首先,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趋于“动”,这个年龄的学生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十分喜欢展示自己和表现自己,并且不受约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游戏的方法,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音乐歌曲和简单舞蹈,使他们在这门课中充分感到愉悦和兴趣。从而带动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游戏的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常规课中的严肃,使小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也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最喜欢、最乐意接受的方式,同时,也是人本能的体现。这个阶段的学生与原始人类有一些共同特点,从思维上,他们都不成熟,并且他们都渴望从游戏中得到愉悦。因此,音乐教师利用这种表现人类本能反映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自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对于中学生就不能用这样的方法,因为他们的心理特点在这个阶段相对复杂一些,他们正处于似懂非懂的心理状态,思维相对成熟,对于音乐课他们既想积极参与,又有些腼腆和羞涩。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应该将游戏的方法转变为提供表现机会的教学方法,开启他们的理性思维,使他们在音乐的学习中除了感性认识,还能够得到表现的舞台,从而提高自信,以及审美能力。使学生对学习音乐和欣赏音乐的兴趣更加浓厚。正如艾伯利斯、霍弗・克劳特曼著《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一书中提到的:“必须牢记学校关注的主要是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艺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丰富他们的生活,用声音、形体、色彩来表现他们的自我。艺术使多重感觉和感官更为活跃,它们不是形同虚色,而是持久的表现手段。教育工作者应该像关心技能发展一样关心人的发展,艺术则允许每个学习者展示他的作为人的潜能”。
从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这个方面分析来看,我们认为在教学中运用如游戏、模仿、表现等教学方法与艺术的起源不谋而合。由此,我们认为艺术起源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发展,并对其起推动作用。
其次,从现在中小学音乐课安排的形式上看。
小学生的音乐课多以弹唱课为主,由于这个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喜爱模仿,因此,国家在艺术课程教材的编订中,十分注重这一特点,所以,把音乐课的形式、内容重点放在让学生的模仿教学上,同时,这也是艺术最基本、最原始的表现手法。通过这种教学安排充分体现了从其学生的本能入手的特点,并且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学生则不同,大多数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正处于变声期,因此,不愿意甚至反感唱歌,他们大多数比较喜欢欣赏音乐。另一方面,中学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不断增长,也渐渐地变得含蓄和更有理性一些,简单的学唱歌曲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音乐的渴望,因此,这时音乐教师更多的是以欣赏教学为主,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如:劳动、表演节目、文艺汇演等形式来培养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音乐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