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清理呼吸道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eaning methods for the neonatal respiratory tract,which was lower irritatied, injuried, and more effective.Method Collected 200 cases of full-term newborns which were born in vaginal,and pided into two group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iratory tract mucinous of newborns were cleanred by the Suction device after delivery.In the test group, respiratory tract mucinous of newborns were cleanred by postural drainage after delivery. Newborns were observed rate within 24 hours of vomiting, aspiration syndrome and the incidence rate down.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test group,the score down of control group was lower.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neonatal incidence of vomiting within 24 hours and aspiration syndro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 there was no need for full-term newborns born in vaginal from to use suction for clearing respiratory tract mucinous.
[Key words] full-term newborns; clear airway; aspiration syndrome
孕期胎儿生活在羊水中,足月新生儿分娩过程中,经子宫规律性收缩及产道挤压的作用,新生儿娩出时呼吸道黏液大部分已排除体外,口鼻腔存留一部份残留的羊水可以经新生儿头低足高法引流出来,也可以使用负压吸引法进行清理。安全有效地清理新生儿呼吸道黏液对新生儿的成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 年4 月至9 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200 例。并符合以下标准:①头先露经阴道分娩;②孕周37~42 周;③羊水清亮;④体重在2500~4000 克之间;⑤出生时1 分钟Apgar评分8~10 分;⑥外观无畸形。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两组新生儿性别间有均衡性。
1.2 试验分组
对照组中,胎儿胎头娩出后,立即用适度的力量从胎儿的鼻根向鼻翼方向挤压促进呼吸道的羊水及黏液从口鼻流出,整个胎体娩出后,使胎儿处于仰卧位或者侧卧位,一手托起新生儿颈部使其适度伸展,另一手快速用大小适度的吸痰管连接吸引器,调节吸引器负压使吸管阻塞时不超过100 mmHg的压力,先吸口腔及咽部再吸鼻腔及咽部的羊水及黏液,最后用新生儿专用吸痰管胃内吸尽胃内容物,吸净后再刺激新生儿使其啼哭。
实验组中,胎儿胎头娩出后,同样立即用适度的力量从胎儿的鼻根向鼻翼方向挤压促进呼吸道内羊水及黏液从口鼻流出,整个胎体娩出后,立即使胎儿处于头低足高的侧俯卧位,抬高足部约35~45 度左右,刺激胎儿足部及背部使其啼哭。如呼吸道有羊水或黏液将顺新生儿口角流出用食指裹纱布擦干口腔颊部及口角即可。同法使新生儿处于另一侧的侧俯卧位,并刺激使其啼哭,用食指裹纱布擦干口腔颊部及口角。尽量让两侧肺内的黏液和羊水都被清理。清理呼吸道黏液后,观察有无倒评分,转入母婴同室实施母乳喂养,继续观察两组新生儿间24 小时内发生新生儿吸入综合征,呼吸道黏膜损伤及呕吐的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对照组中,新生儿24 小时内发生呕吐的例数是24 例,倒评分例数是3 例,新生儿吸入综合征例数是5 例,呼吸道黏膜损伤是2 例;实验组中,新生儿24 小时内发生呕吐的例数是8 例,倒评分例数是1 例,新生儿吸入综合征例数是2 例,呼吸道黏膜损伤是0 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相关观察指标的发生率较低,但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本研究表明正常新生儿没有必要统一用负压吸引清理呼吸道。可能在产程进展中宫腔的压力逐渐增加,当进入第二产程宫内压力达到100~150 mmHg,当胎儿的口鼻相继自阴道娩出后,口鼻承受的压力减小,胎儿的腹部和胸廓继续承受着较强的母体腹压、宫腔内压和来自阴道的压力,当胎头口鼻至阴道娩出后,口鼻和胸廓、腹部之间存在压力差,迫使羊水和黏液就自胎儿口鼻涌出,再在助产士的帮助下胎儿呼吸系统大部分的羊水和黏液被清理。在胎儿娩出后当其第一次啼哭时,将新生儿处于头低足高的侧俯卧位,在没有大块的胎粪位于呼吸道的情况下,比重相对较轻的空气会进入肺内,比重相对较重的羊水和黏液会顺新生儿口角流出,而不能逆流向上进入肺内引起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的。
3.2 负压吸引的不良作用:当我们使用负压吸引装置清理新生儿口鼻时,吸引管进入的部位和插入的深度都不好确定,有时候插入食道进入胃内,加之没很好的压力掌握和位置变换,由于新生儿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娇嫩极易引起损伤,损伤之后又成为微生物入侵的门户,增加了新生儿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机会;咽喉和食管均有迷走神经分布,反复插入吸管和负压吸引会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导致新生儿心率减慢进一步加重窒息,如有吸入较深或者胎粪吸入的情况最好通过喉镜直视吸引或者通过气管插管吸引,以保证吸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宜反复深插吸引。
3.3 用吸痰管吸净胃中黏液并不能减少呕吐:新生儿呕吐可能与新生儿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完善,胃的位置比较水平,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有关,和是否吸净胃内容物关系不确定,新生儿在哺乳后轻拍背部,右侧卧位,减少翻动的情况下能很好的减少其呕吐的次数。
参考文献
[1] 徐晓芳.徒手清理呼吸道有利于新生儿自主呼吸和保温[J].护士进修杂志,2009,7(24).
急性左心衰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须紧急救治。以往,在常规治疗(吸氧、镇静、扩血管、强心、利尿等)基础上,结合由小型呼吸机提供的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wel 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近年来,随着多功能呼吸机的使用,为急性左心衰的抢救和康复创造了条件。2004年12月~2006年2月我院共收治1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均使用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5例,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52~84(65±9)岁。病因:冠心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缺血性心脏病1例,扩张型心脏病1例,心功能分级均为Ⅳ级,病程3~25(2.3±3.52)年。全部病例均符合急性左心衰诊断标准[1]。
2.方法
15例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半小时症状仍未缓解,心功能无明显改善后,给予无创辅助通气。呼吸机选用美国鸟牌VELA型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面罩选用上海中山医疗科技发展公司生产的硅胶面膜通气面罩。模式:NPPV(PSV CPAP),PSV由6 cmH2O渐增至12~15 cmH2O,PEEP为3~8 cmH2O,通气时间为2 h以上,以后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确定通气时间。
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组通气时间2~10 h,平均3.5±1.37 h,14例患者能较好耐受无创通气治疗且疗效满意,其中1例因呼吸道分泌 物较多而行间歇性无创通气。无创通气治疗前后HR、BP、SaO2、PaO2等有明显改善(P<0.01),见表1。表1 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比较(略)
护理措施及体会
1.心理护理
1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均第一次使用多功能呼吸机,由于病情重加之对于陌生的仪器和呼吸机使用中产生的强气流声有莫名的恐惧感,护士设专人护理,耐心向病人解释无创通气治疗对于迅速改善呼吸困难,提高PaO2 和改善心功能有确切疗效,让病人认识到无创通气治疗是急性左心衰有效的治疗方法,消除病人恐惧心理,确保病人依从性,提高机械通气效果。
2.正确佩带面罩,避免漏气,提高通气效能
漏气是造成人机对抗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在治疗中应予以避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体型,选择大小、形状合适的面罩及头带。 针对患者初次使用无创通气面罩,护理人员详细讲解无创通气工作原理、面罩构造、佩带方法、注意事项, 并且在给病人佩带之前由护理人员做佩带程序示范,使患者认识到佩带简单易掌握。本组患者均能一次佩带成功。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以避免牵拉呼吸机管道和面罩。 保持病室安静,指导患者闭口慢长呼吸,禁语, 使之与呼吸机同步,避免不协调造成漏气,影响通气效果,加重缺氧。使用中随时调整头带松紧度,可在鼻翼两侧填塞棉球[2],既可保持面罩与面部接触的密闭性,又可防止鼻部出现压疮。
3.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①协助采取舒适半坐卧位。半坐卧位有利于增腔容量,改善气体交换;减少下肢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半坐卧位,保持头、颈、肩在同一平面,枕头不可过高,避免呼吸道变狭窄,影响通气效果。②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由于急性左心衰进展快,可出现神志模糊或昏迷,如痰液或呕吐物不及时清理,可引起窒息。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呕吐症状先兆,及时摘除无创通气面罩,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强气流将分泌物吹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加强呼吸道加温、湿化。我科采用的是大型多功能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能够提供加温湿化和雾化功能。加温器温度控制在32℃~36℃,及时添加无菌蒸馏水,雾化液选择蒸馏水加平喘、化痰等药物,以专用雾化器连接于呼吸机管道上。本组病例中有1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及时清理呼吸道后采取间歇通气方式无窒息并发症发生。
4.严密观察病情,合理应用无创通气模式
严密监测呼吸、血压、心率、心律、SaO2及意识状态、腹部胀气、尿量情况。定时监测动脉血气变化。合理使用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良好的心理护理后,上机时PSV宜从6 cmH2O左右缓慢上调,调整到合适水平,一般不超过10 cmH2O 。密切监测呼吸机使用中各项呼吸参数的改变,如气道峰压、呼出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等,及时发现报警信号,查找原因,排除故障。
5.脱机护理
如果临床情况改善,表现为气促减轻,辅助呼吸肌肉动用减少和反常呼吸消失,呼吸频率减慢,血氧饱和度增加,心率减慢等[3],SaO2>90%,PaO2>60 mmHg,PaCO2<50 mmHg可暂停使用呼吸机,但呼吸机仍应备于床边。 脱机后予鼻导管给氧4~6 L/分,保持通畅,1~2天后病情平稳方可撤离呼吸机。
我们在护理中体会到:多功能呼吸机具有功能齐全、性能可靠、安全、操作简便、报警监测灵敏、加温湿化、消毒方便等功能,在治疗急性左心衰中有确切疗效。在护理中,耐心细致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41-1242.
【摘要】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排除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以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的1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采用气管切开术进行如文中所述的临床护理。结果:非手术患者在接受如上所述的护理措施后,未出现肺部感染的现象。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中有4例发生肺部感染,占此类患者总数的5%。4例肺部感染患者在接受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因此死亡的现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且变化较快,因此临床护理工作应在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基础上,系统性、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护理措施,做好基础护理、环境护理和管道护理,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从而在源头上遏制肺部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颅脑损伤;呼吸道;分泌物清理;临床护理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则是临床护理中的关键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清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能够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几率,在降低患者致残率的同时为其痊愈出院提供更多保障。本次研究以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的1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措施进行讨论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的1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4~80周岁之间,平均年龄43.5周岁。其中,140例中脑脊液,20例耳鼻漏,100例颅骨骨折,20例原发生脑干损伤。124例患者行开颅手术治疗,16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80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4例患者肺部感染),60例患者非气管切开。多数患者的昏迷时间在1~3周之间,6例患者持续半年的植物人状态。患者住院时间30~180d不等,132例患者治愈,9例患者死亡。
1.2 方法
对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主要的护理措施包括吸痰、翻身拍背,以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于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主要的护理措施包括切口护理、无菌操作、吸痰、呼吸道湿化等,下面对护理措施进行具体的介绍。
(1)吸痰
除患者的痰液外,吸痰的清除对象也包括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当中的血性液体、呕吐物、凝血块等。由于吸痰管需要从气管切开处、口腔、鼻腔深入到气管当中,所以在吸引之前要进行过度通气,并在插入之前折闭吸痰管的尾端,避免因管口负压损伤患者气管黏膜或导致吸引失败。吸痰管在插入足够深度后,应避免反复提插,做到一边旋转提拉一边抽吸,整个过程的动作要轻柔,每次持续时间应控制在15s之内。为了确保吸痰质量,在此过程中应辅以翻身拍背。
(2)翻身拍背
翻身拍背的目的是让痰液松动脱落,提高吸痰效果。具体做法为:半握拳状,在手与患者胸背部之间留置更多的空气,随后叩击患者的胸背部。叩击应由上到下、由里向外且与呼气同步进行,叩击持续时间应在3~5min之间,但是在每次叩击的前后都需要进行吸痰操作,避免因叩击次数过多使痰液大量积累而导致患者窒息。
(3)切口护理
患者手术切口的辅料每天都要进行更换,若辅料被污染,必须立即进行更换,同时注意患者切口部分是否存在皮下血肿、气肿或出血现象。气管切口则应用两层无菌纱进行覆盖,严禁使用毛巾等棉制品覆盖在气管导管口位置,以免因异物进入刺激黏膜而引起咳嗽、吸入性肺炎或患者呼吸困难。
(4)无菌操作
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之前,都要用消毒液清洗双手。与此同时,还要定期对所使用的护理器械和设备进行消毒,使之始终处于无菌状态。另外,用于气管和口鼻腔分泌物清理的生理盐水应为两瓶,不得混合使用。
(5)呼吸道湿化
呼吸道湿化的作用在于稀释痰液,使其能够更加便捷的排出,以保障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避免出现感染。本次研究所涉及的行气管切开术的80例患者均采用了超声波雾化吸入疗法,每次时间为15~20min,患者吸入的雾滴温度与体温相当,且能够达到末端支气管和肺泡。另外,可以在气管导管中滴入2~3ml a-糜蛋白酶稀释液,每1~2h滴入一次,也可以使用敏感抗生素与之交替滴入,以促进患者的咳嗽反射,使痰液能够自行排出。
2 结果
非手术患者在接受如上所述的护理措施后,未出现肺部感染的现象。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中有4例发生肺部感染,占此类患者总数的5%。4例肺部感染患者在接受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因此死亡的现象。
3 讨论
脑组织对于氧气的消耗较多,对于缺氧的耐受性较差,而颅脑损伤患者经常出现的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非常容易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因此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保持供氧量就变得非常重要。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大多会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这种方式有利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和梗阻的解除,使颅内压和胸内压得到有效控制,增加气体交换量,改善患者的缺氧情况。但是也因此带来了感染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且变化较快,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因此临床护理工作应在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基础上,系统性、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护理措施,做好基础护理、环境护理和管道护理,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从而在源头上遏制肺部感染的发生,为患者的痊愈出院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文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早期呼吸道护理[J].全科护理,2011,9(33):3058-3058.
[2]徐璐.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3):78-78.
[3]杨广云.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J].中国健康月刊:A,2011,30(11):196-197.
2003~2005年315例,男241例,女74例,年龄21~80岁,平均54岁。食管癌手术180例,肺癌手术77例,闭合性肺挫裂伤58例,术前均无明显冠心病、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将315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180例术后常规雾化吸入,观察组135例,0.9%氯化钠20ml+沐舒坦30mg代替常规雾化吸入用药,护理措施相同,两组在病种、年龄、性别上,差别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开胸术后清理呼吸道效果评定标准:①优:能自行有效咳嗽、咳痰,呼吸道通畅,无呼吸形态改变。②良:需用力咳嗽或拍打背部才能排出呼吸道分泌物。③无效:排痰困难,伴有呼吸浅快、紫绀、心率加快、肺部感染、肺不张或血气分析异常。
结 果
两组清理呼吸道效果:常规组优126例,良40例,无效14例,优良率92.22%;观察组优94例,良28例,无效13例,优良率90.37%。
护 理
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两组病人用不同雾化吸入药同时,仍需进行有效咳嗽,因为在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道内黏稠的痰液和分泌物可因湿化而膨胀,如不及时咳出有可能导致或加重气道狭窄及阻塞。通过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在吸气终末屏气片刻后爆发性咳嗽,使分泌物从远端气道随气流移向大气道。开胸术后有些病人因伤口疼痛或怕伤口裂开而不敢咳嗽,减轻疼痛的关键是让病人从心理上战胜对疼痛的恐惧感,可以给病人打上胸带,固定伤口,减轻疼痛,向病人讲解咳嗽、咳痰的重要性,让病人积极配合。
胸部扣击:通过扣击震动背部,间接地使附在肺泡周围及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方法为五指并拢,向掌心微弯曲,呈空心掌,腕部放松,迅速而有规律地扣击胸部,使痰液聚集肺叶,从肺底到肺尖,从肺外侧到肺内侧,询问病人的感受,观察面色、呼吸、咳痰排痰情况,检查肺部呼吸音情况。
协助半坐卧位或健侧卧位,以利于病侧胸廓扩张或肺复张。
讨 论
脑出血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肺部感染是此病的重要并发症,不但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费,而且是此病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而误吸又是导致肺部感染的重要起因,做好急性期呼吸道管理预防和减少误吸的发生,保持气道通畅,对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及降低死亡率是十分重要的。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9年5月~2010年5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68例,男性42例,女性26例,发生误吸致肺部感染者32例。
2、 护理方法
2.1 转运途中护理 脑出血患者早期伴昏迷者较多,由于意识障碍,吞咽及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颅内压增高发生频繁呕吐,为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应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口角位置放低,利于分泌物引流,患者家属和急救人员应尽早清理口鼻腔呕吐物和分泌物,对避免和减少误吸量有重要意义。
2.2 入院后呼吸道 早期护理 立即吸痰吸尽口鼻腔呕吐物及分泌物,必要时插管吸尽气道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上胃管胃肠减压,禁食,抬高床头15~30°,必要时上口咽通气导管便于吸痰和保持气道通畅。
2.3 人工气道的护理
2.3.1 严格无菌操作 特别是在有创性操作时严格操作规程如吸痰、口腔护理等,以预防加重继发感染。
2.3.2 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当闻及痰鸣音时,应及时清除气道内的痰液,痰液不多时也要定时吸痰,以便刺激气道引起自主咳嗽反射,痰液黏稠者,吸前应雾化吸入或气道湿化,吸痰频率不宜过高,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应在必要时吸痰。
2.3.3 充分湿化气道 每日自呼吸道丧失的水分有200~300ml.常规采用下列方法湿化:(1)间断湿化:0.9%生理盐水50ml,每日吸痰前缓慢至气道注入2~3ml,湿化液每日更换。(2)持续气道湿化:0.9%生理盐水50ml用微量注射泵持续2~5ml注入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内,根据痰液粘稠度调节速度。
2.3.4 气管切开者每日Q8h进行气管切开护理,清洗消毒气管内套管,每次清洗时用盐酸氨溴索(沐舒坦)雾化吸入15~20分钟,每日更换气管切口外纱布块,随时保持清洁。气管插管者每日口腔护理2次,保持插管正确位置,及时吸尽口鼻腔分泌物。
2.3.5 室内每日通风,每日行空气消毒,保持病室空气新鲜,菌落总数控制在≤200cfu每平方米。
2.4 进食护理 严格掌握进食方法及时间,吞咽障碍者,早期禁食,采用静脉补液,发病后3天可给鼻饲流质,少量多餐,待意识恢复,吞咽障碍消除时再改为由口进食。鼻饲前应事先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同时注意鼻饲液的温度,不可过高,速度不可过快,鼻饲前吸净痰液,鼻饲后短时间内不搬动病人,尽量不吸痰,以免引起反射性呕吐,可采用营养泵缓慢滴注。
2.5 氧疗护理 在呼吸通畅的情况下保持低流量给氧1~3L/min,据血气分析调节,通气不足者可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
2.6 肺部体疗 翻身拍背2小时1次,清醒合作者鼓励深呼吸示教并协助有效咳嗽、咳痰,注意保暖,尤其在冬季,听诊肺部呼吸音,观察痰液性质及颜色和量,定期做痰培养和药敏实验,据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定期拍胸部X片。
3 结果
通过早期细心并系统的呼吸道管理,本组32例脑出血发生不同程度误吸致肺部感染者在1~4周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为患者早期恢复和良好的预后起到了极大作用。
4 讨论