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木兰诗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展示
(一)中国某老师《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2.整体感悟: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第二环节: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2.品读探究: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情操?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3.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4.语言品味: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练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第三环节: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①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②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③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第四环节: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2.拓展延伸: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3.课外探究:①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④我对木兰的新看法;⑤诗歌凝练的语言分析;⑥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可随学生兴趣进行)
(二)美国某老师《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为什么木兰一得知战争的消息就立刻告诉母亲?
2.如果木兰以女性士兵身份申请出征,可能会发生什么?
3.为什么与木兰并肩战斗的男性士兵如此惊讶木兰其实是女性,请列出不少于一个理由。
4.木兰的行为让你对“勇气”有什么样的理解?
5.花木兰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个故事?
6.木兰和AXEL(《攀援者》)各自都有艰难的任务,他们面对的困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第二环节:表达:写一封信
多少个日日夜夜,木兰远离父母、家乡,出征在外,请代木兰写一封信给父母亲。告诉他们自己离家后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现在的状况怎么样?
提示:请使用生动的词汇描述任务、地点和事件,可仿照诗歌“五部分”的格式。
第三环节: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
我们知道木兰是一位优秀战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木兰也是这个群体里的领导。讨论并选出你们群体里的领导者,为他制作一个奖状,并写上他的名字。
第四环节:课后思考――文本与电影的比较
你已经读完《花木兰》,现在请你比较书中的观点与电影《花木兰》的不同。
1.使用venn图标,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请你选择一个在文本和电影中都很精彩的场景,和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2.上网,发表评论:①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讲一讲你读完《花木兰》之后的想法。②请你针对花木兰的故事写一个评论,并把你的作业发到网站上。
二.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差异
(一)文本使用上的差异
研究中美两个教学设计中对文本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不管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都能结合文本进行教学的设计,但在文本使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中国教师特别注重文本的使用和挖掘。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中,前三个环节都是紧扣住文本,进行朗读、感悟、赏析、品味和反思,对文本进行深挖细掘。即使第四环节似乎稍稍跳离了文本,其实也还是在文本基础上展开的写作训练和延伸练习。
美国教师只将文本作为一个抓手,或者仅仅作为一个例子,他们更多地给学生遐想与创造的空间。第一、二和四环节和文本有一定联系,第三个环节和文本联系不是很紧,文本只是其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依托。即使是涉及文本较多的第一环节,也只有问题3和6同文本的联系比较直接一些,其他4个问题都比较开放,和文本联系不是特别紧密。
(二)问题预设上的差异
中美两个教学设计中对问题预设的设计,都能围绕阅读、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等预设问题展开阅读教学,但在问题预设上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教师教学预设的问题重在对文本的理解,重在知识的掌握,而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上问题预设体现不够。正因为如此,教学预设的问题开放性不够,只要掌握一点阅读的知识,抓住文本就可以解决,答案大多具有指向性和唯一性;正因为如此,教学预设的问题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不够,只是紧抓住文本,就文本而文本,预设的问题除了第三环节中的“体验反思”是能体现发挥学生想象力的预设,其他则都没有体现;正因为如此,预设的问题的拓展性不够,第四环节中的“拓展延伸”是想象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这和第三环节“体验反思”中“③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有重复之嫌,而且,即使是第四环节“课外探究”预设的题目,也大多不用学生动多少脑筋,上网一查就能解决问题,还是重了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美国教师教学设计的问题信息量大,提供自由开放的选择和讨论,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问题既有针对文本的“语文问题”,也有拓展的“非语文问题”,教师把文本和当下社会、当代人的观念与作为阅读者个体的“我”结合起来,使文本中花木兰这个历史人物有了现代的意义,课文被教活了。这些问题的预设也有梯度,有可以通过阅读在文本中能找到答案的,也有需合作才能完成的,甚至有必须进一步认真钻研才能解决的。
(三)教学环节上的差异
中美两个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中,不管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都注重了阅读基础上的写作训练,达到“以读促写”的目标,但差异依然明显。
中国教师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诗歌诵读,整体感悟――人物赏析,品读探究――体验反思,互动释疑――总结存储,拓展延伸,前三个环节由朗读到对文本的理解,虽然在层面上有识记到理解的跨越,但基本上还是知识层面的东西,教学环节是一种平面的展开。即使是“互动释疑”环节,也仅仅是“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这样的小互动,还是叶澜教授所批评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情况。
美国教师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表达:写一封信――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课后思考:文本和电影的比较。分别从阅读理解、表达应用、团队制作实践和思考比较的角度,教学环节是一种立体式的推进,体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跨越,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启示
(一)要实现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一直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阅读教学如何达到这一教学要求?那就要把静态的分析训练为主的教学课堂转化为动态的以学生体验、感受为主的教学课堂。
静态分析的课堂只着眼于文本内容,包括字、词、句、段、篇的分析和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的理解、归纳,满足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训练也是依据分析来演绎。有几篇文章作一点这样的分析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每篇文章都是这样慢问细析,学生能获得什么?兴趣又怎么持久?语文课堂教学不能随意肢解课文,也不能变成知识概念的演绎,而是要让学生在主动、独立自主的探求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这就是动态的体验与感受,实现了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要使学生能够动态地体验、感受,就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及时地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要用教师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求精神,要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美国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动态体验的课堂,才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课堂,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堂。所以,动态体验的课堂才真正是体现课堂主体是学生的课堂。
(二)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能力培养
为什么课堂要实现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因为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能力培养。据说,美国以前确实不太注重阅读训练,导致公民的阅读能力下降,2001年出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法案,其中重要的一块是建立“阅读第一”项目,通过把“阅读放在第一位”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因此,在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涉及了一些基础问题,但教学设计中还提供了较多自由开放的选择和讨论,把讨论和活动的机会都留给学生,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能力。
中国语文的阅读教学向来是强项,但从教学设计中看出,阅读教学有明显的注重阅读结果和考试技能锻炼的倾向,如环节一和二所预设的问题。因为重视阅读知识点,中国学生的阅读应试技巧掌握比较好,考试结果也会好一点,但教学设计比较单薄,缺少个性,在学习以生活为宗旨、语文服务于社会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有欠缺,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由此得到启发:第一,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要求划一,在达到目标的具体方式上也可以有多种选择;第二,在人文性的前提下,强调语文课的应用性,与当下社会结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也借此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这也许是当今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
(三)创新求异是预设问题具有开放性的关键
说到预设问题开放性,想起一个真实的幼儿教学片断――“花为什么会开?”有一天,幼儿园老师问小朋友。第一位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位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位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穿得最漂亮。”第四位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第五位说:“她也长耳朵,她想听小朋友唱歌。”突然,第六位小朋友问了老师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她,就仰起它的小脸,笑了!”听到这儿,孩子们全看着老师笑了,那笑脸比花更好看。只有老师知道,她原来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这个教学片断给人的启迪深远。面对问题,孩子们的答案那么多,那么极富想象力、创造力且带着浓烈感彩,这当然是因为预设问题的开放性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进行思考,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答案,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相比较而言,中国教师教学设计环节一、二重视了基础性,环节三的问题体现了一些开放性,而美国教师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问题大多具有开放性。我们常常说美国教育重创新及动手能力,这从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中也不难看出。美国教师之所以能预设那么多具有开发性的问题,关键就是具有创新求异思维方式。我们要具有创新求异思维,那就要摈弃导致我们预设问题开放性不够的“同一”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去关注答案的标准与唯一,重视创新求异思维的培养。因为语文作为一门具有较强人文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作品的解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独立思考,从而真正做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预设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而创新求异是预设问题具有开放性的关键。
(四)读写结合是提升语文的有效途径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顾振彪先生认为:“读写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已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不管是中国教师设计的想象作文还是美国教师设计的写一封信,都注意到了读和写的有效结合。
读与写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相辅相成,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要以阅读为基础,因为这是“写”前的吸收,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在阅读过程中增加文化积淀,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同时,要以写作能力的提高为外显标志,因为这是“读”后的倾吐。所以,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常随文小练笔,将读中学写落到实处。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读对于写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语言、思想的感染与影响,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吸收、内化阅读材料中的优秀、典范的语言和其中蕴含的思想,阅读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处理课文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为读写结合才是提升语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乐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这就是说,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的独立思维个体,实现知识、能力、思想三个方面的统一。许多语文教师常感慨:语文难教,学生厌学。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能对文本的准确把握:有的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有的舍本逐末、出现偏差,这将严重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注重深入挖掘教材,把握教学的精髓,把静态的文本文字活化成生动的画面、广阔的生活空间,让学生善于倾听文本发出的各种“交汇乐”,从而激发语文学习的乐趣,为进一步深入实施有效教学注入“源头活水”。
一、教学中介绍与课文相关背景知识,以促使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教学中,有些作品离现代生活比较遥远,若在教学中不能加入对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也就很难理解了。如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而且已经有四年了。于是,作者便写了这篇短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因此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却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并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美妙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背景知识的及时插入,教学则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字斟句酌,反复诵读,让学生从中体味语言的妙处
语文教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教师在教学时就是要强调斟酌字句,体会作者的意图,发现其中的妙处,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美乐在其中。如教学《背影》时,让学生反复诵读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片断,特别是体会“探”、“攀”、“缩”等词的妙处,老师顺势提出问题,“你从中感悟到了父子间怎样的真挚感情?”“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否有感受到自已的爸妈对自己的爱?”学生很容易从一些生活细节中升发开来,更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有趣,教学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突出了一个“小”字:小山、小树、小村庄、小水墨画。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抓住“小”字,通过此字给人产生的亲近感,让学生体味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就会体味出以小见大的效果:现实中的济南并不小,这样写是作者感性化的济南,经过特别过滤的济南,这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密切相关。学生若能将文本读到此地步,就说明是真正地理解了文意,学生体味到作者用词的妙处,从而感悟到语文的魅力。再如《木兰诗》一文“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表现木兰替父亲担扰;“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表现木兰对家人的思念;当户理红妆、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表现木兰的爱美之心。因此,本篇文章的主旨应定位为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完美形象。当然有些文学作品高于生活、是作者的理想化,而文章很少对木兰在沙场征战进行描写,所以,不少教材对这篇文章的主题定位为表现木兰替父从军的英雄形象。
三、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使其乐学、善思
语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也是每个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往往喜欢在特定时间内把学生束缚在整齐划一的状态下进行语文教学,这势必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再者,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学生服从与被服从、传授与被传授的关系,阻挡了学生学习的冲动,禁锢了学生的精神,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了学生的某些“残疾”。所以,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努力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多一份信任,多一份赞美,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精神,使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去感受知识、加深体验、活跃思维,从而使其乐学。
一是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天地,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己积累知识、文化、发展能力并不断归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获得学习技巧,同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情感体验,对人生观和价值观进健康思考。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让学生自由组合以课本剧的形式显现文本内容,学生就会合作为表演好剧情,献计献策,尽心尽力。有的学生根据课文情节,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表演时,又说又唱,还不时用英文进行对白,引得同学们阵阵掌声。这篇童话的主旨,不用我讲,学生就已经悟出来了。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能体会到统治阶级与下层人民、成人与儿童的矛盾,从而全面的理解文章主题。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语文教学;教学实践和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62-0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还要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基于这样的理念,思考语文教学的实际,我们提出在多媒体教室和网络环境下,依托现代教育学习理论引导学生进行情境化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一、关于情境化学习
所谓情境化学习,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多媒体的声画效果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学的铺垫。研究表明:人们感知客观世界,从外界获得信息,83%通过视觉,11%通过听觉,1%通过味觉,1.5%通过触觉,3.5%通过嗅觉。实验表明,多媒体的展示不仅能加速和改善理解,并可以提高信息接受者的兴趣和注意力,大大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
如讲授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我们从电影片《万水千山》中剪辑下了三组画面:漫天风雪中,战士勇敢的爬雪山;泥泞沼泽中,战士艰难的过草地;红旗飘飘,战士在《不怕远征难》的歌声中胜利会师。这三组画面把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学生们一下子拉到了漫漫的途中,感受着战争年代的烽烟和艰难。此时讲解课文,学生很快就会进入角色,爱国意识会油然而生。
再比如我讲《木兰诗》,充分利用了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通过剪辑把木兰“出征前”和“得胜回朝”的片断展示给学生,这与诗歌内容是一致的,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讲《白杨礼赞》时,播放歌曲《小白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白杨”在这里是有象征意义的,是“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是“战士的精神”。
又比如讲鲁迅的《风筝》,播放影片《和你在一起》的片断;讲《生命,生命》,播放韩红歌曲“天亮了”;讲《诗经・蒹葭》,播放琼瑶电视剧《在水一方》序幕;讲余光中《乡愁》播放罗大佑的《乡愁四韵》等等。
总之,或图片,或音频、或音乐、或影片,语文是最容易也是最必须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学科,全在于教师的资料搜寻与剪裁得当。这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的便利,也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最大程度的展现大语文的美。当然,课堂上不能只有几幅精彩的画面来吸引学生;色彩纷杂、感触颇多仅是表面现象;也不能教师讲的动情,学生只是凑凑热闹;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更深的意境、更高的层次理解文章,真正发挥多媒体的效益。当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课堂的互动性,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关于探究性学习
所谓探究性学习,本文是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质疑问难、善于研究探索,并结合网络和网络技术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让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质疑,善于辩论,要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实验课上,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和网络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有两种方式:一是充分利用网络功能,主要是指资源共享的功能,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教师规定的资料和自己所需的资料,从而深入理解教材。
如学习鲁迅小说《故乡》一课,我要求学生从网上查找有关鲁迅的介绍,了解有关课文的背景和多媒体资料,从小说的思想性、艺术性、人物刻画等方面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以网页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
再如学习《看云识天气》时,安排学生上网搜集关于各种云的图片或者录像,以及晕、华、虹、霞的各种多媒体信息,帮助学生认识天气……互联网上资源很多,让学生自己上网去查,诚然不失为一法,但也不可大撒手,上语文课便让学生上网;教师应注意调节引导,而且应该有个度。
二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本文仅指教师设计网页、应用网络的能力,学生应用网络的能力),根据某一专题教学需要创设专题网站,如作文网站、阅读网站、古诗鉴赏网站、文言虚词网站,或者针对某篇具体文章搜集相关资料设立网站。
例如,我在讲《背影》时把课堂设计在网络教室中,教师先设计了一个虚拟网站,内容包括朱自清生平介绍12篇,教案参考22篇,评论与赏析16篇,朱自清其他作品100多篇,其他表现父爱的文章30多篇,还有相关的音频、视频以及教师对课文的理解等资料。学生可以自由浏览、查找资料来学习课文,然后写感悟、作评论。
这类专题网站优势很明显,为学生创设了更利于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又具有一定的限制,让学生不至于过分的随意,漫无边际的上网乱看。但这类教学网站,创建起来往往难度很大,需要相当的网络技术,并且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三、关于协作学习
所谓协作学习,本文是指通过网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协作,从而共同完成某一既定学习任务,达到某一预期学习目的。
我们知道:在传统的语文课上,师生互动的局限性很大,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很容易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为交流既不充分又很难及时,即使是师生面对面,也会因种种原因而影响师生间的充分交流,更不用说要与每一位学生都进行交流了。而凭借网络,情况就会大为改观。师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及时沟通,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不仅师生之间如此,“生生”之间亦如此。这不仅极大拓展了教学活动空间,也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得到极大限度的满足。
网络提供的交互性学习方式,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软件查看学生机上的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利用聊天室程序和学生双向交流。学生之间可以围绕一个中心议题进行在线讨论;可以自由上网查阅资料,自主探究;可以就某个共同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组成研究小组,协作学习,把资料整理分析后制作成文件,与同学共享。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使得语文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把有限的教材扩展到无限的网络信息时空,使语文教学内容的旧、窄、死,变得新、宽、活,使学习内容成为一泓不断更新、永远流淌的活水。如果说,电脑是一位既善解人意又美丽动人的“天使”;那么,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使我们的“天使”无所不在,彻彻底底改变了我们的语文教学生活。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方法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构建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迫切需要。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完成育人目标,构建“有效课堂”,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育人追求的目标。教师应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以期取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一、精心设计导语,将学生引入生动课堂
精彩的导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启发学生也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师如果用精练、准确、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作为开场白,则一定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起到铺垫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我在教《春》时就设计导语:提到春天啊,你们会不会觉得眼前出现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呢?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受到无限生机,无穷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用彩笔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接下来,引导学生背诵两首描写春光美好、富有优美意境的古诗,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把学生带到浓浓春意中,领略春的勃勃生机。
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才能达到课堂高效呢?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让学生合作学习。就是要通过学生相互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领悟获得知识,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种能使学生真正学“语文”、用“语文”的情境,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时间还给学生
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需要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或者说需要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使教学效果得以强化,使学生成为高效学习者。同时,资源查阅不受时间限制,给教师提供了良好备课条件而制作电子教案,如果教师利用幻灯片、课件等,就能够让文本抽象内容具体化,静止内容动态化,枯燥内容形象生动化,从而让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欲望强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例如,在教授《孔乙己》时,教师如果不适当运用多媒体,不注重切入点的研究,则难免会课堂气氛沉寂,效果不好。假如教师引导学生以讲孔乙己的“手”为导入点,运用电脑制作动态课件,或用幻灯片展示诠释孔乙己的不同形象、不同情况,形象、逼真、具体,则文本主旨便清晰了。再如,教学《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时,结合文本内容,我上网查找苏州园林的图片。课堂上,学生身处苏州园林的美景中,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美如西子的气息。
五、课堂教学的有效训练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要堂堂有训练,但是训练的题目不在多而在精。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取而代之的是以能力训练为中心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利于学生发展。
六、积累运用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摘 要:由于对对话理论内涵认识不足,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对话双方多言说、少倾听,甚至对话主体和文本之间无倾听的现象,致使阅读教学中存在大量低效甚至虚无的对话。鉴于此,在阅读对话教学中倾听文本言语、语境、情感和细节以培养人本倾听意识;在专注、敏感、理解、记忆中增强倾听技巧;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对话平台,以期进一步促进阅读对话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语文 对话教学 倾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逐渐深入语文课堂。一方面,对传统“独白式”教学进行着解构;另一方面,也对新型课堂教学范式进行着重构。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应在民主、平等、宽容的对话氛围中完成。但从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对话教学的效果仍不容乐观。因为不管是执教者还是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认为:要对话就要言说,只要发言就可以完成对话。殊不知“对话”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即“倾听”和“言说”。倾听是主、客体之间思想和感情有效交流的必要条件,只有掌握倾听技巧、懂得倾听的人,才能更好地言说。
著名教育家王尚文先生曾在《教学生学会对话》一文中指出:“对话既包含发言,又包括倾听,其中倾听是关键。”[1]只有倾听别人的言说,明白别人所言说的内容,并有所触动,才能准确把握信息,活跃自己的思维,更好地进行交流、对话。海德格尔也认为:“严格说来,是语言在言说。并且只有在人通过聆听语言的呼唤来对语言做出应答时,人才首次言说。”[2]这句话意在说明:人在言说之前首先要倾听,只有在倾听后,人才能有所言说。但反观当下的阅读对话教学,更多的只是言说。倾听的缺席使得对话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一、阅读对话教学的问题——倾听不足
理想的阅读对话教学,是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建立的一种交互平等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既有言说又有倾听,而且关键在于倾听。但是现在的对话教学中存在大量低效甚至虚无的对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话者双方(教师和学生)的倾听不足和读者(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倾听不足。
(一)人本倾听不足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直面文本,充分阅读。发现意义,实现自我的精神建构。所以,在阅读对话教学中,对话双方倾听和言说应建立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使读者(教师、学生)与文本达成视域融合,这也是语文对话教学中最重要的形式。然而,反观当下的阅读对话教学:执教者大多只是参考教参上课,很少去认真倾听文本、深层次钻研文本,很少分析作者通过文本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深层意蕴;学生也由于课业负担繁重、懒惰等原因,没有沉下心去仔细地倾听文本,对文本的阅读始终处于浅阅读的层面,没有做好对话的前提准备。人本倾听异常薄弱使对话教学前提丧失严重。
对话教学前提一经丧失,读者对文本的解读自然就缺乏目标性和系统性。对话常常浮于表面,导致对话教学的目标走向迷失。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学生读书还没有几分钟,教师就开始鼓励大家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而且一味地让学生大胆发表见解,甚至任由学生脱离文本天马行空地自由发挥,或做无关痛痒的无谓争辩。其导致的结果就是整堂课围绕一些无意义或者偏离主题的问题在“对话”,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却毫无意义。
(二)人人倾听不足
传统的“独白式”阅读教学,教师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先钻研文本,再将研究的结果灌输给学生,剥夺了学生与文本的个性对话,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背景下的对话阅读教学,虽然注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独霸话语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在发言中被直接或间接打断;教师作为对话教学的组织者,并没有很好地履行其职责,整个对话教学缺乏一种平等、民主和被尊重的氛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很少有倾听,学生们只是自顾自的言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也很少倾听学生的心声。因此,很多课堂看似教师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实则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走向自己的预设答案而已。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整个对话陷入了一种虚无的状态。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是对话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倾听不足。
二、阅读对话教学中有效倾听的构建
(一)有效倾听文本
在语文阅读对话教学中,文本是基点,所有的对话教学都要围绕文本去展开,实现读者(学生、教师)与文本(作者)的交流。因此,让读者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和认识,对于文本的解读十分重要。而文本解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历史性、现实性、生成性等特性,所以要做到有效倾听文本,达到对文本独特的解读和认识,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倾听文本的言语
倾听是一种态度,唯有倾听才有对话。读者(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实则是读者与作者视域融合的过程。著名教师郑飞艺曾说:“视野融合的最佳途径是声音途径,因而感知文本言语声音形态,即倾听文本言语之声,是实现彻底的语文对话的根本。”[3]所以,教师和学生在进行对话前必须对文本有一个自我解读的过程,从语言入手,倾听文本言语的声音、动作和形象。
首先,书面语言最终传达出的是抽象的、内化的意义,若想真正地发挥其作用,还要借助周围的意象和情境,通过有声的语言将无形的意思具体化、生动化,借助停顿、语调、重音、拖音等多种手段再现画面,使之回到读者熟悉的环境中来。为此就要读,朗读、默读、诵读、速读、声情并茂地读。在读的过程中倾听语言的表现力,为对话做好前提准备。其次,要想对文本的情感把握走向纵深处,以“动作”还原生活场景并以此带动对语言的体味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如在学习《孔乙己》时,依照文本语言,揣摩作者描写孔乙己两次到酒店买酒付钱时所用的动词,然后模仿其动作,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孔乙己的心态,进而走进文本,也便体会到了这些动词的妙处。再次,与文本对话时一定要试图通过语言的形象去感悟作品的艺术形象,将抽象的知识、道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达到学习目的。人们常说:“立象以尽意。”只有对作品中描写的形象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和把握才能更好地体味语言,从而增强对文学形象的把握和理解。如学习《藤野先生》一文,只有对清国留学生和藤野先生的个性特点,包括肖像、心理等有一个透彻的认识,才能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体味到鲁迅肖像描写的入目三分。
2.倾听文本的情感
倾听,是对生命的认同和尊重、对生命体情感倾诉的一种真诚呼应。文本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着黑字的白纸,而是一个人,一个读者可听到他的头脑和心灵在字里行间跳跃着的人。”[4]所以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读者(教师、学生)就要透过被过滤、加工、改造过的外在言语去倾听作者所表达出的情感,并且掌握这种情感的强弱音和变奏,从而了解作者写作的真实意图。
比如《木兰诗》的重音就是写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不慕名利和忠孝两全,其它都是弱音。读者(教师、学生)只有真正地静下心去倾听文本,品味文本,体味作者情感的强弱,区分文本的重、弱音,才能真正领悟作品的情感。当然,情感是一种个性化的内在体验,十分微妙复杂,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它不遵循理性逻辑的规律,是作家内在自由的表现,有时是激情澎湃的,有时是缓慢渗透的,所以读者还要注意文本情感的变奏。比如《故乡》中,作者的情感始终在欢喜与凄凉的变动中交织呈现。
3.倾听文本的语境
语境影响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对文本语义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文本中单个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有限的,但由词语、句子组合而成的语境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只有立足文本语境,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才能更准确、更到位、更符合作者的原意,而不至于曲解或浮于表面。
倾听文本的语境,首先就要有语境意识。在阅读过程中,师生要调动其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前理解,发掘对文本语境敏锐的觉察力和反应力。再次,教师要做好引导,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积极参与到文本语境的构建中来。如学习《散步》,一家三代四口人相处的这种模式,很多学生都经历过,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来唤起学习这篇文章的独特情感。人物在什么样的场合、什么样的氛围中说了怎样的话,说话人的表情动作等都会给词语注入新意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情景语境。同时,在注意语境时更多的还要学会在语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语境中进行交流、对话。
4.倾听文本的细节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抓住细节性的问题很有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其他问题。著名教育家王尚文先生也在《诗意语文》中提出要“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所以,一方面要学会倾听文本的留白,充分利用作者在文本的留白中给予读者的广阔的想象空间。古人常说:“留白天地宽。”中国的国画讲究留白,文学作品也讲究留白。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写到“触他之怒”,“待我渐不如往日”,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作者在刻意回避现实生活中父子之间的冲突,这就是作者给读者的留白。只有还原作者省略和淡化的这部分内容,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真正感悟到作者内心的歉意和感动,才能理解为何父亲的背影能被作者写得如此生动而感人。对文本留白的填充过程,实质上就是创造性地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这有助于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所包蕴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既能得到美的陶冶和情感的升华,又能提升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处理素材的能力,具有极高的语文教学价值。另一方面,学会倾听文本的矛盾之处。选入语文教材中的有些阅读作品,往往有一些局部的、关键的词语会出现不符合逻辑、违反语言规范的情况,而这些看似是存在破绽和矛盾的语言,实则是作者的有意为之。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倾听这些看似矛盾的地方蕴含的深刻的寓意,从语言的精妙之处挖掘隐藏在作者和人物心中的密码。
(二)掌握倾听技巧,构建对话平台
1.掌握有效的倾听技巧
第一,集中注意力。“倾听始于注意,好的倾听者能够更好的保持注意力于对话。”[5]人是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时地注视一下对方,对对方的言谈及时发出反馈信息,如:“嗯”“对”“不错”“是的”等,或者插入简短的评语,都有助于保持注意力,并让对方察觉自己在专注地倾听。调查显示,在一堂45分钟的课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最高的是前15分钟。所以,作为执教者,应该尽量在每堂课的前15分钟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反馈。当学生注意力能更长久保持的时,也就能更好地倾听老师和同伴们的见解,从而达到更好的交流对话的目的。
第二,理解倾听到的内容。对话是一个分享信息、情感的过程。在阅读对话教学中,当言说者发表完自己的观点,其他倾听者应对刚刚结束的对话中的重要观点和事实做一个清晰的梳理,这对于过后保持准确的长时间记忆是很重要的。同时,在对话过程中,倾听者不仅要关注对话的内容,还应对言说者的情感和需要保持敏感,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理解言说者的需要和情感,言说者和倾听者才能达到思想的共鸣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最大程度上达到对话交流的目的。
第三,保持记忆。记忆是有效倾听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要专注倾听,积极思考、质疑,而且在需要时形成书面材料,这些都会增加大脑对信息加工的深度,自然有助于记忆,达到有效倾听的目的。
2.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对话平台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学会倾听应是师生共同关注的事。诚如美国学者列文所言:“我们的倾听不仅仅是一种认知能力;它同时也表现一种情感能力和形成动机的能力。”[6]为了实现对话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应该共同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对话平台,有效保障言说和倾听。
为此,作为执教者,首先应该有倾听意识。有位著名的教育家就曾说过:“你可能拥有敏锐的听力,但你可能仍然不善于倾听。记住,孩子更在意你如何倾听他们,而不是你如何传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培养自己的倾听意识,对于学生的问题,要真正地倾听,抛弃精神、心理或学术的种种偏见,不抗拒并虚心地接受,这样听到的就是学生所真正想说的话了。有的教师上课怀揣教案,头脑中总想着下一个环节,唯恐耽误了教学进度,漏讲了准备好的知识点,这是明显的缺乏倾听意识的表现。作为一名教师,正确的倾听态度应该是:真诚而不虚假、虚心而不自恋、尊重而不歧视、耐心而不急躁。教师应该在倾听的过程中全身心地参与,具体包括身体参与、心理参与和言语参与。当教师真正能以自身倾听的姿态去唤醒学生的倾听意识、倾听精神,那么,置身于这种倾听文化、倾听氛围中的学生才可能真正地学会倾听、学会对话。只有真诚地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使之感受到自主的尊严、精神相遇的愉悦、生命成长的幸福,才能达到对话教学的真正目的。第二,要理解学生,耐心地倾听。“教学的根本不在于教师向学生讲了多少,而在于教师对学生理解了多少。倘若教学指向于理解,教师的任何讲授都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倾听之上。只有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言说和表现,教师才可能理解学生,学生与学生才可能相互理解,教师的讲授和其他教学行为也才能有可靠的基础。”[7]因为,只有理解学生,教师才可能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帮助。作为教师,应该少一些自以为是、先入为主、粗暴武断;多一些关切的情感、尊重的态度和倾听的耐心,学生充满诗意的想法、充满创意的观念才会因此得以自信地呈现。
当然作为学生,也要学会倾听老师。首先,要学会反思的倾听。作为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自由的、个性化的存在。成就自己的自由人格和独立个性,必须从顺从地“听”走向真正的“倾听”,即在具体的对话中聆听别人的言语和思想。但不仅仅是听,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反思的态度去接收信息。其次,要学会批判、质疑的倾听。将在对话的过程中接收到的新信息与自己的认知相结合,积极思考,尽可能地产生新的问题和观点,然后以这些问题去交流对话,进而达到思想境界的提升。同时,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应该给予彼此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建立自由、和谐的生生对话关系,养成乐于倾听对方观点和意见的习惯。正如萧伯纳所言:“两个人交换了苹果,每个人手里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交换了思想,每个人就同时有了两个人的思想。”我们要学会在真诚倾听别人想法的同时,用集体的智慧来重构教育教学活动。
总之,对话包括“倾听”和“言说”两个方面。倾听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的对话。面对言说盛行的阅读对话教学,只有把握倾听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保障对话的顺利、有效进行,使语文阅读对话教学在更大程度上帮助学生重构和提升自我知识体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地拓展自我精神空间,提高学生自我素质。
注释:
[1]倪文锦,王尚文:《人文·语感·对话:王尚文语文教育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93页。
[2]成穷等译,[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诗学文集》,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郑飞艺:《关于“对话型”语文教学的对话》,语文学习,2001年,第7-8期。
[4]巢宗祺,雷实,陆志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0年版,第87页。
[5]彭正龙:《团队建设与创新》,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57页。
[6]程志民等译,[美]大卫·M·列文:《倾听着的自我》,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