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资源有效配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进入大数据时代起,电子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等各类资源数量迅猛增长,资源载体日益多元化,资源利用途径日益多样化、广泛化。这在丰富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储量,提高图书馆效益的同时,也给信息资源的配置管理增加了难度,使得信息资源配置更加复杂。为了避免资源浪费,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基于效益原则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势在必行。
一、图书馆效益
基于效益原则,对高校图书馆效益进行分析,高校图书馆具有一定特殊性,虽然其也对社会读者开放,但面向的主要服务对象依旧是高校大学生,这种特殊的性质和主体服务对象决定了其效益更多地表现在间接经济效益之上。图书馆的间接经济效益,也可以称之为社会效益,效益的存在使得图书馆也有投入和产出,投入体现在图书馆馆长、馆员、后勤保洁等人力资源的投入,计算机、书架、桌椅等物力的投入和文献书刊、报纸杂志等材料采购费用等的财力投入。而产出则体现在为在校大学生、社会读者提供其所需的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情报。大学生和社会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需求程度决定了图书馆产出的多少,即效益的多少。图书馆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对缓解高校图书馆经费问题,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都具有积极影响。
二、 效益原则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策略
现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传统的印刷型纸质资源(实体资源)和网络环境下诞生的网络信息资源(数字资源,也称电子资源)。实体资源主要包括图书、报纸、杂志、词典、光盘、磁带等,电子资源主要包括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数据库、各种教育机构在网络上信息等各类电子化产品。对于这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效益原则层面分析,应遵从以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采购与配置信息资源。对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采购及配置,高校应组织成立一个由图书馆馆长、各学科相关教师和采购人员等组成的资源建设委员会,由该委员会对本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采购与配置负责,对信息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评估。资源建设委员会应对社会当前信息资源需求情况、本校内部对信息资源需求情况和图书馆发展状态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综合分析结果确定所需采购的信息资源,合理利用购置经费。在保证购置经费得到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采购,购买图书馆缺少的、不足的信息资源,同时将新购进的信息资源结合图书馆馆藏结构体系进行合理配置,优化配置,并做好对应的记录归档工作,以为后续信息资源的采购提供参考,避免同一资源重复购买。
(二)加强信息共享建设。传统封闭式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显然已不符合当前开放的时代特征,信息共享成为21世纪高校图书馆建设、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设包括高校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馆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两大模块,高校内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是指在本校与其他地区的分院校之间构建起一个信息资源共享通道,让本校与其他分校之间、总图书馆与分馆之间可以随时进行信息的交换与共享。这一信息共享的建立需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提高网络带宽与计算机硬件设施配备,增强技术支持,完善电子资源共享平台。馆际信息共享的建设是指高校与其他高校(包括本地和外地)图书馆之间信息的共享。这一共享的实现要求高校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发展图书馆联盟,形成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图书馆发展模式,扩大高校图书馆读者范围,增加图书馆社会效益,实现高校图书馆在更大范围内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构建特色型馆藏结构体系。现阶段,我国拥有高校数量较多,平均一个城市拥有2到3所高校。在这众多的高校中,各所高校如何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图书馆馆藏结构体系是非常值得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高校图书馆当前信息资源的分类,建设特色型图书馆馆藏结构体系应包括传统文献特色馆藏结构建设和以电子资源为主的特色数据库建设两部分。高校应以推进自身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发展为目标,以读者信息需求为导向对精品课程、硕博士论文、古籍善本等扫描,进行电子备份,建设图书馆传统文献和特色数据库馆藏结构。
三、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储量将越来越庞大,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将变得越来越需要。各高校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积极迎合时展趋势,在增加自身图书馆信息资源储量的同时,不断优化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加强信息共享建设,加强特色馆藏结构建设,实现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谭惠. 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2013(11):111-112.
[2]吴利萍,石菊君,冯有胜. 阅读方式多元化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化配置[J]. 现代情报,2010(03):79-82.
1.1社群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现状由于网络传输设备的完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整个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流动呈现出移动化、自主化的特点,导致了信息用户与信息量的突增,同时信息本身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然而,这样的改变并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一方面,虽然有海量的信息,但信息内容的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反而陷入了“信息过载”的局面;另一方面,信息资源的分布结构不合理,信息挖掘深度不够,大多为原始性信息或二次信息,且主要集中在新闻、电子邮件、聊天、信息查询等[4]。虽然,近年来随着信息增值服务的增加,即增加科技、网上教育、证券交易等专业数据库服务,但由于普及程度低、下载访问受限等问题,并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所有信息资源配置必须以社会信息需求为依据[5]。对于网络信息资源来讲,网络用户是网络市场的需求方,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应以这些用户的需求为导向。随着信息社会化程度的深入,网络用户呈直线上升,并显示出一定的群体性。用户对信息需求的最大目的是用于决策,而社会化群体聚合使得用户在进行决策时更容易受群体的影响,同时由于“信息过载”和信息资源分配不均,用户没法第一时间获得有用的信息,决策就更加困难,因此用户期望在决策时总有某领域的“专家”给予帮助。用户期望信息资源来源具有权威性、信息资源真实有效,这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1.2社群网络中的结构洞社群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中的要素分析信息资源配置由信息主体资源、信息本体资源和信息表体资源三部分组成[6],其中信息主体资源(简称主体)包括信息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中介者和利用者。每一个主体由于信息资源配置活动中所进行的信息行为,包括信息传播、信息交流、信息服务等,构成了社互网络。无论是广义的信息资源配置还是狭义的信息资源配置,在配置过程中所形成的社群网络都普遍存在结构洞。当社群网络中的某一结点占据结构洞时,该结点便能同时拥有来自结构洞两边的“异质信息”,利用信息差,将所获信息进行提炼、再加工,再通过合适的信息行为使信息进行分配、流动和重组。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配置没有了计划与市场的严格区分,所以社群网络中结构洞的占据者也更加灵活。例如,有关政府信息资源中,政府是该网络的结构洞的占据者,作为“桥梁”连接公众与真实信息数据;在数字图书馆中,馆员是该网络的结构洞占据者,结构洞两边的是图书馆资源和用户;在公司公众咨询平台中,咨询平台是结构洞的占据者,成为该网络唯一的中心,连接着网络中其它信息交互结点。在社会化群体交互网络中,每一个结点都是潜在的网络信息资源配置者,其必要条件是:结点所连的两端或多端存在信息差,即成为结构洞占据者;结点拥有的信息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能满足其他结点的需求。而处于社互网络边缘的结点则成为了信息资源配置的接收方。由于网络交互行为的进行,信息资源随配置活动的进行在网络中流动,整个社互网络的结构也在不断改变,随之而来信息资源配置主体及结构洞占据者也可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1.3结构洞对社群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根据Burt的观点,结构洞能为其占据者获取“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提供机会,从而比网络中其他位置上的成员更具有竞争优势[7]。信息优势是指占据结构洞的行动者能比别人更早、更多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更及时地把握信息带来的机会;而控制优势是指结构洞能使其占据者居间协调时由于所处位置的特殊性而具有的优势。在进行信息资源配置时,占据结构洞的结点有机会接触到两类异质的知识来源,跨越结构洞所获取的知识冗余度很低,从而形成信息优势,也正是这种信息优势才让该结点不断地累积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为配置做好相关资源的准备。同时该结点还可以通过配置的不同方式控制有价值的信息在网络中的流动而获利,即获得控制优势。结构洞所处的交互网络自身特点也会影响网络中信息资源的配置。对于群体内部交互网络来说,结构洞占据者进行着信息资源的配置,但配置效果和用户需求并不能及时、直接的反馈给结构洞占据者,对其下一次信息配置活动起不到有效促进,这类网络如企业内部网络、数字图书馆等。对于服务性质的交互网络,由于结构洞占据者能够及时收到信息资源配置接收者的反馈信息,从中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及时改进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方式,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类网络如政府服务网络、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等。总的来说,社会化群体交互网络中嵌入结构洞对信息资源的配置利弊共存。一方面,在有主导配置结点存在的网络中,结构洞的存在能提高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在信息资源自动调节的网络中,结构洞的存在有时会阻碍信息资源的配置。
2社群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流程
信息资源配置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模式,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本体资源为纽带、以表体资源为基础[8],沿着一定的配置流程进行资源配置。虽然每个社群网络结构和所交互的信息内容特点不同,但每个有结构洞嵌入的社交群体其信息资源配置流程大体相同,概括提炼出其大致的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社群网络中的结构洞占据者由于拥有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在整个社互网络中处于主导地位,负责信息资源的配置。若网络中的其余结点能在信息资源配置之前提出自己的需求,结构洞占据者就可以根据其信息需求进行资源的精准配置,提高配置效率。但并不是社群网络中的所有结点都能在配置前提出需求,也不能保证所提需求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所以结构洞占据者只能根据其已经表现出来的其他信息行为或者已有的信息资源配置后的反馈进行资源配置。对于结构洞占据者来讲,为了更好的进行信息资源配置也为了稳固自身结构洞占据者的地位,结构洞占据者需要应用到各种信息处理模块,其功能如下:
2.1信息资源搜集结构洞占据者根据信息资源来源的不同进行收集:将网络中海量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同时也从社群成员的信息交流中获取可用于配置的潜在信息资源。这里的信息资源收集同样也包括自身创造出的,还未在社群网络上、网络上进行传播的未加工的初次信息资源。
2.2信息资源存储将所有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通过显性信息的序化,完成信息资源转化中组合化的过程,即对外化获得的信息资源进行排序、增减、分类、综合等,从而产生新的、更加系统化的信息资源[9],这是结构洞信息资源提供的基础。
2.3用户反馈通过对反馈信息自动或人工的整理,提炼出新的信息,既可以补充成为信息资源收集中,也可以从中挖掘出更多的信息资源价值和用户需求,为下一次的信息资源的准确配置提供依据,也是信息更新的重要途径。对于结构洞占据者一直处于动态变动的社群网络来讲,其信息资源的处理功能模块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更多的体现为一种隐性信息资源显性化后的信息资源配置;同时由于社群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没有法律、道德方面的配置义务约束,结构洞占据者通常情况优先考虑自身利益,从利于自身的角度出发进行一定量的资源配置。
3实例验证
在社群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容易形成结构洞,本文从当下网络社交平台使用量最多的“微信”平台入手,选取其中的一种应用平台及其产生的社群网络来对社群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中的结构洞现象进行近一步阐释。微信是腾讯公司为手机终端用户打造的一款免费即时网络通讯产品,于2011年1月推出发展至今,其用户数量已突破6亿,在累计经过40余个版本升级后[10],形成了集多种应用于一体的平台,其中以服务号、订阅号为代表的公众平台社群网络易形成结构洞。微信针对企业和拥有一定量粉丝的个人开通了公众平台,在此平台里有两个侧重点不同应用:服务号与订阅号。服务号针对政府或企业,如利用航空公司的服务号进行航班查询;订阅号则是针对媒体和个人,开通此服务后便可以定时向其粉丝推送相关信息。围绕每一个公众平台而聚集起来的用户群体构成了社群网络,公众平台是这个社群网络的结构洞占据者。信息资源由结构洞占据者发出,借助RSS技术推送给其余各结点,以放射状的形式向外传播,其信息资源配流程如图2所示。用户根据自身的兴趣与需求选择所需的公众平台进行订阅,建立交互关系。处于中心位置的结构洞占据者,是所有信息资源唯一的者,也是其余用户信息的唯一接收者,占据着“信息优势”与“控制优势”,从而进行信息资源的配置。由于公众平台是政府和企业进行信息资源配置的有效平台,为了更及时、准确的进行各种信息行为活动达到信息资源配置的目的,处于中心结点的结构洞占据者还应具备“信息收集、信息存储管理、用户需求管理与反馈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并借助RSS信息资源精准推送手段,确保信息资源配置的精准、高效。
4结束语
采购战略
现代企业的运行,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从外部获得生产经营所需的物资,为了以尽可能低的支出取得完全符合需要的物资,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必须考虑是自己生产还是即时购买(Spot Purchase)或以长期合同(Long-term Contracts)形式购买?以及如何选择供货企业和最优库存规模的确定等等。
企业一般在下述情况下可予考虑自己生产:(1)与资源供应企业合作或协调不方便,如距离过远、运输不方便等;(2)企业所需物资量大,规格统一,自己生产成本低于购买价格;(3)资源供应企业不能满足本企业的某些要求,或者是没有可靠的供应企业;(4)对原材料的供应需要加强控制。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原材料需要量全部由自己投资建厂生产,实行纵向一体化,从而使企业得到可靠的原材料供应;二是企业自己生产一部分,为的是在外部供货商供应中断时起缓冲作用。
但是,如果有可靠的供应企业的话,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利用外界的力量,尽可能不要建成万事不求人的“小而全”、“大而全”的企业,这样可以减轻企业的管理负担,使主要领导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经营机会上,使企业在经营上比较灵活有效。
供货企业的选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在一家企业购买;另一种是分散在各个企业购买。选择供货企业的战略是:把这两种做法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各自的长处而避免各自的短处。具体说来就是集中从一家原材料供应企业手中购买需要的70~80%,以期得到各种优惠;剩余部分则分别向另外几家供应企业购买,以期减少集中购买的风险。同时也能建立经济联系,为今后扩大采购打下基础。这样做对主要原材料的供应企业产生一种压力,一旦它在质量、价格或服务方面出现问题,买方就可随时转向别的供应企业。所以,成功企业往往有一条经营诀窍:所要采购的每一种商品,原则上都要有两个以上的供货厂商,这样可以引起供货厂商之间在价格和服务上的竞争,并可分散因供应厂商发生某种事故所造成的危险。
采购战略的第三个方面体现在如何确定最优库存量。一个企业库存量的大小,须视主客观的情况而定,一般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1)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企业必须储备足够的物资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物资采购和产品销售应密切配合,当产品畅销时,应大量进货;而当市场变化、产品销量减少时,则应减少库存;在原材料供不应求时,就增加库存量来保护自己,避免产生中断;而当原材料供应不紧张时,应尽量减少库存。国外一些库存管理较好的企业,一般库存量很少,有的甚至达到零库存,由供应商按时按量直接把原材料送到车间。(2)原材料市场价格。估计价格要上涨,库存量应上升到正常水平,尽最大可能提前购买未来所需要的物资;而在价格下跌时期,则应降低库存水平,甚至需冒影响正常生产的风险。(3)库存量的大小还要受到储备资金的利息、保管成本、库存损耗、订购费用等因素的制约。
财务战略
资金是企业系统的组成要素之一,是每个企业不可缺少的经营资源。企业在进行投入—转换—产出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有一股资金流,企业要用资金购置设备,购买材料,发放工资,支付销售与管理费用。因此,企业的财务战略是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内容。企业财务战略,包括投资战略(以最有效的方式分配现有资金)和筹资战略(确定企业经营所需资金的数量、来源和筹集的方式)。
企业投资战略主要明确企业在战略期间的投资总方向、各种投资的总规模、各种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要求、投资效益的评价标准以及实现投资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
最为重要的企业投资战略是资金(或资产)配置战略。资产配置就是将所要投资的资金在各大类资产中进行分配,它是现代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首先要碰到的问题。资产配置从本质上讲是在股票、债券等几大类资产间分配资金,因此其方式和过程同一般的投资决策过程相似,要经历资产收益的预期过程、估计投资者的效用函数、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等环节,只是其投资对象是几个大类的资产而已。
关于对各大类资产收益的预期过程,首先需要了解整个资本市场的环境,如国际经济形势、国民生产总值、国家经济增长情况、通货膨胀、利率变化、汇率变动、经济周期波动等。其次需要运用各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对资本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第三是得出对各大类资产收益、风险与相关关系的预期。关于对投资者效用函数的估计过程,首先是了解投资者的资产、负债、财富净值、风险偏好等情况;其次是对影响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及效用函数形状的因素进行分析;第三是得出对投资者效用函数的估计。最后,是根据前面的对各大类资产收益情况的预期和对投资者效用函数的估计,对最终的各大类资产的组合进行的最优化选择,最终得到资产配置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要注意衍生金融工具在资产配置中的运用。运用金融期货、互换、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能更加有效地构造适合于投资者偏好的资产配置状态。例如,通过买卖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能够达到与买卖实际资产同样的资产配置目的,但却更加富有效率。
企业筹资战略是企业为满足财务个体的资金需求,从特定渠道,运用一定方式获取资金的经济行为。企业筹资战略主要明确企业在筹资指导思想、合理的筹资总规模目标、优化的资本结构和所采用的筹资主渠道和方式,以及实现筹资战略目标等方面的主要对策。企业筹资战略管理就是企业筹资战略主体以预先制定的筹资战略来指导整个筹资管理活动,并使筹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全过程。
制定企业筹资战略的原则:(1)以满足企业最低必要资金需求作为资金筹集的数量目标。为投资而筹资,投资项目应确实必要、有利,投资方案应真正技术先进、经济可行。(2)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争取资金来源的基础。(3)贷款利率的高低是筹资的主要标准。企业筹集的资金绝大部分要支付使用报酬,尤其是以各种贷款为主要来源的投资必须按期付息,必须选择利率低的筹资对象。(4)要认真考虑资金的用途和资金提供者的权利。
人才战略
运作一个企业最主要的是人才,因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都是要靠人去掌握,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极大。一个企业如果拥有一批一流的人才,就会产生出一些出类拔萃的第一流领导,从而生产出称霸市场的一流产品,最后获得第一流的经营业绩。企业一定要把人才开发放在突出的地位,制订合理的人才开发战略。
人才战略设计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合理激励制度。具体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工作动机。动机代表了个人欲望的追求,一个有强烈动机的人会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且抱有积极的工作精神。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工作态度与工作效率之间虽无绝对的关系,但大致的结论是:持积极工作态度的员工多为高效率者,而消极工作态度的员工多为低效率的工作者。因此,企业要提高员工士气及其工作兴趣和对管理者配合的积极性,激发工作动机实为首要的课题。(2)提高薪酬待遇。薪酬的多寡,时常代表个人地位的高低或工作成绩的优劣,所以管理者要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订出较高的薪酬标准,提高薪酬的基数,颁发工作奖金,以振奋人心。此外,薪酬标准的核算是否公平,对工作情绪的影响也很大。所以,主管要考虑各方面的资料,以作科学化、公平化的考核,达到同工同酬的原则,并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拉近上下的差距,免得招致部分员工的不满情绪,抵销原来的工作成果。(3)健全升迁制度。职务高低影响个人工作情绪与态度,这是非常明显的。一般而言,担任管理层的工作人员对工作满意的程度,比一般事务人员要高。合理的人力资源制度,除甄试合格人员以吸收新进人才外,应设置一定升迁标准及优先次序,建立由下而上的升迁制度,给予充分升迁的机会。同时要做到人事公开、公正而合理,使员工对工作的神圣性有较正确的体会,且有助基层员工工作精神的改善,激起向上奋发的精神。(4)运作绩效考核。考核是升迁的依据,也是薪酬订定的标准,因此考核贵在公平合理。不合理的考核制度,必然影响员工的工作精神。因此考核的方法与结果,必须要使被考核人了解,以作为员工自我改进的依据。并聘请专家担任考核设计以及进行考核后与员工会谈的工作,以消除员工对考核的疑虑。这样使员工积极的配合,使考核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信息资源战略
现代企业如何围绕用户信息需求和现有信息资源分布结构,采用有效手段配置信息资源,使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上分布合理,已成为信息资源战略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非信息企业内部开始出现自立的信息服务部门,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挖掘内部信息资源,服务于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这些部门更清楚自己单位内部蕴含的信息资源和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信息需求,他们的信息活动与生产、管理密不可分。据国外有关分析表明,企业信息资源有85%蕴藏在企业内部。如何实现这些资源的有效配置,成为企业家的突破口。非信息企业信息资源的配置要以促进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为宗旨,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需要为原则。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信息、产品开发信息、市场信息、竞争信息等。西方越来越多国家的企业开始重视这些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他们往往在自己的企业内部设立首席信息经理来负责组织、协调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指导对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信息资源战略的设计,首先要认识信息是一种战略资源,善于应用信息技术形成竞争优势。其次,要尽可能降低信息资源配置成本。信息资源配置成本是指信息资源配置中的资源耗费,即信息资源配置所需付出的代价,尽可能减少信息资源配置成本是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现代企业要善于应用公共信息资源及信息企业提供的信息资源,而不要一味地光靠自己。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但是其对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问题仍局限于生产函数的研究。打开企业“黑箱”后,我们发现企业经营者在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的配置上具有很大地弹性操作空间。企业资源配置战略的有效实施有助于企业总体战略的推进和实现,也是企业具体经营战略成功运作的有力保障。
文/顾卫平 叶正茂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
论文摘要:分析了大学图书馆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探究了网络时代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面向用户需求的配置方式及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信息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传递给用户,同时也推动了图书馆的飞跃式发展,使延续了上千年的藏书建设格局在数十年间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传统的印刷型信息资源不再是图书馆的唯一资源,图书馆同时拥有了数字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那么,这些资源该如何科学配置并得到和谐发展、有效利用呢?
1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在大学图书馆内和谐共存
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突破了传统的馆藏局限,导致大学图书馆传统的馆藏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共存的复合型、多元化馆藏结构模式。
实体资源是图书馆所收藏的知识信息,主要指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手册、检索和参考工具书等,以及新兴发展起来的数字化电子资源,包括购买的数据库、缩微品、视听资料、电子出版物、本馆数字化特色馆藏等。它是图书馆自己拥有的可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实有馆藏,是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主体,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础。
虚拟资源没有一个具体的图书馆实体作依托,用户借助计算机网络广泛利用本馆以外的数字信息资源。它通过超级链接指向因特网上的网页、网站、数据库来收集知识信息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这些资源不能被存储,是一种“虚藏”,其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图书馆已买下使用权的网络数据库,而一旦图书馆停止付费,这些资源就不存在了;另一类则是网络免费获取的学术信息,这部分资源可以通过网络来收集、获取,经分析整理后通过站点推荐、凶特网专业信息指南系统和专业指引库等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手段提供给用户使用,使这些资源成为图书馆馆藏的补充。虚拟资源扩展了馆藏资源的范围,提高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对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不同类型资源用户需求及配置
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具体信息需求千差万别呈多元化格局,馆藏资源配置则是“拥有”与“存取”并重,实体资源配置与虚拟资源配置并重,流动信息与物化信息共存的局面。形成了以纸质资源、数字资源为主,网络虚拟资源为辅的多元化格局。
2.1印刷文献资源是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基础
印刷文献资源保存寿命长,历史悠久,具有可靠性、永久性、使用直接、阅读方便、可渎性强的特点,是大学图书馆人数最多的学生最常使用的文献,其需求量大、利用率高。为了了解本校不同用户对各类资源的需求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份《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于来馆的读者,请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填写该表的内容。500份问卷共收回451份,回收率达90%。表1是不同类型用户使用图书馆资源统计。
从表l可以看出:到实体图书馆来的大多数用户是本科生,其次是硕士生.博士、教师用户群属少数。其中,使用最多的馆藏资源是纸本图书和纸本期刊,属印刷文献资源类型。
印刷义献资源可读性强、阅读成本低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必备资源。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是以系统学习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全面掌握各种技能,提高素质为主。他们主要采用阅读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系统知识,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最高。从我们对本馆图书的借阅统计中显示图书的年借阅量达到百万册以上。说明纸本图书的利用牢高,需求量大。教育部规定大学图书馆每年要按学生人均3册的量购进新书,就是要保证学生学习知识的图书拥有量。印刷文献资源同样也是教学科研人员有效利用的重要资源,因此印刷文献资源的配置在大学图书馆是必不可少的。
图书馆在印刷文献资源的配置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质量。在文献补充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师以及学生的需求,根据本馆采购方针对所购入的文献,从需求调查、文献出版、发行、采购过程及文献利用评价等诸环节进行质量跟踪。确保采集到优秀的与本校学科建设及其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相匹配的,内容广泛、学科覆盖面宽、种类丰富、适合用户需求的文献资源,同时要控制好各学科比例,避免造成重复浪费。
2.2大力发展电子资源
电子资源具有无损保存,反复同时被多个用户使用,易复制、低成本、形式多样、互动性强、内容广泛、超越时空局限传递信息等特点。同时具有纸质资源不可比拟的检索、查询、聚类功能,特别受到科研人员的青睐,是信息交流巾最受欢迎的信息类型。从我们发放的调查表中显示,经常使用电子资源的.Hj户教师84%,博士生66%,硕士生58%.本科生19%。电子资源是科研人员主要利Hj的信息来源。
科研人员担负着科学研究工作,是科学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代表着科学发展的方向。他们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点也是图书馆重要的用户;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最新科学研究进展、成果、资料及相关的数据等信息,对信息的需求涉及面广、内容争深、知识面窄。科研人员利用图书馆信息以参考为主,同时特别强调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前沿性和全面性。从我们对朋户的调查结果来看,用户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需求主要以网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和查询为主。
电子资源种类繁多,图书馆在配置电子资源时要认真分析数据库收录内容的知识含量和信息质量,各数据库之间异同、相互关系、重叠程度,数据库商应权威性高.可信度强,售后服务好。根据读者的信息需求和学校学科建设的要求,合理规划各类电子信息资源的比例,保证电子资源的配置质量。
2.3大力开发网络信息资源
互联网的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科学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不需要像传统印本义献那样编辑、印刷和发行等复杂的程序,直接在网络上发表。读者不需要化任何费_}fj就可以在公共网站上自南获取,直接用于教育与科研,为所有的研究者和网络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免费、开放的研究环境,满足了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的迫切性和时效性。这种新型网络信息资源自出现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并得以迅速发展,学术影响力日益提高,而图书馆将其纳人馆藏数字资源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陶书馆可建立相应的链接.及时、准确地将收集整理好的开放存取资源的目录、网址、简介,编制在图书馆期刊目录和相天数据库巾.在本馆的主贞上出来,以便于渎者的查找和使用。这些内容丰富、可获取的网络免费资源可弥补图书馆馆藏不足,丰富自己的馆藏资源,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经费紧张的压力同时还为图书馆资源共享服务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为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整合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规划;特色馆藏
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基础。图书馆作为支撑中职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支柱之一,其资源的有效规划和合理配置尤其重要。但是,综观当前中职图书馆的发展,其信息资源建设问题依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勿谈深入的信息资源规划。本文在分析其具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措施。
1中职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
1.1信息资源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罔书馆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时都缺乏整体规划,没有一个长期的文献信息资源采购计划。信息资源建设以应付评估为目的,有上级领导来学校评估时,学校罔书馆就一次性购买几干上万册图书,无上级领导来学校评估时,一年买不了几册图书。这种没有科学合理计划的信息资源建设逐渐造成:购置文献多的当年,文献信息资源较泛滥,数量上较大,但是质量不高,针对性、实用性不强;而购置文献少的当年,新的信息资源得不到及时补充,或者说更新慢。这种现象在很多的中职学校图书馆较为普遍,不利于中职学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1.2信息资源建设体系不够健全
一方面,我国中职学校起步较晚,规模化发展也较晚,此图书馆建设起步也较晚,发挥学校信息中心的作用也有限;另一方面,藏书体系上不健全,难以役盖学校所有学科,专业书籍的质量和更新速度较差。据笔者专研发现,当前大多数中职图书馆馆藏过于陈旧,一些技术性和运用性强的书籍占馆藏比例过低,且年更新牢远远落后于文学类和通俗类读物。
1.3信息资源载体单一化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受限于管理员知识结构、服务意识、馆藏经费和设备投入等素,种类单一,有效获取率较低。据调查,当前多数中职学校冈书馆的馆藏中只有印刷型文献,少数图书馆配置了非常有限的数据库资源。少数罔书馆购买的也只是某一数据库镜像站使用权.除此之外,数值型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智能型数据库几乎为零,根本不能满足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1.4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经费保障机制
目前图书馆在中职学校中的地位、管理、发展规划等,往往取决于中职学校领导层的认可度,大多图书馆南于未受足够重视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机构存存。受此影响,大部分中职学校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缺乏明确的配置比例,时多时少,没有一个保障机制.这给资源采访和管理等丁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中职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
2.1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中职教育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向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从近年来礼会需求的角度看,职业技能素养成为决定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设置一般有: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技术业、软件专业、电箅化财会专业、电子商务擘业、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专业、电子信息技术、电脑美术孥业等。这就要求图书馆在馆藏建设上应重点加强这些专业的各门课程的教学用书和参考用书.专业期刊和电子读物,了解学生需求,丰富教学设施,开展多媒体运用和实践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2具有很强的技术应用性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塑造学生的一技之长,以从事一线工作或运用相关技能完成实践任务。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训场所。这就要求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要进行合理规划,既要有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书刊,也要有实践性、技术技巧介绍方面的书刊,既要注重日常的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和维护,更要注重信息资源的服务、指导功能。如定期收集师生们的意见,为学生开展培训、检索及相关辅导工作。利用导渎、讲座、活动等彤式引导学生主动利用馆藏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3具有更高的层次性
随着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全面启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已为中职学生继续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信息资源规划应该相应的考虑学生的冉教育需求,提供更多样化及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另外,中职学校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已成为新的办学模式。如:我校就与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办学。因此,图书馆应利用这一大好形势,在馆藏建设上既要体现中职学生使用的书刊,也要体现适应于高等院校学生的书刊。
2.4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首先,学科建设的不断丰富,学科知识的发展变化.需要根据学科的调整和发展方向进行资源的采集、组织、配置、服务;其次,义献情报知识的剧增.专业图书更新加快,同书半衰期缩短,这些都要求罔书馆存馆藏建设时应紧跟时代,按计划、有步骤地更新馆藏;最后,社会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产生变化,信息资源的合理规划应该兼顾业和社会双重需求。正如雷莉指,中职学校发展专业设置要瞄准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变动适当地调整专业课程。
3中职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规划
3.1建立合理的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体系
中职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等专业学校罔书馆规程》的精神,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本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建立本学校的信息资源化建设标准政策体系,并研究和制订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制度,使学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有据可依。
3.2科学合理地规划信息资源建设
中职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首先要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确保每年的购书经费。存经费充足的前提下,网书馆管理人员要做好科学的计划,依据“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建用并重、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信息资源的建设。每年年初和月初应做好当年和当月的采编计划,在计划内应科学、全面地进行采编。文献信息采访要全面进行,突山重点,即应涉及所有的主题,所有的专业,但要侧重重点专业义献的采访。
3.3加强印刷型文献资源的建设
图书、期刊等印刷型文献具有的携带方便、阅读条件限制少等优点是电子文献无法取代的。今后印刷型文献仍然会得到大力发展,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仍然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考虑到中职学校学生是渎者的主体,南于经济上和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他们吸取知识,主要还是通过印刷型文献,因此,中职学校在文献资源建设时,应加大图书、期刊等印刷型义献的采访力度,在经费使州方面向印刷型义献信息资源倾斜。存经费分配上,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的购置经费应达到总经费的70%以上;适当增加期刊在印刷型文献中的经费比例,其经费不应少于图书的40%。通过快速发展罔书馆义献信息资源,逐步形成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比例协调、实用性强的中职学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结构。
3.4合理配置数字资源
迅猛发展的电子出版物和各种大型数据库等数字资源,涵盖了大部分的最新文献信息,它具有范围广、容量大、高度共享而且价格相比纸质文献低的特点,逐渐受到图书馆和读者的青睐。另外,中职学校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要远比普通高中学生能力强,他们在利用计箅机获取知识方面的兴趣也较高,此,中职学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时要采购一定比例的数字资源,利用有限的经费,购买最新的高质量的数字义献资源;存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时,要合理配置,有计划、有步骤地增加高质量的数字资源,同时要向学校师生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大力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
3.5建立特色馆藏
面对大量的印刷型义献、电子义献和网络信息,建设特色化馆藏对中职学校图书馆得尤为重要。中职学校专业性强.而且每所中职学校都有一两个重点业,如我校网络技术、旅游管理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此建设重点业的数据库可以为学校打响专业品牌,为教学、科研提供理论和文献资源基础。另外,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在教学资源管理平下整合各种媒体素材库、题库、案例库、教材库、课件库等,为各擘业教师备课、网络课程建设、网上辅导练习提供信息资源。
3.6加强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