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团结共同体意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确定目标
一是在发改系统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民族知识、民族团结典型人物事迹的学习、宣传、教育;二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现人人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三是推进各民族群众共学、共事、共乐,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四是推动形成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人人争做民族团结模范的社会氛围。
二、主要内容
(一)深入开展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在全社会继续深入开展民族理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三个意识”、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的学习、宣传、教育,理直气壮地讲党的恩情、国家的支持,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发改局全体职工学习的全过程。
(二)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尊重差异、尊重风俗习惯。解决好执法领域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大力推进各民族互学语言。形成互帮、互学、团结和谐的氛围。
(三)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在发改系统大力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引导各民族同志在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坚持到人、管用、有效原则,通过文化认同,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加强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民族在生活和工作学习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断增进感情,形成各族群众感情相融、心灵相通、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环境。正确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关系,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尊重规律,把握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方向,既不能无视共性而放弃引导,也不能超越历史阶段,忽视民族差异用行政手段强行推进。
(五)贯彻落实好《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依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作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发改局全体职工对贯彻执行《条例》重要性的认识,把遵守和执行《条例》变成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六)以民族团结进机关为抓手,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结合发改工作实际,突出行业特点,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引导各族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创建,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进机关”重点处理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本职业务工作的关系,以创建活动促业务工作,以业务工作带动创建活动,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凝聚各族群众的向心力,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七)引导各族干部职工自觉远离宗教极端,深入开展“去极端化”工作。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蔓延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的最大威胁,也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现实危险。要结合近年来的典型案例,讲清楚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和危害,引导各族干部职工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侵蚀。主要领导要带头开展宣讲,每月至少一次,结合区情、州情、本单位实际,宣讲要言之有物。要加强对用好“五把钥匙”,坚持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治约束、科学普及“四管齐下”,切实增强各族群众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对宗教极端思想的辨别力和免疫力。
(八)精准脱贫攻坚,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民族团结进步的民心基础。继续开展好民生建设年活动,科学规划民生建设项目,把精准扶贫、脱贫与争取和凝聚人心相结合,要从群众呼声高、与百姓生活密切的具体事入手,从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做起,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事,重点向基层倾斜,向“访惠聚”倾斜,向促进民族团结倾斜,在凝聚人心上更加见到实效。
三、重点工作
探索与实践
作为一所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学校,如何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如何促进各民族师生团结和谐、共同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是学校探索与研究的课题。
“十一五”期间,学校独立承担了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创建和谐校园的实践研究”。研究中,学校认识到,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特征,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按照内在规律协调运转的最佳状态。而“民族和谐”是民族共同体内部及民族共同体与外部不同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其基本内涵包括民族自身和谐、民族与民族和谐、民族与社会和谐、民族与自然和谐。各民族的团结进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基于以上认知,学校不断突出和谐发展的教育理想,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彰显民族和谐教育特色。
以和谐共建为载体,在强化民族团结意识的同时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学校专门为少数民族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成立了“民族学子爱心助学资金会”,以减免学费和师生捐款的形式,对有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资助。每年召开少数民族学生表彰会,对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表彰,助推他们的成长进步。多年来,学校一直保持了少数民族学生100%上大学的良好态势。
以环境营造为途径,陶冶民族文化素养,培养爱国情愫。学校特别注重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渗透民族教育元素。建有“团结希望之花”主雕塑,连续的“人”字形构成花瓣,“手拉手”聚拢合围成含苞待放的红色花朵,层层叠叠,生机勃勃,象征着民族团结,金色的花蕊在阳光下闪耀,寓意各民族学生在知识的园地里茁壮成长,希望之星将从这里升起。“民族知识长廊”和“民族风情”浮雕,介绍56个民族的基本概况及风土人情;“民族之光”历史文化浮雕,展现民族英雄郑成功等对于中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9位代表性人物和祖国的“四大发明”。校园辟有近现代著名人物雕像群。楼道走廊内,装饰有名言警句、诗词名句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师生信步其间,如同徜徉于历史与民族进步的长河,不经意间感受着历史与民族文化的陶冶。
以课程建设为引领,突出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多角度、多渠道地深入挖掘,构建以“民族和谐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体系。多年坚持开设民族教育常识课程,自编校本教材《民族常识读本》。2009年,学校又编写了它的姊妹篇――《以人为镜・以史为鉴》,介绍为民族文明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历史人物,并通过课程开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豪情,向先辈学习,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教育活动为平台,寓教于乐,营造氛围,培养民族情感。学校坚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浸润其中,了解各民族文化与历史。每年设立民族团结教育月,举办“民族情”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组建民族合唱团、民族舞蹈队等文体社团;开展毽球、陀螺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兴趣小组活动;自编武术操作为校操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自然地收获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内涵与途径
学校打造的“民族和谐教育”特色是指: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民族政策有机结合起来,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以培育优秀民族人才为目标;秉承“以人为本,激发主体,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润泽师生,使各民族师生和谐共融、和谐共建、和谐发展。“民族和谐教育”有两个显性标志,一是“民族团结教育”:借助环境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等途径,强化民族意识、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责任、促进民族团结;二是“各民族师生和谐发展”:以和谐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培育具有深厚民族情怀、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为目标,使学校成为各民族师生和谐共融、健康成长的幸福乐园。
学校按照天津市教委提出的“精心准备、如期启动;加强宣传、创设氛围;搞好建设、加强基础;注重过程、面向全体”的工作要求,着力从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六个方面实施民族和谐教育特色创建工作。
一是精神文化建设。将通过三年的特色建设,努力实现以“一训三风”为主要内容的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格调高雅、丰富多彩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良好的校园秩序、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做好“创建和谐校园的实践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民族和谐教育特色的创建”课题研究工作,推动民族和谐教育在理论层面上的提升。继续办好校园广播站、校园网、校刊《民族园》,继续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民族团结教育月等活动,为各民族师生提供更多展示才华、释放激情、共享和谐的平台。同时,创新载体和形式,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完成修订校歌、编纂学校年鉴、增设LED电子展示屏等工作。
二是制度文化建设。坚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指导思想,坚持多元评价,围绕学校特色建设,修订、充实、完善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科研、工资分配及奖励等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完成新的《民族中学管理制度汇编》。以民族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进一步修订完善有关制度,逐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多元评价系统。编辑完成《民族中学民族礼仪读本》、《民族中学学生诚信手册》。
三是课程文化建设。以“和谐教育”思想为统领,努力构建“和谐互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创设高效和谐课堂。坚持以课程彰显特色,深入挖掘国家和地方课程中的民族教育元素,在学科德育中突出民族教育;以“民族情”为主线,积极开发开设校本课程,主要包括民族科学、民族文化、民族体育与艺术3大类,共15门,建立具有民族和谐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将特色课程纳入课程计划,实行走班制,进入“民族情”特色课程实施阶段。
四是行为文化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提高教师的民族政策水平和民族文化学识,涵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使教师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弘扬者、传承者。精心安排贴近学生的民族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主动性,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班集体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元素,以班为单位开展对不同民族既往历史、文化特色、风土人情、发展现状的研究,深化对祖国56个民族文化与发展的认知,逐步将研究成果汇编成班集体活动课程――“民族风情”。加强民族和谐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以“鉴古方知今,爱国须爱乡”为主题,积极联系,拓展建立包括梁启超故居、李叔同故居、天津民俗博物馆等在内的一批新的民族教育基地,为学生感知历史、升华情怀创设广阔空间。主动干预、积极引领,通过“三校”教育、十八岁成人仪式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
五是环境文化建设。对学校环境进行整体设计改造,提升档次,彰显特色,以特色环境涵养师生民族情感,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增强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提升改造“民族知识长廊”,使之更丰富、直观、形象,成为学校特色精品景点。对“民族园”进行重新设计建造,突出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园林特色,为师生提供优美舒适的学习休闲场所。重新命名学校现有建筑和道路,统一学校标识,重新装饰设计教学区、办公区和实验区,做到既体现民族特色,又典雅大气,发挥好环境育人功能。利用学校大台阶,仿造中华世纪坛的设计思路,以台阶为载体,建成“中华民族纪年”,展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对体育馆进行整体装饰设计,以民族体育运动、趣味活动为主要内容,装饰大厅和场馆内部,使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六是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对师生的网络道德、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网络文化素养。提升校园网建设水平,进一步办好民族中学网站,增设“民族常识”“校本课程”等栏目,完善和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库,更好地体现民族和谐教育特色,使校园网成为传播先进校园文化、宣传学校办学特色的展示平台,成为为师生提供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组织网络文化活动的服务平台,成为教师高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平台,成为学校与社会、干部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等多层面沟通的交流平台。建立民族中学网络电视台,丰富各民族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师生精神风采和学校办学特色。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可视化 分析研究
一、前言
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问题,关系到我国稳定发展。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开展教学时,应该基于科学发展观基础上,贯彻国家发改委提出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实践教学中,不断创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落实。少数民族学生总是具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没有一点精神就很容易被打趴下,对于国家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想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在平常具体工作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要增强人民对国家核心价值的认同,要增强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使命感。要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发人民热爱祖国、奋发上进的工作热情,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做好国家文化的落地执行工作,要把人民的理想、奋斗目标与国家宗旨、信念以及目标融为一体。使得国家不仅是人民谋取生存的场所,更是实现自身价值观的场所。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人民与国家融为一体,使得人民和国家能够形成命运共同体。[1]
二、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化体系的构成
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化体系,与现有的荣誉表彰体系类似,但与其不同的是,它更强调覆盖每一位个体的可视化。从层级上看,可以根据所在单位的领导层级划分为相应的层级。从战略层面看,就是由组织战略领导层召开各种荣誉表彰大会等,这一层面主要的可视化形式就是颁发荣誉证书或者进行书面备案。组织的职能层可视化体系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和执行具体流程与内容的直接部门,属于整个体系的关键环节。在这个层级中,需要肩负起资料整合和数据库建设工作。其实可以简单表达为兼具了作业双重和管理实际作用。在基层单位,当逐渐实现了可视化体系建设,它将推动整个部门的发展,使得各项工作得以落实。一般很多的基层单位都需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逐渐形成团队合作局面。在合作和竞争中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最好是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在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可视化思想政治体系时,它需要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实现全面覆盖。从马克思思想主义教育、从爱国主义、从民族团结、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等方面构建思想教育体系。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指引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之魅力所在,我国构建特色社会主要必要性,以及能够拥有归属感,一同为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奉献力量。民族团结,相亲相爱一家人,感受到国家的温暖,并且基于自我的艰苦奋斗基础上回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学生理当具备这样的意识,从自我出发,提升整个团体的意识。另外,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个人的意识重组,而是整个团体的意识累积,这样的可视化思想政治工作才得以落实。同时,在进行建设时,还应该避免功利化、任务化现象出现。工作落实要到位,不能只是完成了表面工作,却没有落实到实际中去。而且,可视化体系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记录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实绩,具有相当巨大的意义。[2]
三、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化体系的实现方式
根据以往的传播媒介不同,文章解析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化体系一般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创新媒介,第二种是传统形式。
1.传统形式
一般而言,传统形式主要包含:电子书刊、荣誉证书以及一些广告宣传栏等等,这些传统模式不能完全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化需要。而且在短期时间内,这些传统的可视化方式还具备了不可替代之作用。一般而言,这些方式的选择,都满足了一些人永久性保留心理需求。而且,这些信息的不可复制性,也使得信息的珍贵性提高。在调用这些信息的同时,学生之间信息交流和传递,一般都会成为思想教育内容最不可缺少的部分,还往往会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双重性作用。
2.创新媒介
创新媒介最突出的就是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多角度,宽领域的交流。这些新兴出现的交流工具。例如:博客、网站、QQ群等。这些都属于创新的媒介。媒介具备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特点。而且,这些媒介平台开放性比较大,一些需要保密的信息,还需要技术性进行保密,因此在具备传播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一般想要保密信息时,都需要建立起信息局域网,在局域网平台上进行信息传播,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可视化建设。在现实工作中,上述的两种方式,一般都是对应不同的管理部门,部门之间会涉及到不同的层级关系。因此,在管理选择的方法以及服务上都有所不同。[3]
3.创新面对挑战
思想政治工作一直面临了诸多困难和挑战,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当今发展形势下,就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效率。从发展上看,书面材料以及各种凭证成为思想教育工作执行和开展依据。在个性化不断加强的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需求,在开展工作时应该有针对性的落实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视化体系以及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还属于比较新的课题,这个和我国制度有着密切关系。但是,在不断研究的进程中,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尊重各民族团结发展,依旧成为建设和研究主线。也是可视化体系得以实现最重要的根基,这是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工作者不断深究,不断努力。
四、结束语
从实践中看出,在当前的制度上,开展对学生个体关注,研究学生心理需求和特征,尽快实现个性化思想政治工作,从而构建出可视化发展体系。这是一项紧迫任务,当该任务落实了,将会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也将促进我国民族团结,繁荣发展。[4]
参考文献
[1]刘春波.构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协同创新的新平台――“《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编撰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PKU CSSCI -2012年5期
[2]付蕊.论大学生志愿服务内涵的深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效性的发挥[J].《黑龙江高教研究》 PKU CSSCI -2013年6期
摘 要:日本的“家”制度区别于中国的“家”制度,那么在这一制度的影响下,日本社会文化呈现其独有的特征。本文旨在分析日本“家”制度下的集团主义,通过阐述其特征及影响来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家 集团主义 特征 影响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5-0229-01
家之于中国人是情感的归宿,是心灵的港湾。每个人都竭力悉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庭。这里是生活的原点,也是事业的起点。中国的家是以血缘为纽带,是亲情最为真实体现的地方。在中国的家制度中也有着因中国实际情况而形成的独特之处。而日本的家制度,却与我们传统的中国家制度完全不同。那么在日本特殊的家制度影响下,日本人非常重视的集团主义又将凸显怎样的特征呢?下面将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日本的家制度
“所谓‘家’,是一种生活共同体,对于从事农业生产者来说就是一种经营团体,是由‘家成员’(一般情况下是家长的家族成员,也可包括家族成员以外的人)构成的明确的社会集团单位。也就是说,是限定在居住(共同生活)或(以及)经营团体范围内的构成的社会集团之一。……重要的是一般认为这种‘家’集团内部的人际关系优于其他所有的人际关系。”这是中根千枝在自己的论著《纵式社会的人际关系》一文中对日本“家”的简明扼要的概括。
日本的“家”不是根据出身形成的血缘团体,而是以人为构成的模拟血缘团体即“家制度体”。也就是说,是一种特定场合下的社会组合。这种组合既是一个共同“居住团体”,也是一个“经营团体”。在这样的团体或家里,占中心地位的不是“人”,而是“家”本身。这种根据场合形成的家可以容纳没有血缘关系资格的各不相同的构成成员。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这与中国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家”注重自我家庭的发展。而日本这种不以血缘而以经济生活为前提的“家”,具有较强的模拟性,充分体现了社会集团的构成,团结了整个部门、整个产业甚至是整个地域的人们。在日本人看来,他们拥有一个共通的“家”。
正是这种独特的“家”制度,使日本人的集团主义非常盛行,那么在“家”制度影响下的集团主义又有哪些特征呢,下面将进行阐述。
二、日本的集团主义特征
1、集体归属意识强烈
在日本人眼里,他们所属的集团就是他们的家。成功和失败都是集体的事情。这个集体的成员无论其表现如何,都要和整个集体同甘共苦。在“家”也是集体意识的驱动下,绝大多数的日本人喜欢集体活动,具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意识。在从小的集体意识教育下,日本人普遍认为集体是其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自己处在这个共同体中,就要努力与同伴们团结配合、尽量照顾别人才能有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拆对方的台来争取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在同外部接触时,内部的矛盾可以暂时搁置,而是从集体的利益出发。
2、各安其分意识强烈
日本的集团就像是中国的“家”,在家里当然有长幼辈分,同样日本的集团主义中也有这样的纵式结构。而强烈的集团主义就要求他们必须服从于这种严格的序列意识。在日本社会日本人把人、社会集团、国家等一切事物看成是一个序列,并对于自己、自己的集团、自己的国家在等级排列中的地位极为敏感。他们安分守己,遵守规则,绝不破坏这一序列。下级服从上级,上级对下级爱戴有加。
3、从众心理严重
中国人为了家庭的和睦,经常妥协或做出牺牲。那么日本人也重视集团内部的和谐。日本人普遍对同是日本人的他人有一种依存心理,这是集团精神的最大原因。如果一个日本人被认为是“与众不同”的,那是他最为恐怖和羞耻的事情,日本人最害怕的就是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总是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与大家是一样的。只有置身于某一集团或者潮流当中时,日本人才会心安理得,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将自己全部融化到集团中,他们才能找到自我的位置和价值。
4、“内”“外”意识严重
对集体的过分重视和依赖又派生了日本人严格的“内”“外”意识。在日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归属也一个特定的团体,在团体内部成员之间形成了温情的伙伴关系,通过共同合作,履行各自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集团则相应的给成员以家族式的保护。而对于其他集团的成员,则把他们界定为“外”,从语言上来看彬彬有礼,但是实际上则表达了一种疏远和冷淡以及不关心的态度。
日本社会之于日本人就是一个大家庭,因为经济关系而将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了“家”的制度才会形成其集团主义以上的特点,那么同样集团主义的这些特点又对这个“家”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下面将分析其影响。
三、集团主义的影响
1、积极影响
集团主义下的日本人,他们就像中国人热爱自己的“家”一样热爱集体,他们可以为了集体而牺牲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热爱工作,努力向上。所以不得不说就是这样的集团主义,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时,日本人普遍认同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大的“家”,所以民族团结有目共睹。
集团主义下的日本人,同样为了保持集团内部的和谐而遵守序列,那就意味着各安其位,服从领导,所以日本社会是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社会。强烈的集体责任感,促使日本人遵守公德、恪守规矩,日本社会也呈现出秩序井然,和谐的景象。
2、消极影响
集团意识束缚了日本人个性的自由发展。具有集团意识的日本人他们大多数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克制自我,而照顾到他人的感受,避免公开对抗或使他人处于尴尬境地。这种交际方式使日本人遇事不表明、不坚持自己的主张,长此以往,束缚了日本人自我个性的发展。
由于内外有别,所以集团内部意识统一,但是对于外部则过于冷漠。同时为了达到内部的和谐,也经常会出现排除异己的事情。不喜欢甚至是不允许有不同的意见。这也多少影响了社会的和谐。
四、结语
日本特殊的家制度,使日本社会形成了特殊的社会文化,当然集团主义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集团主义因家制度而尤其区别于别国的特征,同时又对“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只是对两者关系的初步探究,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还要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根千枝.纵式社会的人际关系.讲谈社,1967.
[2] 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170-02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它包括对自己民族语言、道德、生活方式、文化产品等方面的认同,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这种力量促使文化共同体成员紧密地团结起来,自觉维护所属文化体系的利益。传统社会,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现代化的加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近年来,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愈益深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为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指明了方向。
一、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民族认同主要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然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民族认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民族是一个人群共同体,对其中的人们的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其次,是民族文化的认同。共同文化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没有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也不可能形成对民族的认同。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等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人们只有确认了自己的国民身份,了解了自己与国家存在的密切联系,将自我归属于国家,才会关心国家利益,形成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
作为多民族国家,我们非常需要建立一种理性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现中华民族的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分析国内存在的各种分裂主义,实际上都是缺乏国家认同或者是民族认同,地域认同超越了国家认同造成的。只有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保持各民族的团结和谐。文化认同则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必不可少的要素。
二、对现实主流文化的认同是文化认同的主要内容
从文化发展的历史性上看,文化可以分为历史文化和现实文化,两者是以文化传统作为连接的,或者说是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但是因为社会的急剧转型,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之间产生了某种断裂——一些传统没有得到继承和发展,在中国这种断裂更为明显。所以,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比较明显的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历史造就的传统的认同,一个就是对现实文化体系的认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带来的是历史自豪感,对现实的认同才能生成现实的自豪感,只有巩固对现实文化的认同才能更好地增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没有对现实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就容易被外来优势文化认同、地域认同、自然民族认同超越,影响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对现实文化的认同,最重要的是形成对主流文化所包含的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对于前者,在我们国内甚至整个华人群体都表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但是对于后者,即使在国内,也有很多不一致的声音。厚古而非今,并不仅仅是个人认知能力的欠缺,也有我们当前文化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影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在内容、结构方面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作为文化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还没有获得它应该达到的认同度。
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以中华文化在历史上的先进性为支撑的,这种文化先进性又是以国力的强盛为证明的。我们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历史,是汉唐的历史,是明朝中前期的历史,总之都是国力强盛的时期。应当说,在封建农耕社会的很长的时间里,以儒学为基本思想的主流文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完成了整合社会思潮的任务,因而也具有了较强的凝聚力。中国社会历史上多次统一局面的形成是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基础的。
考察国人对当前文化的认同度还不高。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首先,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优越性还没有充分显现。这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文化竞争力还比较弱,表现为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我们还没有明显优势。二是虽然我国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还没有达到能充分证明文化先进性优越性的程度。其次,我们当前的文化秩序还不尽合理。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多元化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这就产生了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应是的并存关系,即既保持各自的特色方式,又有明确的共同终极目标。并且,多元文化的发展必须围绕并服务于主流文化,必须顺应主流文化的导向,而不是相反。在一个主流文化模糊、缺乏的国度里,人们会失去了方向感、迷乱了价值观,也就很难达成稳定的文化认同,民族就会日渐丧失内聚力,社会逐渐动荡不安。当前,我们的主流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体系,尤其是其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体系还不是非常明确而具体,这对人们形成对主流文化的认同肯定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种文化思潮跌宕起伏,碰撞摩擦,此消彼长;中国社会发展的程度很不均衡,各种性质的文化也各自有所依附,所以目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还是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而且这种不一致在很多时候是一种潜在的,是表里不一的情况。基于上述的原因,我们所期望的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文化秩序还没有真正的、完全的建立起来。
反思这种现实,首先要承认社会意识滞后于社会发展现实的客观规律,也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责任感。人是有能动性的,人与文化的关系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认同是一种关系,认同包括了主体与客体、认同者与被认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虽然很大程度上依靠社会发展证明这种文化先进性、优越性,但是也不能否定通过文化建设、教化和熏陶增强文化认同的必然性。提升文化认同,必须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提升文化的认同
“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同时,文化自觉指的又是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关系。”[1]文化自觉对于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文化自觉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我国百余年文化转型之所以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就在于缺乏文化自觉。当前,文化冲突风云激荡,甚至演变成军事战争,因此文化战所争夺和捍卫的并非仅是纯文化,而是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根基和生命,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意识形式(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2]对于提高民族的文化自觉,我们决不能轻视。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觉,才能在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稳住根基,获得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继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
文化自信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表现为对既有文化优良传统的肯定与坚持。同时,也表现为对当下的文化自信,如果没有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将会流为思古之幽情,成为无力应对现实和外来文化冲击而只能暂避一时的“精神慰藉所”,创造未来新文化的自信与活力也将会因缺乏当下的根基而无以真正挺立和激活。其次,文化自信表现为对待外来文化的理性态度和开放的胸襟。在外来文化面前,不自傲、不自卑,对文化差异的包容,是对自身文化充满信心的反映;认识到文化各有所长,对外来文化能够辩证取舍,积极地吸纳其精髓为我所用,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再次,文化自信表现为对自己文化发展前景的主动把握。不陶醉在过去的光荣之中,以长远的眼光把握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勇敢地推进现有文化体系的转型,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新的辉煌,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这是文化自信的最高体现。
提升人们的文化自觉,要提升人们对文化地位文化意义的认识,要引导人们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传统文化、主流文化。要通过各种传媒广泛宣传,要通过文化产品的熏陶教化,要通过各种途径的教育涵养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增强人们的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沿着历史和现实所决定的正确路线健康地发展。
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重点在于增强人们以当下为基点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形成和强化人们对当代对文化成就、文化创新创造能力与文化发展前景的自信。这实际上涉及对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建设成就、核心价值观、国民素质等各方面的认同与自信。增强人们对这些方面的信心,不仅要加强建设成就的展示、宣传,更要依靠社会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幸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文化自信最有力的现实支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