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能源发展及趋势

新能源发展及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能源发展及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能源发展及趋势

新能源发展及趋势范文第1篇

这种盲目支持产生的恶果是,关键的核心技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企业将重心放在了制造环节上,造成我国在低端产品上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新能源装备制造:欠缺的不止是技术

再过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客车车队将在广东上路运营。

这支车队所驾驶的氢燃料电池客车,由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佛山市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等共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本月,该客车首次在广东亮相。

在此前的一项路面测试中,该客车实现150公里全程无故障、无差错运行,创造了世界氢能汽车行业的一项新纪录。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取得的突破,却并不代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整体技术至少落后国外五年。”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的氢燃料电池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制造流程或者工艺改进,至于电池核心设计,如燃料组成等关键技术涉及甚少,这与国外的趋势恰好相反。有高水平企业和先进技术,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却依然偏低。记者采访发现,这样的尴尬普遍存在于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中。

问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用一句话形容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窘境,就是“炒得了好菜,造不出好锅”。

所谓“好菜”,是指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庞大产能。以风电为例,中国风能协会的《2015年1-6月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有270座风电场项目开工吊装,新增装机共5474台,装机容量为1010万千瓦,同比增长40.8%。再比如光伏产业,早在2007年,我国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国。

但庞大产能的背后,却是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积弱。

来自我国某大型光伏组件厂的一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当前,国内主流厂商的电池生产设备几乎都进口自德国、荷兰等国。一些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例如组件生产环节中的装框机器人等,也都依赖进口。在铸锭环节,尽管已经开始普遍使用国产铸锭炉,但在切片厚度、碎片率等指标上,国产设备依然无法与国外设备相比。

风电行业亦是如此。华仪风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展表示,目前,兆瓦级以下的风力发电机组主要零部件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并且可以批量供应,但兆瓦级以上风机的核心配件仍然存在较大缺口,本土厂商生产的部件质量上还不够可靠。

而被视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佼佼者的核电装备技术,也有着巨大的国产化空间。在今年9月举办的2015中国国际能源峰会上,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首席秘书郑滨透露,虽然我国现有核电技术中设备国产化率最高达到85%,但那是按照集成后的设备来计算,事实上,很多核心零部件及原材料都是从国外引进,核电装备国产化需要继续向深度推进。

“高端的新能源装备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李东告诉记者,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目前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和产品还比较少。

应对:不只需要技术攻关

“我国一直在大力支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但这种支持一直不得其法。”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罗来军告诉记者,目前政府的大量补贴和优惠措施所支持的实际上是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中的传统工业制造环节,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新技术环节。

这种盲目支持产生的恶果是,关键的核心技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企业将重心放在了制造环节上,造成我国在低端产品上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罗来军认为,相比传统化石能源,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更为复杂,相应地对新能源装备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政府和企业必须尊重其中的技术属性,集中有限财力,体现产业导向,集中资源攻关核心技术。

“技术创新是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但光靠技术创新还远远不够。”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余东华认为,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要从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发展。

宏集团创办人施振荣为“再造宏”提出的微笑曲线理论说明,生产、加工、组装环节一直是利润率最低的环节,而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服务环节则位于价值链曲线的高端。“从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型,目的是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的全产业链。”余东华解释道。

所谓全产业链,包括前期咨询、规划统筹、研发技术、设计方案、生产制造、检验检测、调试运行、监测监控、维修服务、保养更新,直到产品报废、解体或回收等。

余东华认为,唯有如此,企业才可能实现由单一设备制造生产商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全面转型,产业形态才可能从生产型制造业向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型制造业转变,才可能提升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发展:挑战“智能制造”

在全面夯实产业基础的同时,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也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智能制造。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研究员赵奉杰认为,新能源装备都是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产品,具有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等特点,占据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需要从智能化设计、智能化制造、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提升。

“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装备应当实现微观上的智能,也就是不仅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还要在组件内部实现优化。也就是不仅要告诉用户数据哪里有问题,还要自动解决问题。”上海正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吴协祥说,这意味着一个光伏电站的“智能制造”需要集成太阳能技术、半导体技术、通讯技术、储能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

而所有这些技术的集成,需要建立在大量的模板库,如零件库、模型库、产品库并形成知识库的基础之上。赵奉杰坦言,当前我国这方面的基础还十分薄弱。

“从实体加工看,以机床为例,我国660万台机床需要数字化改造,以每台改造需要2万元计算,这笔投资就高达1000多亿元,这还仅仅是最基础的投资。从基础科学数据看,近20年来,我们的情报研究体系和科技共享平台受市场冲击严重,基础信息平台的缺失造成很多工业产品的标准化、研发数据管理等一片空白。”赵奉杰告诉记者。

罗来军建议,在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基础设施时,要特别注意把经费用到中小企业上、用到公共技术平台上,让大部分企业都能享受生产数据汇集所形成的集聚效应和机器联通所带来的网络效应。

产业创新不能限于局部

有一个笑话:当年,诺基亚不看好iPhone的原因是后者价格太高和不抗摔。但诺基亚忽略了一点――当一个手机特别贵的时候,人们就不舍得摔它了。

虽然并不太准确,但这则笑话的确反映了外国人的一个商业逻辑,即用户愿意因产品性能足够好而付出更高的价格。

与之相对的则是国人的另一套逻辑――以在几十万双袜子中找利润的精神去抠成本。

事实上,我国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强国之间的差距,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大规模制造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差距。

我国依靠庞大产能坐上了世界新能源大国的宝座,虽然看上去风光无限,但其实存在很多隐患,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国外市场――包括销售市场、原材料进口和关键设备进口的过度依赖。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不仅在技术上受制于人,而且只要国外市场稍有波动,国内的相关产业就可能面临灭顶之灾。我国光伏业刚刚挺过去的那场“寒冬”便是最惨痛的教训。

眼下,在反思和赶超的道路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是全产业链上的技术创新。仍以光伏产业为例,从原材料到电池片,再到电站、电网,只有整条产业链上的技术都足够先进,我国才真正称得上是光伏装备制造的强国。

新能源发展及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环保;趋势

1.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1 清洁能源汽车的类型

1.1.1常压天然气汽车即常压储存的气包式常压新型清洁能源汽车,目前已趋于淘汰。

1.1.2压缩天然气汽车将天然气压力压缩至20MPa左右储存在高压气瓶中。这种存储方式存在储存能力小、气瓶自重大的缺点。目前技术最成熟并得到广泛推广实用的新型清洁能源汽车主要是压缩天然气(CNG)汽车。

1.1.3液化新型清洁能源汽车

将深冷至-162℃的LNG 储存在低压、低温绝热容器中,容器自重较轻,存储能力较大,但是生产LNG 的投资费用及能耗高,经济效益比CNG 差,另外,存储LNG 对容器的保温绝热能力要求高。因此,LNG 汽车在世界各国均处于实验阶段,尚未商品化。

1.1.4吸附新型清洁能源汽车

所携带的天然气燃料采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该活性炭颗粒结构中微孔多,适合吸附大量天然气,每克活性炭颗粒的表面积可达3000m2,相对密度为0.6~0.7,在常温及3.5MPa 压力下,每克活性炭吸附甲烷可达17g。标准状态下,每立方米活性炭可吸附甲烷170m2。吸附新型清洁能源汽车仍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如果新型清洁能源汽车吸附技术实用化,则可大大降低压缩成本,提高新型清洁能源汽车的燃料携带能力,增加新型清洁能源汽车的续驶里程。

1.2 按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的不同分类

压缩新型清洁能源汽车按其燃料供给系的组成不同或根据天然气发动机使用燃料的特点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2.1单一燃料压缩天然气(CNG)汽车

这是一种针对天然气单一燃料的特性而专门设计制造的汽车。它使用的发动机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气体燃料的优势,多用于气源供应充分的地区,如油田,或是气源供应稳定的城市。

1.2.2天然气-汽油两用燃料汽车

这种汽车配备两套燃料供给系统,无论采用天然气还是汽油,其发动机都能正常工作,利用选择开关即能实现发动机从一种燃料向另一种燃料的转换,但两种燃料不允许同时使用。该车用发动机需同时兼用汽油与天然气两种燃料,该类汽车较适合于在天然气供给尚未形成网络的地区。

1.2.3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汽车

该汽车发动机可以同时使用天然气和柴油两种燃料,以少量柴油作为引燃剂,其余大部分燃料为天然气燃料。

2.车用天然气的优缺点分析

2.1 优点

2.1.1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

天然气在常温下以气态进入发动机,与空气混合均匀,燃烧比较完全,可以大幅度降低CO 和HC 的排放量,彻底改善微粒排放污染。由于天然气火焰温度低,也会使NO2 排放量减少。天然气排放的CO2 也比汽油和柴油降低20%以上,比柴油和汽油更有利于减少地球温室效应。

2.1.2天然气使用特性好

天然气不含汽油、柴油中存在的胶质,因而燃烧中不会产生如汽油、柴油燃料中胶质产生的积炭,并且气体燃料不会对机油产生稀释,因此发动机寿命长,汽车大修里程提高。

2.1.3天然气具有较好的抗爆性

天然气辛烷值约为130,而高级汽油的辛烷值仅96 左右。所以天然气不需要添加剂、不需要抗爆剂,汽油机使用天然气时,可适当增大发动机压缩比和点火提前角,从而提高发动机性能。

2.1.4天然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天然气储存在经专门设计加工的高强度气瓶内,传输和加注均是在封闭的管道内进行,气瓶不易破坏,管路不会泄露。即使有泄露现象发生,由于天然气比较轻,在空气中遇威风即被吹散,汽油的自燃温度220~471℃(一般取430℃)天然气自燃温度630-730℃,一般取650℃,不易形成可燃混合气,所以汽车用天然气比用汽油更安全。

2.1.5天然气发生泄漏时很易被发觉

在原始状态时,天然气是无色、无味、无毒性的物质。基于安全的原因,在生产过程中,在天然气中加入具有独特臭味的加臭剂。当发生泄漏时,很容易发觉。

2.2 缺点

2.2.1天然气携带性差

常温下天然气极难液化,天然气沸点为-162℃,只有当温度达到-162℃和低于此温度时,天然气方能转变为液态。由于沸点非常低,天然气是非常难以液化的,目前采用的天然气燃料均采用高压(20MPa 左右)储存在高压气瓶内,使汽车自重加大,车体内有效空间减少,同时限制了汽车的续驶里程。

2.2.2天然气发动机动力下降

由于天然气燃料本身是气态,会占据部分气缸容积,充入缸内的空气量比使用液体燃料少10%左右,使得相同的可燃混合气热值降低,与同排量的汽油机相比,使用天然气时发动机功率有所下降。

此外天然气燃烧时火焰传播速度较慢(天然气33.8cm/s,汽油39~47cm/s,),这样在燃烧室内燃烧时燃烧速度下降,增加传热损失,使得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降低。从分子学角度分析,天然气燃烧前后气体的摩尔数没有发生变化,而汽油燃烧后气体的摩尔数会增大,这样由于燃烧后的摩尔数不同会影响到发动机的功率输出,由于天然气燃烧后摩尔数不增加,则功率输出相对较小,使其机械效率有所降低。

3.新型清洁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区域发展模式

新型清洁能源汽车虽然有国家补贴等优势,但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气站站址选择越来越困难,安全管理要求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仍有待提高,相关的标准规范有待完善以及需要保持一定比例的油气价差等挑战。我国新型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燃料形式以CNG 为主,LNG 在沿海地区将有一定发展。

3.2 汽车发动机正逐步向单燃料、原产车过渡

在CNG 汽车市场发展的初期,在加气站网络建设不完善情况下,为快速启动市场,新型清洁能源汽车以改装车、双燃料车为主。改装的新型清洁能源汽车虽然排放量有所降低,但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洁汽车,而且动力性要下降10%左右。对于出租车来说,一般出租车的寿命周期只有5 年,使用3 年以上的出租车再改装就失去意义了。随着CNG 汽车市场的逐步发展,原产车逐渐成为主流。2006 年,我国双燃料汽车占总量的88%;2007 年略有下降,占总量的85%。单燃料天然气发动机在节省燃料、增强动力、排放水平、单次充气行驶里程方而都有很大提升。目前国内单燃料、原产新型清洁能源汽车已批量投放市场,购买成本将逐步降低,因此未来新型清洁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将是原产车、单燃料车。

3.3 应用领域以出租车、公交车为主

新型清洁能源汽车应用领域的选择是关系到新型清洁能源汽车能否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有相对固定行驶路线的出租车、公交车约占我国汽车保有量的10%,但是其年运行总里程却是私家车的5~10 倍,因此出租车、公交车是我国CNG 汽车发展的首选目标。

4.结语

在我国,新型清洁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我们要认识到机遇和挑战并存,要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推广的方式,从而使燃气汽车在适当的地区,以相适的规模和技术水平获得应用,从而获取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新能源发展及趋势范文第3篇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发展概览 试论新能源汽车发展 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 太阳能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 展会助力 新能源汽车大放异彩 日本发展新能源汽车启示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及发展 新能源汽车发展与建议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分析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浅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展望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 试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014,新能源汽车发展值得期待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众筹建桩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 众筹建桩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王海蕴")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桩”点中国――星星充电北京站启动仪式

借助互联网技术、思维和资源共享的众筹模式,一直难以突破市场瓶颈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日前迎来重要变革。10月23日,由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星充电”)主办的“桩”点中国北京站仪式正式启动。同时,星星充电与EVCARD分时租赁、北京住总集团举行了签约仪式,这也标志着星星充电“桩”点北京迈出了实实在在的第一步。

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星星充电董事长邵丹薇表示,“桩”点中国为星星充电完善全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品牌项目,星星充电计划三年内完成100个城市的进驻,北京为星星充电“桩”点中国计划的特大城市站,同时也是苏州之后的第二个“桩”点项目。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对此指出,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完善必将大大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希望星星充电尽快扩大市场份额,助推新能源汽车普及工作。

作为国内领先充电桩运营服务平台,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近年致力于利用互联网思维促进充电设施全国普及和推广,打通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

实际运营模式是,通过星星充电APP+城市智能充电运营平台整合全国所有自营、合营的中小充电桩运营群体,为其提供统一支付、交易管理、运营维护,并向最终用户提供快捷搜索、线上状态查询、车联网等服务的大型B2B2C互联网机构。

与以往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不同,星星充电在全国首创“众筹建桩”模式,这为我国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开拓了一条新的路径。

通过在常州和江苏省其他城市的有效实践,邵丹薇告诉记者,星星充电众筹建桩模式现已呈现三方面作用:一是带动了线下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二是有利于更大范围营造新能源产业的整体氛围,三是推动了政府产业政策的完善。

新能源发展及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工业

l展新能源汽车对解决能源和环境系统问题以及提高国家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全球汽车行业面对的共同问题。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国内汽车保有量呈递增趋势。传统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排放的污染物有碳氢化合物、氮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人类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此外,传统汽车主要采用燃油发动机,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现有的车用内燃机的动力技术的改进处于一种渐进式的状态,进展缓慢,已经不能应对环境、能源系统的挑战,汽车行业亟待一场革命性的技术变革。

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

1.国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著名的汽车厂商都在加紧研制各类电动汽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突破。一直以来,出于对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及占领未来世界汽车市场的考虑,日本十分重视电动汽车的研制与开发。从世界范围内看,日本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特别是在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发展方面,日本居世界领先地位。目前,世界上能够批量产销混合动力汽车的企业,只有日本的丰田和本田两家汽车公司。1997年12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日本市场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轿车PRIUS。目前,该公司推出的混合动力轿车已经是多次改进后的第二代产品,其生产工艺更为成熟。根据丰田汽车公司的测试,PRIUS轿车在城市工况下比同等排量的花冠轿车节油44.4%,在市郊节油29.7%,综合节油40.5%。美国的汽车行业在电动汽车产业化方面比日本还有部分差距,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仅仅小批量生产、销售过纯电动汽车,而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目前还未能实现产业化。

2.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状况

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电动汽车研发工作在我国也正在持续地进行着。“十五”期间,国家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设立“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国家、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方面的力量进行联合攻关。我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实施4年来,经过200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0多名技术骨干的努力,目前已取得重要进展:燃料电池汽车已经成功开发出性能样车,燃料电池轿车已累计运行 4000km,燃料电池客车已累计运行8000km;混合动力客车已在武汉等地公交线路上试验运行超过14万km;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客车均已通过国家有关认证试验。

二、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种类

根据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有关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后文简称《规则》),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概念。实用非常规车用燃料来作为动力源的汽车便是新能源汽车,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汽车拥有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结构也较为新颖。《规则》还指出: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出现以来,动力形式主要有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主要的研究方向。

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1.过渡阶段的不二之选――混合动力汽车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已较为明朗。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多年,其技术相对成熟,已具备了良好的燃油经济性、较好的动力性和环保性,因此,笔者认为混合动力汽车是向真正意义上纯电动汽车过渡阶段的不二之选。然而目前为止,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在装备常规的动力装置以外,还必须安装蓄电池,加之长期以来的研发成本,造成了现阶段混合动力价格居高不下。这也是阻碍混动车普及的一个关键问题。随着技术问题的陆续攻克和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笔者认为混合动力未来汽车近几十年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

2.上帝的宠儿――纯电动汽车

由于电池技术的原因,纯电动汽车微型化已成为其发展的一个趋势。以高性能的镍氢、镍镉电池和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电池为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当前,世界范围内纯电动车正处在“更上一层楼”的阶段。美国蓝鸟客车公司、本田、丰田、比亚迪、奇瑞等均相继推出了相应的纯电动客车和轿车。然而,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电池容量、驱动电机、快速充电、二次污染等。因此,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并非某个公司或某几个公司就可以完成的。如对其进行政策性补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快速充电站、充电桩、换电站或者电池租赁点;以及对研发单位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3.未来的巨人――氢燃料电池汽车

氢动力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因此,氢动力汽车是传统汽车最理想的替代方案。但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氢动力汽车成本至少高出 20%。中国长安汽车在 2007 年完成了中国第一台高效零排放氢内燃机点火,并在2008年北京车展上展出了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氢动力概念跑车“氢程”。氢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氢分子非常小,极易透过储藏装置的外壳逃逸,存储和运输非常困难。另外最致命的问题是氢气的提取需要通过电解水或者利用天然气,如此一来同样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除非使用核电来提取,否则无法从根本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结语:

从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角度来看,以纯净能源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的汽车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应该以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为重点,着力解决整车控制、电机控制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积极推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实现“弯道超车”,提高我国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新能源发展及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能源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沼气、酒精、甲醇等。

针对甘肃新能源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诸如新能源技术尚不成熟,成本相对较高,产业化进程受到制约;新能源产业存在诸多应用障碍制约;行业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企业进入积极性不高;甘肃深居西北内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水资源短缺,将限制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等等,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降低成本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处于技术变革迅速的新能源产业尤其如此。甘肃省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检测中心、培训中心等基地,切实加强新能源基础和应用研究,高度重视实用技术和集成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基础理论研究水平。建立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具备一定研发能力和经济实力的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基地,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与,建立甘肃省新能源研究基地,促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只有实现新能源的大规模产业化和市场化,才有可能使新能源的利用成本降至具有竞争力的水平,为新能源普及打下基础。在新能源开发成本较高、使用不便的情况下,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必须由政府作为推手,措施涉及电价、技术转化、税费减免、财政补贴、投资融资等,要对各种新能源的不同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分门别类地制定合适的激励政策。

二、适应终端能源需求的趋势,优化能源结构,处理好新能源产业链接问题,解决新能源的应用障碍

现代化进程使人们已经习惯于使用电力、汽油、柴油等二次能源,并由此形成了完整的生产、生活模式。从发展的趋势看,电力作为二次能源的载体地位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产生电力的一次能源来源;人类以汽车、轮船、飞机作为交通工具也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改变的只是实现这些交通工具功能的动力来源。因此,新能源发展必须做好下游产业链的衔接工作,特别是风能、太阳能发电的并网工作。

甘肃长期以来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以至造成能源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从未来走势看,由于对优质能源消费增加迅速,将出现由需求推动的结构性变动。但是“煤为基础”是一个难以在短期内转变的现实,我们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一煤单挑”,所以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初步形成结构多元化的局面,使优质能源的比例得到提高。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重化工业既是甘肃的支柱产业,也是甘肃的优势产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的到来,必将带动对电力、煤炭、石油等的大量需求,主观地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去降低能源依存度是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甘肃实际的。所以甘肃可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手段,在一些低位产业中积极采取产品结构升级、增加技术含量,降低能源依存度的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信息产业、生物产业等面向未来的战略产业。如此双管齐下,无论是经济还是新能源都能更好、更有效地发展。

三、建立新能源的资金保障体系,调动企业进入的积极性

通过实施新能源成本均摊制度以解决制约新能源发展的市场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应从政府投入、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积极向市场化方向转变。我国应加大风险投资在新能源领域的融资规模;借鉴国外绿色证书交易模式,在国内各省市间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调动资源丰富地区开发利用新能源的积极性;同时还应积极发展创新型融资产品,如与政府减排目标、能源价格等标的挂钩的指数型债券,通过补偿机制有效规避新能源发展中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

四、设立水资源调节基金

甘肃省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和新能源开发的矛盾,从劣势中发现优势、从挑战中把握机遇,走出一条适宜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子。从劣势中看,尽管水资源短缺,但是农业用水相对丰富,可以通过市场方式从农业中匀出一部分给工业;从挑战中看,技术的进步、节水设施的推广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兼顾效率和公平,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完善新能源的有关法规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技术领域走在前面,我们应加强与这些国家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积极探索与发达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学术、研究、管理、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具体项目技术合作、经验交流及能力建设等形式的合作活动。法律的有效实施能使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为新能源同常规能源竞争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引导和激励各类经济主体积极参与到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中。但是我国新能源的相关政策体系还不完整,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缺乏配套性、衔接性,特别是缺乏细则。虽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但相应实施细则和扶持政策,却未能及时出台。此外,各地政府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不能很好地贯彻中央的政策。为此,应制定保障促进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法律,依法明确各类主体在新能源开发利用中的权力和义务,制定有利于新能源发展的价格、投资、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法律制度运用法律手段推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建立新能源技术开发的长期国际合作机制,通过合作开发,加速新能源技术的利用和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继民.低碳经济背景下甘肃新能源发展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10,(5).

[2]张亮.我国节能与新能源行业的金融支持问题[J].开放导报,2009(4)

[3]张有贤,蔡敏琦,安学勤.甘肃省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兰州大学学报,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