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石质文物;病害研究;加固保护

石质文物是指以天然岩石为材料的历史遗物,包括石窟、石刻、岩画、石器、石塔、石桥、石碑、经幢、石雕、石牌坊、岩墓等多种类型。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石质文物病害问题,伴随着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的丢失,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文物保护学者主要关注于风化机理的研究,本文着重探讨了露天石质文物风化的原因,分析了目前所用石质文物加固材料的特点、应用及其加固技术。

1 影响石质文物风化的因素

石质文物病害,又称为风化、劣化,是指石质文物由于物理状态和化学组分改变而导致价值缺失或功能损伤。研究石质文物的风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课题,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质环境的影响

岩石材料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岩石的变形和破坏性质不但和岩石的复杂成因和结构密切相关,而且还受温度、围压、孔隙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病害机理的分析首先应当对地质环境进行勘察,了解它所依存的地质环境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与石质文物病害的关系。

在炎热的夏天,露天石质文物暴晒于阳光下,物体表面温度高达六、七十度。而一场暴雨过后温度急剧下降,岩石膨胀产生的挤压力和冷却收缩产生的拉力会对岩石产生巨大的破坏。对石窟寺来说,山体围岩与其紧密相联,由于毛细作用石孔内部存在大量地下水和可溶性盐。白天气温升高,岩石孔隙中的水分不断蒸发,盐份浓度增大,甚至会产生结晶。结晶时的体积膨胀将对周围岩石产生压力,使其酥碱变质。夜晚气温降低,盐从大气中吸收水分重新溶解。一年四季,日复一日,温湿度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这种效应的不断积累,对岩石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这种破坏夏季比冬季要大得多,而且环境湿度小于75%(75%是氯化钠的平衡湿度)破坏更严重些。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有害气体会形成酸雨、酸雾对石质文物产生溶蚀破坏,这种现象甚至发生在难溶的花岗岩石质文物上。二氧化硫长期的作用还会使坚硬的石灰岩变成疏松、粉末状的石膏,砂岩结构的石碑由于酸的侵蚀,使得矿物中的铁离子迁移,在石碑表面可形成一个污染物黑壳。

1.2 石质文物原料的影响

石质文物的风化与加工石质文物的原料、石材质量的好坏有着密切关系,石材质量由岩石的种类、孔隙率、胶结物类型等因素所决定。岩石一般分砂(砾)岩、石灰岩、花岗岩等几种类型。花岗岩坚硬、耐久,稳定性最高,砂(砾)岩不结实、很容易分化,石灰岩的稳定性介于两者之间。大家熟悉的西北地区的很多石窟,如甘肃麦积山石窟、敦煌石窟、北石窟等都是由砂(砾)岩构成的,其风化严重;属于石灰岩结构的岩石有石灰石、大理石、汉白玉等等,如位于洛阳地区的龙门石窟就是这种结构,其保存状况良好。石材是多孔性物质,对于同种质地的岩石,其孔隙率越高,结构越疏松,机械强度越低、风化程度越大。在岩石内部存在着一定量的胶结物,有人分析了敦煌石窟,结果表明胶结物约占20%。如果岩石的胶结物为泥,则岩石最容易风化。这是因为泥质胶结物中含有大量像蒙脱石一类的黏土,蒙脱石具有层状结构,在结构单元层间有空隙,可以吸收大量水分。吸水后晶胞强烈膨胀,而失水后又会产生收缩。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时胀时缩反复作用,加速了岩石的风化。

1.3 人为因素

人们的某些生活实践、生产实践或社会活动会对文物产生破坏,如战争、火灾、盗窃、环境污染。甚至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量游人拥入博物馆,也会对文物造成某种程度的人为破坏。加热、通风、建筑物结构、室内外空气交换以及大量游客将导致博物馆温湿度失去平衡,同时游客会将外部微粒带入馆内,并释放热量和二氧化碳。因此,有人建议对参观博物馆的游客人数应加以限制。

在文物修复和保护的具体工作中,由于处理方法不够理想、技术设施不完善、操作不熟练或者审视观点的差异等等原因,偶尔发生在保护文物的同时损伤了文物,这种保护性的破坏也是一种人为破坏,应尽量避免。

2 石质文物的加固保护

大量的石窟寺等露天石质文物置于大气环境、并非博物馆中,其环境的控制及调节实属不易,牵扯到化工、环保、水文、地质、文保等多个部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这无疑要耗费大量人力和资金。因此,人们便试图通过对文物进行渗透加固来延缓文物的老化,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保护石质文物的方法。

2.1 石质文物保护原则及对加固剂的基本要求

石质文物作为特殊的保护对象,对其保护处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尽量少干预的原则: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才对文物实施保护性处理;(2)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原则;(3)符合生态保护的原则,在选择保护材料的同时,必须考虑施工条件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石质文物加固剂分无机加固剂和有机加固剂两类,对其基本要求是:(1)材料的粘度低,渗透性或可灌性好;(2)材料抗老化性能良好。若时间久了发生老化,不应产生对岩石有破坏的新物质;(3)材料与岩石有较好的粘接力和附着力。

2.2 加固技术

2.2.1 喷涂法

加固石质文物最简单的方法是在表面喷涂加固剂,使其逐渐向内部渗透。一般先用低浓度溶液,然后再提高溶液浓度,不然会影响渗透深度。敦煌研究院采用一种喷枪喷涂高模数硅酸钾加固剂加固甘肃北石窟。喷涂时,喷枪离喷面3040厘米,切勿太近。否则,喷出的浆液分散不均,会在岩面上产生流浆的痕迹。

2.2.2 贴敷法

这也是一种常用的加固方法,通过在器物表面贴敷棉纱布,外加塑料膜以减少溶液挥发,可以延长器物和溶液的作用时间,提高加固剂的渗透深度。采用该方法配合慢流技术(即加固剂装入吊瓶中,通过针管慢慢注入棉纱布中)对石质品进行了加固。我们用对重庆大足北山五百罗汉进行加固时,也采用了贴敷的方法。

2.2.3 浸泡法

对于小型的馆藏石质文物,如果能够搬动,可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毛细作用将加固剂溶液渗透至器物内部。采用真空浸泡,可以提高加固剂的渗透深度。

2.2.4 灌浆法

对石窟寺加固一般采用灌浆加固法。灌浆主要工艺步骤包括:(1)清洗裂面、铲除杂草。可用高压水或高压空气流冲洗,用水洗的缝隙在灌浆前必须先用空气吹干,保证其粘接强度。近年来,国外非常流行用激光技术清理岩面,效果不错;(2)涂脱膜剂:将有机硅树脂(或硅油)涂刷在岩石裂缝边缘,如有浆液漏出,脱膜剂的涂刷方便剔除,保护岩面不受到损伤;(3)布灌浆管:以管长10-12cm、直径0.6cm的金属管为宜,直径太大,安装时会多损坏雕刻品表面;(4)封缝:沿岩石缝隙用环氧树脂胶泥封缝,缝封得严密与否是灌浆成败的关键。封缝不严密就会出现漏浆;(5)检漏;(6)灌浆:通过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将浆料压进岩石的裂缝;(7)修补作旧。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物保护材料

中图分类号:G26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历史文物是我们祖先劳动、智慧和革命精神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国家文化的内涵底蕴。文物保护是一门多学科、多领域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 ,涉及的范围广泛。材料科学作为基础应用学科在文物保护研究与处理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当我们对文物实施保护处理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它的材质和保存现状,以及物理载荷和化学环境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文物保护工作就是通过对文物材料及文物于涉材料的研究,以达到延长文物保存时间的目的[1]。

上个世纪后半叶,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领域不断革新,这些影响渗透到包括文物保护领域在内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文物保护技术在新世纪必将发生重大变革。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封护剂有甲基丙烯酸树脂、聚氨脂、聚醋酸乙烯脂等。这些材料的耐老化时间一般只有几年时间,可逆性不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新的世纪里对封护材料的保护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氟碳有机氟材料由于具有超耐候性、耐化学性、氧透过性低、阻燃性等卓越性能被广泛地应用到文物保护工作中,如:古建、石刻封护剂,金属文物的防锈涂料,有机文物加固剂。随着纳米材料在许多领域的应用,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其也必将从文物保护新材料中脱颖而出应用于古建、石刻、金属文物、有机文物、博物馆环境的保护工作[2],目前在文物保护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材料做如下分析。

1. 高分子材料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文物保护中使用的一类重要的材料,在文物保护中被用做文物的加固材料、粘接材料、表面封护材料等。在文物保护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包括: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多糖、 蛋白质、 蜡等);水溶性合成树脂;溶剂型合成树脂;反应型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树脂乳液等[3]。其在保护及修复石质文物、壁画、古建筑、博物馆藏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以下为常用的高分子文物保护材料:环氧树脂粘结力特别强,可以粘合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例如,应用环氧树脂胶粘剂可以修补、粘接断裂的石雕艺术品,残破的陶器和瓷器,以及用来加固和粘接古建筑木构件等。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醇溶液被用来保护古代壁画的画面和用于金属文物的表面保护,以及加固脆弱的古代纺织品等方面,效果均不错。聚乙烯醇溶液和聚醋酸乙烯醋乳液也经常被用来封护古代壁画的画面层或加固、粘贴壁画的地仗层。聚醋酸乙烯醋乳液还常常被用来渗透加固古代脆弱的陶器、瓷器、骨器、角器、石器、象牙制品等。丙始酸酣乳液用于古代壁画颜色的保护和金属文物的渗透加固,效果比较好。另外,丙烯酸醋乳液还可用来加固古文化遗址或古墓葬的地基。不饱和聚醋树脂配合无碱玻璃布作成玻璃钢代替糟朽木材应用在古建筑糟朽木构件的加固方面。聚乙二醇试用于古代饱水的木器和漆器的脱水定形处理。有机硅树脂可用于防止岩石的表面风化作用,以及用有机硅树脂来处理饱水的木器和漆器[5]。改性有机硅S- i 97材料具备良好防水、防酸碱盐、 防风化、防污染、抗冻融以及耐候性、加固性和透气性,使已风化的砖质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6]。

2. 纳米材料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等基本特性。纳米材料在文物保护中具有的超双亲界面、抗紫外线和耐老化、透明和防遮盖及耐腐蚀抗氧化等其他材料所无法比拟的特性。针对目前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纳米材料可应用于石质文物保护中,纳米技术应用在石质文物裂隙注浆中[7-8]。MDI型聚氨酯广泛应用于秦俑彩绘陶器保护中,以物理共混方式采用超声波分散将纳米材料添加到MDI型聚氨酯中,可提高耐光老化性[9]。纳米材料在金属文物[10]、陶器、纺织品等[11]有机质文物等的保护中都有应用。虽然纳米材料应用于文物保护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目前纳米材料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纳米粒子极易相互吸附而发生团聚降低了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降低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紫外稳定性。随着制备方法的改进、理论的不断完善及对其机理的不断深入研究,纳米技术将在文物保护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11]。

3. 无机胶凝材料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在人类早期的建筑活动中,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是最早被使用的胶凝材料。因此许多土砖石结构的古遗址、古建筑中都使用过这类早期的胶凝材料。现在,这类材料已成为最重要的文物保护用材料。针对文物不同程度的损伤,如开裂、剥落甚至坍塌等状况要进行加固处理。常用的无机加固材料有生石灰、氢氧化钙、硅酸盐、氢氧化钡等。古建筑、石质文物或者陶质文物表面腐蚀或剥落以致残缺,使其表面的文化特征(如雕刻纹饰或文字等)逐渐消失。解决这类问题,要选用合适的修补材料,采用适当的修补技术(如粘结、压力灌浆、补缺)来修复文物。对于古城墙的修补,我国使用的技术主要有粉刷涂料勾缝、替砖修复、砖粉修复、外贴仿制面砖、压力灌浆等。用于文物修补的无机材料有石灰、水泥、石膏、粘土、石灰石粉等[12]。

4. 仿生无机材料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仿生合成技术是模拟生物矿化过程,以有机物的组装体为模板控制无机物的结晶形成,制备出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新型材料。生物矿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从分子水平控制无机矿物相的结晶析出,从而使生成物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仿生无机材料具有耐候性优越、与基底石材相容性好、合成条件(常温常压)温和及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为石质文物的保护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利用仿生技术模拟生长此类保护膜用于文物保护无疑具有诱人的前景[12]。仿生仿生无机材料具有优越的耐候性、与基底石材相容性好、合成条件(常温常压)的温和性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石质文物保护材料。人们已经在石质文物表面发现了一类能够长期保护表面石刻文字的生物矿化膜,其中已经得到确切证明的有以草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膜,也可能还有以磷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其他生物无机膜。利用仿生技术可以在文物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无机保护物质,该保护层具有许多令人十分赞赏的优点,如:具有致密有序的结构,半透明的外观,耐候性极佳,耐磨性好,与基底结合牢固,甚至具有可适当调控的性能和结构。另外,其合成方法与环境的友好性,以及能在生理环境下实现施工的优越性,都显现出仿生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应用的潜力[13-15]。

5 涂料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化工涂料行业的产品随着各行业的需求,发展非常迅速,并早已广泛应用于文物部门的古建筑维修保护。由于文物保护科技需求,文物保护处理使用的涂护材料,不能改变及损害文物原来的面貌,保护材料必须无色透明,常温常压下施工,干燥膜尽量簿,有较强的附着力和较好的长期耐侯、耐老化性能与外界环境隔绝尽可能长时间不受外界自然环境的侵蚀阻止其老化腐蚀及磨损等。田金英对用于室外金属文物表面保护涂料进行了研究,在三大类涂料:有机硅(硅酸盐)类、丙烯酸和聚氨醋中都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再经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丙烯酸清漆均不带颜色它能涂护室外的各种金属饰件,对金属文物能起到保护 和装饰作用,防止大气腐蚀,文物本身的面貌改变不明显。王芳等对文物保护中几种有机聚合物涂料的光降解进行了研究。丙烯酸类涂料的耐老化性能优异,不易老化降解,即使降解生成的产物也是不引起颜色变化的物质,同时不易改变文物的外观,具有特殊的功能。这有益于指导人们选取适宜的文物保护材料。生漆、溶剂型树脂涂料、水基树脂涂料、耐候性氟涂料等涂料在物保护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结论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随着材料科学和新技术的发展,会有更先进材料用于文物保护中。文物是传承历史的重要符号,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对于文物保护工作,要针对文物本身的特点,结合文物所处环境,选择最合适的文物保护和修复材料及技术。对于文物保护中使用的材料,其实就是使用材料的某种或几种性能 ,同时还要考虑材料的综合性能以及与文物基体材料的相容性。文物保护用材料要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基础上兼顾工艺资源、经济等方面的因素,综合指导在文物保护过程中的材料选择、组合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坤龙, 铁付德. 材料科学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 中原文物, 2002, (1): 86-88.

[2] 徐飞. 文物保护技术新世纪展望[J]. 东南文化, 2002 (7): 93-96.

[3] 周双林. 文物保护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及要求[J]. 四川文物, 2003, (3): 94-96.

[4] 周宗华. 用于文物保护的高分子材料[J]. 高分子通报, 1991, (1): 41-45

[5] 徐毓明. 高分子材料在古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 化学世界, 1984, (6): 228-229.

[6] 胡一红, 刘树林. 高分子材料 Si-97 在砖质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9, 21(3): 33-40.

[7] 陈兰云, 翟秀静, 王杰. 纳米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12(3): 204-206.

[8] 杜嘉鸿, 翟秀静, 陈兰云. 纳米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探索[J]. 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2002, 2(2): 5-7.

[9] 何秋菊, 王丽琴, 吕良波等. 纳米材料改性彩绘陶器文物保护材料 MDI 型聚氨酯的研究[J]. 精细化工, 2008, 25(1):11-14.

[10] 姚如富, 崔曼, 熊付超. 纳米材料在金属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5(3): 88-89.

[11] 李迎, 王丽琴. 纳米材料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2011, 25(2): 34-37.

[12] 张雅文, 王秀峰, 伍媛婷等. 文物保护用无机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2, 26(3): 51-56.

[13] 洪坤, 詹予忠, 刘家永. 仿生无机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6, 24(6): 948-950.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范文第3篇

文物作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受到自然、人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物或多或少受到了破坏,更多的是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由表及里逐渐变质,造成文物损毁。而含氟聚合物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以其自身表面自由能、耐候性等特点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将初步了解含氟聚合物基本特性后,分析当前常见的文物保护方法,并结合我国土质、砂岩及砖质文物阐述具体的保护效果及措施。

关键词:

含氟聚合物;文物保护;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由于文物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基于对各类文物特点的研究,研发了一种含氟聚合物材料,将其应用于文物保护工作中,由于这种材料具有稳定性、无色不反光等特点,能够减少对文物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文物保护有效性。加强对含氟聚合物及其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深入认识此种材料,并逐渐树立文物保护意识。

1含氟聚合物概述

含氟聚合物,主要是由氟、碳及氧等多个原子构成的高分子材料。由于汲取了多原子的优点,通过对各个原子的优化重组,含氟聚合物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如较低的表面自由能、耐腐蚀性及抗氧化性等特点,是一种性能较强的材料。之所以能够在含氟基团上促使聚合物性能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究其根本是受到-CF3基团的影响。其中F的电负性与氟电子核距离较近,互相作用后能够增强自身稳定性。因此含氟聚合物性能较强,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一定支持。

2含氟聚合物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文物遗留类型较多,本文主要针对土质、砂岩及砖质文物的保护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了减少对文物的损害,我们在具体操作前,可以采集与文物一样的土质进行实验,了解保护效果后,确保材料真正能够实现对文物的保护,再用于文物保护工作中。

2.1土质文物笔者与研究组成员一同从西安半坡遗址采集回来大块土样,经过粉碎、过筛等处理后,确保土样能够与土质类文物密度相接近。本文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提高加固水平。一是毛细吸收法,充分利用毛细上移动力促使加固剂能够由表面逐渐吸收。具体操作可以在玻璃容器中进行,添加适量的加固剂与土样,随着渗透程度的加深,观察样品变化。另外,为了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可以将进行加固处理后的样品放在特定的温度、湿度环境当中,一段时间后,对样品进行测量。二是浸泡法,采用此种方法需要的样品重量、密度等都应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出:Vu=(1-Yd/GsYw)V。其中,d代表了密度,V代表了总体积,Gs代表了试样土比重,w代表了水的密度。通常情况下,土样样品在加固剂中浸泡十分钟就能够达到一定的吸收量。按照上述流程进行操作后发现,含氟聚合物中含有的F-OH与F4-SS具有较强的加固性能,尤其是对于多孔文物加固保护产生了积极作用。由于在特定浓度下,加固剂能够有效渗入到多孔材料当中,形成一种网状结构,达到了固上加固的效果。另外,溶剂会促使加固剂与土样当中的矿物颗粒产生反应,能够起到充实孔隙的作用,促进了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在针对土质文物进行保护过程中,应切合文物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氟树脂浓度,应尽量控制在10%~30%之间,促使渗透性达到最佳。同时针对文物含水量,适当增加醋酸丁酯,为氟树脂在发挥自身加固作用的同时,与水共存。

2.2砂岩文物的保护与上述方法一样,我们针对砂岩文物的保护同样采取毛细吸收法与浸泡法。但是区别的是一些砂岩样本在浸泡加固处理后,需要对其进行强度、吸收量等进行测试。操作中,我们分别将10%、20%、30%的F-OH、F4-SS溶液加入到加固剂当中,对样品进行实验。研究后我们发现,加固剂的粘度与岩石孔隙大小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适当利用溶剂对加固剂的粘度进行调整,以此来提高加固效果。具体来说,针对25%的砂岩,10%~20%的含氟氧化物渗透度能够达到10~15cm,而针对15%~20%岩石,渗透度能够达到5cm。与文物表面风化厚度1cm要求相符,能够满足文物保护要求。不仅如此,采取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减少对文物透气性的影响,还能够促使文物体内水分自由挥散,形成了一道无形的保护屏障。

2.3砖质文物的保护砖质材料是经过人工高温烧制而成。按照上文阐述的方法进行实验和测量发现,配方不同并不会对渗透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是砖质材料当中毛细孔隙较少,当F-OH聚合物对砖质文物进行保护时,醋酸丁酯体系达到1:1时,吸收量及渗透度为最佳。由于砖质孔隙较大,含氟聚合物加固并不会影响其透气性,为砖质内部循环提供了支持,促使文物能够更好地呼吸,起到长效保护的作用。加之材料具有耐腐蚀性,更适合潮湿环境地区的文物保护。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含氟聚合物对陶瓷等文物的保护,减少外界环境对文物产生的消极影响,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

3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含氟聚合物自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耐氧化性等特点,能够满足文物表面保护,同时随着一些新材料的加入,有效提升了聚合物的转变温度及耐老化性。因此日后我们针对一些户外文物的保护,可以积极利用该种材料,并结合文物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和优化加固剂材料比例,从而促使含氟聚合物加固性能达到最佳水平。

参考文献:

[1]屈佳.陶瓷及石质文物保护效果的评价[J].商洛学院学报,2015,(02):42-46.

[2]赵静,王丽琴,罗宏杰,李伟东,李晓溪.无机一有机原位复合材料加固保护脆弱陶质文物的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3,(02):24-30.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范文第4篇

一、大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20 世纪末,世界兴起了“申遗”热潮。究其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是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事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国际一体化潮流驱动下各个国家文化逐渐融合,而文化遗产却能呈现出国家的个性与特色。二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全球文化旅游的兴盛使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空前凸现。

(一)目标的差异性

保护的目标是为了保护、保存、展示和遗传后代,旅游开发的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文物保护的目的是尽可能使文物的原始状态保存下来,留传下去,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建筑文物的保存就是保护建筑文化的承载体建筑材料和其原有的位置,保护材料使其不致散失变质,保护其原有位置不致走形倒毁。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不到20年的时间已经在世界排名第七,越来越多的文物遗址遗迹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各地方也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了旅游开发的力度,增加了资金投入。其主要目的是在经济效益方面得到回报。

(二)开发认知的背离

在开发的认知上,也存在着明显的背离。开发所涉猎的领域很广,人们往往过多地从物质开发角度理解,于是就出现了大兴土木,改造地形环境、大面积绿化改造、修配套服务设施、造保护棚、整修公路等,似乎只有这样才是开发。这种开发的结果是改变了整体环境风貌,迎合了部分领导的创“业绩”思想。物质开发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在创造一个新环境的同时,一个原生的、美好的自然环境被破坏殆尽。

我们应注意到,大量的大遗址并不适合开发。每个大遗址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很多大遗址只适合封闭性保护,基于这一点西方国家已有先例。比如,世界许多国家的国家公园,将生态科学价值很高的区域划在生态保育区范围内,不对游客开放,科学工作者经过批准可以前往研究,其目的就是要不断发现它们的各种价值加以合理利用。

大遗址是一种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公共资源,不同于一般的物品或商品:它们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与文化载体,是地球与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它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还往往具有符号和象征的作用,与人类的文化感情、群体认同具有密切的联系。

而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习惯于将一切都当作资源看待,以为一切资源都开发地越早越好、开发地越多越好。商品社会的经济规律不适用于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公共资源――大遗址。大遗址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不能将其看作是普通消费品,不能任意地当作旅游资源予以开发。

在这一点上,大遗址由于其在遗址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更代表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文化与艺术上的最高水平,是一个民族的根,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源泉。在历史长河中,这些宫殿庙宇见证着朝代的兴衰演替,经历着时代的变迁,在它身上的每一个痕迹都是一个民族不能忘却的回忆,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决定了它不能被作为一个普通的商品来看待。

二、大遗址保护的国外研究状况

(一)国外大遗址保护的历史

大遗址保护的概念,最早产生于16世纪的欧洲。1515年拉斐尔以古罗马文物为题写的调查报告中,最早提出了保护文物古迹的思想,他呼吁拯救“全基督教教徒的祖国遗产”“让过去的荣光照耀现世”。

欧洲国家几乎都在19世纪建立了自己的文物和遗迹保护法,并逐步完善成为一整套保护体系。在政府大力保护遗址遗迹的同时,普通国民文物保护意识也得到很大提高。如德国的乡土保全运动,该运动的宗旨是:一切有形无形文物都是曾经在其生活过的人们所留下的,而且是他们自我表现的结果,再将孕育其成长发展的自然环境综合起来,可成为生活于现世人们的规范。

(二)城市遗产的综合利用范例:费拉拉案例

费拉拉是意大利北部艾米尼亚-罗马涅大区费拉拉省的省会,是著名的历史城市,从14世纪开始驻守城市的埃斯泰公爵(Este)家族留下了无数的宫署和迷人的街道,至今保留着完整的城墙、数个世纪层层交叠的历史中心和周围波河三角洲的开阔绿地。它的历史中心(1995年)和区域文化景观(1999年)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意大利秘书处所在地。

意大利很多城市,因为城市扩张、道路扩宽,慢慢拆除了城墙,只留下城门或者堡垒作为历史遗迹加以保存。费拉拉的城墙计划与此不同,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经过各专业的勘测,城墙现状得到非常详尽的研究:砖墙面的砌法分类,填上可以种植的植物类型,城墙与环城绿地的高差关系,城墙对城市外扩带来的交通障碍,城墙和相邻城市遗产的整体性等。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城墙计划提供了大量的线索。

最终的规划实施方案保留了总长约9公里的大部分城墙,环绕全城。东、南、西三面城门,拆除了部分城墙,作为通往城市扩展区的机动交通通道;北面保持原有城门及两侧城墙的完整,在西北侧以涵洞方式,连接市内道路和绕城公路(见图1)。

三、国内大遗址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国外存在的差距

国内大遗址保护工作起步较晚,1982年我国创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大遗址保护工作才开始起步。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中国遗址第一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标志着中国遗址保护工作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肯定。但纵观国内大遗址研究情况,目前仍停留在专题式、局部性研究阶段,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同时大遗址研究领域普遍存在定性研究较多、缺少定量研究的现象,专门针对大遗址总体规划的研究尚属空白。

大遗址遗迹的保护观念仍停留在静态博物馆式的保护方式,例如:河姆渡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印山大墓、老山汉墓、半坡遗址等,缺乏动态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缺乏将大遗址纳入当地的生态保护之中综合进行研究。大遗址作为地方的文化精粹,不能与地方文化割裂而孤立的存在,因此大遗址保护应该整合历史、现实、自然、人文等因素,用全局的观念去开发与保护,而不是孤立的将其作为一个历史的片段进行保护与研究。

而欧洲的文物保护始于18世纪,人们开始从历史价值角度认识古遗址遗迹。到19世纪,文物遗址的保护从单体走向了群体,欧洲各国文物保护学派形成,文物保护与修复逐步成为一门科学,经过数百年不断的发掘、研究,这种大遗址遗迹修复保护的方法与形式已逐渐成长为一种文化,构成欧洲文明不可或缺的成份,逐步融入于现代文明之中。

(二)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国外存在的天然差异

1.主要建筑材料不同

欧洲古代建筑多采用石结构,石质材料的特点决定了其不易毁坏、保存时间长的特点。如罗马广场遗址和古庞贝城遗址。我国古代建筑梁架结构及装修主要采用木材,早期建筑基址以夯土基础为主,石质构件主要用于柱础、台明等处;烧砖技术发达成熟后,青砖也只用于墁地和围护结构。木结构建筑的演进是贯穿我国古建筑发展史的主脉,但由于木构件极易遭受火灾、易于腐朽,再加之易于改为他用,因此我国古代建筑的木构件能保存下来的极少。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大遗址遗迹上部建筑结构不存,能够保留下来的主要是夯土、石础和砖等基础构件。早期遗址尤其是先秦和秦汉建筑遗址,主要为夯土基址;其特点是在的自然环境下不易保存。

2.观赏性存在差异

欧洲大遗址遗迹保留了更多的建筑材料和结构特性,因而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识别性。

我国近些年来,由于考古工作力度的加强,一大批重要的建筑遗址被陆续发现,如周代的宗庙遗址(200BC)、秦代宫殿遗址、汉代礼制建筑遗址(1世纪)、唐代宫廷建筑大明宫遗址(7-8世纪)等。这些遗址在不同历史时期代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水平,对完善、接续我国传统建筑体系的脉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古建筑遗址遗迹多埋于地下,发掘后缺乏合理的保护措施,有的保护条件尚不成熟,即使其自身观赏性也并不高。

3.认知时间的差异

埃及、希腊及古罗马的大遗址遗迹是西方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这些古代建筑遗址遗迹自身所具有的、所代表的历史、科学和艺术方面的价值自不必赘述,即便其作为历史文物被人们所认知的历史也已非常悠久。我国的大遗址遗迹有相当一部分深埋于地下(如: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等),有的即使于地表(如:赵王城遗址),也只有残缺的夯土墙及几座夯土点将台,在外观上与欧洲的罗马大角斗场、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埃及的阿布辛伯神庙等建筑遗址遗迹相比更难于认知。遗址的差异性决定了保护方法的差异,因此,盲目照抄照搬西方成熟的大遗址保护方法显然是不可行的,必须在借鉴的基础上予以创新,寻求适合我国大遗址特色的保护方法。

四、大遗址遗迹保护与展示方法研究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石窟遗址;预防性保护

一、预防性保护的概念和内容

“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最早提出是在1930年于罗马召开的第一届艺术品保护科学方法研究的国际会议上,随之越来越受到重视,并相继在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领域以及之后的建筑遗产领域得到实践。

ICCROM将广义预防性保护概括为在不危及物品真实性的前提下,延迟任何形式、可以避免的损害所采取的必要的措施和行动。可以看出,广义的预防性保护不但包括环境控制等技术层面的因素,还包括一些管理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理念。

针对遗产本体病害的预防保护是目前预防性保护的主要研究领域,其包括:第一对环境的监测和控制,主要是对文物所处环境的温湿度、光照、虫害等方面的监测。第二对消除文物本体将产生的病害的应对科学方法技术研究,如专门的文物修复技术和一些现代化的文物监测管理系统等技术。第三后天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的预防性保护。

针对遗产文化价值的预防性保护包括资料记录和宣传展示及传承两方面。此外,预防性保护的内容还包括涉及上述两个方面更高层次的内容,如国家法律法规、相关部门的统筹管理以及规划性方案制定等。

二、石窟类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义和特点

石窟类遗产预防性保护是指防止石窟结构破损和石窟遗产文化价值丧失的所有行动。其预防性保护有如下一些特点:

1.石窟寺属于遗址类的文化遗产,而遗址的特点是其是不可移动的,因此,其原生环境就决定了其保护必须重视环境对其的影响,而不像可移动文物可以选择环境相对好的地方,也不像博物馆馆藏文物那样可以对博物馆的选址、建筑、文物库房等有更多选择。因此,一定要做好环境监测等预防性保护,减少环境因素对文物的损害。

2.遗址类遗产的文物类型比较单一,不像博物馆馆藏文物材质种类那么复杂。石窟类遗址的文物主要保护材质是石质或泥塑造像、壁画以及窟前木构建筑,所以,其预防性保护研究主要就是针对这些材质的保护进行技术、管理、展示等研究。

3.石窟类遗址属于古代宗教文化意识下的产物,其文化背景决定了其选择的环境的特点,因此,其预防性保护一定要对其环境范围作出合理的规划,实现对其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同时,做好原生环境面貌的采集,做好记录。而且不要再次修建一些现代建筑,除了必要的参观道路。

4.石窟类遗址的特点是在山体上开龛造像和绘制壁画。因此,该遗址的预防性保护要注意石窟依存的山势背景,即崖体的加固保护,尤其是注意灾害如山体在滑坡泥石流、地震等造成的崩塌和风沙、降雨等造成的崖体风化腐蚀等。

5.石窟类遗址由于其是在崖体上开窟龛造像及绘画,其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游客的过多参观,一定会对窟内文物微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其预防性保护一定要对游客进行监测,控制游客数量等。

6.石窟类遗址由于开窟较多,且各个洞窟的微环境可能存在不同的情况,因此其保护不仅要注意区域环境还要注意各个洞窟的微环境监测与日常维护。

7.由于石窟遗址的不可移动性,造成其宣传展示位置比较固定,使其外展较难,且一些石窟由于位置较高或较小等原因,使观众不能更清楚的看到,所以做好石窟造像各个部位的照相、文字记录等预防性保护非常必要。

三、石窟类遗址预防性保护的实践对策

(一)国家法律法规等的颁布

法律保护是预防性保护最基本的手段。通过规定社会各界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和国家的强制执行力确保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通过公布保护单位,划定并公布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及其规定,明确政府和社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为文物古迹提供了法律保障。法律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明确对破坏文物的行为需要承担的后果,以防止犯罪企图的产生。

在公布的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石窟寺及石刻文化遗产就有134处,以及各省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也多有涉及。且成立了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

(二)规划的制定

规划以两种形式在预防性保护中发挥作用。一方面划定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并提出相应的管理规定,通过政府公布的形式使之具有法律效力,达到预防性保护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分项规划确定预防性保护的具体项目、措施和资金来源,在规划实施中达到预防性保护的目的。

(三)监测

监测是预防性保护的基础。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劣化趋势,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消除或遏制劣化的发生和发展。石窟监测包括区域环境监测、洞窟微环境监测、文物本体监测、崖体监测、游客监测等。

(四)调查记录

石窟遗址的调查记录是预防性保护的永久保证。石窟类遗产由于其自身的环境特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会逐渐遭到损害,其原生环境也会遭到改变,因此,及时而仔细的记录下来,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必要措施。

(五)科学研究

石窟类遗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包括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文化,还包含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信息,同时也体现出当时人们的技术工艺和艺术审美。现在的科学研究,不仅包括人文信息的研究,还包括各种病害和保护技术等的研究。因此,科学研究

对石窟的预防性保护是不仅为宣传展示提供文化信息资源,还为石窟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六)宣传展示

宣传展示主要是向观众宣传保护文物的公众意识,宣传文物法规,使公众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主要参与者。同时,也可使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深入到公众之中,从而达到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

相关期刊更多

河南林业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林业局

数码设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经济日报社

北京文物与考古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